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腺癌及癌前病变的病理诊断

合集下载

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分析

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分析

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分析【摘要】目的总结液基细胞: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临床经验,探寻适合各个地区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方法对2000例城镇户口的妇女进行液基细胞检查同时联合阴道镜检查,对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两种检查中任何一项检测异常者行病理活检。

结果 ascus为18例(0.9%),csil为2例(0.1%),hsil为(cin ⅱ-ⅲ)为9例(0.4%)。

年龄分布,细胞学异常者多发生在30-55岁年龄段,这次年龄最小的为34岁,妇科门诊经阴道镜进行醋酸白实验,如果宫颈变白色,则在白色区域取活检,结果为非典型增生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为3例,cinⅱ-ⅲ级为4例,cin ⅲ级为3例,鳞癌2例。

结论对各个地区的婚后妇女,应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联合阴道镜的方法对宫颈癌进行筛查及早诊断,提高检出率。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液基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检出率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41-022012年九月至十一月底,我医院对两千名城镇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工作,在这次工作中,结合我平时作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结果及液基细胞学的结果,对宫颈病变的病理诊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九月至十一月底,选择城镇妇女两千名,平均年龄45岁(25-68岁),结婚后的妇女(包括绝经后妇女)。

标本采集由妇产科执业医师完成,对体检者做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联合阴道镜检查,对细胞学及阴道镜两种检查中任何一项检测异常者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1.2 方法用宫颈液基细胞学采样刷分别采集宫颈外口及宫颈管的上皮细胞后,将标本置入盛有甲醛保存液的标本瓶中。

在刷取标本以前,充分暴露宫颈外口,应用棉签拭去宫颈表面分泌物,用采集刷顺时针旋转式刷取(一般5-6次),操作过程中避免过分用力,以免损伤宫颈,导致出血。

阴道镜检查时先拭净宫颈表面粘液,肉眼初步观察宫颈表面的异常及表面血管,再用棉球将生理盐水涂在宫颈表面并去掉多余液体,观察鳞柱交界,并用滤镜及高倍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血管。

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HPV16、Ki-6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HPV16、Ki-6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3 7 . 3 3 ;R 3 7 3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3 9 9 ( 2 0 0 7 ) 0 3— 0 2 9 7—0 3
Co r r e l a t i o n o f HPv1 6 i n f e c t i o n
s i o n s
t h
7 e x p r e s s i o n i n c e r v i c a l c an c e r a n d i t s p r e c ur s or l e -
L I A O Q i a n . h e . H U S h u . h o n g 2 , WU We n — z h e n , X I A K a n g , R U A N R o n g — h e , C H E N L i — q i o n g
c a r c i n o ma a n d C I N w e r e 7 6 . 0 % ( 3 8 / 5 0 )a n d 9 4 . 3 % ( 3 3 / 3 5 )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HP V i fe n c t i o n W s a n o t d e t e c t e d i n n o r m l a c e vi r c l a m u —
c u r s o r l e s i o ns .M e t hod s 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HPV1 6 a nd Ki - 67 wa s d e t e c t e d by i mmun o h i s t o c h e mi c l a s t a i n i ng i n 5 c a s e s o f n o r ma l c e r — v i c l a t i s s ue,3 5 c a s e s o f c e vi r c a l i n t r a e pi t h e l i l a n e o p l a s i a a n d 5 0 c a s e s o f c e vi r c l a c a r c i no ma . Re s u l t s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s o f HPV1 6 i n

三阶梯筛查宫颈病变

三阶梯筛查宫颈病变

三阶梯筛查宫颈病变宫颈病变是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宫颈癌前病变至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大约是10年。

由于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真普查和随诊可以预防;早期诊断可以完全治愈。

子宫颈的癌前病变(CIN)是个相对较长时间的过程,使干预和治疗成为可能,关键是进行筛查,及时发现早期宫颈病变,及时恰当的处理,治愈率达100%。

随着宫颈细胞学现代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组织病理诊断,即三阶梯式诊断方法(细胞学、阴道镜与组织学活检)是筛查宫颈病变的程序。

CINⅠ、CINⅡ、CINⅢ发展癌的危险性分别为15%、30%、45%。

因此,只有正确选择CIN的筛查诊断方法,才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对143例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筛查阳性而行阴道镜活检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07年2月- 2010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做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筛查1562例,有143例阳性而行阴道镜活检病理。

年龄: 20~72岁,平均46岁。

临床症状:白带异常,接触性出血,绝经后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宫颈糜烂及赘生物,部分为正常体检者。

1.2检查方法1.2.1液基薄层制片技术和TBS诊断系统:采用FDA认可的液基薄层制片技术(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经HQTCT Thin Pius Ⅰ型(广州鸿琪光学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自动制片机进行自动制片, 95%酒精固定,染色镜检。

由病理科细胞学专职医师诊断,采用国际防癌协会2001版TBS( The Bethesda System,TBS)判读分类:①正常或反应性。

②非典型鳞状细胞(ASC)包括:不能明确意义(ASC-US)和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

③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④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⑤鳞状细胞癌。

⑥非典型腺细胞,非特异(AGL NOS)。

宫颈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宫颈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宫颈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1. 引言1.1 病理学特点宫颈原位腺癌是一种罕见的宫颈癌前病变,其病理学特点主要表现在细胞形态学上。

组织学形态学显示,宫颈原位腺癌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细胞核增大、核分裂增多、核浆比增高,胞质呈现不均匀染色,细胞核变性、核仁增大。

宫颈原位腺癌细胞的胞质较少,胞浆少见或不明显,细胞内有丰富的胞浆,核仁较少,变性不明显。

组织学形态学表现为细胞核畸形性明显,核分裂增多,胞浆明显增多,核仁大小不规则,核膜不完整。

光镜下表现为细胞的核分裂呈现多形性,核膜增生,核膜变性,细胞核变性,核仁不规则增大,核仁分裂增多,胞浆变性,胞浆空泡增多,胞质染色不均。

宫颈原位腺癌的病理学特点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 发病原因宫颈原位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病理学类型,通常发生在宫颈管腺上皮。

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宫颈炎症、HPV感染、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几个方面。

宫颈炎症是导致宫颈原位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慢性宫颈炎症会导致宫颈上皮细胞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最终可能演变成原位腺癌。

HPV感染也是宫颈原位腺癌的重要发病因素。

前人研究表明,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肿瘤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原位腺癌。

HPV感染会导致宫颈上皮细胞的DNA损伤,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饮酒、不良的饮食习惯等也可能增加患宫颈原位腺癌的风险。

遗传因素也可能对该疾病的发生起一定影响,但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宫颈原位腺癌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病史,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疾病。

1.3 临床表现宫颈原位腺癌的临床表现通常较为隐匿,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甚至无明显症状。

但随着病情发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一些特征性的表现,如异常阴道出血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这种出血通常不伴有疼痛,且在性生活后出血更为明显,有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异常,呈灰白色、恶臭等特点。

部分患者可能在妇科检查中发现宫颈疱疹病变或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治详解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治详解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治
林 容
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 病变,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大部分低级 别CIN可自然消退,但高级别CIN具有癌变 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被视为癌前病 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子宫颈细胞学 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 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颈癌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子宫颈癌的治疗
IB1, IIA(<4cm)期 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术。术后采用同步放 化疗,可减少盆腔复发,提高生存率。要 求保留生育功能者,且宫颈肿瘤直径不超 过2cm,可选择广泛宫颈切除加盆腔淋巴结 切除术±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术。
子宫颈癌的治疗
IB2、IIA(>4cm)期 同步放化疗;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 巴清扫、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术后个体 化辅助治疗;新辅助化疗后广泛子宫切除 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及腹主动脉淋巴结取 样术、术后个体化治疗。 IIB及IIB期以上 同步放化疗。

病因

HPV感染 目前已知HPV共有120多个型别,30余种与生 殖道感染有关,其中10余种与CIN和子宫颈癌发病密切相 关。根据不同型别与癌发生危险性高低分为高危型和低危 型2种。
病因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 生活<16岁、早年分娩、多产和子宫颈癌 发生有关。 其他 与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性伴侣 曾患子宫颈癌的高危男子性接触的妇女, 也易患子宫颈癌。吸烟可增加感染HPV效应 。

高危型 HPV DNA检测

相对于细胞学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 可与细胞学检测联合应用于子宫颈癌筛查。 也可用于细胞学检测异常的分流,当细胞学为意 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时进行高危 型HPV DNA检测(我院HC-2,第二代杂交捕获法 ,可同时检测13种高危型HPV( 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 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阴性者12个月后行细胞学 检测。

宫颈组织病理学

宫颈组织病理学

宫颈组织病理学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宫颈组织病理学——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病理重庆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叶学正一、子宫颈组织学介绍(一)鳞状上皮宫颈突入阴道部分为固有鳞状上皮。

基底层副基底层中层表层基底细胞增生:细胞层数增加,核增大无明显深染及多形性,其意义尚不明确。

鳞状细胞增生:因机械刺激、激素缺乏引起,表现为细胞层数增加及角化过度, 无异型。

(二)宫颈腺上皮为内宫颈,偶可为外宫颈的高柱状分泌粘液上皮及少数纤毛上皮, 并形成隐窝伸入宫颈间质中,一般深度3 mm, 偶达1cm , 称为“腺体”, 实为盲管。

柱状细胞储备细胞储备细胞增生鳞状细胞(三)移行区指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区,是CIN和鳞癌好发区;阴道镜下柱状上皮薄,毛细血管清楚呈深红色, 而鳞状上皮区厚, 呈浅红色。

移行区随生理及病理情况而变化,青春期前位于宫颈外口附近, 而绝经期后, 移行区向上退缩达颈管内。

(四)鳞状化生储备细胞增生不完全不成熟鳞状化生成熟鳞状化生鳞化发生于原表面柱状上皮区,也发生于隐窝(腺体)区。

不成熟鳞化与CIN鉴别: 细胞形态一致,异型轻, 核分裂少见。

不成熟鳞化可出现非典型性,伴发CIN, 而且是CIN发生区。

鳞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既是一生理过程,又与炎症及内环境改变有关。

(五)子宫颈间质浅层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巨噬细胞及Langerhans细胞;上皮下间质富于毛细血管网,有淋巴管,间质主要由平滑肌,纤维组织构成。

二、HPV感染病理组织学及与CIN及宫颈癌HPV感染通过性传播,易累及化生鳞状上皮,并复制,繁殖,释放病毒,高危HPV与CIN及宫颈癌, 尤其是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已在全球得到公认。

(一)三种实验方法对HPV检出率的比较[sato等]目前认为杂交捕获HPV试验能够检出近20种HPV基因型,是检测HPV 的最好方法,原位杂交可用于组织切片,优点是可定位。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治详解课件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治详解课件

04
CINⅡ是指宫颈上皮下1/3~2/3层细胞核增大,细胞 核与细胞浆比例显著增大,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细胞 有异型性。
宫颈癌前病变的分类
宫颈癌前病变主要分为两大类: 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非典型增生是指异常的细胞增生 并取代了正常的细胞,但尚未突
破基底膜。
原位癌是指异常的细胞已经突破 基底膜,但未侵犯周围组织。
毒(HPV)感染引起。
它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也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
原因之一。
宫颈癌通常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 癌两种类型,其中鳞状细胞癌最
常见。
宫颈癌的分类
根据病情发展程度,宫颈癌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宫颈癌通常是指肿瘤局限于子宫颈以内,而晚期则是指肿瘤已经超出子宫颈并 扩散到其他部位。
定期筛查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可以及早 发现并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有效
控制HPV的传播。
避免多个性伴侣
多个性伴侣是感染和传播HPV的 重要风险因素,因此应该尽量避
免多个性伴侣。
采用安全性行为
采用安全性行为,如正确使用避 孕套,可以降低感染和传播HPV
的风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包括传统的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检查,通过收集阴道脱落细胞,观察细胞的形 态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HPV检测
检测HPV病毒的感染情况,HPV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HPV检测可 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一种方法。
宫颈癌的组织学检查
宫颈活检
通过在宫颈上取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 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宫颈 癌。
状。
化疗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 、脱发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
下进行相应的处理。
07

1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癌前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张建民)

1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癌前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张建民)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癌前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张建民杨幼萍朱扬丽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宫颈鳞癌的癌前病变与HPV感染关系密切,因之现发病率相当高,正确的病理诊断是合适的临床处理的前题。

宫颈鳞癌的癌前病变有多种分类方法,病理改变为一谱系,因而在病理诊断、分级和鉴别诊断方面难免有一些灰区,只有对之具备较充分的知识,才能对这类非常常见的疾病做出较好的病理诊断。

+1.癌前病变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premalignant lesions)子宫颈鳞状上皮有恶性潜能的改变为癌前病变,近几十年大多数病理学家使用异型增生和原位癌(dysplasia and carcinoma in situ,CIS)系统或子宫颈上皮内肿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系统,对这类癌前鳞状上皮病变进行分类。

近10年又出现仅用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SIL)来命名宫颈癌前病变,并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类的Bethesda系统。

2003年WHO分类中子宫颈癌前病变采用的名称是宫颈上皮内肿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将异型增生/原位癌和鳞状上皮内病变置于同义语中。

目前是异型增生/原位癌、CIN和SIL这三种系统同时并存,病理医师可各取所需,但一致认为与HPV关系密切(表1)。

现美国较多采用SIL系统,国内也有些医院开始使用,然而SIL还包括了除CIN以外的其他病变(表2和3),因此不应将SIL 与CIN完全等同,特别是低级别病变。

表1 HPV相关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名称 HPV危险范畴不同分类系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级别CIN 异型增生-原位癌 S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外生性湿疣低危 ______ ______ 低级别SIL鳞状细胞乳头状瘤低危 ______ ______ 低级别SIL扁平型湿疣低危和高危 ______ ______ 低级别SILCIN 1 低危和高危低级别CIN 轻度异型增生低级别SILCIN 2 高危高级别CIN 中度异型增生高级别SILCIN 3 高危高级别CIN 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SIL和原位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该表译自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Pathology & Genetics, Tumours of the Breast and Female Genital Organs,edi by Tavassoli FA and Devilee P, LARC Press, Lyon,2003,Tabale 5.02.表2LSIL包括的病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IN1扁平状湿疣轻度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外生性湿疣(尖锐湿疣)移行细胞乳头状瘤不成熟性湿疣(鳞状细胞乳头状瘤*)乳头状不成熟性鳞化(也可视为不成熟性湿疣的同义语)扁平状不成熟性LSIL(罕见且对之现有争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泛指有棘细胞增生的乳头状病变(不是粘膜息肉)该表修改自Diagnostic Gynecologic and Obstetric Pathology, edited by Crum CP and Lee KR, Saunders,2006. p298,Table 13.7 ***表3HSIL包括的病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IN2和中度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CIN3和重度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角化的SIL有不成熟化生表型的SIL原位乳头状鳞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表修改自Crum CP 和Lee KR主编的Diagnostic Gynecologic and Obstetric Pathology, edited Saunders,2006. p298,Table 13.72.子宫颈上皮内肿瘤/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组织学诊断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2.1熟悉移行带的组织学特点:CIN多发生在宫颈移行带,有一319例宫颈锥要标本研究显示,CIN仅3.1%发生于外宫颈,10%病变完全被宫颈内膜上皮包围,其余87%均位于移行带。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宫颈癌与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1 范围本文规范了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案。

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

此类病变仍限于宫颈上皮层内,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

宫颈浸润癌是指肿瘤病变穿透宫颈基底膜,发生间质浸润。

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CA125 (carcinoma antigen)癌抗原1253.2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3.3 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3.4 CTV (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3.5 FIGO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3.6 LEEP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3.7 PTV (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3.8 SC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4 诊治流程图5 诊断依据5.1 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

高危因素: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伙伴、多产、丈夫婚外性行为、阴茎癌等因素有关,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较差、营养不良、吸烟等。

5.2 症状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早期可无任何症状。

常见的症状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如血性白带、白带增多, 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

5.3 体征视诊应在充足照明条件下进行,直接观察外阴和通过阴道窥器观察阴道与宫颈。

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宫颈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的重要价值

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宫颈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的重要价值

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宫颈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的重要价值目的探讨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筛查、诊断的重要价值。

方法2010年7~12月笔者所在医院下乡对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22 250例,阴道镜检查2250例,阴道镜下定位病理组织活检1150例,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阴道镜检查2250例患者中行病理活组织检查1150例,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 Ⅰ~Ⅲ级)261例,宫颈原位癌18例,宫颈微小浸润癌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Ⅱ级13例,腺鳞癌2例。

结论阴道镜下病理活体检查对宫颈病变、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有重要价值。

标签:阴道镜检查;病理活检;宫颈病变;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宫颈癌的发生往往需要经历宫颈病变发展到宫颈癌的缓慢过程,无疑,宫颈病变的诊疗是预防宫颈癌的主要途径,而阴道镜检查是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

阴道镜检查是利用阴道镜放大技术将宫颈阴道黏膜放大,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宫颈表面微小的病变,能准确可靠的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提高了活检的阳性率。

2010年7~12月笔者所在医院下乡对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22 250例,阴道镜检查2250例,阴道镜下定位病理组织活检1150例,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7~12月笔者所在医院下乡对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22 250例,年龄35~59岁,宫颈糜烂行阴道镜检查2250例,阴道镜下定位病理组织活检1150例。

1.2方法(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放置窥阴器暴露宫颈;(2)用棉签拭净宫颈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涂抺宫颈后观察病变情况;(3)用3%冰醋酸溶液涂抹宫颈表面,观察病灶的边界形态颜色和血管结构;(4)用3%碘溶液涂抹宫颈,在可疑部位进行定点活检,将活检组织放入75%酒精固定行病理检查,最后由病理科做出诊断。

2结果阴道镜检查共2250例,其中出现上皮白色反应,未被碘染色,或有异型血管的行活检1150例。

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

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

2021年8月 第16期论 著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李丹丹,李琳,毛杰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109【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诊断中行阴道超声的价值。

方法:于我院妇科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分别选择40例作为A组、B组,于体检中心同期选择无妇科疾病女性40例作为C组,三组均接受阴道超声诊断。

对比诊断准确率、超声声像结果。

结果:阴道超声诊断宫颈癌与癌前病变准确率分别为95%(38/40)、85%(34/40);三组超声声像结果比较,P<0.05。

结论: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患者接受阴道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敏感度,可被当做辅助检查早期宫颈癌的手段,进而降低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误诊率。

【关键词】阴道超声;早期宫颈癌;癌前病变[中图分类号]R445.1; 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04-03宫颈癌,即乳突病毒长期慢性感染女性子宫颈上皮细胞所致,难以生成新上皮细胞,进而出现癌化现象,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对患者健康与生命带来了严重危害。

根据临床研究表明,第十六型的感染几率远比第十八型高。

为此,通常以鳞状细胞癌为临床表现,只有少部分是腺癌[1]。

所谓宫颈癌前病变指的是宫颈上皮内部出现瘤样病变,且未透过基底膜,无浸润组织间质,含括了不典型增生与宫颈原位癌,也被称作宫颈癌前期病变。

因宫颈癌化亦或是癌前病变的不适感并不明显,且大体形态无引起宫颈的明显形态学变化,因而很容易出现漏诊,为此,临床研究有效筛查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手段与方法十分有必要。

1 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 分别选择我院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前病变患者40例,同期选择无妇科疾病女性40例,将三组命名为A组、B组、C 组。

A组最大年龄患者60岁,最小年龄患者24岁,中位年龄(46.93±3.54)岁;B组最大年龄患者63岁,最小年龄患者24岁,中位年龄(46.75±3.62)岁;C组最大年龄患者62岁,最小年龄患者26岁,中位年龄(46.86±3.74)岁。

如何看子宫颈癌病理诊断报告

如何看子宫颈癌病理诊断报告

如何看子宫颈癌病理诊断报告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宫颈癌位于第一。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被察觉或注意到,一般在妇科体检的时候才会被发现。

宫颈癌有多种诊断方法,产生的诊断报告也是包含许多医学专业术语的,许多患者在拿到诊断报告时很难理解报告内容,因此容易对自己的病理诊断报告进行盲目猜测,产生紧张情绪。

为解此类问题,本文将以宫颈癌的病理诊断报告为例,向大家介绍如何正确看懂医学诊断报告。

一、了解宫颈癌病理诊断1、宫颈癌诊断方式宫颈癌包括很多种类型,常见的为鳞状癌,约占80%,其次为腺癌。

在检测报告单中医生会根据组织细胞的癌变类型进行进一步的亚类划分。

宫颈癌的诊断通常根据检测时期的不同采用阶梯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早期宫颈细胞学检测(TCT)和高危型HPV检测;中期阴道镜检测;最后子宫颈活体检测。

具体检测方式如下: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是宫颈癌检测的第一步,是筛查的基本方法,它是采用无菌刷在宫颈处取样,对样本进行细胞学观察,从而判断是否出现病毒真菌等的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该类型检测相对于细胞学检测来说敏感性更高,但特异性较低,通常与TCT联合应用。

同时该类检测还用于宫颈病变复发判定、疗效评估等。

阴道镜检测与宫颈活体检测是利用阴道镜通过肉眼进行观察,判断宫颈有无异常组织增生,对可疑癌变异常区域进行活体组织检查。

活体检查是判断异常细胞是否为恶性的重要依据,是确诊的可靠依据。

2、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内容宫颈癌检测的病理报告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活检报告,是用来确定肿瘤良恶性,确定治疗方案的。

另一种则是手术标本的病理报告,用于明确疾病分期。

常规的宫颈癌病理诊断单分为三大板块:肉眼检查描述、图像部分以及病理诊断部分,如下图:病理报告的第一部分是关于活体组织的肉眼观察,主要内容为对活检组织的全貌描述,包括检查部位、可疑病变的形状、有无异常阴影、边缘是否清晰、所检查的组织的直径大小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显)
腺体核分裂及凋亡
没有

≤0.5/腺体

0.6-3/腺体

>3/腺体

原位腺癌
P16
免疫组化
Vim
原位腺癌(325886)
原位腺癌
早期浸润性腺癌
浸润深度的测量
• 腺癌浸润深度的测量: 目前存在很大争论,即, 从基底膜浸润
点到最深的肿瘤浸润灶,在腺癌往往是不可 行的。而临床常常采用“估计深度”。 •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
• 原位腺癌(AIS) 目前将H-CGIN与 AIS作为同一病变对待
腺性病变的评分系统
组织学特征
评分
上皮复层化
没有

轻度

中度

重度(复层至腺腔表面)

细胞核非典型性
正常

轻(核小、一致,轻度极向紊乱,没有核仁)

中(核大小不一致,深染,极向紊乱,有小核仁)

重(核>正常细胞3倍,大小不一致,深染,极向紊乱,核仁
鉴于腺癌常常不能精确测量,提出从粘 膜表面到浸润的最深点测量腺癌的深度。
存在问题
• 外生性和绒毛腺性腺癌由于不能明确 辨认间质浸润,评估非常困难。通常 如果病变在物理检查时可以发现, FIGO 分为1B。
The adenocarcinoma component The adenocarcinoma is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The carcinoma is small with mild invasion. (Terada Diagnostic Pathology 2011, 6:51)
0.5cm不等。
CEA
VIM
ER
p16
诊断
• (宫颈)早期浸润性绒毛粘 液型腺癌(1B期)。
临床病理特点-例3
• 病理号:xxxxxx • 病史:40岁 发现宫颈腺体重度非典型增生半月余
。月经正常。 • 临床诊断:宫颈管腺体重度非典型增生 • 大体检查:锥切标本:V3.5*3*1.3cm,外口糜烂
断为“CIN-II”,来院做LEEP手术。 • 临床诊断:宫颈病变 • 大体检查:锥切标本12点取材。
CEA
VIM
ER
诊断
• (宫颈)早期浸润性腺癌 ,伴广泛性原位腺癌,切 缘不净。
临床病理特点-例2
• 病理号:xxxxxx • 病史:42岁 体检发现宫颈异物,来院进一
步检查。 • 临床诊断: • 大体检查:灰白色组织3块,直径0.3-
• 腺癌
早期浸润性腺癌 腺癌(粘液腺癌,宫颈型、肠型、印戒细胞型、微小偏离型、绒毛腺型) 子宫内膜样腺癌 透明细胞腺癌 浆液性腺癌 中肾管型腺癌
• 其他类型癌(腺鳞癌、神经内分泌癌、腺样囊性癌、未分化癌等)
宫颈腺体病变与腺癌
宫颈腺体的异型增生及原位癌
• 宫颈腺体的异型增生(EcGD),又称为宫 颈腺上皮内瘤变(CGIN) L-CGIN H-CGIN
• (宫内膜)增殖期宫内膜。
临床病理特点-例4
• 病理号:xxxxxx • 病史:40岁 体检发现ASCUS,HPV+。到医
院治疗。 • 临床诊断:宫颈息肉 • 大体检查:不整形组织2块,大小:
0.9*0.6*0.3cm,0.5*0.5*0.2cm,质软, 被覆大量粘液,灰粉、质软。
镜下特点
VIM
ER
CEA
诊断
• (宫颈管)宫颈原位腺癌,伴• 年龄 37岁 • 主诉: 接触性出血。 • 临床诊断:可疑癌。
p16
VIM
ER
Ki67
病理诊断 宫颈浸润性腺癌
临床病理特点-例7
• 病理号:200195 • 病史:40岁
• 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癌? • 大体检查:1 宫颈管:碎组织一堆,总直径0.6cm
,灰白色,质中。 2 子宫内膜组织:碎组织一堆,总直径1.3cm,
灰白色,质中。
p16
VIM
CEA
ER
诊断
• (宫颈管、子宫内膜组织) 子宫内膜样腺癌。
,局灶出血。切面:灰白灰红,质中。内膜:碎 组织一堆1.2*1*0.3cm,灰红,质中。
镜下特点
CEA p16
CEA p16
VIM
ER
诊断
• (宫颈锥切)1°~7°、10°~12°宫颈 管腺体早期(微小)浸润癌,切缘净, 10°~12°病灶接近较大血管建议临床随 诊; 8°、9°慢性宫颈及宫颈内膜炎伴 潴留囊肿形成,局灶鳞化。
The CIN3 component. CIN3 without invasion is seen(Terada Diagnostic Pathology 2011, 6:51)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in a LEEP specimen Note the loss of any lobular pattern and the presence of a spray pattern emanating from the surface (Sarah M. Bean et al. Journal of Lower Genital Tract Disease, 15 (2), 2011, 146-157 )
早期浸润性腺癌诊断与分期的关键
• 早期浸润性腺癌的病理诊断是具有挑战性 的,应仔细研究和召开会议讨论
• 早期浸润性腺癌应使用FIGO分期系统 • 早期浸润性腺癌的诊断与分期最好使用一
份完整的标本 • 推荐测量肿瘤的厚度作为分期依据
实际病例介绍
临床病理特点-例1
• 病理号:顺义妇幼保健院 • 病史:50岁 4月前体检发现ASCUS,活检诊
宫颈腺癌及癌前病变 的病理诊断
宫颈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类
• 鳞状细胞癌,非特异型 • 腺癌 • 神经内分泌肿瘤 • 其他上皮性肿瘤 • 肉瘤 • 上皮间叶混合性肿瘤 • 黑色素瘤 • 生殖细胞性肿瘤 •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类
• 鳞状细胞癌,非特异型
早期浸润性(微小浸润)鳞癌 鳞癌
The biopsy shows atypical glands with hyperchromatic nuclei and with structural atypia. This lesion is regarded as adenocarcinoma (Terada Diagnostic Pathology 2011, 6: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