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昆明的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
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的雨季。
“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昆明的⾬》是汪曾祺先⽣的经典散⽂,是⼀篇怀旧之作,不仅叙旧事,还述旧情,⽂章通过“⾬”串联起昆明⾬季的景、物、事,借写昆明的⾬来表达对过往岁⽉的想念,对⼈世间平淡⽣活的珍爱,着爱⾃然、爱⽣活、爱平民百姓的⼈⽂内涵。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宁坤要我给他画⼀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些时候,画了⼀幅,右上⾓画了⼀⽚倒挂着的浓绿的仙⼈掌,末端开出⼀朵⾦黄⾊的花。
左下画了⼏朵青头菌和⽜肝菌。
题了这样⼏⾏字: “昆明⼈家常于门头挂仙⼈掌⼀⽚以辟邪,仙⼈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掌⽣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季空⽓之湿润。
⾬季则有青头菌、⽜肝菌,味极鲜腴。
” 我想念昆明的⾬。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的⾬季。
“⾬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季有多长,从⼏⽉到⼏⽉,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且并不使⼈⽓闷。
我觉得昆明⾬季⽓压不低,⼈很舒服。
昆明的⾬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动情的。
城春草⽊深,孟夏草⽊长。
昆明的⾬季,是浓绿的。
草⽊的枝叶⾥的⽔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掌。
旧⽇昆明⼈家门头上⽤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些东西:⼀⾯⼩镜⼦,周围画着⼋卦,下⾯便是⼀⽚仙⼈掌,——在仙⼈掌上扎⼀个洞,⽤⿇线穿了,挂在钉⼦上。
昆明仙⼈掌多,且极肥⼤。
有些⼈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圈仙⼈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掌,猪⽺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掌有刺,猪和⽺怕扎。
昆明菌⼦极多。
⾬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
最多,也的是⽜肝菌。
⽜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肝菌,连西南联⼤⾷堂的桌⼦上都可以有⼀碗。
⽜肝菌⾊如⽜肝,滑,嫩,鲜,⾹,很好吃。
炒⽜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晕倒。
青头菌⽐⽜肝菌略贵。
这种菌⼦炒熟了也还是浅绿⾊的,格调⽐⽜肝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昆明的雨-课件
主题概括
课件PPT
文章抒写了作者在昆明期间对雨季的见闻和感 受,表达了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
结构图示
课件PPT
总写 想念昆明的雨
昆 明
分写
的
雨
仙人掌,青头 菌、牛肝菌等 各类菌子,杨 梅,缅桂花
“凡人小事” 之美
深化主题: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
课堂小结
课件PPT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 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学习本课,我们欣赏到了 昆明美丽的雨景,领略到了作者将极雅与极俗的两 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语言功力。让我们也试着 运用这样的语言技巧去写作吧。
文题解说
课件PPT
点明了写作对象和季节,引起了回忆。
写作背景
课件PPT
本文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 1984年 第十期的《滇池》。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 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 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 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 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还结识了后来与他 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 乡情结的作者 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晚年汪曾祺 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 故事 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随堂测试
课件PPT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牛肝菌. ( ) 避xié
鲜腴. ( )
mù年
2.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
(1)非常浓密的样子。( )
(2)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
子。(
)
(3)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6 昆明的雨
16*昆明的雨,旧书重读似春潮。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
”这是73岁的汪曾祺生日时曾作的一首诗。
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
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
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1.了解抒情散文的特点,学会阅读和鉴赏抒情散文。
2.了解汪曾祺的昆明情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4.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体验,学会通过细微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汪曾祺是一位诗意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
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充满诗意。
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昆明的雨》,感受这份诗意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辟邪(bì xié)鲜腴(yú)篱笆(lí)逛(guàng)晕倒(yūn dǎo)深褐(hè)吆唤(yāo)缅甸(miǎn)黄焖鸡(mèn)绿釉(yòu)密匝匝(zā)苔痕(hén)2.解释下面的词语。
骨朵儿:指还没有开放的花朵。
饱涨:很饱满。
鲜腴:新鲜肥美。
晕倒:昏迷倒下。
吆唤:大声喊叫,呼唤。
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
3.作者链接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4.背景链接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16、昆明的雨》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16、昆明的雨》教案一. 教材分析《16、昆明的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昆明地区的雨景,通过作者对昆明雨季的观察和体验,展示了昆明雨季的独特魅力。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课文语言美,体会作者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赞美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昆明地区的雨季特点和气候不够了解,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补充讲解。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课文语言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
2.难点:欣赏课文语言美,体会作者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欣赏法: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美,体会作者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备课:老师要提前熟悉课文内容,掌握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解释。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原文、生僻词汇解释、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自然景观描绘和赞美的文章,供学生拓展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昆明地区的雨季景色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昆明的雨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朗读结束后,老师解释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第16课《昆明的雨》
的花骨朵……
【回复读者】
不是,微小的载体更好。这些平 凡事物是我们生活中能经常接触的, 是我们所能体会、感受到的。用微小 的事物来抒发更能体现作者深刻的情 感与回忆。 微小的事物有时可能不会被人发 现,但汪老先生发现了,体现出他是 真的很喜欢昆明。
汪老的散文
总有一种 “凡人小事”之美 情感的载体越小,爱得越真切醇厚 对昆明的雨、对昆明的爱 存在于一草一木 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捕捉到了自然、家常与情真
“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 一点、家常一点。”
——汪曾祺
汪曾祺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这样说
道:“我想念昆明的雨”,这是否重复,
可否删去一处?
结构上首尾呼应;反复强调,更突出
作者对昆明雨的喜爱和怀念。
(齐)我们想念昆明的雨 (男)我想念 雨中倒挂着能开花的仙人掌 (男)我想念 味道鲜美种类繁多的菌子 (女)我想念 那空气中娇娇的吆喝声 (女)我想念 带着雨珠、暖暖的缅桂花 (齐)我们想念淡而有味的文字
作者
汪曾祺 生卒年 1920—1997 籍贯 江苏高邮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 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 评价 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 个士大夫”
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代表 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等, 作品 散文集《逝水》《人间草木》等, 京剧《范进中举》等
2、自读课文
圈画出你觉得最有味道 的语句,并在书上相应 语句旁做好圈点批注。
小组合作: 1、交流批注,选择最有味道的一处进行讨论 并修改完善。 2、探究思考,回复读者提问。 汪老先生:《昆明的雨》读来的 确很有味道,情感又深沉。但这 般的有味和深沉却仅通过一些微 小的载体如各类菌子、杨梅、缅 桂花……是否不太适合?选择那 些大一些、更有名的不是更好?
16、《昆明的雨》
2、这篇文章借昆明的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 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 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 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 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衬托
用卖花女孩的娇美 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 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 的喜爱之情。
风花雪月, 也总要点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 系, 以抒情怀。一粒沙里看世界, 半瓣花上说 人情, 正是现代散文的特征。6.由于现代散文 受外国散文, 特别是英国的随笔影响很深, 因 而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有欧化的倾向。
生难字
青头菌( jūn ) 辟邪( bì xié) 孟夏( mènɡ)
八卦( ɡuà)
“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
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和鲜香口味。
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
肉粗细的丝,和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
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 . . .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 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 . . .
现代散文的特点:1.运用白话文写作, 因 而平易浅显得多。2.作家在散文里表现的个性, 比从前的散文来得强。3.题材范围的扩大,可 以说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不可谈。4.富有幽 默的味道。5.人性、社会性和大自然的调和。 现代散文的作者处处不忘自我, 也处处不忘自 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粹的抒情散文里, 即使写
篱笆( lí bā )
蒜( suàn )
蟹腿( xiè ) 鲜腴( yú ) 淋湿( lín )
晕倒( yūn dǎo) 黄焖鸡( mèn ) 缅甸(miǎn diàn) 细碎( suì ) 一碟( dié )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ppt优秀课件
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 第16课《昆明的雨
朗读描写小酒店避雨的段落
谁能背诵《夜雨寄北》这首诗? 答案: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在这首诗歌前面的文段中找出一个既能表现木 香花的特点,又能突出“昆明的雨” 的特点的 词语。
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到昆明来考大学,寄住在青莲街的同济中学的宿舍里,几乎每天都要到翠湖。学校已经发了榜,还没有开学,我们除了骑马到 黑龙潭、金殿,坐船到大观楼,就是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这是我这一生去过次数最多的一个图书馆,也是印象极佳的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形制有 一点像一个道观。非常安静整洁。有一个侧院,院里种了好多盆白茶花。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图书馆 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 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 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 汽车票,都叫“飞子”,——这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个滑车。不一会,上
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 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 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 非常贴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昆明的雨课件
背景材料
1939年,汪曾祺考入了昆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 系读书,直到1946年才离开这座春城。关于那 一段的生活,他晚年写了很多短文,都传神得 很。《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是一篇怀念旧 事的文章。
自主学习
一、读; 关注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二.找
1. 昆明的雨季有怎样的特点?
昆明的雨季相当长,但并不使人厌烦;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饱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的 雨季是浓绿的;
• 2、鉴赏以小见大手法
• 作者表达的情感是什么?通过哪些载体表 现这种情感?
主旨归纳
这篇散文以 雨 为触发点,回 忆昆明雨季特有的 特点、菌子、果、子 、 花儿 情味 ,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 昆明雨 对昆明生活 的 热爱。
重点词语
【辟邪】 用符咒等避免邪祟。 【鲜腴】 新鲜肥美。 【孟夏】 夏季的第一个月。 【乍】 刚刚;起初。 【密匝匝】 非常浓密的样子。 【连续不断】 (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 【张目结舌】 睁大眼睛说不出话。
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 高邮人,作家。汪曾祺的作品 朴素、淡雅、自然,读来韵味 无穷,带着中国文学特有的书 香之气和江南的泥土芳香。著 作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 花集》 《茱萸集》 , 散文集 《蒲桥集》,文学评论集《晚 翠文谈》等。短篇小说《受戒 》《大淖纪事》是其代表作。
课堂练习
• 1、体会细节描写 • 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根据课时练方法点
拨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 例如: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 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 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 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
其次,在修辞手法的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对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设计更多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这些技巧。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有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主题的现象。我应该在讨论前给出更明确的指导,确保讨论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提高讨论的效率。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同学们在写作练习中有些拘谨,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同学们敢于表达,勇于创作。
-文化理解:了解课文所涉及到的昆明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举例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讲解文章主题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如“我想念昆明的雨”,并分析这些句子如何体现作者的情感。
-在语言表达方面,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关键词汇,让学生在课堂上造句,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昆明的雨》这篇课文在学生心中引发的共鸣。通过这篇文章,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欣赏散文的美,还体会到了地域文化带来的独特魅力。然而,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发现部分同学在把握作者情感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细节出发,体会作者的情感。可以通过更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3.写作技巧:分析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习如何通过具体描绘表现事物的特点。
4.文化背景:了解昆明雨季的地理、气候特点,以及作者汪曾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文本解读
《昆明的雨》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在昆明,一呆就是七年。
入乡随俗,客居他乡。
汪曾祺很快融入了云南异样的生活,读书做学问的间隙,偶尔也会进进馆子,泡泡茶馆,喝喝小酒,谈谈国事家事天下事。
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段青葱的岁月,不怕山高水长,轻看人间风浪,因为年轻,因为没有什么不可以。
而汪曾祺先生,却以独特视角,体察细微,酝酿着他对这座城市的情有独钟,抒写着他在这座城市里挥洒过的青春风华。
——选自豆瓣读书《情迷昆明雨--汪曾祺先生的昆明情结》.微一浅汪曾祺说:“我在昆明呆了七年。
除了高邮、北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按居留次序,昆明是我的第二故”。
作家的内心深有着深厚的昆明情节,就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节,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曾经几度千里迢迢从北京来到昆明,寻找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昆明的雨》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闪亮的脚印。
2.文题诠释:《昆明的雨》交代了地点,点出了文章的行文线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主旨:作者从“以小见大”的视角,通过对生活了七年的“第二故乡”昆明雨季景物事件的描写叙述,折射出了一位老人对昆明浓烈如火的思念之情。
4.内容解读:透过平实、淡远的文字,我们感受到的是汪老对“第二故乡”昆明一往深情。
文章以“我想念昆明的雨”开头,又以“我想念昆明的雨”结束,围绕“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这一主旋律,把昆明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缅桂花融为一体,奏出一曲蕴含淡淡乡愁的“春城雨曲”。
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随意之中体现了整体上的严谨与和谐。
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首先是口语色彩浓厚,多用短句。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多么简洁明了。
“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短短的那么一句话,疑问、感叹、惊喜之情尽在其中。
16课《昆明的雨》课件
情感:喜欢、想念,以及对宁静、恬然生活的留念。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作者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些事物与雨有什么关系呢?
任选其中一种事物谈谈自己的看法。
示例: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那样的又黑又红,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声音是那样的柔和。
16* 昆明的雨
汪曾祺
第一课时
目标引领
1.阅读课文,了解作家作品,熟记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归纳昆明的雨的特点。
独立自学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作家作品,圈点勾画生字词加以解决,并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提示:可借助书下注释和字典。
(时间:5分钟)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浦桥集》等,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这样的语句说一半,留一半,富有余味。
“心软软的”是作者看到那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觉得它清清秀秀,像兰花一样高洁、清香,十分喜爱。“不是怀人,不是思乡”,似乎在说,动人心扉的生命体验,并不一定在千里之外,这种感觉多么曼妙。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16昆明的雨》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16昆明的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昆明的雨》的大意和主题。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材料,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3) 能够准确运用本课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写作活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思考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和正确、健康的人生态度。
(2) 培养学生珍惜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昆明的雨》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分析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形成的效果。
3. 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写作活动。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深层意思。
2. 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写作活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介绍本课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师生互动,让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者词语,引导学生讨论有关雨水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Step 2: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共同阅读课文《昆明的雨》。
2. 教师用PPT或课件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课文理解的问题,如: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了昆明的雨?为什么作者喜欢昆明的雨?4.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Step 3:语言知识运用(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描述雨水的形容词,让学生判断其意思,并运用它们写一段关于雨水的短文。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互相评价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
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我需要在课堂上加入更多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讨、合作交流,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含义和使用,如“淅沥”、“潮湿”等,以便于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运用。
-理解并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主题,明确文章通过描绘昆明雨季的特点来表达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
-学习并模仿作者观察自然、描绘景物的写作技巧,如对比、排比等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举例:课文中“雨滴打在仙人掌上,仙人掌像是穿了珍珠衣。”这里的比喻手法将雨滴比作珍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雨中的仙人掌,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创造性地使用比喻。
-难点二: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结构,并能分析这种结构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举例:文章从对昆明雨季的总体描述,到具体描绘雨中的景物,再到对雨后昆明生活的描写,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构建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
举例:作者通过对雨中景物的细致观察,写出“雨中的叶子绿得发亮,花也更加鲜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学会如何通过观察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昆明的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留意过雨天的景色和心情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雨带给我们的情感和启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昆明的雨》,使学生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自然景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词语运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昆明”、“恰当”、“悠闲”等。这些词语在课文中具有代表性,是学生需要熟练运用的基础词汇。
(2)课文理解:学生需要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描绘,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雨的基本概念。雨是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从云层降落到地面的自然现象。它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昆明雨季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雨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响,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昆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习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育学生珍惜美好生活。
4.课文重点与难点: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雨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展开讨论,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适时给予指导,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 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上 16课《昆明的雨》课件
语言赏析
• 3.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硕小花帽子,穿着扳 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 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 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生动描写出卖花女孩的娇 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的怀念、 喜爱之情。 • 4.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 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赞叹之情。
•
•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 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 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我想念昆明的雨。 •(两次出现,有何不同?)
• 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 、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 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 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这种东西也能吃?! 这东西这么好吃?!
•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 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 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 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 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 (为何要写女孩?)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 ,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 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 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 了。 • (为何要写买花女孩?)
汪曾祺在文章中又会有古汉语的点缀, 又具有了典雅之美
•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 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 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 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 的旺盛”。 •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 相映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1分钟)
作者通过回忆40年前的昆明 的雨,展现了昆明地区的风土人 情,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怀念、 喜爱之情。
当堂训练(10分钟)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1.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bìxié) 辟邪 的多 是这样一些东西。
2笆 。
3.(mìzā zā)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 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自学指导二(5分钟)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标题为“昆明的雨”,开篇却描述给宁坤的画, 有何作用?
2、赏析句子。 (1)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
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考点:字词理解。)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考点:
字词理解或修辞手法)
自学检测二(5分钟)
昆明的雨
—汪曾祺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刘壮志 议课时间:第8周 授课时间:第9周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 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 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 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 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 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 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 写出了……(表达了……)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 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考点:字词理解。)
“格调”原情“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 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
4.入口便会使你(chēng mù jié she) 张目结舌 : 这东西这么好吃?
2.第③段中作者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试分析这一句 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内容:深化主题,点明中心,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 的想念之情。结构:独立成段,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3.赏析句子。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硕小花帽子,穿着 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 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 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考点:描写手法)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标题为“昆明的雨”,开篇却描述给宁坤 的画,有何作用?
①所画的倒挂而解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 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 多雨的特点;
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
2、赏析句子。 (1)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
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考点:字词理解。)
“格调”原情“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 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考点: 修辞手法)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爬”“遮”等 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 的茂盛,表达作者赞叹之情。
点拨运用(2分钟)
具体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与作用: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11):
自学检测一(5分钟)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篱笆 (líba) 鲜(yú) 腴 (yāo) 吆 喝
(tái hén)苔痕
密(zā zā) 匝匝.
2、请分别概括文章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2): 引出话题,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3—11): 具体写想念昆明的雨的原因
作者简介
学习目标 (1分钟)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 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自学指导一(5分钟)
朗读课文,并完成以下问题: 1、圈划并识记下列字词,注意读音及字形。 辟邪(bì) 鲜腴(yú) 篱笆(líba ) 吆喝(yāo)
苔痕(tái) 密匝匝(zā) 2、请分别概括文章两部分内容。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 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 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 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 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 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 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 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 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 去世,享年77岁。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生动描写出卖花女孩的 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的怀念、 喜爱之情。
(2)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 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 么好吃 !(考点:字词理解)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 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4.(选做题)仿照例句,围绕昆明的景物,写一句话。 例句: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昆明的菌子是嫩滑的、鲜美的、令人难忘的。
板书设计
想念昆明的雨
昆明 的雨
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喜 爱
想念的原因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怀 念
雨季的菌子、杨梅、缅桂花
雨季里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