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预科班课时安排
预科班教学计划
预科班教学计划授课人:简毅根据同事的经验和市场的调查,对于初中毕业学生预科班,他们的基础都不是很好,因此,我现在先根据了解的情况,初步做出如下教学计划,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多样的情况,根据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下面计划,仅供参考。
一、初中复习第一、二次课,先对学生进行摸底,根据他们的情况,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基于提前的了解,我将初中数学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综合运用。
1、代数:计划学时为8学时,着重复习数学的数、式、方程及方程组、函数等,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2、统计与概率:计划学时1学时,着重了解,感受,学习数学思维方法。
3、空间与图形:计划7学时,本部分着重复习图形,深化图形与数字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想象能力,开拓视野。
4、综合运用:计划4学时,本部分着重培养学时的综合、创新、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热情。
综上,如果他们情况中等,或者较好,大约16---20次课就可以复习完初中的内容。
如果基础较差,估计要相应的延长课时,大约30学时左右能完成初中的教学任务,对于初中的复习,着重于知识点的回顾,以及对以后要用到的知识的一个深化与熟悉。
同时讲授数学学习方法。
二、高中新课:1、代数:计划学时为45学时,因为代数部分是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后面所以的学习都和代数部分知识想关联,因此,必须要打好基础。
1.1集合和简易逻辑4学时1.2不等式和不等式组8学时1.3指数与对数7学时1.4函数11学时1.5数列8学时1.6导数7学时2、三角函数:计划学时为30学时,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相对独立的章节,但是公式较多,所以需要时间相对较多,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练习中进行记忆。
2.1三角函数及其有关概念7学时2.2三角函数式的变换8学时2.3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6学时2.4解三角形9学时3、平面解析几何:计划学时40学时,本部分内容,属于几何,也想相对独立的版块,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并在过程中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初三预科数学计划表
初三预科数学教学时间计划表章节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单元重点第21章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的定义,什么叫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2课时1,二次根式化简计算,2,先化简后求值1,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2,如何化简二次根式2课时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3,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2课时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根的概念2,简单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平方根的应用)3,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的复习2课时1,解一元二次方程2,根据韦达定理计算分式的值3,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的求解1,配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2,因式分解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2课时1,一元二次方程有无根的讨论2,求根公式的由来及应用3,韦达定理的由来及应用2课时1,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2课时第23章旋转1,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定义2,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图形表述)3,中心对称所具有的性质及特点4,对称图形及对称点的作法2课时1,证明题中的旋转所隐藏的已知条件2,坐标轴中的对称点和图形第23章圆1,圆内的相关定义及名称2,直径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图形的对称情况-------全等三角形证明之3,弦,弧,圆心角中的等量关系2课时1,圆与直线位置判断2,圆与圆位置判断3,图形面积计算4,相切次数5,圆与四边形综合证明1,圆周角定义2,为什么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3,圆的内接四边形具有的性质------为什么2课时1,点,线,圆的位置关系,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示2,三角形外接圆问题3,切线长相等--------为什么2课时1,内切圆问题介入:外心,内心,重心,垂心,旁心2,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述3,正多边形和圆(半径,中心角,边心距)2课时1,弧长和扇形面积计算2,锥展开求扇形圆心角2课时1,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2课时1,圆,四边形综合运用2课时,第23章概率1,事件类型(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随机事件,等可能事件)2,单可能性概率计算3,多可能性概率计算-----列举法4,频率估算概率2课时1,事件发生概率计算1,概率计算应用题2课时合计34课时。
初中数学预科教案
初中数学预科教案【知识与技能】1. 理解并掌握预科阶段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如实数、代数式、方程、函数、几何图形的性质等。
2. 学会运用预科阶段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预科阶段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2. 运用预科知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预科阶段部分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实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等基本概念。
2. 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学习预科阶段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如实数、代数式、方程、函数、几何图形的性质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堂讲解1. 对预科阶段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进行讲解,举例说明其应用。
2. 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练习巩固1.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五)总结拓展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重难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三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课时安排)
初三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四、教材分析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
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
本章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
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
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二十四章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五、教学措施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
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批改讲和讲解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
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21回顾与反思(1课时)
21达标检测(1课时)
22-1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3
9月9日--9月15日
22-2配方法解方程(2课时)
22-2公式法解方程(2课时)
22-2因式分解法解方程(1课时)
4
9月16日-9月22日
因式分解法(1课时)
22-2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课时)
24-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课时)
11
11月4日--11月10日
24-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课时)
24-2圆和圆的位置关系(1课时)
24-3正多边形和圆(1课时)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2课时)
29-6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1课时)29-7位似图形(1课时)
12
11月11日-11月17日
24回顾与反思(1课时)24达标检测(1课时)
23回顾与反思(2课时)
23达标检测(1课时)
24-1圆(1课时)
24-1垂直于弦的直径(1课时)
8
10月14日-10月20日
24-1弧、弦、圆心角(1课时)
期中复习考试(4课时)
9
10月21日--10月27日
期中考试
10
10月28日--11月3日
24-1圆周角(2课时)
24-2点和圆的位置关系(1课时)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每周5课时(总100课时)2012年8月授课人:刘雄、张善海
班级:九1、2与九3、4
周次
时间
章节及内容
备注
1
8月26日-8月28日
暑假作业讲评(1课时)
1
8月29日--9月1日
21-1二次根式(1课时)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前言本文档旨在规划和安排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计划和进度表。
以下是相应的计划和进度安排。
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单元:数与式- 课时数:5- 教学内容:- 自然数与整数- 整数的加减法- 整数乘法与除法- 有理数的定义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理解自然数、整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掌握整数和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第二单元:平面图形的认识- 课时数:6- 教学内容:- 面元素- 正多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面元素的基本概念- 掌握正多边形、平行四边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能够辨认和绘制各种图形第三单元:方程与不等式- 课时数:7- 教学内容:- 方程的解- 一次方程的解集- 不等式的解- 教学目标:- 理解方程和不等式的概念- 掌握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第四单元:二次根式- 课时数:4- 教学内容:- 二次根式的定义- 二次根式的计算- 二次根式的应用- 教学目标:-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掌握二次根式的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二次根式解决实际问题第五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课时数:8- 教学内容:- 调查和数据收集- 数据整理和总结- 数据的分析和表示- 教学目标:- 能够进行调查和数据收集- 掌握数据整理和总结的方法- 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表示进度表以下是本学期九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一单元课时1-3- 第二周:第一单元课时4-5- 第三周:第二单元课时1-3- 第四周:第二单元课时4-6- 第五周:第三单元课时1-4- 第六周:第三单元课时5-7- 第七周:第四单元课时1-3- 第八周:第四单元课时4- 第九周:第五单元课时1-4- 第十周:第五单元课时5-8总结通过本文档的教学工作计划和进度表,我们能够清楚地安排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一、教学目标本学期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基础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熟练掌握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算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单元:数与式教学内容:1. 实数和整式2. 多项式的加减和乘法3. 简单的多项式除法4. 一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法教学进度安排:- 第1课:实数和整式(2学时)- 第2课:多项式的加减和乘法(4学时)- 第3课:简单的多项式除法(2学时)- 第4课:一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法(6学时)第二单元: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学内容:1. 点、线、面及其性质2. 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3. 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4. 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教学进度安排:- 第5课:点、线、面及其性质(2学时)- 第6课: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4学时)- 第7课: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4学时)- 第8课: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2学时)第三单元:图形的坐标表示教学内容:1. 直角坐标系2. 点的坐标及其运算3.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4. 图形的相似和全等教学进度安排:- 第9课:直角坐标系(2学时)- 第10课:点的坐标及其运算(4学时)- 第11课: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4学时)- 第12课:图形的相似和全等(2学时)第四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教学内容:1. 统计调查与数据收集2. 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3. 中心位置和离散程度4. 随机事件和概率教学进度安排:- 第13课:统计调查与数据收集(2学时)- 第14课: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4学时)- 第15课:中心位置和离散程度(4学时)- 第16课:随机事件和概率(6学时)三、教学方法本教学工作计划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研究能力。
初中数学预科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预科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预科阶段所需的基础数学知识,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在预科阶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预科阶段所需掌握的基础数学知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方法1.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数学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数学世界。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数学问题。
4. 自主学习: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7.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预科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预科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通过以上预科教案模板,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预科阶段的数学教学,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时安排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时安排一、一元二次方程(约13课时)1. 21.1 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 第1课时:- 通过实际问题(如面积问题、增长率问题等)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 + c = 0(a≠0)。
- 举例让学生判别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 第2课时:-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讲解方程的各项系数a、b、c的确定方法。
- 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巩固练习,如已知方程求系数,根据系数写方程等。
2.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6课时)- 第1 - 2课时:配方法。
- 第1课时:- 通过简单的完全平方公式(x + m)^2=x^2+2mx + m^2的复习引入配方法的概念。
- 以x^2+6x + 5 = 0为例,讲解如何将方程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即x^2+6x+9 - 9+5 = 0,转化为(x + 3)^2=4的形式,进而求解。
- 第2课时:- 进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包括二次项系数为1和不为1的情况。
- 总结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移项、配方、开方、求解。
- 第3 - 4课时:公式法。
- 第3课时:- 利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的求根公式x=frac{-b±√(b^2)-4ac}{2a}。
- 强调求根公式使用的前提是b^2-4ac≥slant0。
- 第4课时:- 进行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代入计算。
- 通过对比配方法和公式法,让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 第5 - 6课时:因式分解法。
- 第5课时:- 复习因式分解的知识,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 以(x + 1)(x - 2)=0为例,引出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原理:若ab = 0,则a = 0或b = 0。
- 讲解如何将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因式分解转化为两个一次因式乘积为0的形式来求解,如x^2-3x + 2 = 0因式分解为(x - 1)(x - 2)=0。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安排表一、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进一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简单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学习的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思想。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明年的毕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总体来看,学生基较差,现有学生44名,上期统考,全镇排名落后。
在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
对少数几个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
对大部分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也不能掌握。
成绩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
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缩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透彻。
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较差甚至几乎为零。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
应在适当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
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主动纠错的习惯,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
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意知识的学习,在全部代数知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已学过的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又是为今后学习三角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奠定基础。
第二章命题与证明:本章重点是引发学生证明的意识,初步体验严格证明的格式,以及命题的有关知识。
难点是分析命题的条件、结论、及如何进行简单的证明。
第三章图形的相似:章共分四部分,相似图形及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及判定,位似变换及位似图形,相似三角形是研究相似形最基本的图形,是在全等三角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发展,全等形是相似形的特殊情况,研究相似形比研究全等形更具有一般性,成比例线段是相似形的本质,证明有关的线段成比例也是本章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预科备课教案模板
初中预科备课教案模板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预科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和解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预科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和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数学公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教师通过生活实例或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数学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预科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教师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学生的学习进步。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预科数学教材。
2. 辅助材料:PPT、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预科数学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的讲解与练习。
2. 第3-4周: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等。
3. 第5-6周:函数的性质、图像及应用。
4. 第7-8周:几何图形的性质及计算。
5. 第9-10周:概率与统计的基础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2
9. 1日—9.5日
3.矩形的性质(2) 4、矩形的判定(2)5、正方形的性质(1)
5课时
3
9. 8日---9.12日
6.正方形的判定(2)7、内容回顾小结(1)8、复习题讲解(2)
5课时
4
9. 15日---9.19日
9、练习册讲解(2) 10、章节检测(2)
5课时
5
9.22日---9.26日
519日
9、练习册讲解(2) 10、章节检测(2)
5课时
5
9.22日---9.26日
第二章
一元二次
方程
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2) 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
5课时
6
9.29日---10.3日
3.公式法求解(3) 4、分解因式法求解(2)
5课时
7
10. 6日---10.10日
5课时
17
12.15日---12.19日
第六章
反比例
函数
1.反比例函数(2)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
5课时
18
12.22日---12.26日
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2) 4、内容回顾小结(1) 5、复习题讲解(2) 6、练习册讲解(2) 7、章节检测(2)
5课时
19
12.29日---1.2日
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 6、内容回顾小结(1) 7、复习题讲解(1) 7、练习册讲解(1) 8、章节检测(1)
5课时
8
10.13日---10.17日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3) 2、用频率估计概率(2)
5课时
9
10.20日---10.24日
2023年九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2023年九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整式的加减、乘法。
2. 分式与分式的加减、乘除。
3. 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组。
4. 二次根式与平方根的运算。
5. 一元二次方程。
6. 几何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和圆。
三、教学安排及课时分配1. 整式的加减、乘法(8课时)课时1-2:整式的定义和基本运算。
课时3-4:整式的加减法。
课时5-6:整式的乘法。
课时7-8:整式的乘法(续)。
2. 分式与分式的加减、乘除(10课时)课时1-3:分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课时4-5:分式的加减法。
课时6-7:分式的乘法。
课时8-10:分式的除法。
3. 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组(12课时)课时1-3: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课时4-6: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实际问题的应用。
课时7-9: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课时10-12: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
4. 二次根式与平方根的运算(8课时)课时1-2: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课时3-4: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课时5-6:平方根的性质和运算。
课时7-8:平方根的应用。
5. 一元二次方程(12课时)课时1-3: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课时4-6: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实际问题的应用。
课时7-9: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课时10-12:二次函数的应用。
6. 几何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和圆(10课时)课时1-3: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课时4-6:四边形的性质和分类。
课时7-9: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课时10:综合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数学课堂以师生互动为主,注重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发现和探究建立数学概念和定理。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育进度安排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育进度安排目标本学期的数学教育目标是帮助九年级学生巩固和拓展他们的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本学期的数学教育内容将涵盖以下主题:1. 有理数:包括正数、负数、分数和小数的运算、比较和应用。
2. 代数表达式和方程式:包括代数表达式的简化、展开和因式分解,以及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 几何: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平移、旋转和翻转的变换。
4. 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以及概率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学生的研究进度,我们建议按照以下进度安排进行教学:1. 第一周:复九年级上学期前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和简单方程的解法。
2. 第二周至第四周:研究有理数的比较和应用,包括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乘除运算和实际问题的应用。
3. 第五周至第八周:研究代数表达式和方程式,包括代数表达式的简化、展开和因式分解,以及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研究几何,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平移、旋转和翻转的变换。
5. 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研究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以及概率的计算和应用。
6. 第十七周:进行期中复和考试。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4. 反馈和评价:定期进行学生的研究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研究中的困难。
评估与考核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与考核:1. 课堂作业:布置课堂作业,通过作业检查学生的研究进度和掌握情况。
初中数学预科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案名称《初中数学预科:几何图形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并区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平面图形等;(2)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特征;(3)掌握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通过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1)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2)几何图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观察与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直观感受几何图形的性质。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几何图形的特征。
4. 探究与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5. 总结与应用: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房屋、树木等,引导学生观察;(2)提问:什么是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有哪些种类?2. 观察与操作(1)展示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2)让学生动手操作,如用尺子画直线、圆等,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种几何图形;(2)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分享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
4. 探究与讨论(1)提问:什么是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有哪些种类?(2)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平面图形的性质。
5. 总结与应用(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如点、线、面、平面图形等;(2)结合实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育进度安排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育进度安排
目标
本文档旨在规划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育的进度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
本学期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代数与函数
- 理解代数表达式和方程的含义
-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 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 几何
- 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
- 掌握平行线与三角形的性质
- 理解圆的基本性质
3. 概率与统计
- 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教学方法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讲授与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练习与巩固:布置大量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 互动与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解题活动。
4. 评估与反馈:定期进行作业和考试,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教学资源
为了支持教学活动,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 九年级数学教材及辅助教材
2. 讲义、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 练习题和习题册
4. 黑板、白板和标尺等教学工具
总结
通过本文档的教学进度安排,我们将确保九年级学生在上学期数学教育中获得全面而系统的学习,并具备解决基本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按照计划,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的教学计划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的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3.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二、教材使用:教材:《新目标九年级数学上册》辅助教材:《九年级数学练习册》三、教学安排:第一单元:有理数(课时数:3周,总共15课时)1.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大小比较;2.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3.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4.有理数的应用。
第二单元:代数式及简单方程式(课时数:3周,总共15课时)1.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的展开和因式分解;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3.简单方程的实际应用。
第三单元:图形的认识与应用(课时数:3周,总共15课时)1.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分类;2.平面图形的周长及面积计算;3.圆的相关概念;4.简单图形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函数的初步研究(课时数:3周,总共15课时)1.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图象;2.一元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及相关计算;3.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第五单元:数系扩充与三角形(课时数:2周,总共10课时)1.无理数的概念及性质,无理数的运算;2.九年级增补知识:向量的概念及相关计算;3.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
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2.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践性教学方法:通过应用题,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4.小组合作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五、评价方式:1.课堂参与度及表现评价;2.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准确度评价;3.考试评价。
六、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及辅助教材;2.多媒体教学设备;3.课堂练习题及讲解。
初中数学预科教案模板人教版
初中数学预科课程二、授课年级:八年级三、授课内容:人教版初中数学预科课程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基本图形和基本方法,为正式学习初中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预科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基本图形和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2. 教学难点:(1)对初中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2)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材、教学辅助工具;2. 教师备课,准备教学案例和练习题;3. 学生预习,复习小学阶段数学知识。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回顾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初中数学学习;(2)介绍初中数学的特点和重要性。
2. 教学新课(1)讲解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如实数、数轴、绝对值等;(2)讲解初中数学的基本运算,如加减乘除、开方等;(3)讲解初中数学的基本图形,如直线、线段、角等;(4)讲解初中数学的基本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
3. 练习巩固(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回顾(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讲解初中数学的几何知识,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2)讲解初中数学的代数知识,如方程、不等式等;(3)讲解初中数学的应用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3. 练习巩固(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回顾(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
初中数学预科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基本的数学公式和定理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增强自信心。
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基本的数学公式和定理的应用。
二、难点1. 复杂的实际问题解决。
2. 数学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初中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数、式、函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如加减乘除、指数幂、代数式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小组合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2.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第一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基本的数学公式和定理,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实际问题解决1. 教师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023年秋学期湘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5
14
11.27——12.01
解直角三角形
5
15
12.04——12.08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2)
5
16
12.11——12.15
小结练习
综合与实践 测量物体的高度
5
17
12.18——12.22
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
5
18
12.25——12.29
统计的简单应用(1)
统计的简单应用(2)
比例线段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相似图形
5
9
10.23——10.27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5
10
10.30——11.0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位似
小结练习
5
11
11.06——11.10
期中复习、期中测试
5
12
11.13——11.17
正弦和余弦
余弦的概念和余弦值的求法
5
13
11.20——11.24
正弦和余弦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5
5
9.25——9.28
公式法
因式分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4
中秋节、国庆节假期
9.29——10.06
6
10.07——10.08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
7
10.09——10.1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
小结练习(1)
小结练习(2)
5
8
10.16——10.20
2023年秋学期湘教版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上册预科班课时安排
讲次主讲内容课时安排上课时间第一讲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与应用 2
第二讲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与应用 2
第三讲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与应用 2
第四讲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及求解 2
第五讲用配方法、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
第六讲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
第七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1
第八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及应用 3
第九讲阶段测试及讲评 2
第十讲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2
第十一讲成比例线段、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2
第十二讲相似多边形及相似三角形 2
第十三讲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2
第十四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2
第十五讲相似图形章节复习、总体知识串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