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新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

作者:刘雨霏王珂菲

来源:《采写编》2016年第03期

摘要: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更多的人置身于新媒体环境中,如何发挥新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及科学选择媒体内容应注意的事项,指出应全面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教育功能;媒介素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新媒体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欢,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尤其是时下的青年人,他们接收或传播信息主要依赖于网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

要想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就必须准确了解和把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

(一)信息覆盖的广泛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比2014年底增加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占比达到90.1%。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看出,数以亿计的人们正成为新媒体信息的接收者,新媒体的影响范围呈不断扩大和发展的趋势。

(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在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通过网页和强大的软件呈现信息内容,在非常短暂的瞬间将信息发送给受众,突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空间和速度上的局限,体现出了超强的即时性,一条微博在一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就可能会被点击数千次。这就使得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在一瞬间变成透明的。正因如此,网络信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三)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互联网技术“一改昔日大众文化传播中信息传播与接受的单向性和被动性,开始走向全面的双向交流与适时互动。”新媒体传播中,接收者不再是单一的、被动的客体接收信息,而是可以转换身份,成为信息传播主体的一员,主动发布和传播信息。这一功能使每个主体都可以是信息的掌控者,能够自主接收他人的反馈及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信息内容的复杂性。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越来越创面,越来越复杂,既可以发送文本、图像信息,又能发送视频或音频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商业信息、体育信息、时政信息,又包括生活领域、工作领域等方面的信息。花样繁多、林林总总的信息均能借助新媒体平

台进行多种方式的传送,内容和形式呈复杂多样性发展。因此,新媒体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使用欲和好奇心。

二、科学选择媒体内容

新媒体的特征决定了它所传递的信息既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既有健康的,也有腐朽的。有些居心叵测的人在新媒体上肆意发布不良信息,或者在恶意炒作过程中制造社会混乱,或者编造虚假新闻以妖言惑众,或者通过暴力、色情等内容毒害青年学生。这种状况使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和引导功能大打折扣。新媒体要想发挥积极的教育引导功能,达成“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效果,需要对媒体内容进行科学选择。

(一)坚持正传播能量。传达社会主流道德信息是新媒体重要功能之一。媒体内容的选择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行正面宣传,通过阐释中国特色,弘扬中国精神,积极充分发挥思想引领、精神激励、舆论推动。

(二)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原则,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否则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乘虚而入。“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因此,我们要站稳政治立场,把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三)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处处为人民着想,社会教育工作是为了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关心人和提高人。要想充分发挥新媒体社会教育的功能,一方面要了解群众的需求,关注他们的想法;另一方面,也要主动贴近群众,和他们打成一片,通过了解和掌握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开展传播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到位。

三、全面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一)提升新媒体从业者的媒介素养。新媒体从业者在社会教育中体现了源头和主导的作用,既要着眼于经济利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自觉加强行业自律和道德修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自我严格要求,提高媒体公信力和信息传播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坚决抵制媒体的娱乐化、媚俗化、低俗化倾向。

(二)提升新媒体受众的媒介素养。新媒体光怪陆离,良莠夹杂,对新媒体受众,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进行新媒体素养教育,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媒体使用及甄别媒体信息真伪的技能,有益于大学生既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正功能,又能摆脱其负面桎梏,置身于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高社会能力。

课题项目:此文系“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语言沟通在高职人文素质培养中的应用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