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蜡烛(两课时)

合集下载

《蜡烛》教学设计

《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教学目标:1、掌握作家、作品。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探讨人物形象。

3、体味环境描写的作用。

4、理解文中“蜡烛”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味文章思想感情。

2、理解文中“蜡烛”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早读课朗读),积累字词,查找相关资料。

2、教师:了解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和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朗读法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掌握作家、作品。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的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

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今天,让我们走近西蒙诺夫的《蜡烛》,感受这个不平常的葬礼,感受深沉而博大的爱。

1、文学常识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2、作者简介西蒙若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

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

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3、背景介绍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切断驻希腊的德军“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蜡烛的燃烧(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蜡烛的燃烧(第二课时)》教案
是啊,蜡烛燃烧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那就是空气,可是同学们提到一个更加深入的问题:蜡烛燃烧消耗掉的是集气瓶中的全部空气?还是其中的某些气体成分呢?我们如何得知?下面,白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下一个实验,让我们一探究竟!
实验二:蜡烛燃烧消耗掉的是集气瓶中的全部空气?还是其中的某些气体成分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实验需要的材料:火柴、蜡烛、玻璃片、集气瓶、玻璃水槽。
播放氧气视频
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氧气支持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支持燃烧这个特性在国防、冶炼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了解了氧气的这个特性后,回到我们的问题,到底蜡烛燃烧消耗掉的是空气中的何种气体成分呢?会是氧气吗?怎样就能证明消耗的是不是氧气呢?
我们知道:氧气支持燃烧,如果氧气被消耗掉了,是不是燃烧的火柴就被熄灭了呢?按照这样的去推理的话,我们可以将点燃的火柴伸进进水的集气瓶中去看看,如果火柴继续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消耗掉的不是氧气,如果火柴熄灭了,是不是就能说明蜡烛燃烧消耗的是氧气了呢?是不是很期待实验现象,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有的同学笑了,那不肯定会灭吗?对啊,就是熄灭是不是也会有几种现象发生呢?是“噗”的一声就灭了呢?还是可能会渐渐的熄灭,还是它不会熄灭一直到蜡烛燃尽为止呢?你的想法是哪一个?你记在心里,或者记录在纸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实验一: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蜡烛熄灭?
播放视频
我们需要的实验材料有:杯子、玻璃片、蜡烛、火柴、废品缸、湿抹布。首先,用火柴点燃蜡烛,将火柴摇灭,火柴梗放到旁边的废品缸中,安全提示:点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烫伤自己。把杯子倒扣罩在点燃着的蜡烛上方,让我们一起静静地等待,会是刚才哪一种现象发生呢?
师:是啊,人类是如何获知空气的组成成分的呢?经历了怎样的探索历程?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吧。

有趣的蜡烛教案设计

有趣的蜡烛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有趣的蜡烛教案设计学科领域:小学科学课时:1课时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基本知识,如蜡烛的种类、制作过程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发现蜡烛的有趣性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蜡烛的基本知识、蜡烛的燃烧过程。

难点:蜡烛的有趣性质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1. 蜡烛多支(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等)。

2. 火柴。

3. 盘子。

4. 蜡烛制作过程图片或视频。

5. 蜡烛燃烧的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蜡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蜡烛的种类、制作过程等基本知识。

3. 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蜡烛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思考蜡烛的制作过程。

4. 实验操作:学生动手操作,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

5. 发现有趣性质:学生发现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烟、火焰颜色等有趣现象。

6. 解释有趣性质: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蜡烛燃烧时产生烟、火焰颜色等现象的原因。

7. 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

五、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的蜡烛,记录其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 调查蜡烛的制作过程,了解蜡烛是如何制成的。

3. 思考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烟、火焰颜色等现象的原因。

六、教学拓展1. 拓展实验: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蜡烛进行燃烧实验,观察燃烧过程中的变化,如蜡烛融化、火焰形状等。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发现,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思考。

3.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和思考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七、蜡烛制作1. 制作准备:学生准备蜡烛制作所需的材料,如蜡、燃烧芯、模具等。

2. 制作过程:学生按照教师指导,动手制作蜡烛,掌握蜡烛制作的基本技巧。

3.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蜡烛,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八、蜡烛创意设计1. 创意启发:教师展示蜡烛创意设计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熟习文章故事情节。

2.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3.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难点: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3. 教学器具多媒体、板书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工夫磨蚀得锈迹斑斑。

惟无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和平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终身中独一珍重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位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世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2.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先来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边读边在文中圈点勾画。

)1.先生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知识链接了解写作背景,及通讯的有关知识,扫清字词妨碍。

链接:通讯是记序文文体的又一适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款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情通讯等。

它和旧事一样,要求及时精确地报道理想生活中成心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旧事更具体更零碎。

通讯留意人和事的典型性,擅长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求,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情的本质意义。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怀、议论,以令人物更加鲜明,事情更加生动。

背景材料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单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势不可当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成功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预备的德国兵士。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胜,90000多名德国兵士成为俘虏。

1.2.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2.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本节教材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分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介绍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述和记录,本节课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对比观察蜡烛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步骤,让学生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学会动态、辩证的看问题。

并学会观察具体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发光、发热、(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②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掌握系统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①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③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1、对蜡烛及其燃烧过程中的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尝试独处有价值的结论。

2、对蜡烛三层火焰温度及燃烧产物的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准确表述实验现象并体会科学探究地方法。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有待提高。

于是对于本节课教学要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搭建台阶,逐步实验,从而使学生完整深刻的建构新知。

让学生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三、教法与学法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演示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课题教学主要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发现新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能力,探究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定为六个环节:【实验器材】:蜡烛、火柴、烧杯(两只)、小刀、燃烧匙、集气瓶、玻璃片、石灰水、具支试管、棉线、木条。

《蜡烛》教案15篇

《蜡烛》教案15篇

《蜡烛》教案15篇《蜡烛》教案1设计思路:蜡烛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比如幼儿过生日的时候,断电的时候等。

而且本小区附近有一个蜡艺厂,很多家长都在这个厂里工作,家中也有许多漂亮的蜡烛,幼儿会经常会把这些漂亮的蜡烛带到幼儿园中,于是便把蜡烛投放到了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去探索。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对于用火来点蜡烛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些幼儿还把蜡烛油滴下来玩,幼儿惊奇的发现烛油变成了花瓣,变成了树叶,变成了星星,变成了雨点,变成了泡泡,变成了雪花等等,于是便产生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尝试,充分体验烛油滴画带来的快乐。

考虑到幼儿自己构图和涂色的速度较慢,同时也为了让幼儿有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因此,本次活动采取了幼儿构好图后第二课时的教学。

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尝试,从作画中体验烛油滴画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幼儿能创造性的在自己勾画好的形象上滴画出各种作品。

3、培养幼儿用火的安全意识。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了解蜡油画的特点,大胆用烛油在半成品的作品上尝试滴画。

活动难点:能在半成品的作品上,创造性的滴画出各种完整、和谐、美丽的作品。

活动准备:1、幼儿勾画好的各种半成品作品(第一课)。

2、蜡烛、深色颜料、毛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一)了解蜡烛教师带领幼儿进入蜡烛世界。

你们看,教室里都是什么啊?蜡烛有什么用?漂亮的烛火在干什么啊?(二)神奇的烛油。

烛油宝宝看到烛火宝宝跳的这么开心,它忍不住了,它也想出来跳一跳,烛油宝宝会在哪里跳呢?它说想出来到我们小朋友的画上来跳舞,(教师出示幼儿的半成品作《小鱼吹泡泡》)。

烛油宝宝说它会跳吹泡泡舞呢!1、教师讲解示范烛油滴画教师将烛油自由溅落在半成品的小鱼画上,重点讲解滴烛油时的疏密和画面的布局,引导幼儿注意画面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教师边示范边结合一些安全要求。

2、引导幼儿发现蜡烛滴画的秘密。

用蜡烛做的实验.doc

用蜡烛做的实验.doc

1、用蜡烛做的实验【课时分析】本课教学内容非常有趣,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非常有益。

教学中安排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蜡烛能燃烧多久,第二课时教学怎样让蜡烛继续燃烧。

第一课主要安排两个探究活动,蜡烛在杯子里熄灭上节课学生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杯子里的氧气被燃烧完了。

真的是氧气被燃烧完了吗 ? 这节课的探究就从这里开始。

探究活动一:用一个玻璃杯罩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计算蜡烛在杯内燃烧的时间有多长呢。

这部分的教学教师着重于数据的处理上。

探究活动二:分别在2个杯子和1个杯子中,比较两支长短不同的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这部分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观测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从而不断地进行思考及修正已有的认识。

教学的拓展安排2个小实验,在钟罩里,两支长短不同的蜡烛会怎样?如何才能使蜡烛继续燃烧呢?实验结果出乎学生意料之外,学生带着问题结束这一课的学习,并为第2课时作铺垫。

【课时目标】1、经历一个对蜡烛会熄灭与保持蜡烛燃烧的探究活动过程;2、经历一个不断否定与纠正自己的推测的思维过程;3、能够设计一些实验解决自己不断产生的疑惑,并且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4、使学生明白杯子里的蜡烛熄灭是由于杯子中的氧气不足;5、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思路】1、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作出假设,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形成认识、巩固认识、否定自己不正确的认识、形成新的正确认识的科学思维过程。

2、教学对象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压缩自己的活动,留较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研究。

3、努力使学生在课堂内带着问题来,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4、教师力求以科学实验的魅力、教师语言的幽默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一个对蜡烛会熄灭与保持蜡烛燃烧的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能够设计一些实验解决自己不断产生的疑惑。

【实验器材】学生:两个玻璃杯、两支长短不一样的蜡烛、火柴。

教师用:棋子若干、玻璃钟罩等。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

3 蜡烛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

你们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

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

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舀水腋窝揣在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三.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

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

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

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

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

《蜡烛》(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蜡烛》(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蜡烛》(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蜡烛》(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蜡烛》(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节目单:1.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故事人物形象的理解。

3.小组合作,探讨寓意。

4.演讲,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5.总结,写下自己的思考。

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的不同寓意及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与演讲,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读书。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1.老师先介绍《蜡烛》的作者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及作品的背景。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课后,可有讨论或问答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

二、观看相关视频1.播放《蜡烛》相关的视频或动画。

2.学生观看后,分享自己对主人公的理解。

比较故事情节与视频的差异。

三、小组合作,探讨寓意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行讨论、思考故事中寓意的可能性。

2.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a.故事中蜡烛的寓意是什么?b.主人公慈爱的行为对自己有何启示?c.你对这个故事还有哪些思考或疑问?四、演讲,表达对故事的理解1.让每个小组派代表,综合小组讨论内容,做一分钟左右的演讲,表达各自对故事的理解。

2.同时,其他学生必须认真聆听,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看法。

五、总结,写下自己的思考1.教师可以出示A4纸,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总结下来,形成一篇小文章。

2.让学生享受写作的过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蜡烛》是一篇充满寓意的小品文。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力求达到了让学生理解、感悟文学作品的目的。

阅读是学习、锻炼、表达和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文学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内涵通过教学《蜡烛》,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单一的教学形式是远远不够的。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蜡烛的变化 (2)教案与反思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蜡烛的变化 (2)教案与反思

1.蜡烛的变化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教学重点】认识物质变化的两种类型。

【教学难点】实验过程中知识的生成,证据的收集和分析。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蜡烛、火柴以及验证蜡烛产生新物质的实验器材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现在老师就给大家露一手,请认真观察。

(不同颜色的树叶,在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树叶颜色的变化)2.师:树叶这么样了?生:变色了。

(出示两张不同年龄的照片)3.师:观察发现了什么?生:长高了4.师:你还能举出一些事物的变化吗?生:(学生举例)5.师:大千世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些变化背后隐藏着什么科学奥秘?今天,我们就以蜡烛为例,来探究物质的变化。

(板书:蜡烛的变化)二、初步探究(一)探究蜡烛的物理变化1.谈话:蜡烛是我们都用过的东西,那么你对它的认识有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蜡烛,认真观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闻一闻等一些方法来了解蜡烛的特点,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观察的最仔细。

分组观察,讨论交流。

2.师问:通过观察,你们了解到了蜡烛的哪些特点?生:回答3.师问:如果要使蜡烛发生变化,你们有什么方法?生发言:切断、加热、点燃……4.谈话:下面我们就先来选择给蜡烛加热的方法来试一试。

在实验前大家先猜测一下:加热以后,它会有什么变化?冷却以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呢?生:发言猜测5.师:这几位同学的猜测究竟对不对呢?我们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如何来设计这个加热的实验呢?生:讨论探究的方法(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操作)6.师:交流,汇总,提出实验要求。

(1)请同学们注意点燃酒精灯和熄灭酒精灯的方法(2)注意安全,防止烫伤(3)实验器材的放置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注意实验分工,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完成活动记录7.实验结论交流。

《蜡烛》教案10篇

《蜡烛》教案10篇

《蜡烛》教案10篇《蜡烛》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__意蕴。

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蜡烛的特殊意义。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

__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学习这篇__,要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他们有一个儿子上初中三年级。

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平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

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就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

有一天,儿子临近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习到夜深。

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

这是一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但令我们感动。

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给我们震撼。

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2、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3、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4、投影思考题:(1)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

(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5、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达到:(1)跨越国界,情同母子,战斗的友谊。

第二课时蜡烛

第二课时蜡烛

三、熄灭蜡烛后 观察:1、观察蜡烛熄灭时有什么选择发生? 2、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 烟,蜡烛能否重新点燃?
熄灭蜡烛“后” ,
观察并点燃白烟,看能否燃烧

答:熄灭蜡烛后有白烟产生(主要成分石蜡固体 小颗粒),白烟可以燃烧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 点燃前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常温下蜡烛:各种颜色、固体、圆柱状.软、无 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1、发出明亮火焰,部分熔化
旧知回顾: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变浑浊 ___ ___
3.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 另一只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观 察现象,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哪些物质?
答:1、干冷的烧杯壁有水滴;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 2、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的烧杯有白色固体生成(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
3、观察现象 4、记录分析 5、写出结论 6、反思建议
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一、点燃蜡烛前 1、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闻气味; 各种颜色、固体、圆柱状.软、无味 2、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观察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观察什么现象?
用小刀切蜡烛时轻轻的一小块, 说明蜡烛硬度小。
燃着时
2、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最亮、 焰心最暗 3、干燥的烧杯有水珠,澄清的石灰石润湿的 烧杯有白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
有白烟产生,白烟可以燃烧
探究活动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
颜色 状态 1.关注物质的性质 ____,如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味 硬度 密度 熔点 沸点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____;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内容预览:3 蜡烛西蒙诺夫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领会本文真诚感人的言语。

(二)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三)德育目标:让先生领会寻求和平的人民的深沉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领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具预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工夫: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记得有一篇课外浏览: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据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一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二、全体感知。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誉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宗旨:一首赞誉诗。

一曲颂歌。

赞誉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役的友谊。

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沉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情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1)环境风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埋葬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4.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甚么特殊的意味意义?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役情谊的意味。

5.最初两句话是甚么意思?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类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类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6.总结老妇人的抽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血海深仇,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兵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非常沉痛,她向烈士奉献本人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兵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临危不惧,她进入了一种无私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课时测练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课时测练 (新版)新人教版

蜡烛共30分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拂.晓( ) 地窖.( ) 瓦砾.( ) 匍匐..( ) 腋.窝( ) 偷xí( ) píng( )障 jū( )躬肃mù( ) 颤wēi(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3分)A.她已经精疲力竭....(有气无力)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B.毒胶囊、地沟油等一系列事件告诉人们,我们需要名副其实....(名不副实)的产品质量。

C.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名垂千古)。

D.红军的偷袭企图..(打算)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

3. (株洲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需要稳定。

C.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4.说说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3分)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5.指出下列语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4分)(1)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 )(2)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

( )(3)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

( )二、阅读杀光一个村子周海亮冰天雪地里,无辜的村民被驱赶到一个天然的椭圆形的大坑面前。

我们在村子里的干草堆里发现了这些。

上士用脚尖指指摆在面前的一排手榴弹,毫无疑问,村子里混有游击队员。

没有人说话,三四十个村民弓着腰,深低着头,微微颤抖着身体,眼睛瞅着脚尖。

谁是上士给他们三分钟时间。

机关枪早已准备好,黑洞洞的枪口指着排成一排的人们。

3、蜡烛(邓)

3、蜡烛(邓)

3 蜡烛●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品味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南斯拉夫老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母子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味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形象难点::蜡烛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方法点拨、自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作者介绍西蒙诺夫,是苏联作家。

这是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作家,他的作品多为战争题材,尤以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军事小说而著名。

如《日日夜夜》《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等。

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他作品中,常常出现生动的战时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

是不是这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二、梳理故事情节⏹请一位同学告诉大家,《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注意:复述故事的时候,注意将清楚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事件: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法西斯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三、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听完**同学的复述这个故事后,同学们觉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感人还是震撼?)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很感人呢?(环境、人、物三者考虑)1、环境(衬托)a.故事发生再二战,文中不乏对枪林炮火的描写,找找看,哪些地方对环境进行描写?(第16.18.20.24.27段)b.思考下作者设置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当时环境危险,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 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

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2、检查预习。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

《蜡烛》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把握文中环境描写、动作描写作用,从而分析老妇人人物形象。

2、分析蜡烛象征意义,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3、了解通讯基本常识。

二、教学课时:两课时三、教学导入:在开始这堂课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蜡烛是什么时候用的?……蜡烛分为很多种,有我们日常生活照明用的普通白蜡,还有五颜六色的生日蜡烛,也有祭奠逝去的人用的丧烛,以及样式比较精巧的用于装饰用的工艺蜡烛和香薰蜡烛等等,总之,不同的蜡烛用于不同的场合,那么经过大家预习后,请你们告诉我,这篇课文所说的蜡烛是什么蜡烛?对,是结婚用的喜烛,那么,这样一个象征着喜庆的蜡烛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满目疮痍的战场上?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看看。

四、教学过程(一)背景简介这篇课文写的是1944年的事,正处于二战后期,苏联在把德国入侵者赶出本国国土后继续从北向南推进,帮助东欧国家把德国侵略者赶出国土,本课便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德莱格时发生的一个故事,而作者则是以一个随军记者的身份跟随大部队到东欧各国,在目睹战争的过程中记录下来的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作者西蒙诺夫是一个苏联作家,他的作品多以描写二战时的苏联为主,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的很多作品都获得过苏联的文学奖项,例如……,可以说是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三)简介通讯(1)我们说作者是以一个随军记者的身份来记录这样一个故事的,那么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的文体是什么呢?通讯,那么究竟什么叫做通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通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而我们本课则是一篇战地通讯。

(四)疏通字词课本P28读读写写:拂晓(fúxiǎo)瓦砾(wǎlì)(不是shuò) 地窖(d ìjiào)鞠躬(jūgōng)颤巍巍(chàn wēi wēi)正文P20 削xiāo 去qù了l e 迫pǎi 击j ī炮pào 间jiàn 歇xiē P23 舀yǎo(五)记叙文六要素:刚刚我们所介绍的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那么结合一下大家从前所学的记叙文,一起说记叙文的6要素是什么?针对到这篇课文中6要素分别是什么?1、 时间:1944年9月19日,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2、 地点:贝尔格莱德萨伐河上一座桥边的方场上3、 人物:主要人物:老妇人4、 起因:红军被炸死5、 经过老妇人不忍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冒着炮火安葬战士,做成坟堆,并拿出珍藏45年的喜烛点在坟头上,彻夜守在坟头陪伴战士英灵,最后战争取得胜利6、 结果昨天大家也经过了预习,那么通读全文,说出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动?(六)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如果不在这样一个炮火纷飞的环境下是否还那么感人?炮火11次描写:○1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蜡烛》 4

《蜡烛》 4

《蜡烛》 4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第3课、蜡烛●学习目的:1、情感朗读,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行动探究,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语言品味,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学习重点:朗读、探究、体味南斯拉夫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习准备:解决字词;查阅资料(二战有关资料)●教学设想:●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烛光引读。

教师呈现《烛光里的妈妈》图片。

同学们,我们面对着摇曳的烛光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是啊,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母子的爱。

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西蒙诺夫的《蜡烛》,它会使我们感受到怎样的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呢?(板书课题及作者)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设置问题情景一:♂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讨论明确: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设置问题情景二:♂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讨论明确:①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教学目的:1、了解文章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学会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答问题: 1 文章中蜡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烛光的 象征意义是什么? 2 完成《学习辅导》知识导航全部题目
反复描写黑色的大围巾对表现主旨, 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黑色的大围巾”表达沉痛哀悼的 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写出 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 间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子 之情。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六)
思考:分析老妇人的形象,深沉体会 人物的思想感情?
分析老妇人的形象,深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 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2、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3、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4、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 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 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 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5、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 的烛光。 6、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 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 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第二课时目标
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 及表达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三)
思考:找出文中对炮火描写的句子,思考 有什么作用? 提示:可以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来谈 时间:3分钟
对炮火的描写
1、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 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 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 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2、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 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3、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4、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 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5、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 妇人的近旁。
城勒 内城 饿下年 死︐ 月 近开 德 始国 万了法 人长西 达斯 兵 天临 的列 围宁 困格 70
1941 6
900
在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进行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中,德军 在顿河、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区共损失150万人,3000多辆坦 克与3000多架飞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也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苏军由防御转为反攻。这是战斗在斯大 林格勒的苏联红军。
对老妇人动作的描写 三次写“爬” 1、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 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 方比较安全。 2、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 旁炸开了。 3、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 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 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的作用:
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 环境,渲染了当时紧张而激烈的战 斗气氛,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 突出了老妇人临危不惧的精神。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四)
思考:找出文中对蜡烛的描写的句子,思 考其作用? 提示:想想其象征意义 时间:2分钟
对蜡烛的描写
1、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
提示:快速浏览全文,在文章中标记。 时间:6分钟 方法:查找资料、归纳整理
zhuó
bǎo
jià o
pǎi
烧 灼
pú fú
桥头堡






迫击炮
jié
匍 匐




精疲力竭
wēi
瓦 砾
qì kē
颤巍巍
yē yǎo
育乞西
jū gōng
契柯拉耶夫 舀
鞠 躬
六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 人物:
战争期间法西斯共毁坏了1710座苏联城市和7 万多村庄。
这顿 位河 士前 兵线 已︒ 经 永 远年 长︒ 眠镜 于头 此前 了面 的
1943
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时期经受和克服了种种 困难,全力支援前线,保证了战争的胜利。这是 1944年,苏联青年在前线劳动的场面。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一)
☞ 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 找出这篇战地通讯的六要素 (故事发生的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 找出文章写老妇人三次爬、三次跪的句子; 找出文中对炮火描写的句子;找出文中对蜡烛的 描写的句子;找出对黑色的大围巾描写的句子。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剧本《我城一少年》《俄 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俄罗斯问 题》。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 奖金。 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 的中国》一书。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 《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 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对黑围巾的描写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 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 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2、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 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3、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 支蜡烛来。 4、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 走了。
西 蒙 诺 夫
西 蒙 诺 夫
同学们,蜡烛,普通又不普通之物。 说普通,因为并非珍稀之物;说不普 通,因为蜡烛寄托了很多意蕴内涵, 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内涵?
【明确】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 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 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 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 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 我们 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 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 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景,“烧焦了的土地”“炸弯的铁器”“烧死了的 树木”这些都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 踏; 原句再次点出蜡烛是结婚的花烛,是老人唯一 珍爱的东西。点出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 拉夫妇人对苏联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 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 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 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体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 情深的境界。
对炮火的描写
6、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 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7、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 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8、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 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9、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 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10、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 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 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11、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三次写“跪” 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2、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 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 和前额。 3、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 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 来。
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 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1)文章中对老妇人的动作描 写有哪些?体现了什么? (2)完成《学习辅导》知识导航1— 3小题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 为题,有什么深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 《蜡烛》,感受小说中烛光里别样的深意。
第一课时目标
1.文学常识与词语积累。 2.分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 思想感情。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 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 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 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 的人和事比新 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 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 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 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感情的基调——“敬爱”与“哀痛” 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 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 深厚感情。
课后练习二
1、补充说明这支蜡烛有非同寻常的意 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 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插叙) 2、黑色: 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 渲染了肃穆气氛。
课后练习二
3、原句勾画了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士契柯拉耶夫。
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 事件: 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 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 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 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二)
思考:作者为什么对老妇人动作反复描写 ,如三次“跪”、三次“爬”? 提示:分析老妇人的形象特点 时间:3分钟 方法:先找出其对动作刻画的句子,然后 进行分析
蜡烛描写的作用
蜡烛是文中一个小道具。它虽然小, 却是老妇人的宝贝,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 贝奉献给烈士,表现她对红军战士的爱戴 与敬意。
烛光的象征意义:
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 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 两国人民战斗情谊。
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与敬意;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五)
思考:反复描写黑色的大围巾对表现主 旨,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提示:想想黑色有什么含义?可以看出 老妇人对红军战士怎样的情感? 时间:3分钟
老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 1、老妇人痛恨侵略者,渴望和平。 2、老妇人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她向烈士 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 无所畏惧,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并献上 自己心爱的宝物,彻夜守在坟头,表现了 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