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常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C常识

一、什么是风险投资?

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据美国商业部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95% 的科技发明与创新都来自小型的新兴企业。而这些发明创新转变为实际生产力要借助于风险投资。

关于VC的概念界定起源于对英语原文“venture capital”的不同理解。创业投资论(以下简称创投论)认为,“venture capital”一词中的“venture”是特指“创建企业”这种特定意义上的冒险创业行为,故“venture capital”应当被准确翻译为“创业资本”或根据不同的语境翻译为“创业投资”。与之相对应,完整意义上的“创业投资”,系指向极具增长潜力的未上市创业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通过创业管理服务参与企业创业过程,以期获得高资本增值的一种投资行为。实际上,风险投资这种严格的古典意义正在改变。近些年来,风险投资正在向非风险投资靠近——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风险投资走出传统的投资范围,向私人权益资本的其它领域扩张。风险投资和非风险投资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从某种意义上说,广义上的风险投资资本可以基本囊括私人权益资本的全部投资项目。

风险投资家所追逐的目标是创造高额收益的机会。风险投资是一个不断向新兴企业注入资金的过程。总之,风险投资是一种长期的、流动性低的权益资本,平均投资时间5年到7年。一般情况下,风险

投资家不会将风险资本一下全部投入风险企业,而是随着企业的成长不断地分期分批地投入资金。这样做既可以减少风险又有助于资金周转。

二、VC风险投资发展简况

在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中,风险投资经历了50年代、60年代的兴起,70年代的衰退,80年代的复兴,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低潮和90年代的蓬勃发展这样一些阶段。

美国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美国风险投资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由私人或银行家将资金投资于石油、钢铁、铁路等事业。1924年IBM公司的成立,是风险投资促使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则始于1946年世界上第一个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发展公司的成立。5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通过了《小企业投资法案》,该法案授权联邦政府设立小企业管理局,经小企业管理局审查和核发许可证的小企业投资公司,可以从联邦政府获得优惠的信贷支持。与此同时,未能得到政府优惠信贷支持的风险资本开始大量出现,形成了延续到60年代末才结束的美国第一次风险投资浪潮,极大地推动了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美国以半导体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的发展。

1969年美国资本收益税从29%增加到49.5%,加上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对风险投资是一个致命打击,致使美国风险投资70年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8年资本收益税降低到28%,1981年又进一步降低到20%,美国风险投资业才得以快速发展。80年代围绕

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形成了美国第二次风险投资浪潮,奠定了美国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的国际优势地位。90年代美国出现了第三次风险投资浪潮,风险投资为美国确立其IT产业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做出了贡献,目前全球新经济虽然处于调整当中,但美国仍然是风险投资最为发达的国家。

总的来说,风险投资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推动了高科技成果转化,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可以说上个世纪高科技领域中的许多成果,从50年代半导体材料、70年代的微型计算机、80年代的生物工程技术、90年代IT产业的兴起,无一不是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完成其产业化过程并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的。正是风险投资活动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美国在国际分工中牢牢掌握了主动权,取得了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过去十年,美国的风险投资业本身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金融行业。风险投资公司如雨后春笋,成批涌现。拥有1亿美元,甚至10亿美元资产的风险投资公司比比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风险投资公司走出狭义的风险投资模式,转向了更广泛的资金需求市场。除了传统业务,风险投资家开拓了广义上的风险投资业务,如风险租赁、麦则恩投资、风险杠杆购并、风险联合投资等等,进一步加强了风险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已雏形初具。截至2001年底,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已发展到300余家,具备了200亿元的投资能力。然而,相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我国风险投资规模依然太

小,很难完成促进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艰巨任务。

而且由于种种原因,所投的方向与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少有关联。总体观之还是太过于零星破碎,力度规模也太小太弱。目前大量游动在试验区、高新技术区的资金或是政府融资、或是高利贷资金,不可能具备风险资金的内含特性。它们近利性强,与高科技深专长进的本性不合,要么压力机制不对,要么容易游离于企业主业之外,使科技创业难成气候。高科技发展极缺也急需的,就是风险投资这样的“机制”

三、VC退出策略

(一)主板退出

从理论上讲,创业企业股票发行上市通常是风险投资家们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股票上市后,风险投资商作为发起人,在经过一段禁期之后即可售出其持有的风险企业股票,或者是按比例逐步售出持有的股票,从而获取巨额增值,实现成功退出。风险投资一个重要的退出方式就是促使被投资企业直接上市。当被投资企业发展到适度规模后,风险投资公司必须积极利用在主板上市的机会,通过主板,“直接上市(IPO)”或者“间接上市(买壳)”。从现阶段看,主板是国内的风险投资被投资企业上市的唯一渠道之一。

(二)创业板退出

创业板是境内外风险投资企业都竭力利用的通道。目前,国内“创业板”还未出台。其他可供选择的“创业板”包括香港创业板、美国NASDAQ、新加坡创业板等。尽管创业板各家规定不同,但经验表

明,它始终是风险投资退出最重要的通道。因此作为国内风险投资公司,应该熟悉各个创业板的游戏规则,加大对其驾驭的力度,充分利用创业板这样一个市场退出机制。

(三)OTC市场退出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中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透过OTC市场实现退出。OTC亦即证券柜台交易的即时行情报价服务系统,实际就是场外交易。OTC一般不制订上市标准,不向上市公司收取费用,上市过程短。中国目前没有OTC市场组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制度缺陷。我国的各类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交易市场等虽然与标准化、证券化的OTC市场仍有较大差距,但可以看作是“准OTC市场”。风险投资的被投资项目在不适宜马上上市(不论是主板或创业板)的情况下而又想尽快退出的话,则应考虑利用OTC市场。

(四)股权转让

除了各种上市渠道外,股权转让或并购是风险资本成功退出的另一重要途径。风险投资已投企业的并购主体,一般是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即国内外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这些战略投资者要么从自身的主营业务出发,并购相关项目,扩大业务范围、提高集团整体盈利水平;要么围绕主营业务,考虑技术、生产、销售等因素,扩大营业规模,使吸收的项目能与主营业务相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要么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在主营业务以外,开拓新的业务范围,展开多元化经营。吸收战略投资者进入,也是国内风险投资退出的一条重要途径。

(五)管理层收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