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实验整合 , 归纳总结 出来的。在 教学过程 中要不断的给学生总结整 合 规律 , 知识 条理化 , 使 系统化 , 从而便 于学生 掌握 , 并不断要培养 学生循循善诱 , 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 问题 , 运 活学 致用。如学 习元 素周期表 中同周期 ,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后 , 学习元素及化合 物知识 时, 就会运 用 “ 位、 三者的关系 , 构、 性” 推测元 素的性 质 , 特 别是末学元素 的性质 。如卤素中的砹 , 推测其具有 的性质 , 质是 单 有 色固体 , 难溶水 , 易溶 于有机溶 剂与氢最难 化合 , 化物最不稳 氢 定, 氢化物的水化物是强 酸 , 化银是有 色沉淀等。 、 砹 四、 结合生活实际 。 教会学生应用知识 课改把 “ 以实验获 取知识 , 把知识转向能力 , 从生活走向化学 , 从化学走向社会 ” 作用新课程 的基本理论 , 教师应教会学生用所学 知识去解释生活 中的一 些现象 ,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如学习 了碳酸盐后 , 让学生 了解蒸馒 头的化学知识 , 习了氧化 还原反应 学 后, 了解易氧化变质 的食 品包装 中都放少 量无毒 , 无害具有还 原性 物质的原因 , 以及原 电池 、 电解 在生 活中的应用 , 学习 卤素后 , 了解
才。
关键词 新理念
教 学方法 实 验
培 养能力 综合素质
文 章 编 号 :6 2 7 9 2 0 1 - 7 — 1 1 7 — 8 4( 0 8) 1 1 5 0
中图 分 类 号 : 3 . G6 38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新 的教学 理论 ,要求高 中化学课 程应有助 于学生主动构建 自 身发展所需要 的化学基础知识 和基 本技能 ,进一 步了解化学学 科 的特点 , 加深 对物质世 界 的认 识 , 利于学生体 验科学 的过程 , 有 学 习科学研究 的方法 , 加深对科学 本质的认识 , 强创新精神和实 践 增 能力, 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 的 自然观和严谨求 实的科 学态度 , 更加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策略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策略摘要:新教材栏目设置新颖内容丰富;新教材内容内容编排呈螺旋上升的方式,循环往复,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实践应用,时代感更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与人合作的平台。
关键字:课程特点教学困难教学因素解决方法资源整合一、新高中化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上存在的困难经过一年的新高一化学的教学,当我静心对一年的教学进行总结时,在感受到新课程新理念新模式所带给我的喜悦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新高中化学教学的诸多困惑。
1.新教材栏目设置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可探究性,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学习心理规律.与旧教材相比更具人性化更加注重化学素养的提高。
纵观鲁教版的教材的每一节课程中设置了“联想·质疑” “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迁移·应用”及“概括·整合”等活动性栏目。
这些栏目的设置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素养及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可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限于各种教学因素往往很难让各个栏目起到预期的作用。
2.新教材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实践应用,时代感更强,无论是作为教学引入,还是作为背景介绍,都引用了大量的社会生活素材,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新教材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与人合作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教材中的“活动·探究”环节,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也能让他们从实践与合作获得较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但在教学组织中这个环节受到最多因素的限制。
首先,器材、药品和教学场所就直接决定了教学活动实施的可能性;其二,教师本身的组织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决定了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度及最终的教学效果;第三,学生个性的差异性会造成学生自身的对活动的参与程度,例如性格外向表现欲望较强学生常会带头参与活动,而性格内向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更愿意充当看客。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仅仅 是传授知 识 . 授学 习技 巧 . 高解题 能 讲 提 力 . 重要的是让学生 由单一的接受性学 习方 更 式转 变为主动性的学习方式 . 掌握科学 的学习 方法 , 形成主动学习 、 自我提高 的能力 ; 通过探 究 性学习 、 与性学 习 、 参 体验 性学 习和合 作性 学 习.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 . 新 课标理念 的落实 ,促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 、 过 程与方法 、 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 情 标方 面得 到发展 。因此 , 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 活动 不 同于传统 的课 堂教学 . 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 在新课程理 念指 导下发生变化 . 而学生 的学习 方式 的改变则是体现新课改理念的突破 口
( 责编 张晶Leabharlann 晶) 动参与 、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课堂活动中 , 师 生互动 . 生生交 往 . 多方交流 , 成为教学方式改 革的重要 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 动 .教师 的教 和学 生的学是有机的统一体 . 这 种活动与统一的实质是师生的交流 堂活动 课 的主体是学 生 .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 用. 促进学生之 间的交 流与合作 主动参与就 是要 引导学生参 与教学 的整个 过程 .主动思 考, 主动发表 自己的见解。合作学习是交往 的 种重要方式 .它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 学 生之间的有效结合 . 是学习方式 的进步 。 因此 . 我在课堂上根据学 生的成绩 . 每四人为一个学 习小组 , 每组 当中化 学成绩分为好 、 差 三个 中、 层次 . 合作学 习时让 他们能够互相帮助 组建 的合作小组 .成 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例如 . 在利用元素周期 表中的第三周期元素分 析总结同周期金属性非金 属性 递变规律 . 我便 尝试 了小组合作 : 师对本 章的教学内容进行 教 提示 . 有针对性 地进行讲 解 。 后让各 小组根 然 据教材内容设计方案 . 设计过 程中要体现集体 的智慧 . 最后 由各 组选派代 表进行 交流 . 其他 成员可 以补充 .在小组 成员各抒 己见 的基础 上. 教师引导学生归 纳。 学生设计 问题 主要有 : ①利用钠、 铝与冷水反应证明钠比镁、 镁、 铝金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摘要新课程改革教学要求和目标发生了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做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一、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课时教学设计要体现一节课的全过程,但不需要将各个环节一一罗列,时间分配上要留有余地,应突出重点,突出设计理念及思路。
设计时多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这一课题的学习中我有哪些问题、想法和作为?大致步骤可分为:1、教学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相关课程资源,背景资料等。
2、教学目标:①情感态度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③过程与方法目标。
目的的确定要从学生、学校、地区的实际出发。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4、教学用具:实验器材、课件设计、目标反馈练习、教学媒体等。
5、教学活动设计:情景创设、提问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说明、估用时间、总结、拓展、板书设计等。
二、在化学教学中关注三维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实际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交织统一的过程,需要做好整合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过去由于过分追求知识与能力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课堂上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感情共鸣,课堂单调、古板、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
在新理念驱动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水的组成”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设计如下基本思路:①展示水资源的重要性,同时提出“水的组成”,自然地引入本课题的学习;②质疑、猜想,让学生提出有关水的组成的猜想;③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探究,并记录现象和数据;④数据处理,运用物理、数学的相关知识推算水分子的构成;⑤运用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解释探究现象;⑥讨论、交流总结形成结论。
实践证明这种设计效果非常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科学探究的设计和培养,不仅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很好的体现,使课堂活泼而有吸引力、生命力。
浅谈新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既 重知 识 的获 得又 关注 科 学过 程 与方 法 的掌握 ,关注 科学 态 度情 感 与价 值 观 形成转 变 。 《 课标 》中 强调 的教 育观 念 为:教 师是 一个 咨询 者 、引导 者 、 帮助 者 和促 进者 。具体 为 引导 学 生进 行 自主学 习 、探 究学 习 和合 作学 习 ; 帮助 学 生 形成 终身 学 习 的意识 和 能力 ;引 导 学生像 科 学家 那 样去 探 究科 学 的真 谛 ,像 科 学家 那样 去探 究 体验 科 学的 发展 过程 ,像科 学 家那样 去学 习 科 学知 识 ;把 学生 看成 是 一个 个天 生 的探 究者 , 从而 培养 学 生 的科学 学 习 方法 和创 新 意识 :把课 堂看 成 是一种 师 生互 动交 流 、积 极探 讨 、共 同发 展 , 双 边活 动 的场所 :把课 堂看 成 是一 个学 生发 现 问题 、分 析 问题 、解 决 问题 , 构建 “ 知 识 与能 力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 态度 与 价值 观” 的场 所 。所 以高 中教 师 教学 的 目的 不只 是让 学 生掌 握摹 本 的知 识 结论 ,其 最 终 目的是 使学 生 将 学 到 的知 识迁 移 到新情 境 中 ,让 学生 学会 创造 性 地解 决 问题 ,以此来 提 高 学 生的 科学 素质 和 创新 能 力 。在平 时 的教 学课 程 中要 鼓励 学 生大 胆发 言 、 表 达 自 己的意 见 、 自己 的观念 ,培 养 起学 生 忠于 科学 、严 谨 求 实 自主 的学 习 态度 。使课 堂教 学 日益 呈现 学生 A主、知识 至 上的 现象 ,实行 由“ 知识 型 课 堂教 育 传播 到 “ 生命 ” 型 课 堂教 育 传播 的 转型 ,实 现 由传 统 的传 播知 识 的 教育 观 念 到现代 的 培养 人 的生命 价值 的教 育 理念 更新 。 2 其 次应 转变 教学 角 色 ,向综 合型 教师 发 展。 新 课程 强 调 :教 学是 教 与学 的交 往和 互 动 ,是师 生之 间的对 话 ,是 交 流 与知 识建 构 的活 动 。在 教 学过程 中师生 应相 互 沟通 、相 互 启发 、相 互 补 充 ,从 而 达成 共 识共 享共 进 ,真 正实 现教 学 相长 共 同发 展 。而作 为课 程 改 革 的参 与 者和 实施 者 ,就 需要教 师 实现 教学 角色 的转 变 。 第一 ,在新 课程 下是一种 平 等合作 的师生关 系 ,一种平 等对话 互动 的教 学过 程 。教师要 从学 生需求 出发 ,注重个 别指 导 ,了解和研 究不 同学生 的需 求及 其发 展 的可 能性 ,尽可 能地 满足每个 学生 的不 同需求 ,充分 尊重他 们的 个 性发展 。为 学生创 设 一个 民主平 等、和 谐融洽 、快 乐有序 的学 习环境 。 第 二 ,教 师是 学 生学 习 的组 织者 、 引导者 、 合作 者 。教 学过 程 是师 生 交 流 ,积 极互 动 ,共 同发 展 的过 程 。学 习活 动 以学 生为 主体 ,以学 生 为中
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
的内容动 态化 , 以便 于 学 生 获 得 准 确 深 刻
的 直 观 感知 , 从而完成理性认识。 如 物 质 结
够学以致 用。 因此 , 在教学过程 中, 应 结 合 教学内容 的实际设计一部 分简单的 论题 ,
如《 水 体 的 污 染 及 防 治 Ⅸ 土 壤 PH值 的 测 定 》
满足于 “ 传道、 授业 、 解惑” 的观 念 已经 不能 机 的 模 拟 功 能 使 抽 象 的 内 容形 象 化 , 静 止 点 而 设计 习题 , 有 碍 学 生思 维 的 开 阔 , 不能 适 应 社 会 发 展 的 需要 , 教 师 必须 更 新 观念 , 不 断 提 高 自身 素 质 , 由教 书 匠向 “ 专 家学 者
全 新的 教育理念 : 力 图 把 知 识 的 传 授
与能力的培养 结合起来 , 把 打 基 础 与搞 课 题研 究结合起 来 : 主 张 以 学生 为 教 学 活动 的 主体 , 以提 高 自学能 力 为 本位 , 以培 养 刨
教学与科技接轨 , 使 学 生 的 视 野 与 思 维 得
以开阔 。
仅靠 书 本 中有 限 的 知 识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 这
网, 设 计 和 完 成 实验 , 进 行社会调查 等 , 这 样就 可以充分 地调动学生 的主动性 , 在 完
1营造 情感氛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 “ 我 们 认 为学 醒、 鼓舞 , 没 有 兴 奋的 情 绪 , 怎 么 能 激励 人 ;
有 的 反应 速 度 太 慢 , 学 生注 意 力 不 集 中 , 教 成 论 题 的 同 时 ,自身 的 综 合 能 力 也 在 不断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学习研究
【 讨论 】 归纳总结金 属钠的物理 和化学性质 、 存在 、 保存 、
用途。
此 设 计 较 好 地 体 现 了 自 主学 习 教 学 新 理 念 : 以 实 验 、 讨
论、 提问等多种方式 , 使学生积极地 参与学 习活动 . 并 通 过 激 发 学 生 内 在 的学 习兴 趣 ,逐 步 培 养 学 生 学 习 的 自主 性 和 主 动 性, 使之不仅会学习 , 而且爱学 习, 并 养成 良好 的学 习 习惯 , 同
【 学生 乙】 钠浮在水 面上 , 也 可 能 是 由于 产 生 的 气 体 使 钠
浮 起来 。
【 学 生丙 】 钠成 球状游 动 , 是 由于反应放 热 , 把钠 熔化 成
球状。
【 学生 丁 】 钠 成球 状游 动 , 可 能 是 由 于 速 度 太 快 让 人 看
上 去 是 圆 的 。但 是 , 即 便 是 速 度 导 致 的 圆形 , 也 不 能 说 明 反 应放热 。 实验 ( 4) 结论 : 钠 与水 反应 产 生 氢 气 。
而变暗。
实验 ( 2 ) 结论 : 钠 燃烧 时 火 焰 为 黄 色 , 得 到 黄 色 固体 , 也 有 少量 黑 色 固体 , 可 能 是 由杂 质 产生 的 。 实验 ( 3 ) 结论有争 议 : 学 生均认为钠 与水反应听 到响声 , 证 明有 气 体 生 成 , 酚 酞 变 红 证 明产 生 碱 性 物 质 。 但 对 其 他 现 象 争论 如 下 : 【 学生甲】 钠 浮 在水 面上 , 说 明钠 的密 度 比水 小 。
■墨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高 中 化 学 有 效 学 习 研 究
王 秋 红
( 泉 州 市 泉港 第 五 中学 , 福 建 泉 州 3 6 2 8 0 1 ) 高 中化 学 有 效 教 学 包 括 教 师 有 效 地 教 和 学 生 有 效 地 学 , 也称之为“ 三高 ” 教学: 一是从时空上看应是 高效率 , 即 花 最 少 的 时 间 取得 最 大 的效 果; 二是从成果上看应 是高效益 , 即 教 学 结 果 能使 学 生有 较 多 的得 益 ・ t , - =是 从 关 系上 看 应 是 高 效 应 . 即 教 学 在 师 生 之 间 的心 理 、 人格 、 思维 、 情 感 等 方 面 能 产 生 高 效 应 。我 们 认 为 , 检 查 教 学 是 否 有 效 的标 准 只有 一 个 , 那 就 是 学 生 是 否 取 得 了预 期 的 、 应 有 的进 步 和发 展 。在 实 际教 学 中 , 不 论 教师教得多么认 真 、 多么 生 动 、 多么辛苦 , 只 要 学 生 没 有 取 得“ 预 期 的 应 有 的 进 步 和发 展 ” , 就 是 无 效教 学 或 低 效 教 学 。 要 达 到 高 效 的有 效 教 学 , 既 要 调 整 当 前 老 师 的 教学 方法 , 又 要 转 变 学 生 的学 习方 式 。 所 谓学 生 的学 习方 式 , 是 学 习 者 为 掌握 知识 、 提 高 能 力 而 采 取 的 一切 方 法 、 方 式 的 总 和 。 它 包 括 显性 和 隐 性 两个 方 面 。 显性 的学 习方 式 包 含 学 习材 料 、 学习时间 、 学 习环 境 。隐 性 的 学 习方 式 包 括 学 习动 机 、 学习态度 、 人 格 特 点 等 。通 过 调 查 发 现, 当前我校 、 我 区的 高 巾学 生 学 习 方 式 普 遍 存 在 无 意 识 , 甚 至 麻木 现象 。具 体 表 现 如 下 : 1 . 升 学 的单 一 做 题 训 练 造成 学 生 学 习方 式 麻 木 。 2 . 填鸭式 、 准 填 鸭 式 教 学 摧 毁 学 生 对 学 习 方 式 的 灵 性 感悟 。 3 . 挫 败体 验 造 成 学 生 学 习方 式 无 所 适 从 。 4 . 教师对 学生学 习方式 的理论不甚 了 了. 使 学 生 学 得 枯 燥无味 。 5 . 沉 闷 的 班风 、 学 风 影 响学 习方 式 的 发 展 。 这些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 、 兴趣下降 , 形成 了 恶性循环。 所 谓 有 效 学 习 ,是 指 充 分 凸 显 学 生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的 主体 作用 , 有 明确 的学 习 目标 , 学 生 能 独 立 自主 地 质 疑 、 调查 、 探 究 的学 习 , 在 实践 中学 习 , 富有 个 性 地 学 习 。 具体表现是: 1 。 学 生在 学 习过 程 中有 兴 趣 , 有惊奇的“ 发现” : 2 . 遭 遇 到 理智 的挑 战: 3 . 发 现 知 识 的个 人 意义 : 4 . 被 鼓 舞 和被 信 任 : 5 . 有 更 高 的 自我期 待 : 6 . 能 够学 以致 用 。 要 达 到 以 上 有 效 学 习 的 目标 ,首 先 需 要 切 实 解 决 学 生 学 习 中的 知识 和 心 理需 求 , 提 倡 自主 学 习 。自主学 习必 须 建 立 在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需 求 与 心 理 的需 求 之 上 。教 师 的一 个 十 分 重 要 的 任 务 就 是 培 养 和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欲 望 。课 堂 教 学 必 须 能 够 真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 真 正 满 足 学生 对 心 理 的需 求 . 让 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巾。 例 如《 化 学 必修 1 》 教 材 中关 于《 金 属 的 化学 性 质 》 的 教 学设 计 :
新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新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1 关注学生情感世界,实施有效化学教学高中学生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非常渴望自己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
化学课程严谨、抽象,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就更容易助长这种压力。
因此,化学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和显著的教学成果,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
其次,要形成一种严肃认真的工作习惯:上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好教案,教案中既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强调课堂教学的有序性。
在教学常规中,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化学教学水平,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化解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学习压力。
2 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化学教师要想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建立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就必须树立这样的工作和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是教师的职责;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犯一点错、出一点格都是正常的。
所以教师应宽容地对待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采用诱导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只有以学生为本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赖。
为了更好地调动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化学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顺应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和谐高效的化学课堂。
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
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运用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
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使预设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
因为预设与生成都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高水平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
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单纯依靠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预设,课堂教学则会变得无序、缺乏目标和计划,也不会有良好的生成效果。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理念的契合--以高中化学有效教学为例
硫酸、 导线 和烧杯 , 请学生组装 原电池 , 并写 出电极 反应 式。学生 素, 让学 生思考 : 2 一 + 一 + , 对应 的物 质有哪些 ?它们 之 一 一O 4 6 其 对实 验很有兴致 , 引导学生从原 电池原理 、 我 构成条件和电极反应 间 的转 化关 系怎样 ?学生 经过 思考 , 出 了许 多反 应关 系 , 找 归纳 等方 面进行探究 , 经过他们 动手操作 , 功设计 出了几 种不同 电极 成 为两 大类 : 非氧化还原反应 ( _O N 0 B S 和氧化还原反 H S 广- 厂 aO )
应( H
卜 s 广 s ,N 2O--aS 。这样 , 0 O 、 a 3 N _O ) S . 促进学生将硫的有
的 电池 。
关知识点进行条理化和规律化后 ,师生再一起评 价学 生设 计的检 验方案 , 归纳硫 酸根和亚硫 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并
实验探究使学生 亲身经历 了科学探究 情境 , 使学习过程 充满
度? 这个 问题对学生 有一定难度 。我鼓励学 生大胆设计不 同方案
问题一建 立假说一实验 探究一得 出结论一重 建知识一能 力形成 。 例如 , 学习 了原 电池原 理后 , 我准备 好铜片 、 片 、 片 、 棒 、 铁 锌 碳 稀
后 不着 急评价 , 而是 引导 学 生按 “ 化合 价变 化 ” 为线 索复 习硫 元
在引导探究 、 讨论交 流过程中 , 克服 了传统 “ 填鸭式” 学的缺 教 点, 就课堂而 言 , 各个 层次 的学 生都高度参 与 了教学 活动 , 充满热
情, 思维活 跃 , 主体地位得到 了充分发挥 。 二、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重点加强学法指导
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 , 有助于落实新课 程提 出的三维 目标 , 实 三、 重视实验的探 究过程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守 旧。 ( ) 学 方 法 的 反 趣 、 展 潜 能 , 倡 教 学 方 式 的 多 样 化 , 力 培 养 学 针 发 提 努 生 的合作精 神和创 新意识 。教师需要 明晰 自己对新课 程理念 的认识, 并且尝试描述 自身的教学行为 。教师 自身 的教 育理 念与行为往往是教 师反思 的一个盲 点, 在对 自己的教学进行 反思 的时候, 教师往往更 多地
面进行教学反思 : ( ) 学 观 念 的 反 思 一 教 教学方法 的改革 , 先是教学思想 的改革 。传 统的化学课 堂教学 首 只关注知识 的接受和技 能的训练 , 在仍有许多 学校强调学 生的任务 现 就是要 消化 、 理解教 师讲 授的 内容 , 学生 当作灌 输的对象 、 把 外部刺激 的接受器 , 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 现象 都只是教师的 口述 , 而不给他们 亲 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 的机会 。这 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 养成
一
学, 找 自己教学 中存在 的问题, 理论 的支持 与指导下形 成 自己独 寻 并在 特 的见解与 观点, 以此来 解决教学 中存在的 困惑 , 形成解决 问题的有效 办法 。其次 , 化学教学 反思具有 发展性, 即能使 教师得到发展 。反思是 种 手段, 目的是促使 化学教 师寻找问题 、 考问题 、 决问题, 其 思 解 并在 其 中得 到提升与 发展 。教 学反思 的真谛应 该是教 师敢于怀 疑 自己, 敢 于善 于挑 自己的刺, 于正视 自己在教学 中存在 的 问题, 反思突破 敢 通过 自我 、 破 自我 封 闭, 突 不断地 超越 自我, 不断 地 向高 层次 、 高境界 迈进 。 三是 化学 教学反 思具有批 判性, 即能用批 判的眼光 去反思 自己的教 学 活动 。 当某 一教学 活动告一段 落后, 在一定 的理念指导 下, 能用不满 的 心态, 对教 学进行冷静 的思考 、 分析, 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 中存在 的问 题, 者对有 效 的经验进行 理性 的总结与提 升 。当教 学反思 具有很强 或 的批判 性时, 我们的反思 才深刻 。四是具有互 动性, 与学 两方面相 即教 辅相成 , 仅仅有 教的反思 或学 的反 思是远远不够 的, 教与学 的反思是相 互联 系 、 为补充 的。化学教 师的反思应建立 在学生学 习化学 的基 础 互 上, 据学 生的接受 程度来 调整 自己 的教 学计划等 。学生在 反思 的过 根 程 中, 与教师和 同学 的合作 、 动, 通过 互 能加深对化学知识 的理解 。教 师 需要 反思 的不仅仅 是完 成化学教 学任务, 而是如何更 好地完 成化学 教 学任 务 。反 思不是 白费力气, 而是明确指 向于化学教学 问题的解决, 能 够想 出一 个问题 的多种解 决之 道, 并尝试 不同解 决方 式 的结 果 。五是 具有 自主性, 即用 自主 、 自觉的态度去反思 。教学反思对 教师 而言, 是一 种 高度 自觉 和 自主的 自我研修 行为, 是一 种积极 的精神 活动, 是一种 高 层 次 的工作 方式 。教 学反 思是教 师 职业 的内需, 不仅 是外来 任务 。 而 教 学反思所具 有的 内在 品质, 定着化学教师 的教 学反思必须 自 决 觉地 、 自主地 进行 才有收获, 靠外力作用 、 被动 的反思是达不到反思 目的的。 高 中化 学课程标 准强调 以下几个方 面: 提高学 生的化学科 学素养, 为学生终身 发展 、 应对 现代 社会和未来发 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 自然 领略 界的奇 妙与和谐, 持好奇心 与求知欲, 保 勇于探究 与 日常生活有关 的化 学问题 ; 注化学与其他 学科 的联系, 关 促进学 生 自主学 习, 生积 极参 让学 与, 乐于探究 , 于实践 , 勇 勤于思考, 提高学生 的 自主学 习能力 和综合实践
2024年“三新”背景下,我们高中化学教师如何教学与教研思考
“三新”背景下,我们高中化学教师如何教学与教研思考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这也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核。
高考具有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的功能,所以我们可以从研究新高考要求入手:无情境不命题、无思维不成题、无价值不入题,将核心价值融入真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考察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培养化学观念、思维方法、实践研究、态度责任等学科素养。
一、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学之设计而应对新高考的核心关键是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试题研究。
以教学设计为例,需要抓住教学主线的构建、课堂问题的跟进、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实验的创新这四个关键要素。
我理解的教学主线就是一节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沉淀溶解平衡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一课中解决将铜矿污水转化为达标水的问题、在《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一课中解决如何将煤转化为油的问题。
教学主线也可以是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的价类二维图及科学探究模型的建立。
教学主线是指围绕教学目标铺设的,贯穿课堂教学首尾的主要发展脉络,是一系列教学活动过程中提纲挈领的中心线索,张校长建议我们通过反复研读教材教参、大量阅读相关教研文章、储备和收集相关媒体知识来建构教学主线。
带动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善教者,必善问,善问者,必善思。
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设置“问题串”,围绕教学目标,按照逻辑结构精心设计一组问题驱动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如在《沉淀溶解平衡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设置问题1:怎样使铜矿污水成为达标水?问题2:污水加碱至中性(常温)时,溶液中Cu2+都除尽了吗?问题3:PH=7的水中c(Cu2+)达到排放标准吗?问题4:怎样做才能使铜矿污水中的c(Cu2+)达到排放标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建立了应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平衡、Ksp定量计算、沉淀的转化的思维模型,也培养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堂课中有任务线、情境线、问题线、活动线、评价线、素养线,其中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线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解决构建教学活动。
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
• •
2.教师角色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观强调对文化知识的有效传递,因此体现 的是一种“文化复制”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下, 教师扮演的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者”的角色,于是教师成 了知识的“立法者”,是真理的化身,因此不可避免的走 向“知识中心”、“教师权威”,导致一系列的教师弊病。 在新课标理念中,教师需要抛弃“知识传递者”的角色, 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设计者、引 导者、组织者,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我们更应该让 学生通过参与演示实验、设计探究实验、动手操作实验, 使学生成为教学共同体的平等成员。教师必然要打破“教 书匠”的局面,使自己的角色逐渐地进行以下的转变:教 书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
• •
三、注重科学性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 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 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 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标准》中一方面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 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对各主题的学习提出了探 究活动的具体建议,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 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 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中单独 设立主题,明确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 与培养目标。
• •
3.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以 “三尺讲台小舞台,自导自演 独角戏,课本教案当圣经,板 擦粉笔做道具,墙上两表定全 局,考试成绩分高低”的机械 传授知识,着重于学生听、记、 背,学生则被动的接受知识, 使有兴趣的化学成了“第二外 语”,给学生一种“化学难学” 的感觉。在这样的教学中,忽 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 生的好奇心、探究心基本未顾 及,因此教学方式必然要改变。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课 改研 究
z 戋後 新 谋 改 背 景 下 的 离 中 T 乞学 教 学
文/ 司 雯 雯
摘
要: 安徽省整个皖北地 区的化学使用 了鲁科版教材 。在新课 改背景下 , 这套高 中化学教材 , 打破 了以往 的传 统体 系, 将教 学 内
容 分成 了几个不同的课程模块 , 这有利于不同化学水平 的学生能选择性地学 习不 同的化学知 识, 发挥潜能。
并 能对学 习的内容形成客观的评价。 容要求 老师 实行三案 : 教案、 学案、 练案 , 加强 和巩 固课堂 教学效 理调适能力 , 总之 , 要组织好高 中化学新课程课 堂教学 ,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 果。 因此 , 在化学教学中 ,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 , 为学生 的合作学 习
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 改变教学方式 、 重视实验探究 , 创造平 等 、 和谐 、 积极 的课堂氛 围 ; 要启发学 生积极 参与 观察 、 思 青年教师 , 上岸 ” , 才能使化学课堂 教学活动有本质 上的提 考, 主动参与学 习活动 的过 程 , 体 验知识产生 的过程与方法 , 在感 使学生能真 正的“ 受学习与探究乐趣的同时 , 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 , 培养创 高 。以上就是我对新课 改背景下 高中化学教学 的~些看法。 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 。
正成为“ 学材 ” 。
起
/
关键词 : 起 点; 有效 ; 对话
占
I
新 课程改革 以来 , 我们越来 越关注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教 学 情况做及 时调整。 那 么, 如何把握准确的教学起点呢? 文 的本质不是展示教 师的才华 , 而是促进学生 的发展 。虽然 我们 的 与 孩 子 对 话
高中化学备课参考:化学新教材与现代教育理念
化学新教材与现代教育理念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的形成,教育的功能在发生变化。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现代教育理念完善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杜绝对各种新理念的牵强使用。
只有了解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内容及新教材的特点,才能合理的用好新教材。
关键词:新教材、现代、教育理念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
传统教学只是从外面对学生进行灌输,所用教材与教法与学生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是吞剥书本上和成人经验中的东西,教学只依据以往社会文化的成果,却脱离学生个人的生活与体验。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及旧教材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教育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引起了人们的思考?现代教育理念的形成回答了这个问题,同时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重新编排了教材。
做好新教材的教学工作,首先必须钻研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抓纲务本,正确施教。
既不舍本逐末或眉毛胡子一把抓,也要避免超深拔高或穿新鞋走老路。
本文就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用好新教材谈一下认识。
一、新教材的特点。
传统的化学教材往往从化学学科本身出发,把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和规律串联起来,体现了学科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因果关系。
它的优点是结构清晰,逻辑性强,但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学科的抽象知识上,要求学习者象科学家那样思维和工作,忽视了学生的需要,也割裂了学科间的综合。
因此,化学教材应以化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这就是新教材所体现的。
新教材从内容的形式上增加了“绪言”、“资料”、“阅读”、“家庭小实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讨论”等栏目。
这些栏目的设立不仅使教材变得更加活泼、生动、贴近学生,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时要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上好“绪言”课,指导学生认真学习“资料”、“阅读”,参与“讨论”,动手做“家庭小实验”,切切实实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高中化学育人教案设计理念
高中化学育人教案设计理念
一、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
1.认识和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熟悉各种化学反应。
3.学习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数据,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现象,增强学习的直观感受。
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方法:
1.综合评价: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操作能力和课堂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2.开放性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
3.引导性评价:及时指导学生改正错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五、教学环境:
1.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器材,确保教学质量和安全。
3.注重师生互动和合作,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六、育人观念:
1.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觉负责的品质。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入,新课改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这种大力提倡用新理念指导教学的形势下,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如何正确面对这种变化,如何在这种新的理念下进行教学,这是每一个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河南的课改从2008年秋开始全面推行,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了,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的教学有几点思考。
一、教师在新课程中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1.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
引导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怎样做人。
在教学实践中,尽量展示化学问题思维的全过程,鼓励学生有质疑的精神,有自己的思考与创新。
示范性中学的学生基础相对扎实,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善于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自觉地把分类讨论、归纳等思想运用到解题中,只有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享受每一小步成功带来的欢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不断超越。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该重视学生,诱导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注重用一连串问题来组织教学;利用问题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与师生的交流来获取知识,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己又完善自己,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座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
对高中化学教育新理念的思考
二、 新课改对高中化 学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高 中化学新理念 中要求引导学生 自主地观察 自然 、研究化学 变化 , 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对化学知识 更加敏锐 , 探索的兴趣更加
浓厚 , 并 H南此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及解决 问题 的创新能力 , 总 自然 、 有 效 激起 学 生 兴趣 的特 点 , 有助 于增 强 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平 的要 求 。 让学 生 发 挥 其 全 部 的潜 力 参 与 到 学 习 中去 , 培 养 他 们 在 内容 , 因此 要 运 用建 构 主 义 的 某些 观点 。 学 生 的 自 由创造 和求 真 务 生 活 中学 习 的习 惯 , 提 高 他 们 的实 践 能 力 和 综合 素 质 。
顷” 的 时 代 要 求 因而 高 中化 学 教 育 的重 点 应 是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能 2 . 新 教 学 策 略 ( 1 ) 以过 程 来促 转 变 教学过程集教学 观点 、 内容 、 日 的为 一 体 , 教育 观 融 合 在 教 学
力、 关注学牛健康成 长。这是对传统 高中化学教育的经验总结 , 也
认 知 日的也 难 以达 到 . .
( 2 ) 问题作为资源 问题在教育 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它关系到教学的品质 、 学生 的创造力。问题是一种有着很大收益 的课程资源。 ( 3 ) 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
活 动 教 学 是 与课 堂 教 授 不 同 的一 种 教 学 方 式 ,具有 知识 还 原
预 示 着 新 一轮 教 育改 革 的 方 向 。
传 统 高 中化 学 教 育 的 根本 问题 在 于 :化 学 教学 脱 离 了学 生 生 过程之 中,教学 内容不仅仅包括 书本上的知识 ,还渗透 着科学态
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N a 2 S O 3 + H  ̄ S O 4 = N a 2 S O 4 + S O 2 T + H 2 0
能方面的 目标外 ,还应重视学生探究能力方面 目标 的实现。 教无定法 , 课堂教学结构要随着教学要素 的
变 化 以及 教 学 思 想 的 发 展 与 更 新 而 不 断 地 调 整 、 充
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的重 点是 如何把新授知识 与学生 已有 的知识联系起 来 ,只有把新授知识 中的 要 素与已有认知结构 中特别相关 的部分 联系起来 , 才 能有效地学习新 内容。为了让学 生从 已有经验 出 发, 主动 建构 、 理解 概念 , 获得方法 , 提 出问题 、 探究
梯度 , 运用 恰 当 的教 学 方 法 , 突破 难 点 , 化解 疑 点 。
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师应努力创设 富有情趣 的
学 习素材和活动情景 , 以激发学生学 习的浓厚兴趣 。 例如 , 《 氨气》 的第 一节 直接呈现氨气 的相关知识 , 主 要 围绕 氨气 的性质展开教学 ,师生共 同探究氨气 的 物理性质 、 氨水的组成 、 氨气与酸的反应及 氨气 的结 构, 通过物质 的结构来研究物质 的性质 , 逻辑性也很
实和更新。 课堂里 , 教 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随时都 处于 发展变化之 中 , 教师应密切注意各种反馈信息 , 一旦 发现学 生 的认 知结 构与 教材 的知识 能力结 构不协
调, 应及时调整 自己设计 的教 学结构 。 教材中的难点
和疑点 , 往往是产生这种不协调 的根源所在 。 教师在 教学 中要及时针对实际情况 , 或化抽象 为具体 , 或化 复杂为简单 , 或变生疏为熟悉 , 灵活设计合适的知识
新高考新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高质量
新高考新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高质量提升策略伏珍珍(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㊀734400)摘㊀要:高中化学教学要以新高考新理论为导向ꎬ致力于化学高质量的提升.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ꎬ保障化学教学的高质量ꎻ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ꎬ要注重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ꎬ帮助学生解决问题ꎻ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ꎬ不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ꎬ还要抓好预习与复习ꎻ引导课堂游戏ꎬ激发学生深度学习ꎬ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关键词:新高考理念ꎻ高质量ꎻ提升策略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2)36-0104-03收稿日期:2022-09-25作者简介:伏珍珍(1980.10-)ꎬ女ꎬ甘肃省秦安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挑战1.1教学理念落后新高考对于高中化学提出了重基础性㊁综合性㊁应用性㊁创新性等教学要求ꎬ为高中化学教学指明了总体方向.要落实好新高考理念ꎬ教师就必须从传统教学理念当中解脱出来ꎬ克服应试教育理念ꎬ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让学生从传统讲解灌输学习状态下解放出来ꎬ在问题的驱动下产生学习动力ꎬ在探究过程中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然而ꎬ目前部分教师受传统理念的影响ꎬ不能根据学生特点改革课堂教学ꎬ学生通常被动地进行抽象理论的学习ꎬ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失去了兴趣.1.2教学模式单一部分教师认为高中学生面临高考ꎬ采取讲解灌输教学模式比较稳妥ꎬ认为高中学生具有成人所具的控制能力ꎬ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ꎬ教师讲解后ꎬ学生进行相应练习ꎬ掌握做题的技巧ꎬ能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达成教学目标了.在这种传统观念支配下ꎬ化学教学缺乏师生互动ꎬ缺乏生生互动ꎬ缺乏活力ꎬ学生在沉闷的气氛中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ꎬ也不能主动地投入到化学学习活动以发现新的问题与知识点ꎬ学生很难产生创新思维ꎬ也不能更好地利用化学知识创新性的解决问题ꎬ学生化学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1.3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在讲解灌输模式下ꎬ学生按教师的指令对相关知识进行记忆背诵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教师提供的步骤解答相关题目ꎬ学习具有机械性.在这种模式下ꎬ学生缺乏问题意识ꎬ很难提出相关问题.而缺乏问题意识的化学学习过程ꎬ学生也很难受到问题的驱动ꎬ必然缺乏学习动力ꎬ化学探究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2基于新高考新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高质量提升策略2.1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ꎬ保障化学教学高质量一是可以运用心智图法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心智图法是化学教学中对知识进行学习及归纳以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的重要方式ꎬ是激励学生积极思维401的有效手段.心智图法又叫思维导图法ꎬ可以让学生把思考过程通过图示进行展现ꎬ实现思维的可视化.学生可以从核心概念出发ꎬ将相关的知识点理顺并组织起来ꎬ形成知识网络图ꎬ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整合与应用.如在学习钠及钠的化合物相关知识点时ꎬ可用思维导图导入新课ꎬ在新知识学习以后ꎬ可以让学生小组绘制以钠为中心词的思维导图ꎬ也可以利用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ꎬ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进行检测ꎬ根据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ꎬ了解学情ꎬ及时对学生的知识缺漏之处进行完善与补充ꎬ以实现教学的高质量.二是可以利用逆向思考法进行有效教学ꎬ逆向思维可使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新的角度ꎬ也是一种反向思维方式ꎬ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去思考问题.如在学习金属的性质相关知识时ꎬ可以让学生了解金属的腐蚀性是一种不利的方面ꎬ但是可以化害为利ꎬ思考如何运用金属的腐蚀性为生活服务.如在船体上镶嵌金属块防止船体腐蚀或利用电镀给活泼金属增加镀层延长镀件使用寿命ꎬ就会将课程内容过渡到金属腐蚀的利用ꎬ使教学有效推进ꎬ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与利用ꎬ逆向思考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化学授课过程ꎬ还可以在解决课后习题时加以运用ꎬ以拓展学生化学思维.三是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ꎬ提升化学教学质量ꎬ因为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知识实践的渠道ꎬ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操作ꎬ让学生认真观察ꎬ仔细思考ꎬ概括总结ꎬ发现化学规律ꎬ建构化学知识脉络.2.2注重启发式教学ꎬ促进学生思考教学质量地提高需要引入启发式教学.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ꎬ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但是启发式教学要选准时机.所谓选准时机ꎬ就是教师不要动辄对知识进行讲解ꎬ而是以学生思考为基础ꎬ在学生通过思考与努力而找不到解决问题思路的时候ꎬ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启发诱导ꎬ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对接ꎬ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处理及分析ꎬ以及对具体问题的思考ꎬ找出问题解决方案.实施启发式教学ꎬ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ꎬ这样学生才能身心放松地进行知识探究.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途径ꎬ启发式教学可以是教师向学生做提问式的启发ꎬ也可以是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ꎬ请求教师的反馈与启发ꎬ当然学生小组的互动探究ꎬ也具有启发性.这是因为小组各成员可以各抒己见ꎬ学生可以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ꎬ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ꎬ是学生认知发生冲突的环节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认知冲突启发学生思考.如在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中ꎬ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ꎬ对学生实施启发ꎬ让学生结合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出现领域ꎬ用直观的生活细节启发学生理解ꎬ这种结合生活进行启发的方式ꎬ学生易于接受ꎬ可以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与内化.2.3重视引导ꎬ提高学生预习与复习质量预习与复习环节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ꎬ是课堂教学不可取代的.因为预习与复习环节更多时间需要学生的自主思考ꎬ通过对新知识的了解以及对于旧知识的巩固达到丰富知识储备的目标.在预习环节ꎬ教师可以为学生的预习制作任务单ꎬ让学生根据任务单进行预习ꎬ提升预习的针对性与目标性.如学习原子结构一节前ꎬ教师可以就原子结构的新知识点提出问题ꎬ作为学生预习中探究的提纲ꎬ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微课视频ꎬ学生可以从指定的网络空间进行下载学习ꎬ这样就提高了学生预习的针对性.这样持之以恒ꎬ学生就会形成预习的习惯ꎬ一段时间之后ꎬ教师可以撤掉预习任务单ꎬ真正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际上ꎬ预习任务单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预习框架ꎬ一种预习模式ꎬ学生熟悉之后ꎬ也就会根据这种模式进行自主预习ꎬ从而提高预习质量.同样ꎬ复习环节中ꎬ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引导学生复习ꎬ力求复习作业的多样化ꎬ不仅局限于书面作业ꎬ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日常化学实验ꎬ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ꎬ走进相关企业ꎬ参观访问有关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ꎬ并且学会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高中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ꎬ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ꎬ学生在预习与环节501中ꎬ有时候因缺乏互动交流ꎬ而会陷入困境ꎬ因而ꎬ教师可以借用现代技术及互联网ꎬ强化学生的互动交流ꎬ如可以通过微信群等社交平台来展开互动ꎬ真正使互联网成为线上课堂ꎬ通过互动交流ꎬ解决问题.2.4引导课堂游戏ꎬ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喜欢游戏是学生的共同特点ꎬ教师可以设计教学环节ꎬ将化学知识融入游戏当中ꎬ使学生能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过程ꎬ在兴趣的驱动下ꎬ认真观察ꎬ积极思考ꎬ乐于合作ꎬ积极互动ꎬ集思广益ꎬ在探究中可以获取多种渠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ꎬ可以引入化学实验游戏法ꎬ让学生积极投入实验ꎬ制定化学实验计划等ꎬ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竞争性ꎬ让学生进行竞赛ꎬ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游戏当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ꎬ让学生以组间竞争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ꎬ其竞争内容不仅是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评比ꎬ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评比ꎬ如实验器材的搜集与制作㊁实验计划制定是否符合实际ꎬ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合作协调是否得力等.在实验游戏过程中ꎬ教师要注重实验游戏的安全性ꎬ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ꎬ游戏开始之前教师要对游戏可能会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说明ꎬ并采取相应措施ꎬ确保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出现安全问题.各小组要根据相应原则开展游戏竞赛ꎬ每个小组综合实力要相当ꎬ以提高竞争的公平性ꎬ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的特点ꎬ开展相关游戏活动ꎬ目标是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如在化学学习过程中ꎬ有些内容需要学生强化记忆ꎬ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记忆卡片ꎬ通过卡片游戏法激活学生思维ꎬ课后学生也可以拿出卡片重复记忆ꎬ通过持续性背诵ꎬ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相关方程式及配比规则等ꎬ加深学生的记忆.2.5优化教学方法ꎬ提升化学教学质量教师要树立新高考背景下的生本教学理念ꎬ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ꎬ教师不能垄断课堂ꎬ要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ꎬ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ꎬ以有效提升学生化学综合能力.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方法ꎬ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ꎬ让学生敢于想象和创新.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教学过程ꎬ不能以题海战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巩固.在课堂上ꎬ教师要更多地引入互动合作教学模式ꎬ让学生多角度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如学习水溶液的离子平衡相关内容时ꎬ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时间交给学生ꎬ让学生进入知识深层次探究状态ꎬ进行动手与观察ꎬ并且自主总结相关规律与原理ꎬ让学生有效达成学习目标.要优化教学方法ꎬ还要注重运用多种教学工具进行教学ꎬ因为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ꎬ有些化学实验因为具有危险性ꎬ而无法演示观看ꎬ而教师无论怎样讲解ꎬ都会使形象性与直观性大打折扣ꎬ学生不会对知识产生深刻印象ꎬ也不会深入理解其中的原理.而目前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与使用ꎬ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ꎬ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ꎬ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质量.例如ꎬ在硫的燃烧和涉及苯的化学实验介绍时ꎬ就可以播放录制好的实验视频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反应发生情况ꎬ通过动画演示反应中的不可见原子㊁分子变化过程ꎬ强化学生的记忆与理解.高中化学教学要以新高考新理念为方向ꎬ改革与优化化学教学模式ꎬ使化学教学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ꎬ让学生自主探究ꎬ历经知识形成过程ꎬ让学生观察化学现象ꎬ从中总结化学规律.同时ꎬ要改变传统的预习与复习模式ꎬ致力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ꎬ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ꎬ并且要注重增强课堂的互动性ꎬ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ꎬ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参考文献:[1]吴金花.五环模式下的高中化学后教策略探析[J].名师在线ꎬ2019(27):44-45.[2]王春梅.化学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J].青海教育ꎬ2019(9):48+50.[3]陶永聪.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ꎬ2019(27):78-79.[责任编辑:季春阳]601。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以高中化学为例
具 体表 现 为哪 些 方 面呢 7
二、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有效性 的具体认识 我认 为教 学的有效性 必 须要 以学生 的进步 与发 展 为 宗 旨. 教 学是否有效关键 在于 学生 学到的知识有 多少. 所 以说有 效教 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 . 改 变以教师为主 的教 学方法 , 把 学生作 为教 学的主体 . 树 立一切教 育活动都 是为 了学生的教 育思想. 在教 学活动 中不断促进 学生的全 面发展 、 主动发展和 个性发展 教 学的有效性必须关注教 师的教 学效益 . 任教 老师 应当具有时间观 念和效益观念 . 教师在对课程进行设 计时 , 必 须考虑到教 学的效益 问题 . 教 师对所授 的知识 应 当安排 合理 . 既不能过 多也 不能太少. 这 些都是丧失教学效益的行 为 教 学 有效性的 实现要以教师的 自身发展为基础 .通过 多年 的教 育 实践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 .教师对于教学的有效性有 着重要 的影响 特别是在新理念 的课程教 学下教师理念的变革能力、 具体的教 学策略 、教师对教 学的反思 维批判 能力等 这些都是 教 学的有效性顺利 实现 的关键 因素 .与教 师的 自身发展 有 着 极 为重要 的关 系 教 学有效性 的实现 必须关注教 师的教 学策 略. 科学的有效策略是有效教 学的必要保证 。 它在教 学 实践 中 占 据 着重要 的地位 . 教师要 充分 的掌握有 关教 学设备 、 教 学实 施和教 学评价阶段的策略性知识 三、 在高 中化 学课 堂中教学有效性的具体 策略
法. 在教 学的质量和教 学的效 率上并没有 实现 最大化 , 教 学质 量和效率的提 高能够在一定的幅度上减轻学生课外 学习的压 力 所以如 何在 有限的时 间里提 高 学生的学 习效率 实现课 堂 效益的最大化成为教 师关注的重点 面临如上 问题有效教 学 理念的成功应用成为 高中教 学实践的 亮点 本文 以高中的化 学课堂为例 . 对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 了分析 。 有效教学 的概念 有 效教 学理 念源于西方 .针对 高中新课程 理念我们可 以 把有效教 学认识 为 . 有效教 学就是指教 师在 遵循 一定教 学活 动 的客观规律 下 . 以最 小的 时间、 物 力和精 力来达到最佳的教 学效果 它是 以满足 个人 和社会 的教 育价值 需求 而组 织和 实 施 的活动 它对教 师提 出的要求是 . 教师既要 深刻领悟 有效教 学的理 念 . 又要有科 学教 学的有效策略 。 从 而 引导 学生积极 而 有效的学习 教 师的教 学活动将会在 效果、 效率和效益上得 到 提 升 所以有效成 为教 师教 学活动的核心 . 那 么教学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摘要] 化学,作为人类文化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化学地理解问题成了人类思维里具有压倒性的情况。
今天,化学正从幕后走向前台,与其他自然学科技术结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价值。
化学教育理论体现化学发展理念,将新理念渗透到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是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有助于高中生成长。
高中化学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学习化学文化、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的重任。
同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如何应对,以促使学生开展新的学法呢?作为新形势下的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必须作出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理念多元创新思维研究性
一、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特点
旧的课程环境下,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教书育人,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师生之间俨然一副师徒关系,从古至今信奉“师道尊严”,教师的作用被局限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修筑的围城里,因此教师只要“照本宣科”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与单向的逻辑思维使学生更加脱离现实生活,也使学生很难有所创新,这种背景下教师既难“教好书”,更难“育好人”。
而新课程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许多条件促使教师角色发生改变:一是教师评价体系的变化,旧课程中评价一节课是看教师教的怎么样,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怎么样,新课程更加强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评价的侧重点更趋向于教师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有所为,要求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二是学习方式变化,学生由原来忠实的听众变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者。
三是课程资源由学校、书本扩大到社会、实践活动。
四是关注学生的范围变化,过去重知识、轻能力、丢情感态度、只看分数,现在要求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这些都促成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该发生新的变化。
二、转换自身角色,优化课堂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复杂多元的个体,每个教师在学生面前、在教学中也扮演着多重角色。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不如人意之处:其一是不清楚自己应扮演什么角色,比如高中化学第二册《工业合成氨》一节,本应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过的平衡理论知识去自学、讨论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有的教师也可能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还是用大量的时间去讲授,硬是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听的累,他们失去了自己对理论感悟的思考时机,这时教师把自己还是定位于“传声筒”。
其二是教师引导者的身份不到位,比如高一第一册《环境污染》一节,教师大多能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环境污染,但没能深入引导:我们能不能把自己身边的一些对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原因,介绍
给大家呢?如果教师加上这样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强化他们观察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
其三是教师没有扮演好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课堂中大多有分小组讨论的环节,教师布置好讨论的内容之后自己在一旁“袖手旁观”,没有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
这些都表明教师在新课改中自己的角色还没有演变到位,那么要适应新的形势,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转换自身的角色,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课改。
三、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全面变革的主旋律,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最后还是要落实到教育工作中。
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与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进程,并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1、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和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有创造性的活动。
因此,教师必须发扬民主,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获得心理安全。
其次,教师还必须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开放,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空。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假设推理能力
想象能力和假设推理能力是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层面研究物质的科学,因此,要把宏观和微观思维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假使推理能力。
教师可通过“构—性—制—用”、“构—位—性”等关系,让学生展开想象。
例如,学生知道氮分子的结构为氮氮叁键,性质不活泼,则可让学生想象,如果氮分子没有叁键,空气的成分将如何变化?又如,让学生根据氟原子的结构去推测氟气的性质。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研究性学习
化学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活动,具有创造性。
因此,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作用尤为突出。
首先,我们应该抓住实验现象的多变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Cu和浓H2SO4反应制SO2的实验中,学生往往观察到生成黑色沉淀,教师可以马上追问:黑色沉淀是怎么产生的呢?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们各抒己见,查资料、上网、实验等,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大加强。
其二,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再如,在讲第一册《氧族元素》时,讲到浓硫酸有一种重要的特性—吸水性,书上没有演示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要求学生设计既安全又能说明浓硫酸吸水性的实验。
经过学生的思考,得出了许多可行的实验方案。
如:在一只小试管里加
入5ml饱和氯化纳溶液,在该溶液里加入2ml浓硫酸,立即析出氯化纳白色晶体。
因此,在安全范围内大胆让学生自我设计、进行实验,自行探索,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会有惊奇的发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创新。
其三,通过对课本的实验改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2)。
例如:我们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同学们对原实验的改进是: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l,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2分钟后,盛有浓HCl 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ml,而盛稀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
四、以变革课堂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施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教学,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增强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欲望,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学生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例如:我们学习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火柴点燃后是否一定能燃尽?
实验试验:把火柴点燃后,摆放成各种姿势(竖直、斜放、平放等)进行燃烧实验。
发现问题:火柴点燃后竖直向上,火柴不能燃尽。
作出解释:竖直向上燃烧的火柴,火焰对其下部(接近燃烧处)有预热作用,这样会把其中的水分蒸发出来,水气上升使火焰温度降低,上升的水气又有隔绝空气的作用,最终使火焰熄灭。
验证解释:如把火柴烘干后点燃,都能烧尽。
得出结论:物质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且要有充足的氧气。
探究式教学,重在探究,贵在引导。
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给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化学教学充满活力。
五、造就良好心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不仅要有牢固的“双基”、较强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作风、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等科学品质。
例如,要求学生解题时要格式规范、书写清晰、表达准确、思路严谨,单位和有效数字符合规定;测试时要施考正规;讲
评时,要全面剖析学生心理因素、不良习惯等所造成得失分;组题时,设计一些有陷阱、干扰因素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接受挫折的机会,锻炼他们坚韧不拔的信心。
这样,可以使学生终生收益。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我们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化学教师,我们更需要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的素质,并加强对学生的要求,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培养出更多的、新型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2009年3月《中学理化报》中《新课标,新课程》
[2]2008年4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学化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