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衰的诊疗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11例诊治分析
・
2 9・ 6
・
短篇 论 著 ・
病 毒 性 心 肌 炎 合 并 急 性 心 力 衰 竭 1 例 诊 治 分 析 1
陈 爱 民
【 要】 目的 从 临床 中发现符合急性病毒 性心肌 炎合 并急性心 力衰竭 患者 大部 分单纯抗 心力衰竭 治疗 效果 摘
及早期发作 的心肌炎 患者 ,肌 钙蛋 白通 常会 升高 ;而本组
病 例 只有 3例 患 者 肌 钙 蛋 白 T 明显 增 高 与 此 不 符 ;本 组 病 例 临床 上 单 纯抗 心 力 衰 竭 治 疗 效 果 差 ,与 张 永 健 等 报 道 治 疗 5
治愈率不符 ,更差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及 心肌梗死等病 因引起 的
型 可 能 引 起 各 器 官 的 损 害 严 重 性 不 同 , 如 引 起 严 重 流 行 的
室传导阻滞 1 ,s T改 变 1 例 。胸部 x线片改变 :1 例 T— 1 1例
均 显 示 心 影 大 ,肺 血 增 多 ,提 示 心 力 衰竭 。超 声 检 查 中 左 心 室
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减退 1 O例 ,全心 扩大 7例 ,单纯 左心室 扩大 3例 ,有节段性室壁运 动障碍 2例 。血气分析 :动脉氧分 压 <8P ,同时伴动脉二氧化碳 分压降低 。 k a8例
例 ;其 中,3例合并急性心包炎 ,2例 同时伴有少量胸腔积液。
全 部 患 者人 院后 查心 肌 酶 ,在 1 内血 清 磷 酸 肌酸 激酶 ( K) 周 C 及 谷草 转 氨 酶 ( S ) A T ,乳 酸 脱 氢 酶 ( D ,均 明 显 增 高 ,无 L H)
酶峰变化规律 ,但 只有 3例患 者肌钙 蛋 白 T明显 增高 。心 电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疗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疗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和诊疗也在不断发展。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在心肌细胞受到病毒感染的同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也会对心肌细胞进行攻击,导致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从轻度症状到心肌功能不全,甚至心衰均有可能。
由于其病理、生理和信号变化复杂多样,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
为了更好地诊疗病毒性心肌炎,我们需要对其病理机制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运用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以下是目前对病毒性心肌炎诊疗的一些进展:诊断方法:1.磁共振显像(MRI): 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肌炎程度,还可以检测心肌纤维化和浆液间隙增生等。
2.心肌活检:心肌活检是确诊病毒性心肌炎最直接的方法。
它通过穿刺心肌组织来获取心肌细胞和组织样本,以便进行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测。
3.心电图(ECG):心电图是便捷、可靠的诊断方法,可以监测心肌炎的进展和变化。
ECG检测心肌病患者时,可以检查R波幅度、S-T段、QT间期等指标,这些指标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通常会有变化。
治疗方法:1.支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支持治疗包括安静卧床、补液、电解质的平衡,以及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治疗。
2.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针对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进行的治疗。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利巴韦林和奈米化疗药物等,但长期使用会产生多种副作用,需要严格监测。
3.免疫调节治疗:免疫治疗旨在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较好。
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取决于病毒类型、免疫状态、感染程度以及治疗方法等多种因素。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病毒性心肌炎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预后较好。
但对于已经发展到严重状态的患者,预后较为严重。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肌功能、电生理指标和生物化学指标等有助于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
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及进展(全文)
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及进展(全文)爆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的一种最严重的和特殊的类型,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基础上出现严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等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死亡率极高,其诊断及临床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及进展研究进行如下介绍。
1定义爆发性心肌炎又称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猛、预后凶险。
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心力衰竭、循环衰竭(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以及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并可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猝死。
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高达50%-80%。
通常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来维持基本循环,或者需要机械循环和呼吸辅助治疗。
2 流行病学特点病毒性心肌炎呈全球性分布,发展中国家居多。
各年龄均可发病,以儿童及40岁以下成年人居多,其中10-30岁患者约占35%。
冬春季发病较多,长期疲劳易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既往认为腺病毒和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是最常见的病毒。
近期研究最常见的病毒是细小病毒B-19(PVB19)和人疱疹病毒-6(HHV6)[1],PVB19是小儿爆发性心肌炎最主要病原体[2]。
3 发病机制3.1直接损伤:病毒侵袭心肌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引起心肌变性、坏死和功能失常;细胞裂解释放出的病毒继续感染其他细胞及组织,同时释放出细胞因子造成损害。
3.2 免疫损伤:病毒侵袭心肌细胞后,释放细胞因子,引起炎症细胞浸润,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双重作用下,对心肌及其他器官造成损伤。
3.3 扩张型心肌病:由细胞免疫的持续激活介导,左心室扩张和重塑导致神经激素激活、收缩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
4 诊疗进展国内国外尚无统一诊断标准。
首发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咳嗽、胸痛、全身酸痛、心悸、腹痛、呕吐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症状。
起病急骤,数小时或1-2天,即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功能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临床上往往是排他性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学研究和治疗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学研究和治疗进展引言: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是一种心脏疾病,其发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发生溶解性坏死,心功能下降,甚至会导致死亡。
因此,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学研究和治疗具有广泛的重要性。
一、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学研究(一)病原体病毒性心肌炎通常由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腺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病毒最为常见。
病毒一旦侵入心脏,就会引起心肌细胞的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发展为病毒性心肌炎。
(二)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病毒入侵细胞后,会释放出大量的抗原蛋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但是,当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大量抗原蛋白会使机体免疫系统失控,进一步加深炎症反应,对心肌细胞造成更多的损伤。
(三)遗传因素病毒性心肌炎的易感基因也是其病因之一。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和核心抗原(CNA)等基因的多态性与病毒性心肌炎的易感性有一定的关系。
二、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进展(一)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减少病毒感染是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最有效方法。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毒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抽烟、不喝酒等;注重饮食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二)传统治疗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抗心力衰竭药物和抗炎药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人工起搏、心脏转流手术、心脏移植等。
(三)免疫治疗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治疗方法日益成熟。
目前国际上已经应用的免疫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干细胞移植、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至臻二磷酸盐等。
此类治疗方法在治疗患者时已经发挥出了不错的效果。
(四)心脏细胞再生治疗心脏细胞再生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方向。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激活心肌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通过干细胞内的生长因子来增加心肌细胞增殖等方式来促进心脏的再生和修复。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效果观察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痊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护理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痊愈12例、有10效例、无效8例,护理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患者在进行临床确诊后,需实施心电监护以及保持卧床休息,且应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以便提升患者的护理有效率。
【关键词】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护理效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其是由感染病毒造成的严重、广泛急性心肌损害,具有相对较高的死亡率,可达11.2%左右【1】。
一些患者还会逐渐发展成为难治性心力衰竭以及扩张性心肌病等。
而尽早采取系统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科学干预,则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以及生存质量【2】。
因此本文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21-44岁,平均年龄为(34.12±5.28)岁。
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为(35.23±4.37)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高强度的治疗和护理。
预见性护理措施是指在病情尚未发展到最严重阶段时,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干预措施,以预防和减轻疾病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
一、患者情况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常常因心脏和肾脏功能受损而出现严重的生命体征异常。
早期干预对于这类患者至关重要,如果能够在病情发展的早期,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干预措施,往往可以避免疾病的最严重阶段。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二、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内容1. 心电监护和生命体征监测针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定期进行心电监护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连续的心电监测,可以及时观察到心脏功能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生命体征的监测也是重要的,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2. 血液透析对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血液透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减轻肾脏负担,从而提高肾功能。
在早期实施血液透析,可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3. 药物治疗针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药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抗病毒药物、心脏支持药物、利尿剂等,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减轻疾病的症状,改善心脏和肾脏功能。
4. 营养支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营养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补充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体力,增强身体抵抗力。
通过实施以上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
定期的心电监护和生命体征监测,可以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减少疾病的恶化。
急性心衰心力衰竭临床诊治及新进展(52页)
1、紧急期治疗
在最初的90-120分钟内,应设法减轻 气促,使一般情况好转,心率变慢,尿 量达到1ml/kg/min, 血压维持正常,低灌 注的体征消失。 A、急性心衰的病人到达急诊室后,应立 即进行监测,快速了解病史及体检,迅 速的明确病因或诱因。
监测项目: 常规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 率,血压,心电图,出入量,手指血氧饱和 度等,有些实验室检查需要反复测定,包括: 血电解质,肌酐,血糖,感染及代谢紊乱的 标志物,血气分析(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 酸碱平衡,碱缺失等)。 有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指标:急性心衰 的常规治疗无效,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既存在淤血又有低灌注征象时,为了保证有 效的容量负荷,合理的应用血管活性药及正 性肌力药,可以考虑有创性监测血压,中心 静脉压或肺毛压及心输出量。
4、影响BNP 或NT-proBNP 的因素: ( 1 )老年,女性,肾功能不全,肺心病,急 性肺栓塞,急性冠脉综合症、高心排血量状 态和败血症等均可出现BNP的升高。 (2)急性肺水肿,急性二尖瓣返流,二尖瓣狭 窄和心房粘液瘤时, BNP 水平降低。肥胖的 病人,BNP水平是低的,可能与脂肪组织存在 较多BNP 受体有关。 以上这些情况在解释BNP的结果时均应考虑。
6、因气促急诊的患者,特别是左室射血 分数正常或代偿的,如果患者血BNP 水 平增高(>100pg/ml),又伴有组织多普 勒超声心动图的某些指标的异常(E/Ea), 则急性心衰的可能性较大。
三、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1、老年人群中,冠心病是最常见的病因。 2、年青患者中,扩张性心肌病,瓣膜型心脏 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较为常见。 3、虽然各种心脏病变均可引起急性心衰,仍 以心肌病变为主,如:急性大面积的心肌梗 死及其并发症,严重的急性心肌炎,心肌病 急性失代偿,围产期心肌病等。急性的瓣膜 及心脏的结构受损病变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如:急性的瓣膜关闭不全,严重的主动脉瓣 狭窄,腱索断裂,主动脉夹层分离,心脏填 塞等。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S a . C r i ac lrD p rme t f F u t s i l f B n b 。 h i2 3 0 , hn ) h n ( a d o s a e a t n o rh Ho t e g u An u 3 0 0 C ia v u o p ao
[ sr c] Ob e tv To e au t h l ia t ea e t fia y o rmea iiei c t i lmy c r is wih Ab ta t j cie v lae t eci c l h rp u i efc c fti tzdn n a u evr o a dt t n c a i
【 摘 要 】 目的
杉
将 4 例 急性 病 毒 性 心心肌 炎合 并心 力 衰竭 患者 的 临床 疗 效 。 方法
肌 炎合 并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2组 : 照组 2 例 , 疗 组 2 。 疗 组在 对 照组 治疗 基 础 上 加 用 曲 美他 嗪 4周 , 对 4 治 O例 治 对
p o e b iu l . e e f c i e r to i h r a e r u ( 7 5 )wa i n f a ty h g e h n t a n t e c n r l r v d o v o s y Th fe t a i n t e te t d g o p 8 . 0 v s sg i c n l i h r t a h ti h o t o i g o p( 0 0 ) P< O 0 ) CK— B a d c ru 6 . 0 ( .5. M n TNI o h wo g o p r p e o a l n c m p rs n wi r t e a y b t ft e t r u s d o p d n t b y i o a io t p e h r p u h
病毒性心肌炎诊治进展
诊断技术
实验室检查
包括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检测,有助于 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异常表现如心律失常、ST段抬高 等,有助于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心脏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可评 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病毒检测
通过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或病毒核酸,有 助于确定病因。
治疗方法
抗病毒治疗
谢谢您的聆听
TH心肌炎的治疗手段 之一,通过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 入心肌细胞,改善心肌功能。
疾病预后的改善与生活质量的研究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改善病毒性心肌炎预 后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适当的 运动和心理疏导,促进患者康复 。
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是改善病毒性心肌炎预 后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心理疏 导和心理咨询,减轻患者的心理 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联合治疗
探索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 愈率。
加强疾病管理与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提高预防 意识。
疫苗接种
研究开发针对病毒的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建立监测网络
建立全国性的病毒性心肌炎监测网络,及时 发现并控制疫情。
05
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诊治的重要性和挑战
重要性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其诊治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 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 断进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水平也在 逐步提高。
多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男 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腺病毒、 流感病毒等,其中柯萨奇病毒B组是 最常见的病原体。
发病机制
病毒直接侵袭和感染心肌细胞,引发 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同时诱导免疫 反应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心肌损 伤。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新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新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脏疾病,会导致心肌损伤、心肌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等症状。
以下是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一些新进展:
抗病毒药物: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病毒药物。
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利巴韦林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和扩散,减轻心肌炎症反应,促进心肌恢复。
免疫调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心肌炎症反应,促进心肌恢复。
例如,可以采用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方法。
心肌支持治疗:心肌支持治疗可以提高心肌的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例如,可以采用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心肺转流等治疗方法。
疫苗和免疫治疗:疫苗和免疫治疗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抗病毒能力,从而减轻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和损伤。
目前已经有一些针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疫苗和免疫治疗方法正在研究和开发中。
总之,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新进展包括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治疗、心肌支持治疗、疫苗和免疫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促进心肌恢复。
同时,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也是非常重
要的,建议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接触病毒。
综合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实施效果
74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年2月第10卷第6期综合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实施效果郭晶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ASVMC)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ASVMC患者,共56例,随机等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满意度各维度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给予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患者综合性护理,可以使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提高,具有显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acute severe viral myocardium,ASVMC)通常是由病毒发生感染而引发的严重、广泛的急性心肌损伤,其临床通常表现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g],ASVMC患者的死亡率能够高达11.2%,且部分患者会逐渐发展为难治性的心力衰竭以及扩张性的心肌病。
对于该类患者而言,通过给予其早期的护理干预,尤其是综合性的护理措施,通常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此,我院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ASVMC患者,给予其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ASVMC患者,共56例。
纳入标准:⑴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者;(2)入院时,均伴有心理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症,且患者心率高于100次/min,血压低于80/40mmHg;(3)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以及病理检査,且确诊为ASVMC;(4)均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且签署相应知情同意书。
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14例诊治分析
学术论坛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40病毒性心肌炎由于所患的病情程度不同,病症表现也各不相同,初期无明显症状,不易被人察觉,晚期会引发心功能不全,休克甚至猝死[1]。
目前关于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致病原因不是很明确,而单纯使用抗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该文对14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并总结出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为正确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相关诊断标准予以诊断。
其中女9例,男5例;年龄13~51岁,平均年龄为35.6岁。
14例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5例。
主要症状:咽喉痛、发烧、咳嗽等;消化道感染9例,主要症状:发烧、腹胀、腹泻等;入院后经心肌酶检查,1周内所有患者的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均明显增高,无酶峰变化规律,肌钙蛋白T明显增高3例。
胸部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的心影大,肺血增多。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1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动过速10例。
血气分析:8例动脉养分压小于8 k Pa并伴有动脉CO 2分压降低。
超声检查:舒张功能或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12例,单纯左心室扩大4例,全心扩大8例,单纯有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2例。
1.2 方法14例患者入院后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硝酸甘油微泵推注,吗啡静脉注入,静脉注射呋塞米等治疗,6 h内明显好转4例。
10例效果不明显,在增加输液治疗,给予维生素C针5.0 g/d的点滴;给予40 mg甲波尼龙的点滴,1天2次,3天后输液的药量减少到40 m g甲波尼龙的点滴,1天1次,大约6天后停止输液;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无创通气的患者4例。
2 结果14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均痊愈康复,3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其中包括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律不齐,2例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经过及时的救治均逐渐的恢复。
中医医案——病毒性心肌炎伴发急性心力衰竭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温振心阳、益气定悸法治疗心阳虚脱病案:李某,男,5岁。
初诊:1978年3月21日。
主诉及病史:证经8日,初则发热形寒,咳嗽有痰,呼吸气粗,心烦泛恶,睡眠不安。
经用青、链霉素肌注,口服阿司匹林、维生素B1、维生素C等治疗,身热下降(38℃),但咳痰不爽,胸闷憋气加重,精神困惫,面色欠华,小便微黄,大便溏薄,活动后心慌汗出。
咽红,肺部呼吸音粗糙,心律不齐,心率140次/分,偶有漏跳,肝在肋下 1.5cm,脾未扪及。
白细胞总数10500/mm3,中性60%,淋巴40%。
G.P.T180单位。
X线检查,肺纹理粗,心影正常。
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不齐,T波低平,Q-T 间期延长。
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
继用青、链霉素肌注、口服复方新诺明、维生素B1、维生素C、异丙嗪、吸氧、输液等,体温37℃,面色苍白,咳嗽痰多,气逆作喘,汗出唇绀,肢端发凉,手足微肿,苔色白腻,脉象沉细而快,心率150次/分,节律不整,肺部有湿啰音,肝在肋下3cm。
X线胸透:两肺小片状阴影,心影扩大。
病情显示,病毒性心肌炎伴发急性心力衰竭。
诊查:诊得脉数,面色苍白,汗出肢凉,咳逆不爽,痰多。
1辨证:证属邪盛正衰,心阳欲脱。
治法:亟当温振心阳、益气定悸,宗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处方:附子10g 生龙牡各15g(先煎)五味子10g 大白芍12g 炙甘草6g 五加皮10g 万年青10g 煨姜2片大枣5枚1剂,另用别直参15g,浓煎兑服。
二诊:药后汗出,肢肿消失,手足转温,面色略华,惟尚咳逆痰多,心悸胸闷,苔白,脉细弦。
心率120次/分,节律不整,肺部仍有湿啰音,肝在肋下2cm,白细胞8800/mm3,血沉20mm/1h。
证势略平,再拟温阳定悸,化痰和中,宗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慎防反复。
处方:桂枝10g 炙甘草6g 生龙牡各15g(先煎)附子10g 五味子10g 茯苓10g 橘皮3g 干姜1g 五加皮10g 万年青10g 3剂,每日1剂,水煎分三四次服。
内科急救预案对抗急性心肌炎并发心衰的紧急措施
内科急救预案对抗急性心肌炎并发心衰的紧急措施急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特征是心肌的急性炎症和损伤。
在某些情况下,急性心肌炎可能会并发心衰,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在急性心肌炎并发心衰时,内科急救预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对抗急性心肌炎并发心衰的紧急措施,以帮助医务人员提供高效、及时的救治。
一、早期诊断与监测首先,对急性心肌炎并发心衰进行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医务人员应该借助以下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衰的风险:1. 详细收集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心脏病史、家族病史等。
2. 进行心电图(ECG)检查,观察ST段是否异常抬高或压低,T波是否倒置,以及QRS波群的形态。
3. 通过检查血清心肌酶谱,如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等,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为了及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医务人员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心脏超声、血常规、血生化等,以及监测血液中BNP(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
二、控制炎症与感染在急性心肌炎并发心衰的救治过程中,控制炎症与感染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为了防止心衰的进一步发展,医务人员应该积极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抗炎药物:对于确诊为急性心肌炎的患者,应该及时给予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以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
2. 抗病毒治疗:有些急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抗病毒治疗也是必要的。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抗病毒药物等。
3. 控制感染:在急性心肌炎并发心衰的治疗过程中,感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医务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感染控制措施,如使用广谱抗生素、保持良好的手卫生等。
三、心血管支持疗法除了控制炎症与感染外,心血管支持疗法在急性心肌炎并发心衰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心血管支持疗法:1.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心衰的重要药物之一,可以通过排除多余液体来减轻心脏负担。
一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新活素治疗
一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新活素治疗
余希文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09(015)002
【摘要】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8岁,学生,主因反复胸闷、胸痛伴发热3天入院。
出现心前区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无放射痛,无大汗淋漓,伴发热、活动后气促,步行100米即感气促,尿量减少。
既往体健,1周前有腹泻病史,未诊治症状自行好转。
【总页数】1页(P77)
【作者】余希文
【作者单位】350005 福建中医学院第一附属临床医学院心内(2)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r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J], 许丽琴;潘军;曹觅;余莉;郭鑫;齐旭升
2.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J], 孙娜
3.1例急性重症大面积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新活素治疗 [J], 马坤;周子健;侯晶;白波;张天镇;高建华
4.综合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实施效果 [J], 郭晶岚
5.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J], 魏琴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疗效观察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疗效观察高聚宝【期刊名称】《医药论坛杂志》【年(卷),期】2006(27)19【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的疗效。
方法所有患者给予休息、限盐、吸氧治疗。
对照组用10%葡萄糖500ml,维生素C5.0g、肌苷0.4g,能量合剂2支静脉滴注,一日1次。
心衰不能平卧,用25%葡萄糖20ml加速尿20mg,西地兰0.4mg,静脉缓慢推注。
治疗组在对照组改善心肌细胞营养与代谢的基础上选用10%葡萄糖100ml,10%硫酸镁注射液10ml;5%葡萄糖250ml,加黄芪注射液30ml,缓慢滴注,以15~20滴/min为宜,以免加重心脏负荷,口服巯甲丙脯酸12.5~25mg,一日3次。
如果患者伴有房性传导阻滞,硫酸镁应用需慎重。
结果治疗组共38例,显效26例,占68.4%,有效11例,占28.99%,无效1例,占3。
7%,总有效率97.1%;对照组共30例,显效15例,占50.0%,有效8例,占26.7%,无效7例,占23.3%,总有效率76.7%。
结论选用硫酸镁、黄芪、巯甲丙脯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其心脏症状改变程度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供血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总页数】2页(P97-98)【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硫酸镁;黄芪;巯甲丙脯酸【作者】高聚宝【作者单位】嵩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1【相关文献】1.磷酸肌酸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波2.中西药联合治疗晚期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27例临床观察 [J], 姜蕊3.硝普钠、多巴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伴发急性左心衰竭20例疗效观察 [J], 张淑文;谷淑媛;岳秀凡;张淑春;王惠颖;杜平;董晓艳4.磷酸肌酸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的疗效观察 [J], 陶剑虹;唐英蓉;姜荣健;蔡力5.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J], 王显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毒性心肌炎诊治新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诊治新进展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是指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
临床上以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B组和A组),腺病毒,巨细胞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流感病毒较常见。
临床观察到SARS冠状病毒和最近流行的甲型H1N1新型病毒也可致VMC。
发病夏秋季为高,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婴儿及孕妇患者特别险恶。
心肌炎呈现急性或慢性过程。
轻可无症状,重至弥漫性心肌炎引起暴发性致命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1]以上资料表明,VMC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应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VMC诊断和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一发病机制VMC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在初始的全身性感染后经为时数周的间歇期再特征性地发展为心肌炎,说明急性期病毒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及随后发生的免疫反应是VMC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机制。
1.病毒的直接作用有关病毒的直接损伤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肠道病毒(EVs)受体的作用,即EVs与心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是病毒感染致心肌损伤的关键一步。
有研究发现,心肌细胞膜表面上的EVs受体复合体为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adenoviral receptor, CAR)与衰变加速因子(decay-accelerating factor ,DAF)复合体,在受体介导下发生构象改变,病毒RNA释放到胞浆中,利用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以自身基因组作为mRNA指导合成病毒蛋白。
另有研究显示,肠道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后,也可通过蛋白激酶2A(protease 2A,Pro2A)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引起其主要骨架蛋白复合体崩解,细胞损伤坏死。
[2]2.病毒介导的免疫损伤作用病毒感染后促发自身免疫的诱导机制是VMC发病的关键环节。
病毒进入靶细胞通过受体作用,触发宿主细胞的炎症反应,此免疫反应被认为是把“双刃剑”。
免疫系统的适当激活可清除病毒,但过度激活却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导致心肌重塑,出现临床心力衰竭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衰的诊疗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系由病毒感染所致的局限性或弥散性心肌炎性病变。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较复杂,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因严重的心肌损伤导致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猝死。
关键字:心肌炎心内膜心肌活检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系由病毒感染所致的局限性或弥散性心肌炎性病变。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较复杂,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因严重的心肌损伤导致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猝死。
如患者有病原学证据,并出现阿-斯综合征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或不伴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心源性休克、急性肾衰竭、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伴低血压或心肌心包炎等一项或多项表现,可考虑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1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断
尽管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金标准为心内膜心肌活检,但此项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有一定的风险,病人不大愿意接受。
目前临床主要根据病毒感染史、临床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TnT等的升高、心肌酶谱的异常升高、NT-proBNP明显升高、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增大或伴有左心室整体收缩活动普遍减弱、心电图异常,并排除其他继发性心肌病进而方可明确诊断。
重症弥漫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肌泵血功能衰竭,左右心同时发生衰竭,引起心排血量过低,故除一般心力衰竭表现外,易合并心源性休克。
主要是因为心肌炎症时,心肌能量的产生、利用不足,导致心肌细胞功能障碍,造成心肌收缩功能受损。
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力衰竭的治疗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针对两方面: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
2.1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的抗病毒治疗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重症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进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近年来提出用干扰素作为抗病毒药物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安全有效的。
一些中草药如板蓝根、连翘、大青叶、虎杖等亦被认为可能对病毒感染有效,但均存在个体差异,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尽相同。
2.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如出现心力衰竭多提示炎症范围广泛,病情严重。
可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一般抗心衰治疗措施,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时,由于心肌炎症或坏死等病变,对洋地黄的耐受性差,应用时须谨慎,从小剂量开始,以免发生毒性反应。
2.3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一般认为由于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肌损害主要由病毒的侵袭力所致,此时应用激素不利于限制病毒复制并可抑制干扰素的合成和释放,导致机体防御功能下降,使病毒繁殖加速及病变程度加重。
这可能与激素降低单核细胞活力、损害巨噬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有关;也可能是激素直接作用于靶细胞而使心脏对病毒易感,从而使病变加重。
目前临床大多数学者认为,至少在发病1014日内不主张应用激素,以免引起病灶扩散。
然而在下述情况下应当使用激素不必考虑感染时间:①严重的毒血症;②心源性休克;③严重心力衰竭;④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⑤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其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上述情况下应用激素可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有利于局部炎症和水肿的消失。
此时激素虽可能使病程延长,却能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为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得益率
尽早应用。
波兰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免疫抑制剂后2年内初级终点事件(死亡、心脏移植和再次入院)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次级终点事件(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
径、舒张末容积和NYHA分级)有显著差异。
2.4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的改善能量代谢治疗
外源性磷酸肌酸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其可能机制为:在心衰发生时,磷酸肌酸可直接渗透到心肌细胞内,为Na+-K+-ATP泵供能,并使细胞内Ca2+顺利进入肌浆网,同时为肌动蛋白及肌球蛋白的滑行提供能量,使心肌收缩力迅速恢复,纠正心衰。
此外,外源性磷酸肌酸可通过各种途径维持ATP水平,使氧自由基生产减少,增加膜稳定性,使心肌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有报道,在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万爽力是一种3-酮酰辅酶A硫解酶(3-KAT)抑制剂,经选择抑制3-KAT而减少脂肪酸氧化,刺激葡萄糖氧化,在实验诱导的缺血心肌中,万爽力可增加葡萄糖氧化达210%,葡萄糖氧化率的增加减少了氢离子与乳酸的堆积,限制由于细胞内pH下降而造成的“能量消费”效应。
有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患者经万爽力治疗后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左心室收缩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近年来,对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已有应用万爽力治疗,其确切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2.5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的ACEI/ARB治疗
ACEI/ARB近年更多地用于治疗心衰,这类药物可使血浆中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浓度显著降低,解除小血管收缩及水钠潴留,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使心排血量增加而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心衰得以控制。
实验与临床研究认为ACEI/ARB类药物可能防止心衰、心脏继续扩大,是重症患者长期治疗的有效药物。
2.6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的机械辅助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ECMO)适用于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源性休克,是近年兴起的非常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手段,该系统能在20min内取代心肺功能,适用于心肌炎、心肌梗死等急性可逆转的疾病,能够让患者度过心肌损伤的急性期。
部分进展极为迅速的患者还可采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经皮心肺支持(PCPS)等治疗措施降低急性期病死率,为其他治疗争取机会。
2.7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的中药治疗
黄芪是一味传统的补气中药,功擅益气理虚,扶正固本。
其有效成分皂甙类可诱生干扰素,提高心肌细胞抗病毒能力,可减轻心肌细胞内钙超载,从而保护心肌细胞,同时可改善内皮细胞生长及正性肌力作用,纠正心功能不全。
多糖类则明显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加白细胞数量,促进抗体产生,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
另有研究报道,黄芪可促进体内蛋白合成,并能抑制蛋白丢失,有利尿、抑菌、增强心肌收缩、扩张血管、恢复毛细血管的舒张功能,解除血管淤血状态,降低肺动脉压,使心脏动力学改变,心脏负荷减轻。
2.8 其他
脑钠肽BNP药物奈西立肽(nesiritde)可以均衡地扩张动脉和静脉,增加心输出量和尿量,新近逐渐应用于临床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