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电极溶液界面结构与性质介绍

合集下载

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与性质

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与性质
⑴界面电场对电极反应速度的影响 界面电场是由电极/溶液相间存在的双电层所引起的。而 双电层中符号相反的两个电荷层之间的距离非常小,因而能 给出巨大的场强。例如,双电层电位差 (即电极电位)为1V, 而界面两个电荷层的间距为10-8cm时,其场强可达108V/cm。 电极反应是得失电子的反应,也就是有电荷在相间转移的 反应。因此,在如此巨大的界面电场下,电极反应速度必将发 生极大的变化,甚至某些在其他场合难以发生的化学反应也得 以进行。特别有意义的是,电极电位可以被人为地、连续地加 以改变,因而可以通过控制电极电位来有效地、连续地改变电 极反应速度。这正是电极反应区别于其它化学反应的一大优点。
3.1.2理想极化电极
电化学所研究的界面结构主要是指在这一与电极/溶液任 何一相基体性质不同的相间过渡区域中剩余电荷和电位的分布 以及它们与电极电位的关系。界面性质则主要指界面层的物理 化学特性,尤其是电性质。 由于界面结构与界面性质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 而研究界面结构的基本方法是测定某些重要的、反映界面性质 的参数(例如界面张力、微分电容、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等) 及其与电极电位的函数关系。

q
q

d i 0
这就是用热力学方法推导出的电毛细曲线的微分方程,通常 称为李普曼公式。
2、公式分析: ⑴如果电极表面剩余电荷等于零,即无离子双电层存在时,则有 q=0。这种情况对应于电毛细曲线的最高点。 表面电荷密度等于零时的电极电位,也就是与界面张力最大值相对 应的电极电位称为零电荷电位。
C
理想极化电极等效电路
常用的理想极化电极——滴汞电极 dropping mercury electrode (DME)
(+) (-)
Hg Hg e

电化学第四章: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性质讲解

电化学第四章: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性质讲解
电解质溶液的组成和浓度,电极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 表面状态均能影响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和性质,从而对电 极反应性质和速度有明显的作用。
例如在同一电极电位下,同一种溶液中,析氢反应
2H 2e H 2
在铂电极上进行的速度比在汞电极上进行的速度大 107 倍以 上。
溶液中表面活性物质或络合物的存在也能改变电极反应速度 如水溶液中苯并三氮唑的少量添加,就可以抑制铜的腐蚀 溶解
分电容,即
(3.C24d)
dq
d
式中, 为C微d分电容。它表示引起电极电位微小变化时 所需要引入电极表面的电量,从而也表征了界面上电极电
位发生微小变化时所具备的储存电荷的能力。
根据微分电容的定义和李普曼方程,很容易从电毛细 曲线求得微分电容值,因为q Nhomakorabea所以
C(d3.25)
2 2
已知可以根据电毛细曲线确定零电荷电位 ,从而0可
- - + - + - +- -
--++
-
+ -
-+
++ --
+-++- --
二、电毛线曲线的微分方程
q ( ) i (3.6)
这就是用热力学方法推导出的电毛细曲线的微分
方程,通常称为李普曼(Lippman)公式。式中q的
单位为 J/cm。
, C 的cm单2 位为V, 的单位为
q ( ) i (3.6)
以利用式(3.24)求得任一电极电位下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q,

q
q (30.2d6q) 0 Cdd
因此可以计算从零电荷电位 到某一0 电位
电容值 ,即
Ci

电极溶液界面课件

电极溶液界面课件
电极溶液界面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电极溶液界面基础 • 电极溶液界面的电化学性质 • 电极溶液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 • 电极溶液界面的应用 • 电极溶液界面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01
电极溶液界面基础
电极溶液界面的定义
总结词
电极溶液界面是指电极和与之接触的溶液之间的界面,是电化学反应的重要场 所。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利用电极溶液界面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极溶液界面的性质决定了燃料电池的效率和耐久 性。优化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和组成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
传感器与生物电分析
电化学传感器
电极溶液界面在电化学传感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监测电极溶液界面上的电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对气体、离 子、有机物等的快速、灵敏检测。例如,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利用电极溶液界面检测环境中的有害气体。
形貌
电极表面形貌对溶液在电极表面的润湿和电化学反应过程产 生影响,不同形貌的电极具有不同的电化学性能。
04
电极溶液界面的应用
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
电池技术
电极溶液界面在电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速度和循环寿命。 例如,锂离子电池利用电极溶液界面进行电荷转移和离子传输,从而实现高效的能量存储和释放。
电极反应的步骤和涉及的中间产物。
电极反应动力学方程
描述电极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关系的方程。
离子传输与迁移
01
02
下的迁移 速率。
离子淌度
离子迁移速率与电场强度 的比值。
离子扩散系数
描述离子在溶液中扩散速 率的参数。
双电层结构与电动现象
双电层结构
电极表面与溶液之间的电荷分布, 包括紧密层和扩散层。

双电层.ppt

双电层.ppt
(1)、在界面参加电化学反应
如电解过程中,要使电解反应连续不断地进行,就 要从外电源不断输入电荷,才能维持一定的稳定的反应 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外电源保证电解过程有稳定的电 流。这一电流叫法拉第电流。
外电源输入的电荷参加了电化学反应,这时电极体 系的等效电路为反应电阻与双电层电容并联。
Cd
Rr
22
(2)、不参加电化学反应,只用于改变界面结构 想极化电极是没有的,只能在一定电位范围 内可以找到基本上符合理想极化条件的电极体系.
Hg—Kcl电极体系,Hg要发生氧化: 2Hg-2e= Hg22+
电极电位必须大于0.1V,才能发生阳极氧化形成Hg22+, 而K+要还原,电位必须比-1.6V更负:
2K++2e→2K(Hg) 因此在-1.6-0.1v电位范围内没有电化学反应发生,这 时电极才具有理想极化电极条件。 在研究电极/溶液界面性质、结构时应选择在较宽电 位范围内没有明显电化学反应的电极为研究电极,如Hg—
双电层微分电容与一般的平板电容器不同,双电层电容 不是恒定的,与电极电位有关,电容是电位的函数,用导数 的形式来表示界面的电容称为微分电容
d Cd d
其中σ是表面电荷密度,表面面积电荷,表面剩余电荷。
31
除界面张力、微分电容外还有离子的表面剩余 量,表面电荷密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都与电极电位有关,因此研究这些界面 性质与电极电位的关系就是研究双电层结构与性质 的重要手段。
13
偶极双电层形成的原因:
A、由于在电极表面定向排列的偶极子本身电荷的两 个分离端之间存在电位差而形成的双电层。
-+ -+
B、当偶极子在表面定向排列时,由于偶极子的诱导作 用,使金属表面的原子发生极化,产生作用于界面两侧的 荷电层,也叫偶极双电层。

双电层及其结构模型

双电层及其结构模型

13
结论:
(1)不论电极表面存在正剩余电荷还是负剩余 电荷,界面张力都将随剩余电荷数量的增加而 降低。 (2)根据电毛细曲线的微分方程 ,可以直接通 过电毛细曲线的斜率求出某一电极电位下的电 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q,也可以方便地判断电 极的零电荷电位值和表面剩余电荷密度的符号。
14
二、双电层的微分电容
4
2、研究电极/溶液界面的思路:
通过使用一些可测的界面参数来研究电极/溶 液界面; 根据一定的界面结构模型来推算界面参数 , 根据实验测量数据来检验模型。 研究的基本方法:充电曲线法 、微分电容曲线 法、电毛细曲线法
5
3、研究电极/溶液界面对研究电极的要求
直流电通过一个电极时,可能 起到以下两种作用:
d /d q
微分电容法是利用Cd~φ 曲线下方的面积求q,
q dq C d 微分电容法更精确和灵敏。 0 d
0
q

微分电容法的应用更广泛 微分电容法和电毛细曲线法都是研究界面结构 与性质的重要实验方法,二者不可偏废。
24
四、零电荷电位
1、零电布和电位分布
双电层的金属一侧,剩 余电荷集中在电极表面。 在双电层的溶液一侧, 剩余电荷的分布有一定 的分散性。 d为紧贴电极表面排列的 水化离子的电荷中心与 电极表面的距。
图4-11金属/溶液界面剩余电荷与电位的分布
37
(1)紧密层电位分布:从x=0点到x=d的范围内 不存在剩余电荷,这一范围即为紧密层。紧密 层厚度为d。如果紧密层内的介电常数是恒定 的,则该层内的电位分布是线性变化的。
34
图4-9 考虑了热运动干扰时的电极/溶液界面双电层结构
35
在金属相中:金属中全部剩余电荷都是紧密 分布,金属内部各点的电位均相等。 在溶液相中: (a)当溶液总浓度较高、电极表面电荷密度较 大时,溶液中剩余电荷倾向于紧密分布,形 成图4-8的紧密双电层。

第四章相界面与双电层

第四章相界面与双电层

4熔盐的双电层结构4.1界面双电层当金属电极(包括其他各类电极)与电解质接触时,由于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别甚大,处在界面的粒子(离子、络合离子及溶剂分子)既受到溶液内部力的作用,又受到电极的作用力;而溶液内部粒子在任何方向,任何部位所受到的作用力都是相同的,在电极界面上的作用力则是不同的,所以在电极与溶液界面上将出现游离电荷(电子或离子)的重新分配或者增多,或者减少,因此,任何两相的界面都会出现双电层,并都有一定的电位差,如图4—1所示。

3种双电层(1)离子双电层当金属和电解质接触时,两种电性相反的电荷分配在电极和溶液界面的两侧构成双电层,若金属的表面带正电,则溶液中以负离子与之组成双电层,反之,金属表面带负电时,溶液中将以正离子与之组成双电层。

这种双电层称为离子双电层,它所产生的电位差就是离子双层的电位差。

这种双电层的特点是每一层中都有一层电荷,但符号相反,如图4—3(a)所示。

(2)偶极双电层有些体系,尽管上述的离子双电层不存在,但金属与溶液的界面上仍然会有电位差。

例如,金属表面少量电子有可能逸出晶格之外,而静电作用又使这部分电子束缚在金属的表面附近,在金属相的表面层中形成双电层。

偶极分子在溶液表面上定向排列也会构成偶极双电层,这种偶极层也会出现一定大小的电位差。

可以把这两种双电层称为偶极双电层,这种双电层的电位差就是偶极双电层的电位差。

(3)吸附双电层溶液中某种带电离子,有可能被吸附在金属与溶液的界面上形成一层过剩的电荷,这层电荷受静电吸引溶液中间等数量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构成双电层。

这种双电层称为吸附双电层,这种双电层所产生的电位差称为吸附双电层电位差。

双电层中剩余电荷不多,所产生的电位差不大,但它对电极反应的影响却很大。

通常,由双电层而引起的电位差Δψ在0.1-1V之间,根据计算,电极表面只有10%的左右的原子具有剩余电荷,也就是说其覆盖度只有0.1左右。

如果双电层的电位为1V,界面间两层电荷间的距离数量级为10-10m,则双电层的电场强度为Φ=1/10-10=1010(V/m)实验证明,当电场强度超过106 V/m时,任何电介质将被击穿放电,引起电离。

电化学原理知识点

电化学原理知识点

电化学原理知识点电化学原理第一章绪论两类导体:第一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的物体,即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或空穴)的导体,叫做电子导体,也称第一类导体。

第二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的离子运动而导电的导体叫做离子导体,也称第二类导体。

三个电化学体系:原电池:由外电源提供电能,使电流通过电极,在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装置。

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电化学体系叫电解电池或电解池。

腐蚀电池: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界做有用功的短路原电池。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电解池(-)电解质分类:定义:溶于溶剂或熔化时形成离子,从而具有导电能力的物质。

分类:1.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根据电离程度 2.缔合式与非缔合式—根据离子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3.可能电解质与真实电解质—根据键合类型水化数:水化膜中包含的水分子数。

水化膜: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改变了定向取向的水分子性质,受这种相互作用的水分子层称为水化膜。

可分为原水化膜与二级水化膜。

活度与活度系数:活度:即“有效浓度”。

活度系数:活度与浓度的比值,反映了粒子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真实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规定:活度等于1的状态为标准态。

对于固态、液态物质和溶剂,这一标准态就是它们的纯物质状态,即规定纯物质的活度等于1。

离子强度I:离子强度定律:在稀溶液范围内,电解质活度与离子强度之间的关系为:注:上式当溶液浓度小于0.01mol·dm-3 时才有效。

电导:量度导体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其值为电阻的倒数。

符号为G,单位为S ( 1S =1/Ω)。

第二章是电化学热力学界面:不同于基体的两相界面上的过渡层。

相间电位:两相接触时存在于界面层的电位差。

产生电位差的原因是带电粒子(包括偶极子)分布不均匀。

形成相间电位的可能情况:1。

残余电荷层:带电粒子在两相间的转移或外部电源对界面两侧的充电;2.吸附双电层:界面层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吸附量不同,使界面和相体带等量相反的电荷;3.偶极层:极性分子在界面溶液侧定向排列;4.金属表面电势:各种短程力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表面电势差。

电极与溶液界面的性质

电极与溶液界面的性质
26
(3)“紧密层”中的电势分布呈线性,“分散层”中的电势分布为非线 性
27
可解释以下实验现象: (1)、在稀溶液中,Cd有极小值; (2)、电极表面荷正电时,Cd值较大; (3)、电极表面荷较大负电时, Cd值约20; (4)、随电极表面荷电量的加大, Cd急剧上升。
C=ε0 ε/d dH2O=2.8 X10-8cm ε0= 8.85 X10-8μF/cm; εH2O= 6; C= 8.85 X10-8X6/2.8 X10-8 ≈20 μF/cm2
0.2V/20Å
106 V/cm
速率V2= exp(-βFΔV/RT)×速率V1
研究“电极 /溶液”界面的目的:弄清界面性质与电极反应速度的关联
性; 加深对界面电势和电极电势等物化概念的理解
6
“电极溶液”界面对电极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 ( 1 )材料因素:电极材料及其表面状态、电解质溶液性质 对电极反应速度有影响
上一章基本概念回顾
电极反应 阳极,阳极反应 阴极,阴极反应 电极过程,阳极过程,阴极过程 电极过程的主要特征
控制步骤
电极电势:绝对电极电势,相对电极电势,氢标电势 极化
超电势
1
本章内容引导
现象:
1、在不同电极上,同一电极反应的进行速度可以相 差10个数量级;
H+ + e
H2( Pt上比Hg上快10个数量级)
(电解质溶液的组成和浓度、电极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 表面状况)
(2)电场因素:界面电场影响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影响电极
反应速度;
7
3、电极/溶液界面附近荷电层的形成、结构 形成机制(金属电极/电解质界面): (1)、离子双电层
由电极表面的剩余电荷与溶液中与之相反的离子组成

3、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与性质

3、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与性质
Page 16
电毛细曲线微分方程 ( Lippmann方程 )
3、2 电毛细现象
对电毛细曲线微分方程的实验解释 当电极表面存在正的剩余电荷时:
q 0: 0
对应电毛细曲线左半部分(上升分支); 当电极表面存在负的剩余电荷时, q 0: 0 对应电毛细曲线右半部分(下降分支) 。
RT
Page 20
ln
,
3、2 电毛细现象
离子表面剩余量的具体求法 测出不同浓度的
~ 曲线;
从 ~ 曲线上取同一
下的 值,做
,
由 ~ ln 曲线求出某一浓度下的斜率 ~ ln, 即 ,从而得 。
3、2 电毛细现象
电极的极化(polarization) 当电极上无电流通过时,电极处于平衡状态,这时 的电极电势分别称为阳极平衡电势和阴极平衡电 势——理想极化电极。
在有电流通过时,随着电极上电流密度的增加,电
极实际分解电势值对平衡值的偏离也愈来愈大,
这种对平衡电势的偏离称为电极的极化。
Page 9
零电荷 0
左半部 0 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 为正值。 右半部 0 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 为负值。
Page 28
3、3 双电层的微分电容
溶液越稀微分电容曲线的极小值
点越明显。
微分电容曲线有“平台”出现,

不随 Cd
变化。
但正、负离子出现“平台”的数
值不同,表明双电层结构不同。
Rf
通常情况下,通过外电路 流向“电极/溶液”界面的 电荷可能参加两种不同的 过程:
C
电极体系的等效电路
在界面上参加电化学(电极)反应而被消耗,相当 于部分电量通过一个电阻

电化学界面的基本结构特征双电层

电化学界面的基本结构特征双电层

电化学界面的基本结构特征双电层
双电层结构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的部分:电荷层和扩散层。

1.电荷层:
电荷层是电解质离子靠近电极表面的区域,其中的离子成为吸附态离子,形成一个电荷云。

在该区域中,正负电荷的离子分别以吸附在电极表
面并与溶液中的反离子进行排斥。

这些正负离子构成了固、液相之间的分
界面,形成了一个电位差,称为电位的ζ-电位。

电荷层的厚度取决于电解质的浓度和电极的电位。

当电解质浓度低时,电荷层较薄;当电解质浓度高时,电荷层较厚。

同样,当电极电位较高时,电荷层也较厚,而当电极电位较低时,电荷层较薄。

2.扩散层:
扩散层是指离开电极表面的电解质离子的区域。

由于离子在溶液中可
以自由扩散,扩散层中的离子可以自由移动,达到电解质浓度的均匀分布。

在扩散层内,离子的浓度逐渐恢复到远离电极表面时的均匀浓度。

扩散层的厚度取决于电解质的浓度和溶液的流速。

当电解质浓度低或
者溶液的流速高时,扩散层较薄;当电解质浓度高或者溶液的流速低时,
扩散层较厚。

总的来说,电化学界面的基本结构特征是双电层,包括电荷层和扩散层。

电荷层是电解质离子靠近电极表面的区域,其中的离子形成了电位差。

扩散层是离开电极表面的电解质离子的区域,其中离子的浓度会逐渐恢复
到均匀分布。

这些特征对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和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化学原理简答题

电化学原理简答题

电化学原理简答题第三章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与性质1.为什么电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溶液界面存在双电层,剩余电荷无论带正电还是负电,同性电荷间相互排斥,使界面扩大,而界面张力力图使界面缩小,两者作用效果相反,因此带电界面的张力比不带电时小,且电荷密度越大,界面张力越小,因此电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

2.标准氢电极的表面剩余电荷是否为零?不一定,标准氢电极电位为0指的是氢标电位,是人为规定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为0时的电位指的是零电荷电位,其数值并不一定为0;因为形成相间电位差的原因除了离子双电层外,还有吸附双电层\偶极子双电层\金属表面电位。

3.影响双电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静电作用和热运动。

静电作用使符号相反的剩余电荷相互靠近,贴于电极表面排列,热运动使荷电粒子外散,在这两种作用下界面层由紧密层和分散层组成。

4.什么叫Ψ1电位?能否说Ψ1电位的大小只取决于电解质总浓度而与电解质本性无关? Ψ1电位的符号是否总是与双电层总电位的符号一致?为什么?距离电极表面d处的电位叫Ψ1电位。

不能,因为不同的紧密层d的大小不同,而紧密层的厚度显然与电解质本性有关,所以不能说Ψ1电位的大小只取决于电解质总浓度而与电解质本性无关。

当发生超载吸附时Ψ1电位的符号与双电层总电位的符号不一致。

5.简要概括电极/溶液界面发展的四个阶段、优缺点及其主要内容。

①亥姆赫兹紧密双电层模型:主要内容:将双电层比作是平行板电容器优点:a能够解释界面张力随电极电位变化b能够解释微分电容曲线上所出现的平台区域缺点:a解释不了界面电容随电极电位和溶液总浓度的变化规律b解释不了在稀溶液中,零电荷电位下微分电容最小等实验事实②Gouy和Chapman分散层模型:主要内容:溶液中的离子在静电作用和热运动作用下,按位能场中粒子的波尔兹曼分配律分布,完全忽略紧密层,只考虑分散层。

优点:a能较好解释微分电容最小值的出现b能较好解释电容随电极电位的变化规律缺点:a理论计算微分电容值与实验事实相差太大b解释不了微分电容曲线上的“平台区”的出现③Stern模型(双电层静电模型):主要内容:双电层由紧密层和分散层两部分组成。

电催化 溶剂化 界面 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电催化 溶剂化 界面 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电催化溶剂化界面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电催化、溶剂化和界面现象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们分别涉及到电化学反应、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发生于固体表面的界面过程。

这些领域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和探索能源转换、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电催化、溶剂化和界面现象,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在第二章将详细介绍电催化的定义和原理,同时阐述电催化反应机制以及当前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前景。

在第三章将重点讨论溶剂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溶剂化作用以及其对界面性质造成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溶剂选择和优化方法。

第四章将深入探讨界面现象,包括电极表面结构与电荷转移过程之间的关系,脱附层与传递层在反应中起到的作用以及界面控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最后,在第五章将总结本文的关键内容和发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电催化、溶剂化、界面现象以及结论。

每个部分都有其具体的内容和细节,旨在全面介绍这些重要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最新进展。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提供一个清晰明了的概述,深入解释和说明电催化、溶剂化和界面现象,并总结当前研究的进展和应用。

此外,我们也将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以上就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希望能够符合您的需求。

2. 电催化:2.1 定义与原理:电催化是指利用电流作为外部能源,在电化学界面上加速、改变或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电极表面引入外加电荷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实现特定反应的进行。

2.2 电催化反应机制:在电催化中,关键步骤通常涉及吸附、解离、转移和再次组合等过程。

具体反应机制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体系和反应类型。

一些常见的电催化反应包括氧还原反应(ORR)、氢析出反应(HER)、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₂RR)等。

2.3 应用和前景:电催化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求法

测出不同浓度的 ~ 曲线;
, ~ 从 曲线上取同一 下的 值,做 ~ ln 由 ~ ln 曲线求出某一浓度下的斜 率 , 即 i,从而得 i ~ 。


ln ,
在0.1mol/ L溶液中,正、负离子表 面剩余量随电极电位的 变化


二. 研究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方法

研究电极/溶液界面的思路: 通过使用一些可测的界面参数来研究电 极/溶液界面;
根据一定的界面结构模型来推算界面参 数 ,根据实验测量数据来检验模型。

基本方法:

充电曲线法
微分电容曲线法 电毛细曲线法


研究电极/溶液界面对研究电极的要求 通过外电路流向“电 极/溶液”界面的电 荷可能参加两种不同 的过程: 在界面上参加电化学 反应而被消耗 ; 用来改变界面结构。
界面张力的 变化 表面吸 附量 化学位变 化

对电极体系,可将电子看成可在表面移 动积累产生吸附的粒子。 若电极表面剩 余电荷密度为q,则:
q e F
电子的表 面吸附量

其化学位变化为:
d e Fd

e d i qd
Gibbs方程改为: d i d i qd
Rf

C
电极等效电路

理想极化电极

定义:在一定电位 范围内,有电量通 过时不发生电化学 反应的电极体系称 为理想极化电极。 Ideal polarized electrode
C
理想极化电极等效电路
常用的理想极化电极——滴汞电极 dropping mercury electrode (DME)
(+) (-)
3 — 0.01m ol KCl L 4 — 0.1 m ol KCl L
微分电容曲线的应用
第三节 双电层的微分电容
一. 微分电容与积分电容 微分电容(differential capacity):引 起电位微小变化时所需引入电极表面的 电量,也表征了界面在电极电位发生微 小变化时所具备的贮存电荷的能力。

dq Cd d


Ci
积分电容:从φ0到某一电位φ之间的平均电 容称为积分电容 。 q Ci 与 的关系:
q 0: 0
对应电毛细曲线右半支。

当电极表面剩余电荷等于零,即无离子 双电层存在时:
q 0: 0

定义:表面电荷密度q等于零时的电极电 位,也就是与界面张力最大值相对应的 电极电位称为零电荷电位 (zero charge potential)。
三.电毛细曲线法的主要应用
Cd
∵ ∴
q dq Cd d
0
q

0
q q 1 Ci o 0
C
0

d
d
二. 微分电容的测量

交流电桥法:在处于平衡电位 平或直流 极化的电极上迭加一个小振幅的正弦波 (扰动<10mV),用交流电桥测量与电 解池阻抗相平衡的串联等效电路的电容 值与电阻值,从而求得 C d 。
基本线路
直流极 化回路
交流讯 号源
交流电桥
电极电位测量 回路
交流电桥法测定微分电 容的基本线路
电解池的设计及其等效电路分析
C ab
Ra
Rb
a
Rf
Rl
R ,f
b
Cd
, Cd

由于电极本身是金属材料,导电性能好, 可不考虑Ra和Rb;同时由于两电极间距离 大,所以Cab<<Cd,此时,电路简化为:

判断电极表面带电状况(符号);
求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q ; 求离子表面剩余量 i 。


离子表面剩余量

离子表面剩余量 :界面层溶液一侧垂直 于电极表面的单位截面液柱中,有离子 双电层存在时i离子的摩尔数与无离子双 电层存在时i离子的摩尔数之差。
i i , j i
第四章 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 与性质
重点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研究双电层结构的主要方法的基本原理、 优缺点和用途; 界面结构的物理图像(模型); 特性吸附对双电层结构、性质的影响; 相关概念
第一节 概述
一. 研究电极/溶液界面性质的意义 界面电场对电极反应速度的影响
电解液性质和电极材料及其表面状态的 影响
Hg Hg e

0.1V
K e K Hg 1.6V
在+0.1~-1.2V之间可以认为 该电极是理想极化电极。
第二节 电毛细现象 electrocapillarity

电毛细现象:界面张力б随电极电位变化 的现象。
电毛细曲线:界面张力与电极电位的关 系曲线 。

对理想极化电极: di 0无反应

或:
=-q
q u
电毛细曲线微分方程 ( Lippmann方程 )
对电毛细曲线微分方程的实验解释

当电极表面存在正的剩余电荷时:
q 0: 0

对应电毛细曲线左半支; 当电极表面存在负的剩余电荷时,

实际上,由于下述原因做不到 恒定: 两电极体系中,改变组分i的浓度,参比 电极电位将发生变化; 在电解质溶液中不可能单独只改变一种 离子的浓度,往往改变的是电解质MA的 浓度。 为使用方便,常采用下面的公式:
RT
ln ,

一. 电毛细曲线的测定

体系平衡时:
2 cos gh r

gr K h 2 cos
恒定一个电位 ,通 过调节贮汞瓶高度使 弯月面保持不变,从 而求得 。
毛细管静电计示意图
二.电毛细曲线及其微分方程
电毛细曲线微分方程的推导

由Gibbs吸附方程:
d i d i
Rf
Rl
R ,f
a
Cd
, Cd
b

辅助电极上(如Pt)几乎无反应,所以 可以去掉,又由于其面积很大,Cd很大, 相当于辅助电极短路,可以将电路进一 步简化为:
Rf
Rl
a
Cd
b

对理想极化电极还可以进一步简化为:
Cd
Rl
a
b
三. 微分电容曲线
1 — 0.0001m ol KCl L 2 — 0.001m ol KCl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