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考试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
1.传播现象的由来。
(1)传播现象的含义: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行为、活动和过程。
传播现象由来已久。
(2)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传播现象的关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推动力量,传播主要围绕这个主要因素进行的信息交流、沟通与扩散。
(3)传播理论的探索,区别于传播现象的产生,20世纪40年代以后,传播学逐渐形成。
2.传播的含义:传播的基本意思是“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
在传播学中,传播被定义为:“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
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3.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①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②人类社会的传播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多通道、多样化的。
4.传播定义的三种类型:①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②劝服说: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③互动说:
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5.对传播学理论的研究,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20世纪40年代以后,传播学逐渐成为多科性、集纳型的边缘学科。
6.1946年,美国的拉斯韦尔在著作《宣传、传播与舆论》中第一次提出“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7.1947年,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成立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第二年主编第一本大众传播学论文集。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1.传播学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特点:多科性边缘学科。
2.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人类社会所有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
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形态以及不同层次的人类信息传播行为。
4.传播学研究的研究层次:
第一层次:按信息传、受范围大小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1)自我传播:就是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①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是合为一体的;②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己;③人脑信息库的内储信息
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
(2)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或借助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亦称亲身传播;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层次。
人际传播具有社会性,是大量存在的。
反馈灵活,互动频繁。
通过传播向他人展示自我,在他人反应
中认识自我、了解他人。
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联系。
(3)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纳入了社会系统。
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都包含着能动的相互关系。
群体传播会形成凝聚力。
个人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
获得支持的力量。
(4)组织传播: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的关系结成网络,为
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
①按方向,组织传播方式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传播;
②按沟通渠道,组织传播方式分:正式、非正式;
(5)大众传播: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①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②所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
各不相干的;③传播的信息是单向流动的,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④科技特别是
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使得大众传播更快捷广泛;⑤由组织和职业传播者发布,而不是由个人。
第二层次:按传播学自身结构,分三个研究层次:①理论;②模式;③研究方法;
第三层次:按不同领域划分: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第四层次:按研究的问题与着眼点划分:宏观研究、微观研究。
5.传播学是在美国诞生的;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
6.英国传播学分为四大流派:麦奎尔社会学派;霍洛伦社会心理学派;奇斯曼政治经济学派;利兹职能学派。
7.日本传播学研究的特点:①主要采用美国理论体系;②实践研究优先于理论探讨。
8.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分两大学派:
①传统学派(又称经验学派、行政学派、实证学派);②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为其中之一)。
第三节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
1.大众传播学的含义: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大众传播事业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
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关系。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后者从属于前者,是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
3.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关系。
二者即有密切联系,也有区别。
学习传播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②对新闻改革起到参考,借鉴作用;③对社会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新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推动我国进入新世纪的信息时代,都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传播学的兴起与学术源流
第一节传播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1.传播研究:广义说,凡是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关注和探索;狭义说,传播学等同于成熟部分的传播研究。
2.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①主观:人类认识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可能—学科背景);②客观: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现(需要—媒介背景)。
3.传播研究不等于传播学:传播学是新兴的学科,历时短暂;传播研究的古已有之,历史很长。
4.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1)媒介背景:①美国最先感受到媒介传播的巨大威力;②政治角度:报纸的作用越来越大;③经济角度:媒介传播
大量经济信息,媒介本身也成为企业;④社会角度:媒介给大众带来了利与弊。
(2)学科背景:①优秀人才大量涌入美国;②大量的新兴学科,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
第二节多科性边缘性的特色
1.传播学的学科特色:①从学科分类看,传播学虽属于社会学科,但又受到自然学科渗透;②从学科结构看,它具有
强烈的交叉性、边缘性与多科性;③它虽有一个“形成过程”,但没有一个“诞生日子”。
2.传播学三大分支: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
3.与传播学密切相关的两大的学科群是:行为科学群、信息科学群。
4.传播学跨学科性质的来源。
①源于众多相关学科的兴起;②来源于传播现象、传播活动本身“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跨学科性质。
5.传播学是如何形成的。
(传播学是在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
①新闻学作为传播学的前身;②众多相关学科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节奠基人对创立传播学的贡献
四大奠基人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
(1)拉斯韦尔
主要贡献:①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首次较科学的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首次较完整的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并为其形成和发展确立了总体框架;②提出“社会传播”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课题;③倡导“内容分析法”。
主要著作:《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2)卢因
主要贡献:①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其核心内容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②培养一批横跨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的弟子;③提出“把关人”理论;
主要著作:《解放社会矛盾》
(3)拉扎斯菲尔德
主要贡献:①创建“二级传播理论”,破除了“魔弹论”;②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③创建传播学的哥伦比亚学派。
主要著作:《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4)霍夫兰
主要贡献:①由微观入手,研究传播技巧;②采用“控制试验法”研究;③创建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主要著作:《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
(5)施拉姆
主要贡献:①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使传播学成为独立的学科;②建立了4个专门的传播学研究机构;③培养了大批人才;
④编辑出版了大量经典著作。
主要著作:《大众传播学》《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传播学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1)成绩:①研究初期,以大众传播现象作用主要研究对象,也出现将特殊提升到一般的高度;②20世纪50年代,上
述成果进一步发展及深化,研究领域扩大,研究多样化;③传播学跨越国界发展。
60年年代批判学派兴起。
(2)存在问题:传统学派:①过分注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学者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批判学派:过分轻视微观、中观研究和定量、实证方法。
2.近年来传播学界十分热门的两大课题:国际传播研究、信息化社会研究。
3.从传播学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如何看待信息与传播的内在联系?
20世纪70年代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谁拥有最多最好的信息,谁最善于传播,谁成功的希望就最大。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依赖于“传播”。
凡是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地区,必然随之而起控制革命、信息革命。
4.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①传播学在20世纪50年的年代传入我国;②1957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新闻学译丛》首次刊登传播学文章;③现
在传播学处“初始阶段”,以介绍、评价和初步应用为主;(2)著译:自197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率先在《外国新闻事业资料》上译介有关传播学文本开始,到现在,中国已出现大量有关的译著、专著、教材、论文、译文等;(3)会议:1982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4)教学:1980年复旦大学首开“传播学”课程;(5)应用:1982年北京开展“实地调查法”。
5.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研究体现的三个层次。
①以中国的传播实际为材料;②为中国传播事业服务;③创造新颖、独到的学术观点、理论架构。
第三章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第一节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
1.传播过程的含义: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2.传播学的一般任务: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与人和社会的关系;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研究船比的过程和效果。
3.伯洛对传播过程的理论及意义:
(1)理论:①传播是一个动态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当把其中多元关系作为
研究的基本单位。
③传播的本质是变动的,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2)意义:强调了“传播过程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加强了“过程研究”的科学性,纠正了以往认识中把传播看作是孤立
的、静止的、简单的、封闭的的过程的谬论。
第二节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
1.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表述,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
模式: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2.模式的作用: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
3.模式的类型: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③数学模式。
最常用的是图像模式。
4.“理论模式化”的主要原因:①这种方法适合于传播学领域;②这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整体化的结果。
5.传播理论与方法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以理论为主,方法为辅;理论指导方法,方法为理论服务。
第三节传播过程基本模式述略(重点章)
⒈传播过程的三大类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1.线性传播模式。
定义:传播是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从传播者开始,经讯、媒介、受传者,到传播效果结束,没有受传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拉斯韦尔模式(即5W模式)
简要内容:传播过程可以分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五大环节。
贡献:①第一次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②第一次为传播学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
不足:①直线性(传播被表述为直线型、单项型的过程);②孤立性(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注:布雷多克曾经在五W的基础上,加上情境与动机这两个环节,将其变为7W模式。
(2)申农—韦弗模式
贡献:①把媒介细分为三种(即发射器、信道和接收器);②指出讯息包括发出的和收到的,强调了传播效果在于实现传受双方理解讯息的一致性;③指出要保证传播顺利进行,必须排除噪音的干扰。
评价:①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②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2.控制论传播模式
贡献: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局限:①易产生误解,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②循环性的表述,也易产生误解。
[“反馈”:指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
(1)德福勒模式
①加入并突出“反馈”功能;②模式提示了大众媒介介入传播过程;③模式表现出传播的双向性和循环性。
(2)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引申了“传播单位”的思想,强调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具有传播者与受传者两种身份,也都具有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即2+4定律]
[“编码”:即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这个过程也叫“符号化”。
]
[“译码”:即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也叫符号读解过程。
]
(3)丹斯模式
丹斯模式是一个螺旋形模式。
在传播的过程中,传受双方的“认知场”、“信息场”总是不断积累、扩大的。
从宏观看,正是这种积累性造就了人类文明;从微观看,不论组织还是个人,都要在传播中自觉地、不断地推陈出新。
3.社会系统传播模式
定义:解决传播条件的问题,把传播过程明确地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他放在社会过程中考察。
主要贡献:它不同于线性模式和控制论模式着眼于解决传播要素,而是着眼于解决传播的条件。
(1)赖利夫妇模式
较早把传播过程明确地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它们置于总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
在赖利夫妇模式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基本群体、次属群体、隶属群体。
在传播过程中,这些群体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与此相关联的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该模式的缺点:只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的工作模式,过于简略。
(2)马莱茨克模式
①传播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又要承受“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
受传者同样要对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也会受到“媒介的压力”。
指出“感受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②传播者与受传者还要受到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的影响制约;③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彼此“心目中的形象”,受传者的反馈等。
⒉信息与讯息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讯息“即传播内容,是信息的物质载体。
讯息是具体的,如文电、
通讯、消息、广告词等;“信息”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而得到确知的讯息或事物的确定状态。
信息是抽象的。
⒊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相同点与不同点。
(1)相同之处:①有关传播要素是相同的;②都具有循环性反馈性;
(2)不同之处:①控制论模式解决的是传播要素,即内部结构问题。
考查的是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不重视对传播
以外的因素的考察;无法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②社会系统模式解决的是条件,即外部结构;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把传播过程置于总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
⒋出现各种模式的原因。
①认识总是一个不断深入过程;②研究者们有各自的研究重点及与之相应的知识结构;③模式本身也存在着局限性。
第四章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
1.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1)科学性:①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②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③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④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
(2)操作性:①描述:对研究对象做符合实际的描述,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②解释:对研究对象的活动及
特点作出解释,上升到理性层次;③预测与控制:预测在采取措施和创设一定条件后可能发生的变化,或
者根据现有的测量指标预测一段时间侯对象的发展,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3)综合化与定量化:综合化: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用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
定量化: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
2.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传播学研究要以该时代人们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为出发点。
①历史的观点:把传播现象放到历史的全部变化中进行研究,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②机率的观点:实质在于分析传播现象发生过程中的随机因素的作用,要求把特定的对象系统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有
机的整体的组成部分来看待,部分是整体的成分
③系统的观点:系统方法要求考察对象的系统结构和功能。
3.传播学理论的四种建构类型。
①归纳理论: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②演绎理论: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
检验理论的预测;③机能理论:综合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强调数据,也重视演绎;④模型:针对较为复杂,难细分的客观对象,设计出一种模型,加以描述。
4.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①选择课题;②确定研究客体;③研究设计;④搜集资料;⑤分析资料;⑥结论。
第二节抽样调查法
1.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
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2.抽样调查的特点:①推断总体的目的性;②推断形式的整体性;③样本抽取的随机性;④抽样误差的可控性;
3.抽样的基本程序:①确定调查总体;②编制抽样框;③设计和抽样样本;④样本代表性的评估。
4.随机抽样:使总体中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的抽样形式。
5.随机抽样的形式: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等距随机抽样;③分层随机抽样;④整群随机抽样;⑤多阶段随机抽样。
6.非随机抽样的形式:①判断抽样;②定额抽样;③偶遇抽样;④雪球抽样。
7.确定样本量问题的实质:确定一个能够满足研究者对调查精密度要求的最小样本数。
8.确定样本大小时要考虑的因素:①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②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程度度;③课
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④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第三节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含义:指为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
2.问卷调查法的主要特点:①标准化;②匿名性;③操作性。
3.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步骤:①课题分析,提出假设;②概念具体化,寻找变项;③确定指标;④编制提问。
4.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原则:(1)合理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①不提双重问题;②提问不带倾向性;③提问必须具
体明确);(3)艺术性原则(委婉法、间接法、消虑法、虚拟法、援助法);
5.确定提问项目的顺序的原则:①先易后难;②同类集中;③先面后点;④先一般后特殊;
6.问卷的基本结构:①封面信(封面信内容: ①被调查者的身份和名称;②调查的目的与意义;③关于匿名保证;④
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要求);②主体(指导语的类型:①对被调查者选出的答案如何做记号进行说明;②关于选择答案数目的说明;③关于填写答案要求的说明;④关于提问项目适用于哪些被调查者的说明;⑤关于提问中有关项目的说明;⑥结语)
7.问卷的答案设计:二择一式、多项选择式、排序式、等级式、矩阵式、量表式
8.问卷的修订与发送:(1)问卷试填;(2)问卷修改;(3)问卷发送(方式:①访员面访;②邮寄问卷;③报刊问卷)
第四节内容分析法
1.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媒中显性内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
2.内容分析法的特点:①客观性;②系统性;③定量性;④显性内容。
3.内容分析的种类:①实用语义分析;②语义分析;③符号载体分析。
4.内容分析的操作程序:(1)确定分析单元;(2)制定分类标准(判断制定分类标准是否科学、合理、有效的三标准:①
完备性;②互斥性;③一致性);(3)抽取分析样本(取样过程三步骤:①抽取特定的媒介样本;②抽取特定的日期样本;③抽取特定的内容样本);(4)实施统计分析(两类统计方法:①对某种分析单元出现的频次进行计量;②对某种分析单元在媒介中出现的形式、位置、篇幅进行加权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
5.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①推理模式(常用:趋势、共变、因果推理);
②比较模式(常用:趋势、不同内容群、内容、有标准的内容比较)。
6.内容分析的长处与局限。
(1)长处:①不易受环境影响;②收集资料的成本较低。
(2)局限: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某一内容对受众的影响程度的结论。
7.实用内容分析和载体内容分析的不同。
实用内容分析是对文字符号的统计分析,目的在于推究特定信息出现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以此判断实际的舆论状况;符号载体分析是单纯统计文字出现的频率,以此作为统计归类的基本单元,然后进行内容分析。
他只计算确定的文字,其他语义相同或相近的暗示或隐喻不算在内。
第五节控制实验法
1.控制实验法的含义。
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的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控制实验法的四类基本要素:①实验者;②实验变量;③实验对象;④实验观测(包括事前观测、事后观测)。
3.实验控制法的特点:①对实验环境的控制;②对研究变量的控制;③对被测对象的控制;
3.控制实验法的种类:①实验室控制;②实地实验。
4.控制实验法基本程序的7个步骤:①建立研究假设;②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③选择自变量与因变量;④前测(即实
验前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⑤实施实验刺激;⑥后测(即实验后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复测);⑦分析和确定有关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及相应的函数表达式。
5.控制实验法的关键:关键看实验设计是否完善,是否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
6.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①消除法;②保持恒定法;③效果平衡法。
7.控制实验的研究设计:单一实验组的研究设计;②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设计。
8.实验控制法的优点与缺点:(1)优点:①所获数据比较可靠;②通过重复试验,可得出科学性强的结论;(2)缺点:实
验每次只能解决一个单双因素因果联系的小问题,与实际存在一定距离,需经中间试验才能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第五章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传播功能研究的缘起和概况
1.传播功能研究源自西方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并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很
是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在传播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
2.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从理论角度,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相互关系。
结构功能主义
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
3.帕森斯在《社会学系统理论的现状和前景》一文中提出“结构功能主义”(简称“功能主义”)。
4.默顿提出的“功能分析方法”理论。
主张通过把社会与文化现象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来研究他们在社会中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结构功能主义的本质是为了谋求资本主义社会的安定和均衡,维持遵循现存的社会行为规范的生活方式。
6.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70年代末渐趋式微。
7.传播功能研究的重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研究。
第二节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个体功能)
1.传播的一般性功能的两个层次。
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或个体功能;②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
四种见解的不足之处: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成一回事。
2.传播的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考察传播功能的着眼点不同。
个人功能考察传播对个体的受传者
有哪些功能或效用,着重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多是人际传播。
社会功能以大众传播活动为对象,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角度分析传播对整个社会有什么功能或效用。
3.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和传播的个人功能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
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或个体的功能;②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角度分析传播的功能。
所以,传播的个人功能是传播一般性功能的一部分。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