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3-语文版新教案
六国论导学案三
《六国论》导学案(三)写:许艳红审核:葛庆龙2011年月日【学习目标】1.积累第四段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了解本文的论证结构。
3.领悟作者借史咏怀、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汲取其所总结的历史经验。
【学习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学习难点】论证方法与论证结构【学习方法】熟读—理解—点拨—总结—背诵—巩固训练【复习巩固】1、名句填写:⑴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⑵古人云:“,,,。
”此言得之。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其实..百倍(2)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2)举.以予人(4)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3、翻译:⑴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⑵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学习、探究过程】1.诵读课文第三段。
2.探究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⑴终.继五国迁灭..:⑵何哉..?⑶与.赢而不助五国也:⑷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⑸燕赵之君,始.有远略:⑹义.不赂秦:⑺斯用兵之效.也:⑻至丹以.荆卿为.计⑼始速..祸焉:⑽后秦击赵者再.⑾李牧连却.之:⑿洎牧以.谗诛:⒀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⒁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⒂可谓智力孤危....⒃诚.不得已: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⒅齐人勿附.于秦⒆刺客不行..⒇良将犹.在(21)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22)当.与秦相较:(23)或未易量..:3.探究二:结合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⑴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⑵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⑶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探究三:分析文段⑴作者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何在?燕国和赵国灭亡又何在?⑵这一段和作者的论点是否统一?试具体说明。
5、小结:【课外延伸】大器晚成的名人1、齐白石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
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
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
六国论 导学案
六国论学案1、熟读文章、了解时代背景。
2、掌握本文重点实词、虛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苏洵的生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审美鉴賞与创造: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重点: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一、导入新课二、展示各组预习任务三、听范读并跟读课文理解词义找出本文中心论点四、理清结构1、这篇史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在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又发展出了两条分论点是什么?()3、点出写作目的,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五、分析全文1、第二段论证的是哪一个分论点?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学习方法:默读第二段,小组内讨论第二段分论点: 论证方法:2、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的?齐、赵、燕是怎样灭亡的? 学习方法:默读第三段,组内讨论完成学案填空。
分论点:齐 结果: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燕 “以荆卿为计” 结果: 赵 结果: “用武而不终也”齐 燕 赵3、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为六国灭亡做出了评价,由此得出了什么样的历史教训?学习方法:速读第四段和第五段,完成填空。
结构: 作用:( 提示:论史 论策)历史教训: (用原文回答)4、其实文章到第四段内容上说得很透彻结构也很完整了,但是作者又写了一段,这第五段是否是多余呢?学习方法:思考,讨论,抢答1、查找资料,了解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医学家、经济学者及社会爱心人士。
(每位同学积累5-10人)2、归纳积累本文文言基础知识,背诵《六国论》。
3、列举本文论证方法及例句。
《六国论》导学案3
《六国论》导学案3《六国论》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本课1—3段,识记文言词语的音形义,理解相关语法现象。
二、预习内容: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洎(jí)牧以谗诛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B.弊在赂(lù)秦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C.暴(bào) 霜露革灭殆(dài)尽之际小则获邑(yì)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2、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①暴秦之欲无厌学而不厌②不爱珍器重宝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③始速祸焉不速之客④革灭殆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⑤或曰:六国互丧或未易量⑥却匈奴七百余里李牧连却之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思厥先祖父③然后得一夕安寝④可谓智力孤危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①③⑤B.②④⑦C.⑥⑦⑧D.①⑤⑨6 、下列句中“为”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为秦人积威所劫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邯郸为郡④圣人之所以为圣A.①与②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一样B.①②与③④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C.①与②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互不相同。
D.①②与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不一样。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学习概括中心论点,体会对比、总分式分层的论证法的作用★重点难点: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课前预习一、知识链接(参见《导与练》p39)1、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题解“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3、文学知识回顾《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号老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着称,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二、基础巩固1.写出加粗字的读音率赂秦耶(lù)?????? 思厥先祖父(jué)???????? 暴霜露(pù)抱薪救火(xīn)??????燕赵之君(yān)洎牧(jì)以谗诛革灭殆尽(dài)或未易量(liàng)2.找出通假字(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找出活用字并解释(1)李牧连却之(使动)(2)以弱天下之民(?使动?)(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动词)(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做名词)(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为动词,礼待礼遇)4.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他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了)(4)可谓智力孤危(智谋力量)(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5.一词多义。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
《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课文中文言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2、逐步培养学生翻译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3、感受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重点难点】学生翻译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第一学时)【知识积累】1、作者简介:苏洵(1009年-1066年) ,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传世。
2、解明题意:论: 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在这里是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诵读正音】赂lù秦六国互丧sàng 率shuài赂秦耶yé小则获邑yì思厥jué先祖父暴pù霜露草芥jiè无厌 yàn 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与yǔ嬴而不助五国洎jì牧以谗诛邯han郸dan 殆dài尽当tǎng与秦相较或未易量liáng 悲夫 fú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xuē月割苟gǒu以天下之大【学习探究】一、翻译分析第一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重点词语:破灭: 灭亡兵: 武器利: 锋利弊: 弊端赂: (割地) 贿赂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重点词语:而: 连词,因而。
亏: 亏损。
道:道理,原因。
译文: 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重点词语:或: 有人。
率: 全都,一概。
互丧: 彼此相继灭亡。
耶: 吗。
译文: 有人说: 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要求。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翻译句子。
【自学指导】1、考纲解读:(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信、达、雅(1.信: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减内容;2.达: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语言通畅;3.雅:语言简明、优美、富有文采)二是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3、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增: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较多,翻译时要把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
例:学(学习)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换: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例:齐师(军队)伐(攻打)我删:有些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可删去不译。
例:夫(发语词,无实意)战,勇气也。
调: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倒装句)例:何陋之有?(有何陋)补:文言文语言简洁常有省略,翻译时需补出省略的成分,否则会影响语义或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常见的情况有补出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省略句)例:(桃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桃源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预习检测】(2020年全国一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0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文言重点字词句,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反复诵读,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课文,将课下注释搬到课文中,标记重点字词、疑难问题,再研读本学案。
2.认真限时,独立完成,书写规范,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一、作家苏洵(1009-1066),北宋文学家,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号老泉(其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
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教二子读书。
嘉祐间(1056)携二子轼、辙至京师(轼、辙于嘉祐二年(1057)三月仁宗殿试,同科进士及第。
轼22岁,辙19岁),翰林学士欧阳修得苏洵文二十篇,荐于宰相韩琦,授秘书省校书郎。
苏洵为文语言明畅,笔力雄健。
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为列入“唐宋八大家”。
其著作有《嘉祐集》。
二、历史背景战国时,秦于商鞅变法后日强,而六国由于因循守旧,政治混乱而相对衰落,在秦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只能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
宋朝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梁、唐、晋、汉、周)军人乱政,采用中央专制集权政策,军权、财权、人权都归中央,将帅无自主之权,这样虽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也造成了军事上衰颓。
辽(契丹,今辽河上游一带)、西夏(今宁、陕、甘西北部)侵扰,宋军败多胜少,政治外交于是更软弱,“澶(chán)渊之盟”(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辽向宋索地,无奈宋又加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西夏王李元昊上书请和,宋答应每年给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苏洵正是针对北宋统治者屈服于辽和西夏、赂敌求安的行为,借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故事,写下《六国论》,批评北宋对外政策的不当,希望当政者改弦更张,重用人才,维护国家的主权。
【自主学习·梳理基础】1.识字注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日削()月割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六国论(三)》教学设计
《六国论(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六国论》的论证逻辑和历史观点。
2.分析文章的对比手法和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论证逻辑和对比手法分析。
2.难点:理解作者的历史观对现代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分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讲述一个历史故事,引出《六国论》的主题。
2.论证逻辑分析
(1)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如何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
(2)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逻辑推理方法。
3.对比手法分析
(1)分析文中的对比,如六国与秦的对比、赂秦与不赂秦的对比等。
(2)探讨对比手法在表达观点中的作用。
4.历史思维培养
(1)通过文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学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2)组织学生讨论历史对现代国家发展的启示。
5.课堂讨论
(1)《六国论》的论证逻辑有哪些优点?
(2)你从历史中吸取了哪些教训?
6.课堂小结
总结《六国论》的论证逻辑和对比手法,强调历史思维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
(1)写一篇关于历史与现实的议论文。
(2)阅读其他历史论著,拓宽历史视野。
第三册六国论-教学教案-初二语文教案
第三册六国论-教学教案-初二语文教案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
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
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
“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作者简介(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学生自译。
补充(板书):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TOP: 0。
《六国论》导学案
7.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
(六)翻译句子: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七)课外拓展
第一题:
(四)落实本课重点实词:
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攻破)(兵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皆)
(3)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它的实际数目)
(4)此言得之(适宜,得当)
(5)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6)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开始)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招致)
(8)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运数)(理数)
(2)以
不赂者以赂者丧(因、由于,介词)
洎牧以谗诛(因为,连词)
秦以攻取之外(用……的方法,介词)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把、拿,介词
以地事秦(用,介词)
苟以天下之大(凭,介词)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致,表目的连词)
2.拓展:明确“其”用法
(1)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如: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④表时间,有“将”、“将要”的意思。
如: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经·七月》)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主备人:陈静【应达成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句意思,通过朗读,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注释和词典,通过品读语言,学生能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前预习案一、题目“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特点是善于说理。
一般分为两种: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是个有所省略的短语,完整表达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六国破败的原因。
二、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
他有政治抱负,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或者“言当世之要”,以“施之于今”。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
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写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
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三、背景1.六国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六个国家,包括齐、楚、燕、韩、赵、魏。
秦国本来弱小落后,经过商鞅变法,通过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曾“合纵”抗秦,但各有打算,联合并不巩固,终被秦国“远交近攻”,逐一瓦解,相继灭亡。
2.北宋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
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吸取唐朝藩镇割据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边关空虚。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 2023-20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六国论》教案一、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4——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二、课程标准解读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
三、教材分析必修课程学习要求:1.多读多想多写,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多方面地增进语文积累。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多媒介获取信息,提高文化品位,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
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150万字。
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和网络,检索所需的信息和资料。
学会以多种形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感受和思考。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中国古代作品,读懂文章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 阅读实用类文本,能准确、迅速地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
对文本所涉及的材料有自己的思考和评判。
阅读论述类文本,能准确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辨析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之间的联系。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4.主写作,自由表达,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书面表达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进一步提高运用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六国论导学案3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二、自主、合作、探究
1、注音
赂lù秦六国互丧sàng率shuài赂秦耶yé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暴pù霜露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也无厌yàn草芥jiè下咽yàn洎jì牧以谗诛革灭殆dài尽当tǎng与秦相较或未易量liáng悲夫fú为wèi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xuē月割苟gǒu以天下之大
(2)、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2.试概括各段段意
三、当堂达标
第一段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段:。
1、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四、反思提升
5、拓展延伸
完成同步练习题目。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体会借古讽今的写法,理解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3、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cú)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相关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苏洵,字,号,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
2、熟悉文体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
用的是的手法。
3、了解背景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
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纳银、绢、茶,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六国论导学案
班级:姓名:《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能够正确翻译文章。
2、学习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一、导入:故事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
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
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
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二、作家、作品、背景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朝代)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号为“老苏”,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散文家。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解题: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导学案编辑:李召峰第一课时【学习重点】. 落实“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等文言基本知识.初步梳理本文的论述结构于累土一、诵记名言警句——《六国论》高考名句测试【上海卷】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
(苏洵《六国论》)【上海卷】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苏洵《六国论》)【山东卷】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苏洵《六国论》)【浙江卷】(同浙江卷)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北京卷】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二、了解文学常识(一)走进作者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录其《心术》《远虑》二篇。
——《宋史》·苏洵传(二)了解背景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
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三)文体知识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三、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不看“注释”,不借助“工具书)完成下列练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洎 ⑵燕、赵之君 ⑶暴霜露 ⑷抱薪救火 ⑸率赂秦耶 ⑹思厥 ⑺小则获邑 ⑻革灭殆尽 ⑼与嬴 ⑽草芥.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暴秦之欲无厌 ( 通 )⑵当与秦相较 ( 通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非兵不利 斯用兵之效也 而秦兵又至矣 ⑴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⑶ 此言得之 诚不得已 较秦之所得 ⑵ 暴秦之欲无厌 暴霜露⑸ 其势弱于秦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⑺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⑷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⑹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⑻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并力西向 ⑼.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
. 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至于颠覆 古义: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连词。
⑵其实百倍 古义: ;今义:实在的,事实上。
⑶思厥先祖父 古义: ;今义:父亲的父亲。
⑷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 ;今义: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
⑸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 ;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⑴名词的活用①日削月割②能守其土,义不赂秦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④以地事秦⑵形容词的活用①不能独完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③始速祸焉④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⑶动词的活用①盖失强援②秦以攻取之外③李牧连却之.文言句式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⑴ ⑶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不赂者以.贿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⑵⑴判断句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②斯用兵之效也⑵倒装句①苟以天下之大②赵尝五战于秦③其势弱于秦⑶省略句①奉之弥繁②侵之愈急③与赢而不助五国也⑷被动句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②洎牧以谗诛.文学常识填空《六国论》选自,作者,北宋散文家,与其子、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文中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课堂·读写探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重点突破(一)夯实基础——结合老师讲解,落实“课前·三”及相关文言基础知识(二)在疏通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以下问题.阅读第一、二段,思考以下问题()全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两个分论点各是什么()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阅读第三段,思考以下问题()本段中,哪一句可以概括第段的中心意思()本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述赂秦的危害()本段,印证了哪一个分论点.阅读第四段,思考以下问题()第四段中,哪一句能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和不同地点()本段,印证了哪一个分论点()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阅读第六段,概括其中心。
二、当堂检测.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患:忧患。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向使:以前假使。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加速。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洎:及,等到。
.下面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的“于”相同的一项是().齐人勿附于秦.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吾祖死于是.师不必贤于弟子.下列加点的词语和“理固宜然”中的“理”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日削月割.会盟而谋弱秦.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始速祸焉.请画出《六国论》一文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课时【学习重点】. 进一步梳理本文的论述结构,体会议论文的“严谨”(内容方面,结构方面).比较阅读,质疑问难,深入理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的创作原则课堂·读写探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小组讨论:交流各人所画出的本文的“结构示意图”,逐步达成共识二、深入探究下面问题(一)“荆轲刺秦”,一直是千古美谈,可是,苏洵却在《六国论》中说:“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洵的这一推论能否成立(二)“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在此,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三)苏轼〈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面对“六国灭亡”的历史事实,二人却各抒己见。
阅读苏轼的〈六国论〉,分析并概括六国灭亡的原因六国论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
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
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
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
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故隳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
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
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呜呼,此其秦汉之所及也哉!问题: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比较阅读以下文章:贾谊〈过秦论〉,杜牧〈阿房宫赋〉,苏辙〈六国论〉。
以深入理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的创作原则,以深入总结“国家兴亡的历史教训”。
[阅读提示]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议文,从秦亡的教训“过秦”的角度立意,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借古规汉:建议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从秦亡的教训立意,提出“秦爱纷奢”而亡国的观点,借古讽今: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之覆辙。
苏辙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从六国灭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要团结一致,共同抗秦的观点,作者的写作目的,主要是针对当时北宋外有契丹、西夏强敌,作者属于主战派,所以特别强调内部团结的重要性。
视野从历史看天下兴亡、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阿房宫赋》:戒奢以俭《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感悟历史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
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的历史变迁。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