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单项选择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研究民族关系、民族发展以及国家如何通过政策手段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还与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紧密相关。
以下是关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一些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A. 民族的起源和发展B.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C. 民族意识的形成D. 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答案:B2. 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依据是()A. 民族平等原则B. 民族自决原则C. 民族融合原则D. 民族自治原则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民族政策的范畴?()A. 语言使用政策B. 文化保护政策C.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 经济优惠政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民族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A. 保障民族平等B. 促进民族团结C.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答案:ABCD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内容涉及()A. 民族的起源和演变B.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C. 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D. 民族政策的法律基础答案:ABCD三、简答题1. 简述民族平等原则在民族政策中的重要性。
民族平等原则是民族政策的基石,它要求国家在法律面前对所有民族一视同仁,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这一原则有助于消除民族歧视,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关键。
2. 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其特点包括:(1)在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自治机关由当地各民族人民选举产生,保障了民族的参与和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3)自治机关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可以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法规和政策;(4)旨在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政策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制定和实施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发展潜力;其次,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投资和创业,以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居民收入;再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和公共服务,提高民族地区的对外联系和开放程度;最后,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当地居民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2
电大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 0分)1. (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 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 理论和政策兼纳D. 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睿2. 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
A. 夷狄B.族类C. 夷族D.蛮夷3. 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
A. 氏族B.部落 C 部落联盟 D.民族4. 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的关系。
A. 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5. 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
A. 自然因素B.文化因素C. 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6. 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个国家接壤。
A.7B.8C. 11D. 147.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A. 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B. 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 自治权的行使D. 自治机关的民主化8. 1950 年11 月24 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A.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9. 21 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 )。
A.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 平等、团结、互助C.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D.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0. 我国少数民族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 )种。
A. 12B. 13C. 14D. 15二、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1. 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1.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 ABCE )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D.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 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2.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 ABC )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D.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 E.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3.民族教育( ABCD )。
A.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B.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C.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E.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4.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BCDE )。
A.民族教育与宗教的联系紧密 B.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C.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D.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 E.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5.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BCDE )。
A.形成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结构 B.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与结构 C.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D.构成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 E.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6.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 ABCE )。
A.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 B.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 C.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性D.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E.民族语言文字的交融性7.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 BDE )。
A.独立 B.平等 C.尊重 D.使用 E.发展8.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BCDE )。
A.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进行民族识别 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语言简志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 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9.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ABCE)A.朝文三协 B.彝文四协 C.藏文五协 D.回文六协 E.蒙文八协10.就人为宗教(神学宗教)而言,宗教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 ABDE )。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附答案(精华版)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附答案(精华版)一、单项选择题1.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的政府颁布了(A),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A.《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2.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 D )的中心环节。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B.加快民族地区发展C.缩小地区发展差距D.长治久安3.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B)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彻底解决民族的问题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贯彻党的民族政策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二、多项选择题1.少数民族干部是:ABCDA.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B.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标志C.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D.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E.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
2..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包括:ABCDEA.大力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并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B.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C.努力培养和任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才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关键所在。
D.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长治久安的中心环节。
E.努力培养一支具有高度觉悟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彻底解决民族的问题的可靠保证。
3.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 ABDE )的方针、原则。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题库
2014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1.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3.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的)规律、(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繁荣)规律。
4.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5.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只有12个少数民族有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 D )种。
D.15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A )。
A.满、回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 A )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A.11 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 ABCE )。
A.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 B.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C.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性 E.民族语言的交融性 2.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 BCDE )。
B.平等 C.尊重 D.使用 E.发展 3.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BCDE )。
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的语言简志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 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 4.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 ABCE )。
A.朝文三协 B.彝文四协 C.藏文五协 E.蒙文八协四、辨析题1.民族语言具有稳定性,它将永远存在。
(错,并不是永远存在,稳定性不排斥语言文字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而发展)2.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言融合的时期。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测试题(附答案)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测试题(附答案)一、填充题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2.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开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开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4.民族开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开展过程中开展(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开展。
5.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6.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7.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局部的现象。
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生产)、(生活)、(文化)发生开展的。
二、单项选择题1.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D )。
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D.民族2.民族开展,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 B )的质与量的提高。
A.演变B.演进C .进化D.形成3.民族(D),是指民族在自身开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局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A.融合B.演变C.退化D.同化4.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C)同化。
A.自觉B.自由C.自然D.自愿三、多项选择题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开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开展模式,即( ABE )。
A.常态开展B.异态开展C.渐进式开展D.突变式开展E.跳跃式开展2.民族的开展变化,取决于它的( ACD )。
A.社会生产B.社会分工C.内部交往程度D.外部交往程度E.地理位置3.民族开展包括( BCD )等。
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整理版(单选、多选、辨析已归类)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一、填充题1.( 民族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2.(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实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以要培养适当数量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5.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 保障族籍权利 )、( 参政权 )、发展经济文化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 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C6.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D7.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F8.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M9.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10.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11.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12.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1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一、解释题(要求只答要点,无需论述。
每题5分,共20分。
)l、民族答: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答: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
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答: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要求先回答对错,再说明理由。
每题10分,共40分)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错误)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
(对)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错误)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
(错误)三、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三题选做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答:(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2、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答:(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3、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答:(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10,共20.0 分)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_______。
(2.0分)A、人们共同体B、自然共同体C、地理共同体D、阶级共同体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原生民族在氏族部落瓦解后实现重组自然有_____。
(2.0分)A、复合性B、单一性C、稳定性D、安全性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3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看,民族范畴的上限应该是______。
(2.0分)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末期C、封建社会末期D、资本主义社会末期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4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_______的时期。
(2.0分)A、共同繁荣发展B、各自发展封闭自首D、争论冲突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民族自身发展一旦成为社会问题就具有______。
(2.0分)A、自然性B、民族性C、历史性D、地理性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6做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的关键在_______。
(2.0分)A、领导B、技术C、民众D、管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C7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_______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2.0分)A、传统优秀文化B、红色革命文化C、社会主义建设文化D、中华文化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讨论民族大义,就要在根本处守望中华民族的共有_______。
(2.0分)物质家园B、地理家园C、宗教家园D、精神家园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9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_____事务。
(2.0分)A、内部B、外部C、国际D、历史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_____。
(2.0分)A、共同繁荣发展B、共同享受待遇C、共同和睦相处D、共同享受优惠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二、多选题(题数:5,共20.0 分)1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作出了“八个坚持”的精辟概括,下面属于“八个坚持”的是()。
(4.0分)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ABCD2“四个全面”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保障,“四个全面”是指()。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 、民族理论所回答的问题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
( )2 、民族理论是研究某一民族形成发展问题的学科。
( )3 、在一个统一国家里,只要有多民族存在,就必然产生民族问题。
( )4 、要解决民族问题,历代国家政权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
( )5 、民族问题不是一个社会问题。
( )6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对象不包括中国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
( )7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8 、中国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具有本国的特殊性。
( )9 、本学科既研究历史上的民族和民族问题,也研究现实的民族和民族问题。
( )10 、本学科只研究国内的民族和民族问题,不研究世界的民族和民族问题。
( )1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一门理论性很强,但实践性不强的学科。
( )二、选择题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对象是 ( )A.民族和民族问题B.民族政策C.宪政问题2.民族理论不回答()民族形成、发展和消亡的问题,只回答()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问题。
A.一般、具体B.具体、一般C.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3、民族理论所回答的问题是()A.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B.某一民族形成发展问题C.某一民族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二章民族一、选择1、孙中山先生认为民族是由五种力构成的,这五种力是 ( )A.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C.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2.1913年,斯大林在()一文中提出了民族概念。
A.《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B.《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C.《社会民主党怎样理解民族问题》3、民族的特征包括()。
A.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B.相同体质 C.相同文字4.民族共同语言一般是指()A.官场文牍语言B.民众的口头语言 C.仅仅是民族内部成员交流工具4.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民族的A.共同语言特征B.共同心理素质特征C.共同经济生活特征D.共同地域特征5、识别民族的主要标准是()A.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B.共同服饰、共同体质C.共同宗教、共同文字6、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民族的发展可分为()种类型。
最新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纸考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最新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纸考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 )决定的。
A.结构 B.性质C.社会基础 D.发展规律2.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 )、民族与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民族与阶级 B.民族与社会C.民族与自然. D.民族与环境3.( )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民族平等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经济发展 D.民族文化教育发展4.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 )的中心环节。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 B.加快民族地区发展C.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D.长治久安5.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6.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
A.满、回 B.回、壮C.满、壮 D.满、蒙7.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 )。
A.基本前提 B.必然要求C.必然结果 D.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8.民族( ),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A.融合 B.演变C.退化D.同化9.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个国家接壤。
A.7 B.11C.14 D.2110。
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个。
A.135 B.145C.155 D.1651.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一、选择题1. 民族的定义主要是指:A. 共享相同地域的人群B. 具有共同语言、文化、历史的人群C. 拥有相同宗教信仰的人群D. 以上都是2. 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 民族的起源和发展B. 民族的关系和矛盾C. 民族的权益和利益D. 民族的政策和管理3. 民族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保障民族平等权利B. 促进民族团结和和谐C. 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D. 所有以上目的4. 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是为了:A. 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B. 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C. 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D. 实现少数民族的自我管理5. 在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繁荣D. 民族区域自治二、简答题1. 请简述民族的定义及其特征。
2. 描述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范围。
3. 阐述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的意义。
4. 讨论民族自治地方的管理和运作机制。
5. 分析当前中国民族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三、论述题1. 论述民族问题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分析不同国家民族政策的异同,并探讨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3. 讨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政策应如何适应和调整以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
4. 评述民族政策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5. 探讨民族政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政策促进民族平等与和谐。
四、案例分析题1. 以中国某民族自治区为例,分析该地区的民族政策实施情况及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 选择一个国际案例,探讨某国的民族政策如何平衡民族多样性与国家统一性的关系。
3.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民族政策,讨论文化多元主义与民族同化政策的优劣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五、综合题1.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设计一份针对某一特定民族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说明其可行性和预期效果。
2. 假设你是一个政策制定者,讨论你将如何制定和实施一项旨在促进民族平等和社会发展的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习题
三、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和社会主义事业是同等重要的问题。
答: 错误。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这是正确的。
所以对多民族的我国来说,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问题。
(2)但是,民族问题和社会主义事业是同等重要的问题的提法是错误的。
因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部分。
我国的民族问题只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解决。
(3)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但它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比毕竟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问题,决不能相提并论其重要性。
(1分)2.增强民族意识有利于民族发展。
答: 不完全正确。
(1)民族意识既具有积极的正功能,又具有消极的负功能。
(2)民族意识的增强,如果引导、调控得当,会有利于凝聚民族成员、维护民族生存与稳定、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
(3)但民族意识的增强不能是无限度的,也不能偏离正常的方向,如果民族意识走向狭隘、保守、排它和极端利己,甚至演变为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对民族的发展是有害的。
3.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答: 正确。
(1)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一段著名论述。
(2)这段话揭示了民族问题的根源和实质,揭示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社会革命问题的关系,指明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4.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都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答:不完全正确。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各民族之间关系不能说“都是”,而应说“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1)民族关系的性质是与民族发展程度相联系、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制约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和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是不同的。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由于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所以,各民族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参考答案[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复习资料201306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2、民族发展,方法3、政治,社会,经济4、民族发展规律5、民族问题二、单项选择1、A2、D3、D4、B三、多项选择1、ABDE2、ACE3、ACE4、ABCDE四、辨析题1、错。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2、错。
这些研究对象都必须在一定的民族观指导下才能进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所揭示的许多规律,对民族研究各门学科都具有指导意义。
3、错。
民族观才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
4、对。
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现象、民族关系事关每一个公民。
第二章民族一、填空题1、资本主义上升,民族学2、地域,族体3、次生态4、民族属性,民族特征5、民族特征,民族意愿二、单项选择题1、B2、C3、D4、D5、D三、多项选择题1、ACE2、ABCDE3、ABDE4、ABCD5、ABDE四、辨析题1、错。
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等多维属性。
2、错。
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把个别特征拿来作为民族的定义是不够的。
3、错。
是辩证地、科学地运用了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在工作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实际调查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科学研究人员和民族工作者相结合。
第三章民族发展一、填空题1、血缘2、原始社会3、部落4、胞族,部落,部落联盟5、融合6、消亡7、生产,生活二、单项选择题1、D2、B3、D4、C三、多项选择题1、ABE2、ABCD3、BCD4、ABCDE5、ABCD四、辨析题1、错。
民族分化往往是由民族迁徙等原因导致民族居住地域隔离而造成的。
2、错。
这种现象是民族消亡而不是民族灭亡。
3、错。
这是民族组合。
4、错。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3答案一、填充题(每题1分, 共15分。
写错别字不给分)1. (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 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 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P22. 民族的分类, 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性)为基本依据。
P173. 在民族形成以前, 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P274. 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一种(历史)现象, 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P495. 民族发展的(利益、权利), 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
P546.在阶级社会里, 民族斗争, 说到底, 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P737.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P908. 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 有(1.9万)公里。
P909.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 主体条件涉及(提高民族素质), 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涉及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P104-10510.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P110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民族社会规定(发展与进步)的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 只有1项是对的的, 请将对的答案的序号, 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
每题1分, 共10分。
)1. 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
P4A. 政治发展B. 经济发展C. 文化教育发展D. 社会发展2. 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 )。
P10A. 夷狄C. 夷族D.蛮夷3. 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 从而彻底否认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D )。
P12A.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4. 以地区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
P29A. 氏族B. 部落C. 部落联盟D.民族5. 2023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 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题号填在答题表中。
共20分,每题1分)1.下列民族中属原生形态的民族是:BA.回族 B.汉族 C.达斡尔族 D.美利坚民族2.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下列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1千万的是哪个民族?DA.回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壮族3.把民族划分为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主要是侧重于民族的:A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物属性 D.特征属性4.一般来说,最初民族形成于:BA.原始社会B.奴隶制社会 C.封建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民族平等作为一种政治要求,是什么革命的产物:D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 D.资产阶级6.除特殊情况外,构成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顺序是:BA.族名、地名、行政级别名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C.族名、行政级别名、地名D.地名、行政级别名、族名7.冬不拉弹唱是我国哪个民族的曲艺形式:BA.维吾尔族B.哈萨克族C.塔吉克族 D.俄罗斯族8.下列各项中,哪个不属于民族识别的依据:AA.族体名称 B.民族特征 C.民族意愿 D.民族源流9.下列四项中,哪个不属于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因素?AA.民族特征 B.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 C.民族政策 D.政治体制10.下列民族中,解放前实行盟旗制度的民族是:CA.东北的鄂温克族B.川滇交界处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族C.内蒙古的蒙古族D.贵州的苗族1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是:DA.人民代表大会制B.联邦制C.政治协商会议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12.下列文学作品中,哪个被誉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CA.《西藏王臣记》B.《阿诗玛》C.《玛纳斯》 D.《蒙古秘史》13.下列四项中,哪个不属于民族的基本特征:D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血统14.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是:CA.民族矛盾B.民族的社会原因C.民族差异 D.民族交往15.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D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16.民族理论学科以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什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DA.民族纠纷B.联邦制C.民族区域自治D.民族问题17.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BA.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民族素质B.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C.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资源开发D.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国家统一18.自治机关民族化的核心任务是:AA.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B.巩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C.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教事业D.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BA.1952年B.1984年C.1954年D.2001年20.以下四项中,不属于民族基本属性的是:DA.民族自然属性 B.民族社会属性 C.民族生物属性 D.民族竞争属性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二项是符合题意的。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实体中哪个不属于人们共同体发展序列( C )。
C. 种族2.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D )。
D.壮族3.在中国第一个翻译介绍西方化民族定义的是( A )。
A.梁启超4.在民族发展中,“同源异流”现象属于( B )。
B.民族分化5.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 D )。
D.从部落发展成民族和国家6.新中国的民族平等主张直接来源于( D )。
D.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7.下列民族中解放前处在原始社会形态的民族是:( B )。
B. 东北的鄂伦春族8.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6要素中的共同历史渊源中包括地域渊源和:( C )。
C.族体渊源9.下列属于民族发展外因的是:( A )。
A.民族关系10.最早成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地方是:( B )。
B.内蒙古自治区11.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A )。
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2.下列民族过程中哪个属于民族发展的最后阶段( D )。
D.民族融合13.下列民族中属次生形态的民族是:( D )。
D.回族14.民族结构合理化、优化的标准在于:( C )。
C.民族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能够相互协调15.把民族划分为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主要是侧重于民族的:(B)。
B.社会属性16.民族问题与什么相始终( D )。
D.民族存在17.下列关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提法哪个是正确的?( D ) 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8.下面关于民族问题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B ) B.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19.下列少数民族干部中哪个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党员,而且是我党一大、二大及五大代表(:C)。
C.邓恩铭20.解决民族的根本途径是:( A )。
A.加快发展21.下列民族中属原生形态的民族是:(B)B.汉族22.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下列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1千万的是哪个民族?(D)D.壮族23.把民族划分为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主要是侧重于民族的:(A)A.自然属性24.一般来说,最初民族形成于:(B)B.奴隶制社会25.民族平等作为一种政治要求,是什么革命的产物:(D)D.资产阶级26.除特殊情况外,构成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顺序是:(B)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27.冬不拉弹唱是我国哪个民族的曲艺形式:(B)B.哈萨克族28.下列各项中,哪个不属于民族识别的依据:(A)A.族体名称29.下列四项中,哪个不属于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因素?(A)A.民族特征30.下列民族中,解放前实行盟旗制度的民族是:(C)C.内蒙古的蒙古族3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是:(D)D.民族区域自治32.下列文学作品中,哪个被誉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C)C.《玛纳斯》33.下列四项中,哪个不属于民族的基本特征:(D)D.共同血统34.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是:(C)C.民族差异35.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D)D. 胡锦涛36.民族理论学科以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什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D)D.民族问题37.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B)B.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38.自治机关民族化的核心任务是:(A)A.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3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B)B.1984年40.以下四项中,不属于民族基本属性的是:(D)D.民族竞争属性二、多项选择题1.民族不平等的表现形式有:( ABD ) A.经济上的剥削掠夺 B.政治上的压迫统治D.文化上的摧残限制2.民族问题的性质、范围、程度,一般是由什么决定的(ABC) A.社会的环境条件B.国家政权的性质C.社会发展进程3.部落的二重性是:( CD ) C.人们共同体形式D.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4. 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 ( ABC ) A.民族利益B.民族权利C.民族发展问题5. 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有:( AB ) A.私有制B.阶级6. 建立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有:( ABC ) A.维护祖国统一B.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C.充分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7.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有:( ABCD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8.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已经建设和正在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有:( ACD ) A.西气东输C.青藏铁路D.西电东送9.被誉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在世界享有很高荣誉的史诗是我国藏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的:( ABC ) A.《格萨尔王》B.《江格尔》C.《玛纳斯》10. 新时期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导方针是:( ABCD ) A.革命化B.年轻化C.知识化D.专业化11.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的趋势是:(CD)C.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 D.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性日益增多12.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是:(ABC)A.常态发展B.异态发展C.跳跃式发展13.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的主权原则表现为:(ABC)A.对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排他的管辖权,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处理,他国不得插手。
【2021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1358套】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58〕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B.学术性C.实用性D.政治性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oA.满、回B.回、壮C.满、壮D.满、蒙3.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oA.,佛教和道教B.佛教和基督教C.佛教和伊斯兰教D.佛教和原始宗教4.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上。
A.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B.民族语言的发展C.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D.民族文化结构的改善5.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
A.基本前提B.必然要求C.必然结果D.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的问题上。
A.加强民族区域自治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C.提高文化教育水平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7.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民族与阶级B.民族与部落C.民族与氏族D.民族与部落联盟8.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9.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主要因素不包括〔〕o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D.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10.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1.〔〕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2.民族〔〕,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 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 A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D )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B.学术性C.实用性D.政治性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发展C 民族之间矛盾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
A.政治发展B.经济发展C.文化教育发展D.社会发展第二章民族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B )。
A.夷狄B.族类C.夷族D.蛮夷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 C )时期。
A.春秋战国B.秦汉C.南朝D.隋唐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D )。
A.血统B.语言C.风俗习惯D.自然力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D )。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D )。
A.1954年B.1965年C.1978年D.1987年第三章民族发展1.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D )。
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D.民族2.民族发展,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 B )的质与量的提高。
A.演变B.演进C .进化D.形成3.民族(D ),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A.融合B.演变C.退化D.同化4.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C )同化。
A.自觉B.自由C.自然D.自愿第四章民族关系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 )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D.民族个体之间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D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 B )决定的。
A.结构B.性质C.社会基础D.发展规律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 )。
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D )。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发展第五章民族问题1.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C )。
A.自然因素B.文化因素C.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2.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 A )、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民族与阶级B.民族与部落C.民族与氏族D.民族与部落联盟3.现今世界上共有(C )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
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
A.10000B.12000C.3 000D 1000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来。
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 D )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A.不同发展水平B.不同历史传统C .政治利益D.经济利益第六章我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基本国情1.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C )个国家接壤。
A.7 B.8 C.10多D.20多2.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A )以上民族共居。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3.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C )。
A.44% B.54% C.64% D.74%4.我国大陆地区的(B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A.24个B.31个C.36个D.41个5.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B )。
A.16个B.18个C.19个D.20个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 B )的问题上。
A.加强民族区域自治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C.提高文化教育水平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第七章民族平等团结政策1.(A )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民族平等团结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经济发展D.民族文化教育发展2.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C )。
A.基本出发点B.前提C.根本原则D.总政策3.我国有约3 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 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B )。
A.1/2B.1/3C.2/3D.2/5第八章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C )。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自治权的行使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 A )。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自治权的行使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3.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C )个。
A.135 B.145 C.155 D.1654.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 C )个。
A.28 B.35 C.44 D.555.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B )。
A.中央集权制B.民主集中制C.地方自主制D.政治协商制第九章民族干部政策1.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A ),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A.《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2.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 D )的中心环节。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B.加快民族地区发展C.缩小地区发展差距D.长治久安3.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B)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彻底解决民族问题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贯彻党的民族政策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第十章民族经济发展政策1.21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 D )。
A.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平等、团结、互助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 )。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帮助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国家和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办工厂企业,建设各种项目和基地,都要树立的指导思想是( C )。
A.有利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B帮助和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4.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 D )。
A.西部开发B.手拉手行动C.阳光工程D.对口支援第十一章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1.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 B )。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民俗文化2.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 A ),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
A.科技人员和教员B.科技人员C.教员D.研发人员3.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D )。
A.基本前提B.必然要求C.必然结果D.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4.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A )上。
A.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B.民族语言的发展C.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D.民族文化结构的改善第十二章民族语言文字政策1.我国只有12个少数民族有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D )种。
A.12 B.13 C.14 D.15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A )。
A.满、回B.回、壮C.满、壮D.满、蒙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 A )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A.11 B.12 C.13 D.14第十三章民族风俗习惯政策1.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 B )。
A.一种突变B.在相对稳定中发生的渐变C .民族的进化D.民族的发展2.变异是民族风俗习惯自身发展之必然,(A )是民族风俗习惯矛盾统一的运动特征,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构成了民族风俗习惯发展的总规律。
A.传承性B.演变和发展C.变异性D.传承性和变异性3.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 C )。
A.原则性B.灵活性C.原则性和灵活性D.前瞻性第十四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 D )。
A.6千多万人B.7千多万人C.8千多万人D.1亿多人2.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 C )。
A佛教和道教B佛教和基督教C佛教和伊斯兰教D佛教和原始宗教3.最早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口号的是( C )。
A.奴隶主阶级B.地主阶级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4.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 B )。
A.自主、自立、自生B.自治、自养、自传C.自办、自收、自支D.自立、自养、自强5.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 C )。
A.弘一法师B.延参法师C.赵朴初居士D.青莲居士1、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1432、试述民族教育对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
1483、联系实际谈谈怎样理解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1604、在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哪些原则?1785、怎样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856、当前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应采取哪些措施?1357、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其主要内容和实质是什么?1108、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的含义。
1029、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99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问题会呈现出哪些特点和发展趋向?86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61 12、如何区别和理解民族同化、民族分化、组合、民族融合、民族消亡?4413、我国现阶段提出的民族的基本特征和斯大林所述有哪些相同与不同?1314、试述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