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生态系统 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

合集下载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态系统教案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态系统教案

《第三节生态系统》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掌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能力目标: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加强对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描述。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好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思路:1.首先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把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物群落的概念加以区分,突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指出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心就是它的结构和功能,由此引出生态系统结构的学习课题。

并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要研究清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然后还要研究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即营养结构)。

2.学习生态系统的成分时,首先结合教材中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机环境要素和生物组成,列举出这些成分;再引导学生从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的角度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类,给出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名称。

最后以板书的形式总结归纳出生态系统的成分(如下)。

3.对于生物成分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三大功能类群在生态系统的地位。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因为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进行初级生产,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得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分解者在生态系统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大约90%的陆地初级生产量都需分解者的分解功能归还给无机环境,供生产者再吸收;消费者则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4.对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首先从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生态系统内部最重要的联系是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由此引出食物链的概念,阐明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一方面观察食物链之间彼此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引出食物网的概念,另一方面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多少条食物链,并列举出最长及最短的食物链,由此来强化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理解。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3生态系统课件北京版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3生态系统课件北京版
我校属于哪种生态系统类型? 城市生态系统
小组内说说自己亲身去哪种类型生态系统? 说说那生态系统里至少一种主要生物?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是互相 独立的还是互相联系的?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 态系统相关联。
什么生态系统都与其他七个 生态系统相关联?
游 上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
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 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 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阅读P28~29说出下面各图中的生态系统 名称及特点(主要生产者、消费者)。
名称: 草原生态系统 特点: 降雨少,植物矮小,以草为主,生物种类较少。
名称: 湿地生态系统 “地球之肾”
练习(P32)
1.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传述
中,正确的是( D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2.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途径了解下列动物 的分布和生活习性,画线将每种生物与
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可能不止一个)连
河口 孟津
森林生态系统 源头
草原生态系统 源头
农田生态系统 灌溉
河流(淡水)生态系统 供水
城市生态系统
沿途 形成 湿地生态系统
流入 海洋生态系统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想一想,议一议
在荒无人烟的南极从未施用过 DDT(农药)。从20世纪70年代 开始,研究人员发现,在南极海 洋中的鱼、磷虾和企鹅等动物体 内竟然也含有DDT。为什么?
接起来。
猞猁
森林生态系统
扬子鳄
草原生态系统
疣鼻天鹅

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单元第3课《生态系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单元第3课《生态系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单元第3课《生态系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以碳循环为例,说明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进行着反复循环运动。

(二)能力目标:通过生态瓶中碳循环的分析,提升学生的推理、归纳、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只有一个地球,确立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经验:
(1)能够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知道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知道生物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来实现的。

2.学习障碍:
(1)学生没有学习过化学,对于元素概念不清楚,这将会影响到他们对于物质循环的理解。

(2)学生不清楚水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水体PH的关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上碳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物质循环概念
4教学过程
4.1第三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引入
展示:学生制作的生态瓶照片
比一比在我们的志愿者中,谁制作的生态瓶维持的时间最长?
思考:为什么大家制作的生态瓶维持时间有长有短?
引导学生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分析生态瓶维持时间长短的原因?。

生态系统-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态系统-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态系统-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课题概述本节课的主题为“生态系统”,是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了解生态系统及其组成;2.掌握生态系统的分类方式;3.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概念和过程;4.熟悉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的规律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分类方式;2.理解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3.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及其互相依存的关系;4.掌握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3.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依存关系。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概念;2.如何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依存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实物、图片等教具;2.学生准备笔、本、课本等资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0分钟)1.教师问学生:什么是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2.在黑板上绘制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让学生通过图示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2. 知识讲解(30分钟)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什么是物质循环?为什么重要?–什么是能量流动?为什么重要?2.生态系统的分类–分类方式–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3. 实际操作(20分钟)1.分组观察实物–小组选择各自所在城市的一个生态系统,观察实物、图片等资料,填写相关信息表格。

2.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各自观察到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以及互相依存的关系。

4. 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小结,简要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5. 课后作业(无限期)1.设计一份生态系统保护计划,提出具体措施。

2.围绕生态系统保护,展开小组或个人研究,每周提交一份报告。

六、教学效果评价1.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了解并评价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

2.知道学生有无能够在研究中准确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3.收集学生关于生态系统保护计划的作业,评估其理解和应用水平。

北京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3 生态系统 学案设计(无答案)

北京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3 生态系统  学案设计(无答案)

生态系统【学习目标】1.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4.阐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学习重难点】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阐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学习过程】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知识点后,小组内核对并提出疑问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部分----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生态系统----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或粪便中的有机物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部分-----3.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二)友情提示(1)生产者: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学合成细菌与光合细菌,它们都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分解者:以各种细菌和真菌为主,也包括蚯蚓、白蚁等动物,它们都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三)巩固提升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

下列各项能表示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黄河的水B.黄河中所有的生物C.黄河中的所有鱼类D.整条黄河2.“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A.生产者、生产者B.消费者、生产者C.生产者、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4.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二、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知识点后,小组内核对并提出疑问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描绘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___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4章生物与环境教案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4章生物与环境教案北京课改版

第14章生物与环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3)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组成(4)学习怎样保护生物圈2.过程与方法:养成查阅资料和汇总信息的好习惯,体验个人总结的愉悦心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了解生物圈的组成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以及学习怎样保护生物圈。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点(1)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3)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组成(4)学习怎样保护生物圈四、教学难点(1)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3)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组成(4)学习怎样保护生物圈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过渡】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在一定程度上,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生物也表现出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二)讲授新课1.水、阳光、空气、温度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水水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一切生物都需要水来维持生命阳光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光照时间影响花期空气大多数生物需要氧气维持生命,人在无氧的环境中只能活几分钟。

陆地上进行光和作用的植物需要从空气中获得二氧化碳温度生物生存于一个狭窄的温度范围。

不同生物以及同一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能够忍受的温度范围差别很大。

温度也限制生物分布,温度影响生物行为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在一定程度上,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生物也表现出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1)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很多生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境的特征,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2) 生物从形态,结构,生理,行为4个方面适应环境(1)结构上的适应: 很多生长在沙漠的植物,它们的根十分发达,叶子却很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从结构上适应环境的例子。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第三节 生态系统》课程教学设计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第三节 生态系统》课程教学设计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有密切联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收集和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提高概括和归纳能力。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加深对生物与环境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有密切联系,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有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
实验法与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资源
教师准备
1.《生态系统》PPT课件
2.实验材料和用具:鱼,水草等生物;玻璃瓶,沙石,清水。
教学流程
导入
环节一:学生展示搜集的各种生态系统的材料。
环节二:制作生态瓶
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均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启发学生思考,培养探究实验的意识。
教学反思
任课教师
年级
八年级(下)
学校
课题
《生态系统》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设计试验,力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本节课的设计是:通过让学生查找,搜集生态系统的学习材料和制作生态瓶了解生态系统。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
(学情)
本节课是北京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生物与环境》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第一课时。“生态系统”的教学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生物与环境”这一主题。
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他们搜集的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展示搜集的各种生态系统的材料。
【提出问题】: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哪些相同的成分?

北京版8下生物 14.3生态系统 教案设计

北京版8下生物 14.3生态系统 教案设计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8分钟)
展示凯巴森林动态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试着描述凯巴森林的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展示其他生态系统图片,请大家分析讨论自己收集的生态系统资料,说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
(1)生物圈的概念?
(2)生物圈的具体范围包括:地球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等类群;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水分、空气、温度、土壤等因素。
进一步体会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作用。
进一步体会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作用。
巩固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巩固生态系统的组成,能够区分每一类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课堂小结
2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其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在课下要认真的复习,多做练习加以巩固所学知识。在课余时间多多走进大自然,分析自己所处的是怎样的一个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
三、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
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把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展开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1.丰富的情境导入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启发性问题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会用心去体会生物知识的神奇和博大精深。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1.判断题:关于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类型等,让学生判断对错,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选择题:针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关键点,设计选择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3.分析题:给出实际生态环境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2)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2)采用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学原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在本章节的教学起始阶段,我将采用情境导入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系列生态系统的图片,如森林、草原、湖泊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态系统的特点。随后,提出问题:“这些生态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它们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生态系统》。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讨论、实验操作等,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在生态学领域发挥潜能,培养学科特长。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2.选做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提倡深入思考和实践。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第三节 《生态系统》课程教学设计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第三节 《生态系统》课程教学设计

【提问】那么一个湖泊、一片森林、一片草原等它们是不是生态系统呢?生态系统的组成(12min)【提问】生态系统的种类是丰富的但都包含生物和非生物环境。

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是不同的,种类也繁多。

那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它们是不是独立的生活在不同生态系统呢?(列举生物与生物之间个关系)【提问】他们之间会出现捕食、寄生、竞争等关系。

无论是什么样的关系它们都离不开食物。

那么这些生物最开始的食物来源是什么呢?(绿色植物)【继续提问】为什么植物是食物的源头呢?他们做了什么?(若回答不上来,思考植物营养方式,自养是什么意思)---生产有机物【提问】1、生产有机物的途径?2、生产有机物的原料?3、原料来自哪里?4、产生有机物的动力?【讲解】我们把绿色植物等能利用生态系统非生物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这些生物统称为生产者。

【活动】将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进行连线【讲述】生产者是联系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的重要角色之一。

而这个联系的推动力就是非生物环境中的光能,光能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能源。

(提醒箭头的方向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一个流向)【讲解】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包括食草、食肉或者杂食的,他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依靠生产者而获得食物和能量,这些以其他生物为食的生物称为消费者。

【活动】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进行连线【设问】有的时候植物的叶片落到土地上,又或者动物的尸体粪便,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消失,它们去哪儿了?【讲解】生态系统中的某些细菌、真菌和腐食性小动物能将动植物的遗体或遗物最终分解为无机物,并归还无机环境,这些生物称为分解者。

出示:水果在74天腐烂情况分析总结各个成分的功能;逐步建立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落实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1;。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生态系统的某一类型或特点进行讨论,总结出该生态系统的关键特征。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生态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汇报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生物、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详细讲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如食物链、食物网等,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这些规律。
3.分类介绍不同生态系统的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生态系统的奥秘,激他们的学习兴趣。
2.建立知识联系: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构建生态学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实践应用:将生态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生态系统的小论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功能,以及至少两种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2.设计一个生态实验,以观察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并分析实验现象背后的生态学原理。
4.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总结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规律。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生态系统》优秀教学案例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生态系统》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的生态环境案例,让学生体验和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在本节课中,我将以一个真实的生态环境案例导入新课。例如,我可以展示一些典型的生态系统图片,如森林、草原、水域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同时,我还可以分享一些实际的生态问题,如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通过导入新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态系统的知识,还能够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包括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位等。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我将提出一系列与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例如,我可以问学生:“生态系统是如何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等问题。通过问题导向,学生可以逐步深入地理解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机制,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版8下生物 14.3生态系统 教案设计

北京版8下生物 14.3生态系统 教案设计

板书设计
巩固提升:
基础题(20分):
1.“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水分
2.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
A.草→食虫鸟→兔→鹰
B.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鼠→食草昆虫→青蛙
中档题(70分):
1.此图表示的食物网,它是由多条互相有联系的______交错连接而形成的捕食关系。

2.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

写出环节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 ______ __。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兔和草、狐和兔的种间关系,都属于___________关系。

4.如果在这一平衡的生态系统中,过度捕猎蛇和狐则会造成____________的数量大幅度上升,造成生态破坏。

5.在此图表示出的各种生物中,___________是生产者,兔和青蛙等动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依靠生产者而获得食物和能量。

这些以其他生物为食的生物称为_________。

提高题(10分):
1、写下你今天早餐吃的食物
2、写出每一种食物的组成成分分别来自哪一种动物或植物。

如:馒头——小麦,牛奶——牛,请接着列出它们的食物。

3、写上自己的名字,用箭头连成一个食物网。

八年级生物下册14.3生态系统导学案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14.3生态系统导学案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14.3生态系统导学案北京课改版14、3生态系统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组成(2)学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3)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预习范围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同一动物在不同食物链,所处营养级________、2、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________、三、预习检测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无机环境()2、下列属于分解者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B、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C、属于自养型的微生物D、属于异养型的全部微生物3、在草→兔→狐→狼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第一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的生物分别是()A、狼和兔B、兔和狼C、草和狐D、草和兔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同种动物,所属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一定________、2、生态系统中一般不超过________营养级二、随堂检测1、下列表示正确的一条食物链是()A、阳光→植物→兔→狼B、草→牛→人→细菌C、植物←昆虫←食虫鸟←鹰D、草→兔→狼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要是指绿色植物B、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属于第一营养级D、都是异养生物3、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因为它们()A、能释放氧气和吸收代谢废物B、能净化环境C、能分解有机物使之变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D、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参考答案预习案1、A2、 A3、 C探究案1、D2、 D3、 C。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3 生态系统 同步课件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3 生态系统 同步课件
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习目标:
1、概述 生态系统的概念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 的组成
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4、认同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树立人与生物 圈和谐共处的生物学思想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 成的统一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 条河流、甚至一个村庄或城镇等都可以看成是一 个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 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 成的统一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 条河流、甚至一个村庄或城镇等都可以看成是一 个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 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
思考:
垦利实验中学是一个生 态系统吗?为什么?
分析与讨论
动动脑.
这是一个透明封闭的玻璃球 体,内装有小虾、藻类、经过滤 的海水、小石、小蜗牛和一些无 生命的树枝状物质。若使小鱼能 长时间生存的话,此玻璃球应放 在什么地方?
(1)这个透明的玻璃球体可看作
一个_生__态___系__统__ ,此生态球应 放在有__阳__光___的地方,目的
是 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D、阳光、空气、水组成
2、实验室里的水族箱生活着水生植物、动物,还有其他生物,
这样的水族箱可以看做是( C )
A、食物链 B、生物圈 C、生态系统
D、食物网
3、一般来说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必要的?( B

北京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3 生态系统 教案

北京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3 生态系统  教案

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行为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行为。

3.能力目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提供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表演及形象思维能力。

4.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只有保护生态系统才能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

【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特点。

难点:食物链的特点,食物网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1.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难点是食物链,我将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1)通过对图片、资料等的探究从而得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通过对图片进行探究和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轻松的回答出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2.课堂的实施:(1)提出问题:(约3-4分钟)引入新课:这节课我准备通过欣赏一个大自然的美好风光的电影短片导入新课(2)实验探究、小组活动过程:(约21-22分钟)A.让学生观察图片,分析得出结论:以水族箱及草原生态系统为例,分析一下生态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并得出结论。

B.学生观察资料、海洋、湖泊、草原等生态系统图,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从而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并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

C.通过对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的分析,让学生掌握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并能正确书写食物链,同时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总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

D.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表演,并从中体会出食物链、食物网,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参考剧本:准备好几种生物头饰,包括树、兔、狐狸、老虎、细菌、真菌(蘑菇),六位同学上场,每人扮演一个角色,旁白:在一片森林里,生活着许多生物,有活泼的小兔子,狡猾的狐狸,凶猛的老虎……,你们看,他们来了。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3 生态系统 名校课件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3 生态系统 名校课件
图中的食用菌属于 分解 者。 (3)从食物关系看,在此生态系统中具有_3___
条食物链。
(4)该生态系统的自动 能力__较_小__,原因是 该生态系统生物各类 少,营养结构 简单。
生态系统
知识梳理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概念
生态系统 的组成
成分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 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阳光

生 空气




温度
生产者

物 成
消费者

分解者
1、判断
一片树林(√ ) 一块农田(√ ) 一群人 ( ) 一个湖泊 ( √ ) 一片草原(√ ) 一群鱼 ( )
2、森林中一棵大树死了,倒在地上,许多苔藓、 藻类、蘑菇、白蚁、蜘蛛和老鼠均以这棵朽 木为生,它们可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_荒__漠__生___态__系___统_
_海___洋__生__态___系__统_
水域生态系统 _淡___水__生__态___系__统_
农田生态系统 _人__的作用非常关键 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对其他生态系统具 有很大的__依__赖_性__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组成
调节方式 调节能力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是生物圈, 它包括了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
生态系统的成分
组成成分
主要包括
作用
非生物成分
阳光、温度、空 气、水、土壤等
为生物提供能量、 营养和生存空间
生产者
主要指各种绿色 进行光合作用,为各
植物
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包括各种动物 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

14.3生态系统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京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14.3生态系统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京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14.3生态系统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京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一、教学背景授课内容:《生态系统》授课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2023-2024学年京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通过观察、讨论和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态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能力。

2.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 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素养。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生态环境的图片和视频,如森林、草原、湿地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如何相互作用。

- 情境模拟:设定一个虚拟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情景,让学生模拟科学家角色,探讨如何恢复生态平衡。

2. 互动学习-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态系统中不同成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如何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生态角色的角色,如植物、动物、细菌等,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3. 反思与评价- 自我反思: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反思在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 同伴评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评价对方对生态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出建设性的反馈,共同提高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互动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生态系统的教学视频、图片库、在线模拟生态系统软件- 教学手段:实物模型、生态瓶实验装置、数字化教学资源包五、教学过程设计1. 情境导入(5分钟)内容: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视频,展示不同生态环境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互动,如森林中的动植物共生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生态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懂得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2.教学难点:生态平衡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之前两节课学习了两个实验《光对鼠妇的影响》、《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都是说明了什么原理?(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

)这就说明了我们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这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先在书本上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P22,画出概念。

怎么样的环境才算是一个生态系统呢?那么我们的课室算不算一个生态系统?比较一个农田、一个森林与我们的课室的区别,从而更准确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那生态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态系统里面有无数条食物链,食物链交错又成了食物网。

我们小学的时候学习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看一下书本是怎么样对这两个概念下定义的?P24。

让学生读出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并举例。

草兔狼。

(强调箭头应指向捕食者)。

那在森林中这几种生物还有跟其他生物有联系吗?(昆虫吃草,老鼠吃草,老虎吃兔,狼吃鹿…)强调每条食物链的连接箭头都是指向捕食者。

并简单介绍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三、介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简单介绍各营养级。

课件图示几种生物,让学生自行连接成食物链,看哪个小组连成的食物链最多,最准确。

根据食物链的连接讲解处于食物链的不同位置的生物介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强调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

那为什么植物叫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让学生记忆更深。

从树叶、蝉、黄雀、螳螂四种生物组成一句话,是什么话?(激发学生积极性)。

以这四种生物为例介绍各营养结构和营养环节。

巩固前面介绍的知识。

以今天或昨天的午餐为例,说出一条以学生为终点的食物链。

讨论书本P23练习。

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列举一食物链,让学生讨论这里面的植物会不会逐渐减少,动物会不会无限量增加从而引出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再举一动画实例。

强调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五、如果人类加入到生态系统中,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看图片介绍例子,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关注地球的意识。

1、我国有天然草原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

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约65—70万公顷,草原生产力下降。

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草原鼠虫害加重,沙尘暴频繁发生。

2、人类大量饲养山羊,山羊吃草,斩草除根,对草场的破坏程度相当于绵羊的20倍。

由于生态恶化无草可吃,导致骆驼严重营养不良,使得驼峰下垂,骆驼无法站立。

3、砍树容易种树难,生态危机一旦出现,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得到恢复。

六、做练习
教学后记:
对于前面的食物链,食物网,因为学生小学时已有学过相关的知识,但没有学到概念,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学生对食物链的连接比较感兴趣,可以以食物链为每个知识点的连接点,让每个知识点通过食物链来相联系。

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什么叫生态平衡,可以通过一些动画来加深他们的印象。

比如课件中可以设计某种捕食者增加后,被捕者会减少,但这种情况并不会持久发生,要让他们了解,最好有一个动态的动画。

教学反思:
对于知识点的衔接不够娴熟,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过渡过硬。

要懂得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技巧,让课堂上得更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