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

合集下载

成尚荣讲座观后感

成尚荣讲座观后感

成尚荣讲座观后感前几天听了成尚荣老先生的讲座,那感觉就像是在知识的海洋里坐过山车,刺激又充满惊喜。

一开场,成老先生那气场就把我给镇住了。

他就像一个知识渊博的老船长,站在船头,准备带我们驶向教育智慧的神秘岛屿。

他说话的时候,那语速不快不慢,就像船桨划水的节奏,一下一下地把他的思想送进我们的脑海里。

他讲的那些关于教育的理念啊,真是让我这个对教育一知半解的人都开始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了。

他说教育可不是简单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就像不能把小树苗一股脑儿地用水泥浇灌起来,而是要像园丁一样,用心去呵护,给他们足够的阳光、空气和水。

这个比喻太形象了,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教育应该是一种有温度、有耐心的事业。

还有啊,成老先生谈到了创新教育。

他举了好多例子,那些成功的教育创新案例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每个都那么独特又迷人。

他告诉我们,教育不能总是守着老一套,就像不能总穿着古代的长袍去参加现代的马拉松比赛一样。

要敢于尝试新的方法,要让学生们在创新的氛围中成长,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学的时候,有时候课堂就是那么枯燥乏味,如果当时有这样创新的教育方式,说不定我能成为一个超级学霸呢!讲座中,成尚荣先生还强调了教师的角色。

他说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这让我想到,教师就像是导航仪,在学生迷茫的时候,给他们指出正确的方向。

但是这个导航仪可不能是那种只会机械报路名的,得像个贴心的老司机,了解路况,还能给学生讲讲路上的风景和故事。

在整个讲座过程中,我发现成老先生特别善于和台下的观众互动。

他会抛出一个问题,然后像个等待宝藏的探险家一样,充满期待地看着大家。

这时候,整个讲座现场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大课堂,大家都积极地分享自己的想法。

这种互动让我觉得,教育真的是大家的事儿,不是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

听完这个讲座,我就像被打了一针教育的强心剂。

我觉得教育这个领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就像一个巨大的魔法盒子,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就能发现无数的宝藏。

教师参加道德与法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参加道德与法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参加道德与法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教师参加道德与法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3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虽然只有短短半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

此次培训活动分为两部分,首先观摩了来自财源小学苏呈老师的一堂精彩的课。

整堂课内容活泼有趣,形式灵活多样。

紧紧围绕主题“我不拖拉”,借助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展开讨论交流,最后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画图深切体会到不拖拉、时间的宝贵性,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第二部分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收获也很多。

只有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要求学生进步、提高。

要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使单调的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特别是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也达到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学意图。

课堂不要局限在教室里知识的讲授,而是扩展到生活中。

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要素。

道德和做人的学习,不同于一班的书本学习,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

一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自觉的生活反思意识,在生活情境中对道德意义的及时性理解与领悟还有待形成。

因此,很有必要设置现场活动体验,通过典型活动的设计,帮助他们形成在活动中发现道理与道德意义的敏感性与能力。

总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

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教师参加道德与法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道德与法治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我获益匪浅。

现从以下方面阐述我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思想上的转变。

我所任科目是二年级数学。

说实在的,没有教过这门课程,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当副科。

听了老师的讲课以后,我明白了上好思品课法制课是多么关键的事情啊!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的抓高分,升学率,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个性的发展,也更失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

一颗教育的种子落在中国大地上--读成尚荣《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

一颗教育的种子落在中国大地上--读成尚荣《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 学教师,高级教师)
作 者:成尚荣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8
《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延续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尚荣老 师一贯的教育美文格调,风行水上,横无际涯。 其开阔的学术视野,深邃的人文哲思,诗一般的 灵动语言,让人如沐春风,启迪良多。
这是一本责任担当者之作。在居家战“疫” 的日子里,早已退休的成老师依然醉心于推动 教育事业的发展,用一支笔“在春天到来之前”, 写下“师者,仁心”的教育故事。他在既有文章 汇编的基础上,又补写了十几篇文章,形成了 6 个篇章共 43 篇文章 31.6 万字的全书规模。终 身从教的师者,以其责任感与使命感让我辈感 动之余也多了一份深深的思索:人,究竟应该以 怎样的姿态活着?师者,当以怎样的精神状态 面对日常工作?成老师以其老骥伏枥、老而弥 坚的长者风范,引领我们前行于教书育人的艰
这是一份中国好教师的研究样本。其一, 这是一本研究成尚荣老师及其教师教育思想的 好文献。在这本书中,有成老师的成长叙事,书 中《追随时代,写出自己的地平线报告》一文最 为翔实,有情有境的教育故事勾勒出成老师“赤 子之心永不改变,浪花永远在大海之上欢跃”的 奋进者形象。李吉林老师说自己愿做一名“竞 走 运 动 员 ”,脚 踏 实 地 、永 不 停 步 。 成 老 师 说 : “路还在脚下,我向着前方的那条地平线走去。” 不同的表述却是同样的境界——永无止境地攀 登,把一生奉献给教育。这本书让我们更加确 证成老师的教育家风范,即“做学者型的教师, 以研究的方式做教师,以研究的方式做事”。其 二,书中有许多涉及教育大家的学术评论,为深 化教育家研究提供了“巨人的肩膀”。其三,《教 师发展新论域》等专题文章,为探求中国教师教 育振兴的有效途径贡献了智慧之火。星星之 火,定会照亮新时代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 原野。因此,这本书的价值与意义是多方面的, 必将随着更多阅读者的研读、吸收、实践,谱写 出新时代教师发展的动人旋律。

成尚荣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成尚荣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成尚荣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一句话“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这为我们教育改革指明了一个方向。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这一个”。

他们的天赋和秉性、兴趣和爱好,千差万别,各不相同。

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他的认知能力、兴趣与关注点也是不相同的。

一旦教育太注意统一性,忽略差异性;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的时候,教育就成为了“禁锢”,禁锢了学生发展的自由和成长的无限可能。

打破禁锢,创造适合的教育,是适应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育人为本”的实践体现。

只有适合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在校园里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我们对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教育改革与发展正作出积极而又慎重的战略选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追求教育的公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深处,实施素质教育,追求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教育的深度变革,追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等。

无疑,这些都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命题,而且有的已有了很好地开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方面还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对其还未有较为深入的研究,那就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适合的教育,是当下教育的基本命题用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看,教育的适合性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其他命题紧密关联。

它关联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适合学生的教育,必将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最终也将影响着教育均衡的达成;它关联着学校的特色发展,特色如果不适合学生,就既无存在的价值也不能真正实现;它关联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适合学生的教育,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实质影响着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此,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框架中,应该有它的重要位置。

同时,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来自对教育特性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3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3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3篇法制教育不仅要向青少年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对自制行为的约束,更是捍卫尊严,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 9月11日,全县小学三年级教师参加了《道德与法治》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我获益匪浅。

虽然是网络学习,但课堂上每一位学员听得都很认真,网授专家的讲解更是声情并茂。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阐述我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转变。

本学期我所任科目是三年级语文和《道德与法治》。

说实在的,开学一周了,《道德与法治》我还没有上过这门课程,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当副科,感觉这门学科抽时间突击简单讲讲就行,但今天听了网络培训老师的讲课以后,我感到上好法制课是多么关键的事情啊!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地抓高分,升学率,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个性的发展,也更失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

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讲诚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俭的很多……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我想通过这次学习,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我们担任此科目的老师们,肩上的胆子很重,我们必须把法制课当回事,还要把它上好。

二、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

在这次培训中,陶元红老师和章乐老师的讲解让我折服,与他们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

再次感谢领导给的这次学习的机会!此次培训在专家和名师的精彩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理清教材中的明线和暗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2 肩负着学校的深切厚望,我于10月8日有幸赴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

成尚荣

成尚荣

成尚荣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兼任江苏省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

《江苏教育研究》、《现代特殊教育》主编。

1941年生于南通。

曾任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校长。

江苏省教育厅幼教、初教处副处长、江苏省教委基础教育办公室副主任,江苏省教育督导室主任。

应邀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小组成员,参与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决策研究。

主持研制《地方课程管理指南》。

主编《当代小学教育从书》等书。

——摘编自中华语文网【人物主张】不能让“有效”遮蔽价值●成尚荣当下,校园里有一个十分流行的词语:“有效”。

比如,有效教学、有效管理等。

有些办得好的学校,对“有效”还不满足,提出了“高效”,比如,构建高效课堂、追求高效教学等。

总之,“有效”成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词,有的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的确,课堂教学的“有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有效”一定会伴随着教学,是教学改革永远的话题。

尤其在当下,有效教学更有其鲜明的针对性: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造成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同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有利于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因而,有效教学被高度关注和认同,被广泛研究和实践是理所当然的。

命题的针对性总是与导向性紧紧联系在一起。

有效教学的针对性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导向之一,但非全部。

如果我们不能从改革的方向上把握课堂教学改革,而把其中某一个问题提到不恰当的高度,甚至把其当作问题的全部和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那么,教学改革的导向就会发生偏差,就丧失了课堂教学及其改革的根本价值。

教学是一个价值世界,教学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价值问题,而且教学的价值问题会持续影响学生,甚至影响终身,也会影响社会。

无庸置疑,有效是有价值的,但有效只是价值内涵中的一个因素,是价值的一种表现形态,而非价值的全部,更非价值的根本。

成尚荣讲座心得(通用5篇)

成尚荣讲座心得(通用5篇)

成尚荣讲座心得(通用5篇),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成尚荣讲座心得在这次成尚荣讲座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首先,成尚荣讲座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指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他还强调了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其次,成尚荣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他指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他还强调了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交流机会。

最后,成尚荣讲座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他指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

他还强调了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健康保障和幸福感。

总之,成尚荣讲座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这些经验和知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成尚荣讲座心得篇2讲座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成尚荣讲座心得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成尚荣讲座。

在这次讲座中,成尚荣教授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在讲座中,成尚荣教授首先介绍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他强调了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品德、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他还提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在教学方法方面,成尚荣教授提到了“翻转课堂”和“项目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我们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的道德智慧》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的道德智慧》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的道德智慧》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转载于阜宁教育网)参加今天阜宁县教育系统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我有许多的感受和体会。

但我感受最强烈的是,我们阜宁县委、县政府如此关心教育,如此重视教育。

阜宁县委、县政府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哪里抓起?阜宁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思路非常明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是要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而建设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又从哪里做起呢?刚才,蒋书记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暂时不去讨论“工程师”这个概念,但“人类灵魂”是非常正确的。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塑造自己,就像乌申斯基讲话中所说的那样,教师首先要有人格的魅力、人格的塑造。

人格的塑造又从哪里做起?首先从师德做起。

县委、县政府、教育事业发展指挥部目的是由讲师德来带动教风,由教风带动学风,进而来纯粹校风。

这种“讲师德、重品行、爱教育、争贡献”的主题教育活动很好,是一种智慧之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非常长远的战略眼光。

我感到十分高兴,很赞同,也很支持!实际上师德师风教育就是一种道德引导。

教师讲道德,教师又是道德教育的执行者;学生讲道德,学生又是接受道德教育的接受者。

道德教育是需要智慧的,也可以说道德本身就是智慧,所以以智慧的方式来抓好道德教育,以智慧的道德来抓好师德师风教育,来促进教风,带动学风,纯粹校风,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因此,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教师的道德智慧”。

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有道德的教师?教师为什么要具有道德智慧呢?我想有4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教师本身是个道德体。

有一个德国的教育家叫赫尔巴特,他生前曾写过一本叫《教育学》的书,这本教育学是很不错的。

但是,赫尔巴特在世的时候,他的这本《教育学》始终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关注,所以他在临死之前哀叹:天啊,我的《教育学》始终没有发出它的生机。

但是,恰恰在他去世以后,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听成尚荣师德讲座有感

听成尚荣师德讲座有感

听成尚荣师德讲座有感5月14日下午,荣幸地听了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一位智慧老人——成尚荣所长,他向我们畅谈了关于师德的专题讲座——《母爱、童心“师德的灵魂与境界”》,给我这个刚刚走上教育科研之路的学习者以很多的启迪和思考。

第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反思一下,究竟什么是教育?所谓的道德教师,就是你在学科教育过程中,还担负着道德教育的任务。

记住,永远做一个平凡的人;但是,要让自己平凡的心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

第二个问题,爱是师德的灵魂,把爱安顿好?“爱的教育”,是有道德智慧的教育,让爱走在教育的前面。

第三个问题,追寻师德的最高境界?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儿童立场的核心: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童心:儿童发展的密码;童年永远是一个深刻的话题。

我豁然开朗,真是如此啊!教育是对他人施加心理影响的过程,"只有更多地尊重学生,才能更多地要求学生"。

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心灵,而且破坏了自己施加教育的影响力。

一个团结向上的优秀的班集体,一定是充盈着民主尊重的氛围;一个受到学生爱戴的"一呼百应"的老师,一定是真诚地爱着学生,用尊重树立起自己高大形象的老师。

我发现成人少有童心,而很多的孩子在成人的引导下也逐渐地失去了童真,变得少年老成、世故精明;而更可怕的是,很多孩子对这个世界缺乏好奇心,对许多应该引起注意的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只是沉溺在所谓的学习里一点点的把不该消磨的东西消磨掉了,留下了一堆没有用处的东西。

成所长用诗情画意的语言诠释了“智慧”的内涵,他说,智慧是有表情的,是快乐和幸福的表情,智慧让孩子快乐起来,让老师快乐起来,快乐的人生长了自己的智慧,而没有幸福感的人是没有智慧的;智慧的载体是能力,有能力的人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有能力;生长智慧首先要有道德,还要在情境中诞生,是对情境的认知、辨别和顿悟;真正的智慧是真实的、机智的、不张扬的、是为了别人的、是体现在细节上的细腻的;做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要从容潇洒、轻松幽默,而不是紧张急躁、毫无情趣、啰嗦重复、颠三倒四……课堂是为了学生智慧的生长,同时也在帮助教师。

寻找道德教育智慧的源头

寻找道德教育智慧的源头

Seeking for the Origin of the Wisdom of Moral
Education
作者: 成尚荣[1]
作者机构: [1]江苏省教科院,江苏南京210003
出版物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页码: 43-47页
主题词: 道德教育智慧;源头;儿童的可能性;发现;开发
摘要:智慧,是儿童道德生命成长的方式;道德,充溢着智慧的内涵。

道德教育智慧,要让道德教育最具有魅力。

儿童,应是道德教育智慧的重要源头,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尤其是认识和发现儿童的可能性才会获得和生长道德教育的智慧。

儿童的可能性将使儿童成为道德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但是,儿童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道德教育不能放弃引导。

道德教育要从儿童出发,关注现实性,更关注超越性,让儿童的道德发展有最大的可能性。

名家谈教育成尚荣:专业身份与名师成长

名家谈教育成尚荣:专业身份与名师成长

名家谈教育成尚荣:专业身份与名师成长2018-03-30 成尚荣悦读共同体成尚荣,1941年12月生,南通人。

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

做过小学语文教师,担任过小学校长,省教育厅处长、主任,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江苏教育研究》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执行主编。

第七届国家督学。

现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

研究方向:课程教学、儿童文化、教师发展。

专业身份是名师成长研究的新视角、新命题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出名师、大师的学校。

在校史馆里,有一份珍贵的史料:20世纪30年代左右,南师附中的教师每年必须到大学进修,进修的课程有严格的规定——首先选修与自己任教学科无关的课程,其次选修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联的课程,最后才选修自己所任教学科的课程。

这样的规定,已经对教师专业的理解有了超越,即超越了学科专业的范畴。

物理学家钱伟长对专业的理解则有了更大的超越。

他在回答别人关于专业问题时说:我没有专业,如果说我有专业的话,那就是服从祖国的需要。

毋庸置疑,钱伟长是有自己的专业的,不过,他对专业的理解有更广阔的视野,不妨说他有更“大”、更“高”的专业追求。

同样,学科专业是教师须臾不可缺的,也不可有丝毫的轻慢。

但是,审视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总觉得专业发展局限在学科专业上,一些地方在理解与把握上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存有狭隘的倾向。

的确,专业有层次性。

不过,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名师成长,应当确立超越的理念,在坚守学科专业的同时,超越学科专业,追求更“大”、更“高”的专业。

常常去向李吉林老师请教,也常常和她聊天。

每次与她交谈,总是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她无意中所形成的“情境”里。

在这种自然的情境里,70多岁的李老师,仍是那么年轻,尤其是她的精神、她的思想、她的心灵。

我想,究竟是什么关键性的因素造就了这位名师?究竟在什么特定的情境里诞生了这位儿童教育家?于是,我留心观察。

发现是观察的目的。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的道德智慧》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转载于阜宁教育网)参加今天阜宁县教育系统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我有许多的感受和体会。

但我感受最强烈的是,我们阜宁县委、县政府如此关心教育,如此重视教育。

阜宁县委、县政府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哪里抓起?阜宁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思路非常明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是要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而建设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又从哪里做起呢?刚才,蒋书记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暂时不去讨论“工程师”这个概念,但“人类灵魂”是非常正确的。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塑造自己,就像乌申斯基讲话中所说的那样,教师首先要有人格的魅力、人格的塑造。

人格的塑造又从哪里做起?首先从师德做起。

县委、县政府、教育事业发展指挥部目的是由讲师德来带动教风,由教风带动学风,进而来纯粹校风。

这种“讲师德、重品行、爱教育、争贡献”的主题教育活动很好,是一种智慧之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非常长远的战略眼光。

我感到十分高兴,很赞同,也很支持!实际上师德师风教育就是一种道德引导。

教师讲道德,教师又是道德教育的执行者;学生讲道德,学生又是接受道德教育的接受者。

道德教育是需要智慧的,也可以说道德本身就是智慧,所以以智慧的方式来抓好道德教育,以智慧的道德来抓好师德师风教育,来促进教风,带动学风,纯粹校风,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因此,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教师的道德智慧”。

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有道德的教师?教师为什么要具有道德智慧呢?我想有4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教师本身是个道德体。

有一个德国的教育家叫赫尔巴特,他生前曾写过一本叫《教育学》的书,这本教育学是很不错的。

但是,赫尔巴特在世的时候,他的这本《教育学》始终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关注,所以他在临死之前哀叹:天啊,我的《教育学》始终没有发出它的生机。

但是,恰恰在他去世以后,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学做一个智慧的教师成尚荣

学做一个智慧的教师成尚荣

学做一个智慧的教师——听成尚荣督学讲座有感利用晚饭后的空余时间,聆听了国家督学成尚荣老先生的讲座。

当我知道成尚荣老先生是国家督学时,立即对的讲座肃然起劲,试想知识要多么渊博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督学呀!成老师讲座的主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台阶及其跨越”,整个讲座由成老对雨外小老师“年轻、颜色、激情”展开,由智慧教师一定是道德教师收尾。

听了讲座之后,更加感到讲座的深刻及时,高屋建瓴。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只单纯的埋头教课,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有没有教育智慧显得非常重要,那什么是教育智慧呢?首先要知道什么事是智慧,智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全部能力,集中体现在他所具有的思想与观念的创新能力、获得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选择方法及使用方法的能力、掌握技术与技术实践的能力、承担外界压力与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体现在他的个人意志品质、性格、气质,体现在他对自己的准确评价、他对人生的策划、自我管理、经营人生的能力,体现在他对事物的评价、美感与审美意识。

曾有幸阅读过朱永新教授的《朱永新教育文集》,其中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

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那智慧哪里来?一、从学习中来。

苏格拉底——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教育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作为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不应当仅仅是教学生学习,而必须在此同时注重自身的学习。

一个教人学习的人,自己却不爱学习,是难以取信于人的。

”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习是不可忽视的“源头活水”,只有多学,持续地学,才能更新观念,才能用新鲜的血夜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再说,“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凯勒”我们为何不好好利用这个顾问呢?教师的学习应当是持续的学习。

成尚荣:为智慧的生长而教

成尚荣:为智慧的生长而教

成尚荣:为智慧的生长而教一、课堂:从知识走向智慧。

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极为密切。

我国古代,只有“知识”的“知”字,而无“智慧”的“智”字,“知”与“智”为同一字,“知”与“智”是相通的;对“知”的解释是:一个人像飞矢一样去快速地获取知识。

但后来的教育实践中,逐渐演变为以知识取代了智慧,智被界定为:智即知,智者即无所不知的人。

古代的这种知识观或智慧观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应试教育”。

课堂上注重的是知识,而不是智慧;最终获得的只是知识,而不足智慧。

因而,今天的教育实质是知识教育,是“塑造知识人”的教育。

(鲁洁:《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课程给的是知识,教师讲的是知识,作业练的是知识,考试考的是知识,汗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当然还是知识。

智慧到哪里去了?不是智慧逃遁了,而是智慧被淹没在知识的大海里,智慧被知识挤压了、吞噬了、赶走了。

学生为知识而奋斗、生存,而实质是为考试和分数奋斗、生存,分数攀升了,结果,知识堆砌,而智慧贫乏,教育成了考试的附庸,学生成了分数的奴仆;教师和学生如此的生存何其痛苦,又何其不合理!循着知识教育直走下去,课堂教学改革有何出路?创新人才的培养又何以实现?其实,智慧与知识有很大的差异性。

其一,智慧需要知识,但是知识不等同于智慧,正像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所追捧的奥赛,赛的是知识,是解题的技巧,而不是智慧,更不是发现和创新,其二,知识可以生成智慧,但是知识生成智慧要有条件。

条件一,要看是什么知识。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关于现象背后之根据的特殊知识可以产生智慧,产生大智慧,而关于物体、事件的一般性知识产生智慧则是很困难的;条件二,要看用什么样的方法。

用机械训练、灌输的方法,知识产生不了智慧。

其三,知识只是追求智慧过程中的产品。

“我们可以通过知识而接近智慧,获得智慧。

但是……知识只不过是追求智慧过程中的阶段性产品和部分产品,还不是智慧本身。

”(胡军:《生活的艺术》)其四,知识是认识“多”,而智慧则是认识“多”中的“一”。

教师道德智慧培训讲义(第七章)

教师道德智慧培训讲义(第七章)

普定县城关镇陈旗小学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程《教师道德智慧》培训讲义培训时间:2013年4月8日培训地点:学校办公室培训内容:第七章热爱职业培训人:杨良胜学时:2学时培训过程摘要:第七章热爱职业一、胜任特征说明热爱职业是指个体对其所从事的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是在职业认知的前提和基础上形成的。

突出表现为对职业活动有兴趣,对职业本身怀有喜爱之情和对从事该职业充满热情等特点,也是对教师的最根本的要求。

它是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情感支撑以及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促进专业成长的动力来源。

这种积极的情感反应并非一成不变,可以通过个体与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和个体自身的调节得到优化。

二、评估方法教师职业热爱度测评评分方法三、相关情景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对教师教育教学起决定因素的是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的职业态度直接制约着教师职业水平的发挥。

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可以帮助教师认真钻研业务,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并且充分感受到投入工作的快乐感和满足感。

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教师在工作岗位上自觉成才,必须通过培养教师对职业的热爱才可能实现。

职业热爱度低的教师,更可能很快进入职业倦怠期,职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也很难在职业生涯中很好地完成个人价值的实现。

1、情境一案例:工作了18年的体育骨干教师,身患孝喘。

工作量大,辛苦,但觉得幸福。

最近学生常捣乱,让自己难堪,没以台阶下,让自己很气愤、懊恼,最近感到身心疲惫,热情消退,力不从心,不知该怎么办。

解决策略1:这名教师已经很不错了,对工作也很认真积极,但差不多就行了,别太为难自己。

解决策略2:这种情况的确是我们教师常常遇到的,虽然有时真的觉得身心很疲惫,但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忙碌的生活也让我们过得很充实。

解决策略3: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与学生打交道的能力,真正从爱学生的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想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这样教育才有效果。

另外,这名教师可能面临职业倦怠的问题,可以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

成尚荣语摘及感悟

成尚荣语摘及感悟

成尚荣语摘及感悟X注:成所长在课题开题会议上作了专题报告:“教育科研的基点和场域”。

● “教育科研给我们以温暖”——成尚荣感悟:教师的温暖一般都是给予,而不是被给予——给予学生,给予家人,给予同事……教师或许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感动、启迪,但一般不是温暖。

繁重的教学任务、频繁的检查评比以及沉重的思想压力似乎也不太可能带来温暖。

看来,也许真的可以如成所长所说,教育科研是带给我们温暖的一条途径。

● “教育科研的最高原则是道德” ——成尚荣感悟:不可否认,很多人的教育科研都带有或多或少的功利目的。

在课题开题会议上,甚至也需要以此作为鼓动和推动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动力。

我们所要做的,也许就是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尽量减少些功利和敷衍的成分,这样,也许就是“道德”的了吧。

● “教育的过程是充满道德的” ——成尚荣感悟:只要是教师,恐怕没人不知道这个道理。

只是,希望我们一要时刻将道德充满着教育的整个过程,二是希望也能以比较“道德”的方式来评价教育的结果。

● “对待孩子的尊严,要像对待玫瑰花上的露珠一样” ——成尚荣感悟:孩子=玫瑰花,孩子的尊严=玫瑰花上的露珠!非常的形象!成所长还有很多类似的语句:“爱,要从尊重学生做起”、“真正的尊重,就是把学生看做一个人!”、“只有更多的尊重学生才能更多的要求学生。

”都是这个意思。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真实的事件。

90年高一时我教过一个学生刘×,他大错误没有可小错误不断,学习成绩在班级自然也是十分靠后的,可是,这个孩子十分懂礼貌,他的品质并不坏。

高二分科后他学了文科,我也离开了那所学校。

后来他竟然因用刀砍班主任而被劳教!多年后,我在见到刘×后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每当他犯了错误后,班主任老师都让他到办公室里去,到了办公室后,班主任老师不是苦口婆心、耐心地批评教育,而是,每次都是看也不看他一眼,只是让他在大庭广众下站着,过一、二个小时后,就用很厌恶的语气让他离开!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于是,累积的怨恨使他做出了极不理智的事……● “‘基础’的内涵早就发生变化了!” ——成尚荣感悟:基础是早已发生了变化,“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经变成了“三基”,又加了一个“基本思维”。

成尚荣|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成尚荣|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成尚荣|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成尚荣,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原创2015-11-13林茶居大夏书系成尚荣国家督学,教育部课程标准审议委员、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主要关注和研究课程教学、儿童文化。

读报与写作“成老师你好~退休这些年,你的思考、写作,一直没有停歇,创作力很旺盛,感觉还是原来那种节奏。

更主要的是,关注的主题、内容基本不重复——可能有一个大主题,比如儿童研究,在这个大主题下不断深入、推进。

你能不能谈谈你的退休生活是怎么安排的,没有什么刻意安排,我每天都要看报纸,看杂志,看书,如果家里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或者不用开会、不必出差——我尽管退休了,但依旧有这些事务——我都坐在书桌前。

这一切都是自发的,自觉的。

我订了很多报刊,《光明日报》、《文汇报》、《新华文摘》等等,另外还有好多人家赠送的报刊。

我主要看文化版、学术版、人物版。

《光明日报》过去是知识分子办的,现在办得比较杂,总体上我不喜欢,但它也有好的版面,像“光明论坛”、“学术”、“理论”。

我觉得好的地方就看,因为好的地方值得学习。

有人说看报纸是为了休闲,我不是,我是为了从中发现最新的思想动态以及最前沿的学术走向。

杂志方面,除了教育类的《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我还非常看重《新华文摘》,它可谓包罗万象,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艺学、美学、哲学,非常丰富,非常有品位。

还有《读书》。

当然,我不是每篇都读,是有选择地读。

另外说到写作,我想我还是比较勤奋的。

有的人写作,属于有感而发。

我觉得有感而发体现了对事物的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的智慧的反映,这不是坏事情。

但如果你说我的写作只是有感而发,那肯定不完全对。

总之呢,每当我听到这样的话时,就会提醒自己,我应该做的是系统思考,深入思考。

记忆是一种能力“江苏我是经常来的。

跟江苏的老师接触,有时候说到你,总会听人家说到一个细节:成尚荣的记忆力不是一般地好。

从心理学、从记忆的规律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

浅谈教师立德树人及其教育对策

浅谈教师立德树人及其教育对策

浅谈教师立德树人及其教育对策发布时间:2022-10-27T01:57:37.762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12期作者:臧心志张彩霞[导读] 教书的同时更要育人,成尚荣老师曾言要把工作当学问来做。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抓住一切育人的机遇,守住中华民族的育人初心“立德树人”!时刻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臧心志张彩霞成都市读者小学摘要:教书的同时更要育人,成尚荣老师曾言要把工作当学问来做。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抓住一切育人的机遇,守住中华民族的育人初心“立德树人”!时刻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祖国的未来是孩子们的,只有帮助他们心中丰盈无畏的信念,才能够成为一个能征善战的勇士!就如同这春风里的柳枝,无畏严寒,无畏艰难,在迷惘中突破重生!关键词:立德树人;教学;教育。

一、做立德树人好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近日,读了《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

让我掩卷深思,感慨万千!此书是一本价值导向鲜明的著作,也是一本极具思想穿透力的学术著作。

拜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后,让我最够共鸣的是“立德树人”几个字。

立德树人是教师最根本的基本功,而这门基本功有很深的门道。

书中从三个独特的视角:课程教学,儿童文化,教师发展,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当代几位教育大家:顾明远先生,陶西平先生以及江苏籍教育大家:斯霞老师,于漪老师,李吉林老师,朱永新老师和于永正老师。

他们都是新中国培养的中国立德树人的好教师!此书更是成尚荣老先生自己用一生的追求谱写和诠释的“教师是一篇大文章”:出生在40年代的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生追求,一生学习,一生学做老师,一次次从斜坡上起飞,研究课程,研究儿童,研究苏派教育人,研究教师发展,笔不辍耕,这位八旬老学者的足迹就是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的标杆!好教师离不开两个词——专业与爱。

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以这样描述:智慧与爱。

诚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唯有爱也没有教育。

爱是人类的普遍情感,“爱”必须加上“专业”,“爱”必须融合了“智慧”,教育才可能发生,教师的职业生命也才可能是完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的道德智慧》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转载于阜宁教育网)参加今天阜宁县教育系统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我有许多的感受和体会。

但我感受最强烈的是,我们阜宁县委、县政府如此关心教育,如此重视教育。

阜宁县委、县政府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哪里抓起?阜宁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思路非常明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是要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而建设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又从哪里做起呢?刚才,蒋书记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暂时不去讨论“工程师”这个概念,但“人类灵魂”是非常正确的。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塑造自己,就像乌申斯基讲话中所说的那样,教师首先要有人格的魅力、人格的塑造。

人格的塑造又从哪里做起?首先从师德做起。

县委、县政府、教育事业发展指挥部目的是由讲师德来带动教风,由教风带动学风,进而来纯粹校风。

这种“讲师德、重品行、爱教育、争贡献”的主题教育活动很好,是一种智慧之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非常长远的战略眼光。

我感到十分高兴,很赞同,也很支持!实际上师德师风教育就是一种道德引导。

教师讲道德,教师又是道德教育的执行者;学生讲道德,学生又是接受道德教育的接受者。

道德教育是需要智慧的,也可以说道德本身就是智慧,所以以智慧的方式来抓好道德教育,以智慧的道德来抓好师德师风教育,来促进教风,带动学风,纯粹校风,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因此,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教师的道德智慧”。

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有道德的教师?教师为什么要具有道德智慧呢?我想有4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教师本身是个道德体。

有一个德国的教育家叫赫尔巴特,他生前曾写过一本叫《教育学》的书,这本教育学是很不错的。

但是,赫尔巴特在世的时候,他的这本《教育学》始终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关注,所以他在临死之前哀叹:天啊,我的《教育学》始终没有发出它的生机。

但是,恰恰在他去世以后,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本《教育学》非常重要的观点叫做道德是人类的最高道德,也是人类最后可见道德的主要方面。

人类需要道德,社会需要道德,而且道德是最高、最后的思想境界,既然道德是人类的最高、最后的思想境界,那么道德也应该是教育的最高、最后的思想境界。

有一段时间,我经过南京禄口机场,常常看到一条标语。

这条标语很鲜明,很醒目,我不知道其他人关心不关心,但是我很关心。

标语叫:“食品工业首先是道德事业!”搞食品工业制造的是产品,但这位企业家却说食品工业首先是道德事业。

食品工业尚且如此,我们人类,人的教育者更应该实行道德教育。

上海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是教中学语文的。

文化大革命以后,领导让他去教初中二年级的语文,大家都知道文革后刚开始学生的基础都不好。

钱梦龙走进教室第一堂课就对同学们自我介绍:我叫钱梦龙,大家都知道,我钱梦龙很有名气,但你们一定不知道,我钱梦龙,曾经在读书时是一个留级生,而且是老留级生,在初中的时候,我留过三次级。

大家都很惊讶,这么有名的特级教师,竟然是一个留级生,而且是老留级生。

大家心里暗暗地想,成绩差,基础不好,没有关系,只要去努力,将来就会像钱老师那样出名。

所以教师的教,他常常要有智慧的暗示。

钱老师说,今天这堂课,我们写一篇作文。

这些同学从来没有写过作文,一听说写作文,心惊胆战。

钱老师说,大家不必紧张,题目很简单,就是“我的家”。

马上有一个小男孩说,我的家,写什么?是不是写我的爸爸在家做什么,我的妈妈在家做什么?钱老师说,可以,这个作文要求很简单,要求是,题目居中,文章要分段。

题目居中,就是把题目写在第一行的正中间。

文章怎么分段?刚才那个男生又说,是不是爸爸的分一段,妈妈的分一段。

钱老师说,可以,就这么分,记住,每段开头空两格。

提出要求后,学生开始作文了。

大家可以想象,这次的作文是什么样的水平啊!但是,作文本收上来后,钱老师什么都不看,他的标准就是两条:题目居中,文章分段。

至于什么主题思想明确啊,什么材料丰富啊,什么词句优美啊,什么标点正确啊,一概不谈!只要符合两条要求,他就毫不犹豫地打上100分。

作文发下去了,这些学生从来没有达到过100分,都很高兴。

但是毕竟是初中学生,他们知道自己作文达不到100分水准的,于是有学生就议论钱老师是不是将100分送给我们的,钱老在骗我们。

钱老师听到后,在上语文课时问:“同学们,记不记得上次我们作文的要求?”学生说,记得。

“那么,你们有没有达到?”学生说,我们基本做到了。

钱老师说:“既然基本要求达到了,就应该得100分。

这100分不是老师送给你们的,是你们自己努力争取得到的,做老师的从来不骗你们。

不过,我要告诉你们,作文的要求,何止题目居中?何止分段空两格?作文,还有很多要求。

你们这次,这两条要求达到了。

如果你们继续努力,其他更多的、更高的要求,同样也可以达到。

”各位,钱老师在做什么?他在进行作文教学,他在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知识。

但同时,他又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当代的学生,不是成功的体验,而是失败的体验太多了。

这种一次又一次失败的体验累积,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没有自尊心的学生哪来的自信心!所以,教师首先是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于是,我就想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学生自尊心就象玫瑰花瓣上的露珠。

玫瑰是十分漂亮的,而上面又有露珠在滚动,更是十分漂亮。

但如果一不小心,露珠就会滚落下来,破碎了,不复存在了。

玫瑰花上的露珠是美丽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

苏霍姆林斯基讲,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心灵,就像玫瑰花上的露珠一样。

钱梦龙正是通过这种教育的方式,首先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刚才,县委蒋书记讲得多好啊:一个学生热爱这门学科,他能学好这门课程,很大程度上出于对这位老师的热爱。

他喜欢这个老师,因此就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

所以钱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他是以这样的道德的方式来进行的。

第二个问题,我们应该反思一下,究竟什么是教育?各位校长、各位老师,你们是如何体悟教育的。

你们也许会说,教育当然是一种过程,教育当然是一种活动。

这种过程,这种活动,是把最有价值知识由一个人传授给另外一个人。

它就是传授有价值知识给一个人的活动。

但是这个定义还不是最完美的,还缺少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在传授最有价值知识的时候,一定要以道德的方式来进行,以道德的方式来传授最有价值知识内容的过程才叫做教育。

所有教育本身应该是道德的,他的内容是道德的,他的方式是道德的。

既然教育首先是道德的,那么教师也应该是道德的。

也许你教语文,我教地理,他教数学,这都是教师的一种学科身份,是他的专业身份。

但是请注意,你有这种学科的专业身份是不够的。

除了你这种专业学科身份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身份,那就是你是道德教师。

所谓的道德教师,就是你在学科教育过程中,还担负着道德教育的任务。

我们国家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儿童文学理论家,退休之前是浙江大学校长,叫蒋风。

蒋风先生,从小家庭十分困难,他没有钱上学,直到小学三年级,他才插班学习。

他十分喜欢教他数学的女教师,他喜欢女教师的身材,他喜欢女教师脸上的笑容,他喜欢女教师的声音。

蒋同学的世界上,有两种声音最动听,一种是妈妈的声音,一种是这位老师的声音。

不过,蒋同学最喜欢的还在于这位老师擅长讲故事。

这位数学老师每星期都为他们讲一堂课故事。

讲什么?讲小说,讲《爱的教育》,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

每周一堂课,整整讲了一个学期,《爱的教育》讲完了。

学期结束时,举行了一个活动。

这个活动很特别,她用小说中人物的名字来命名班上同学。

于是,班上有诚实的某某某,勤劳的某某某,智慧的某某某。

蒋风坐在位置上,他多么希望老师也给他一个名字,但是,老师似乎把他忘掉了,蒋风满肚子的委屈,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活动结束了,老师走到教室门口。

这个老师有个习惯,每次到门口,都会掉头再观察一下班上同学的情况,就在她回眸之间,发现了蒋风委屈的神情。

于是,这位老师就快步地走到蒋风的面前,说,蒋风啊,请跟我走!于是,这位老师将蒋风带到宿舍,跟蒋风说:“我今天犯一个大错误,我怎么把你给忘了呢?其实你比某某某更勇敢,比某某某更聪明,比某某某更有智慧,老师要弥补过错,送给你一件礼物。

”这位老师拿出了那本《爱的教育》给蒋风,并在扉页上写下了两句话:记住,永远做一个平凡的人;但是,要让自己平凡的心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

蒋风就是怀揣着这本书一步步走向中学,走向大学,走向了人生成功的彼岸。

这位老师姓斯,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的堂姐。

学生记住了这位老师,是因为这位老师实行的是“爱的教育”,是有道德智慧的教育。

其实我们教学中有三类教师,第一类是有道德智慧的教育;第二类是没有道德智慧的教育,我暂时把他称为愚蠢的教师;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

南师大著名教师王栋生曾跟我说过,他最害怕的是愚蠢的教师。

没有道德,没有道德智慧的老师会伤害学生一辈子。

例如,台湾有名的女作家三毛,走过4 8个国家,具有国际视野,全球视野,宽广的胸怀,有人类开阔的思想,有26部作品。

但是她最后自杀了。

她为什么自杀呢?她有抑郁症,有自闭症。

自闭症比抑郁症厉害多了,后来分析,这和她学生时代的遭遇有很大的关系。

三毛的数学成绩不好,这位数学老师急坏了,让三毛站起来,而且用毛笔在三毛的眼眶上画了黑圈,这黑圈就像是眼镜,又像是得到一个黑色的100分。

这样对待学生,又是当堂示众,而且是一名女生,这样对三毛的伤害有多大啊!于是,三毛的一生走不出自卑,走不出自闭症,最后自杀了,这和她学生时代的遭遇是完全有联系的。

所以,好多成年人的问题,都可以追踪到他们学生时代。

在座的各位老师对学生时代的未成年人抱有什么态度,就会影响他的一辈子。

另一位作家叫席幕容。

她是内蒙古人。

改革开放以后,她回到了内蒙古写出了许多很好的诗。

她的数学成绩很不好,和三毛一样。

在初三毕业考试前的最后一次数学辅导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4道中考数学题,可想而知,下午考试,上午写下这4道题,意味着什么?于是席幕容就在同学的帮助下做会了这4道题中的三道题,顺利通过了下午的考试,她获得了377分。

席幕容说:“我永远忘不了数学老师的眼神,那个眼神多温柔啊!我抄数学题目时,做数学题目时,老师的眼神多温暖啊,充满了一种信任,一种期待!”因此,席幕容现在活得好好的。

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老师的教育是不是爱的教育,是不是讲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师,首先是做道德教师,做具有道德智慧的教师。

当下为什么要强调做有道德智慧的教师。

蒋书记报告中讲到五项严格规定。

五项规定太好了,早就应该这样规定。

没有这五项规定学生死定了,教师死定了。

在规定出来之前,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学生是生活吗?教师是生活吗?我看只是生着,只是活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