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6.1、计算工具的认识及计算教案1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计算器使用|冀教版,(727)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计算器使用|冀教版,(727)课题与教学内容计算器的使用(49-53)课时 1 安排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知识与技能:1、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结绳记事、算筹等)2、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
3、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过程方法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札记教学过程设计预设教学路径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一、导入:1、师: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些计算工具。
你知道哪些计算工具?2、学生介绍计算工具3、介绍古代计算工具: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
人们就用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
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的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
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
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
用算筹表示一个数,采用十进位制,并且纵式横式交替使用。
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是表示,百位数再用纵式表示“……”空格表示零。
二、新授:(一)认识算盘:1、介绍算盘的由来: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
早在公元15世纪,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
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2、介绍算盘的组成: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下图:(略)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1)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学生介绍计算工具算筹一般是用十几厘米长的竹签制成(也可是骨制或木制的)。
用这些算筹摆成不同的形式,表示不同得数目,并进行各种计算。
用算筹表示数有纵、横两种形式。
学生介绍算盘由来和特点教学过程设计预设教学路径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能见到。
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计算工具,包括算盘、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
2. 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算盘和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算盘的认识:了解算盘的构造,认识算盘上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 计算器的认识:了解计算器的构造,认识计算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3. 电子计算机的认识: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学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算盘、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的认识及其基本运算方法。
难点:算盘和计算器的操作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计算工具。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算盘、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等教学工具。
2. 准备相关教学PPT或投影片。
3.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问题。
4. 准备小组讨论的卡片或纸条,方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数学故事或趣味问题引入计算工具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算盘:介绍算盘的起源、构造和用法,演示算盘上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尝试使用算盘进行计算。
3. 演示计算器:展示计算器的各种功能,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计算。
4.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简要介绍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学运算。
5. 实践操作:分组让学生利用算盘、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进行实际的数学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使用计算工具的心得。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计算工具,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1 用计算器计算|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1 用计算器计算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法的计算。
2.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适当控制使用计算器的方式,养成正确的计算方法。
2.训练学生观察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老师出示一台计算器,问学生知道这是什么工具吗?有谁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吗?请学生发表意见。
2. 观察体验、自我探究老师出示加、减、乘、除法的例题,让学生自己探究,用计算器完成计算。
题目1:48 ÷ 8 = 题目2:54 - 18 = 题目3:32 × 5 = 题目4:78 + 15 =让学生站起来,根据题目开始自主完成计算,完成后按铃声齐声报出答案。
每个问题结束后,老师让一部分学生上来讲解自己的解法,并指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基础训练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在计算时,可以只输入几个数位,查看计算器的显示,然后按“=”键得出结果。
题目1:12 + 18 = ? 题目2:25 - 17 = ? 题目3:36 ÷ 4 = ? 题目4:22 × 4 = ? 题目5:75 - 16 =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器一起完成练习,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 拓展应用老师出示更加复杂的计算题,这些题目要求更高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技巧。
同时加入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理解计算器在现实中的应用。
题目1:一辆公交车每天开10小时,每小时行驶48公里,那么一天的行驶距离是多少公里?题目2:王爷爷40岁,他的孙子小王只有王爷爷年龄的六分之一,那么小王多少岁?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结合实际应用,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且提高反应速度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而且更加熟练的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计算工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工具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工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工具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计算工具、教学课件等。
2.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台计算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数学游戏,引发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讲解计算工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计算工具的使用。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基本的数学题目,让学生使用计算工具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对计算工具的认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计算工具的认识。
2. 观察生活中使用计算工具的场景,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教学课件和视频,直观展示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合作交流的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或者家长来讲解计算工具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计算工具的生产厂家或者相关机构,了解计算工具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整理13篇)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整理13篇)篇1: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3分)从古至今,计算工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自主学习(5分)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3--24页。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2)认识算盘。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
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
计数时要拨主靠梁。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3)对计算器的理解。
问学生你知道计算器的哪些功能键?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1。
3、尝试训练:825-138=26×39=312÷8=4.例2:学生自主学习的26页教材。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师强调并小结。
三、自主练习(8分)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棒!1、用计算器计算。
55846+7646=13027-8934=66280×23=6908×37=÷9=395412+10589=2.小组报告。
(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汇报或者黑板汇报等。
)3、教师强调小结。
四、当堂检测(发试卷)老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接再厉,以我们的成绩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我们就来个课堂测试,看谁完成的快又准!五、评价总结(4分)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1 【教学目的】1.使学生简单理解计算工具的开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开展史。
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究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展计算。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和创新才能。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消费理论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展计算。
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
【教学策略】1.计算工具的介绍可以结合第25页的阅读材料进展,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开展有一个比拟全面的理解。
2.算盘的介绍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教育因素,学生可事先查阅资料,介绍算盘的开展过程和曾经广泛使用、对亚洲国家的影响等辉煌历史。
3.介绍电子计算器时,重点在向学生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时,可利用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各个功能键的作用。
在弄清如何计算,和存储键如何使用等重难点时可运用电脑课件进展实际的演示。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师: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数学课。
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
〔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二、自主探究计算工具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设计意图:学生课前通过预习,查找资料。
课一开场即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学生思维,进步学习兴趣。
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开展的过程。
1.远古计数: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开展过程。
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六认识更大的数6.1计算器教案.doc
计算器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难点是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有趣的算式名人小故事导入师出示算式:1+2+3+......+100=?这个算式同学们会计算吗?聪明的高斯发现了其中的奥妙,直接用101×50=5050同学们想不想变的和小高斯一样聪明呢?今天我们将通过闯关的形式去探索、发现有趣算式的规律,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闯关。
(有)别忘了带上你的计算器,let’go!【讲授】有趣的算式二、探究新知(一)奇妙的宝塔1、教师出示一组算式:1×1=11×11=111×111=1111×1111=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四道算式有什么特点?(我发现这四道算式都是由1组成的。
我发现下面的算式中的每个乘数都比上一个算式的每个乘数多了一个数字1。
比如:第一个是1×1=,下一个就是11×11=……)老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在这三道算式中,第一道是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第二道是两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第三道是三位数和三位数相乘。
3、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计算器快速计算出它们的得数。
(学生动手计算,快速写出算式的得数。
)4、谁愿意公布一下你的答案?(学生公布答案,教师板书:1×1=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5、仔细比较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乘数又有什么关系?谁能用自己的话把你的发现表述出来。
(我发现答案里都有1,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
我发现积是以中间数字对称的,而且乘数是三位数,积中间最大的数就是3,如果因数是四位数,积中间最大的数就是4。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用计算器计算_冀教版-最新学习文档
第六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教材分析“认识更大的数”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关于“数的认识”的基本要求:能够读、写万以上的数,并能运用合适单位的数描述事物,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也是人们现实生活、工作和交流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
本单元教材编排分为“计算器”“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三个模块,最后安排了综合与实践活动“编学籍号”。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知道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生从认识万以内的数到亿以内的数、亿以上的数,既是数概念的扩展,也是了解数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体会数学价值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活动。
■教学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4、能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近似数。
5、在探索规律、估算一百万、一亿有多大、用近似数描述大数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发展数感。
6、对现实生活中用大数描述的事物感兴趣,了解某些现象可以借助数来描述,感受大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能读、写万以上的数;能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或近似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难点能读、写万以上的数;能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或近似数;感受大数的意义。
■教学建议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具体的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
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等具体的情境,力图通过情境这个载体,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感受大数的意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用计算器计算|冀教版
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用计算器计算|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操作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索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并能运用计算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 教材内容: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1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操作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教学课件。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然后引入计算器,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器的兴趣。
2. 教学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计算器的各个按键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操作计算器进行解答,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长度、面积等,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解答。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计算器解决。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如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作用。
5. 巩固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计算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计算器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计算器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的盒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邀请学生猜测盒子里的物品。
2.提问:同学们,你们猜猜看,老师手里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6.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预习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计算器高级功能,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感到过于负担。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调整作业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积极思考、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器,学会了如何使用它进行四则运算,同时也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避免造成计算错误。
4.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在计算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探索新的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在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将围绕“计算工具的认识”这一主题,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计算工具基本使用方法的同时,提高数学素养,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4.突破难点,提高能力:
-针对难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计算器使用技巧。
《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四则运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连续计算和括号的使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计算器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计算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教案,对应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认识计算器的基本结构,如显示屏、键盘、开关键等。
2.学习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清除、数字输入、运算符号输入等。
3.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3)计算器与数学思维的结合:使学生理解计算器只是工具,培养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结合数学思维进行分析和判断。
举例:通过实际例题,引导学生将计算器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计算器的使用|冀教版 (727)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计算器的使用|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器的功能,能够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运算。
2.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使用计算器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1.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利用计算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1.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使用计算器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准备1.计算器。
2.相关的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环节可采用带入语境或者演示计算器的功能,以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口算题目,如:27+35=? (略有难度)46+38=? (较简单)91-47=? (较简单)68-36=? (较简单)然后再让学生讨论计算这些题目需要多长的时间,而如果使用计算器呢?学生会说计算器可以很快算出来,而且还可以减少出错的机会。
接着,再带领学生探讨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5.2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要把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介绍清楚,让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不至于出现问题。
1.计算器的开关。
让学生自己操作计算器的开关。
2.计算器的数字键和运算符键。
让学生自己操作计算器的数字键和运算符键。
3.计算器的清零键和删除键。
让学生自己操作计算器的清零键和删除键。
5.3 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1.用计算器算出以下算式。
32÷5=?59+13=?47-19=?39×7=?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上述算式,看谁最快算出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现在是上午8点45分,到下午3点30分中间有多少分钟?让学生一起使用计算器计算出答案。
3.草地周长是56米,草地的宽是7米,需要多少条绳?让学生一起使用计算器计算出答案。
5.4 结束课堂在课堂结束前,请学生自己操作计算器进行计算,然后检查错题,并且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和复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用计算器计算|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用计算器计算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通过使用计算器,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准确性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进行计算二、教学内容1.计算器的介绍和基本使用方法2.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3.分析问题并使用计算器进行求解三、教学重点1.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分析问题并进行计算四、教学难点分析问题并进行计算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你们用过计算器吗?什么情况下使用计算器?你们知道计算器怎么使用吗?2.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一些计算操作,观察计算器的屏幕显示,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提供信息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部分计算题,让学生在计算完成后录入计算器中查看反馈结果。
2.教师逐个讲解这些题目的答案,让学生进行核对。
3.教师带领全班同学讨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正确计算的方法。
3. 分组小练习1.每个小组从计算题目中选择5道最难的题目,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
2.学生可以交换计算器进行计算。
3.每个小组完成后,逐一核对答案。
4. 讲解归纳1.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及范例计算练习,总结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分析问题并使用计算器进行求解。
5. 练习巩固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不同题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观察计算器屏幕的反馈并逐步掌握不同类型计算题目的最佳求解方法。
六、课堂总结1.核对答案,让学生磨合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
2.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更多的计算练习。
3.给出鼓励的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课后作业1.按照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完成一些计算练习。
2.学生自己根据题目出题并解答。
八、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采用了许多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有机会交流和讨论,主动思考和探究。
同时,通过练习巩固、讲解归纳等环节,让学生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到具体计算操作进行了有序分解。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6.1计算器教案
计算器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计算器,学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
2.了解计算器上常见功能键的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对计算器充满好奇心,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乐趣。
课前准备:师生各准备一台计算器。
教学方案:通用教案个性化教案教学环节教学预设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引出计算器。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计算工具演变的过程,并且对算盘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今天人们常用的计算工具——计算器。
二、认识计算器1.互相欣赏教师、学生手中的计算器。
提出说说自己对计算器有哪些了解,是否会使用的问题,让学生先同桌互相交流。
师:请同学们把你带来的计算器拿出来,大家互相欣赏一下,然后说一说你对计算器有哪些了解。
你会是用它吗?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2.先请几个人汇报前面的问题,然后,师生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的方法,教师特别说明键盘上字母的名称和功能。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对计算器有哪些了解?学生可能会说到:●计算器如何开、关。
●使用计算器有哪些优点。
●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
●计算器上的常用键有哪些,如何计算等。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虽然大家的计算器有些不一样,但是,一些基本的功能和结构还是相同的。
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计算器上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介绍显示屏、键盘及基本键的名称和功能。
并说明有些键由于我们学的知识有限现在还不能用,可以以后再学习,不同的计算器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键,我们可以在需要时边用边学。
三、用计算器计算1.出示加法算式,让学生自己算。
师:我看有些同学已经按捺不住想计算了,好﹗下面请同学们使用计算器来计算这道题。
教师板书:5040+10732.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强调操作的步骤。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操作的?交流后,教师演示。
(1)按开关键ON/C(2)按数字键5 0 4 0(3)按 + 键(4)按数字键1 0 7 3(5)按 = 键纪录结果(6)按清除键ON/C 或关闭键OFF以上步骤学生若说的很完整,可通过其他学生再说一次来强化。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用计算器计算|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用计算器计算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
2.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自主计算、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
2.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
三、教学难点1.掌握正确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2.理解计算器上的数学符号及其功能。
四、教学方法1.讲练结合。
教师讲解后,让学生进行计算器操作训练。
2.合作学习。
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相互帮助掌握。
3.体验式学习。
让学生自主探索并摸索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有用过计算器吗?计算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处?2.教师介绍: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比如加、减、乘、除。
2. 讲解与操作1.让学生手中拿着计算器,跟随教师一步一步进行计算。
2.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熟悉计算器上的数学符号及其功能。
3.教师对不理解的部分进行解释,直到学生完全掌握。
4.让学生自主操作计算器,自主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练习1.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相互帮助练习。
2.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比赛哪个小组最快完成一定数量的计算。
4. 总结与评价1.总结学习的内容,加深理解。
2.对学生做出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
2.用计算器做一道数学题,并写一篇感想。
七、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重点放在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上,让学生用实际操作的方式熟悉计算器,掌握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索出使用计算器的技巧。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培养学生自主计算、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上6.1计算器word教案 (2)
计算器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计算器、学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
2.了解计算器上常见功能键的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计算。
3.对计算器充满好奇心,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电子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认识电子计算器。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化了的计算机——电子计算器。
电子计算器具有运算快、操作简便、体积小等特点。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它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我们手中的计算器。
(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计算器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on/off是开关机键;ce是删除键。
+、-、×、÷、=键是四则运算键。
学生对计算器常用键了解之后,师随便报数,生按键。
(提醒学生先开机,注意归位和小数的按法。
)师:看来同学们都熟练掌握了各个键的用途了,下面我们来做一道题。
尝试计算: 5040+1073=6113(1)学生尝试独立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计算过程。
①按开关键ON②按数字键5 0 4 0③按 +④按数字键1 0 7 3⑤按 =⑥按开关键ON或者按关闭键OFF师:同学们做的都很好。
为了正确输入数据和运算指令,每输入一个数据后必须迅速校对。
让学生说一说使用计算器计算的感受?(方便、快捷、准确)师:人们正在用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高效。
二、巩固练习。
师:好,下面咱们来做几道题,看看同学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1.做53页“试一试”。
要求先用计算器计算,再试着用笔算一算。
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尝试进行较大数目的加、减、乘、除计算。
2.指导学生做“练一练”。
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让学生讨论一下小强家这个月大约能剩余多少钱。
首先说明这不是估算问题,而是一个生活经验问题。
因为这个家庭除去以上主要支出外,还会有其他支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谈想法。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6.1计算器 优质教案
计算器教学目标:1.使学生简要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感受科学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显著变化。
2.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
3.培养同学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利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过程:一、简介计算工具的演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计算器。
板书课题:计算器出是计算器,如:师:除了计算器你还知道那些计算工具?生:算盘。
接着,教师简要说明计算工具的演变。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第49页的内容,教师讲解)1.石子计数远古时代,人们用石子计数或结绳计数2.算筹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3.算盘用算盘来计算称为珠算。
珠算在我国,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1)学生阅读课文“知识窗”。
(2)说一说你对算盘的了解。
4.计算机原来需要几十年时间运算的题目,现在只需要1秒就可以了。
(1)你还知道那些关于计算机的知识?(2)你利用计算机做过那些事情?二、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了解计算器的功能键。
(1)开关键ON按此键,屏幕显示“0”。
(2)数字键:78 94 5 61 2 3按数字键,屏幕显示相应数字。
(3)符号键:﹢﹣× ÷按符号键,屏幕不改变原显示内容,计算器按此键功能输入计算要求。
(4)关闭键:OFF按此键,关闭计算机。
2.用计算器计算。
计算:5040+1073(1)学生尝试独立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计算过程。
①按开关键ON。
②按数字键5 0 4 0。
③按 +。
④按数字键1 0 7 3。
⑤按 =。
⑥按开关键ON。
或者按关闭键OFF3.试一试。
用计算器计算三、巩固练习课本中练一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用计算器计算_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1 用计算器计算_冀教版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具体的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
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等具体的情境,力图通过情境这个载体,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感受大数的意义。
不论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解释数据的意义,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这一点在教学时需要格外地重视。
其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学生对这些数据的读写过程,既能巩固他们读写的方法,更能体会到数据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
2、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比较大的数。
对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提高学生感受的程度。
加强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的一些数据的意义是本单元着重渗透的思想。
3、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
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
如9600000=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
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
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4、在观察比较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经历了解计算工具演变的过程。
2.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知道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3.感受计算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
教学重、难点:
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
教学过程:
一、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计算器”这一课。
我们先了解一下我国的劳动人民是怎样计数的。
引导学生自学49页
师:同学们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什么?
1.石子计数。
远古时代,人们用石子计数或结绳计数。
2.算筹。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3.算盘。
用算盘来计算称为珠算。
珠算在我国,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师:提到珠算同学们可以看一下51页的“知识窗”,初步了解一下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珠算是什么样的。
师: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什么?
1.珠算分为两种。
一种是7珠算盘,一种是5珠算盘。
2.算盘结构分为“档”、“梁”、“框”;珠子分为“顶珠”“上珠”“下珠”“底珠”。
3.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拨数,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空挡表示0,可以任选一个档做个位。
二、认识计算机
师:是啊!正因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才使得我们的计算方式不断更新,才使得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计算机已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计算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导弹操控,人造卫星,航天飞机操控,医疗、气象、机器人、银行结算等等都可以用
计算机进行。
下面我们看书的50页,了解一下计算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生自学书50页。
提问:
1.通过自学我们了解了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各个领域的运用,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计算机的知识?2.你利用计算机做过哪些事情?
让学生讨论交流。
三、拓展练习:
标出算盘各部分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