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合集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摘要:语文教师应创造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感受语文的美。

本文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即平等对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平等对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

也有人说:“和谐是一种完美,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存在的最理想的状态。

”在新世纪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性。

教师应在语文课堂上奏响和谐教学的音符,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感受语文的美,使课堂成为学生唤醒自我、张扬自我、成就自我的阵地,成为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和谐是教育的追求,和谐产生美,就像一幅图画的美在于它的构图、色调等各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在于它的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

教育要和谐,首先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极具亲和力的课堂氛围中发展思维。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有的孩子的回答极富个性,这时教师不能轻易扼杀学生的独特观点。

面对不同感悟及由于环境、时代变迁而造成的误解,教师应适时引导,尊重并保护学生的独特体验,用真心去尊重、去呵护、去鼓励,并予以适时引导、拓展,为学生提供自我感悟的平台,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语文课堂充满和谐的魅力。

如教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父母的心》后,我问学生:文中财主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思考片刻后,多数人都认为这位夫人心地善良、通情达理。

我问:“谁还有新的观点?”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学生说:“我除了赞同大家的意见外,还想指出:这位财主夫人重男轻女、思想封建。

放手,语文课堂教学的美丽

放手,语文课堂教学的美丽

放手——语文课堂教学的美丽湖南省临湘市第一完全小学姚小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我们教师要学会放手,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一、放手是一门学问美所谓放手,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和掌握课文中有关的知识内容。

放手是一门学问。

在时间上要“放”。

即把每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放手学习。

学习一篇课文,一开始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每句话都读通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

低年级学生要通过充分地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能把课文像讲故事一样叙述出来;中、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年段要求,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读自悟时,需要多长时间就给多长时间,教师尽可能少讲、少问,凡是学生能自己学懂的,教师就一定不讲。

有了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能有基本保障。

在空间上要放。

教师不以各种形式挤占学生的学习空间,要把空间还给学生。

在以往的的教学上,很多教师不是以讲,就是以“问”来挤占学生学习思维的空间。

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在空间上“放”,要努力克服过去教学中设计系列问题,一步一步进行训练的做法。

要把提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师生经过“整合”,把问题归纳为一两个中心问题。

每篇课文都设计一两个有整体性、综合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全篇课文的联系中学习、感悟。

有了思维的广度,才能有思维的深度。

有了广阔的空间,必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如高年级学生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集中解答:“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诸葛亮为什么能神机妙算?”这两个问题,其思维理解的空间就广阔了。

语文课堂的和谐美——教学随感

语文课堂的和谐美——教学随感

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 : “ 教育之 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 成为池塘,没有情 感,没有 爱,也就没有教育 。”鲁迅也说: “ 教育是植根于爱 的”。教学 中,师生是渐趋平等 的伙伴关 系 。教师陪着学生成长 ,陪着学生缘文会友 。在这 同一 的过 程里感情是和谐教学 的催化剂 。授教者如果 能声情并茂 、批
语文课堂的和谐美一 教 学 随 感
宁夏隆德县职业中学 李
“ 和谐 ”即民主、平等 ,人人有话可说 、言无不尽 ,人 人学有所 思、学有 所得,人人求同存异、和勉 共进 。在和谐 的气氛里 ,人人如在夏 日里饮 过甘露醴泉 , 全 身心轻松舒畅 , 神清 气爽 ,在心里上透视:美的感受越深 ,内心越快乐 ,越
和谐气氛允许学生有 个人 的观 点和看法 。 鼓励 他们探究文本 、 交流思想 ,进行对文本 的多元解读 。歌德也说 : “ 优秀 的文
艺作 品,无论你怎样探测都是探测不到底 的。”即使是一个 句子 ,意在言外 ,不寻索玩味难求其真谛 。陶渊 明的 《 桃花 源记 》的结尾句 : “ 后遂无 问津者 ”。意境深远 ,可开 启学 生的发散性 思维 。学生 提 出:1 )包含 作者寂 寞孤独之 感,
问题 。关系结构 的合理性显得至 关重要 。熟悉教材 、钻研 教 材是 关键。语 文学科 的知识重 复性 大,缺 少逻辑 推理 ,每

愉悦 与否 、劳动 的成功 与否 ,很 大程度上 取决于师 生能否创 设一个能实现价值 的、宽松和谐 的语文课堂环境。显而易见 ,
这种 和谐 的环境因素,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师生关系这一因素 的和谐 。 支持课堂的应该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双向的学 习默契 , 而非单 向的教师权威 。”其中 ,师爱的渗透又是教学和谐及

让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和谐共生教学法介绍

让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和谐共生教学法介绍

让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和谐共生教学法介绍所谓和谐共生教学法,就是追求教师和学生之问,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激活,共生共长,追求语文课堂教学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繁荣的教学方法.和谐共生教学法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是共生理论,二是和谐思想,三是教学相长,四是对话理论,五是二元主体.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教学相长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对话理论和二元主体,虽然是西方的理论,但近年来也已经为大家所熟知.这里,我们仅对共生理论作简略解说.共生理论,是生物学科的重要N-~2;--.所黜,是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外界环境之间,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可以建立密切而和谐的联系,是两个或多个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达到平衡状态.生物共生是大自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许多生物相互依存的—种重要手段.共生理论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生存状态,而是一种体现人类本真价值的生存样式,是一种合乎完善理性的生活情景.它反映了—个基本的事实,即要求社会的人合理地发挥本身具有的能动性,不仅在意识之中,而且在行动上体现共生的理念,正确处理人和社会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使这种种关系朝着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将共生理论引入语文课堂,用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种语文教学通讯2010.5/A勃勃生机介绍◎黄厚江种关系,协调教学中的种种矛盾, 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改善课堂教学的状态,是非常有意义的.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共生教学法,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教师和学生共生即以教师的学习生成激活学生的学习生成.它要求教师的备课首先应该是教师自己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之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在读写活动中生成独到而鲜活的教学内容, 从而激活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的学习生成.我在教学《阿房宫赋》这篇课文时,有一些环节得到了很多老师,专家的认同和赞誉.如我将课文压缩为一段百字左右的短文, 空下一些关键词,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阿房之宫,其形可谓口矣,其制可谓口矣,宫中之女可谓口矣, 宫中之宝可谓口矣,其费可谓口矣,其奢可谓口矣.其亡亦可谓口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口矣!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所填的内容与我所想的是否一致是次要的;有意义的是,学生根据课文填空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过程,就是激活学生文本阅读的过程.学生在同一个方框中填的词语常-g-是不一样的. 这些"不一样",有的是对与否的差异,有的则是同一种理解的不同表达.学生填空后,我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关键词的句子,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用了一个词,而课文用了一组句子,这是什么表现手法?又有什么表现效果?这就是利用我自己的阅读生成激活了整个教学环节.可以说,有了教师鲜活的阅读生成,才有了鲜活的阅读教学;没有教师的阅读发现和阅读生成,就没有和谐共生的教学隋景.二,学生和学生共生即运的学习生疆骨激活,不断丰富课堂的学习生成和学习资源.我在教学《我家的男子汉》这撇时出这羊的特点.如在组织学生讨论小标题的作用,归纳小标题能够概括相关部分内容这一特点时,有学生提出:文章中有些小标题并不能概括相关部分的内容,一是"他的眼泪"这个部分有的内容没有写"他的眼泪",二是最后一个小标题不能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经过阅读讨论,发现这个学生的理解都是有偏差的.在写"眼泪"的部分中,有些内容写得比较含蓄,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也是写"泪"的,如"据姐夫来信说,他看了这句话,先是大笑,然后跑进洗手间,拿起一块手巾捂住了脸";而文章最后一节的内容是全文的总结,本来就不属于最后一个小标题.这个学生的结论虽然是不正确的,但问题却很有价值.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对文章结构层次有了更准确的把握,而且在讨论中有学生提出可以把文章的小标题改得更好,于是大家一起阅读课文并从各部分内容中选择人物的语言替换文章的小标题.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习活动的组织,不是来自教师的教学设计, 也不是来自教师自己的阅读生成, 而是由—位学生的阅读生成引发出的学习活动.也许,那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本身并没有多大的价值,但他的阅读发现引发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生成,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三,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共生即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过程丰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之间,是一个双向作用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不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同时也在生成教学内容.我在教学《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时,有这样几个环节:布置预习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文本.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让他们交流对两个不同版本注释的评价,然后提出他们的问题展开讨论,并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不同注释,比较注释的优劣长短.对这样的做法,很多老师和专家给予了很高的评fir.因为这样做,扭转了很多学生学习文言文被动记忆注释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真正从根本上培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同时也拓展了教科书的使用空间,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了教N-书的教学价值.结束教学前我说:"同学们,魏徵这篇奏疏通过严密的论证, 表达了x,-j-唐太宗忠诚恳切的告诫,也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我觉得,他的告诫,不仅对唐太宗,x,-J-历代国君非常重要,即使对我们这些普通的人也很有借鉴意义.我读'十思疏',就针x,l-自己的缺点从文中的一个句子中提炼出一个四字格言作为座右铭, 时时告诫自己:'谦冲自牧.'我相信,文章中的许多话对同学们也一定很有启发.请大家根据文章的句子提炼格言作为自勉的话, 或者作为赠言送给他人."结果学生由课文中的句子提炼出"根固木长""泉浚流远""积德安国""取易守难""竭诚待下""载舟覆舟~知足自戒""知止安人"等几十句格言.我相信,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得到的收获是多样的,恐陷实现的不仅是"三维目标".除了这三种基本的形式,和谐共生教学法还有其他多种形式,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又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综合运用. 由前面所列举的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和谐共生教学法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点:1.和谐共生教学法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不仅体现了正确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真正用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而目.体现了正确的教师观,既承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又承认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并目.特别强调教师是学习的先行者.不仅体现了正确的学习观,充分认识学习场景对于学习的意义,高度承认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及其价值,从更高层次匕实现合作对于学习者的意义,而且体现了正确的过程观,真正把课堂变成了学习的场所,把教学的过程变成了学习成长的过程. 2.和谐共生教学法的核心是共生共长."生"即"生成",即体验,感受,发现,创造,有教师之"生"和学生之"生",而教师之"生"是基础; "长",即成长,提高,发展,丰富,实现,有教师之"长"和学生之"长",而学生之"长"是根本. 在"生"和"长"之间,"生"是手段,"长"是目的.有"生"才有"-N:". "共生共长"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有资源共生,也有情景共生;既有言语共生,也有情感共生;既有阅读共生,也有写作共生;既有思想共生,也有精神共生.3.和谐共生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以活激活".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说教学法是一把钥匙的话,那么在所有的教学法之中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这个"活"有着丰富的内涵:"活",是方法,是过程,也是结果."活",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有教师的"活"教,才有学生的"活"学.学生的"活"学,又生成了教师的"活"教.所以,"活",是指师生之间高度融合,互相"激活"的教学情景."活"既指多样的形式,又指丰富的内容.只有活学,才能学活.所以,"活"是指内容和形式互相统一,互相作用的有效学习. "活"既指灵动的过程,又指呈现的效果.所以,"活"是行为和结果双向互动和促进的教学境界. 和谐共生教学法的基础是教师的先"生"和先"活". 先"生",即教师的学习体验,学习发现;先"活",即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创造.所以,和谐共生教学法特别强调教师的文本阅读和阅读中的发现,特别强调教师的写作体验和写作发现;特别强调教师对语文学习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课堂基本规律的直接体验和准确把握.5.和谐共生教学法的前提是"和谐".和谐是对"共生"的基本的,也是必须的要求.它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共生"是自然的,是切合语文学习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的,是切合语文课程特征的,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的.(江苏苏州中学;215007) 2010.5/A话文孰学通讯。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作者:崔华云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第09期任何一堂成功的课从美学意义上看都应该是美的,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

具备审美价值的课堂教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按照美的规律创造教学美,遵循审美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学生美感效应的能力;二是指学生运用美学标准对教学进行评价以及对课堂美的欣赏能力。

因此,成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是美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充满了严密的科学性和巧妙的艺术性的教学。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的思想深度、学识修养、语言感染力和人格吸引力,它构成了教师独有的魅力,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下面,笔者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美的构成作一阐述,以求教于大家。

一、潇洒自如、落落大方的仪态美席勒说过:“轻视外观,就是轻视一切艺术。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教师在仪容体态方面给学生印象的好坏与否,是影响教师能否引起学生尊重和好感,能否在学生中获得威信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注意自己的仪态,力求留给学生良好的整体形象。

当然,我们不是只为追求仪态美而注意什么服饰、发型、或者神态举止,而是把对仪态美的追求作为课堂教学美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学习周恩来同志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教师步入课堂,就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美的化身———既含蓄庄重又充满活力,富含时代感。

总而言之,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以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前提,要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相得益彰。

它符合教师的年龄特点,也与课堂教学的情调相适应。

它应能使受教育者从中获得教益,感受到一定的意志、修养与力量的具体的美。

二、明白晓畅、准确生动的语言美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教师教育素养这一重要特征的标志时说,“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理智和心灵”是很重要的,“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显得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

构建快乐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构建快乐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构建快乐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而言,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的简约式统称。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又是一门艺术。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业务能力,更取决于师生关系所处的状况。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必须首先作到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只有在师生互相尊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才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将个人的主体力量充分释放。

用心和学生沟通,用爱和学生交流。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尊重,需要经常沟通和交流,因此教师如果能在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予以情感投入,用心和学生沟通,用爱和学生交流,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民主、平等、快乐的教学气氛自然会水到渠成。

我教学的班级中有一个李新同学,学习成绩一般,课堂上不主动发言,学习兴趣不浓,发现这一问题后,我特别关注他,之后发现他对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特别在意。

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让他回答问题,课余时间找他谈些生活上的事,使他感到老师的信任、爱护和鼓励认可。

让他担任课代表的工作,使他的长处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成绩也越来越好。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师要吃透教材,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这样才能融会贯通,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把教材作为教学的载体,从而为下一步教学设计打下基础,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备课时要心中装着学生,善于分析学情,从而更好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序幕,是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前奏。

一个具有艺术性的开场白,往往能先声夺人,激发求知欲,起到搭石铺路的桥梁作用。

学生进行主体学习前,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自身特点和整体素质情况,精心设计课前激发情感的导语,巧妙引导学生想说的欲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三二和谐课堂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六三二和谐课堂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六三二和谐课堂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概述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是教师们需要不断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而六三二和谐课堂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逐渐被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通过对六三二和谐课堂教学法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探寻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价值。

二、六三二和谐课堂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六三二和谐课堂教学法是一种以“六个环节、三个阶段、两人对话”为基本特点的教学法。

在这种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密切互动,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

六个环节指的是导入、交流、引导、实践、反馈和总结;三个阶段分别是情感、认知和实践;而两人对话则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构建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三、六三二和谐课堂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1.导入环节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注目的问题或者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习的开展打下基础。

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幅与古诗词有关的图片,让学生先进行自由联想,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交流环节在交流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和表达,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彼此倾听、尊重和表达观点。

在讲解古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提炼出自己的见解。

3.引导环节在引导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范例、进行示范或者提供解题思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在讲解作文写作的时候,可以通过写作范例和讲解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实践环节在实践阶段,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和体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在讲解古诗词赏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诵读、模仿和创作,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验。

5.反馈环节在反馈阶段,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语文课堂和谐教学环境的构建

语文课堂和谐教学环境的构建
步 激发 学生 的求 知欲 望 。 在 进行语 文课 堂教学 时 , 教 师应 该
学生学习效率 的提高。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跨学科 的教 育教学模式整合 , 有利于素质教育 的实施 , 并且对未来经济 社会发展 的人才需求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 多学科整合和内 容的相互融合离不开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 的支持 , 它的应用 有助于学生进行多种知识的渗透 , 有利于提高识记能力 , 进
在语 文教 学 中构 建和谐 的课 堂氛 围 在小 学语 文教 学 中 , 恰 当的课 堂教学 环境 不仅 能激 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 也是学生获取与课文相关大量信息的有效途 径, 既可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课文背景资料 , 成为学生获 取知识的基础保障。并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教学情境 , 使学生以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参与教学互动, 并保持高度的 学 习热情 。在语 文教学 中 , 构 建和谐 的课 堂 教学环 境 , 充分 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 可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进一
诗 中的情境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凭借教 师的语言进行传 授, 其 效果不 如 用视 听画 面来 进行 直观教 学 的好 , 在课 堂上 仅靠语言描述意境是远远不够的。 三 通过教学环境设计 。推进和谐发展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利用多种渠道科学构 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 把多学科的相互融合与语文课
的强烈情 感 。 在此 过程 中构 筑和传 递 的是 一种饱 含 思想感 情
的和谐意境。这些意境又是由一个个鲜活的、 形象的、 极具
美 感 的意 向组成 的 。 诗 人激 烈 而丰 富 的感 情 , 必须 通过 富有
深刻意蕴的形象重新组合 , 构成一种意境 , 再借助形象生动
的语 言文 字准 确表达 出来 。 在 进行 语文课 堂 教学 时 , 对 于古

彰显“真善美”的课堂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彰显“真善美”的课堂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北京 海 中国分校 曹艳娜
真 — —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的 第 一 丽的菊花仙子也 向我们我们 频频 的点 头, 说 明各种颜 色的菊花非常 的多 。 “ 真” 就是 规律 。 从语文教学来讲 , 8 . 学 了第 二 自然 段 , 你 觉 得 秋 天 其主 要任 务就是 帮 助学 生学 习语 言 、 是个什 么样的季节?( 相机板书 : 美丽) 积 累语 言 ,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 养 。因 9 . 师小 结 : 正 是 因 为 秋 雨 的滋 润 , 此, 课堂教 学要 遵循教育 教学 的规 律 , 大 自然才变得如此 的五彩缤 纷。 学 生 身 心 发 展 以及 学 习 语 青 的 荩 本 规 1 0 . 让 我们 把这 美丽 的秋色 , 十收 律, 即凭借 “ 范 例” , 千体 感悟 , 增l 』 J l 1 积 的喜悦 ,用朗读传达 给住场的每~ 位 累, 迁移运 用。学生学 习语言 , 朗读 是 老 师 吧 ! 条最为直接 和有效 的捷径 。 语文 课 设计意 图 :教学要 尊重学生独 特 堂教 学要确定 “ 以读为主线 ” 的基本 理 的感受 ,形 成的独特感 受不是靠 老师 念, 通过读 , 既让 学生“ 渎人” ( 读 出意 、 的讲解就 能获得 的 ,而是学生潜 心读 渎出味 、 读 出情 、 读 出神 ) , 又 要 让 学 生 书 , 自己咀嚼语 言文字 的滋味 , 去体会 “ 读出” ( 将 文本 语 言内 化为学 生 自身 语言文字 的感情后 才能获得的 。 的语言 ) 。 以读 为主线 , 就是要给学 生 二、 善— —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的特 色 以足够的时间 。 正确 对 待 读 与 理 解 、 读 “ 善” 就是 优化 教育 教学 结构 、 方 与感 悟 、 读 与思考 、 读 与提 问 、 读 与讲 法和策 略 。如果说关 注“ 真” 是 课堂上 解的关 系 , 要让 学生在读 中悟 文 、 读中 落实科学 质量观 、提高课堂教学 实效 悟形 、 读 中悟情 , 让学生 感受 文 中“ 有 的前 提 , 那 么追 求 “ 善” 就是 提高课 堂 血有 肉有 生命 的语 言 材料 ” 。 以执教 教学实效 的关 键与保证 。 教有方法 , 学 《 秋人 的雨 》 为例 , 教 学 片段 : 抓住 “ 五 有 策 略 , 教 学 有法 , 贵在得 法 , 这 是 人 彩缤纷 ” ,引导学生 品读 第二 自然段 , 人 皆知 的道理。 语文教学 , 无论是“ 字、 感受秋天 的美丽。 词、 句、 篇” 的学 习 , 还是 “ 听、 说、 读、 I 秋 天 的雨 ,有一盒 五彩 缤纷 的 写 ” 的训 练 , 都有方法可循 。仍 以学生 颜料 。 “ 五 彩 缤纷 ” 是什 么意心? 这 盒 颜 学 习语言 为例 , 其根 本途径是 : 以读 为 料有 哪些颜色 , 在 书巾找一找 , 用 笔 画 本 , 内化 语 言 。 也 就 是 在 教 师 的 指 导 画, 渎一 渎。( 相机板 书 : 五彩缤纷 ) 下, 学生 对范 文语 言 的感受 、 领悟 、 积 2它 把 这 些 颜 色 送 给 了谁 呢 ? 凄 累 和 运 用 的 过 程 。 因此 , 语 言 教 学 必 须 出有 关 的 句 子 。 要做刨 : 渎进去 ( 熟读精思 , 深 切感悟 ) ① 它把黄色 给了银杏树 ,黄黄 的 记得 住 ( 积 累语 言 ,积淀 语感 ) 叶子 像 一 把 把 小 扇 子 , 扇哪扇 哪 , 扇 走 用 得 出( 积极借鉴 , 迁移运用 ) 。以 了 夏 天 的 炎 热 执教《 秋 天的雨》 为例 , 教 学 片段 : 抓 住 ② 它 把 红 色 给 了枫 树 ,红 红 的 枫 “ 气味” , 小纲 合作学 第 向然段 , 感 叶像 一 枚 枚 邮 票 , 飘 讯 啊 , 邮 来 了 秋 受 秋 人 的 午 收 ÷ 人的凉爽。 I . 学 了第 二 然 段 , 你觉 得 秋 _ 人 ③金黄色是 给 田野 的 ,田野像 金 是 个 什 么 样 的 季节 ? 色的海洋。 2 . 9 l i +结 : 是 因 为秋 雨 的 滋 润 , 3 . 这 j个 , u j 子都是 什 么, u J ?把什 大 F 1 然才 变得如此的五彩缤纷 。 么 比作 什 么 ? 你觉得哪个句子最美 ? 自 3 . 我们是 怎样 一步步读 懂 了第二 已 练 习 凑一 凑 。 R然段 呢?【 课件 出示 】 4 . 学 生展示 渎 , 师小 结 : 这i 个, u J 抓住 重点词( 或 火 键 ) 。 提 出 不懂 的 问 题 。 子 都 是 比喻 / u J ,把 银 杏 叶 子 比作 小 扇 子, 把 枫 叶 比作 邮 票 , 把 用野 比 作 金 色 学会 概括 , 明白什么了。 的海洋 , 这 样 的 比喻 生 动 、 形象 , 语 言 有感情 朗渎。 非常优美 。 4 书: 秋_ 人 的雨 , 藏着 哪些 好 闻的 5 . 9 l i : 它 还把 这 些 颜色 送 给 了谁 气 味?用这样 的方法小组合 作学 习第 呢?学生订 _ 报。 三 自然段 , 小组 长分配好任 务。( 卡 H 机 ①橙红 色是给果 树的 , 桶子 、 柿子 板 书 : 好 闻的气味 ) 你挤我碰 , 争着要人 们去 摘呢 ! 5 . J b g - t ’ 7 r 报: ② 菊 花仙 子 得 到 的颜 色就 更 多 ①找出的重点词是 ? 了, 紫红 的 、 淡 黄的 、 雪 白的 ……美丽 ②根据重 点词能提 出哪些不 懂的 的菊花在秋 雨里 频频点头 。 问题 ?其它小组有 没有补充? 6 . 师: 你 觉得 这 两 个句 子 哪 些 地 ①秋天 的雨 ,藏着 哪些好 闻的气 方或 词 写得特 别生 动呢 ?指名学生 味? ( 其他小组成员找 到问题的答案 了 吗? ) 简单交 流。 7 . 师 点拨 : “ 挤、 碰、 争” 形 象 地让 ②为什 么好多好 多香 甜 的气味都 我们看 到了果树 上累累的果实 ,而美 躲 在 小 雨 滴 里 呢 ?

语文教学美育的第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美育的第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在教师——文本——学生的互动中,让它闪耀着美丽的光辉。

一、妙用导语——愉悦美一堂课语文课的导入不仅是至关重要的,还能体现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

因为要想传播美,就必须营造一种美的情景,美的氛围。

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导语,以用美好的情感来抓住学生的心灵,使其带有一种高涨的、激动的热情从事语文学习和思考。

正如心理学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

精妙的导语如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以勃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迅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并感受愉悦美。

我们语文课的导语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也可以是一幅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一个蕴涵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

如在教学《蔺相如》这篇课文时,伴随着音乐,我深情并茂的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已驶入公元二千零六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踏上时空的隧道,来到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去见识一下赵国的名将——廉颇、名相——蔺相如,感受在他们身上发生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领略他们至今还传颂的高尚情怀……这段导语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春秋战国时代,它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审美活动的兴趣和对那个时代人物的探究,为学生进一步体验教材中的人物美,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伴随着教材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得到了美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二、创设氛围之美挖掘出作品的美,还不够,在课堂教学中,还要营造谐和的审美氛围,这一点,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装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注重美读,以声传情。

教师和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文中的人、物、景、情跃出纸面,形成立体思维,从而感受作品的美。

语文和谐课堂中的教学评价

语文和谐课堂中的教学评价

语文和谐课堂中的教学评价人们常说:“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如金色的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温暖的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及时的春雨能滋润学生的心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课堂教学评价观念,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针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使用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言,从而使语文课堂对学生更具吸引力,使教师对学生更具亲和力,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具求知欲。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评价学生,才能构建起和谐、融洽的语文课堂氛围呢?一、创设情感氛围课堂教学只有创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师生的相互沟通、影响、补充。

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平等对话”意识,从真正意义上使课堂充满着情感氛围。

1.“还有补充吗?请继续……”课堂要真正实现“平等对话”,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

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营造一种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去探究、体验、交流。

此时此刻,老师一个倾注、期待的眼神,都会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他们会从老师的期待中获得力量,化老师的“期待”为自己的“自信”。

2.“你太棒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课堂要真正能让学生常常体验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和“百感交集”的情感,教师必须学会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观点,要从心底里确信“学生充满智慧”。

只有充满了教师欣赏和信任的课堂,学生才会畅所欲言,才能使教学活动进入一种平等对话、涌动着激情、富于诗情画意、充满生命活力的境界。

3.“没关系的,再试试……”教师要充分当好“导演”的角色,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走上讲台,走向前台,把大量课堂时间让给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促进者。

需要注意的是,“导演”的眼光必须是变化的,必须把关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要用极大的热忱和耐心去对待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宽容和理解,让学生即使在失败的探究过程中仍然能获得愉悦的体验,从而对学习保持着永远的热情。

如何营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如何营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如何营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作者:黄兰芬来源:《语数外学习·教学参考》2012年第11期语文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

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学生快乐学习的沃土,是师与生、人与文、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可以说,和谐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徜徉在和谐、宽松、美不胜收的课堂里,去欣赏、体验语文课堂带给他们的和谐美。

那么,如何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平等对话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相通、情感共鸣的绿洲。

语文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

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

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应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

对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产生情感共鸣,形成教学合力。

如在教学《背影》时,笔者注重学生、教师与教材之间的情感沟通,运用饱含深情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阅读、感受、讨论,并联系生活实际谈父亲为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教师进行细心点拨,巧妙“移情”,使学生既读懂了文中的父爱,又真正体会到父亲对自己的挚爱。

和谐的教学情境使语文教学充满了活力,理性的光芒就会在情感共鸣的火花中绽放出来。

显而易见,学生的发言、教师的点评,都是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学生畅快的发言与教师精辟的评点交织在一起,形成流畅、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把握和谐的课堂教学节奏——流畅协调语文教学的追求整体美。

它不能只关注某些环节,而应综合考虑,使各构成要素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融洽统一,以构成整体节奏的和谐美。

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用和谐的教学节奏来增强教学艺术的魅力。

课堂节奏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将其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创造美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学环境的创设

创造美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学环境的创设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运 用 赏 识 是 激 励 学 生 获 得 心 理 需 求 的 。
合 家 团 圆 的 欢 乐 美 , 爱 国 主 义 的 美 , 崇 高 理 想 境 界 的
美 ,热 爱 自然 崇 尚 自 由 的 美 , 追 求 美 好 生 活 的 美 等 , 教 对 学 生 的 一 点 一 滴 的 进 步 , 一 次 优 秀 的 作 业 , 一 个 有 见 地 的 观 点 , 一 次 关 心 集 体 的 行 为 等 等 , 教 师 都 应 该 给 予 师 要把握 、领悟作 品的感情 。 1教 师 饱 含 深 情 “ 读 ” . 羹
评 价 是 学 习 者 学 习 情 况 反馈 的 一 种 有 效 途 径 ,也 是 学 习 者 掌 握 自己 学 习 情 况 、进 一 步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动 力 和 完 善 其 知 识 结 构 、提 高 其 综 合 能力 的 重 要 方 法 。恰 当 的 评 价 , 可 以 对 学 生 的 发展 产 生 导 向和 激 励 作 用 。所 以 , 对 学 习效 果 的 评 价 是 很 重 要 的 。 它 主 要 包 括 两 部 分 内容 :一 方 面 ,
笔 者 认 为 ,教 师 一 定 要 深 入 地 研 究 学 生 , 精 心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 灵 活 运 用 各 种 教 学 方 法 和 教 学 手 段 。 每 种 教 学 方 法 都 有 其 精 髓 之 所 在 。任 务 驱 动 的 精 髓 就 在 于 它 集 成 了传
五 、效 果 评 价
况 , 巧妙 地 在 学 生 不 知 不 觉 中作 出 相 应 的 变 动 。 ”从 这 句 话 可 以 看 出 ,课 前 设 计 的 活 动 只 能 是 预 设 ,而 在 实 际 操 作 过 程 中 应 该 关 注 学 生 的 多 向 反馈 , 即 时 调 整 ,鼓 励 学 生 提

语文教学中和谐课堂的营造

语文教学中和谐课堂的营造

教 案 导 学 案 ,创 设 良好 的 课 堂 情 境, 以亲 切 和 蔼 的 教 态 , 引人 人 胜 的导 语 , 美 精 练 的 板 书 , 富 多 优 丰
彩 的课件 , 渊博丰富 的知识 , 抑扬 顿挫 的语 言和独到 肯綮 的点拨 等 教 学 艺 术 ,像 磁 场 一 样 深 深 地 吸 引 学 生 。与 此 同 时 , 师 要 由传 统 教
关键词 : 民主 和谐 自主合 作 探 究 综合 学 习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发 展 ,迫 切 需 要 构 建 新 型 课 堂 ,特 别 是 在 树 立 科 学 发 展 观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当
平 等 对 话 的过 程 中进 行 ,以 达 到
师 生 情 感 的 和谐 共 振 。经 研 究 证 明 :信 息 交 流 的 有 效 度 与 师 生 双 方 态度成正 比。在 良好的气 氛情
观 事 物 的正 确 判 断 、如 何 正 确 处 理 邻 里 关 系 等 许 多 做 人 处 世 的道 理 。这 可 谓 一 堂有 创 意 的 课 , 出 亦 现 了不 可预 约 的 精 彩 。 教 育 的 最 终 目的 是 为 了 促 进
学 生 分 享 彼 此 的思 考 、经 验 和 知
学 教 育
语 文教 学 中和谐 课堂 的营造
圃 乘世 堂
内容摘要 : 新课程改革 的发展 , 迫切需要构建新型课堂 , 特别是在树立科 学发展观 、 构建和谐社会 的 当今 时 代 , 为 人 文 性 和 工 具 性 相 统 一 的 语 文教 学 工作 , 应在 构建 和 谐 课 堂 , 进 学 生 知 识 能 力 情 感 的和 谐 发 展 方 作 更 促 面做 出积 极 的 努 的 思 维 更 加 活 跃 ,探 索 热 情 更 加 高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

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

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

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

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一、把握语文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根本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落实高效教学的关键。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协调发展。

但就每一堂课而言,要针对本堂课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学情实际,设计切合实际课时目标,让学生一课一得。

简单的说,就是要学生获得一点什么知识,掌握一种什么方法,培养一种什么情感。

我认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首先开门见山地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同时,告知本节课学习内容在整个知识能力体系中的位置、作用,并激发学生的目标意识。

因此,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

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一堂课结束要检测这堂课师生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

二、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是高效教学的基础教师都希望用最好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希望通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所以,我们常常在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研究“怎么教”,至于“教什么”也就只能围绕教的形式来确定。

我们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

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

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

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
综合天地
20 9 090
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 养。为此在课堂教学里 , 应重视课堂教 学内容的丰富, 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
好, 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把它们看作是

种教育理念 , 还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
迁移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D P . ,奥苏伯
尔在 《 教育 心理学》 一 书 中指 出 :
“ 如果认知结构是明晰的、稳定的和适当
否从整体出 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 能 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
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
地组织起来的, 那么就会产生正确的和 毫不含糊的意义, 并有助于保持这些意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的 和 谐 美
●柳 万 军
语文教学是-I美的艺术 , q 柏拉图 认为协调就是美 , 反之就是不美。在语 文 课堂教学里, 应创设和谐的 美的环境, 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 美不胜收的 课堂里遨游 , 语文的美。 欣赏
一 .
滨逊” 。
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 趣味盎然的和 谐
的追求 , 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 陶醉于其间。 @
柳 万 军 ,教 师 .现 居 湖 北 随 州 。
满足, 就是一种快乐 , 一种美的享受。 我们不要在语文学习中把学Fra bibliotek变成 “ 鲁
识的渴望, 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 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 ,以 期达到课
义的分离强度或可利用性。反之,如果
来,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使学生跟课 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 自 然融人教材的情理之中, 使我中有书, 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 境界。在读中 理

让和谐美走进语文课堂教学

让和谐美走进语文课堂教学

让和谐美走进语文课堂教学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就是学生追求美的过程。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学会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交流气氛,创设和谐公平的评价方式,构建和谐流畅的课堂教学过程,实施和谐教学,才能够打造真正的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就是学生追求美的过程。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课堂里遨游,才能欣赏到语文之美。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本人在构建和谐课堂方面的几点尝试。

一、要学会倾听,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交流气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共同学习的伙伴关系。

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上,才会扣开学生的思维之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谱写出诗意的旋律,学生才会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活跃、流畅的状态,从而为个性的发展提供最为广阔的空间。

因此,教师必须要学会倾听,要把自己作为平等活动的主体,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让课堂洋溢出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学生才会把课堂当作吐露自己心声的场所,这样才能启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发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情投入,说真话,说心里话。

在信息时代,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这就迫切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观念。

课堂上,语文教师必须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

“一千个人眼里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对一篇文章,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见解,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共离合。

如有一次教学《狼》,课文教学结束后的拓展延伸阶段,我让学生说说对狼的看法,许多同学都根据教参上说:“狼,凶残、狡猾。

”这时一个学生却说:“我觉得狼很可怜。

”一语惊四座,惊讶之余,我问:“你能不能说说理由?”这个学生说道:“其实狼要不是没有食物也不会这么做,它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活命……”如果没有平时的平等,如果没有平时的宽松,这时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会大胆说出来吗?由此我感悟到:只有在平和的气氛中,学会倾听学生心声,学生才敢畅所欲言,才会有所创造。

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美

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美


感染点拨 。 实 现 课 文 的 朗 读 美
生脑海里的形象立 即鲜活起来 ,那份感悟后 的满足 真是无以言表 ,文 中的写景佳句学生当堂就背 了下 来。讲 《 斑羚飞渡》 时, 那撼 动人心场面 , 叫所有 的学
生叹为观止。
四、 精 心设 计 课 堂 活 动 。 让 学生 享 受 参 与 的愉 悦
我讲 《 背影》 , 当讲 到父 亲过铁道买橘子时 , 父 亲 的亲力 亲为, 事必躬亲在此 时更显得珍贵 , 让儿子深 受感 动。 以至于这件事情过 去八年 以后 , 当2 8 岁 的朱 自清读 到父 亲来信 的时候 , 八年前那个肥胖 的、 深青 布棉 袍黑 布大 马褂 的背 影 ,立 刻 在 晶 莹 的 泪光 中 闪 烁、 颤抖 。 现在请 同学们静静地听一首歌—— 满文军 的《 懂你》 , 用心体会朱 自清读到父亲来信时的心情 。 学 生 在穿 透 力 很 强 的歌 曲感 染 下 ,很 容 易 理解 父 亲 如山石般厚重 的爱子之情 。 再如教古文 时, 可根 据课 文内容选 用相关古乐 。讲完《 老王》 , 同学们听《 当世 界充满爱 》 , 个个 眼中噙着泪花 。讲授《 陋室铭》 可选 用《 高 山流水》 , 讲 授《 龟虽寿》 可选用《 将军令 》 , 讲授 《 岳 阳楼记》 可选用《 平湖秋 月》 ……几乎每一篇古文 都可以找到相宜 的古乐 。 不必苛求内容相符 , 只要旋 律相配即可。 在播放 中, 我适时讲解乐 曲所表现的意 蕴或意境 , 介绍相关的背景资料 , 使学生迅速的沉浸 在悠 悠思古 的情怀之 中,为上好文言文创设优美 的 课 堂氛围。同时, 古文与古乐相互 映衬 , 能调动学生 的思想感情 ,在深刻 的多方位的审美享受中获得 知 识, 理解课文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姓名:谢林生单位:霞浦九中邮编:355107摘要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

和谐的课堂教学不仅能使教育目标得到具体实施,而且能激发人的求知欲,使人置身于享受知识的美妙境界中。

在提倡人文教育的今天,追求课堂教学的和谐美,应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旋律。

关键词:和谐;平等;合作;流畅;丰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

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获得体现。

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下的新课堂——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

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

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的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的建立。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

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

当学生的感情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

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

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学生在率真、坦城、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

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

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

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同离合。

如在教学《宋定伯捉鬼》时要学生说说对宋定伯的看法,教参上说:“他大胆,沉着,随机应变,很有智慧,令人喜爱。

”我的一个学生却说:“我觉得宋定伯这个人很阴险、狡猾。

”一语惊四座,惊讶之余,我问:“你能不能说说理由?”这个学生说道,其实鬼并没有伤害宋定伯,反倒是宋定伯先套出鬼的忌讳,然后把鬼变成羊,最后还去卖钱……如果没有平时的平等,如果没有平时的宽松,这时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会大胆说出来吗?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

新课标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大而言之,是素质教育使然,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使然;小而言之,是教师的道德使然,是家庭的期望使然。

过去有段时间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教研活动或赛课中,为了课堂出彩,我常常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优秀的学生,如全班最善朗读的去朗读,最善表演的去表演,最善画画的去画画……实际上只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跑龙套”,支撑整堂课框架的只是为数很少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沉默不语,课堂上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所以总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刚进校时活蹦乱跳,畅所欲言的孩子在学校呆了两三年后居然连手都不敢举了。

“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递减”。

有此教训,我尽量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类要求。

设计教案时,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有选择地完成,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

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欲望和可能,使学生感到我也要参加,我也能完成,增强了自信心,从而也留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各尽其材,各得其所。

其实,深入每个学生,你会发现,他们中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通常,当老师的注意力辐射于后进生之外时,他们就会游离于教学之外,诸如讲小话、玩纸团、做鬼脸、弹皮筋、大声读书、怪调回答……但他们常常被尊重被包容时,他们的潜能就会苏醒过来,有时会令你大吃一惊。

如我教学《第一次真好》时,先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角色体验,再全班畅所欲言“第一次”,我有意请平时表现很糟糕的同学讲述他们的第一次,结果发现他们的“第一次”更丰富,更刺激,更能令人回味无穷。

在这样一种充满鼓励、平等对话的氛围中,课堂教学就显得很和谐。

二、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共享在我们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遇到问题,组织全体同学来讨论,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

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各展所长,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互相启发。

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

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

我们不要在语文学习中把学生变成“鲁滨逊”。

如我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设置这样的问题:世外桃源之所以令人神往,可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经过一番交流,四个小组学生的看法不一,有的说是因为环境优美,有的说是因为生活和乐,还有的说是因为民风淳朴。

这时我适当引导,告诉学生:大家的看法都合理,但是如果把三种结论整合在一起,那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将更完整,更深入。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感到合作的乐趣。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增强了学生资源共享的意识,而且也构建了课堂学习的和谐美。

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的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的怎样?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

三、教学过程的和谐美——流畅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期间没有任何的阻隔,没有任何的块状感,它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

在教学时,我总是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缩短。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使我中有书,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境界。

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

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比较多、跳跃性比较大的时候,处理不好,教学过程就会出现块状的感觉。

我们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精心编排问题的顺序,并在问题的过渡上花心思。

如学习《我的信念》,学生提出:居里夫人因为发现“镭”而获得诺贝尔奖而闻名,但文中为什么一笔带过?居里夫人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居里夫人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环境?居里夫人在巴黎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快乐?作者为什么用“逆来顺受”概括居里夫人对痛失丈夫的感受?学生提出的问题杂乱,跳跃比较大。

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教学,必定会产生块状的感觉,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就大打折扣。

我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是这样编排顺序的:居里夫人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快乐?居里夫人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环境?作者为什么用“逆来顺受”概括居里夫人对痛失丈夫的感受?居里夫人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居里夫人因为发现“镭”而获得诺贝尔奖而闻名,但文中为什么一笔带过?这样的编排,就把居里夫人的工作、生活态度、工作作风、科学精神紧紧联系起来,问题显得有联系,有梯度,有前因有后果,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作铺垫,最后水到渠成,整条线索非常清楚。

四、学习内容的和谐美——丰富有效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

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终生不弃,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也留给老师许多发展的空间。

语文课堂教学,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许多老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

我以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学习素养,形成语文能力。

为此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

如教授朱自清的《春》,学生被《春》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包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可以不失时机的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

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静写春天。

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化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写春游踏青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