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主题单元设计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2专题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3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第二板块“美与丑的看台”中的一篇课文。
这个板块重在通过问题探讨,鉴赏对比写法的艺术魅力,把握“人性中美与丑对立存在,人性美才是人类的希望”这一主题。
本课设计重点在鉴赏对比写法,把握课文主题。
小说的人物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笑与流泪的。
围绕这个问题,从“伽西莫多流泪”一节入手,引出一组组笑与泪的对比,从而牵动全篇。
[教学内容]课文节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选文主要写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伽西莫多受刑的经过和表现,二是围观群众的表现和态度,三是作者的议论。
课文刻画了外表丑陋、心地仁慈的伽西莫多,美丽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爱斯梅拉达,无知愚蠢、缺乏怜悯的民众,道貌岸然、冷酷无情的副主教克洛德和残忍暴戾的行刑官等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鉴赏体会本文对比写法的艺术魅力;正确辨识美丑,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教学过程]一、导语人们生活世上,人性总在演绎着丰富的故事。
无数的艺术作品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美丽。
在优秀的作品中,无论笑还是泪都能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美与丑的看台上,随着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走进《巴黎圣母院》,走进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
伽西莫多在什么情况下流泪?请找出“流泪”的段落。
二、学生齐读“伽西莫多流泪”一节学生品读“干燥如焚”“一大颗”“生平第一次”等词语,体味伽西莫多流泪的不同寻常。
三、伽西莫多在什么情况下流泪学生首先找到爱斯梅拉达送水的情节。
启发思考:爱斯梅拉达被伽西莫多劫持过,为什么在伽西莫多遭受笞刑,被打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她还会微笑着给伽西莫多喂水?学生讨论鉴赏:伽西莫多恨的深入和爱斯梅拉达爱的力量的对比。
小结:爱斯梅拉达不计前仇,以德报怨,给伽西莫多喂水,表现了她的善良,也表现了人性的美丽。
这正如雨果说过的“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王保卫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爱斯美拉达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
2、理解在多角度对比中表现人性冲突的作用。
3、学会用迁移法辅助理解文本教学重点感受爱斯美拉达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教学设想《巴黎圣母院》是体现雨果浪漫主义特色的代表作品。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原著的第六卷第四章。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情况及教学时间,课前准备好相关预习材料。
如何在文本研习中使学生体悟美的人性光辉,进而敬畏真、善、美,应当成为教学重点,鉴于理解上的难度,可通过学生熟悉的或比较感性的材料进行情感上的迁移来把握。
而理顺作者怎样展开情节,又是如何揭示真、善、美的,应是设置问题的目标取向。
因此,我把知识迁移作为本课的教学策略,在问题的环扣设置上引领学生随着情节的发展去理解复杂的人性,进而感受人性美。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印发预习材料1、雨果相关文学常识2、《巴黎圣母院》简介3、重点字词梳理探究导入针对下面情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午,不是上班高峰,车上也不是很拥挤,只有一两位白发老人上车,而最靠近老人的座位上的年轻人却不知何时已闭上眼睛“熟睡”了,于是,你会发现那附近座位上的人或把头靠在车窗上,或低垂着头,几乎都在“熟睡”之中,老人尴尬而无奈地倚靠在座位旁,车内的站立者们只有无言地苦笑摇头……——早晨,上班高峰,总会有几个精神矍铄但步履略显蹒跚的老人晨练归来,也吃力地挤上公共汽车。
于是,第一个发现身边站着老人的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起身让座,紧接着邻近的几个年轻人也都自觉地让出座位,老人们满意地道谢落座,车厢里一片暖意融融……明确:一个人的冷漠行为可以促使一群人滑向自私的深潭;一个人的行动也可以唤醒一群人的善良和热情。
冷漠和热情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在黑板一侧板书)问题设置:1、如果一个人的行动也可以唤醒一群人的善良和热情,那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看本文是否有这样一个人也唤醒了周围人群的良知?又是通过什么行动来唤醒的?(在黑板另一侧板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明确:爱斯美拉达,通过送水给处在绝望中的伽西莫多。
语文必修4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精品教案
语文必修Ⅳ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精品教案从容说课《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的第二篇课文。
本课学习的目标是从爱斯梅拉达身上,看到人性所蕴涵的巨大的感化力量。
达到这个目标,有多种教学思路可供选择。
但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本设计选择了以研读“围观群众的表现”和“伽西莫多的心理和行动”作为突破口,因为这两个方面在节选部分中占了绝大部分篇幅,而且能够很好地表现人性中善与恶的冲突,再突出探究神甫孚罗洛和爱斯梅拉达这两个人物,从而完成对雨果通过《巴黎圣母院》所阐释的美之哲理的认识。
教学重点研读文本,概括情节,探究描写围观群众种种表现及伽西莫多心理和行动的意义。
教学难点研究神甫孚罗洛和爱斯梅拉达截然相反的两种表现,探讨几组人物相互间所显示出的人性关系,从而理解雨果借这部小说所阐释的关于美与丑的社会思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打印好的作业及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研读文本,概括情节,拟小标题,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2.通过研读小说的具体描写内容,训练学生透彻理解寓于小说中的社会思考的能力以及文本解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1.研读文本,借助资料,探究讨论,拓展认识。
2.鼓励学生敢于怀疑,不迷信权威,能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性中善与恶的冲突,看到人性美所蕴涵的巨大感化力量,以真善美的性情,涵养真善美的气质,以真善美对待所有的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活动阅读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并思考:在雨果所塑造的几个主要人物身上,体现了他对于“美”与“丑”怎样的思考?导入新课师“真善美”与“假恶丑”是我们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往往是文学上视为作品思想灵魂的一个内容。
在世界文学名著中,有一部作品被公认为对“美”与“丑”诠释得最深刻、最具艺术性。
这部作品就是——生《巴黎圣母院》。
师你们读过雨果的这部小说吗?(有的同学喊“读过”,有的同学喊“没有读过”)师作为高中生,没有读过《巴黎圣母院》,太遗憾了。
高中语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案苏教版必修4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创新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第二板块“美与丑的看台”中的一篇课文。
这个板块重在通过问题探讨,鉴赏对比写法的艺术魅力,把握课文“人性中美与丑对立存在,人性美才是人类的希望”这一主题。
惯常的教法是通过逐段朗读课文,鉴赏对比写法,把握课文主题。
然而选文长达9页,上述方法教起来比较散,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本课设计一个大问题:伽西莫多在什么情况下流泪了。
围绕这个问题,从“伽西莫多流泪”一节入手,引出一组组构成对比的人物形象,牵涉全篇内容,指导学生六次朗读“伽西莫多流泪”一节,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课文节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选文主要写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伽西莫多受刑的经过和表现,一是围观群众的表现和态度,一是作者的议论。
课文用对比写法塑造了一组组构成对比的人物形象。
外表丑陋、心地仁慈的伽西莫多,美丽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爱斯梅拉达,无知愚蠢、缺乏怜悯心的民众,道貌岸然、冷酷无情的副主教克洛德和残忍暴戾的行刑官。
小说通过美和丑,善良和邪恶,崇高和卑下重重对比,揭示了真、善、美的真谛。
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1.鉴赏体会本文对比写法的艺术魅力。
2.研读文本,联系全文,解读和鉴赏“伽西莫多流泪”一节,培养问题探究的能力,把握本文主旨。
3.正确辨识美丑,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本课教学目标围绕本专题总目标、课文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设计,教学目标一是为了落实本专题总目标三:学生能够掌握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本课为对比写法)。
教学目标二是为了落实本专题总目标五:学生能着眼作品整体,用联系的观点解读和鉴赏作品的具体细节和情节。
教学目标三是为了落实本专题总目标一:学生能进一步认识人性的复杂,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教学准备1.学生熟读课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导语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一部世界名著,谁了解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学生介绍小说的故事情节)我们要学的课文从伽西莫多在刑台受笞刑开始。
苏教版语文必修4《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说课稿设计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说课稿作者:颜大会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一专题中的一篇文章。
本专题共分三个版块:“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人性在复苏”。
三个版块分别突出人性中的真和假、美和丑、善和恶三组矛盾。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属于第二版块,探讨的重点是人性中的美与丑的对立与交织。
通过学习与探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够对人性的复杂和丰富、美丽和丑陋有更深刻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性观念。
二、教学目标确定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雨果的生平创作及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2、理清课文的情节,阅读体会文本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并形成正确的人性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文本阅读,理解“看客”所揭示的人性悲剧[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看客”所揭示出的人性的悲剧及文本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体会人性的美,并形成正确的人性观念。
三、[重点]、[难点]:“看客”所揭示出的人性的悲剧及在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法、学法分析:我们的学生人生阅历比较简单,平时生活的太匆忙,没有很好的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本原;另本文表现出的对“人性”理解的深度,也给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让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影片的欣赏,网络的有效利用,引导学生认真比较两类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好与丑陋。
根据学生情况、本课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以语言品味为主,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阅读文本,欣赏《巴黎圣母院》电影片段,感受人性的美好与丑陋,浏览网页“冷血看客网聚生色网易新闻中心.htm”,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看客”的所揭示的人性悲剧。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角色扮演:让学生 扮演文章中的角色, 加深对人物形象的 理解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 回答、小组合作等方 式,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活动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 媒体手段,如PPT、 视频等,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讲 述与课文相关 的小故事,引 起学生的兴趣
图片导入:展 示与课文内容 相关的图片, 让学生直观感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估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馈和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不断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感谢观看
汇报人:
重点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的方法和策略,如归纳总结、对比分析、联想记忆 等。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眼泪”与“水”的象征意义 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社会道德等问题
解决方法与策略
针对教学重点:通过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方式突出重点 针对教学难点:采用循序渐进、反复练习、辅助教学等方式突破难点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互动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学生体验:关注学生的感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手段, 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小组合作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 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 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朗读指导法:注重朗读的指导和训 练,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 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必修4苏教版第二专题第二课《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案
第二课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作者生平雨果(1802—1885),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
雨果的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
波旁王朝复辟后,雨果跟母亲到了巴黎。
他从小喜欢文学,富有才气,初期创作有保守的倾向。
1819年他就和别人一起创办了文学周刊《文学保守者》。
青年时期,他在政治上属于保王党,拥护君主立宪制,以致被封为“法兰西世卿”。
他的一些诗歌颂扬封建专制政权和教会,表现对资产阶级的敌视,受到波旁王朝的褒奖。
1924年,查理十世上台后反动统治变本加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则日趋高涨,雨果的政治态度起了变化,创作思想上也从古典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的影响中摆脱出来。
182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战斗性的浪漫主义文学宣言《<克伦威尔>序》,成为了新文学运动的领袖。
1830年雨果创作的另一剧本《爱尔那尼》的成功上演,敲响了古典主义的丧钟,标志着雨果成了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和浪漫主义文学在法国的胜利。
1830年爆发了七月革命,路易•菲力浦上台,建立了金融家王朝的政权“七月王朝”,雨果一度表现出政治上的现实妥协以及在君主立宪制与共和政体之间的摇摆。
1831年,他完成了浪漫主义文学中著名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1848年的欧洲革命终于惊醒了雨果,从此他坚定了共和主义的立场。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宣布恢复帝制。
他对此公开表示坚决反对,并参加了共和党人起义。
遭到失败后,他被迫到国外度过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1859年拿破仑三世发布赦免令,允许雨果回国,但遭到他的拒绝。
他宣称:“自由什么时候回到法国,我就什么时候回去。
”在文学上,他的创作开始向现实主义转变,有揭露和批判“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的《悲惨世界》等重要作品问世。
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凯旋般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
1872年他发表诗体日记《凶年集》,诗体日记以高昂悲壮的笔调赞颂了法国人民在巴黎公社和普法战争中的英勇斗争以及所体现的高贵品质。
语文必修4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最新同步教案12
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最新同步教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案12一、案例背景信息学科/领域:语文/必修四年级:高一年级所用教材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学时数:两课时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细读把握雨果的场景叙事,以及众人对伽西莫多的不同态度2、学生要主动感悟文本所展现的人性主题,形成正确的审美观3、学生要领悟本文以美丑对比来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手法(二)内容分析根据文本的主题和学生的理解程度,我认为教学重点可确定为领悟本文表现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特殊技巧——美丑对照原则;教学难点为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典型环境(刑台)来展现复杂人性的主题。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属于必修四第二模块中的问题探讨专题,重点通过学生的问题讨论来感悟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三)学生分析就高一学生的认知情况而言,学生可能对选自《巴黎圣母院》第六章第四节的文本前的背景不太了解,需要老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文本之前的故事情节,使他们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其二,根据学生现在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他们对人性主题的理解有困难。
此外,文本篇幅较长,学生很难在短时间把握文本,因此需要在课前留充足时间对文本所展示的几种场景进行梳理。
(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根据文本的人性主题比较难以理解,选择问题讨论法使学生们自由地交流和沟通彼此的观点,从而在互相启发下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假若通过讨论也无法走进主题,老师也对积极思考的他们进行及时地引导和点拨。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课前充分预习——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片断——场景赏析——问题探讨——主题深化——细节品读3、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考虑1)应用多媒体播放《巴黎圣母院》的电影片断比老师的故事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文本的兴趣。
播放文本之前的片断,使得学生更快地进入15世纪的格雷沃广场上的刑台场景,更能直观地把握伽西莫多、爱斯梅拉达、克洛德等人物形象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2专题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案3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语言和人物形象所展示出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其中包含的人性光辉。
2.理解对比和细节描写的目的和意义,欣赏对比和细节描写的艺术。
【教学过程】课前布置预习作业:1.有条件的同学通读小说《巴黎圣母院》,尽量弄清楚小说的故事梗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和语言艺术。
2.认真阅读课文,从整部小说的角度和人物关系的角度研读、体会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相关的具体描写。
3.评点相关的描写,尤其是体现人物个性、表达十分精致的部分。
4.在此基础上试着解答文后的相关问题。
5.如有兴趣,还可以将本文与鲁迅先生的《祝福》《孔乙己》等小说进行对比阅读,看能否发现什么。
第一课时一、查看预习情况二、根据预习要求和预习情况,回顾和梳理与本文相关的《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三、师生一起梳理本文的基本故事梗概,在梳理特别是绘制“路线图”的过程中。
理解本文的结构安排,发现其中的音疆分对比关系,最后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形成一张“对比框图”四、采取多种方式朗读全篇,对某些语言表达在本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价值能获得更深入和清晰的理解五、学生自主理解阶段1.要求在比较宏观的背景下对预习时初步认识、理解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调整,对某些刚刚的印象特别深、感觉特别好的新的语言点进行点评分析。
2.发现问题,准备小组质疑。
3.准备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成果。
六、小组交流1.交流各自学习中感觉最有深度和最有价值的体会和收获。
2.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
3.相互帮助解决各自的问题,对交流的体会和收获发表意见。
4.形成本小组在全班研讨交流中的意见和问题。
七、班级交流、研讨1.各小组交流自选点评的语言点和段落。
2.对各小组交流的问题中难度较大、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可集中整理:(1)伽西莫多究竟是怎样一个人?(2)怎样看待“官方”对伽西莫多的施刑?(3)对巴黎市民围观伽西莫多被施以酷刑时的表现,我们今天究竟应该怎么分析评价?(4)从本部分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审美视角和批判精神?八、课后继续思考1.集中点评文章第9段、第25~28段、第58~60段、第66~67段。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6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课标分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
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
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具体来说,要求学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同时也要求学生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教材分析】一、《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一专题中的一篇文章。
“人性”这个概念抽象而又内涵丰富。
因此,在教学中要在研习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具体事例展开,不可泛泛而谈。
本专题共分三个版块:“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人性在复苏”。
三个版块分别突出人性中的真和假、美和丑、善和恶三组矛盾。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属于第二版块,探讨的重点是人性中的美与丑的对立与交织。
在教学中,既要突出板块重点,又不可以比复杂的人性简单分解。
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的节选部分,为原著的第六卷第四章。
讲述的是外貌奇丑无比的巴黎圣母院敲钟人伽西莫多受养父、副主教克罗德的指使,劫持美丽善良的爱斯梅拉达,被人发现而受笞刑的故事。
对于伽西莫多受笞刑一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真正的主谋克罗德看见伽西莫多受笞刑,远远避开,不闻不问。
观众刚开始对伽西莫多也是哄笑、咒骂。
而只有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给伽西莫多送来了水。
文章正是通过爱斯梅拉达的送水来表现人性美,讴歌人性美,呼唤人性美;通过观众前后态度的转变展现人性的复杂,即人性之中美与丑是对立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美与丑可以相互转化,人性美才是人类的希望,人们应该追求和拥有美的德行。
语文必修4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案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雨果的生平创作,对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理清课文的情节,阅读体会文本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之一: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3.初步认识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做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在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
2.了解作者的创作原则:美丑对照原则;3.“美与丑的看台”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作者介绍他是一个作家,却享受了许多政治家不能享受的殊荣,法国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他的灵柩设在凯旋门下让人们瞻仰,他出殡的那一天,整个巴黎万人空巷,200多万人为他送行!一个民族把给予君主的荣誉授予了一位作家,在人类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这位作家就是维多克·雨果。
(出示幻灯片)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雨果一生坎坷而丰富,19世纪40年代的十年间,主要从事政治活动。
1851年雨果因鼓动民众起义,开始了 19年的流亡生活1870年结束回到法国1885年雨果逝世于巴黎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一位作家,何以在整个法国举足轻重?他给法国,给世界留下了什么?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今天学习的课文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大屏幕投影课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二、整体感知,理清环境、人物、情节。
师:这篇课文节选自雨果29岁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讲小说,我们就不得不得不提小说的三要素,那就是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
一本名著就是一道精美的大餐,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板书课题)这篇小说很长,人物众多,核心人物是谁啊?生:伽西莫多。
师:(板书:伽西莫多)我们先来理一理其他人物与伽西莫多的关系。
老师觉得这些人物可以分为三类:围观看客是与伽西莫多无关的人,(板书:与他无关的人)那神甫是他……?生:最亲密的人、最尊敬的人。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专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word教案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
2、能够认识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作出自己对人性美丑的理解。
3、学习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方法。
4、查阅资料,深入研读,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教学重点】1、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
2、在人性的看台上,能分辨美与丑;培养学生追求美、憎恶丑的情感。
【教学过程】雨果1、字音:唆使suōshǐ笞刑 chīxíng 镂刻 lòukè垂头耷脑抽搐蜷缩牛虻恫吓黝黑懊丧憎恨虫豸崇敬虐待缄默咆哮多音字:轮轴压轴菲薄芳菲挣脱挣扎字形:聚拢蠢笨犄角脚镣手铐抽搐蜷缩恫吓缄默咆哮赤裸刽子手巴黎圣母院作者简介雨果(l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
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欧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拒绝。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生活就是面对微笑。
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人类第一种饥饿就是无知。
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8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浙江省桐庐中学王雅萍设计指导思想《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第二板块“美与丑的看台”中的内容。
“人性”是一个抽象而且内涵又极为丰富复杂的话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重重对比正是反映了人性的美与丑以及人性的复杂。
因此,教学本文可以抓住对比来揭示主题。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本设计从分析施刑者、围观者、克洛德对伽西莫多的行为入手,层层铺垫,引出对比,最后揭示主题,以期学生对小说主题和人性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施刑者、围观者、克洛德对待伽西莫多的行为,让学生理解这三类人的人性。
2通过比较分析施刑者、围观者、克洛德和爱斯梅拉达对待伽西莫多的行为,彰显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揭示小说主题。
3通过分析小说的重重对比,让学生理解对比手法对表现人物与烘托主题的作用。
4通过交流探讨,能认识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明白人性的复杂与可变。
教学重点1以分析施刑者、围观者、克洛德对待伽西莫多的行为为铺垫,与爱斯梅拉达对伽西莫多的行为进行对比,揭示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重重对比对烘托主题的作用。
2认识人性的复杂与可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学生说说对《巴黎圣母院》的了解和与课文节选有关的小说情节。
与节选有关的情节:克洛德指使伽西莫多拦路抢劫爱斯梅拉达。
弓箭队长弗比斯闻声赶来,解救了爱斯梅拉达,捉住了敲钟人伽西莫多。
次日,伽西莫多被送上了刑台……二、研读“刑台周围的人对伽西莫多造成的伤害”1在这刑台上伽西莫多遭受了什么?2研读“刑台周围的人对伽西莫多造成的伤害”。
(1)文中哪些人对伽西莫多造成了伤害?【明确】施刑者围观者克洛德(2)在文中找出他们伤害伽西莫多的行为,指出他们对伽西莫多造成了何种伤害,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参考】①施刑者行为:比埃拉抬起胳膊,那精致的皮鞭就挥起在半空中,发出水蛇般的嘶嘶声,一鞭又一鞭疯狂地落到那可怜人的肩膀上。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雨果的生平创作,对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理清课文的情节,阅读体会文本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3.初步认识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做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在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
2.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呼喊人性美;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他是一个作家,却享受了许多政治家不能享受的殊荣,法国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他的灵柩设在凯旋门下让人们瞻仰,他出殡的那一天,整个巴黎万人空巷,2021万人为他送行!一个民族把给予君主的荣誉授予了一位作家,在人类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这位作家就是维多克·雨果。
二、整体感知,理清环境、人物、情节。
这篇课文节选自雨果29岁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讲小说,我们就不得不得不提小说的三要素,那就是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
请简要梳理本文的环境、人物、情节。
三、文本研读文中最让你感到震撼的情景是什么?格雷沃广场上的刑台是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着重渲染的看台,在这“美与丑”的看台上,你看到了多少美与丑的对比?四、讨论探究“一滴眼泪唤一滴水”是译者陈敬容先生后加的,请结合全文,试探究文题的合理性及深刻的蕴意。
材料补充:1、雨果对人性的思考:以爱制“恶”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2、“水”之寓意水质透明,清澈见底水往低处流,溶万物而不争。
水随遇而安。
水博大精深的“上善若水”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设计构想:《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课文很长,但情节很简单,学生不难读懂。
文章写作构思时突出地使用了对比手法,这点学生也容易把握。
但对文章的具体写法,即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学生恐怕容易忽略。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第二专题2.1【教学设计】《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雨果的浪漫主义名篇《巴黎圣母院》,是苏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第二板块“美与丑的看台”的一篇讲读课文,本专题共分三个版块:“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人性在复苏”,三个版块分别突出人性中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三组矛盾。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探讨的重点是人性中的美与丑的对立与交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多种描写方式的运用;2.学习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方法;3.初步认识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做出自己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多角度对比手法,进而揭示出本文的主题,文本研习中让学生体悟人性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人性的复杂和丰富、美丽和丑陋,形成正确的美丑观。
感受爱斯梅拉达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
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阅读《巴黎圣母院》故事梗概;3.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
无数的艺术作品用丰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美丽。
在优秀的作品中,一滴眼泪也能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美与丑的看台上,随着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走进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二、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多种描写方式的运用2.学习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方法。
3.初步认识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做出自己的理解4.感悟人性的复杂和丰富、美丽和丑陋,形成正确的美丑观。
三、初读感知,概括情节1.这篇课文节选自雨果29岁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走讲小说,我们不得不提小说的三要素,那就是环境、人物、情节。
我们首先来看《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情节,请一位同学读注释①故事简介。
2.我们知道了《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内容,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你不会的生字词,并思考本篇课文的环境、人物和情节。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案5[苏教版必修四]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课设计5[ 苏教版必修四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课设计教课目的:[ 知识与技术 ] :1、认识雨果的平生创作及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2、理清课文情节,阅读领会文本表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并形成正确的人性看法。
3、联系生活实质,联合文本阅读,理解“看客”所揭示的人性的惨剧[ 过程与方法 ] :经过朗读、议论领会“看客”所揭露出的人性的惨剧及文本表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
[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领会人性的美与丑,形成正确的审雅看法。
[要点 ]、[难点 ]:“看客”所揭露出的人性的惨剧及在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性观念。
[ 课时安排 ] :一课时[ 教课过程设计 ]:一、导入“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雨果(课件展现,雨果及画像后移入)二、简介作者学生解说自己认识的雨果,教师依据状况,用课件展现雨果的平生创作雨果 (1802— 1885),法国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家,1827 年,他发布了有名的战斗性的浪漫主义文学宣言《克伦威尔序》,成为了新文学运动的领袖。
1830 年雨果创作的另一剧本《爱尔那尼》的成功演出,敲响了古典主义的丧钟,标记着雨果成了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和浪漫主义文学在法国的成功。
1831 年,他达成了浪漫主义文学中有名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1851 年他的创作开始向现实主义转变,有揭穿和批评“因法律和风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的《凄惨世界》等重要作品问世。
1872 年他发布诗体日志《凶年集》,诗体日志以高昂悲壮的笔调颂扬了法国人民在巴黎公社和普法战争中的勇敢斗争以及所表现的尊贵质量。
1874 年雨果创作了他最后的一部名作《九三年》,真切地描绘了共和国军队残忍镇压旺岱地域反革命反叛的故事。
三、《巴黎圣母院》内容精要学生阅念书上说明1。
板书课题(课件飞入)四、课文节选部分精读问 1、看一下题目“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你有疑问吗?请谈谈你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梳理字词等基础知识。 2.了解戏剧、小说、电影剧本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能够掌握欣赏小说、戏剧剧本、电影剧本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2. 通过着眼作品整体,用联系的观点解读和鉴赏作品的具体细节和情节。 3. 能够参与讨论,并写出鉴赏文章,提升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 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人性的复杂,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认识境界。
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主题单元问 题设计
1.如何理解人性的内涵? 2.作者是怎样来刻画这些人物的? 3.怎样理解人性中的复杂和丰富,美丽和丑陋?
专题划分
专题一:“灵魂的对白”。 专题二:“美与丑的看台”。 专题三:“人性在复苏”。
专题一
“灵魂的对白”
所需课时
课上 1 课时+课下 4 课时
苏教版《雷雨》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关于悲剧的分类的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位人物的人生经历。 2.老师组织讨论:什么是悲剧?你熟悉的悲剧有哪些?你认为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通常有哪些?
(投影补充悲剧的相关知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各位主要人物有哪些主要经历?你能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一位你印象最深 的人物的命运吗? 2. 各位人物的悲剧原因有哪些?你能在文章中找到依据吗? 3.你如何看待他们的人生悲剧?这些悲剧能否避免?
2/5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方法)
专题三 “人性在复苏”。
所需课时 1 课时+课下 2 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 果)
引领学生阅读《辛德勒名单》,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进而了解这些人物身上所体现的情 感,体会作品所歌颂的人性之美。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 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 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 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品的评论,阅读雨果的其它重要作品。
活动二:现在让我们以雨果的身份,用第一人称概述这段故事,写在作业本上。(提醒:请注意
文章中作者的议论及那些饱含作者情感倾向的专 题中要评价 的学习要素 和所使用的 评价工具或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会比较阅读,能从文章选材构思、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对于人物刻画的巧妙用 心。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文章分析人物,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褒贬评价。
方法)
专题二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人物的悲剧命运及缘由 4.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美与丑的看台”。
所需课时
1 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 果)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主题单元设计 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所属单位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其他(请列出):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课上 3 课时+课下 6 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 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 300-500)
人性,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话题。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个瞬间,都在展示着人性的复杂与 丰富,美丽与丑陋。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解读文学 作品中的人性内涵,对提高我们认识生活的能力,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都是十分 重要的。
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灵魂的对白”,专题二:“美与丑的看台”,专题三: “人性在复苏”。三个板块分别突出人性中的真和假,美和丑,善和恶三组矛盾。第一板块探讨的 重点是怎样认识人性中的真和假的复杂关系,第二板块探讨的重点是人性中美和丑的对立和交织, 第三板块探讨的重点是怎样凭借人性来战胜兽性,以免掉进恶的深渊。三个板块各有侧重,互相补 充。通过学习和探讨,能够对人性的复杂和丰富、美丽和丑陋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我们自觉的 道德追求。
3.组内讨论:几位主要人物的人生是悲剧吗?如果是,那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各是什么?在文章中 找到相应的语段。
4.试着根据各位人物的悲剧原因的异同给他们分类,确定分类标准和理由,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 内交流。(提示参考标准,如性格、环境、偶然因素等)
5.思考:他们的命运给了你什么启示?组内交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 题中要评价 的学习要素 和所使用的 评价工具或
1/5
3. 结合教科书内容和有关学习材料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观点。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 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 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 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雷雨》的基础上,了解曹禺笔下的人物,分析概括他们各自悲剧命 运的缘由。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积累字词等基础知识。 2.梳理故事情节,了解主要人物的人生经历。 3.通过人物命运的分析,总结他们各自的悲剧缘由。
有哪些原因? 活动二:
1. 高斯这一形象的塑造对表现人性的复杂性有什么作用? 2. 体会剧本中精彩对白的丰富内涵,并讨论它们对表现人物个性和主题的作用。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 1.能通过作品了解时代背景。 题中要评价 2.能着眼作品整体,用联系的观点解读和鉴赏作品的具体细节和情节。 的学习要素 3.能结合教科书内容和有关学习材料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形成自己的独 和所使用的 特感受和观点。。 评价工具或 4.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方法)
1 了解背景和电影文学的一般特点,把握全剧情节。 2.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及意义,把握全剧的主题。 3. 感受作品所歌颂的人性之美。
4/5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2. 作品通过哪些镜头来具体表现人性的复杂的? 3. 作品是怎样在发展、对比中彰显人性的复杂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辛德勒名单》
教学支撑环 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电影及有关评论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走近《辛德勒名单》 1.读了《辛德勒名单》,你对故事有了那些了解? 2.辛德勒为什么能把自己从兽性中“解救”出来,让人性的善良又回归到自己的身上?这其中
5/5
3/5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课文主要的故事情节是什么? 2.文中的细节凸显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3.雨果刻画人物的方法还有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有关文章选材、对比手法与细节描写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重点阅读《淮阴侯列传》
1.自读全文,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2)让全班同学分四大组,每一组学生分别以伽西莫多、爱斯梅拉达、克洛德、一普通观众这 四种角色中的一种身份(由老师随意指定),用第一人称概述本选段故事情节,400 字左右。 2、教师的阅读准备:重读《巴黎圣母院》全书,查阅雨果的生平经历介绍及名家对雨果及其作
本专题通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阅读,研究探讨雨果笔下人物的刻画方法,着重从选材、 细节描写与对照手法等角度去体会雨果刻画人物的准确、用心。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合理的手法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2.体会细节描写的准确及深刻内涵,能通过细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掌握在对比中展现人物性格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