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政治难点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试全国新课标1卷政治试卷分析

2016年高考试全国新课标1卷政治试卷分析

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试卷政治试题分析2016年高考新课标政治试题在试题题型、试题结构、分数分配比例、试题难度和试题风格方面,坚持稳中求变,既体现高考选拔要求,又兼顾中学教学实际,与2015年试题相比,选择题方面没有出现难度较大的计算题,坐标图题难度也大大下降。

综合题重在考核学生熟悉程度高的主干知识,明确指出所运用的知识范围。

试题的情境、问题的设置都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因此试卷整体难度有所降低,是一份科学规范、体现能力立意、紧扣时代的试题。

1、凸显核心价值,突出学科特色今年的试题较好地反映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主题,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体现了依法治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自然渗透在知识和能力考查之中,如春晚“华阴老腔”、国庆大赦罪犯、智库建设等。

试题立意坚持上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符合新课程改革和高考要求,有助于更好地彰显学科特色和发挥育人功能。

2、能力立意为主,立足考察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试题突出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察,比如对经济学部分的推理能力、政治学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哲学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生活的人文素养能力的考察。

综合探究题“我为英雄点个赞”,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爱国情感。

3.贴近学生生活,试卷充满着时代气息、生活气息选择题13题关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问题,选择题14题关注社会热议的廉价救命药无人生产而黑市泛滥的顽疾,选择题15题和综合题都关注“去产能“问题,通过“社区管理清单”考察简政放权。

时代和生活的热点话题成为高考试题的素材再次说明试卷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贴近学生生活。

(姜慧华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先后被评为第二批高中政治学科省级骨干教师:南昌市第二批中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南昌市第四批中小学高中政治学科学科带头人:南昌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教育规律,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学科教学同行公认,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在南昌市中学优质课课件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2016年高考政治答题技巧:常见主观题答题技巧

2016年高考政治答题技巧:常见主观题答题技巧

[键入文字]2016 年高考政治答题技巧:常见主观题答题技巧政治选择题占成绩的一大部分,因此做好政治选择题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政治网为您准备的2016 年高考政治答题技巧:常见主观题答题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二)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三)为什么类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五)怎么办类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1。

2016年高考政治解题能力提升策略

2016年高考政治解题能力提升策略
题号 答案 选A 选B 选C 选D 未选
15 A 32.91 45.34 12.65 8.96 0.14
〖启示〗明确问题指向:积极影响 考点:汇率变动的判断;汇率变化的影响
2019-6-23
谢谢你的观看
12
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 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回答16~17题。
题号 答案 选A 选B 选C 选D 未选
19
B 7.54 83.06 1.79 7.55 0.05
〖启示〗永不称霸、永不结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国家 利益是我国外交的出发点和依据。
考点: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实践;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2019-6-23
谢谢你的观看
16
20、“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 学子成长成才。2014年4月,某报退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 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 反响的原因是 ①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③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④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元几乎没有涉及。
2019-6-23
谢谢你的观看
21
文化模块:主要围绕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传 承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四 个单元都有覆盖,侧重第一、二单元
哲学模块:主要围绕认识论、对立统一、意识的 作用、辩证的否定观、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主要侧重第二、三单元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卷分析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卷分析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卷分析一、考纲解读2016年政治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2015年基本保持一致。

从试题结构、题型和分值看,近两年基本一致。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的考点均与2015年保持一致。

从难易度看,选择题比2015年全国I卷要略显容易,但主观题即38、39题难度不减去年。

二、试卷结构及特点1、突显核心价值,突出学科特色今年试题素材的选择上突显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元素,发挥政治学科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导向功能。

试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政治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体现了政治学科的课程目标。

涉及的热点有价格改革、宏观调控、依法治国、社会管理、中华民族精神等。

价值取向鲜明,贴近现实、紧扣时代、反映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成就,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宣扬国家意志。

在考查过程中注重内涵,充分挖掘材料自身的教育价值。

如:12题互补品战略, 16题考查创新社会管理措施;39题“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不仅能够体现学科特色,传播“正能量”,而且将最新的时政内容与德育功能相结合,突出试题的思想性与时代性。

2、能力立意为主,立足基础知识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分析和阐述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使材料、设问和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要求学生不仅看到生活现象的表象,更要去探究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本质原因。

从试卷的具体考查的内容看《经济生活》选择题没有考查计算题,而是考查我们熟悉的曲线题,这对我校考生来说,无疑是一大福利。

选项设置的欺骗性减少,错项、混淆项增加,《经济生活》选择题难度较大的是“通货膨胀”传导影响,传导型的选择题平时练习较少,考生可能会略感吃力;《政治生活》选择题材料以时政热点为主,行为主体明确,选项设置以错项和与材料信息无关的干扰项为主;《文化生活》选择题每年1题,难度较低,选项都设置了错项;《生活与哲学》选择题以时政热点、漫画为主,设问有明确的知识限定。

2016年高考政治必考热点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述

2016年高考政治必考热点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述

2016年高考政治必考热点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述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概念提出2015年1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

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2.改革背景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

“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

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

3.存在问题中国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的问题。

4.改革实质4.1供给方式供给侧改革实质上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说到底,供给侧改革,就是按照市场导向的要求来规范政府的权力。

离开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谈供给侧改革,以有形之手抑制无形之手,不仅不会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也会损害已有的市场化改革成果。

4.2供给结构从中国中央政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供给体系的供给效率和质量”等明确表示看,供给侧改革就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市场所需供给约束为标准的政府改革。

从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任务看,无论是削平市场准入门槛、真正实现国民待遇均等化,还是降低垄断程度、放松行政管制,也无论是降低融资成本、减税让利民众,还是减少对土地、劳动、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供给限制,实际上都是政府改革的内容。

对2016年高考政治试题Ⅱ卷的评析与与启示

对2016年高考政治试题Ⅱ卷的评析与与启示

对2016年高考政治试题Ⅱ卷的评析与与启示一、命题特点:难易适中稳中有变关注热点2016年课标2文科综合试卷的政治部分整体来看难易适中,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论证问题的能力;命题的材料既关注年度的时事热点,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兼有趣味性、可读性和教育性;命题角度既有常规性又有创新性。

二、客观题部分经济部分:12、13、14、15题,共16分,分别考查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图像变化,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对我国的影响,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等知识点。

今年经济生活单选题第一题依然没考计算题,而是以曲线图题的方式出现,这也是这几年频繁出现的题型,这对于文科生来讲应该算是降低难度,除了第15题略有难度以外,其他三题的题型在平时复习中非常常见,学生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政治部分:16、17、18题,共12分,分别考查村民自治、政府的职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和联合国的关系,考查方式属于常规考法,只要学生认真审材料,可以选出正确选项,其中第17题可运用排除法,轻松排除。

文化部分:19题,4分,本题构思巧妙,因为杂技艺术既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又能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用我国杂技技术蜚声海内外来考查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既可以考查学生的政治理论,又可以起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作用,是一道非常有创意的题目。

哲学部分:20、21、22、23题,共16分,涉及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实践、认识、意识、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的知识,其中一道题会涉及多个原理。

这四道哲学题均有一定难度,第20题以《皇舆全览图》的价值在中国和外国的不同为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中“物的价值”的理解,①④会令考生万分纠结,本题有很高的区分度。

第21题考查有关“创新”的知识点,考生若能熟练运用排除法,在排除④后,本题难度即可降低,但考生若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依然会误选③。

第22题用毛泽东用兵如神的材料考查考生对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点的理解,学生误选②的可能性比较大。

2016年高考政治试卷(全国I卷)点评

2016年高考政治试卷(全国I卷)点评

2016年高考政治试卷(全国Ⅰ卷)点评一、试题分析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政治试卷试题内容、结构平稳。

试题难度较2015年简单。

优秀的学生选择题能够得满分,主观题也应能得到40分以上。

整体考生的平均得分应比去年高。

试题的整体特点可以概括为:紧贴热点,突出主干,侧重学科能力考查以社会时政热点问题为背景,彰显政治学科的特色。

渗透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最新理论成果,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应有之义。

因此,时政热点问题在平时教学中都曾涉及到。

例如“一带一路”、“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等热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模拟试题的练习中多次重复出现,学生没有生疏感。

其他出现热点问题还有:养老金投资、社会保障、投资、供给曲线、产能合作、基层民主自治、简政放权、民族精神等。

考题所涉及的几乎都是主干知识,形式较为传统,个别试题有开放性,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去年,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整体基本稳定,从内容上看,必修四个模块的分值比例没有变化;从形式上看,选择题减少了部分4选2的复选题型,直接选择题由一道增至3道分别是第13、14、17题。

非选择题延续了2015年的基本格局,39题第3问仍为未加知识限定的开放性问法。

选择题情况分析如下:(1)经济生活:4道小题,考查了商品的基本理论、养老金的投资与股票市场、经济生活中的供给曲线、15题以传导路径题目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把握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2)政治生活:3道小题,考察了简政放权(权力清单)、国家机构、依法治国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涉及热点问题,考查主干知识。

试题难度适中,考生得分容易。

(3)文化生活:与去年一样保持1道小题4分的分值(第19题)。

考查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这一主干知识,考生较为熟悉,只要认真阅读材料信息,判断难度较小。

(4)生活与哲学:4道小题,20题考查从国家智库建设考查了认识论;21题从领导人的讲话内容考查唯物辩证法;22题从和谐劳动关系素材考查唯物史观;23题以漫画为素材考查学生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6年高考政治试题评析

2016年高考政治试题评析

( C P I ) 增 幅从 2 . 5 下跌 至 1 9 / 6 ,低 于 国际公认 的合 理 值 时 , 习近 平 指 出 ,“ 履 不 必 同 ,期 于 适 足 ; 治 不 必 同 ,
” 世 界上 没 有放 之 四海 而 皆 准 的发 展 道路 . 只 3 . 据此 ,预 防 通 货 紧 缩 成 为 关 注 的 焦 点. 若 不 考 虑 期 于利 民.
其 他 因素 ,可 能 引发 通 货 紧缩的传 导路 径是 (
企业利 润 下滑
) .
有能够持 续造福人 民的发展 道路 ,才是 最有 生命 力的,
) .
① 产 能过 剩一 工业 品供 过 于求一 工 业品 价 格 走 低一 这一论 断的哲 学依据 是 (
① 矛盾的特殊性规定 了一事物 区别于他 事物 的特殊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 问题的精髓
① 参与本文写作的有安徽省淮北市实验 高级 中学的张健波、刘慧黎 、马文卓 、孟婉君 、徐薇
新 课程教 学 2 0 1 6 年第7 期
④人 民群 众 的意 愿是衡 量 社 会 发展 道 路 正确 与 否 的
根 本标 准
结合材料 ,运 用经 济 常识 论 述 :改 革 既要 往有 利 于
本 质
② 消 费低迷一 消 费品供 过 于 求一 消 费品 价格 走低 ③社 会 总 供 给 大 于 社 会 总 需 求 一 物 价 总 水 平 持 续
下 跌
② 基 于人 民群众根 本利 益 的 发展 道路 才能 得 到 人 民
群 众 的拥护
④ 企 业投 资萎 缩一 失业率 上升一 居 民收入 下降
A. ①一 ④一 ②一 ③ C . ①一 ③一 ④一 ②

【文综政治】2016年全国卷(Ⅰ)试卷分析

【文综政治】2016年全国卷(Ⅰ)试卷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卷分析一、整体难度2016年全国Ⅰ卷政治试题的体现了“注重能力考察,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的指导思想。

试题科学、规范、朴实、新颖,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整体来看,试卷注重基础、稳中有新,没有出怪题、偏题、陈题目。

选择题部分呈现方式规范,图文并茂,组合式选择题均为两两组合式,主要考察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非选择题部分综合性较强,重视学科内不同模块综合考察;设问采用“两题五问”(2+3)的形式,问题指向和作答要求明确,答案书写量适中。

二、各题考点(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三)分值分布经济生活:16分(4选择)、14(1材料),合计30分。

政治生活:12分(3选择)、12(1材料),合计24分。

文化生活:4分(1选择)、14(2材料),合计18分。

生活与哲学:16分(4选择)、12(1材料),合计28分。

三、历年变化2016年必修四个模块分值与2015年相比调整不大,非选择题生活与哲学部分分值为12分,较2015年多了2分,文化生活部分分值为14分,较2015年少了2分。

2016年试题的类型和分值、试卷的容量和结构、试题素材的呈现和问题的设置等方面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四、涉及热点试题紧贴社会热点,引导考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大政方针。

13题以国务院批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中某一规定为材料;17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令的决定为材料;18题以我国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为材料;38题材料一二均为“一带一路”相关内容。

材料贴近生活,13题“互补品战略”选项均为生活常用品,19题以春晚为背景考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五、整体考向紧紧围绕能力考查开展立意、布点、选材和问题设计,注重基于情境的理解和运用是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

2016年试题的能力立意更自觉、自然,全卷各题表述清楚、指向明确、设问多元,能力考查布局合理、层次清晰,试题难度适当、区分度合理。

2016届高考政治解题方法精析

2016届高考政治解题方法精析

2016届高考政治解题方法精析武钢三中陈辉一、如何冷静科学地审题(审清题意):第一步:审读设问:设问的构成要素1、信息提取的限定 2、知识范围的限定3、主体对象的限定4、解答指向的限定5、分值的限定例: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市委、市政府重视“村落文化宫”建设的依据。

(12分)★知识范围的限定:知识类别: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哲学;知识形态:微观、中观、宏观★主体对象的限定:经济生活:国家(政府)、企业、个人(消费者、劳动者、经营者、投资者、纳税人)、行业、地域(城市和农村)等政治生活:党、政府、公民、主权国家、人大等;多重主体角度思考(如:分析意义、措施等)如“家电下乡”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拉动农村消费,扩大内需;二是有利于促进家电行业的健康发展;三是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四是有利于落实节能减排,也有利于减少农民家电使用成本、减轻农民经济负担;五是有利于完善农村生产和流通服务体系;六是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可以根据材料从微观主体农民,中观主体家电行业、农村,宏观主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三个角度予以分析)★解答指向的限定:“是什么”类型:内容、目标、特点、体现、反映、说明等“为什么”类型:原因:理由、依据、现状、必要性、重要性、作用、意义等惯用词语:是……要求、由……决定、有利于、关系着等。

“怎么样”类型:怎么做、如何、办法、措施、启示等。

惯用词语:坚持、贯彻、加强、提高、完善、实施、履行、充分发挥、把……结合等动词★信息提取的限定。

获取和解读信息过程实际上就是审题过程,考生一定要把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证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读清楚,一定要把信息中的“关键词”“关键信息”“隐含信息”提取出来。

口诀:区分角度,抓住“题眼”,弄清“题旨”, 讲清变化,比较大小,说明问题。

(1)区分“角度” 即审设问的角度:经济、哲学、政治、文化(2)抓“题眼”即抓材料或设问中的主题词、图表的名称、年代、注解等可以反映试题灵魂的信息。

2016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的启示

2016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的启示

2016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的启示沈阳市第二十二中学政治组一、试卷的选择2016年辽宁省文综卷与2015年一样,采用的是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II卷(甲卷)即新课标二。

二、试卷整体特点1、试题结构保持稳定经济生活:5道(选择题 4个、主观题 1问)30分;政治生活:4道(选择题 3个、主观题 1问)24分;文化生活:2道(选择题 1个、主观题 1问)14分;哲学生活:5道(选择题4 个、主观题1 问)28分;建议类开放型试题 4分。

经济与哲学模块所占比重较大,政治、文化模块分值较低。

2、重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从近几年辽宁卷的考查情况看,试卷不注重知识的覆盖面,而特别重视学科的主干知识的考查,或以微观切入,或以宏观考查,灵活多变。

今年的辽宁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是从微观切入方式考查主干知识。

如经济生活考查的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生活与哲学考查的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相关知识。

3、引入新知进行考查辽宁卷易引入教材上没有的新知进行考查。

其做法是,试题引入一个新知(概念、原理等)并解释其含义,要求考生即时学习这一新知,并将这一新知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

所以学生要对时政热点,特别是党的重大理论中出现的新知多加关注。

如在今年辽宁卷选择13题出现的“特别提款权”。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

由于学生对时事背景不够了解,材料理解不到位,导致很多同学在这一题的作答上出现偏差。

4、试题注重能力考查通过新背景、新材料的创设和新角度的切入,注重考查学生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并准确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思维转换、逻辑表达、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试题突出政治学科核心价值的考查。

试题的“话题”和材料紧扣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及方针政策,宣扬国家意志,不回避热点,考察的热点问题具体。

2016高考政治热点分析

2016高考政治热点分析

2016高考政治热点分析1:扩大内需(1)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继续增加中低收入户家庭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②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

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③稳定物价水平,挖掘消费潜力。

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稳定供应。

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对哄抬物价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激发预期消费,提高消费信心。

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⑤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消费环境。

深入推进诚信建设。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督。

⑦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及消费能力。

主要增加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等的投入。

⑧帮助居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2)简要预测我国2009年的宏观经济形势①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和影响不断加深,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不断增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09年的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将比较严峻;②由于改革开放30年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加上国家采取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3)应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财政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①财政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财政收支数量和方向的调整来实现的。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扩大财政支出,可以拉动投资和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②发挥财政的作用要通过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现。

当前重点可以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经济结构的优化、保障民生,从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6年高考全国卷文综试题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卷文综试题分析
2016
考查的主干知识 影响消费的因素,企业经营 互补品与替代品,互补品战略 价值规律,市场配置资源 投资理财 规范市场秩序,科学宏观调控 价格曲线 汇率变动的影响 通货紧缩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居民自治 民主立法(决策)的意义 民主政治 转变政府职能
民族政策
分值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 2017高考备考建议 • 1、夯实基础是关键。紧紧围绕《考试大纲》,不仅要做到知识 线索清晰,关键知识点也必须掌握到位,并能围绕核心知识点 适度延伸发散。(经济生活中的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政治生 活中国际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生活与哲 学中的价值观。) • 2、能力提升要全面。在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基本的应试方法、 基本的思维、语言表达的层次性逻辑性也要加强。研读四种能 力要求,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准确、全面“获取和 解读信息”。 • 3、关注社会时事话题。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时事话题,特别是 关于国家层面重大战略的话题,而且要有一定深度的思考。(特 赦令、全面依法治国、传承文化遗产、智库建设、和谐劳动关 系构建、”一带一路“建设、英雄精神等) • 4、重视高考真题演练。高考真题是考生最可信的备考资料,通 过演练、研究高考试题,特别是研究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可以 把握命题思路,掌握表述方法、提炼关键信息点。
4 4 4 4 4 4 4 4 4 4 26 26
38
2016
39
2015
26
• 非选择题材料看似简单,但设问角度独特, 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以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1.设问细化,答案针对性强。38题不是笼统 地分析一带一路的正确性、必要性、得到各 国认同等通常的问法,而是具体地要求分析 为什么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9题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也不像个别同学所认识的那样仅回答出如何 弘扬民族精神就完了,而是要结合材料中的 问题,结合英雄精神本身,结合如何弘扬一 种精神等角度进行具体阐述。 •

2016年高考政治(全国卷)解析

2016年高考政治(全国卷)解析

2016年高考政治(全国卷)解析一、选择题该部分总共12个小题,分别涉及经济生活4题,政治生活3题,文化生活1题,生活与哲学4题。

1、互补品和替代品的区别2、投资理财的选择(股票、保险、基金)3、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供给增加;反之,则减少。

价格与供给成同方向变化)4、企业、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反作用5、基层群众自治(村委会、居委会)6、全国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职权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双语法官的培养)8、文化创新的途径(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民的大众的文化)9、认识的反复性、发展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0、矛盾的主次方面11、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劳动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12、矛盾的指导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总共两个大题,每题有几个小问,分别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本书。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国际社会成员、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我国的外交政策+现实意义)对“一带一路”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能量的原因类题型。

理论+现实意义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业意义、科技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进行解析。

3、运用价值观的知识(人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4、从文化生活知识(弘扬民族精神、文化强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修养等)来如何守护英雄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属于措施题。

5、开放性题。

如何学习英雄发言的要点。

可从宣传正面的理念,思想政治性原则,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016年至臻高考文综政治研究分析

2016年至臻高考文综政治研究分析

2016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研究分析在万众瞩目和期待下,2016年高考终于款款而来。

纵观今年高考政治试题,试卷结构与往年保持一致,比较稳定,但难度略有下降。

在坚持了政治学科本身“价值立意、润泽心灵、涵养道德”特点的基础上,2016年的政治试题呈现出“注重基础、稳中有变、直击热点”的整体特点。

第一部分 2016高考政治总体情况分析一、试题类型和分值分布2016年的政治试题选择题考查内容依然包含四个部分,即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与生活。

其中经济部分4个小题(12—15题),政治部分3个小题(16—18题),文化部分1个小题(19题),哲学部分4个小题(20—23题)。

问答题的第38题(1)属于政治问答题,38题(2)属于经济问答题;第39题(1)属于哲学问答题,39(2)属于文化问答题,39(3)属于开放型试题。

该学科的分值分布,其中经济学部分占30分,政治学部分占24分,文化学部分占14分,生活与哲学部分占28分,开放式小问占4分。

二、试题特征1、注重基础知识、强调综合性能力。

16年的政治试题既立足考试说明,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事物,并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方法,鲜明地体现了政治学科素养。

例如:第20题,“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选项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此选项把实践的含义和认识的特点混杂在一起,考查学生对学科基础概念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第21题,引用毛泽东的名录,依托教材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正确评价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第23题,通过漫画考查学生运用正确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素材的选取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一方面,体现政治学科的时政性和国际视野。

除了第21题引用了毛泽东《党工委的工作方法》的名录之外,其他的都以时政素材为载体,例如:投资问题、产能过剩、政府补贴、智库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

【文综政治】2016年全国卷(Ⅱ)试卷分析

【文综政治】2016年全国卷(Ⅱ)试卷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政治试卷分析一、整体难度2016年全国Ⅱ卷政治试题继续保持了“平中见奇、生活立意、综合能力要求高”的基本特点,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选择题选材灵活、角度新颖,非选择题贯彻主线、稳中有变,体现了试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区分度,能较好地考察考生的四项能力及对生活素材的常识性把握。

二、各题考点(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三)分值分布经济生活:16分(4选择)、14(1材料),合计30分。

政治生活:12分(3选择)、16(2材料),合计28分。

文化生活:4分(1选择)、10(1材料),合计14分。

生活与哲学:16分(4选择)、12(1材料),合计28分。

三、历年变化2016年必修四个模块分值与2015年相比调整不大,选择题部分,文化生活比去年减少一题,而哲学部分较之去年则增加一题;非选择题部分,哲学较之去年增加2分,最后主观题部分,减少2分。

四、涉及热点试题与国家大政方针联系密切。

13题背景为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18题背景为中国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38题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倡绿色消费,与十八届五中全会理念紧密联系;39题为精准扶贫,也是十八届五中全会重要内容。

试题生活立意高远,紧紧围绕考生生活。

16题材料为村民自治;17题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21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

同时,试卷文化气息浓郁,许多试题以文化素材为载体。

例如,12题“洛阳纸贵”;19题中华杂技艺术;20题《皇舆全览图》;22题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等。

五、整体考向试卷紧紧围绕生活,要求考生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思考、阐释、论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试题着重考察考生的总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高考必背的重点知识专题一文化和文化的力量1、文化[ 是什么 ]-----多角度分析(p6内涵、外延、特点、形式p8)1.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 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2)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3)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3. 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

[ 为什么 ]-----文化的力量(又叫“文化的作用”或“文化软实力”)1、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了解文化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P13—14(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说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P15—16(1)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

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席勒)(2)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理解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P17—21(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重点把握: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及其特点;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2、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国家要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国际竞争的作用了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影响 P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P10—11(1)三者的关系: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所以,虽然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文化的影响: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的关系: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与政治的关系: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感悟文化竞争力书P11,P22(1)地位作用: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1)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3)冷战结束后,国外敌对势力把中国当作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2)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重点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怎么办 ])如何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社会文明如何建设------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答题归纳提升】全面理解文化的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作用。

③文化对人的作用。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典型例题】材料一美国的软实力之强有目共睹,2012年文化产业占美国整个GDP的1/3。

美国文化的传播能力相当强,它一方面表述美国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却在形式、技巧甚至内容等方面努力适应不同的受众和市场需求。

而且,美国文化始终和科技相结合,使“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美国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做法。

(12分)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美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美国通过文化传播,表述其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提升美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曰趋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美国能够根据不同的受众和市场需求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影响力。

④发挥科技在文化传播和发展中的作用,美国文化始终和科技相结合,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从而使“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

专题二文化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是什么]:含义---表现----集中表现(1)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为什么]:共性与个性---必要性-----意义1):共性与个性①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个性):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

②文化的共性: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

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

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必要性和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

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怎样对待和尊重文化多样性]正确的态度——遵循的原则----两个反对-----交流与传播理解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学会尊重不同民族文化 P32—33(1)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P34—36(1)途径:1)商业活动。

2)人口迁徙。

3)教育。

4)聚会、旅游,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1)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2)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推动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3)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