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

这是最新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重点这是最新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重点这是最新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重点这是最新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重点一 1 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2、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岗位分析为企业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岗位分析为员工考核、晋升提供了依据。

3岗位分析成为企业改进岗位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岗位分析是企业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计划,进行人才预测的重要前提。

5岗位分析是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3、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识别信息)、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工作说明书的内容(1)基本资料(2岗位职责(3)监督与岗位关系(4)工作内容和要求(5)工作权限(6)劳动条件和环境 7工作时间8)资力9)身体条件 10心理品质要求11)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12)绩效考评4、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二)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三)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一)岗位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二)岗位工作的满负荷三)岗位的工时制度四)劳动环境的优化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一)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1、程序分析(1)作业程序图2)流程图3)线图,亦即流线图4)人—机程序图5)多作业程序图6)操作人程序图2、动作研究二)现代工效学的方法(三)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5、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知识重点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知识重点

(一)原则、原理1、组织机构实施要则:命令管理系统一元化;明确责任和权限;优先组建管理机构和配备人员;分配职责。

2、组织设计要求七原则:目标、任务;分工、协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指挥;权责相等;精干原则;有效管理幅度原则;3、岗位设置的原则:因事设岗;岗位精简;岗位有效配合;发挥积极效应;体现经济、合理、科学、系统化。

4、HRP费用预算与执行原则:分头预算;总体控制;个案执行。

5、HR基本原理:同素异构;能位匹配;互补优化;动态适应;激励强化;公平竞争;信息激励;文化激励。

6、招聘广告设计原则:引起读者注意;激发读者兴趣;创造求职愿望;促使求职行动;真实、合法、简洁。

7、人员录用原则:因事择人;任人唯贤;用人不疑;严爱相济。

人员甄选原则:因事择人;德才兼备;用人所长;民主集中;回避原则。

8、招聘原则:效率优先;双向选择;公平公正;确保质量。

9、人员配置原理:要素有用;能位对应;互补增值;动态适应;弹性冗余。

10、培训原则:战略原则;长期性原则;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全员教育、重点提高相结合;主动参与原则; 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投资效益原则。

11、培训需求信息分析指导原则:审查一致性和准确性;使用所有相关信息、数据;保守个人信息、数据秘密;尽量使用最简单的统计方法。

12、职业发展计划原则:清晰性;挑战性;变动性;一致性;激励性;合作性;全程;具体;实际;可评量。

13、绩效管理原则:公开与开放;反馈与修改;定期化与制度化;可靠性与正确性;可行性与实用性(限制因素分析;目标与效益分析;潜在问题分析)。

14、绩效考核原则:客观、公正、科学、简便原则;注重实绩;多途径、分能级;阶段性和连续性结合。

15、岗位评价原则:系统性;实用性;标准化;能级对应;优化原则。

(另注意:P259)16、薪酬管理原则: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正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薪酬成本控制。

17、福利管理原则:合理性;必要性;计划性;协调性。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要点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要点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要点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要点是考察候选人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份涵盖了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要点的大纲,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1. 组织理论与结构:了解组织概念、结构类型,以及组织发展的相关理论。

2. 工作分析与描述:掌握工作分析的方法和工作描述的要素,能够进行工作分析和工作描述。

3. 招聘与录用:了解招聘渠道和方法,掌握招聘流程和面试技巧,能够进行候选人的筛选和录用。

4. 培训与开发:了解培训与开发的概念和目的,掌握培训计划和培训评估的方法,能够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组织。

5. 绩效管理:了解绩效管理的目的和方法,掌握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流程,能够进行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

二、薪酬福利管理1. 薪酬管理:了解薪酬管理的目的和原则,掌握薪酬制度的设计和薪酬调查的方法,能够制定薪酬政策和管理薪酬水平。

2. 社会保险与福利: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掌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的管理和操作,能够处理员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问题。

三、员工关系管理1. 劳动法律法规: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和劳资关系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依法保护员工权益和处理劳资纠纷。

2. 员工激励与遣散:了解员工激励理论和方法,掌握员工离职的程序和方法,能够进行员工激励和遣散操作。

3. 员工关系:了解员工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手段,能够开展员工关系沟通和协商。

四、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与数据分析1.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了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作用和流程,掌握人力资源信息的录入和查询,能够使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管理。

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了解数据分析的概念和方法,能够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五、专业素养1. 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与职业操守: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和职业操守的要求,能够正确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

2. 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理念和方法,能够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考试知识点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考试知识点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知识点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及战术汁划(即具体的实施汁划)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 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坏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2从规划的期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区分为长期规划(5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讣划(规划期限在1年至5年的)和短期计划(1年及以内的计划)3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

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泄,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il•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讣。

3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4人员规划。

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

5费用规划。

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

4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地位:1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泄性作用的规划。

2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

3企业工作岗位分析、劳动泄员立额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

4人力资源规划又对企业务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步骤及方法,做出了具体而详尽的安排。

5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 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6岗位分析的内容:1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朗作出科学的界左,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 并作岀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2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岀本岗位员工所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组织设计: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组织结构设计、岗位职责和权限划分等内容。

2.员工招聘与选拔:包括招聘渠道选择、招聘流程与方法、面
试技巧、胜任力模型等内容。

3.员工培训与发展: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设计、培训
方法与技术、员工发展规划等内容。

4.绩效管理与薪酬福利:包括绩效评估与考核、薪酬制度设计
与管理、福利计划与管理等内容。

5.劳动关系与法律法规: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关系协调、
劳动法律法规的应用等内容。

6.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包括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HR数据分析与决策等内容。

7.全员素质提升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包括员工关系管理、员
工激励与福利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内容。

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上各个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助理人力资源师重点内容考点

助理人力资源师重点内容考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2、组织规划;3、制度规划;4、人员规划;5、费用规划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为招聘、选拨、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基础;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依据;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能使员工通过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了解岗位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工和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和职务晋升路线,及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1.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2.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3.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1 准备阶段 2 调查阶段 3 总结分析阶段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 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 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 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搞好劳动定员工作,核心是保持先进合理的定员水平制度化管理的优点:1 个人与权利相分离2 制度化管理以理性分析为基础,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的体现3 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1 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2 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3 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4 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5 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1 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草案2 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组织讨论3 逐步修改调整、充实完善。

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内部招募有如下优点:1、准确性高2、适应性快3、激励性强4、费用较低内部招募的缺点:1、因处理不公、方法不当或员工个人的原因,可能会在企业中造成一些矛盾,产生不利的影响:2、容易抑制创新:3、企业高层管理者老化现象:4、容易形成小集团,“近亲繁殖”。

外部招募的特点:优点:1、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2、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3、树立形象的作用。

缺点:1、筛选难度大2、进入角色慢3、招募成本大4、决策风险大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1 准备展位2 准备资料和设备3 招聘人员的准备4 与协作方沟通联系5 招聘会的宣传工作6 招聘会后的工作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有推荐法、布告法、档案法1、推荐法:优点:比较了解被推荐人的情况,一般来说主管推荐更有效,成本比较低;缺点:比较主观,容易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且容易形成小团体。

助理人力资源师复习重点笔记

助理人力资源师复习重点笔记

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

组织。

制度。

人员。

费用。

2。

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在完成岗位调查的基础上。

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作出科学界定。

在界定工作范围和内容后。

根据岗位自身特点。

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

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

制定工作说明书。

岗位规范。

3工作分析的作用:为招聘。

选拨。

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基础。

考评。

晋升提供依据。

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

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

人才供给与需求预测。

建立健全薪酬制度的步鄹。

4。

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书面资料。

任职者报告。

同事的报告。

直接观察。

5。

岗位规范的内容:岗位劳动规则。

定员定额标准。

岗位培训规范。

岗位员工规范。

6。

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基本资料。

岗位职责。

监督与岗位关系。

工作内容与要求。

工作权限。

劳动条件和环境。

工作时间。

资历。

身体条件。

心理品质要求。

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绩效考评。

7。

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一。

准备阶段任务:了解情况。

建立联系。

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规定调查范围。

对象和方法。

设计调查方案步鄹:明确调查的目的。

对象和单位。

工程。

表格和填写说明。

时间。

地点和方法。

8。

工作岗位设计的原则:任务目标。

合理分工。

责权利相对应。

9。

改进岗位设计的内容:扩大化丰富化。

岗位工作满负荷。

工时制度。

环境优化。

10工作扩大化含横向、纵向。

作用:工作范围。

责任增加。

改变了单调。

乏味。

利于提高劳动效率。

丰富化要求:任务多样性。

任务的意义。

整体性。

自主权。

信息沟通与反馈。

作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利于员工实现个人价值。

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生理。

心理上满足。

11 工效学的研究内容:人体测量的方法和标准。

劳动者作业区域。

场所与设备设计的原理、原则和标准研究。

劳动者劳动强度与能量代谢问题。

作业能力和作业疲劳问题研究。

人体感知特征和反应特征。

显示装置与控制系统设计原理及标准。

作业环境。

人机环境。

劳动安全与心理卫生问题。

12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各章要点(1)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各章要点(1)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各章要点(1)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发展历程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基础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
•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第三章:员工招聘与入职管理
•员工招聘的流程和方法
•岗位需求分析和用人标准的确定
•新员工入职培训和融入组织的策略
第四章:员工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方法
•绩效评定指标的设计和权重确定
•薪酬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第五章:员工关系与员工福利
•员工关系管理的要点和策略
•员工福利制度的设计和实施
•员工激励和团队建设
第六章:职业生涯发展与人才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计划
•组织领导力和人才管理的挑战
以上是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第一部分的要点概述,每一章节都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和实践方法。

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作用、目标、意义1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作用、目标、意义1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要点4作用、目标、意义:1、的作用:得到和保持一定数量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员;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 能够预测企业组织中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建设一支训练有素,运作灵活的劳动力队伍,增强企业适应未知环境的能力;减少企业在关键技术环节对外部招聘的依赖性。

2、制定招聘计划的意义:人员招聘录用计划作为组织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为人员招聘录用工作提供了客观的依据、科学的规范和实用的方法,能够避免人员招聘录用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绩效考评的目的:考核员工工作绩效;建立公司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程序和方法;达成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对绩效考评的认同、理解和操作的熟知;绩效考评制度的促进;公司整体工作绩效的改善和提升。

4、实施培训开发的目的:提高工作绩效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增强组织或个人的应变和适应能力; 提高和增强组织企业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

5、岗位调查的目的:岗位调查是以工作岗位为对象,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收集各种与岗位有关的信息和资料的过程。

收集各种有关的数据、资料,以便系统、全面、深入地对岗位进行描述;为改进工作岗位的设计提供信息;为制定各种人事文件(如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进行岗位分析提资料;为岗位评价与岗位分类提供必要的依据。

6、岗位调查的意义:岗位调查是岗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岗位调查,才能准确、全面、系统地占有丰富的原始资料,顺利进行岗位分析和评价,正确地认识岗位的性质特征,达到岗位研究的目的。

是实现岗位研究的各种任务,提高岗位分析、评价与分类质量的首要环节和重要保证。

7、岗位分析的目的: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为企业的提供依据,保证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8、入职培训的目的:是使任职者具备一名合格员工的基本条件。

9、入职培训的作用:新员工进入群体过程的需要;打消新员工对新的工作环境不切实际的期望;满足新员工需要的专门信息;降低文化冲击的影响;避免企业管理人员过多地行使权威。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重点要点汇总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重点要点汇总

新版教材)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重点要点汇总第一章劳动法1、什么是劳动法? 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

2、劳动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劳动法的主要特点有:(1)劳动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

(2)劳动法与民法关系密切,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

(3)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3、劳动法所调整的对象是什么?劳动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劳动关系,即劳动者因参加社会劳动而与所属的企业、事业、国家机关及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之间所发生的那一部分劳动关系。

4、劳动法所调整的其他关系是指什么?这些关系的当事人有哪些? 除了劳动关系之外,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还包括那些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有些是发生劳动关系的必要前提,有些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有些是随着劳动关系而附带产生的关系。

这些关系的当事人,有一方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中的一方,而另一方则是有关的政府机关等。

5、简述现代劳动法主要由几种制度组成。

现代劳动法主要由就业促进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技能开发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和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组成。

6、就业促进制度的内容有哪些?就业促进制度主要包括国家的就业方针,政府有关部门在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服务、实施失业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和措施,以及对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的专门促进措施等。

7、什么是集体谈判?集体合同制度包括哪些内容?集体谈判是指员工代表(通常是工会代表)和单位行政部门或者雇主之间就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劳动关系的处理问题进行的谈判制度.集体谈判在我国目前被称为“集体协商"。

当谈判达成一致时,双方达成的协议称为集体合同。

集体谈判制度主要包括谈判的主体、对象和程序,对谈判过程中劳方谈判权的保护,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在集体谈判中的作用.集体合同制度主要包括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和解除,以及集体合同的形式和效力等内容.8、社会保险制度的功能有哪些?内容是什么?社会保险制度的功能是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和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帮助和补偿。

助理人力资源师重点资料

助理人力资源师重点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

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开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方案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应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5、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本钱、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

二、工作岗位分析概述P2工作岗位分析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担任本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标准的过程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根本依据,实现:适才适所,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位得其人〔1〕岗位描述;〔2〕岗位要求三、工作岗位分析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担任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标准的过程四、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在企业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它的名称、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

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根底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做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拟、分析和描述,并做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第一章第一章1.组织信息处理的要求与程序(P132)组织信息处理的要求:(1)及时性:所谓及时,一是指对事过境迁并且不能追忆的信息要及时记录;二是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

如果信息不能及时提供给各级管理部门使用,就会失去它的价值所在。

信息流在一定程度上总落后于物流,这就是信息于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2)信息的准确性:信息不仅要及时,而且要求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

有了可*的原始数据,才能加工出准确的信息,才能保证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判断。

信息准确的另一个含义是同一信息具有统一性或唯一性。

(3)适用性:管理信息是否有效,还取决于是否适用。

应当提供适用的信息,使各级管理部门看到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主要数据,以便作出相应的决策。

(4)经济性: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适用性还必须建立在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

信息在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信息处理也是现代化企业中一项复杂的而且投资较大、占人较多的工作。

因此,对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必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符合及时、准确、适用和经济的全面要求。

信息处理也叫数据处理,包括以下程序:(1)信息原始数据的采集。

这是信息处理的基础,必须保证原始信息的准确、完整。

(2)信息的加工,这是信息处理的基本内容,它包括信息的分类、排序、计算、比较、选择等项工作。

(3)信息的传输。

形成了企业的信息流以后,要使其能够顺畅地在企业内流动,以使信息发挥应有的效用。

(4)信息的存储。

经过处理的信息,对于不是立即就要使用的,进行科学合理的储存也是信息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5)信息的检索。

在企业范围内,存贮着大量的关于技术、经济、生产、人事等信息。

要查找其中需要的信息,必须要拟定一套科学的、迅速又方便的查找发放和手段,对信息进行检索。

(6)信息的输出。

在信息处理完成之后,就应将处理好的信息组,按照要求做成管理人员所必需的各类报表与明晰手册。

在企业中,各种计划报表、技术文件等等都是信息输出的形式。

2.组织设计的内容与步骤:(1)按照企业计划任务和目标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包括各个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的建立;(2)按照业务性质进行分工,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3)按照所负的责任给予各部门、各管理人员相应的权力;(4)明确上下级之间、个人之间的领导和协作关系,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5)配合和使用适合工作要求的人员。

3.组织设计的要求与原则:组织设计的要求:有利于发挥组织成员的能力;协调良好;高效和灵活。

组织设计的原则:(1)目标-任务原则。

组织设计以企业战略、目标和任务为主要依据。

根据这一原则,企业组织设计应因事设职,因职设人。

(2)分工、协作原则。

组织部门的划分、业务的归口,应兼顾专业分工及协作配合。

这就要求在观念上要有整体的目标和共同奋斗的意识,在制度上应明确分工的责任和协作的义务,在组织形式上,应将分工和协作结合起来。

(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只有实行统一领导,才能保证组织协调;只有分级管理,才有利于发挥各级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组织高效、灵活。

(4)统一指挥的原则。

组织中指挥不统一是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之一。

因此,任何下级不应受到一个人以上的直接领导。

(5)权责相等的原则。

整个组织中权责应对等的,必须严格保证组织中每一职位拥有的权利与其承担的责任相称,权责相等是发挥组织成员能力的必要条件。

(6)精干的原则。

这一原则可以使组织成员有充分施展才能的余地,才能使组织具有高效率和灵活性。

(7)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管理幅度是同管理层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二者成反比例的关系。

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

4岗位设计再设计的要求及内容:(P139)岗位设计的要求:(1)企业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出与服务水平。

(2)企业员工之间的劳动分工更加合理、协作更加默契。

(3)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

岗位设计及再设计的内容:(1)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企业可以经由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这两种途径来达到这一目标。

(2)工作满负荷。

每一岗位的工作量应当满负荷,使有效的工作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这是岗位设计与岗位改进的一项基本任务。

(3)工作环境的优化。

利用现有科学技术,改进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使之适合企业员工的生理心理需要,建立“人机-环境”的最优系统。

5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与程序:(P141、143)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发展规划: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

(2)组织人事规划: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下属概念,包括组织结构调整变革计划、劳动组织调整发展计划、劳动定员定额提高计划。

(3)制度建设规划:企业要保证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就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吸引、录用、维持、评价、调整、发展等六项基本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员工开发规划: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它包括企业全员培训开发规划、员工职业道德的教育计划、员工职业技能的培训计划、专门人才的培养计划等。

这类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员工个体素质,增强企业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2)根据企业或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力资源规划期限。

(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5)人力资源规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对其过程及结果须进行监督、评估,并重视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规划,使其更切合实际,更好地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6.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核算的运作程序:(1)建立成本核算帐目: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由人力资源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两部分构成。

(2)确定具体项目的核算办法。

企业根据需要来规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核算办法,包括核算单位、核算形式和计算方法等。

(3)制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标准成本。

制定标准成本的依据为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历史成本。

标准成本分为人力资源获得标准成本、人力资源开发标准成本和人力资源重置标准成本三大类。

(4)审核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成本支出。

审核和评估的目的在于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支出的合理性。

通过将实际支出与标准成本进行分类比较,可发现二者之间的差距,对实际成本支出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并确定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益的行动方案。

第二章(一)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优缺点是什么:1、观察法:优点:有助于了解岗位比较客观的信息;能澄清某些疑问;能直观得到岗位要求的个人资格。

缺点:分析者对工人造成压力;不易观察到一些突发事件;不适用于工作周期长的岗位。

2、面谈法:优点:可为岗位分析、绩效评估提供第一手信息;了解员工需求及满意度;发现管理隐性问题;较好沟通。

缺点:员工在面谈中可能夸大其工作任务和重要性;比较费时。

3、问卷调查法:优点:短时间内获取信息;内容有针对性;员工容易作答;事后对结果的处理和分析;意见和建议渠道。

缺点:可能导致调查结果的偏差;不能准确地描述他们的工作任务。

4、工作实践法:优点:直接了解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岗位的各方面要求。

缺点:不适用于需要进行大量训练或危害性的工作岗位。

5、典型事例法:优点:获得职务的静态信息和动态特点;行为被观察和衡量;确定行为的利益和作用;获得资料。

缺点:耗费大量时间;难以对工作完整把握。

6、工作日志法:优点:信息可*性高,所需费用少,容易掌握有关岗位的信息。

缺点:使用范围小;整理信息工作量大;可能会产生信息失真。

(二)招聘会的程序:1.准备展位:为吸引求职者,有效的参加招聘会的关键是在会场设立一个有吸引力的展位。

2.准备资料和设备:在招聘会上,通常可以发放一些宣传品和招聘申请表,这些资料需要事先印制好,而且准备充足的数量,以免很快发完。

需要用到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的,要在会前一一准备好。

3.招聘人员准备:参加招聘会的现场人员最好有人力资源部的人员,也要有用人部门的人员,所有现场人员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4.与有关协作方沟通联系:在招聘会开始之前,一定要与有关协作方(包括招聘会的组织者、负责后勤事物的单位等)进行沟通。

5.招聘会的宣传工作:如果是专场招聘会,会前要做好宣传工作,可以考虑利用报纸、广告等每体,或者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招聘会信息。

6.招聘会后工作:招聘会结束后,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将收集到的简历整理一下,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与应聘者取得联系。

三、招聘会注意问题:1.了解招聘会的档次:通过收集信息,例如,规模有多大,都有哪些单位参加,场地在哪里等等。

如果参加招聘会的单位与本单位的档次有很大的差异,那么最好不要参加这场招聘会因为你可能的布道合适的候选人。

2.解招聘会的主要面向对象,以判断是否有你所要招聘的人。

3.了解招聘会的组织者。

这个招聘会的组织能力如何,社会影响力有多大,因为这将决定招聘会的声势和参加的人员。

4.了解招聘会的信息宣传:比如,在某大学校园里举行一场招聘的会,这次招聘会上有一家恰好是你的竞争对手,而且你了解到他们提供给学生的待遇条件比你们公司要好,那最好不要和那家公司同时参加招聘会,因为学生选择那家公司的概率要远高与你们公司。

四、校园招聘注意的问题:1.要注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规定。

国家对大学生的就业有一些相应的政策,各个学校的毕业分配也有相应的规定,用人单位一定要首先了解这些规定,以免选中了的人才由于各种手续上的限制无法到单位工作。

2.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脚踩两只船或几只船的现象。

例如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几家单位签署意向;有的大学生一边复习考研或准备出国,一边找工作,一旦考研或出国成功他们将放弃工作。

这些情况一定要注意。

并且在与学生签署协议时就应明确双方的责任,尤其是违约责任。

另外,单位也应该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并且留有备选名单,以便替换。

3.学生往往对走上社会的工作有不切实际的估计,对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准确的评价。

因此,单位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注意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

4.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准备。

在学校中招聘毕业生,学生常常会有一些关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并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回答问题上口径一致。

五、招聘的程序(招聘活动的基本过程):1.准备阶段:①招聘需求分析;②明确招聘工作的特征和要求;③制定招聘计划和策略。

2.实施阶段:招聘工作的实施是整个招聘活动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先后经历招募、挑选、录用三个步骤。

3.评估阶段:进行招聘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有利于及时调整有关计划并为下次招聘提供经验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