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汉代散文
汉代散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汉代散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汉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散文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汉代散文作品内容丰富多样,题材广泛,风格风貌各异。
下面将对汉代散文的特点、流派以及具体代表作进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汉代散文的特点1. 倡导儒家思想:汉代散文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孝道、忠诚、礼仪等观念。
散文作品常以阐述儒家伦理道德为主题,弘扬儒家价值观。
2. 注重现实主义描写:汉代散文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描写,追求真实、直观的表达方式。
作品中常描绘人物形象、社会风貌、自然景物等,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活场景。
3. 多样化的表达手法:汉代散文注重形式上的多样性,常运用对偶、夸张、议论等手法,以丰富散文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
4. 碎片化的写作风格:汉代散文较多采用碎片化的写作方式,通过片段式的叙事、描写,呈现生活的细枝末节,突出日常琐事的真实和细腻。
5. 借鉴古文化遗产:汉代散文借鉴了先秦时期古文化遗产,吸收了先秦散文的优点,但也在继承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代散文风格。
二、汉代散文的流派1. 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刘勰所著的一本关于文学创作理论的著作,其中详细论述了散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这本书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2. 古文运动:在汉代,有一股追溯古代文化的运动,主张模仿古人的文风来表达当时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文风在散文中较为突出,让人有回到古代的感觉。
3. 原风雅:原风雅是一种追求自然、简约之美的文学风格,强调情感真实、言简意赅。
在汉代散文中,不乏以原风雅为主题的作品,展现了淳朴自然的美。
三、汉代散文具体代表作品1. 《管子》:《管子》是战国末年到汉初时期管仲所著的一部政治和军事著作,其中融入了大量的散文形式,以议论方式表达理论观点,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2. 《史记》:《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散文风格的记叙和议论。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是汉代散文的重要代表之一。
汉代散文
3、贾谊与朝廷作家
贾谊的《治安策》和《过秦论》
《过秦论》是贾谊的一篇最有文学色彩,政论而 兼史论的散文。名为论,但没有发表过多的议论, 不是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而是通过对于历史事 实的回顾,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 画卷。 文章使用了铺张描写和对照手法,先对秦国自孝 公以来逐渐强大的过程,特别是秦始皇时开始出 现的显赫声势作了铺张描写和大力渲染。
二、东汉时期的散文
东(汉一中)叶王以充后的,《政论局衡动》荡与,东外汉戚前宦期官的交论替说专文权, 政治更加腐败黑暗。在文人当中蓄积了很多忧虑 和(不二满),王歌符功、颂仲德长的统作等品东少汉了后,期揭的露论和说抨文击时弊 的作品多起来了。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几部有名的 政论王文符的的专《著潜,夫分论析》抨击社仲会昌现统实的。《昌言》
《的论一贵篇3、粟奏贾疏疏谊。》与文是朝章继廷的贾作中谊家心《是论阐积述贮重疏农》贵后粟写、给强文本帝 抑末的贾主谊张的。《文治章安通策过》古和今《对过比秦,论说》明“务民于 农桑,薄赋敛,广蓄积”的重要性。
《论贵晁粟错疏的》《语论言贵简粟洁疏明》快,于浑厚之中见犀利, 分析现实问题透彻深刻,说话直率,如说:“夫 寒晁之错于是衣个,法不家待,轻其暖文;带饥法之家于色食彩,。不景待帝甘时旨为;御饥使 寒大至夫身,,对不法顾令廉多耻所。更人改情,一又日建不议再削食减则诸饥侯,王终封岁地。 不不制久衣,则吴寒楚。七夫国腹以饥“不诛得晁食错,”肤、寒“不清得君衣侧,”虽为慈名 母举不兵能叛保乱其。子景,帝君听安信能了以袁有盎其谗民言哉,?腰明斩主了知晁其错然。 也《,汉故书务·艺民文于志农》桑说,晁薄错赋有敛文,3广1篇畜,积今,存以比实较仓完廪, 备整水的旱有,8篇故,民以可《得论而贵有粟也。疏》”为这代种表话。讲得非常实 在。
第二编第三章 汉代历史散文
(4)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形象,全书充满了浓 郁的悲剧气氛。这些苦难的悲剧经历,无疑暗含了 司马迁自己的人生感慨。在对人物悲剧的探讨中, 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同时又有宿命的悲哀。 (《伯夷列传》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质疑; 人性的异化:吴起杀妻、母死不归) 一种是非不为也,不能也,一种是非不能也,不为 也。前者在“天”而后者在“人”。
4、经历: (1) 司马迁童年“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 文”。青年时期游历天下,出使巴蜀:“二十而南 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 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 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 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 昆明,还报命。” 受父遗命著史,始于太初元年 (前104年),时年42岁。49岁遭宫刑,入狱3年。 征和二年(前91年)基本完成,共14年。 死后, 外孙杨恽发布之。
5、成书: (1)《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 帝征和二年(前91年)共14年;褚少孙等补。《后 汉书》中已经提到散失了10篇。(《史记》原称 《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公》等,最 早称之为《史记》的文章是东汉桓帝熹平元年 (172 ) 的 《 东 海 庙 碑 》 , 参 看 钱 穆 《 太 史 公 考 释》、陈直《史记新证》); (2)《汉书》:光武帝建武32年(公元54年)班彪 卒-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班固卒,补订: 八表(班昭)、《天文志》(马续、班昭)。
(宋)郑樵《通志· 总序》:仲尼既没,百家诸子兴 焉,各效《论语》,以空言著书。至于历代实迹, 无所纪系。迨汉建元、元封之后,司马氏父子出焉。 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 会《诗》、《书》、《左传》、《国语》、《世 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 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 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 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第二章汉代政论、散文
西汉前期散文有战国纵横家遗风,排比
铺陈,畅所欲言,酣畅淋漓;内容上主 要总结秦亡教训。 武帝时代,国家强盛,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文化繁荣,思想渐趋一统,此时 文章,思想上依经立义,内容上天人感 应,灾异谴告;文风也渐由前期凌厉纵 横、奇伟瑰丽变为典奥博雅,徐迂雍容。 此时期主要散文家有董仲舒、刘向、桓 宽等。
16
第三节 《论衡》和《潜夫论》
东汉时期谶纬流行,“诡为隐语,预决吉
凶”。光武帝刘秀以图谶之助做了天子,谶纬 在东汉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文人大都皈 依君权与神学。较出色的文章家都是不提倡 以至反谶纬的,代表人物是桓谭、王充。 东汉和、安之后,皇帝都年幼即位,宦官外 戚交替专权,豪族地主亦兴起,他们垄断仕 路,破坏了“经明行修”的选士标准。于是 清议遂起,终于酿成了党锢之祸。此时文人 思想渐趋通脱,有调和儒道倾向。文多愤郁 17 不平之气。
9
西汉散文中成就较高的还有 董仲舒(前179—前104), 西汉著名思想家,今文经学大 师。武帝元光三年(前134), 他在《贤良对策》中,提出了 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 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著 作,今存《春秋繁露》82篇, 《举贤良对策》3篇。 董仲舒像
(图5)
10
刘向(前77?—前6) 字子政,本名更生,楚元王 刘交四世孙。历仕宣、元、 成帝三朝,官至中垒校尉。 曾领校宫廷藏书,“每一书已, 刘向像(图6) 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撰成《别录》。其著作,有《洪范五行 传论》,及一些奏疏如《极谏用外戚封 事》、《谏营起昌陵疏》、《复上奏灾 异》 等。内容上讲天人感应。
第二章 汉代散文
文必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必盛唐
1
第一节 西汉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三章:汉代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章:汉代散文
汉代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主要包括汉武帝时期的散文和汉昭帝时期的散文两个时期。
汉武帝时期的散文以历史记载和传记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司马迁的《史记》和刘向的《战国策》。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以详实的史料和精细的叙述,创作了《史记》这一中国历史上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史学研究的奠基人。
《史记》不仅对汉代历史有详尽的记载,还涉及上古及战国时期的历史,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通史。
刘向则以《战国策》记录了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外交策略,成为研究战国时期史料的重要参考。
汉昭帝时期的散文以辞章赋体和乐府风格为主要形态,代表作品有班固的《汉书》和左思的《史记补》。
班固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创作了《汉书》这一东汉史书的巨著,继承了《史记》的撰写风格,是中国历史学研究中的重要著作。
左思则以《史记补》对《史记》进行了补充和发挥,填补了《史记》中一些内容的不足,同时在文学上也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汉代散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丰富了散文体裁的发展,也为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参考。
汉代散文
第二讲汉代散文课件制作洪静云第二讲汉代散文学习要点:•西汉散文•东汉散文第二讲汉代散文•思考与练习:1、《谏逐客书》是如何力谏秦王逐客的?《过秦论》又是如何指陈秦之过的?试分析二文写法上的异同之处。
2、贾谊、晁错政论文有何共同点?3、刘向散文特色及如何评价其叙事散文《新序》《说苑》《列女传》。
4、西汉散文前中后三个时期风格有何变化?5、以《自纪》为例,看王充思想的先进性及写作特色。
第二讲汉代散文一西汉散文(一)西汉初期•贾谊(公元前200—168)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
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
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18岁即有才名,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
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
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
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第二讲汉代散文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过秦论》(上中下)《论积贮疏》《陈政事疏》(《治安策》)《过秦论》(上)•思考:《谏逐客书》是如何力谏秦王逐客的?《过秦论》又是如何指陈秦之过的?试分析二文写法上的异同之处。
《过秦论》(上)•结构层次首先,概括回顾秦国由弱到强,最后统一天下,达到强盛顶点的过程。
接着,写出当年能吞并天下的秦王朝,今天竟被陈涉给推翻。
最后,总结出秦亡的教训:《过秦论》(上)•写作特色:1、主题明确,就是论述秦“过”,选材与论证都是围绕这一中心。
2、论证方法上,主要采用陈述史实与议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史实的分析中,揭示其论点与结论。
文章结构是按历史进程的顺序而展开的,清晰而严谨。
3、采用比喻、夸张、铺排、反复对比映衬、渲染等文学表现手法,增强文章形象性和说服力,句式又灵活多变,造成雄健奔放的气势。
4、语言酣畅淋漓,纵横驰骋,雄辩滔滔,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
《过秦论》后世论贾谊:贾生宣室求贤访逐客,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ª¡ª唐¡¤李商隐贾生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2两汉政论散文
二是行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铺叙张扬,语言重修饰整饬。
文中排比、对偶句比比皆是。它与陆贾、贾 谊等人的文章一样,对后世骈体文的产生起 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其他书信体散文
邹阳的《上书谏吴王》与《狱中上梁 王书》 董仲舒的《贤良对策》、《春秋繁露》 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谏猎 疏》、《喻巴蜀檄》 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 杨恽的《报孙会宗书》
下篇,指陈子婴不才、君臣离德、士民不附, 得出“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的结论。
开创了中国古代散文中“史论”体裁的先河。
《过秦论》(上)写作特色
1、叙议结合 2、铺垫对比鲜明 3、多用排比、对偶、比喻、夸饰,语 言极富文采,感情充沛,行文气势磅 礴。 “西汉鸿文”(《汉文学史纲要》)
二、晁错的散文
《狱中上梁王书》
此文博引史实,巧设比喻,铺陈排比, 辞藻富丽,有辞赋化的倾向。
“苏秦相燕,人恶之于燕王,燕王按剑而怒, 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 侯,文侯投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 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第二节 西汉中后期
西汉中后期:武帝即位以后。 背景:中央集权加强,儒术独尊,思 想比较僵化。 散文特色:依经立义,讲说灾异,论 证君权神授、专制合理,征引繁复, 文气迟缓,思想禁锢。 代表作品:董仲舒《春秋繁露》、 《贤良对策》;刘向《谏营起昌陵疏》 等
其子刘歆编成《七略》。
刘向的《列女传》、《新序》与
《说苑》
杂举前代群书轶闻琐事 编录而成的三本历史故 事集,是汉代记事散文 的代表作。
三本书中所列举的故事 有不少极具文学色彩, 以其强烈的故事性与戏 剧性而为人们所喜闻乐 道。
《列女传》中的“洁妇
第二讲 西汉散文
四、《新序》和《说苑》
刘向
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高祖弟楚元王(刘交)玄孙。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元帝时因反对 宦官弘恭、石显而下狱,成帝时更名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典籍,写 成《七略别录》一书,为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学著作。另著《尚书洪范五行传论》、《五经通 义》、《五经要义》,编次《世说》、《列女传》、《新序》、《说苑》,又有赋颂、奏疏等 数十篇。
《新序》和《说苑》
《新序》和《说苑》是刘向说理散文的代表作。二书都是采集群书中的逸闻轶事按照以类相从 的原则编纂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 它上承《韩非子》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之体,下开六朝《世说 新语》类小 说的先河。 这两部书都把各种传说故事置于政论的框架中,看似政论文体,实则以叙事为主,其中很多篇 章类似后来的志人小说,在刘向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
贾谊的散文
一是专题性的政论文,如《过秦》、《大政》等篇。 二是针对各种具体问题而发的疏牍文,如《陈政事疏》及《新书》前四卷“事势”类文章。 三是利用各种历史材料和故事说理的文章,如《新书》后六卷的“连语”、“杂事”类。
《过秦论》
《过秦》分上、中、下三篇,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其中心思想是总结秦代兴亡的历史原因。通过 鲜明的对比,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 一是把秦朝兴盛期的天下无敌和灭亡时的不堪一击相对照。 二是把秦始皇子孙万代为天子的愿望和秦朝三主而亡的历史事实相对照。 三是把陈胜的起义军和六国诸侯进行对比。
第二讲 西汉散文
一、汉初政论文
二、贾谊的散文 三、《淮南子》 四、《新序》和《说苑》
一、汉初政论文
汉代散文知识点总结
汉代散文知识点总结一、汉代散文的发展历程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散文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
从秦汉之际开始,文学开始由楚辞和古文逐渐转向汉赋和汉赋体散文。
汉代散文经历了初期的探索与形成、中期的繁荣与发展以及后期的衰落与消亡。
汉代散文的发展与演变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二、汉代散文的特点1. 主题广泛:汉代散文的题材丰富多样,涉及政治、文化、风俗、自然、人情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彩。
2. 对象多样:汉代散文既有以宫廷文人为代表的宫廷散文,也有以田园隐士为代表的田园散文,同时还有商旅游历等形式多样的散文。
3. 文体灵活:汉代散文不拘泥于形式,既有辞赋性质的高古派散文,也有平实自然的叙事性散文,其文体多样,风格各异。
4. 情感真挚:汉代散文注重真情流露,真挚、朴实、直接,情感饱满,富有感染力。
5. 文笔优美:汉代散文以其优美的文字和形象生动的描写著称,自然流畅,意境深远。
三、汉代散文代表作及其特点1.《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的一部较为重要的百科全书体著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散文,涵盖了政治、军事、礼仪等各类内容,对后世学习汉代散文具有重要意义。
2.《楚辞》:《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诗歌集,其中除了诗歌外,还包含较多的散文形式。
其散文表现出了浓烈的个性特色与高度的艺术成就。
3.《汉书》:《汉书》是东汉时期司马迁创作的一部历史著作,以其宏大的历史视野和优美的文学语言著称,其中汉代散文也有较为丰富表现。
4.《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魏晋时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大量的汉代散文,多为随笔杂记形式,对研究汉代散文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四、汉代散文的影响汉代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为后世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借鉴,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散文的创作风格和文学理念延续至今,仍然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五、汉代散文的价值和意义汉代散文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宏大的史诗气质、优美的艺术语言,为中国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汉代论说散文[全文5篇]
汉代论说散文[全文5篇]第一篇:汉代论说散文汉代论说散文第一节汉初论说散文一、贾生《贾生》八篇。
(《汉书·艺文志·儒家类》)文帝时则有颍川贾生,尝借景为喻,言治乱之道.名曰《至言》。
其后每上书,言多激切,善指事意.然不见用。
所言今多亡失,惟《至言》见于(汉书)本传。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贾谊与晁错》)臣个敢以久远谕,愿借秦以为谕、唯陛下少加意焉。
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绝息。
至秦则不然。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赋敛重数,百姓任罢,赭衣半道,群盗满山,使天下之人戴日而视,倾耳而听。
一夫大呼,天下响应者,陈胜是也。
秦非徒如此也,起咸阳而西至雍,离宫三百……又为阿房之殿……为驰道于天下……死葬乎骊山,吏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秦以熊焘之力,虎狼之心,蚕食诸侯,并吞海内,而不笃礼义,故天殃已加矣。
……《至言》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又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吏,与之驰驱射猎.—日再三出.臣恐朝廷之解弛,百官之堕于事也,诸侯闻之,义必怠于政矣。
……今功业方就,名闻方昭,四方乡风.今从豪俊之臣,方正之士,直与之日日射猎,击兔伐狐,以伤大业,绝天下之望,臣窃悼之。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臣不胜大愿,愿少衰射猎,以夏岁二月.定明堂.造大学,修先王之道。
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然后唯陛下所幸耳。
……《至言》(《至言》)雄肆之气,喷薄横出,汉初之文如此。
昭宣以后,盖希有矣,况东京而降乎!(姚鼐《古文辞类纂》)(《至言》)大旨谓国家广益,在贤士纳忠。
欲得忠益,则在平时尊礼以养士气。
如秦以极盛而速灭者,不闻忠告也。
所以然者,暴士故也。
盖礼士为中主,为当日与方正之士驰猎而发也。
若只作谏猎书看,失之千里。
云合澜回,每回目眩然眼豁。
(浦起龙《古文眉诠》古厚而发辉丽之色,矫健而涵博大之规。
《吕览》、《韩非》之流,文章尚未与著书分途。
(《骈体文钞》卷一一谭献评)《贾子·先醒篇》:“君好谄谀而恶至言。
两汉散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两汉散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散文也非常丰富多样。
散文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自由散漫的形式,表达着作者的感悟和思考。
本文将对两汉散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汉代散文的特点1. 散文的兴起:汉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散文作品开始出现并得到重视。
汉代散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韵文形式,而是以自由散漫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
2. 文学内容丰富多样:汉代散文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礼仪、政治、自然、人物描写等方面。
散文作品以真实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百态和人民的疾苦。
3. 语言简练明快:汉代散文的语言简练明快,不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直接表达思想和情感,更贴近人民的生活。
第二部分:两汉散文名家及其作品1. 初期散文名家汉代初期,代表性的散文名家有刘向、刘贤、潘岳等。
他们的作品融合了战国时期的散文传统和新的文学风格,以自由散漫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悟。
2. 高中期散文名家汉代中期,代表性的散文名家有班固、班昭、司马迁等。
他们的作品包括《汉书》、《谏逐客书》等,内容丰富多样,形式上更加自由灵活。
3.后期散文名家汉代后期,代表性的散文名家有王充、王符、刘勰等。
他们的作品注重感情表达和人物描写,其中王充的《论衡》是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第三部分:两汉散文的流派1. 尚书派:尚书派的散文注重官方文风,以记叙、议论、劝导为主要形式,内容常与政治、官职等相关。
2. 骈文派:骈文派的散文追求辞章华丽和修辞技巧,以辞章优美、句式繁复为特点,代表作品有班固的《汉书》。
3. 辞章派:辞章派的散文强调修辞技巧和辞章华丽,讲究美学效果,代表作品有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四部分:两汉散文的影响和价值1.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两汉散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的散文发展就受到了两汉散文的启发和影响。
两汉散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为后来的文人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对象。
两汉散文
王充《论衡》
宗旨:疾虚妄 特点:批判性 论辩性 汉代口语,准确精炼,朴实 无华
王符《潜夫论》
指斥时弊之作 文字准确简练 文风朴实无华 气势较《论衡》温和富雅
一、西汉散文
(二)西汉散文 1、淮南王刘安《淮南子》 2、董仲舒《春秋繁露》 《贤良对策(3篇)》 3、刘向《说苑》《新序》 *司马迁《史记》
一、西汉散文(二)西汉散
文
4、淮南王刘安《淮南子》 《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汉书》本传 《淮南子》21篇 刘安群臣或宾客集撰 思想:“容该百家”,以阴阳、道家思想为主, 主张“至道无为”的黄老思想 目的:具文化总结性质,试图为汉制法 文学价值: 多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说理,保存之功 文章排比铺张,颇受辞赋影响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 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背理而伤 道者,难遍以疏举” 诸侯之害,匈奴 侵扰,粮食储备不足
贾谊的成就与地位
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
出的文人
其政论散文兼具深刻政治思
想,高瞻远瞩的袁盎晁错列传》,
《汉书》本传 政治家 主张抑制诸侯 “诛晁错, 清君侧” 衣朝衣就斩于东市 主张务农贵粟 《论贵粟疏》
贾谊创作
内容:总结秦亡原因 汲取秦末农民起义教训 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 为巩固完善新政权提出主张 代表作:《过秦》《陈政事疏》 《论积贮疏》
《过秦》
内容:过秦+主张 特点:铺排,对照,
比喻众多 气势奔放,富丽壮美
《陈政事疏》
又名《治安策》
长篇政论文
“万言书之祖” 内容:陈弊+主张 特点:眼光敏锐,情感强烈,动人心魄
一、西汉散文
(二)西汉散文 5、董仲舒
6、刘向
汉代散文
文章导读
《过秦论》详尽地分析了秦所以能削平六国及 其所以灭亡的原因,目的是提供汉文帝作为改 革政治的借鉴。篇中就各方面分析秦所犯的错 误,故题名为《过秦》。上篇总论秦得天下的 形势,及其灭亡的主因:“仁义不施” 。中篇 剖析秦在统一后没有正确的政策和二世未能改 正错误。下篇指陈在危迫的情况下,秦子婴没 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三篇对秦国历史发展,扼 要而明确地指出其成败关键所在,开中国散文 中“史论”的先河。
《淮阴侯列传》其文
《淮阴侯列传》叙述了韩信跌宕起伏的奇异的一 生。 1、少年有奇行 2、青年有奇遇 3、刘邦击掌称奇 4、屡出奇兵 5、功成而身败名裂 整篇传记贯穿一个“奇”字,充满悬念,曲折多 姿。
韩信评价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 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 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 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 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 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 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 亦宜乎!
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的生平 1、少年躬耕与读书 2、青年游历 3、继父职,担任太史令 4、李陵事件 5、发愤著《史记》
《史记》的体例
《史记》的体例及其意义 全书包括 “本纪”, “世家”, “列 传”, “表”, “书”,共五个部分。 司马迁是从大一统的思想出发安排其体例 的。
《史记》的创作目的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 视,適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 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 大说之。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 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 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 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 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 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 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二、两汉散文之史传散文
3、《史记》的文学价值
②《史记》的叙事方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
为自如地展开叙述和设置场景提供了广阔的时空。
《史记》中很多传记是由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构成,在尖 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各种人物按照故事进程和叙事逻
辑粉墨登场,依据人物自己的立场、性格和能力,各显 本色,又彼此对照,个性表现得格外鲜明,引人入胜。
3、《史记》的文学价值
《史记》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①《史记》的写作本身就具有文学方面的动机。通过描写历史人 物及其活动,形象地反映和推究人类生存方式及生存困境。这些 正是文学的终极目的。 《史记》的写作还具有抒发自我情怀的目的: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 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 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为此,《史记》运用了丰富的文学手段,在取得辉煌的史学成就 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达到了很高的美学水平。
2、《史记》的史学价值
①《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汉末始称《史 记》。 《史记》全书130卷,52万余字,是中国古 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历史著作。 首创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 取材,时间上自传说中被当时人们视为历史开端的黄 帝时代,下至司马迁本人生活的汉武帝时代,空间则 包括西汉王朝的版图及四周能够了解的所有地域。 以其宏大的时空视野,对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 还蕴涵着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探究和把握。
1、司马迁的生平
五章汉代诸子散文
2 賈誼散文 過秦論 陳政事疏
論積貯疏
3賈誼政論散文的特點
賈誼的散文,謀篇嚴密,說理切至,發言警醒。在 形式上,賈誼的論文善于鋪陳,鍛煉詞藻,有戰國 縱橫家的氣勢。
今匈奴嫚娒侵掠,至不敬也;為天下患,至亡已也, 而漢歲致金䋈采繪以奉之。夷狄征令,是主上之操 也;天子共貢,是臣下之禮也,足反居上,首顧居 下,倒懸如此,莫之能解,猶為國有人乎?又類辟, 且病痱。夫辟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陳政事疏)
三論衡的文論思想
是故論衡之造也,起眾書並失實,虛虛妄之言勝真 美也。故虛妄之語不黜,則華文不見息;華文放流, 則實事不見用。(對作篇)
夫養實者不盲華,調行者不飾辭…辨論是非,言不得 巧。(自紀)
論衡者,論之平也。口則務在明言,筆則務在露文。… 夫筆著者,欲其易曉而難為,不貴難知而易造。口論務 解分 而可聽,不務深迂而難睹。(自紀)
二淮南子
1淮南子思想傾向
其旨近老子,淡泊無為,蹈虛守靜,出入經 道。…其義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類,無所不 載。然其大較,歸之于道。(高誘淮南子序)
2淮南子的文學特征
淮南子的文章,兼具有秦漢諸子與屈賦的風格,詞采 贍麗,富于形象。故文心雕龍諸子篇里說:淮南泛采 而文麗。高似孫子略卷四稱“篇中文章,無所不有。”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曰:必 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 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 有死,民無信不立。信,最重也。問:使治國無 食民餓,棄禮義;禮義棄,信安所立?…讓生于 有餘,爭生于不足。今言去食,信安得成?(問 孔篇)
人之死生,在于命之夭壽。不在行之善惡; 國之存亡,在期之長短,不在于政之得失。 (異虛篇)
第五章 漢代諸子散文 第一節 賈誼晁錯政論文
汉赋和散文中国古典文学(大学论文必备课件)
汉赋铺排多变的艺术手法丰富了 艺术表现手段,奏出了魏晋人的 觉醒和文的自觉的先声。 然而,汉赋漫无节制的铺陈扩展、 靡丽夸饰,使许多作品显得笨拙、 呆板。
二、 散文
(一)政论散文
政论散文本着兴国安邦、针砭时弊的目 的,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展开论述, 博古通今,运用对比、总结,有战国纵横 家的遗风,同时散文受辞赋的影响,多采 用排比、对偶,有骈化的倾向,文章热情 恳切,激情洋溢。
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
作而奔起者,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
龙,附从太白,纯驰皓蜺,前后络绎。
鸟不及飞,鱼不及回,兽不及走。纷纷翼
翼,波涌云乱,荡取南山,背击北岸,覆
亏丘陵,平夷西畔。险险戏戏,崩坏陂池,
决胜乃罢。 汩潺湲,披扬流洒。横暴之
极,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沋沋(yóu)湲
湲,蒲伏连延。
东车 嘉骑 祥画 武 出像 梁 土石 祠 。拓 西 片王 ,母 东、 汉历 ,史 山故 事 、
二、汉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 铺张扬厉的巨丽之美。
• 1.汉朝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疆域的扩 展,使那个时代的作家充满胜利的喜悦和豪 迈的情怀。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古往今来、 天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要置于自己的观照之 下,加以艺术的再现。对作品都追求广大的 容量、恢宏的气势,欣赏那种使人产生崇高 感的巨丽之美。
(《李将军列传》《项羽本纪》)
2. 增加了戏剧冲突。
3. 增加了生活细节。
• 《史记》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语 言朴拙雄浑,有感情有气势,为后世的韩 愈、苏辙所赞同。遣词造句上生动、灵活、 准确。《史记》不但是中国文学的典范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 迅),而且是个丰富的武库,中国后代的 小说,戏曲许多都取材于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贾谊不《过秦论》
(一)贾谊癿生平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 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 书闻亍郡中……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 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 请老先生丌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 各如其意所欲出。
请生亍是乃以为能丌及也。孝文帝说之, 超迁,一岁中至大中大夫……孝文帝初即 位,谦让未遑也,请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 就国,其说皀自贾生发之。亍是天子议以 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 敬之属尽害之……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三)《过秦论》上 1.解题: 过: 2.字句解释 • 通其意: • 然后践华为城:
• • • • • • •
子孙帝王万丐之业也: 蹑足行伍之间: 赢粮而景从: 山东: 丏夫天下非小弱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同年而语:
3.分析正文 • 思考题:贾谊得出癿秦朝灭亡癿原 因是?由此可知贾谊接受了哪种思 想癿影响? “仁义丌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杀豪俊,收天下之兵……陈利兵 而谁何。” “废先王之道。”
二、晁错及其政论文
• 主要生活在文帝、景帝朝 • 为人苛严,因诶求削减请侯王癿封 地引来杀身之祸。“诛晁错,清君 侧。” • 《论贵粟疏》、《贤良对策》、 《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 • 切中时弊、雄健有力,质朴峭刻
三、桓宽及《盐铁论》
• 生活在宣帝、昭帝朝 • 经济论文与集《盐铁论》 • 富有文学色彩
六、仲长统及其《昌言》
• 生活亍东汉末年 • 哲学著作《昌言》:《理乱》、 《损益》、《法诫》。 • 分析社会问题、探讨历史发展规律、 批判荒淫癿君主等。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有席卷天下、包丼宇内,囊括四海 之意,幵吞八荒之心。 • 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丼 巳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 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 本文癿艺术特点: ①论述严密,分析透彻,观点鲜明, 极具说服力。 ②大量使用排比句及对偶句,形成酣 畅癿气势不显著癿文采。 ③多方面使用强烈癿对比,以增强史 实癿戏剧性、说理癿形象性、文章 癿吸引力不气势。 ④感情充沛。
• 《鵩鸟赋》: 单阏之岁兮,四月孙夏。 庚子日施兮,服集予舍…… 发书占之兮,策言其度。 曰:野鸟入处兮,主人将去……
拘士系俗兮,攌如囚拘。 至人遗物兮,独不道俱…… 释知遗形兮,超然自並。 寥廓忽荒兮,不道翺翔…… 德人无累兮,知命丌忧。 细故慸葪兮,何足以疑。
• • • • • •
贾谊癿思想中有道家成分 喜用“兮”字句 抒情为主 四字句为主 讲究对偶 骚体赋
四、王充及其《论衡》
• 生活亍东汉初期 • 哲学学术著作《论衡》 • “疾虚妄”:针对谶纬符命之说, 以朴素唯物主义癿思想对此进行批 判。 • 文艺观点:文章要写得明白易懂, 要从真情发出,提倡文章癿实用价 值。
五、王符及其《潜夫论》
• 生活亍东汉章帝至桓帝朝 • 为人耿介丌随俗 • 《潜夫论》批判社会弊端。如批判 君主将阿谀顺己之人视为忠臣,批 判官员任用上癿任 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丌 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 忠言未卒亍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 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箝 口而丌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丌 敢谏,智士丌敢谋,天下已乱,奸 臣丌上闻,岂丌悲哉……”
• 本文癿主旨:贾谊以秦国依靠繁多 严明癿刈法及强大癿军事力量统一 天下,继而以严刈酷法及武力而失 去天下为例证,指出得天下不守天 下应采用丌同癿方法,要确保汉代 癿长治丽安,必须施行仁政。
(二)贾谊癿作品 • 据《汉书· 贾谊传》记载,贾谊散文 共五十八篇,刘向辑为《新书》, 今存五十六篇。 • 最重要癿散文作品有《过秦论》、 《治安策》{《陈政事疏》}、 《论积贮疏》等。
• 贾谊癿赋,现存仅两篇,一为《吊 屈原赋》,一为《鵩鸟赋》。
• 《吊屈原赋》: 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 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 遭丐罔极兮,乃陨厥身。 呜呼哀哉,逢时丌祥。 鸾凤伏窜兮,鸱枭翺翔。 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 《太史公自序》:“贾生、晁错明 申、商。”
• 当此之时,齐有孙尝,赵有平原, 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 皀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 而重士……亍是六国之士,有…… 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 意,……之伦制其兵。 •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请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 然而陈涉瓮牗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