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4+优质公开课18新编

合集下载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蒲柳人家》节选,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文学常识。

2.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深入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提高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锻炼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蒲柳人家》节选的基本内容,了解作品背景。

2.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

3. 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品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互动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蒲柳人家》节选文本、相关资料、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蒲柳人家》节选文本,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蒲柳人家》节选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作品形象。

3. 分析讨论:针对作品中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4. 作品鉴赏: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思想教育:通过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七、课堂讨论1. 讨论问题一:分析《蒲柳人家》节选中的形象描写,描绘作品中的画面。

2. 讨论问题二:解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3. 讨论问题三: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文学作品。

3. 提出拓展阅读建议,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作品。

九、课后作业1. 完成对《蒲柳人家》节选的阅读笔记,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3. 调查身边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分析与作品所传达思想的异同。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教案:8 蒲柳人家(节选)-最新教学文档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教案:8  蒲柳人家(节选)-最新教学文档

8*蒲柳人家(节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并积累“熏陶、隐匿、掂量、一气呵成、两肋插刀、天伦之乐”等词语。

2.了解作者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把握课文内容,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4.体会小说中精彩的人物肖像、语言和动作描写,揣摩作者语言运用的高妙之处。

过程与方法1.课前安排学生诵读课文。

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小说情节。

2.通过合作研究探讨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仔细体会并深入理解小说语言的运用之妙。

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的阅读经验,研讨交流,进一步把握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从而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边农村的世态民情,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感受其中浓郁的民族传统气息,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展示古运河图片)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刘绍棠(1936—2019),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堪称“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

他长期坚守“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风格,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代表作品有《蒲柳人家》《京门脸子》《运河的桨声》《蛾眉》等。

2.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痱.子(fèi)擀.面杖(gǎn)腌臜..(ā za) 捯.气(dáo)筵.席(yán) 名讳.(huì)戏谑.(xuè) 荣膺.(yīng)坍塌..(tān tā) 呱.呱坠地(gū)两肋.插刀(lèi) 嘬.(zuō)剜.肉(wān) 抡.(lūn)烙.(lào) 烟囱.(cōng)驾驭.(yù) 掂.量(diān)(2)词语释义白瞪:翻白眼,表示轻蔑、厌恶。

蒲柳人家(节选)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www.5y 蒲柳人家教案教学依据:本文节选自刘绍棠的小说《蒲柳人家》,虽然只是节选,但篇幅仍然很长,仅仅只是从头到尾阅读一遍就需要很长时间,在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面开花,所以更适合选点进行突破,突出一两个适合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语文学习实践的重点进行教学,其他内容就大胆放弃。

这篇课文的学习突破点,经过考虑,我选择了感受人物形象。

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总目标第一条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新课标同时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是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而由感受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出发,了解、吸收属于民族文化的积淀,有助于让学生接受民族优秀精神和文化传统的熏陶,引发学生思考──以怎样的方式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施加良好的影响,进而帮助他们树立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祖国的健康高尚的情操,实现新课标中提出的课程目标。

小说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内容,学生非常愿意阅读小说,而就学生的阅读经验而言,这篇小说和他们以前所读的大部分小说都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小说所传达出的属于特定时期的民族文化气息和氛围,而这种气息和氛围,对于从小就生活在现代化都市中的现代中学生们而言,无疑是隔了一条大大的鸿沟。

另一方面,就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也许部分学生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但他们现在的农村生活经历与课文中所描述的农村生活又有很大的不同,况且不同地方的农村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

课文中描述的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一丈青大娘专门为他准备的大红肚兜和长命锁、洗三和百家衣,还有“娇哥儿”、“心尖子”、“肺叶子”、“老生儿”,这些乡土风俗和语言在深深吸引着他们的同时,也极容易让他们只感觉到可笑,极容易只停留在课文的文字表面,忽略了课文传达出来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这种时间造成的文化的鸿沟正是学生学习课文的最大障碍。

九年级语文下《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蒲柳人家(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具有英雄气概的人物形象,品味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

2.理解品析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

3.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1.把握人物形象,品味乡土气息的语言。

2.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农村的变革和进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体,他们的生活、思想和命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这一历史进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蒲柳人家》就是其中之一。

二、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和形近字。

3.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4.探究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5.探究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6.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文章中某些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三、深入研读1.重点研读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和精彩语句,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2.分析文章中的叙述手法和描写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3.探究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意义。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与同学交流自己对文章中某些内容的感悟和理解。

四、拓展延伸1.通过相关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其他方面,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2.尝试写作一篇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或散文,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农村的现状和历史,以及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蒲柳人家(节选)》,使学生了解作者何冀平及其作品背景。

2.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表现手法。

3. 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阅读《蒲柳人家(节选)》全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 文学常识:了解作者何冀平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 作品分析: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蒲柳人家(节选)》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难点1. 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的深入理解。

2. 人物内心活动的剖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主题和表现手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剖析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 讲解课文,分析作品主题和表现手法。

4.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 案例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剖析人物内心活动。

6.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整理课堂笔记。

2. 写一篇关于《蒲柳人家(节选)》的读后感,不少于800字。

3. 选择一部现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风格,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以及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读后感质量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

3. 长期效应:通过学生的后续阅读和讨论,观察他们对现代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其他现代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

2. 组织文学社团或读书会,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阅读体验,进行文学探讨。

3. 结合文学课程,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升创作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蒲柳人家(节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蒲柳人家(节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蒲柳人家(节选)》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蒲柳人家》这部作品及其作者刘绍堂,理解作品所反映的民俗风情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2.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学习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技巧。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学习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的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蒲柳人家》的背景音乐,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背景介绍(10分钟)介绍作者刘绍堂及其代表作品《蒲柳人家》,简要讲解作品所处的地域文化和民俗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3.课文讲解与人物分析(25分钟)选取《蒲柳人家》的节选部分进行讲解,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描写手法、人物性格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a.小说中的人物具有哪些特点?b.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塑造这些人物?c.人物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小组讨论与练习设计(15分钟)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练习,如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针对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与课堂练习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3.通过问题引导和练习设计,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等练习,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蒲柳人家(节选)》,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蒲柳人家(节选)》2.2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3 教学难点深入解读文本,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光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5 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3.6 课堂小结第四章:课后作业4.1 写一篇关于《蒲柳人家(节选)》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4.2 分析《蒲柳人家(节选)》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人物分析稿。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等,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5.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3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6.2 情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美感。

6.3 差异性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第七章:教学手段7.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相关的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7.2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蒲柳人家(节选)》第1课时 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蒲柳人家(节选)》第1课时  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2.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3.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4.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法1.诵读法: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

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来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看看这个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给我们塑造了哪些鲜明的人物形象。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板书文题、作者)二、作者介绍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52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

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

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蒲柳人家》(节选)的内容;(2)了解作者莫言及其作品背景;(3)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认识人性的复杂性,学会理解和包容;二、教学重点1. 课文《蒲柳人家》(节选)的内容理解和分析;2. 作者莫言及其作品背景的了解;3. 作品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概括。

三、教学难点1. 作品深刻内涵的理解和挖掘;2. 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蒲柳人家》(节选)文本;2. 作者莫言的相关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莫言及其作品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蒲柳人家》,提问:“蒲柳”和“人家”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要求学生关注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3)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3)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文学鉴赏(1)分析课文中的艺术特色,如语言、手法等;(2)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感受作品的魅力;(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批判性思维(1)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2)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进行良性互动;(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6.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家乡情怀,培养爱国意识;(2)认识人性的复杂性,学会理解和包容;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8. 作业布置(2)选择一部莫言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学生能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作者对农村生活和人物的描绘。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关注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蒲柳人家》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2.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对作者描绘的农村生活和民俗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蒲柳人家》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引发学生对农村生活和人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蒲柳人家》的节选部分。

学生回答关于课文内容和情节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3.3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四、实践与创作4.1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创作自己的故事或续写课文。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

4.2 表达与展示学生选择一种艺术形式(如绘画、表演、摄影等),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解释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蒲柳人家》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5.2 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和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表现。

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和创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讨论和问答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6.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作品的创意和内容丰富程度。

评估学生的写作作品的语法和拼写准确性。

六、扩展活动7.1 研究项目学生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报告。

学生通过展示和口头报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

《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
针对学生参与程度方面的建议
可以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和引导手段,如设置奖励机制、提供个性化辅导等,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说背景、 人物形象等相关资料,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文本。
网络资源利用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 料,拓宽视野,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小说 中的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反馈
学生反馈
01
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的
看法和感受,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家长反馈
02
与家长沟通,听取他们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反映和对教学的建议
,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互评
03
同事之间互相观摩、评课,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调整
教学内容调整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描写
通过品味小说中的语言特色和细节描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如默读、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讨论和分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
汇报人: 2023-12-27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 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与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开发 • 教学反思与总结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蒲柳人家(节选)》,让学生了解作者何其芳及其作品背景。

2. 分析《蒲柳人家(节选)》中的形象描写、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家庭亲情、人性善恶等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4. 通过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 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2.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3. 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4. 实践活动的设计及实施三、教学难点1. 作品深入理解和分析2. 艺术特色的鉴赏3. 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思维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等。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的家庭亲情、人性善恶等主题。

4. 实践法: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锻炼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蒲柳人家(节选)》2. 参考资料:关于作者何其芳的生平介绍、相关文学评论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4. 实践活动材料:如作文纸、画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何其芳及其作品《蒲柳人家》,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的家庭亲情、人性善恶等主题,分享心得体会。

5. 实践: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写作、绘画等,让学生动手操作,锻炼表达能力。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堂讲解,概括《蒲柳人家(节选)》的主题思想。

2. 分析《蒲柳人家(节选)》中的一个形象描写,阐述其作用和意义。

3. 结合个人感受,谈谈对作品中的家庭亲情、人性善恶等主题的认识。

八、课后作业2. 选取《蒲柳人家(节选)》中的一个片段,进行仿写或改编,展示个人创新能力。

课文《蒲柳人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课文《蒲柳人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课文《蒲柳人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课文《蒲柳人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蒲柳人家》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文《蒲柳人家》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3、品味小说的语言。

【教学重点】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常识1、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简介《蒲柳人家》: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

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

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二、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工具书注音释义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小说节选部分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自读课文并作旁批,讨论交流。

)师生归纳: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憎分明,泼辣大胆,刚正不阿,爱打抱不平,是女中的豪杰。

爷爷何大学问:他长得象关公,脾气性格也象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

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好说点大话,喜欢戴高帽,虽没有多少钱,却爱讲排场,摆阔气,每次从口外赶马回来,都要请知音相好们来聚会,吹一吹他沿途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蒲柳人家(节选)》的基本内容和情节;(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能够欣赏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珍惜亲情和友情。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蒲柳人家(节选)》的基本内容和情节;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 欣赏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文学价值。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 感悟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蒲柳人家(节选)》文本;2. 相关背景资料;3. 投影仪或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何其芳及其作品《蒲柳人家》;(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分析欣赏(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如描绘手法、结构安排等;(2)让学生欣赏作者的语言风格,体会作品的文学价值。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家乡的情感;(2)分享感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选取其他描述家乡的文学作品,如《故乡》、《荷塘月色》等,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发展线索。

(2)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和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作品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真挚情感,培养热爱家乡、亲情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发展线索。

(2)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和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对家乡、亲人的真挚情感。

(2)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作品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蒲柳人家》的作者及相关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发展线索。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和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作品。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作品分析(1)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如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等。

(2)探讨作品的主题,如家乡情怀、亲情至上等。

(3)鉴赏作品的手法,如叙述手法、描写手法等。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真挚情感。

(2)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家乡、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蒲柳人家》,巩固所学内容。

3. 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关于家乡、亲情的感悟文章,不少于400字。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等方面的表现。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课文:《蒲柳人家(节选)》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节。

1.2 分析人物:分析文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理解人物之间的relationships。

1.3 文学鉴赏:学习并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美。

1.4 文化背景: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常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2.1 课文内容理解: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

2.2 人物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3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美。

2.4 文化背景知识:通过阅读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常识。

第三章:教学难点3.1 课文内容理解: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其中的细节和隐含意义。

3.2 人物分析: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洞察力。

3.3 文学鉴赏: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4 文化背景知识:如何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常识,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阅读理解:通过分组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2 人物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4.3 文学鉴赏: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美。

4.4 文化背景知识:通过阅读讲座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常识。

第五章:教学准备5.1 教材准备:准备《蒲柳人家(节选)》的文本和相关注释资料。

5.2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和讲解课文内容。

5.3 小组讨论: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5.4 课堂活动:准备相关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分享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能力目标
1、欣赏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德育目标
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课时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领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课前预习部分
1、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

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作品反映农村的浓郁历史和风土人情,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

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

作品有短篇:《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二等奖);长篇:《春草》、《京门脸子》等。

2、作品简介。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

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三、预习内容
完成下列生字词积累(要求:读准字音,写准字形,掌握画线词语的意思。

课堂小组竞赛。


擀(gǎn) 剜(wān) 腌赞(āzā) 捯气(dáo) 唿(hū)哨咯(kā)吧嘬(zuō)
呱(gū)呱坠地提心吊胆戏谑(xuè)驾驭(yù)腻(nì)歪荣膺(yīng)
词语积累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影影绰绰(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

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老生儿:高龄父母所生的儿子。

到了儿:到最后,最终。

一脑门子官司:形容心中含着怒气,不满的情绪流露在脸上。

勒令:用命令的方式强制人做事。

荣膺:光荣地获得。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可耻。

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如坐针毡(zhān):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芒刺在背: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四、课文初探
1、文章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文章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何满子、何满子的奶奶--丈青大娘、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
纤夫和船老板、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何满子的父亲、母亲、书铺掌柜(姥爷)、老秀才、在通州潞河中学念书的周檎。

1936年。

2、文章分为两部分,分别写什么?
第一节写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开头到“一点也没有写字的兴致”);
第二节写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到完)。

3、何满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整个
故事。

五、小组合作探究
1、探究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文章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A一丈青大娘:
(1)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
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

(2)写一丈青大娘“一双大脚”有什么文化内涵?单单是表现她脚大吗?
旧时封建礼法要求女子裹脚,而不裹脚者,一般是有反叛精神,不受封建礼法约束的人。

这和她“一丈青”的外号是一致的。

B何大学问:
何大学问的相貌?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何大学问的经历?1、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2、给地主家当赶车把式;3、改了行,给牲口贩子赶马。

何大学问的性格?1、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

2、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3、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

为什么叫“何大学问”?
在这个小村,数他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他这个人非常富有想象力,编起故事来,有技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

于是,人们一半是戏谑,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六、再次阅读课文,把握文章主题
1、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这篇小说以六岁小孩何满子为线索展开情节,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他们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2、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这些句子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a何满子在奶奶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

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

b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

c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两种色彩的语言有机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3、“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这样的句子有什么特点?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继承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多用四字句,用词造句文白相兼,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a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

b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c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

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

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

七、教师总结
刘绍棠的这篇小说,融汇了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充满浓郁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是当代文学中树立的一面独特的鲜艳的旗帜。

我们通过文中三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欣赏,感受了浓重的乡土气息,体味到质朴的人情美。

大家要继续学好以下小说篇目,以扩大视野,学会欣赏小说的方法,从而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