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学考合格练]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B.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C.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软流层之下只有纵波D.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和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C.在莫霍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D.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解析:第1题,由于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根据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可以推测该处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横波能在软流层中传播;在任一深度,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小于纵波。

第2题,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

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

答案:1.A 2.D2018年3月20日4时44分在广东阳江市阳西县(北纬21.88度,东经111.71度)发生里氏3.7级地震,震源深度16 km。

据此回答3~4题。

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的( )A.水圈B.岩石圈C.下地幔D.地核4.地震发生时,正在床上的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只有上下颠簸D.只有左右摇晃解析:第3题,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6 km,故位于岩石圈。

第4题,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纵波首先到达地面,使人上下颠簸,然后横波到达,使人左右摇晃。

答案:3.B 4.A(2019·苏州质检)下图为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2019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

2019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构造点拨(一)教材第24页“探索〞主要手段是借助摇晃盒子,根据盒子内物体与盒子之间碰撞的声音信息进展分析。

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主要是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的差异情况,对地球内部进展研究的。

(二)教材第24页“学习指南〞地球具有圈层构造,从外部到内部可以分为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生物圈(biosphere)、地壳(earth's core)六个圈层,其中前三个圈层为地球的外部圈层(exterior circle),后三个圈层为地球的内部圈层(interior circle)。

详见教材第24页至第25页。

(三)教材第29页“思考〞“生物圈2号〞实验的意义在于模拟类似于地球可供人类生存的环境。

但是在现有科技水平条件下还无法实现。

(四)教材第29页“复习题〞1.地壳和地幔之间存在一个莫霍面,地幔和地核之间存在一个古登堡面。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地幔的物质组成与地壳相似,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的。

2.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氩等。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圈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单一。

高层大气密度非常小,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3.水圈是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和矿物水等组成的,其中以海洋水为主;地表水包括河、湖、冰川水和海洋水等。

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它渗透在整个水圈以及大气圈的下部和地壳上层,总计约30千米,但其最活泼的局部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和水面以下200米范围内。

[学业达标]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构造的。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3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答案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2023年5月22日3时56分,四川省宜宾市珙县(28.40°N,104.83°E)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图中()A.①B.②C.③D.④2.关于地球内部圈层,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B.地震波在②中传播速度减慢C.④是上地幔,软流层位于其顶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2.D1题,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据图可知,①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②③④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上、莫霍界面以下,为地幔。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而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该地位于四川省,因此此次地震震源应位于地壳中。

第2题,①是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②属于地幔,地震波在②中传播速度增大;④是下地幔,软流层在上地幔的上部;⑤为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组成物质相同,为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3~4题。

3.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A.纵波B.横波C.纵波和横波D.无法判断4.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A.5千米处B.17千米处D.2 900千米处4.A3题,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地表传播速度为3—6千米/秒,速度较慢,为横波。

第4题,此波速度在5千米深处突然变快,说明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5千米深处。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6.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A.连续但不规则B.主要由岩石组成C.无固定空间位置6.A5题,据图可知,丁圈层具有蒸腾作用,为生物圈;乙圈层具有下渗作用,因此为水圈;水圈会下渗到岩石圈中,故丙为岩石圈,甲为大气圈。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 中图版必修1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 中图版必修1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点拨(一)教材第24页“探索”主要手段是借助摇晃盒子,根据盒子内物体与盒子之间碰撞的声音信息进行分析。

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主要是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的差异情况,对地球内部进行研究的。

(二)教材第24页“学习指南”地球具有圈层结构,从外部到内部可以分为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生物圈(biosphere)、地壳(earth's core)六个圈层,其中前三个圈层为地球的外部圈层(exterior circle),后三个圈层为地球的内部圈层(interior circle)。

详见教材第24页至第25页。

(三)教材第29页“思考”“生物圈2号”实验的意义在于模拟类似于地球可供人类生存的环境。

但是在现有科技水平条件下还无法实现。

(四)教材第29页“复习题”1.地壳和地幔之间存在一个莫霍面,地幔和地核之间存在一个古登堡面。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地幔的物质组成与地壳相似,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的。

2.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氩等。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圈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单一。

高层大气密度非常小,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3.水圈是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和矿物水等组成的,其中以海洋水为主;地表水包括河、湖、冰川水和海洋水等。

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它渗透在整个水圈以及大气圈的下部和地壳上层,总计约30千米,但其最活跃的部分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和水面以下200米范围内。

[学业达标]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3题。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篇稳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以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 )A.①为岩石圈以上由岩石组成C.③为地壳2.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以下图中的( )1题,据图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上,莫霍界面以下,故B正确。

第2题,据图可知,①和②没有交集,②和③有交集,③包含①,故丁符合。

读图,完成3~4题。

3.b圈层的主体是( )4.c圈层中最活泼的因素是( ),a为岩石圈,b为水圈,c为生物圈,d为大气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四大圈层中生物圈有生物存在,是该层中最活泼的因素。

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

据此完成5~6题。

5.“黄山四绝〞反映了地球圈层的数量是( )6.某地球圈层不单独占空间,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中,代表该圈层的地理要素是( ),怪石主要反映岩石圈,云海主要反映大气圈,温泉主要反映水圈。

生物圈不单独占空间,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中。

等级考提升练以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2.假设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千米处可以表示( )1题,两地相对高度是指两地海拔的差值,而地壳厚度是指莫霍界面至地表的距离,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所以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度,故D正确。

第2题,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更厚,那么10千米处可以表示莫霍界面。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

3.有关图中各圈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局部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自然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4.有关岩石圈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③位于软流层以上④厚度不一,大陆局部厚,大洋局部薄,甚至缺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题,图中c表示水圈,而b表示生物圈,故A错误;图中d表示地壳,故B错误;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横波传播速度减小为0,纵波传播速度下降但不为0,故D错误。

2019秋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9秋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构造学业达标以下图是“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地震波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B.③和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D.①②之间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地幔和地壳B.岩石圈和地壳C.地幔和地核D.地壳和地幔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③是横波能通过固体传播,④是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和纵波在①处速度加快,在②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第2题,①是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答案:读“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完成3~5题。

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局部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4.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的是( )A.图中C层B.图中G层C.软流层D.下地幔5.D层的平均厚度( )A.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B.约为33 kmC.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D.约为6 km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局部,F为地幔,G为地核。

D、E合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选项中应是横波速度减为0。

第4题,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第5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局部(上地幔顶部)。

答案: 4.C读图,完成6~7题。

6.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那么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开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连续的循环之中解析:第6题,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

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2021·山东潍坊高一期末)2019年12月5日8时2分,唐山市丰南区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

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本次地震。

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2.地震预警系统能成功预警本次地震,依据是( )A.震源距预警网中心的距离B.建筑物的抗震系数C.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D.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1.A 2.C[第1题,根据题目所给震源深度,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知识。

由材料可知震源深度为10 km。

而此地地震位置在陆地。

根据课本基础知识:陆地上地壳平均深度为33 km。

10 km位于地壳深度范围内。

故选A。

第2题,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的速度是有差异的,在地表纵波速度为5~7 km/h,而横波的速度为3.2~4.0 km/h。

地震中横波造成的损失比较大,而纵波造成的损失较轻。

因此可以利用横波与纵波之间的速度差,监测到纵波时自动发出预警。

在横波到来之前,可以争取到短暂的预警时间。

现在地震自动预警系统基本是利用这个原理。

故选C。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C.②是软流层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4.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界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D.内外核之间3.D 4.C[第3题,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由图中看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第4题,地下将近2 900千米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深度被称为古登堡界面。

]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有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8米,该地已经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

2019年秋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课时作业提升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A.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B.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局部C.地壳是指莫霍界面以上的局部 ,由液态物质组成D.地核是指莫霍界面以下的局部 ,呈熔融状态答案:B解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地震波而获得的信息;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局部;地壳是莫霍界面以上的局部 ,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地核是指古登堡界面以下的局部 ,外核可能为液态或呈熔融状态 ,内核为固态。

2.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盆地B.平原C.海洋 D.大陆架答案:C解析:海洋是地壳最薄的地方。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读以下图 ,完成3~4题。

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4.图中的X处即为()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答案:3.B 4.B解析:第3题 ,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 ,在地幔中也可通过。

第4题 ,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 ,是古登堡界面。

读以下图 ,完成5~7题。

5.该景观图表达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 B.3个C.4个 D.5个6.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 ,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那么的 ,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开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 ,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答案:5.C 6.B 7.B2019年3月以来 ,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 ,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2019年秋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册新人教版必修10001

2019年秋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册新人教版必修10001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图L1-4-1是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

读图完成第1题。

速度{km/町39 1215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纵波传播到距地表 2900千米左右深度时完全消失B. 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距地表D. 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的快图 L1-4-22.图L1-4-2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 岩石圈、地幔、地壳B.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 岩石圈、地幔、地核D. 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3. 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厚度最大的圈层是地幔,厚度最小的圈层是地壳B.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软流层以上)C. 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D.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4.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研究者在图 L1-4-3中的a 、b 、c 、d 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图 L1-4-3假如某宇航员准备坐宇宙飞船去太空遨游,可该宇航员的宇宙飞船坏了, 他要穿越地心,—Y■17千米左右深度时同时减慢6000 图 L1-4-1到星球的另一面去寻找新的飞船(假设他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据此回答5〜6题。

5. 在该宇航员穿越地心前,其依次穿越的是()A. 地壳一地幔一地核一莫霍界面一古登堡界面B. 地壳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C. 地壳一莫霍界面一地幔一古登堡界面一地核D. 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壳6•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A. 岩石圈B .生物圈C .水圈D .大气圈图L1-4-4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

读图完成卅登堡界面L1-4-4L1-4-5读图L1-4-6,回答9〜10题。

莫霍界両2000棵度咅旦6001000200阳度曲)甲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乙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7〜8题。

7.A.B.C.D.&图中()①为岩石圈③为地壳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幔9.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都是纵波速度始终大于横波的B. 都在地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C. 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D. 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 10. 根据图乙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 )A. 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纵波,而不能探测到横波B. 月球内部结构中存在“软流层”C. 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D. 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L1-4-7),回答11〜12题。

2019秋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

2019秋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

人生似海,起落沉浮作文
在人生的海洋里,有时候咱真的就像在波涛里划船,使劲儿往
前冲,就为了能看看那边的风景。

有时候呢,又好像成了海底的礁石,任凭风浪咋打,都岿然不动。

嘿,一大早的,太阳一出来,海面就亮得跟金子似的。

那时候啊,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感觉啥都能成,啥梦想都能实现。

每天起
床都像是新开始,每次出门都像是探险。

但到晚上了,星星都不出来,那海啊,黑得跟啥似的,感觉随
时能把你给吞了。

浪一个接一个地来,感觉都要把你卷到海底去了。

不过啊,这些困难都是来锻炼咱们的,让咱们变得更坚强、更成熟。

有时候吧,人生也会让你靠岸歇会儿。

那时候啊,就像躺在沙
滩上,啥都不用想,啥都不用做,就享受那份宁静。

回头看看,那
些困难啊、挑战啊,都成了自己成长的垫脚石。

但啊,人生不会让你永远在岸边晒太阳。

新的一天开始,你又
得扬帆起航,去面对新的风浪。

每一次的起起落落,都是生活给你
的礼物,让你变得更强大。

所以啊,在人生这片大海里,咱们都是勇敢的航海家。

有梦想就去追,有困难就面对。

因为咱们知道,只有经历过风浪,才能更加珍惜那些平静的日子。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1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1
8.铺路、建楼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学家认为,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作用的层面.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它与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始终保持着物质和能量联系;第二,它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第三,它在不断地变化着。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2.若此时在墨西哥湾海域有一艘海轮正在航行,在海轮上的人和在陆地上的人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
A.都只上下颠簸
B.不产生运动
C.陆地上的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海洋上的人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读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3~4题.
(1)依据图甲,举例说明地球表层与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的能量联系.
(2)依据图乙,指出地球表层在某一方面是不均一的,以说明地域分异的存在。
(3)地球表层的特点说明,组成地球表层系统的这些圈层之间________、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________。
学科素养升级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
人民网北京2019年12月8日电,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8日21时31分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北纬36。31°,东经77。94°)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82千米.据此完成1~2题。
A.水圈由地球上各种水体构成,连续但不规则
B.大气圈是由不同类型气体组成的,干燥洁净
C.生物圈是各种类型的生物的总称,生机勃勃
D.岩石圈由莫霍界面以上的岩石组成,厚度不均
读图,完成7~8题。
7.有关①~④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练含解析1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练含解析1

地球的圈层结构(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1。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各圈层的温度不同B.各圈层的压力不同C。

各圈层的活跃程度D.地震波的传播速度2。

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A。

横波、纵波都变快B。

横波、纵波都变慢C.横波变快,纵波变慢D.横波变慢,纵波变快3。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A.软流层B。

下地幔C.图中③层D。

图中①层【解析】1选D,2选A,3选A。

第1题,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认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了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在此基础上进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第2题,读图可知,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横波、纵波都变快.第3题,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软流层.下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4.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是指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B。

生物圈包含水圈、大气圈全部C。

大气圈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5。

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A。

喜马拉雅山B。

内蒙古高原C。

四川盆地D。

太平洋【解析】4选C,5选D。

第4题,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部分;生物圈存在于水圈、大气圈之中;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第5题,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地壳大陆部分较厚、海洋部分较薄,结合题中选项可知,太平洋地壳最薄.(2020·北京高一检测)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中表示大气圈的是()A。

A B.B C。

C D.D7.图中A圈层()A。

是一个连续且规则的圈层B.是一个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C.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D。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8.图中B圈层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地球内部的能量B。

太阳辐射C.地球的引力D.人类活动【解析】6选D,7选D,8选B。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演练素养达标【基础巩固】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1〜3题。

N c1.据图分析,a圈层厚度的空间变化特点是()①陆地大于海洋②平原地区大于高山高原地区③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④大致与地表海拔呈负相关关系A. @®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 b圈层的特点是(A. 连续而规则B. 连续而不规则C.规则而不连续I).以上均不是3. c圈层的主要成分是A.氢气、氧气B.氮气、二氧化碳C.氮气、氧气D.氧气、二氧化碳解析:第1题,读图口J•知,a圈层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故为地壳,地克厚度陆地大于海洋, 高山高原地区大于平原地区,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

第2题,读图可知,b圈层为水圈,水圈为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第3题,c圈层为大气圈,大气圈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

答案:LC 2. B 3.C2019年6月,印度尼西亚的锡纳朋火山喷发。

结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4〜5题。

地面古登堡界面•4. 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I).④圈层5. 火山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 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C. 地球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D. 地球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解析:第4题,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分地壳、地幔和地核,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地壳、②为 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对应的是 ②圈层。

第5题,火山景观的形成,一般先是岩浆喷出形成火山口,后火山口积水形成湖,其形 成把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联系起来,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答案:4.B 5.C2019年6月4日17时46分,在台湾台东县海域(北纬22. 82°,东经121.75° )发生里氏5. 8级地震,震源深度9 T •米。

地震发生后,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 的变化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点拨
(一)教材第24页“探索”
主要手段是借助摇晃盒子,根据盒子内物体与盒子之间碰撞的声音信息进行分析。

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主要是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的差异情况,对地球内部进行研究的。

(二)教材第24页“学习指南”
地球具有圈层结构,从外部到内部可以分为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生物圈(biosphere)、地壳(earth's core)六个圈层,其中前三个圈层为地球的外部圈层(exterior circle),后三个圈层为地球的内部圈层(interior circle)。

详见教材第24页至第25页。

(三)教材第29页“思考”
“生物圈2号”实验的意义在于模拟类似于地球可供人类生存的环境。

但是在现有科技水平条件下还无法实现。

(四)教材第29页“复习题”
1.地壳和地幔之间存在一个莫霍面,地幔和地核之间存在一个古登堡面。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地幔的物质组成与地壳相似,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的。

2.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氩等。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圈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单一。

高层大气密度非常小,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3.水圈是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和矿物水等组成的,其中以海洋水为主;地表水包括河、湖、冰川水和海洋水等。

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它渗透在整个水圈以及大气圈的下部和地壳上层,总计约30千米,但其最活跃的部分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和水面以下200米范围内。

[学业达标]
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3题。

1.根据地震波的探测,地球表面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范围是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层,称为岩石圈,其范围是指( )
A.地壳B.地壳和软流层
C.地壳和上地幔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解析: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

答案:D
2.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
A.划分地壳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在莫霍界面上,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D.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解析:根据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即可回答。

答案:D
3.地球内部的下列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
A.地壳B.地幔
C.内核D.外核
解析: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地幔厚度为2 800多千米,地核(内核+外核)厚度为3
400千米,其中外核厚度约为2 000千米左右。

答案:B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
C.②是软流层
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解析: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由图中看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答案:D
5.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界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D.内外核之间
解析:地下将近2 900千米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地方被称为古登堡界面。

答案:C
读图,完成6~7题。

6.B圈层的主体是( )
A.河流B.湖泊
C.冰川D.海洋
解析:由图可知,A为岩石圈,B为水圈,C为生物圈,D为大气圈。

答案:D
7.C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B.水
C.土壤D.生物
解析:这四大圈层中,生物圈有生命存在,成为最活跃的圈层。

答案:D
8.读地球内部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 +D+E是__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是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4)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
解析: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

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

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

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

C+D+E是上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2)莫霍界面(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B是大洋地壳,平均厚度只有几千米。

[能力提升]
下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9~10题。

9.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P波速度始终大于S波
B.都在月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
C.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
D.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
解析: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

答案:C
10.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 )
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而没有S波
B.月球内部结构中没有“软流层”
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
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
解析:月球表面附近没有气体、液体存在,所以无法找到一地只能探索到P波;“软流层”从图中地震波变化上无法显示出来;从题干可知,这只是表示月壳与月幔,并不能说明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

答案:D
11.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

答案:D
12.岩石圈是指( )
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
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D.地壳和上地幔
解析: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整个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答案:C
(2019·北京卷)莫霍面深度不一。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13.据图可推断( )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解析: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莫霍面以上到地表为地壳。

莫霍面深度越小,地壳越薄,图中①地莫霍面深度为38.5~39.0千米,不是最小的,故地壳厚度不是最薄的。

②地位于河流附近,且该处河流大致沿莫霍面等深线发育,说明②地可能位于莫霍面断裂带上,金属矿产丰富。

③地莫霍面深度为37.5~38.0千米,不是最小的,地幔深度不是最浅的。

④地位于河流附近,地下水埋藏浅。

答案:B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
来地震波的是( )
A.当雄B.成都C.上海D.北京
(2)此次地震,拉萨有轻微震感,理论上拉萨居民感觉到( )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左右摇晃
D.只上下颠簸
(3)西藏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原因是什么?
(4)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西藏地区地球各圈层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____,其研究原理是什么。

解析: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地壳较厚,平原、盆地地壳较薄。

第(2)题,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

第(3)题,西藏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第(4)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

答案:(1)A (2)B
(3)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4)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