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诗句。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学生能够理解诗人对于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学生通过分析诗句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培养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爱国情怀。
学生能够领悟到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诗句的意义和象征意义。
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
2.2 教学难点:诗句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的解读。
学生对于革命先烈的理解和敬仰之情。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有关革命先烈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集体朗读诗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3.3 分析与探讨:学生分析诗句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探讨诗人的写作手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背诵诗句的情况。
学生能够正确地背诵出《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诗句。
4.2 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学生能够理解诗人对于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4.3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能够分析诗句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4.4 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能够根据诗句的主题,写出一篇有深度的作文。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教师使用的教材,包括诗歌《青山处处埋忠骨》。
5.2 辅助材料:与革命先烈的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诗人毛泽东的生平介绍。
有关革命先烈的图片或视频。
六、教学延伸活动6.1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地: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革命烈士纪念地,如烈士陵园或革命纪念馆。
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更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精神和牺牲精神。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
(2)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
(3)学会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
(2)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
(3)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和语句的含义。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革命先烈的事迹,互相交流学习。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补充。
(2)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难点。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2)学生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四、作业布置2. 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敬仰的革命先烈,进行深入了解,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态度变化,持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3篇)教学目标①认识“拟、勋”等8个生字。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毛泽东在爱子毛岸英牺牲后的一段情感波澜,从中领略他那伟大的慈父形象。
③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①课前发动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②搜集了解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牺牲的6位烈士的资料。
教学过程↘出示资料,导入新课①师生一起阅读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②导入:我们怎么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自主阅读,读通全文①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遇到生词查查字典、词典。
②反馈自学情况。
读字词: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读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③在四人小组内分段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④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个性阅读,自主感知①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划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在文中做批注。
②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
a.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
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体会要点: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深爱他的儿子。
此时毛泽东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
)b.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体会要点: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毛主席把牺牲的儿子埋在国内是无可厚非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_五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_五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因此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还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学习方式分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我设计学生按照以下几种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一)自主学习:课前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查阅毛泽东、毛岸英其人其事;以读为主,自读自悟,读中悟情。
(二)合作探究:品读交流,分享体会;视频欣赏,深化情感,说写结合;补充资料,加深理解,训练思辩。
(三)深情小结:学生回顾一节课所学内容,做个小结。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一1.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深受感动的(句子),感悟父亲的慈父情怀的毛主席的无私胸襟。
3.感受描写人物的(方法)。
1.感悟*主席常人的慈父情感和超人的无私胸怀。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1.教师准备:PPT课件2.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以及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
1课时一、直接导入上周我们感悟到了*作为一个诗人的豪放与乐观,也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国家的气概。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7课,来感受那博大而深沉的父爱和他非比寻常的伟人胸怀。
1.揭题:青山处处埋忠骨师:一齐读课题,读《青山处处埋忠骨》师:谁能接下一句?(1)生接下句:何须马革裹尸还。
(2)初解诗意: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句诗,然后(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生:这句诗的意思应该是说:“青山上到处都可以埋骨灰,何必要用马革裹着尸体运回家乡呢?”师引导:忠骨仅仅指骨灰吗?它还指那些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的忠义之士的骨灰。
在文中具体指的是生答:毛岸英烈士的骨灰。
原意: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3)教师介绍:其实在古代打仗的时候,牺牲了的将士会被其他同伴用马皮包裹尸体运回故乡,表明他们是用生命来报答祖国的,活着的人以此来纪念他们对祖国的贡献,彰显他们的忠心。
后来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那么毛主席借用这两句诗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读通读顺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看黑板,谁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5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5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篇1)执教时间:20__年12月21日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体会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大的胸怀。
3、学习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启动一、谈话引入新课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领略了领导人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领导人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们伟大的父亲。
这节课,我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领导人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爱情怀。
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检查预习1、理解题目意思。
2、认读词句。
3、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师生互动三、理解课文内容1、文中讲到了三封电报,请用__标出每封电报的内容。
2、齐读第4自然段,学生交流有关毛岸英的成长经历和牺牲经过资料,体会得到这突入其来的噩耗,主席悲痛的内心,并用一个词概括主席此时内心的感受。
3、接着主席收到了第二封、第三封电报,这是两封意见分歧的电报。
岸英的遗体是运回祖国安葬还是葬在朝鲜,决定权在谁手里?主席是怎样选择的?默读5—7自然段。
这抉择过程,又可用一个什么词概括?4、经过艰难痛苦的抉择,主席在电文稿后写出了怎样的批示?齐读、理解批文诗句意思。
这一批示意味着什么?理解作出这一批示主席内心是何等的痛苦。
5、质疑:不能理解啊,毛岸英是领导人最挚爱的儿子,破格把他的遗体运回祖国安葬,让主席见儿子最后一面,这是合情合理的呀,主席怎么会这么批示呢?◆生生互动四、品读重点词句,升华感情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心去体会,去感受,看读这篇文章最揪你心的是什么?把最揪你心的句子勾出来多读几遍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3、这些感人的地方就是细节描写。
学习细节描写方法,扩写课文最后一段。
4、交流写的话,学生互评。
五、总结升华在这以前,领导人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革命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年逾花甲的主席又失去了心爱的长子,哀莫大于老丧子,主席的心中是何等的悲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在床上辗转翻侧,泪水打湿了枕巾,但了却作出批示决然将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异国他乡。
《青山处处埋忠骨》经典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主要事件和人物。
o学生能够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认识到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精神。
o学生能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背景知识。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o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品味等方式,感受课文的情感色彩和语言魅力。
o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
o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让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o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o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精神。
o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背景知识。
2.教学难点:o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革命先烈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精神。
o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和无私。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o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朗读、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o相关历史资料和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o准备好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观点,以便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2.学生准备:o预习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和背景知识。
o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o准备好个人观点和问题,以便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o播放一段关于中国革命历史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o提问:“你们知道这段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这段历史有关。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5.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问题讨论和分享,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复习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问题引导法、情境创设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习惯。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表达,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当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勇敢、坚强、无私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懂得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5.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为祖国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而骄傲,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3.分析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腻的描写,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4.深入解读课文的主旨,即“青山处处埋忠骨”,让学生理解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
我会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将课文内容娓娓道来,让学生在感受语言之美的同时,体会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英雄精神的价值。
6.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7.教学评价: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范文
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范文在古代打仗的时候,牺牲了的将士会被其他同伴用马皮包裹尸体运回故乡,表明他们是用生命来报答祖国的,活着的人以此来纪念他们对祖国的贡献,彰显他们的忠心。
以下是整理的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了解*大意。
2.体会深受感动的句子,感悟父亲_的慈父情怀的主席_的无私胸襟。
3.感受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感悟毛主席常人的慈父情感和超人的无私胸怀。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2.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以及_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上周我们感悟到了_作为一个诗人的豪放与乐观,也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国家领袖的气概。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7课,来感受_那博大而深沉的父爱和他非比寻常的伟人胸怀。
1.揭题:青山处处埋忠骨师:一齐读课题,读——《青山处处埋忠骨》师:谁能接下一句?(1)生接下句:何须马革裹尸还。
(2)初解诗意: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句诗,然后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生:这句诗的意思应该是说:“青山上到处都可以埋骨灰,何必要用马革裹着尸体运回家乡呢?”师引导:忠骨仅仅指骨灰吗?它还指——那些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的忠义之士的骨灰。
在文中具体指的是——生答:毛岸英烈士的骨灰。
原意: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3)教师介绍:其实在古代打仗的时候,牺牲了的将士会被其他同伴用马皮包裹尸体运回故乡,表明他们是用生命来报答祖国的,活着的人以此来纪念他们对祖国的贡献,彰显他们的忠心。
后来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那么毛主席借用这两句诗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读通读顺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看黑板,谁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忠骨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教学内容:1. 引入话题:介绍一些历史上有名的忠骨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
2.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他们埋葬在青山的忠骨?他们的忠骨代表了什么?教学活动:1. 学生展示对忠骨的理解和看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忠骨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教学资源:1. 相关历史人物的资料和图片。
2. 相关文献和诗歌。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对忠骨的理解和表达。
第二章:理解忠骨的含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忠骨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忠骨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教学内容:1. 讲解忠骨的含义:忠诚、牺牲、爱国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忠骨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忠骨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对忠骨含义的理解和忠骨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2.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交流。
教学资源:1. 相关文献和诗歌。
2. 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对忠骨含义的理解和表达。
第三章:探索忠骨的代表人物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上著名的忠骨代表人物。
2.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事迹中感受忠骨的精神。
教学内容:1. 介绍历史上的忠骨代表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
2. 分析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忠骨的精神。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研究一个忠骨代表人物,了解其生平事迹。
2. 每组汇报研究成果,并进行交流。
教学资源:1. 相关历史人物的资料和图片。
2. 相关文献和诗歌。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研究的表现。
2. 学生对忠骨代表人物的理解和表达。
第四章:讨论忠骨精神的现实意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忠骨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忠骨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忠骨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范文3篇
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范文3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过去的挑战已经成为了过去,新的一年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继续努力吧。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范文,供大家阅读。
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1.认识“彭、拟”等8个生字,会写“泽、彭”等11个字,会写“拟定、锻炼”等10个词语。
2.找出文章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博大的胸怀。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毛泽东图片)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毛泽东)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出示生字词)着重指导。
(1)学生分组练习识字,采用分组比赛、开火车的形式加深印象;(2)学生汇报找出的生字词,师指导识字词。
(3)注意区分形近字“拟”和“似”、“眷”和“誊”。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毛主席接到毛岸英牺牲的电报悲痛万分,但是最终,他还是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同意将毛岸英葬在朝鲜。
)三、了解背景,交流资料。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历史。
(生交流抗美援朝的资料。
师出示地图,简介历史。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第“一”和“二”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写了毛主席接到了毛岸英牺牲的电报,悲痛欲绝;第二部分写了毛泽东关于毛岸英遗骨安葬问题的抉择过程。
)2.“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诗在课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初读课文,不仅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将诗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毛主席用此诗表达的情感。
小学语文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案5篇
小学语文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案5篇小学语文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案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
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教学时我努力引领学生走入情境,尽力做到让孩子门们身临其境地去感悟,比如:我在课前播放_战争的录像,并讲解时代背景,把学生带入_的时代。
课堂上观看毛岸英的照片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这样一个年轻人牺牲了多么可惜,从而体会毛主席的悲痛心情。
播放_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人数,联系主席的决定,体会到一个博大胸怀的主席。
了解时代背景后,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让你最感动的地方在哪里?为了使自读课文和谈论交流更有实效,课前我要求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开展课外阅读。
然后,让孩子交流感受最深的句子,再配乐朗诵描写毛主席复杂心情的语句,催人泪下的语句配上凄美的音乐,使的孩子们感受颇深。
再让孩子来体会毛主席的动作及决定,主席那博大无私的胸怀便“水到渠成”地浮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
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因为有感情的朗读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
许多感受,有的学生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可能通过读能表达出来,在读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
纵观整堂课,我觉得学生的感悟还是比较到位的。
孩子对句子的领悟进步很大。
可学生的朗读水平还有待提高,让学生在朗朗的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去感受情思美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
所以,下阶段我应多加强朗读训练。
其次,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博大的胸怀,这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一大特点。
文章当中有很多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青山处处埋忠骨》 人教部编版 (7)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部编版 (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基本意思。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英雄的尊敬和崇敬之情。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归纳课文中重要的人物形象和事件。
难点
•理解和领会文章中的感慨和寓意。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书面表达。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激发学生对英雄的认识和崇敬之情。
2.学习课文
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分段解读课文,讲解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3.提问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进行归纳总结。
3.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中的某个片段或观点展开讨论,然后进行汇报和分享。
4.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自己认为最感人的片段进行书面表达,并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朗读。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旨在让学生了解英雄的伟大,激发他们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不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思考,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更多,提高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三则[名师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三则《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之一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2.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搜集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教学过程出示资料,导入新课◆师生一起阅读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导入: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自主阅读.读通全文◆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遇到生词查查字典、词典.◆反馈自学情况.读字词: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读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四人小组内分段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互相帮助,纠正出现的问题.◆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个性阅读,自主感知◆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a.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体会要点: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b.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体会要点: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c.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体会要点: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d.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体会要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感情朗读.深化感悟师: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此前,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泪水涟涟.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去体会毛主席他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布置作业,领悟写法找出本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并将其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及反思之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支配,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安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等环节。
《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打算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相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作为一般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丧子后极度哀痛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打算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宏大意义,了解毛岸英个人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会了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一般人的喜、怒、哀、乐,今日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一般人的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顺、流利,同时用笔勾画出不理解的生词。
2.出示生字,生读,留意纠音:“拟”,应读“nǐ”,不要读成“yǐ”;“赴”,应读“fù”,不要读成“pù”;“躇”,应读“chú”,不要读成“zhù”;“殉”,应读“xùn”,不要读成“xún”。
3.提出不懂的生词,结合预习和全班探讨沟通解决。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
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
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
多用于政界,文界。
4.默读课文,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斗争中光荣牺牲后,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哀思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选择过程。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流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播放中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过度:是啊,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那金黄的沙土成了人们心中隐隐的痛,但是,有一位81岁的老人却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这一切。
我们来看——3、出示第一自然段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轻轻地读着这一段文字,然后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什么?(2)交流:(3)想一想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预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翠seyu流、郁郁葱葱……(4)朗读指导:引:a.多美的景色啊,谁能用声音来展现这样的画面——指名读b.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片绿色的林海,我们都迫不及待了,一起来吧——齐读(5)过度:一个81岁的老人竟然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这样一片绿色的林海,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板书:奇迹(6)揭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16课,走近这位老人,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板书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感悟“奇迹”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老人还创造了哪些奇迹?2、交流(随机出示2个句子)出示:⑴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a.课件出示:b.生谈感受(评:老人的举动让你受到了震撼)c.自由读师:请大家也自由去读读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d.课件点击数字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些数字上,再去品味,你感受到什么?:(我们樊川小学约占地几亩?(约7。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材教案三篇
(预设:主席爱子情深。)
3.没错,就是这样一位慈爱的父亲,作为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读——
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固有一死,为人民利益而死,就重于泰山。
想到这里主席挥笔写下了一行醒目的大字: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理解了这首诗,再读,我相信你一定会更加豪情万丈!
3、*很善于用诗词表情自己的宽阔的胸襟和内心丰富的情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如此,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作为诗人和的风采。不过,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的情感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殉职、勋鉴、踌躇”等词语的意思。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
2.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以及*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上周我们感悟到了*作为一个诗人的豪放与乐观,也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国家的气概。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7课,来感受*那博大而深沉的父爱和他非比寻常的伟人胸怀。
这段话中,哪个词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预设:
a.“整整一天”给我印象最深,我从这个词语可以感受到毛主席已经一天没有说过一句话了,从中感受到主席心情的悲痛。
b.“一支又一支”给我印象最深,我仿佛感受到主席靠着不停地吸烟来排解心中的痛苦。你能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段话吗?(生读)
c.“原封不动”这个词语给我的印象最深,从中可以从侧面看出主席心情的极度悲痛,到茶饭不思的地步。你能读出那种茶饭不思的沉痛吗?(生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3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3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1、了解中国近代史。
2、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
二、导入课文。
出示x少年时所作的诗:▲幻灯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zhǐ)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自由读。
2、你读明白,x当时有怎么样的志向?提名说——学成名,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任何地方都可以埋自己的尸骨,这是何等的豪情呀。
(这首诗是少年x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理解了这首诗,再读,我相信你一定会更加豪情万丈!3、x很善于用诗词表情自己的宽阔的胸襟和内心丰富的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如此,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x作为诗人和的风采。
不过,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x的情感世界。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读写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拟定、锻炼、情不自禁”等1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文中表现毛泽东悲痛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课文中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伟大意义,了解毛岸英个人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
2、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在《长征》中,毛泽东藐视一切困难,积极乐观的胸怀,令我们敬佩不已,无限敬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材分析】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本组的第三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
本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等词语的意思。
2、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进一步强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快速读、精读等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
3、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说、写”这些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教学重点】体会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大的胸怀。
【教学难点】学习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幻灯出示毛主席画像,问:同学们认识屏幕上的这个人吗?他是——毛主席。
对毛主席你有哪些了解呢?
2、请三名学生说一说。
对,毛泽东不仅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去感受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情怀。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了解大意,检查预习
1、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
1、文中讲到了三封电报,请用()标出每封电报的内容。
2、请一名学生读第一封电报内容。
思考:收到这封电报后主席心情怎样?(万分悲痛)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3、出示句子: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抽烟。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1)生读这个句子。
(2)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多优秀的岸英啊!一个普通的孩子突如其来的死了,做父亲的都会很悲痛,何况是这么一位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呢?再读这个句子!
3、在万分悲痛中,主席收到了第二封、第三封电报,这是两封意见分歧的电报。
岸英的遗体是运回祖国安葬还是葬在朝鲜,决定权在谁手里?主席是怎样选择的?默读6~7自然段。
4、学生回答:留在朝鲜。
5、是的,留在朝鲜,说的多轻巧啊!可是毛主席做出这个决定容易吗?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1)、出示句子: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他仿佛看到——可怜的小岸英张开双臂在叫爸爸,他仿佛看到留学临走时岸英含着泪在向他挥手作别,还仿佛看到奔赴越南前岸英那双期待的眼睛!所以,他忍不住想,引读——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2)、这个要求过分吗?——不过分。
那就请大家再诚恳地替这位年逾花甲的父亲请求一遍吧。
生读。
6、你还从哪里看出了主席抉择的艰难?引出句子: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讲电文稿放在上面。
(1)本段中哪些词最打动你?
(2)、理解词语“踌躇”、“黯然”。
(3)、把词语放回到课文中读一读,你会有更深的理解。
7、经过艰难痛苦的抉择,主席在电文稿后写出了怎样的批示?
(1)、齐读、理解批文诗句意思。
(2)、这份批示是什么时候作出的?当秘书来拿电文稿时还看到了什么?那么这整整一个夜晚主席是怎么度过的?
(3)学生自由发言。
五、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可能还不知道,在此之前,主席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引读(只是一支接一支的抽烟。
)他黯然神伤泪水涟涟,只好,引读(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异国他乡,因为他知道,引读,(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 请同学们在读一读这句诗,就让我们也用这句诗来表达我们内心深处对主席的敬意吧——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板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