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课件提取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PPT课件

原 理 概 论
克 思 主 义 基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 的社会理想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 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 之路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 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目录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
必由之路
1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2
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过程就像万里长征,应该从第一 步走起,踏踏实实地向着未来迈进。
2021/6/7
3
当前,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伟大实践。
完整版ppt
格子间卡通系列PPT之多拉A梦
4 www.52cubicle.c4om
最近,有的外国人议论,马克思 主义是打不到的。打不到,并不 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 思主义真理颠仆不倒。
2021/6/7
完整版ppt
格子间卡通系列PPT之多拉A梦
10 www.52cubicle.c10om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共产主义远大 理想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是统一
2021/6/7
完整版ppt
格子间卡通系列PPT之多拉A梦
6 www.52cubicle.c6om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 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应当走 符合自己国情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经过长期一 系列的探索,我 们已经找到了这 条道路,那就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
实践已经证明并 将继续证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是是 当代中国发展进 步的旗帜,是全 党全国各族人民 团结奋斗的旗帜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件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件

《马克思主义原理》PPT 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PPT课件,本课件将向您介绍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原理、发展与历史、在中国的应用以及实践意义。让我们一起深入 了解这一重要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介绍
1 科学世界观
2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 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3 阶级斗争
4 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演变是通过阶级之 间的斗争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 产阶级统治实现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追求消除阶级差别、实现人民共同 富裕的社会制度。
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应当享有相应的财富和权益。
公有制
马克思主义主张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实 现公有制的经济模式。
社会平等
马克思主义倡导消除社会阶级差别,追求社会 的平等和公正。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历史
1
列宁主义
2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相结合,
提出了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具
体应用。
3
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 义理论,并撰写了《共产党宣言》等 重要著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指导思想,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演示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演示课件
40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根据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
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24
2、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 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 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 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25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其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
推理。
17
理性认识——概念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
一般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事物 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水果
18
理性认识——判断
判断是概念的复合,是对认识对象 有所断定(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 维形式。
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青蛙不是哺乳动物 人不是上帝的创造物
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9
3、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特点

第一,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
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
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
关系、本质和规律,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第二,反映具有创造性。摹写不是对对象直
观的原物映现,而是对认识对象的信息,通过分
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 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 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马克思简介-课件

马克思简介-课件

1841年3月30日,马克思获得 柏林大学毕业证书。
4月6日,马克思将哲学博士论 文寄到耶拿大学审议。
哲学系主任巴赫曼教授称赞论文
作者:“不但思想丰富,很有洞 察力,而且兼备渊博的知识。”
1841年4月16 日,马克思未经答 辩即获得耶拿大学 哲学博士证书,当 时年仅23岁。
青年马克思
三. 世界观的转变
“如果我们选择了为人类而工作的职 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 为这是为大家而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 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 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 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 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二. 大学生活
1835年,波恩大学法律系 1836年,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大学时代,马克思掌握了希腊 文、拉丁文、英文、法文和意大利 文五种外语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 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 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 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 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 自己的精神武器。”
17岁时写下思想深刻、抱负伟大的 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 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如果人只 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 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 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 伟人。”
“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 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 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 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
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马 克思认识到没有正确的哲学观点 做指导,就没有正确的方向。
因此,1837年以后,马克思 集中精力研究哲学。

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2024/3/24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4
27
01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02 能够发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两个方面的优势,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0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的。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对 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社 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024/3/24
18
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024/3/24
19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2024/3/24
22
0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24/3/24
23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历程
2024/3/24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以莫尔、康帕内拉等为代表,对理想社会制度进行 初步设想。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以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为代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提出“ 理性王国”构想。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协调 发展,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和方法。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 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4
04

《马克思主义》课件

《马克思主义》课件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 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无产阶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 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总结词
马克思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 完善。
介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
当前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马克思主义》 ppt课件
目录
• 马克思主义概述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科学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01
CATALOGUE
马克思主义概述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包括阶级性、科学性 和实践性。
02
CATALOGUE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总结词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 物质,以及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和辩证法。
详细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 有能动作用,能够反作用于物质世界。辩证 唯物主义还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 内部的矛盾运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推动事物不断发展。辩证法则是解决矛盾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事物 的矛盾运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 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 动决定的;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 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主要力量;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是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政治 保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
相对的,无条件的。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讨论与举例
12
三、时间与空间
(教材第32、33页)
讨论与举例
人们关于时间、空间问题 的思考与追问
13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相关
8
2 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 通过感觉所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 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该论断: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与二元论
②坚持了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③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对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④坚持了唯物史观,反对了唯心史观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论与辩证法)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什么是哲学?
(教材第27页)
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 论
思考与讨论
哲学与人们关于世界人生问题的日常思考和感受,有何 联系与区别?
1
哲学的问题
哲学,是“爱智慧” 哲学,思考追问关于世界、人生的一般性、终极性问题 哲学的特点,是抽象性和思辨性 哲学史,即是一部问题史
本专业所属的实践形式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人类历史中还有哪些具体的实践方式?
17
教学资料影片赏析
思考与讨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神话、宗教信仰的区别与联系?
2
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材第28页)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 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课件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㈠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
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
活动的人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
㈠由实践到认识
实践
感性直观
理性思维
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㈠由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 现象、外部联系及其各个方面的认识。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㈡由认识到实践 2.由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 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 环节。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
任何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既是绝对 真理又是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真理,而是同 一个客观真理的两个方面或两种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㈢真理和谬误 2.真理和谬误的联系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谬误是发现真理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从错误 认识中总结经验教训,就会得到正确认识,谬误就 会转化为真理。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正错误而有所发现,是 人们获取真理的基本途径。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㈢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既指人的认识活动是实践和认识的反复循环 过程。 也指对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 的限制,往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 识到实践的反复循环才能完成。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ppt课件

第四条:马克思指出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上 的不足之处,即没有看到宗教的根源是世俗基 础本身的自我分裂,进而阐明了宗教的产生和 消亡途径。
第五条: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在感性认识和理 性认识上的错误观点。
第六条: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 题上的抽象的、非历史的观点,提出了人的本 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 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 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 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 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 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 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 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 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 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 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 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 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 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唯心主义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第七条: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爱” 的崇拜,指出费尔巴哈哲学所研究的对 象,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第八条:马克思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 是实践的”这一根本观点出发,指出宗 教思想和唯心主义哲学,都是人类实践 因历史性而形成的特定方式。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 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 于改变世界。
思想内容的基本要点
第一条: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 要缺陷在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二条:马克思把真理问题从传统的理 论领域中解放出来,提出了实践是检验 真理标准的观点。

马克思的生平PPT演示课件

马克思的生平PPT演示课件


《致燕妮》
9
我能够把千卷万册的书 写满你的名字,不计页数 愿思念的火焰在里面呼呼燃烧, 愿意志和行动的喷泉涌流滔滔。 愿生活的永恒面目显露, 而整个幻想的境界现出, 愿其中闪耀天国无穷的光辉, 众神的欢乐,还有人间的苦味。 我能在群星之中 看到燕妮的名字, 天上和风把它带给我, 仿佛吹来幸福的信息。 我将永远反复歌唱它——愿大家知道, 燕妮的名字本身就是爱情的化身。

29
Marx自我 评价
马克思的《自白》
给女儿燕妮写的回答
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 您认为女人最好的品德:温柔
您的特点:对目标始终如一。 您对幸福的理: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 屈服
30
您厌恶的是: 马丁· 塔波尔(1810-1889,英国诗人,写有许多教诲诗) 堇菜粉 您喜欢做的事: 啃书本 您喜爱的诗人: 但丁、 埃斯库洛斯、莎士比亚、歌德 您喜爱的散文家: 狄德罗、莱辛、黑格尔、巴尔扎克
8
致燕妮
燕妮!笑吧!你定会觉得惊奇: 为何我的诗篇只有一个标题, 全部都叫做《致燕妮》? 须知世界上唯独你才是我灵感的源 泉, 希望之光,慰藉的神。 这光辉照彻了我的心灵, 透过名字就看见你本人。 燕妮这名字——个个字母都神奇! 它的每个音响都使听觉着了迷, 它的音乐,借助金弦三角琴 委婉的音响,随处向我唱吟, 象玄妙的神话里的善神, 又宛如春宵月色荡波心。
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出版了《神圣家族,或对批判所作的 批判。驳布鲁诺· 鲍威尔及其伙伴》,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书中的 “神圣家族”是对鲍威尔及其伙伴的谑称,讽喻鲍威尔像耶稣,他 的伙伴们像耶稣的门徒,这个神圣家族自以为超乎群众之上,专门 从事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教。青年黑格尔派认为:“精神创造众生, 肉体则软弱无力”,英雄之所以能够推动历史发展,是因为他们具 有批判的大脑。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走进历史伟人马克思的世界ppt课件

走进历史伟人马克思的世界ppt课件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 气势磅礴,站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 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前,运用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深刻地分析 和破解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为我 们未来直到2020年前完成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乃至整个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 指出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发展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民族化、当代化、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பைடு நூலகம்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出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发展、壮大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关。 是否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能力也是党的执政能力与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能 否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和原则,能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新发展,关系到我们党能否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我们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不断提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能力。能否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关 系到我们党能否保持先进性的问题。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 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理论和 路线方针政策关乎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必须 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所以,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 一个重要任务。
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 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 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 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 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他们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同时批判地继承法国资产阶 级历史学家J.-N.-A.梯叶里、F.-A.-M.米涅等人的阶级斗争思想,创立了历史唯 物主义。马克思1841年柏林大学毕业后,在报刊上发表革命民主主义言论。 从1842年10月至1843年 3月担任《莱茵报》主编,尽力为劳苦大众申辩。他 在实践中第一次遇到要针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恩格 斯于1842年底到达英国后也注意研究政治经济学。他们从英国资产阶级古典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D.李嘉图的著作中吸取劳动价值论而摈弃其掩盖资本家 剥削的理论,发现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 1842年起他们研究C圣西门F.-M.-C.傅立叶和R.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从1843年起分别在英国、法国参加工人运动,通过亲身实践转向工人阶级立 场,并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动揭露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天才 预测中吸取合理因素而摈弃其唯心史观和空想部分,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18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 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本质的科学揭示:实 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 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 ,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的理解 为革命的实践。”
19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的基本特征
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20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实践的基本特征
➢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 的能动性;
21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实践的基本特征
➢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 史性的特点。
7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8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由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
主 世界万物的本原。





6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
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 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 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 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部PPT演示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部PPT演示课件
可见,马克思主义原理就是研究这种共性的东西(哲学: 世界共性。例如:道、绝对精神、物质、理念;政治经济 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跻身会发展的 共性问题),具体科学研究的个性的东西。
11
2020/3/4

马克思给夫人燕妮的信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跟你交谈,
的共性 4、“白马非马”(白
指 颜色,马指形状,颜 色+形状=形状)
10
2020/3/4

小结:
1、所有的概念指的是这一类物的共性,失去这一一共性, 此物也将不存在。
2、共性的特征:无色、无味、无声、无形,但又客观存 在的
3、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一般存在个别之中
4、一般和个别的作用:一般更为重要,精神灵魂,决定 此物的存在,大凡称上“家”的人都能达到一般这种境界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4、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7
2020/3/4

(二)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1、理论联系实际 (世界、国家、个人;过去、现在、未来) 2、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 3、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4、知——理解——运用
8
2020/3/4

复习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能样才能学 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
我却极有用,现在我才懂得,为什么“阴郁的圣母”,最丑陋的圣母像,能
有狂热的崇拜者,甚至比一些优美的像有更多的崇拜者。无论如何,这些阴

党课《马克思主义》课件

党课《马克思主义》课件
马、恩格广泛吸取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恩长期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 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在它的 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 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在(经济)危机期间,发生一种......生产过剩的 瘟疫……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工人变成 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 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资 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分
经济 根源
阶级 基础
思想 基础
实践 基础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社会矛盾尖锐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面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 学理论的指导。
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 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原理。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 《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 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 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 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三大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 和任何新的学说 一样,它必须首 先从已有的思想 材料出发,虽然 它的根源深藏在 物质的经济的事 实中。
——恩格斯
古典哲学(德意志)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套PPT课件(20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套PPT课件(20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2024/1/30
22
06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应用
2024/1/30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应用
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 了理论支撑和哲学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深入人心。
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全社 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的良好风尚。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推动文化事业全 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024/1/30
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
03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 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推动建立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 生态环境。
2024/1/30
26
07
总结与展望
Hale Waihona Puke 2024/1/3027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意义及影响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无产阶级革 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 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16
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剩余价值的概念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 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 价值。

《马克思主义》课件

《马克思主义》课件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理解的重要性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维护社会 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出 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 唯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强调物 质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
2 辩证法
辩证法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包括矛 盾的普遍性、转化和统一。
3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强调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马克思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得到广泛应用,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它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 建设具有深远影响。本课件将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的马克思主 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引言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1
当代世界形势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
在全球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分析工具和指 导意义。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PPT课件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般规则。虽然合理的规则是 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但它总是由人制定的,如果它不符合 实际,就可以修改和取消。规律则是客观存在的,它既不能创 造,也不能人为地消灭。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
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普遍规律
起作用的 范围
特殊规律
规 自然规律

起作用的 领域
社会规律 思维规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3.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因为规律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不管人们认识到它,还是没有认识到它,它都存在,都 在那里起作用。人们既不能消灭规律,也不能创造规律,只能如实 地反映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这是说,规律表示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
趋势。飞翔在空中的鸟类,飞机以及其他一切物体,当它的动 力作用消失时,必然顺着引力方向降落到地面上来,这就是地 心引力规律的作用。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PPT课件

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PPT课件

-
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
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唯物史观。唯物史
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
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
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
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
4
-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且运用这个规律性的认识来实际分析最复杂 的一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发现 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态的特殊的运 动规律。这里,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剩余价值的 发现,由于这个发现,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才 第一次被揭示出来,使人们茅塞顿开、迷雾尽 散,而先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这方面所做 的一切研究,正如恩格斯所说,“都只是在黑 暗中摸索”。
8
-
第三、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 是衡量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综上所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概念的准确解释,便可使这 一概念的理论价值大大提高,不仅适用于 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可 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 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9
组员 郑愉旭 101 徐雄强 刘雅捷 姜京利
7
-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生价值 大小及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第一、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 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第二、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人 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3)第一节哲学及哲学基本问题 (3)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3)第二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第一节世界统一于物质 (4)第二节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4)第三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5)第四节人的意识与物质世界 (5)一、意识的起源 (5)二、意识的本质 (5)三、人工智能与人脑思维 (6)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6)第三章联系和发展的实质及其规律(唯物辩证法) (6)第一节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6)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6)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6)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及斗争焦点 (7)第二节辩证法三大规律 (7)一、质量互变规律 (7)二、量变和质变 (7)三、对立统一规律 (7)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8)第三节唯物辩证法诸范畴 (8)一、原因和结果 (8)二、必然和偶然 (9)三、可能和现实 (9)四、内容和形式 (9)五、现象与本质 (9)第四章认识和实践 (9)第一节认识的本质 (9)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9)二、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10)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10)四、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0)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10)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10)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0)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1)第三节真理 (11)一、客观真理——真理观的唯物论 (11)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观的辩证法 (11)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1)四、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 (11)第五章社会历史的科学透视 (12)第一章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哲学及哲学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宇宙起源问题;生与死的问题二、哲学与方法论三、哲学与具体科学1.区别:2.共同性3.联系四、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1. 哲学的基本问题:2.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a.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b. 物质与精神有无同一性?五、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历史形态1.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a.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离开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个人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如:b.主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它当成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源。

如: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背景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基础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影响1.在哲学的研究对象上2.在哲学的内容体系上3.在哲学的作用、功能上第二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一节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1.唯心主义 a. 宗教神学b. 哲学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对精神的理解,又有差别: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2.唯物主义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恩格斯,列宁)辩证唯物主义提出物质范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 强调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 强调物质的可知性。

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 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法。

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同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世界统一于物质具有丰富内容2.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证明a.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自然科学证明b.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证明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第二节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运动的含义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 世界上不存在离开运动的物质2. 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都有物质承担者三、运动是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统一1.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静止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静止的暂时平衡和稳定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对立的统一3.承认相对静止性的意义四、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1.物质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2.五种基本运动形式间的关系是辩证的a.它们之间互相区别b.它们之间互相联系c.可以相互转化第三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一、时间、空间的定义时间,空间二、时、空间的客观性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时间、空间的绝对性2.时、空间的相对性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四、时间、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1.时间、空间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含义a. 无限性b. 有限性2.时间、空间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科学证明3.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关系表现a. 两者互相区别,表现在它们各自的含义不同b. 两者互相联系,无限由有限构成,通过有限而存在,有限包涵着无限,体现着无限。

时间、空间还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第四节人的意识与物质世界一、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二、意识的本质意识的生理基础和内容都是客观的物质1.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和属性—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决定于物质辩证唯物主义:意识依赖于物质,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旧唯物主义:只从纯自然过程分析意识的生理基础、忽视其产生的社会性;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唯心主义:把意识说成是精神的产物;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2.意识是对客观物质的主观映象三、人工智能与人脑思维四、意识的能动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抹杀或低估意识的能动作用唯心主义: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把意识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绝对力量,主张精神万能论和唯意志论。

辩证唯物主义:克服以上两种片面性,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肯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主张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的辩证统一。

1.意识能动作用的含义2.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3.怎样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三章联系和发展的实质及其规律(唯物辩证法)第一节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一、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定义2.联系的特性a. 联系的普遍性b. 联系的客观性c. 联系的多样性d. 联系的条件性:3.联系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二、事物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含义2. 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关系a. 新、旧事物的含义b. 新、旧事物的划分标准3.发展的特征:a. 普遍性b. 方向性c. 上升性d. 过程性e. 规律性社会规律的特点1. 相对重复性2. 不完全精确性3. 丰富的层次性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及斗争焦点1 在联系问题上的对立2 在发展问题上的对立3 在发展源泉问题上的对立两者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第二节辩证法三大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1. 事物的质、量、度a.事物的质b.事物的量c.事物的度二、量变和质变1.含义量变,质变2.二者关系a. 相互区别b.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c. 相互渗透3.质、量互变形式的多样性a. 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b. 质变的形式4.质变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三、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a. 矛盾的基本属性b. 同一性c. 斗争性d. 二者关系3.两者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a. 同一性的作用b. 斗争性的作用c.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a. 矛盾的普遍性b. 矛盾的特殊性c.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1.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a.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b. 辩证的否定2.否定之否定过程—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b.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第三节唯物辩证法诸范畴一、原因和结果1. 含义2. 两者的辩证关系a. 两者是对立的:b. 两者是统一的:c. 因果关系只有复杂多样性,表现为:3. 方法论意义:a. 认识论意义b. 实践指导意义二、必然和偶然1. 含义:2. 两者的辩证关系:3. 方法论意义:三、可能和现实1. 含义:2. 两者的辩证关系:3. 方法论意义:四、内容和形式1. 含义:2. 两者的辩证关系:3. 方法论意义:五、现象与本质1. 含义:2. 两者的辩证关系:a. 两者是对立的b. 两者是统一的3. 方法论意义第四章认识和实践第一节认识的本质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1.认识主体的含义、特点和形式a. 主体的含义b. 主体的特点c. 主体的形式2.认识客体的含义、特点和形式a. 客体的含义b. 客体的特点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二、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1.实践的本质2.实践的特点3.基本形式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3.能动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根本区别四、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由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a. 感性认识b. 理性认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3.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4.批判两种错误倾向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意义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a. 客观条件b. 主观条件2.认识过程的无限发展。

例:科学史上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至今经历了190多年,还在不断深入,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经历了多次反复。

3.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及其重要意义第三节真理一、客观真理——真理观的唯物论1.真理的涵义2.真理的客观性3.批判以实用主义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真理观4.真理的价值性及其与真理客观性的关系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观的辩证法1.绝对真理和相关真理及其辩证关系2.真理的具体性3.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以往哲学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真理标准的辩证法。

a.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

b.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c. 坚持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4.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的关系四、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五章社会历史的科学透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