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课时作业:(三十四)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含解析(1)

合集下载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1·湖南岳阳月考)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瓢虫在树干上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C.研究年龄组成时,通常把所有个体分为幼年、中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段D.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2.(2021·河北保定摸底)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叙述,合理的是( )A.调查种群密度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若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调查结果会偏高C.由于环境阻力小,种群“J”型增长曲线达到K值所用时间较短D.自然状态下生物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3.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 )A.所用标记不能影响刺猬的生命活动B.迁入率和迁出率会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天敌捕食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K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数量有可能超过K值B .同一种群的K 值稳定不变C .捕捞后大黄鱼种群维持在K 2有利于种群恢复 D .改善环境提高K 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5.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情况下,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B .同一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 .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使植被被破坏,其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变D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6.科研工作者为了预测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该草原1平方千米范围内的田鼠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调查的第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含解析苏教版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含解析苏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一)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建议用时:40分钟)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应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B.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主要是通过改变年龄组成来控制害虫数量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颜色过艳或脱落均会增大误差D.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不会影响该种群的K值C[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无法做出比较,A错误;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主要是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影响出生率,进而实现了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B错误;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会使得该种群的K值降低,D错误。

]2.(2020·某某市高三质检)任何自然种群是不可能无限增长的,种群达到一定密度后,就会因某些限制因素的作用而停止增长。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与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样方法可以用于调查某些活动能力强、活动X围大的小动物种群的密度B.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能够间接影响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C.随着种群密度增大,种群死亡率随之增高,这可能与种内斗争加剧有关D.改善限制种群增长的环境因素,则该种群密度会增加,导致丰富度提高C[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些活动能力弱、活动X围小的小动物种群的密度,A错误;种群的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错误;种群密度增加,但物种数量不变,群落的丰富度也不会提高,D错误。

]3.假设某种群的K值=200,如图表示该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与种群数量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S1所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若该种群为海洋中的某种鱼渔业捕捞后种群数量应不低于S3C.若该种群为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则对其防治越早越好D.若该种群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会减小A[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是在种群数量为K/2时,此时(K值-种群数量)/K值=0.5,A 错误;为了保证持续收获海产品,使种群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捕捞后种群数量维持在K/2,即(K值-种群数量)/K值=0.5,对应于S3,B正确;对蝗虫等害虫的防治,需将其数量控制在S3点之下,则对其防治越早越好,C正确;若该种群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会减小,D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与练习上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pdf含解析20200916164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与练习上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pdf含解析20200916164

2020-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与练习: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考纲展示]1.种群的特征(Ⅰ)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核心概念及重要结论】1.种群特征包括种群数量特征和种群的空间特征。

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与迁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种群密度常用调查方法包括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4.“J”型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其特点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倍)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

5.“S”型增长曲线成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从而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至平衡。

6.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通过对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的研究,动态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7.在自然界中,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均会影响种群数量,故大多数种群数量总处于波动中。

【考点速览】考点一: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1)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其概念为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③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④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种群的空间特征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①适用范围: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跳蝻。

②调查过程: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

③取样关键:随机取样。

④常用取样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⑤计算种群密度:某植物种群密度=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2)标志重捕法①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苏教版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苏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1.(2019·山西省运城市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这一特征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呈“J”型增长的不同种群,其数学模型中参数λ也可能不同C.种群数量介于K/2和K值之间时,其增长速率在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培养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B[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种群密度不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错误;种群数量介于K/2和K值之间时,其增长速率在下降,但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故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错误;培养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D错误。

]2.(2019·肇庆市高三二模)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中描述错误的是( )A.某丛生植株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B.标志重捕法适用于个体体积大,活动能力强的生物C.某趋光性小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D.有些生物的种群密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A[丛生植株难以辨别个体数目,所以不宜选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

]3.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B[利用黑光灯诱捕有趋光性的昆虫,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

]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C.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D.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在生存环境不受破坏时所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B[同一群落内,不同物种在同一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B选项错误。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4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4

课时作业(三十四)温馨提示对应课时作业67页(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济南模拟)下列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物种解析: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故包含有非生物因素,A、B、D中均指生物,不含非生物成分。

答案:C2.(2010·福州联考)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了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包含多个物种;一定地域或空间内所有的生物构成群落,所以A、B、C项不正确。

答案:D3.(2010·惠州一调)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①生产者②分解者③消费者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食物链和食物网⑥物质循环⑦能量流动⑧信息传递A.①②③④B.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指的是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答案:C4.(2009·海南生物)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D.物种多样性上升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之间的营养关系。

水稻与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二者争夺水分、矿质营养和光照,除去杂草后,能使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多的流向水稻。

但由于该生态系统物种数量减少,营养结构简单,害虫数量可能升高。

答案:C5.(2010·青岛质检)下图所示系统为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解析:在这个食物网中,从生产者到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不重复的食物链有:①A→B→H;②A→C→D→H;③A→C→F→G→H;④A→E→D→H;⑤A→E→F→G→H,共5条。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强化作业(含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强化作业(含

【走向高考】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强化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答案 B解析“S”型增长曲线的出现与时间、食物、生活条件、种群密度、天敌等诸多因素有关。

2.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种群结构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 )A.总量将增加B.环境阻力不变C.种群密度下降D.保持稳定型增长答案 C解析根据坐标中种群年龄组成直方图可知:该种群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属于衰退型种群,由此可预测该动物种群的种群密度会逐渐下降。

3.蒲公英种群密度取样调查过程是( )①随机选取若干样方②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目③确定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为调查对象④计算种群密度⑤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④⑤C.③①②⑤④ D.①④②③⑤答案 C解析样方法为植物种群密度调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掌握基本步骤即可正确作答: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随机确定样方;③统计各样方数量;④计算,求平均值。

4.林业部门对某地区稳定生态系统中乔木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调查某种乔木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某乔木种群的数量变化应符合曲线ⅡC.该地区所有的乔木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群落D.分析曲线Ⅱ,通过a时的信息不能推出该种群的相应K值答案 C解析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所用的方法为样方法,A正确;稳定的生态系统内,种群的数量变化应符合“S”型增长,B正确;生物群落指的是某生态系统内全部的生物,C错误;曲线Ⅱ中的b点才可推测出该种群的相应K值,D正确。

5.下列关于种群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只能用标记重捕法B.调查均匀分布的某植物种群密度,样方的多少对结果有影响C.不同种群所示的生物不是同一物种D.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答案 D解析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还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A错误;均匀分布的生物,可通过简单取样即可计算出相应结果,B错误;种群指的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区域不同种群就不同,但不同区域可以是同一种生物,C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D正确。

2019年高考生物(江苏专用)一轮课时作业:(三十四)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江苏专用)一轮课时作业:(三十四)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四)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 •在种群“ S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下列有关种群K值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环境中的植被没有变化,某种昆虫的种群K值就不会改变B •季节的不同,也可能影响种群的K值大小C.人工鱼塘中只有等鱼群数量达到K值后才能开始捕捞D •只要有了天敌,种群的K值一定就会下降2. 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数量开始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

在停止增长期间()A •增长率大于零B •老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 .种群密度最大3.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了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归。

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该区域中此种鼠的种群数量约为68X 54/12 = 306只B .该调查方法为样方法,也可用于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D •如果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过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4. [2017启东月考]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该学校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D •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5.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 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

结合如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第5题图A •若图示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B •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c点C.若图示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D . 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6.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7.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正确的是方法是()A •吸取酵母菌液前不振荡试管,测得的酵母菌数值一定偏大B. 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后,从盖玻片边缘滴加酵母菌培养液C. 若取样的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可选择邻近的小方格计数D .对压在小方格中的酵母菌,只计数上下两条界限上的酵母菌&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 .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 .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 .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9. 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B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C .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D.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10. 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试题(含解析)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试题(含解析)

种群与群落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填空)1.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______生物的______个体。

答案:1.同种 全部2.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①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______,是种群______的数量特征。

②调查方法⎩⎨⎧ ⎩⎪⎨⎪⎧ 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常用的样方法有 和 两种 :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③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对农林害虫的__________,渔业上__________的确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________的比例。

(3)迁入率和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的个体占该种群________的比例。

(4)年龄组成。

①概念:种群中各_____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5)性别比例: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答案:2.(1)①个体数 最基本 ②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③监测和预防捕捞强度(2)该种群个体总数(3)迁入或迁出个体总数(4)①年龄期②增长型越来越少3.判断正误。

(1)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多。

()(2)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

()(3)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4)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5)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6)1000个人的村庄一年出生10个小孩,则出生率为10/(1000+10)×100%=0.9%。

()答案:(1)×(2)×(3)√(4)√(5)×(6)×解惑:(1)一个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而是具有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9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9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考点规范练29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一、基础达标1.(2018全国Ⅰ卷)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2.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呈“J”型增长的种群中死亡率和迁出率都为0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3.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时,应选择个体分布较为均匀的区域进行取样B.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物种丰富度的研究不能采用该种方法进行C.对于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D.若重捕时方法不当造成已捕获的标记个体死亡,会导致估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4.(2018江苏卷)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

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5.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右上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中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6.20世纪30年代,环颈雉被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后,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如下图实线所示。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4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4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第24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最新考纲(1)列举种群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活动)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种群属于生命系统,具有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科学思维建立模型:构建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科学探究制订并实施方案: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考点一种群的特征【知识回顾1】种群的数量特征概念意义【思考】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1)图中①~⑤分别代表种群的什么特征?(2)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3)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降低害虫的密度,原理是怎样的?(4)某生物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行研究后大胆预测:不久后蝗灾会更加严重,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最可能是。

【知识回顾2】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1)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①适用对象:②取样方法:和。

③取样关键:。

(2)标志重捕法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记物对所调查动物生命活动无影响,不能太过醒目、不易脱落①适用对象:。

②计算公式:(3)黑光灯诱捕法对于有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4)抽样检测法对于酵母菌等可以用抽样检测法调查种群密度。

注意: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

【阅读】(1)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应注意的问题(2)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误差分析【知识回顾3】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跟踪训练1】25min1.下列对种群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迁入率、迁出率B.种群数量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没有死亡率才能导致其数量增长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D.任何种群中雄性和雌性的数量比例均为1∶12.下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③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3.(2013·全国卷Ⅰ,5)某农场面积为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4.(2016·全国卷Ⅱ,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5.(2017·全国卷Ⅲ,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6.(2018·全国卷Ⅰ,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2023年高考等级考生物一轮复习多维练(全国通用)34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解析版)

2023年高考等级考生物一轮复习多维练(全国通用)34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解析版)

专题十一种群和群落课时34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1.下列关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每个样方的统计数值都应如实记录C.用标志重捕法统计某种角数量时,由丁标记物容易被鱼卷食会使统计结果偏大D.环境容纳量是指某种群在某环境中的最大种群数量,且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答案】D【解析】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可对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A正确;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每个样方的统计数值都应如实记录,B正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

若标记物容易被鱼吞食,会使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偏小,而统计结果偏大,C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某种群在某环境中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D错误。

2.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K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渔业生产中,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到达K值后开始捕捞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C.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D.当种群数量超过K/2 后会出现环境阻力,导致增长速率下降【答案】C【解析】渔业生产中,捕捞后数维持在K/2值时,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所以应该在种群数量超过K/2时捕捞,A错误;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不相同的,B错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C正确;“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降低,从开始就存在环境阻力,并且环境阻力越来越大,D错误。

3.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 只鼠,第二次捕获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 只。

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 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A.66 只/公顷B.77 只/公顷C.83 只/公顷D.88 只/公顷【答案】B【解析】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 只鼠中有5 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故可将第一次标记的鼠的数量视为39-5=34只,第二次捕获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 只,设该区域该种鼠的种群数量为X只,则根据计算公式可知,(39-5)/X=15/34,解得X≈77.07,面积为一公顷,故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77 只/公顷。

高考生物 题型分析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高考生物 题型分析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高中生物题型分析----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题型一、种群的特征一、考查形式选择题二、典型例题1.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答案 D解析由图甲可以看出:B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的增加量最大;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图乙代表衰退型年龄组成,而C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此时种群仍表现为数量增加。

在B点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增长,在D点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大。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2.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D.将M只鹿标记后,在重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答案 B解析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在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

样方法除适应于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外,一些运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生物,如昆虫卵、蚜虫和跳蝻等也可用此法进行密度调查;由于蛇的活动范围较广,故调查其种群密度不宜采用样方法,而用标志重捕法。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种群密度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得到的密度只是估计值,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

将M只鹿标记后,在重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根据种群密度计算公式可知,该鹿群约有(M×n÷m)只。

三、答题技巧1.种群各数量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2.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观察下图中种群各特征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1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1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31 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解析:考查对种群特征的理解.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种群密度会因种群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如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在夏天种群密度较高,在秋末天气较冷时种群密度就降低。

答案:C2.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的不一致则舍弃B.无论样方数据大小,只要取其平均值就可接近真实密度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D.多次取样,舍弃数据悬殊的个别样方,取其平均值解析:样方的选取要有代表性,个别样方由于生物生存条件优越或恶劣而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要舍弃其数据参考.答案:D3.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 )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解析: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是建立在以下假设之上的:被标记的动物混合要均匀,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没有大量个体的死亡、出生、迁入和迁出,被标记的动物要均匀分布,动物应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且标记物不易脱落。

答案:C4.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解析:分析题图,①、②、③、④分别指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2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2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

第32讲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纲要求]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考点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项目定义特点或意义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①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②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迁入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①类型②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3)完善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图解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③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2.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3.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 (1)样方法①适用对象:植物、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密度的调查。

②过程:确定调查对象→取样→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估计值。

③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①适用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②密度估算公式个体总数N 初次捕获标记数M =再次捕获个体数n重捕的标记个体数m。

[思维诊断](1)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2014·江苏,5A)( √ )(2)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2013·浙江,4B)( √ )(3)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种群的密度(2012·新课标,6D)( × )(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低(2012·安徽,30Ⅱ(2)改编)( × )(5)橡树种子常在母树附近形成集群是空间特征,由于微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 √ )(6)依据年龄组成预测的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最终是否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等( √ ) (7)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一定增加( × )(8)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昆虫也适用( √ )题组一 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的辨析1. A 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 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

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32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32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更一、选择题1.(2024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重庆卷)我国热带雨林物种丰富,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成为科学家们竞相探讨的“伊甸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优越,某种群在入侵初期单位时间内的增长倍数肯定B.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生态价值高,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C.某种群数量在短期内保持稳定,则其年龄组成不行能为增长型D.测定雨林内蜘蛛、蜈蚣等动物的种群密度需用标记重捕法解析:选A 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优越,某种群在入侵初期种群数量成J型曲线增长,故单位时间内的增长倍数肯定,A正确;热带雨林的生态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 错误;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料种群的发展趋势,但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很多,比如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等,故当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时,某种群的数量在短期内也可能保持稳定,C错误;蜘蛛、蜈蚣活动实力弱,活动范围小,应当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D错误。

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将增多B.害虫种群密度不能作为生物防治的依据C.性别比例的变更不会影响种群密度D.全部生物的种群都会经验增长期、稳定期、衰退期解析:选A 增长型年龄结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诞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预示着种群数量将增多,A正确;害虫种群密度在肯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虫害的严峻状况,能作为生物防治的依据,B错误;性别比例的变更会通过影响诞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因自然资源和空间有限,加之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大多数生物的种群在经验增长期、稳定期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会进入衰退期,甚至消亡,D错误。

3.(2024·山东等级考)为探讨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育和单独培育,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独培育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育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缘由C.单独培育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混合培育对乙藻的影响较大解析:选B 由图可知,单独培育条件下,甲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2.0×106个,在K/2(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A正确;混合培育时,在10~12天甲藻种群数量接近K 值,而乙藻种群数量接近0,此时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是种内竞争,B错误;由图中曲线可知,乙藻单独培育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正确;混合培育时,甲、乙两种藻起始数量相同,到10~12天时甲藻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而乙藻接近灭亡,可知混合培育对乙藻的影响较大,D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321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的数量变化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321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的数量变化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走向高考】2015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3-2-1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的数量变化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 t=N0λ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答案 B解析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一种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生物种类将可能有三种变化,即:①因不适应新环境而被迅速淘汰;②能适应环境生存,并且环境中没有天敌、生活条件优越,种群呈“J”型增长;③在新环境中生存下来,但由于空间、食物、天敌等的限制,种群呈“S”型增长。

2.(2013·广州一模)我国从越南引进姬小蜂来控制本地区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作全面评估和监测B.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C.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D.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答案 C解析姬小蜂是寄生在椰心叶甲虫蛹上的,是椰心叶甲的天敌。

引进物种前,要采取全面的生态评估和监测来决定是否引进该物种,在引进物种后,要建立跟踪监测机制,A正确;引进椰心叶甲的天敌,会使单位空间内椰心叶甲害虫的数量大大减少,B正确;姬小蜂引进本地后,没有天敌,初期食物充足,但随着椰心叶甲的减少,其数量的增长也会受到限制,呈现“S”型增长,C错误;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与椰心叶甲属于寄生关系,由于自然选择必然出现共同进化,D正确。

3.(2013·开封模拟)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其中错误的是(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若边缘有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答案 C解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6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6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word课时作业36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基础巩固1.(2019·某某某某模拟)下列对种群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迁出率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D.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值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错误;“J”型增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发生的,种群的数量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增长率,但是并不是没有死亡率,B错误;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C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D错误。

答案:C2.(2019·某某鹤岗一中模拟)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C.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B 错误;D为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a的含义是预测种群密度大小,D错误。

答案:A3.(2019·南师大附中联考)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C.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解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会越来越大,因为数量变化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B错误。

答案:B4.(2019·华师大附中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种群是物种繁殖和生物进化的单位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一些濒危动物的K值解析:种群密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此外性别比例及年龄组成也会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故B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一轮课时作业:(三十四)种群的特征及数
量变化含解析(1)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下列有关种群K值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环境中的植被没有变化,某种昆虫的种群K值就不会改变
B.季节的不同,也可能影响种群的K值大小
C.人工鱼塘中只有等鱼群数量达到K值后才能开始捕捞
D.只要有了天敌,种群的K值一定就会下降
2.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数量开始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

在停止增长期间( )
A.增长率大于零 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
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种群密度最大3.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了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归。

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此种鼠的种群数量约为68×54/12=306只
B.该调查方法为样方法,也可用于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
富度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过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4.[2017·启东月考]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A.这14年中,白头鹎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该学校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 D.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
5.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

结合如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若图示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c点
C.若图示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