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孟子
16
3.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是什么?
“以 顺 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妾妇 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 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 思;
4.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使我骄奢淫逸
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 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助词“的”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
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 丈夫之冠也、女子之 独立性。 嫁也
使动用法:淫、移、屈
字词练习
1.解释下列句词的意思。
这,这样的人
①妾妇之道 ( 方法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③居天下之广居 ( 居住3/3
17
5.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用 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
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即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6.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理解文意
1、景春认为大丈夫应该是:
2、孟子认为景春的观点错在哪里?
3、从本文哪几个方面论述应该知礼 这一个观点?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5、“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 一句有何现实意义?
15
2020/3/3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安居而天下熄 战争停息, 2,父命之 教导、训诲 3 ,与民由之 循着 天下太平 4,富贵不能淫 使昏乱,迷惑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富贵不能淫【先秦】孟子《富贵不能淫》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言论。
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yí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注释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
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惧:害怕。
安居:安静。
熄:同“息”,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是:这,这个。
焉:怎么,哪里。
子:你。
未学:没有学。
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丈夫之冠: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
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古人二十岁既为加冠。
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共35张ppt).ppt
戒: (1)戒之曰( 动词,告诫。 ) (2)必敬必戒( 形容词,谨慎。 )
得: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助动词,能够。) (2)得志( 动词,实现。)
1、解释标红的词语。
(1)往之女家(
)
(2)与民由之(
)
(3)岂不诚大丈夫哉(
)
(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5)以顺为正者(
)
2、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
)
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 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 丈失的内涵。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 “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 得志”为对比论证。
淫 :惑乱,迷惑。使动用法。 移 :改变,动摇。使动用法。 屈 :屈服。使动用法。 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压 服他的志,这就叫作大丈夫。
居天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 天下之大道。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探究3]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 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 的意思相近?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探究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 “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 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 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 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 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赏析
《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赏析《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赏析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有节气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赏析《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对丈夫。
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首先,孟子针锋相对地用了一个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对景春的观点给予直接的否定。
《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赏析
《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赏析《富贵不能淫》原文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译文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导读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
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道进退。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富贵不能淫》赏析《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对丈夫。
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初中语文文言文《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赏析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原文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译文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导读《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可以当成一篇驳论文来阅读。
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
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道进退。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富贵不能淫》赏析《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对丈夫。
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富贵不能淫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重点和难点】1.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2.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2)父命之(3)以顺为正者(4)富贵不能淫2.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________”。
(2)《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书”。
[答案]1.(1)真正,确实。
(2)教导、训诲。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副本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注释: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熄:平息,太平;翻译: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会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注释:焉:怎么,哪里;冠(guàn): 行冠礼,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命:教导,训诲;翻译: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注释:戒:告诫;女家:这里指夫家。
女,同“汝”,你;夫子:这里指丈夫。
翻译: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注释:正:准则,标准。
广居:宽广的住宅,这里指“仁”;正位:正确的位置,这里指“礼“;大道:正确的道路,这里指“义”。
由:遵循。
翻译: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妾妇之道。
(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淫:惑乱,迷惑;移:改变,动摇;屈:屈服。
翻译: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
”。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
疏通文意
常常 犯错 这样
困惑
同“横”,梗 塞,不顺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有所作为 表现 显露、流露
了解、明白
思虑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不言而喻、家喻户晓
译文: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
思虑堵塞,然后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
才能被人们了解。
疏通文意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实现
遵从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大丈夫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 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正确的大路“义” 上。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 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疏通文意
使……迷惑
使……动摇、改变
被任用 田地
疏通文意
捣土用的
选拔、任用 杵(chǔ)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从 结构助词,的
狱官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集市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 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救出 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从 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课堂练习
1.解释下面红色的词语。 A.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 真正,确实) B.父命之 命:( 教导,训诲 ) C.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D.与民由之 由:( 遵从 ) E.必敬必戒 戒:( 谨慎 )
2.翻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 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今天,我 们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富贵不能淫
目录
01 基础知识 02 课文解读 03 课后练习 04 合作探究
文题解读 知识链接
《富贵不能淫》 意为富贵不能使其迷惑,这是大丈夫所应 具备的品质。以此为题,意蕴丰富,富有气势。
疏通文意:
真正,确实
指有大志、有作为、 有气节的男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害怕
同“息”,平息,指战 争停息,天下太平。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作 为、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 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疏通文意:
怎么,哪里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 写而成,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 典著作。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 在一起称“四书”。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 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 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 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 响很大。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 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的男 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 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 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 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 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ppt课件
省略句: 居天下之广居 [省略主语“大丈夫”,即“(丈夫)居天下之广居”]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 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 焉 得 为 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 冠 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 门,戒之曰:‘往之 女家,必敬必 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 之;不得志,独行 其 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 谓大丈 夫。”
口,告诫她说:
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
这里指丈夫。
准则,标准
‘往之 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 者,
到
形容词,谨慎
介词,把
妾妇之道也。
规则
把张仪、公孙衍之流,一切以君主好恶,个人利
益为转移,没有原则和操守的行为与妾妇之道类
比,打蛇七寸!高!实在是高!
‘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 夫!’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按照孟子“大丈夫”的标准,你认为哪些人算得上是大丈 夫?
•文天祥被俘后拒绝高宫厚禄的诱惑,写诗明志,从容就义, 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富贵不能淫”的体现。 •朱自清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宁可挨饿,也不肯领取带侮辱性 的“美国救济粮”,表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崇高的民族 气节,是“贫贱不能移”的体现。 •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和嚣张气焰,仍然拍案而起, 宁死不屈,是“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使动用法,使...迷惑
富贵不能淫,
主谓,取独
此之
这样(的人)
贫贱不能移,
使动用法,使...动摇
谓大丈夫。” 称得上,叫做
使动用法,使...屈服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此之谓大丈夫。”
使动用法。 使……惑乱, 迷惑。
使动用法, 使……屈 服。
译文:“(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
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 ,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 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人才 称得上大丈夫。”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者,……也”,表判断。)
2. 省略句 戒之曰。 (省去主语“母亲”。)
整体感知
1、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大丈夫?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 富贵不能淫。 古义:惑乱,迷惑。 今义:过多;放纵;淫乱。
字词积累
古今异义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古义: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有节奏朗读课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 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 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 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
深入探究
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 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独立的价格,没有仁 义道德的原则,他们所行不过是“以顺为正”的 “妾妇之道“,所以不配称为大丈夫。
深入探究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1.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一词多义
1、得: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能够,可以) ②得志,与民由之 (实现)
2、戒:①戒之曰 (告诫) ②必敬必戒 (谨慎)
字词句式
一词多义
1、正:①以顺为正者
(常法)
②立天下之正位 (正确的)
2、居:①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②居天下之广居 (住宅)
3、之:①丈夫之冠也
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 丈夫!’把顺从作为标准的,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 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大路— —义。
课文翻译
实现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前进;不得志的时 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 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 大丈夫。”
停息
熄。” 副词,表反问,难道 真正,确实
这 怎么,哪
你
行冠
教导,训诲
孟子曰:“是焉里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礼冠也,父命之;女
告诫
谨慎 违背
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
顺从 准则
规则
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
遵从
自
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己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 礼的坚守。
知识链接
苏秦用锥子扎腿,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 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
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他们所 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 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第22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梳理
富贵不能淫【文题】题目的意思是富贵不能使其迷惑。
这是大夫所应具备的品质。
以此为题,意蕴丰富,富有气势。
【课文理解】【文章主旨】本文义正言辞的驳斥了景春的谬论后,紧接着便对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作了明确的说明和界定。
真正的大丈夫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二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
只有这样,才算得上大丈夫。
【写作特点】1.本文巧设譬喻,用家庭学理入手,逐渐引入本题。
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
文势则波澜起伏。
考究用词,讲究句式,笔法灵活,说理充分。
文章极具雄辩的气势。
2.对比鲜明,逻辑严谨,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自然写意,实则逻辑清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语言简练,善用排比。
文章多处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三句依次对应着儒家思想中的“仁”“礼”“义”,阐释了作为大丈夫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练习题目】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字,时期家、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
2、《孟子》是记录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编著。
与、、合称“四书”。
《富贵不能淫》选自。
3、给加点字注音轲.()邹.人()淫.()公孙衍.()丈夫之冠.()衣冠.()4、在相对应的空隙处解释加点词,翻译划线句。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5.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富贵不能淫》全文翻译
《富贵不能淫》全文翻译一、《富贵不能淫》全文翻译如下:景春说:“公孙衍(yǎn)、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
(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二、《富贵不能淫》原文如下: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扩展资料:《富贵不能淫》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的例子:富贵不能淫:文天祥兵败被俘后,拒绝高官厚禄,写诗明志,慷慨就义贫贱不能移:战国时齐国饥荒,一位穷人宁死不吃嗟来之食威武不能屈: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死不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富贵不能淫》。
孟子《富贵不能淫》赏析
《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可以当成一篇驳论文来阅读。
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对丈夫。
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我们看孟子是如何批驳的。
首先,孟子针锋相对地用了一个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对景春的观点给予直接的否定。
其次,孟子进行了分析,回答了“公孙衍、张仪之流”为什么不能称为大丈夫。
孟子并未直接指出原因,而是针对他们的行为打了一个比方,进行了“比喻论证”,其分析含蓄而幽默,充满讽刺意味。
孟子从“礼”开始谈起,“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孟子说,男子成年的时候,父亲给予教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教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能违背你的丈夫!”孟子通过这样的讲述,比喻公孙衍、张仪之流的行为,公孙衍、张仪他们虽然身为三国相、六国相,威欺天下,但是他们也要无条件地服从一国之长,他们的一切行为,还要根本决定于秦王、魏王的利益取向,他们的所谓“大丈夫行为”,实际上是趋炎附势、狐假虎威的没有原则的“事君之道”。
这与“母亲”教导所说的“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完全相同。
第三,得出结论,公孙衍、张仪之流的所行“以顺为正”,是“妾妇之道”,不是“大丈夫之道”。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不讲仁义道德原则,只是“以顺为正”,所行只不过是小人、妾妇奉行的是“妾妇之道”,非大丈夫所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子:丈夫
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 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夫家,一定要 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
以……为:把……当作
之:的
以 顺 为 正 者,妾 妇 之 道 也。
顺:顺从 正:准则、标准 道:道理
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
居:动词,居住 之:的
子未学礼乎?
子:你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 吗?
பைடு நூலகம் 命:教导、训诲
丈夫:指古代男子
之:不译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冠:行冠礼,名词作动词 之:代指“丈夫” 嫁:出嫁
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
之:到 之:到 戒:告诫 之:代指“女子”
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女:同“汝”,你 戒:谨慎
居:名词,住所 立:站立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道:道路
朱熹注释为: 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大丈夫应该) 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 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 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得:实现
由:遵循 之:代指正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当堂诊学
1、请你各例举出能表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 2、翻译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丈夫之冠也 (2)往之女家 (3)居天下之广居 (4)富贵不能淫 3、填空 《富贵不能淫》选自 ,孟子,名 ,战国时期 著名的 、 。
强化补清
• 整理笔记,背诵全文
•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仁礼义的 坚守。
• 景春提出了什么观点?为何会提出此观点? • 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是怎样反驳的?
(时间:5分钟)
驳论文
• 驳论文就是争锋相对的提出自己的正确观 点,有破有立。 • 孟子先驳斥,表示不认同的态度; • 接着以妾妇之道作比戳破景春的观点; • 再正面提出自己心中大丈夫的标准。
课题导入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到 底什么是“大丈夫”呢?你还记得亚圣孟 子的理解吗?
富贵不能淫
《孟子》
目标引领
• 1.积累文言字词,翻译重点句子。 • 2.参照文言文中考要求,理解文章 重点内容。
独立自学
• 巩固文章中重点字词读音,回顾作者相关 文体知识。 • 提示:可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 • (时间:3分钟)
大丈夫: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
怒:发怒 俱:害怕 安居:安定地生活
天下熄: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 平无事。”
是:这
焉:怎么,哪里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能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能实现理想时,就同百姓一起遵循正道而行; 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淫:使……迷惑
移:使……动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屈:使……屈服 之:不译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 守动摇,威胁暴力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 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 你能找出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吗? •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目标升华
• 你能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哪些精彩之处吗?
• 语言含蓄,讽刺尖锐深刻。孟子通过言“礼”来 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以此得出“以顺为 正者,妾妇之道也”,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 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顺从为准则,是在行“妾 妇之道”。 • 运用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排比,气 势磅礴,铿锵有力地表明观点,具有极强的感染 力,成为千古名句。
• 在社会政治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孟 子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引导探究
• 复习文言文《富贵不能淫》中的重点字 词的翻译和主要内容。
• (时间:6分钟)
岂:难道
诚:真正,确实
而:表承接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此之谓大丈夫。 • “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 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
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什么不同?
•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 毫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
• (战国后期,秦国力量越来越强,东方六国都不能单独抗 秦,公孙衍与洛阳人苏秦,先后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称 为“合纵”。秦国用魏国人张仪,劝说各国帮助秦国进攻 其它的弱国,叫做“连横”。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 长时间。那时候,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时而加入“合纵”, 时而加入“连横”,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 这么来的。 )
• • • •
公孙衍( yǎn) 天下熄( xī ) 丈夫之冠也( guàn ) 往之女家( rǔ )
•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 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 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 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他从仁爱的角 度出发,说道:“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 子远庖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