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理论指导:组胺受体阻断药
药理学部分名词解释
先导化合物:指在药物创新阶段,选择大量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或分离提纯的天然产物的有效成分,在有效的病理模型上进行随机筛选,从而发现具有进一步开发价值的化合物。
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集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细胞靶点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形态学变化,药物作用的全过程和分子机制。
不良反应:指上市的合格药品在常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受体:是细胞生长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和结合能力,并具有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的蛋白质。
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为配体。
量反应:效应强弱随药物剂量或浓度的逐渐增加或减少呈连续性量的变化。
质反应:效应的强弱岁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变化呈“全或无”方式的改变。
首关效应:药物通过肠黏膜及肝时经过灭活代谢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及速度。
时量曲线:药物在血浆的浓度随时间退役而发生变化的曲线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房室概念:按药物分布速度,以数学方法划分的药动学概念表观分布容积:理论上或计算所得的表示药物应占有的体液溶剂稳态血药浓度:属于一级消除动力学的药物,经恒速给药后,血药浓度稳定在一定水平的状态。
一级消除动力学:单位时间内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按一定比例消除零级消除动力学:单位时间内血浆中的药物按一定的量消除半数致死量(LD50):是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是使半数动物产生药效的剂量二重感染: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内一些敏感的细菌被抑制或杀灭,是肠道菌群的共生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而一些不敏感的细菌大量增殖,导致新的感染疗效指数(TI):是LD50与ED50之比用来估计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负荷剂量:为了使血浆浓度迅速达到所需要水平,在常规给药前应用的加倍剂量摄取1:NA失活过程有摄取机制和酶的催化之分。
药理学-组胺及抗组胺药
(二)晕动症及呕吐
茶苯海明、苯海拉明、异丙嗪
首选 疗效好
(三)镇静催眠
变态反应性疾病引起的焦虑失眠
10
【不良反应】
1.中枢症状:思睡、头晕、乏力、反应迟钝;避免驾车、船及高空作业 2.胃肠道反应:口干、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3.其他反应:①偶见粒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药理学
组胺及抗组胺药
教学要求
(一)掌握H1受体阻断药氯苯那敏和氯雷他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H2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二)熟悉组胺的生理作用,组胺受体的类型及分布。
2020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H1受体阻断药 (1)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氯雷他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4
二、组胺受体激动药
1.倍他司汀: 可纠正内耳血管痉挛,减轻膜迷路积水。主要用于治 疗内耳眩晕症、耳鸣、组胺性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
2.倍他唑: 主要用于胃酸分泌机能的检查。
5
第二节 抗组胺药
指在组胺受体水平竞争性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
药物 受体
H1
H2
H3
H4
受体拮抗药
6
药物分类及代表药: 第一代:H1 受体拮抗药称为镇静性抗组胺药,具有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
一、组胺
第一节 组胺及组胺受体激动药
3
组氨酸脱羧酶
蛋白质
组胺酸
组胺 肝素
组织损伤、免疫刺激、炎症反应
组胺
组胺
+
HR
HR
H1、H2、H3、H4 R兴奋
扩张皮肤毛细血管 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收缩胃肠道平滑肌 和支气管平滑肌
组胺与抗组胺药课件-药理学基础课件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②快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Iks)在控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相上起到 重要作用,并易受到药物影响。两药均可阻断Iks,造成复极延长,在 心 电 图 上 表 现 为 Q - T 间 期 延 长 和 其 他 波 形 异 常 , 进 一 步 可 发 展 为 Td P 。
③未按医生指导下用药致给药剂量过大、患者原有心脏疾病或正在服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肝功能障碍等。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3.其他 某些具有镇静明显作用的H 1 受体阻断药如异丙嗪、苯海拉明 对中枢抑制作用较强,可用于失眠症。可与其他药物如平喘药氨茶碱配 伍使用以对抗氨茶碱中枢兴奋、失眠的副作用,同时也对气道炎症有一 定的治疗效果。异丙嗪常与哌替啶、氯丙嗪组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 也用于镇咳祛痰药复方制剂中,发挥中枢镇静、抗组胺的作用。
治疗效果:患者报告用药后能够更容易入睡,夜里醒来的次数也显著减 少,但白天有轻微的嗜睡感。
5. 过敏性休克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案例简介:一名30岁男性因花粉过敏导致严重过敏反应,出现呼吸困难 和血压降低。
紧急处理:在急救过程中,医生立即给予肾上腺素注射,并口服苯海拉 明(50毫克),同时进行氧气供给和静脉补液。
案例导入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患者,男,司机,因花粉过敏前来就诊,因急于开车执行任务,医生拟 予氯雷他定片口服。处方如下:氯雷他定片10mg×3片,用法:口服, 10mg/日。
请思考: 1.氯雷他定的用药依据是什么? 2.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药理作用】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1.抗组胺作用 H 1 受体阻断药能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上的H 1 受体, 对抗组胺引起的胃肠道、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等效应。对组胺引起的毛细 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限性水肿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仅能部分对抗由组胺 引起的降压作用和对心脏的作用。
药理学-组胺和抗组胺药
第二节 抗组胺药
一、 H1受体阻断药
苯海拉明
第一代H1 受体阻断药
异丙嗪 氯苯那敏
中枢抑制作用强,抗胆碱强 短效、嗜睡、口鼻眼干等第Βιβλιοθήκη 代H1 西替利嗪 受体阻断药 阿司咪唑
长效,无嗜睡,对喷嚏、清涕 和鼻痒效果好,对鼻塞效果差。
【药理作用】
1.抗H1受体效应: 1)对抗组胺收缩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2)对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组胺和抗组胺药
一、组胺
组胺
组胺
中枢 觉醒反应 兴奋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肌
毛细血管通透性 H1
舒张血管
胃酸分泌 H2
兴奋心脏
组织损伤 炎症等
H3 突触前膜,参与负反馈调节
三重反应: 红斑;丘疹和红晕 临床用于鉴别真性胃酸缺乏症。
倍他斯汀 1、作用:
激动H1,扩张血管; 对抗儿茶酚胺; 抑制血小板聚集。 2、应用:内耳眩晕、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
【不良反应】
➢中枢症状:思睡、头晕、乏力、反应迟钝;
2. 避免驾车、船及高空作业。
➢胃肠道反应:口干、厌食、恶心、呕吐、腹 泻或便秘等。
二、 H2受体阻断药 西咪替丁cimetidine, 雷尼替丁 ranitidine, 法莫替丁 famotidine, 尼扎替丁 nizatidine, 罗沙替丁 roxatidine
丙谷胺(proglumide):与胃泌素竞争并阻断胃泌素 受体,减少胃酸分泌,主要用于促进胃排空和治疗胰
腺炎。
H2受体阻断药(见第29章) 药物: 西米替丁(cimetidine)
雷尼替丁(ranmetidine) 法莫替丁(famotidine) 作用点:阻断胃壁细胞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 M胆碱受体阻断药 哌仑西平(pirenzepine):阻断M1受体,减少胃酸分 泌;副作用少;治疗12指肠溃疡及返流性食管炎。 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护理药理学-常用的抗组胺药
常用的抗组胺药—H1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
护理药理学
2.中枢抑制作用 本类药物多数可通过血脑屏障,有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表 现为镇静、嗜睡,尤其以第一代药物苯海拉明和异丙嗪抑制作用 最强。第二代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无中枢抑制作用。
氯苯那敏(扑尔敏)
美克洛嗪(敏克静) 第 二 阿司咪唑(息斯敏) 代
西替利嗪
抗过敏
++ +++ +++
+ +++ +++
中枢抑制
+++ +++ ++
+ - ±
防晕止吐
++ ++ - +++ - -
抗胆碱
+++ +++ ++
+ - +
常用的抗组胺药—H1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
护理药理学
1.H1受体阻断作用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规划教材
护理药理学
Pharmacology in Nursing
抗组胺药的用药护理
常用的抗组胺药
内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1受体阻断药 H2受体阻断药
常用的抗组胺药—H1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
H1受体阻断药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护理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考试重点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1、首关效应(first-pass effect):又称首过消除(first-pass elimination),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2、生物利用度F:是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3、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又称临床药动学监测(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monitoring, CPM)是在药动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4、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经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5、向下调节(down regulation):受体激动剂的浓度升高可使受体的数目会适度减少。
6、向上调节(up regulation):当受体激动剂数目低于正常水平或受体被拮抗剂阻断或因其它原因受到抑制时,受体数目适度增多。
7、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叫做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
8、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叫做标准操作规程,是针对药物临床试验各工作环节,制定的详细可行、规范具体的工作操作规程。
9、稽查(audit):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办者可委托有关人员对临床试验相关工作和文件进行系统性检查。
10、监察:Ⅳ期临床试验即上市后临床试验,又称上市后监察。
11、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间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12、羊水肠道循环:药物经胎盘屏障转运到胎儿体内并经羊膜进入羊水中,但羊水内的蛋白含量仅为母体的1∕10~1∕20,则药物多呈游离型,而为胎儿皮肤吸收或妊娠12周后的胎儿吞咽入胃肠道,并被吸收入血液循环,其代谢由尿排泄,排泄的药物又可被胎儿吞咽羊水而重吸收形成“羊水肠道循环”。
药理学笔记:组胺和组胺受体阻滞药
熟悉H1受体阻滞药的药理作⽤特点。
熟悉临床常⽤的h2受体阻滞药的药理作⽤特点。
组胺(histamine)是⼴泛存在于⼈体组织的⾃⾝活性物质。
组织中的组胺主要含于肥⼤细胞及嗜碱细胞中。
因此,含有较多肥⼤细胞的⽪肤、⽀⽓管粘膜和肠粘膜中组胺浓度较⾼,脑脊液中也有较⾼浓度。
肥⼤细胞颗粒中的组胺常与蛋⽩质结合,物理或化学等刺激能使肥⼤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释放。
组胺与靶细胞上特异受体结合,产⽣⽣物效应;如⼩动脉、⼩静脉和⽑细⾎管舒张,引起⾎压下降甚⾄休克;增加⼼率和⼼肌收缩⼒,抑制房室传导;兴奋平滑肌,引起⽀⽓管痉挛,胃肠绞痛;刺激胃壁细胞,引起胃酸分泌。
组胺受体有h1、h2、h3亚型。
各亚型受体功能见表29-1.组胺的临床应⽤已逐渐减少,但其受体阻断药在临床上却有重⼤价值。
组胺受体分布及效应表受体类型所在组织效应阻断药H1⽀⽓管,胃肠,⼦宫等平滑肌⽪肤⾎管⼼房,房室结收缩扩张收缩增强,传导减慢苯海拉明异丙嗪及氯苯那敏等H2 胃壁细胞⾎管⼼室,窦房结分泌增多扩张收缩加强,⼼率加快西⽶替丁雷尼替丁等H3中枢与外周神经末梢负反馈性调节组胺合成与释放 thioperamide H1受体阻断药 ⼈⼯合成的h1受体阻断药多具有⼄基胺的共同结构,⼄基胺与组胺的侧链相似,对h1受体有较⼤亲和⼒,但⽆内在活性,故能竞争性阻断之。
【药理作⽤】 1.抗外周组胺h1受体效应 h1受体被激动后即能通过g蛋⽩⽽激活磷脂酶c,产⽣三磷酸肌醇(ip3)与⼆酰基⽢油(dg),使细胞内ca2+增加,蛋⽩激酶c活化,从⽽使胃、肠、⽓管、⽀⽓管平滑肌收缩。
⼜释放⾎管内⽪松弛因⼦(edrf)和pgi2,使⼩⾎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h1受体阻断药可拮抗这些作⽤。
如先给h1受体阻断药,可使豚⿏接受百倍致死量的组胺⽽不死亡。
对组胺引起的⾎管扩张和⾎压下降,h1受体阻断药仅有部分拮抗作⽤,因h2受体也参与⼼⾎管功能的调节。
2.中枢作⽤治疗量h1受体阻断药有镇静与嗜唾作⽤。
药理学g034第四节组胺H1受体拮抗剂
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它们在缓解过敏症状的同时减少了嗜睡等副作用。第二代抗组胺药 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湿疹等炎症性疾病。
第三代抗组胺药
总结词
第三代抗组胺药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进一步优化,代表药物有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 等。
详细描述
第三代抗组胺药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阻断组胺受体,减少对其他 受体的影响。它们通常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
第一代抗组胺药
总结词
第一代抗组胺药是最早的抗组胺药物, 代表药物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
VS
详细描述
第一代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来缓解 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水肿等。但它 们具有镇静、嗜睡、乏力等副作用,且长 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
第二代抗组胺药
总结词
第二代抗组胺药相较于第一代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
药理学g034第四节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目录
•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概述 •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种类与药物 •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 •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
望
01
CATALOGUE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一种药物, 通过与组胺H1受体结合,拮抗组 胺的作用,从而缓解过敏反应。
这类药物具有镇静作用,可能导 致服药者出现嗜睡、乏力等症状 ,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可能导致口干 ,使人口渴难耐,需要多喝水来 缓解。
不良反应
01
02
03
眼干
这类药物可能引起眼干症 状,导致眼部不适,如干 涩、痒痛等。
临床药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潍坊医学院
临床药理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潍坊医学院第一章测试1.药物的副作用是指()。
参考答案:是不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2.下列哪项不是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时具有的特点参考答案:药物消率速度不变3.药物的半衰期是指()。
参考答案: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4.首过效应发生于药物体内过程的参考答案:吸收5.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部位主要是参考答案:肝脏6.药物按照一级动力学消除,经过几个半衰期可基本从体内消除干净?参考答案:4-5个7.能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可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称为参考答案:药物8.连续多次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这是机体对药物产生了参考答案:耐受性9.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指对已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就是仿制药需在质量与药效上达到与原研药一致的水平。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老人购买药品时,下列哪种方式是不恰当的()。
参考答案:按广告宣传2.指导老年人保管药物方法不妥的是()。
参考答案:暂时不用的药及时丢弃3.药物代谢和解毒的主要场所是()。
参考答案:肝脏4.妊娠期应完全避免使用的药物有()。
参考答案:氯苯那敏;丙咪嗪;四环素类5.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包括()。
参考答案:要权衡利弊,在妊娠期绝不滥用抗生素;要谨慎使用可引起子宫收缩的药物;要了解不同妊娠时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6.妊娠1-3周内对药物致畸最敏感。
()参考答案:错7.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
()参考答案:对8.口吐白沫是新生儿肺炎的特征之一。
()参考答案:对9.新生儿是指:出生----28天。
()参考答案:对10.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
()参考答案:对11.妊娠期苯妥英钠等药物羟化过程加快,可能与妊娠期间胎盘分泌的孕酮的影响有关。
()参考答案:对12.早孕及临产孕妇可以经胃肠道给药。
()参考答案:错13.妊娠期妇女的用药量应低于非孕妇女。
受体阻断药名词解释药理学
受体阻断药名词解释药理学
受体阻断药(Receptor-blocking drugs)是一类在药理学中常用的药物,用于干扰或抑制生物体的特定细胞受体的功能。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与受体结合来阻断受体与其配体(例如激素或神经递质)的结合,从而产生药理学效应。
受体阻断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之间的桥梁,因此阻断受体的功能可以干扰或抑制这些信号的传递,进而调节细胞的活性。
受体阻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过敏反应等。
例如,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绞痛,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脏收缩力。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则可用于治疗过敏反应,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减少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受体阻断药的选择性也是药物设计和开发的重要方面。
药物的选择性是指其对目标受体的亲和力相对于其他受体的亲和力。
选择性较高的药物可以更有效地作用于特定的受体,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因此,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科学家会尽可能选择具有较高选择性的药物分子。
总之,受体阻断药在药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阻断细胞受体的功能,干扰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从而调节生理功能和治疗疾病。
药物的选择性也是药物设
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基础医学知识之药理学——血液用药及组胺受体阻滞药
基础医学知识之药理学——血液用药及组胺受体阻滞药>>H1受体阻滞药的药理和临床应用>>肝素药理和临床应用>>华法林药理和临床应用>>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药理和临床应用>>促凝药-维生素K药理和临床应用>>硫酸亚铁药理和临床应用>>叶酸类及维生素B12药理和临床应用一、H1组胺受体阻滞药第一代H1受体阻滞药: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氯苯那敏(扑尔敏)、曲吡那敏(扑敏宁)等。
异丙嗪和苯海拉明由于中枢抑制作用强(晕动症),应用受到限制。
第二代H1受体阻滞药:有氯雷他定(开瑞坦)、西替利嗪、阿司咪唑(息斯敏)等,无中枢抑制作用或较弱,作用较持久,被广泛应用。
吡咯醇胺对哮喘有效。
(一)氯苯那敏、氯雷他定(开瑞坦)a.药理作用:主要在肝脏代谢消除1.抗外周H1受体效应:拮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肌收缩2.苯海拉明抑制中枢作用①镇静和睡眠②抗晕镇吐3.其它抗Ach引起的血管扩张和局麻样作用。
减少唾液和支气管腺分泌。
b.临床应用1.变态反应性疾病:对组胺引起的荨麻疹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效果较好。
如枯草热(花粉病)2.防晕止吐3.烦躁性失眠c.不良反应S反应:镇静、嗜睡、乏力等。
2.消化道反应及头痛、口干。
氯苯那敏作用于A.DA受体B.H2受体C.M受体D. H1受体『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氯苯那敏H1受体阻滞药,直接抑制组胺引起的荨麻疹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效果较好。
二、肝素(一)药理作用1.抗凝作用:①体内、体外均有抗凝②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AT-Ⅲ)间接抗凝。
③抗凝血酶Ⅲ能封闭Ⅱ、Ⅸ、Ⅹ、Ⅺ、Ⅻ的活性中心,对Ⅹ、Ⅻ作用强,对作用Ⅱ弱。
④肝素中的负电荷及分子的长度决定着它是抗凝作用最强的最快的药物。
⑤口服无效,常静脉注射。
2.抗动脉粥样硬化。
3.抗炎作用。
(二)临床应用1.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栓塞。
2.DIC。
3.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等抗凝。
临床药理学理论指导阿司匹林的药动学特点
临床药理学理论指导阿司匹林的药动学特点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它的作用机制为阻断组胺的合成。
药理学的临床指导,可将阿司匹林的药动学特点归纳如下:一、给药方式
阿司匹林的给药方式主要有口服和肌注两种,肌注的效果最好,但它的毒性较大,口服的效果较差,但它的毒性较低,在临床上一般采用口服的方式给药。
二、吸收
阿司匹林的吸收主要受到肠液pH值的影响,它在碱性环境下吸收得比较快,在酸性环境下吸收则减慢,而且口服,肌注等给药方式对吸收的影响较小。
三、分布
阿司匹林的分布一般半衰期为2-4小时,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主要分布于肝脏、肾脏等,分布范围广,可进入细胞膜及细胞质。
四、代谢
阿司匹林主要经过人体肝脏的循环代谢机制,可以分解为水溶性的代谢产物,并被随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其代谢经历比较快,约半衰期在30分钟左右。
五、排泄
阿司匹林被主要通过尿液排泄,少量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养分吸收和排泄都很快,在体内迅速消除。
六、给药剂量
阿司匹林的给药剂量能够安全有效的控制疼痛及发热,一般的给药剂量为每次口服0.5-2g,每日3-4次,肌注,通常单次剂量为500mg。
《药理学》组胺和组胺受体阻断药
胃肠道
心房肌
心脏
房室交界 窦房结
心室肌 胃粘膜的壁细胞
子宫
中枢
H1受体
扩张 收缩 收缩
— 传导减慢
— — — 收缩 觉醒反应
H2受体
扩张
— — 收缩
— 心率加快
收缩 胃酸分泌增多
松弛 —
二、抗组胺药
预防或治疗组胺的不良生物学后果。 理论上可以通过多种办法实现,如:
防止或减少组胺从细胞释放; 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 直接拮抗组胺的生物效应。 但是,目前,抗组胺药——仅指作用 于组胺受体、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的药物。
神经元也能生成和贮存组胺。
HN
N
组胺酸
CH2CHNH2 组 胺 脱 羧 酶
COOH
-CO2
HN
N
组胺
CH2CH2NH2
二、组 胺
2、组胺释放的影响因素:
(1)使肥大细胞生理功能变化的因子
如:乙酰胆碱、α受体激动剂、β受体拮抗剂 等药物。
(2)直接损伤肥大细胞膜的因子
① 如许多带正电荷(碱性)的物质:
2.局部激素的特点
(1)局部激素是由体内许多组织产生,广泛存 在于体内许多组织。
激素则由特定内分泌腺产生。 (2)局部激素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产生, 以旁分泌方式到达临近部位发挥作用。勿需进入 血液循环。
激素则需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远处的靶器官 发挥作用。
(3)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为抵御或适应 这种异常变化,局部激素被激活和释放,引 起组织局部 特殊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机 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
动物体内活的组织细胞,对异物 (如 抗原、化学物质或药物)进行识别、反应 和处理后,产生特异性抗体。
当同一抗原第二次侵入体内,就发 生抗原——抗体反应,敏感动物会出现 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是过敏性休克。
《护理药理学》课程标准
高职护理专业《护理药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药理学课程代码:030223建议课时数:36学时适用专业:高职护理专业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学分:2分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护理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本课程主要介绍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用法、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和用药护理等。
其任务是为临床医护工作中能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作出用药护理、用药指导、用药咨询等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的功能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为培养从事社区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实用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①使学生具备用药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为在临床护理和药物治疗中,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提高护理水平,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和减少药物毒副反应奠定基础;②为以后学习相关岗位知识和职业技能、适应职业变化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一)课程衔接《护理药理学》课程开设于第二学期。
图1 《护理药理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衔接(二)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分析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护理专业必备知识与理论,能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能在国内外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及老年福利院等一线护理岗位有效开展临床、预防、保健、康复护理活动,具有较强职业素养和学习、创新能力的高技能护理人才。
通过广泛的临床护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调查和我校历届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药理学方面的知识、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用药前后的护理、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防治、用药指导等。
经职业能力分析,以对各科病人进行护理保健的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执业护士基本职业技能为主线,采用工-学结合,院-校联动的深度递进从而具有规范的从事社区医疗卫生保健的岗位工作能力,以适应今后基层医疗工作的开展,并能取得执业护士执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