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and/or reperfusion injury and/or inflammatory reaction.Therefore-we should focus
on
only
ways
circulation-but
also
methods of reducing
micmv嬲cular dysfunction and impmving myocardial perfusion.
PCI时对血管壁的扩张牵扯、血流再通后再灌注压力
突然增高和球囊扩张阻塞血流时间较长,均可诱发血 管痉挛。PCI使血栓碎裂和血小板脱颗粒,释放血栓 素A:(TXA2)和5一羟色胺(5-HT)等缩血管因子,促进
再灌注损伤。再灌注可以导致再灌注前仍然存活的心
肌细胞发生死亡,并且增加梗死范围。这一现象可能 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AMI患者心肌得到有效再灌 注后,死亡率仍然接近10%,以及AMI后心力衰竭发 生率几乎达到25%[211。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不同的 病理生理特征,包括心肌坏死、心律失常、心肌顿抑、内 皮和微血管障碍(包括无复流和慢复流现象),其中导 致心肌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因素仍然不明确。
肾素释放 Maekins等旧]研究发现,在缺血再灌注心脏中,肥
有分布,在血管平滑肌细胞的K.仰通道参与调节血管 张力,Km通道激活时,钾离子外流,细胞复极化加速,
大细胞释放肾素并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万方数据
・408・
致局部血管紧张素生成,去甲肾上腺素过度释放,引起
Recio.Mayoral等四1选择没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测定他们的 冠脉血流和CFR,发现虽然静息下的冠脉血流没有差 异,但是患者充血期的冠脉血流和CFR明显低于健康 人。部分患者心电图出现局部缺血表现,这部分患者 的炎症活动度和患病期限明显长于其他患者。表明长 期的炎症反应导致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并可能使患 者罹患冠心病。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广泛存在的亚 硝酸盐阴离子(NOf)是一种生理学的信号分子,负责 血管内分泌NO的运输、缺氧时血管舒张、信号肽和细 胞保护等作用。因此,亚硝酸盐作为AMl再灌注的辅 助治疗可以提高再灌注治疗的成功率,具有明显的作 用m】。Stokes等【3¨发现小剂量的亚硝酸盐可以抑制 白细胞聚集及迁移,可以防止小动脉功能障碍。该作 用是通过减少四氢生物蝶呤和C反应蛋白实现的。 以上研究发现了亚硝酸盐经典的抗炎症作用,提示可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诊断及研究进展(综述).doc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诊断及研究进展(综述).doc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诊断及研宄进展(综述)冯红兵柳铁中心医院心内科545007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作为一种内皮功能不全引起的微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其临床诊断被逐渐重视。

木文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综述,为临床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临床诊断;发病机制;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临床中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特征,且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类似表现,随着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在临床中被视为一种新的心脏综合征[1-2]。

其特点是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冠状动脉明显变化,但远端的血流灌注存在着延迟的现象。

自Tamble等在1972年对部分有胸痛症状的患者进行此类报道以后,临床中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逐渐被人们认识及深入研宄[3]。

木文就冠状动脉慢血流的诊断进行相关的综述。

1冠状动脉慢血流的诊断以及临床表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的诊断目前仍旧使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检查的过程中, 正常情况下3个心动周期内造影能够将末端的血管充分充盈[4]。

Gibson等研究表明,冠状动脉血流的速度的定量评价可以采用TFC以及校正的TIMI帧数进行,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将图像的釆集速度设为每秒30帧,这样定量计算,右冠状动脉为23.5帧左右,前降支为38.6帧左右,左旋支为26.3帧左右。

因左前降支帧数较多,因此在运用时将TFC除以1.7, CSFP诊断标准为:(1)有胸痛或者胸闷史;(2)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正常或者狭窄长度不超过40%; (3)造影时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TIMI血流≤2级,或者至少1个冠状动脉分支CTFO27 帧;(4)远端血管充盈需要至少3个或者3个以上的周期[5-7]。

冠状动脉慢血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的胸痛或者胸闷,可以是情绪激动或者劳动吋诱发不适,需要经过休息或者含服硝酸酯类药物才能够缓解,正常持续的吋间长达30分钟以上。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对临床微循环研究的意义及相关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对临床微循环研究的意义及相关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对临床微循环研究的意义及相关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心脏介入手术的成熟,诸多冠心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尽管如此,研究表明在临床实践中,大部分存在典型心绞痛结合实验室检查存在动态演变的患者,经冠脉造影显示无明显冠脉狭窄或病变,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症状反复、无明显减轻的患者多数为冠脉微循环障碍。

冠脉微循环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微循环;冠状动脉;CMD1概述冠状动脉微循环[1]指由直径小于150μm的微动脉、毛细血管以及微小静脉组成的微循环系统,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心脏以此实现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保证心肌正常的功能活动。

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nscular dysfunction,CMD),一般定义为无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发生的心绞痛、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冠脉微循环障碍在功能上表现为冠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减少,即冠脉血流在药物引起冠脉舒张达到最大充盈时的血流量与基础状态下血流量的比值减少[2]。

2冠脉微循环检查技术临床中冠脉微循环主要以功能性检测为主,通过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评估技术两种手段反映CMD。

2.1冠脉血流的评估技术冠脉血流的流速、流量、压力及灌注时间等血流参数出现异常是反映存在冠脉血液循环障碍的直接证据,但受到检测技术的限制,只有在冠脉血流参数出现异常同时冠脉心表大血管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初步考虑存在冠脉微循环障碍,缺乏诊断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直接证据。

评价冠脉血流的技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有①冠状动脉造影;②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ICDU);③ 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④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2.2 心肌灌注的评估技术当患者出现冠脉微循环障碍时,局部心肌灌注则随之受损,以下各种检查方法与技术利用存在于血液中的核素标记分子,可反射超声波的微泡或者提高磁共振成像信号的对比剂等物质来检测局部心肌的血液灌注情况,当出现心肌灌注稀疏、缺损、低信号等情况时表明存在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异常或微血管痉挛等原因导致心肌微循环灌注不足,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症状。

近年来,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依据。

本文将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1. 临床表现和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

传统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舒张试验,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反映微循环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心脏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手段。

2. 发病机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内皮功能异常、炎症因子释放、微血管痉挛、微血栓形成等因素都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遗传、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也被认为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

3. 治疗策略针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目前主要的治疗策略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扩张微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代谢等。

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抗氧化剂、ACEI/ARB等。

微创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手术治疗也适用于某些患者。

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讨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以提高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1.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遗传和分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相关的基因变异、表达谱和信号通路,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大连市中心医院“登峰计划”院内自主立项(2022ZZ228)通信作者:郑晓群,E mail:drxiaoqun@163.com;惠慧,E mail:friendahui@qq.com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杜明亮1 王泊然2 惠慧1 郑晓群1(1.大连市中心医院冠心病科,辽宁大连116032;2.大连市中心医院病案室,辽宁大连116032)【摘要】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个复杂的组成部分,随着基础研究及诊断技术的发展,该疾病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关注,现就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最新观点做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识别和管理。

【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功能障碍;冠状动脉血流储备【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3 08 007ClinicalResearchProgressofCoronaryMicrocircularDysfunctionDUMingliang1,WANGBoran2,HUIHui1,ZHENGXiaoqun1(1.DepartmentofCoronaryHeartDisease,DalianCentralHospital,Dalian116032,Liaoning,China;2.MedicalRecordRoom,DalianCentralHospital,Dalian116032,Liaoning,China)【Abstract】Coronarymicrocirculardysfunctionisacomplexcomponentofischemicheartdisease.Withthedevelopmentofbasicresearchanddiagnostictechniques,thisdiseasehasattractedmoreandmoreclinicians’attention.Thispaperreviewsthelatestviewsonthepathogenesis,diagnosisandtreatmentofthisdisease,aimingatimprovingtherecognitionandmanagementofthisdiseasebyclinicians.【Keywords】Coronarymicrocirculation;Endothelialdysfunction;Coronaryflowreserve 目前缺血性心脏病仍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新概念、新进展与展望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新概念、新进展与展望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新概念、新进展与展望心外膜冠状动脉阻塞性疾病被公认为心绞痛的病因已有两个多世纪,急性血栓形成引起心外膜冠状动脉闭塞确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也有一百多年。

因此,长期以来多集中于对心外膜冠状动脉的诊断和防治的研究。

1958年Sones首次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这为心外膜冠状动脉树的直视提供了可能。

紧接着在1970年Favaoloro a n d Effler 开展了第一台冠状动脉搭桥术,1977年Gruntzig完成首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这三项技术已经逐步完善,目前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世界著名心脏病学家Eugene Braunwald指出冠状动脉微循环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晚近该领域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并开始进行深入的探讨。

1.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研究沿革与新概念心外膜下冠状动脉仅是冠状动脉循环的一部分,心肌血供直接源于冠状动脉微循环,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冠状动脉微循环的探索研究中。

早在40多年前文献上提出了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这一概念,Likoff等首次报道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冠脉狭窄但仍有典型心绞痛这一临床现象。

当时对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1973年Kemp将其称为X综合征。

1988年Cannon等认为可能是微血管病变所致,建议将其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MVA)。

由于是冠状动脉对收缩刺激高度敏感,导致微血管对扩张张力受限,肌壁间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可能是该综合症的发病原因。

20年来大量的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冠状动脉生理评估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与微血管功能密切相关。

1997年心脏X综合征”被列入ESC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指南,2013年ESC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指南全面的提出了心肌缺血发生机制包括: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外膜冠脉痉挛和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以上三个机制可能重叠,导致了由运动或应激引起的胸痛症状。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指的是冠状动脉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存在功能异常,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

这种病理状态并不是由于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的,而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异常、冠状动脉内通道异常或冠状动脉小动脉收缩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目前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目前,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方法。

近年来,氩气X射线灌注超声心动图、磁共振心血管造影和心肌灌注显像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2.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机制研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异常、冠状动脉内通道异常、冠状动脉小动脉收缩异常、冠状动脉血流自动调节异常、炎症反应和血液黏稠度异常等。

3.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目前,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等,可以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改善心肌血供。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心脏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

4.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存在相互关联。

研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诊断方法的改进、发病机制的研究、治疗手段的探索以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等方面。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对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临床治疗将会更加精准和有效。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作者:刘晴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第09期【摘要】临床工作中常发现有约50%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无明确狭窄。

研究表明,这一部分患者的发病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有关。

随着人们对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重视,逐渐发现其多种发病机制,也提出了多样性的评估诊断方法,现就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发病机制;诊断【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9..02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致死率不断升高,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临床中常发现有约50%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这给诊疗工作带来不少困惑。

研究认为这类疾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引起。

1 CMD的发生机制冠状动脉微循环主要由直径0.1~0.5 mm的小动脉和0.1 mm以下的微动脉构成,多项研究显示CMD是多因素所致微循环灌注不足导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最终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1]。

1.1 血管内皮功能研究发现CMD可能与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紧密相关。

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释放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起到舒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Zhang等[2]发现微循环障碍区的超微结构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的肿胀和完整性的缺失,血管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的异常使阻力小血管舒缩异常,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损伤。

1.2 炎症反应多项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可导致CMD。

Tong等[3]通过研究患者微血管阻力指数、炎症指标及心肌损伤三者的相关性,发现在CMD与心肌损伤的发展中炎症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有针对慢性炎症患者的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明显下降[4],炎症影响了这些患者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并促进心血管事件的发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疗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疗进展

[基金项目]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资助项目(202203014682)。

▲通讯作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疗进展周清龙1 高 健2▲ 王福军31.吉首大学医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2.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湖南吉首 416000;3.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内二科,湖南吉首 416000[摘要]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特殊类型,它是导致人们心绞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发病率高,且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

CMD 的诊断方法大多数存在明显缺陷,因此在临床中容易出现误诊。

目前,西医学界尚未确立CMD 的确切治疗方案,临床上常常只能采用基于经验的治疗方法,然而大多数患者疗效未达到预期水平,但近年来中医治疗方式在该病治疗上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全面评述CMD 的诊断技术及中西医治疗进展,以期为探索更有效的诊疗方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微血管;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4)06-0029-05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6.06Progres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dysfunctionZHOU Qinglong 1 GAO Jian 2 WANG Fujun31. School of Medicine, Jishou University, Hunan, Jishou 416000, China;2.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shou University, Hunan, Jishou 416000, China;3. Department Ⅱ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shou University, Hunan, Jishou 416000, China[Abstract]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 (CMD) is a special type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AD),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angina pectoris. Its incidence rate is high,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a variet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eriously threatening the health of Chinese people. Most diagnostic methods for CMD have obvious flaws, making it prone to misdiagnosis in clinical practice. At present, the Western medical community has not yet established a precise treatment plan for CMD, and in clinical practice, only experiential treatment methods can be used. However, the efficacy has mostly not reached the expected level. In recent year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s have shown good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This article aims to comprehensively review the diagnostic techniques and progr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CM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exploring more effective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methods.[Key words]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 Microvessels; Diagnosis; Treatment冠状动脉微循环主要由前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组成,是冠状动脉循环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其能调节冠状动脉血流从而改善心肌灌注,对心肌正常供血有重要意义。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危险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危险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

·1065·
过靶血管时的最小微循环阻力。可较为准确地单独 反映微循 环 情 况 且 不 受 心 外 膜 狭 窄 及 侧 支 循 环 的 影响。
由于冠状动脉微循环不能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或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使得 CMD易漏诊,
患者辗转就 诊、医 疗 资 源 浪 费,并 增 加 患 者 未 来 心 血 管事件和反复再入院风险,同时影响患者经皮冠状动 脉介入治疗后的症状改善率及预后。因此对于 CMD 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危险 因素及其初步机制进行综述,见表 1、表 2。
病变部位
内膜
内弹性膜
血管组分
中膜
外膜
血管整体
血管数量
注:“—”表示目前暂无与此相关研究。
表 1 微循环结构障碍引起 CMD 作用机制
多种内源性以及外源性 因素共同作用
导致结果 内皮细胞增殖、损伤
— 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纤维化
— 血管纤维化、扭曲变形、栓塞 血管床稀疏,缺失增多或生成减少
因素 一氧化氮 前列环素
·1064·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1年 12月第 42卷第 12期 AdvCardiovascDis,December2021,Vol.42,No.12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危险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
李威亚1 马欢2 耿庆山1,2 (1.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80;2.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 广州 510080)
腺苷 前列腺素 H2
. All Rights Reserved. 血栓素 血管功能 游离脂肪酸和瘦素 血管紧张素Ⅱ 乙酰胆碱 内皮素 氧化应激
表 2 微循环功能障碍引起 CMD 冠状动脉微循环效应 舒张 舒张 舒张 收缩 收缩 收缩 收缩 舒张或收缩 收缩 舒缩失衡,导致收缩

冠心病冠脉微循环障碍检查手段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冠心病冠脉微循环障碍检查手段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冠心病冠脉微循环障碍检查手段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近年来,随着对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机制及诊疗手段认识的深化,人们发现仅解决心外膜冠脉血管的病变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CHD患者的症状及预后。

随之冠脉微循环障碍(CMD) 便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1],但CMD目前尚缺乏完全可靠的检查手段以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因而对其检查方法的重视与完善便显得尤为紧迫。

下面笔者便就CMD现有的检查手段作一综述。

1 CMD 的定义、分类及评价指标CMD是指冠状前小动脉、微小动脉等共同组成的冠脉微循环系统受到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影响后,结构和(或)功能异常而导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最终出现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2]。

前小动脉直径为100~500 μm,微小动脉直径<100 μm,其在冠脉造影时均不能显示。

按其发生的临床基础可分为四种类型:无心肌疾病和阻塞性冠脉疾病的CMD;阻塞性冠脉疾病的CMD;心肌疾病的CMD;医源性CMD,包括PCI术后、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及心脏移植术后等[1]。

2017年我国学者在CMD专家共识中将之分为三种类型:不合并阻塞性冠脉疾病的CMD、合并阻塞性冠脉疾病的CMD 及其他类型CMD[3]。

目前,虽然心内膜心肌活检可观察小冠脉,但因其有高度侵入性,且对微循环不能进行功能评估而难以在临床应用,所以现多以测量冠脉血流量( CBF) 和冠脉血流储备(CFR)来评估冠脉微循环。

对于CHD患者,心外膜动脉阻塞性疾病常常与CMD共存[4]。

而CFR 降低在没有心外膜阻塞性狭窄的情况下,作为CMD的标志才比较可靠。

这是因为CFR是通过静脉注射半衰期短的腺苷、双嘧达莫、乙酰胆碱等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5],对心外膜大动脉和冠脉微循环实现最大血管舒张时,对其流量进行综合测量而获得的CBF 或心肌血流量(MBF)与基线时相应指标的比值。

但临床中,很难区别这两种情况对心肌灌注的影响。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而被 认为 是一 种输送 性 的血管 ; 第二 级指 直径 <4 0 0 m 的微血 管 , 心 外 膜 下 的冠 状 动 脉 没 有 固定 狭 在 窄 的情况 下 , 负责 调 节 心 肌 的灌 注 血 流 。冠 状 动 脉 微血 管在 心肌 的血 供 中起 着 重 要 作 用 , 冠状 动脉 微
滨 州 医学 院学 报 2 1 0 0午 1 第 3 2月 3卷 第 6翅

! :



4 59 ・

综 述

冠 状 动 脉微 血 管病 变 的研 究 进 展
张玉传 李 宗清 张 贝
滨州 市 260 56 3 滨州 医学 院 附属 医院心 血管 内科
【 关键词 】 微血 管病变; 微血管重构 ; x心脏 综合征 ; 慢血流现象 【 中图分类号 】 1 4 . 【 1 3 3 文献标识码 】 A 【 5 文章编号 】 10 -50 2 1 )60 5 -4 0 19 1 (0 0 0 - 90 4
1 3 治疗 .
本病 治疗 尚无 特异 方法 , 药物治 疗 以缓
解 心绞痛 和改 善冠 脉微循 环 为主 。硝 酸酯类 能改 善
部分 患者 症状 , 不 能 提 高运 动 耐量 。钙 学 院学 报 2 1 00年 1 第 3 2月 3卷 第 6期
循环 对冠 心病 的发生 、 发展 、 效及 预后具 有重 要影 疗 响 而备受人 们 重视 。
状 动 脉最大 的血 流量 与基 础 血 流 量 之 比 ) 降 J 下 ,
这是 x心脏综 合 征 的一 个 重 要 特 点 。此 外 x心 脏 综合 征患者 冠状 动 脉微 血 管 收缩 可导 致 心肌 缺 血 。 其 病变 部位 在 目前 冠状 动脉 造影技 术不 能显影 的冠

女性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诊治情况研究进展

女性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诊治情况研究进展
C AD区分 开来 。心 肌 缺 血 的客 观指 标 包 括 心 电荷影像学改变或阳性心肌损 伤 生 物学标 志 物例 如 肌钙 蛋 白用 于诊 断 MC D 的敏 感
性 均 非常 低 J 。 当今 诊 断 MC D的 有创 检 查 包 括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以
冠状动脉微血 管功能障碍 ( M C D ) 临床常表现为 微血管心绞痛、 心脏 x综合征 , 多见于女性 , 其长期预 后并不如同以前想象的那样 良性 , 这些患者存在发生 主要 不 良心 血管 事件 的风 险… 。尽 管如 此 , MC D被 给
予 的关 注度 仍然 相 对 有 限 , 使 其 诊 断 和 治 疗 具有 较 大
以其病理生理学的主要改变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 和( 或) 内皮功能障碍。M C D的心绞痛症状既可以典
型也 可 以不典 型 , 既 可 以发 生 在 运 动 时 也 可 以发 生在 休 息 时 。虽然 临床 表 现可 提供 一些 线索 , 例 如 MC D患 者 胸 痛发作 持 续 时间较 长 和对舌 下 含化 硝酸 酯类 药物 反应 不 佳 , 但 仅 根 据 临 床 表 现 很 难 将 MC D 与 闭 塞 性
依据为不能用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解释的异常冠状动 脉 血 流反应 、 心 肌 灌 注损 害 和心 肌 缺 血 J 。 由于 中年
女性 冠 状 动脉 疾病 ( C A D) 患 者冠 状 动 脉 斑 块不 明显 , 冠 状 动脉造 影 常显 示 为 无 明 显 狭 窄 的冠 状 动脉 病 变 , 故非 闭塞性 C A D( 定义为 1 支 或 1支 以上 主 要 冠状 动 脉 管腔 狭 窄 ≤5 0 %) 常见 于 中年 女性 患者 。 由于 MC D是 发生 于冠 状动 脉 阻力 血管 的疾 患 , 所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研究发现炎症可 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进而影响心肌血液供应。
结论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及中医药防治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 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当前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动物模型 稳定性不足、中医药作用机制不清等,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此外,临床应用 中需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 量。
谢谢观看
动物模型研究
建立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动物模型是研究该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 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和化学药物诱导动物模 型。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可通过转基因或基因敲除等技术制备,具有重复性好、可 靠性高的优点,但制备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化学药物诱导动物模型常用药物如 异丙肾上腺素、腺嘌呤等,可通过诱发心肌缺血来模拟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稳定性略差。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1)深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 生机制,特别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作用在其中的作用;2)开展更大规模的 的临床试验,验证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研究综合治疗方 案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中的应用,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 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4)探索能够准确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无创 性检查方法,以便更早地发现和治疗该疾病。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动物模型 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01 动物模型研究
目录
02 中医药防治研究
03 机制探讨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冠状动脉微血管结构和功能 异常,导致心肌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心肌梗死等疾病。 近年来,随着对该疾病的认识加深,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已经成为心血管领 域的医药防治研 究进展进行综述。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摘要】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关注。

本文通过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概念和定义、病因、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研究前景的详细介绍,对该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

本文还探讨了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在临床上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研究进展、概念、病因、诊断方法、治疗策略、研究前景、展望、临床意义。

1. 引言1.1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影响心脏微循环的疾病,常见于冠心病患者。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逐渐深入,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关注也逐渐增加。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策略都在不断地得到进展和完善。

目前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针对病因的探讨,包括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基因变异、代谢异常等因素对微循环的影响;其次是关于诊断方法的改进,利用心脏核磁共振、心肌灌注显像等技术来精准诊断微循环障碍;接着是治疗策略的不断创新,如药物治疗、介入手术等方法的应用;最后是关于研究前景和临床意义的展望,希望通过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深入研究,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为心血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

2. 正文2.1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概念和定义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指的是冠状动脉系统中微循环血管的功能异常或病理变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等症状。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绞痛不同,其独立于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而是由于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定义还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中,目前一般认为,该疾病主要特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轻微异常、微血管功能异常、心肌内皮功能异常、微血管再灌注异常等。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给临床诊治带来了一定困难。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就当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定义及病因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指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者仅见轻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下,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且心肌缺血证据明显,但没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病变。

其病因可能包括内皮功能异常、冠状动脉舒缩功能异常、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

二、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因素1. 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异常:内皮细胞是冠状动脉血管壁内一层细胞,它能够分泌一系列的血管舒缩活性物质,调节血管张力,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

当内皮功能异常时,血管舒缩物质的平衡将被打破,从而引起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导致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2.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慢性病因素会对冠状动脉微循环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患病风险。

3. 冠状动脉舒缩功能异常:冠状动脉舒缩功能异常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导致血管的舒缩功能异常,从而影响血流的供应。

4. 代谢异常:体内代谢异常也可能诱发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例如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

三、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常常发生在安静或者轻微运动时。

诊断主要依赖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肌灌注显像等检查手段,但这些检查并不总能明确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因此如何准确诊断该病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目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代谢水平等多方面措施。

药物治疗也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主要手段,包括血管扩张剂、钙通道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五、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机制研究: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内皮功能异常、代谢异常、炎症反应等因素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本文将从疾病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定义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通常也称为心绞痛微血管病变,是指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情况下,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微循环血流受限所导致的。

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包括内皮功能异常、炎症反应增加、血管收缩功能异常等多方面的因素。

1. 内皮功能异常:内皮细胞在调节血管张力和血流动力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皮功能异常会导致血管张力的失衡,使得血管舒张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流动。

2. 炎症反应增加: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炎症反应的增加会导致血管壁的破坏和血管内膜的增生,从而影响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的流动。

目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脏负荷试验等综合手段。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确诊也需要通过心脏造影和血流动力学检测等专业检查来进行。

1. 药物治疗:目前,对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

包括舒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抗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药物。

ACEI、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手段。

2. 血运重建:对于一些严重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还可以考虑通过介入手术或搭桥手术等方法进行血运重建,以恢复心肌的供血功能。

3. 生活方式干预: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

包括戒烟、减肥、适度运动等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疾病,以往对其了解较少,临床上也鲜有相关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涌现出不少有益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希望。

本文将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一、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基本概念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指在冠状动脉正常的血管造影图像上未见明显狭窄,但患者临床表现出典型心绞痛症状,如胸痛、心悸、气短等。

而传统的冠状动脉疾病主要指的是冠状动脉主干或分支血管狭窄所引起的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并不易被诊断出来,因为它并不会在常规心电图、运动试验或者心肌灌注造影中显示出异常。

在诊断该病的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可能引起的心绞痛,如主动脉瓣狭窄、心肌炎、肺动脉高压症等。

目前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肌灌注显像以及冠状动脉的微循环影像等综合评估来进行诊断。

而治疗方面主要以改善症状、预防心肌梗死或者心衰为主要目标,包括服用药物、改变生活方式等。

1. 病因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内皮功能障碍、冠状动脉痉挛、炎症反应、纤溶功能异常以及代谢性因素等。

而这些因素之间可能相互影响并导致微循环障碍的发生。

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炎症反应的干预可能有望成为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

心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特别是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异常产生也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这也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2. 诊断技术的进步:在诊断方面,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可以用于辅助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如心肌灌注显像、心肌负荷试验等。

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心肌的血流情况,对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冠状动脉的微循环影像技术也在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准确性。

3. 治疗方法的创新:在治疗方面,针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药物也在不断完善,目前已有不少新的药物用于改善微循环功能和缓解心绞痛症状。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与自主神经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与自主神经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1486,81970287)通信作者:余锂镭,E mail:lileiyu@whu.edu.cn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与自主神经研究进展段首鹏 江洪 余锂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心脏自主神经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0)【摘要】随着检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认识不断深入,冠状动脉微循环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对于自主神经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导致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现就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与自主神经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循证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心血管危险因素【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2 06 005CoronaryMicrocirculationDysfunctionandAutonomicNervousSystemDUANShoupeng,JIANGHong,YULilei(DepartmentofCardiology,RenminHospitalofWuhanUniversity,CardiacAutonomicNervousResearchCenter,CardiovascularResearchInstitute,WuhanUniversity,HubeiKeyLaboratoryofCardiology,Wuhan430060,Hubei,China)【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medicaltechnologyaddtoagrowingunderstandingofcoronarymicrocirculationdysfunction.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microcirculationisimportantfactorformaintainingautonomicbalance.Disturbedsympatheticnervefunctionmaycontributetothedevelopmentofcardiacmicrovasculardysfunction.Thisarticlesummarizestheresearchprogressofthecorrelationbetweencoronarymicrocirculationdysfunctionandautonomicnervestoprovideevidence basedstrategiesfortreatmentofcoronarymicrocirculationdysfunction.【Keywords】Coronarymicrocirculationdysfunction;Autonomicnerve;Cardiovascularriskfactors 冠状动脉微循环是直径<200μm的冠状动脉血管,由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三部分组成,主要作用为阻力血管床和心肌代谢场所[1]。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microvascular coronary dysfunction,MCD)指冠状动脉壁内直径小于400微米的微小血管内膜和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导致血流受限,从而引起心肌缺血和病变。

MC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尤其多见于女性和年龄较大的患者,常伴有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症状。

近年来,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MCD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以下是具体的介绍:1. 病理机制MC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一些重要的发现。

研究表明,MCD的发生与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有关,如内皮细胞的代谢功能障碍、一氧化氮释放减少、血管紧张素产生过多等。

此外,免疫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也对MCD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诊断和评估MCD的诊断和评估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多种生化检查方法。

其中,冠状动脉造影、冠脉CTA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都可以用来评估冠状动脉的微循环功能。

此外,通过心肌灌注显像可以定量评估心肌灌注储备和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

3. 治疗方法目前,MCD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扩张微血管、改善血流灌注,减轻冠状动脉收缩等。

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但介入治疗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

4. 未来发展方向MCD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未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如下三个方面:首先,研究MCD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内皮细胞在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其次,发展新的检测和评估方法,比如基于磁共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显像技术;最后,进一步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

总之,MCD是一种复杂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加强研究,不断改进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心绞痛患者并不少见,冠脉血管功能性病变尤其是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在此类病例中占有很大比例。

冠脉造影中通过侵入性手段检测冠脉微循环功能是目前CMD诊断的金标准。

由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CMD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并预后不良,因此对于CMD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此文对近年来CMD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治疗进展
在冠脉造影中发现没有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胸痛患者至少占到了10~30%[1],被认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亦称微血管心绞痛,这首次被Cannon等人被提出来[2]。

CMD通常被定义为小动脉的血管扩张受损,导致从舒张到收缩时血流不足。

CMD患者预后不良,在无CAD胸痛患者随访1个月后其死亡或心肌梗死风险为2%,这些患者是有多种不同病理生理过程引起的[3-4],其中突出的是冠状动脉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5]。

传统的侵入性血管造影不能直视微循环,但其侵入性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或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分析心肌灌注储备(myocardial perfusion reserve,MPR)能够直接准确地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CMD患者普遍见于女性并预后较差[6]。

目前治疗CMD患者的药物包括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治疗,心绞痛和心肌缺血治疗以及包括催眠和脊髓電刺激等其他治疗[7-8]。

1 治疗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药物
1.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管紧张素II抑制剂可能改善内皮功能,但持续治疗可能发生“醛固酮逃逸”。

但Bavry等人研究表明在血管紧张素II抑制剂治疗CMD患者加入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并不能改善冠状动脉内皮或微血管功能及症状[9]。

Iino K等人对27名患者进行研究,在坎地沙坦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存活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P<0.05),可以表明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ARB)改善外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以预防心血管事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于微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10]。

1.2 他汀类药物
Eshtehardi等人,他们用80 mg的阿托伐他汀治疗20个CMD患者,持续6
个月时间,研究表明可以改善CFR(P=0.23)和HMR(P=0.12)值,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除了可以改变斑块表型及成分也可以适当的改善冠状微血管功能,他汀类药物可能提高CMD的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1],Cocco等人认为,他汀类药物对治疗X综合征起到积极作用[12]。

1.3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广泛用于抗血小板治疗和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可以抑制炎症和血小板聚集。

马晓磊等人研究表明低浓度阿司匹林(1~100 ?mol/L)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的存活无明显影响,但却能促进CMECs迁移、成管能力,而高浓度的阿司匹林(1000~5000 ?mol/L)显著抑制CMECs增殖、下调AKT磷酸化水平、细胞凋亡增多,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内皮细胞功能,用于治疗CMD患者13。

然而,Camarqo EG等人认为服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150~300 mg/d)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14]。

2 治疗心绞痛及心肌缺血类药物
2.1 β-受体阻滞剂
Barbato等人对43例患者给予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30 μg/kg,n = 20)和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40 μg/kg,n = 23)前后测血管阻力指数(IMR),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并不能改善IMR15;心得安除了逆转心脏结构,还可以改善心脏微血管的功能,β受体阻滞剂比其他抗缺血性药物改善心绞痛症状更有效16-17。

2.2 钙通道阻滞剂
众所周知,钙通道拮抗剂可有效的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并且减少微血管张力,从而有可能提高CMD患者的CFR或MPR值。

对16例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评价地尔硫卓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

静脉注射地尔硫卓五分钟后,微血管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量从178~170ml/min,
无显著下降,该研究认为地尔硫卓不能纠正受损冠状动脉血流储备[18]。

2.3 硝酸盐
硝酸盐使平滑肌舒张,因此对血管可产生舒张作用。

一些研究探讨硝酸盐作用在CMD患者并没有发现任何好处。

Russo等人,表明在用硝酸异山梨酯后压力测试参数无明显变化[19]。

目前并不推荐微血管病变继续应用硝酸盐类药物缓解症状。

2.4 雷诺嗪
CMD发展中的主要机制是小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明显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减少,雷诺嗪是一种新抗心绞痛药物,机制是选择性抑制晚钠电流导致舒张期有效的冠状动脉充盈,从而改善左心室舒张充盈,可以改善CMD患者胸痛症状20。

3 其他治疗
睡眠与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并且微血管功能是早期心血管疾病预兆。

在259名参与者进行分析,与有充足睡眠时间的女性相比,睡眠时间不足(0.05)。

这项研究表明睡眠和微血管功能之间有关联[21]。

[13] 马晓磊,吕安林,郭忠尚,等.阿司匹林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功能的影响[J].心脏杂志,2015,27(3):265-270.
[14] Camarqo EG,Gross JL,et al.Low-dose aspiri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 melitus:risks and benefits regarding macro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Arq Bras Endocrinol Metabol.2007;51(3):457-465.
[15] Barbato E,Sarno G,et al.Impact of alpha-and beta-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ers on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and index of microvascular resistance.J Cardiovasc Transl Res.2014;7(9):803-809.
[16] Freitas F,Estato V,et al.Cardiac microvascular rarefaction in hyperthyroid rats is reversed by losartan,diltiazem,and propranolol.Fundam Clin Pharmacol.2015;29(1):31-40.
[17] Di Franco A,Villano A,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coronary microvascular function and angina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microvascular angina.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4;18(3):374-379.
[18] Sutsch G,Oechslin E,Mayer I,Hess OM.Effect of diltiazem on coronary flow reserve in patients with microvascular angina.Int J Cardiol.1995;52:135–43.
[19] Russo G,Di Franco A,Lamendola P,et ck of effect of nitrates on exercise stress test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microvascular angina.Cardiovasc Drugs Ther.2013;27:229–234.
[20] Osovska NY,Kuzminova NV,et al.Ranolazine therapy in drug-refractory ventricular arrhythmias.Wiad Lek.2016;69(6):832-837.
[21] Bonsen T,Wijnstok NJ,et al.Sleep quality and duration are related to microvascular function:the Amsterdam Growth and Health Longitudinal Study.J Sleep Res.2015;24(2):140-147.
[22] Luo C,Liu D,Wu G,et al. Effect of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on coronary slow flow and its relation with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inflammation:a mid-term follow-up study.Cardiology.2012;122:260–8.
[23] Onq P,Athanasiadis A,et al.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ardiovasc Drugs Ther.2016;30(4):351-356.
本文編辑:李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