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1 线段角的计算证明问题
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含命题)
个命题的结论是另一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随堂练习
1. 如图,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从点A到
点B的不同路线,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在AB上,且AD=3.(1)从点
A到点B的4条不同路线中,最短的是________;②(2)BD=______,CD=
______. 5
1
第1题图
2.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若线段AB=12 cm,
则线段BD的长为( C )A. 10 cm
B. 8 cmC. 10 cm或8 cm
D. 2 cm或4 cm
3. 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D平分∠AOC,点E是OD上一点,过点
E作EF⊥AB于点F.(1)若∠AOD=28°30′,则∠AOD的余角为________,
平行
【知识拓展】平行线求角度的辅助线作法:情形一: ∠ABE+∠DCE=∠BEC
情形二: ∠ABE+∠DCE+∠BEC=360°
情形三: ∠ABE-∠DCE=∠BEC
考点5 命题
命题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有题设和结论两部分 真命题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 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同位角 ∠1与___∠__5___,∠2与∠6,∠4与_∠__8___,∠3与___∠__7___ 内错角 ∠2与__∠__8____,∠3与∠5 同旁内角 ∠2与∠5,∠3与__∠__8____
2. 垂线及性质 垂线段
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该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
中考数学要点难点分析
中考数学要点难点分析初一上册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初步认识。
(1)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6分,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难易度属于简单。
考察内容:复数以及混合运算(期中、期末必考计算)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和倒数(选择、填空)。
(2)整式的加减: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4分,题型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难易度属于易。
考察内容:①整式的概念和简单的运算,主要是同类项的概念和化简求值②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③利用提公因式发和公式法分解因式。
(3)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一学习重点内容,主要学习内容有(归纳、总结、延伸)应用题思维、步骤、文字题,根据已知条件求未知。
中考分值约为1-3分,题型主要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极少出现简答题,难易度为易。
考察内容:①方程及方程解的概念②根据题意列一元一次方程③解一元一次方程。
题型:追击、相遇、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打折销售、利润公式。
(4)几何:角和线段,为下册学三角形打基础初一下册相交线和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和数据库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相交线和平行线: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历年中考中常见的考点。
通常以填空,选择题形式出现。
分值为3-4分,难易度为易。
考察内容:①平行线的性质(公理)②平行线的判别方法③构造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4分,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难易度属于易。
考察主要内容:①考察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球函数的值③考察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考分值约为3-6分,题型主要以选择,解答为主,难易度为中。
考察内容:①方程组的解法,解方程组②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经济问题。
(4)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8分,选择,填空,解答题为主。
2021年中考数学提优专题一:三角形中线段长度的计算
中考提优专题一:三角形中线段长度的计算概述:计算三角形中有关线段的长度,主要工具是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函数.在具体问题中,条件可能是分散的或隐性的,这就需要设法把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或把隐性的条件显化.常见的处理方法如下.1.借助已知的等角(或等边)直接构造相似(或全等)三角形.2.涉及中点条件,通常可以倍长中线构造“X”型全等、构造三角形中位线或构造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3.涉及角平分线、垂线(高)、二倍角等条件,可以通过对称变换解决问题.4.借助旋转(全等或相似)变换将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类型1:运用对称变换集中条件例1:如图1,在△ABC中,AD平分∠BAC,∠B=2∠ADB,AB=3,CD=3,则AC= .例2:如图,在△ABC中,∠BAC=90°,AB=3,AC=4,D是BC的中点,将△ABC沿AD 翻折得到△AED,连接CE,则CE的长为.例3:如图,∠B=90°,∠A=45°.D为AB上一点,且AD=11,G为BC上一点,且BG=8.连接CD,过点G作CD的垂线交CD于点F,交AC于点E,连接DE,恰好有∠ADE=∠BDC.求BD的长.类型2:运用旋转变换集中条件例4:如图,P为正△ABC内一点,且满足PA=2,PB=32,PC=4.求AB的长.例5:如图,点D在△ABC内,∠BDC=90°,∠BCD=∠DAC=30°,AD=3,AC=8,求AB的长.例6:如图,在△ABC中,∠ACB=45°,D是AB的中点,点E在BC上,点F在AC上,DE⊥DF,连接EF.若BE=1,EF=5,则线段AF的长为.例7:在△ABC中,BD=CD,DAC∠tansin.若AB=3,AC=1,求BC的长.=BAC∠例8:在△ABC中,BD是AC边上的中线,CE是AB边上的中线,且BD⊥CE,垂足为O.若OD=2,OE=4,求OA的长.例9:如图,△ABC中,∠A=120°,∠ABC=2∠ACD,AD=5,BC=14,求AC的长.例10:在△ABC中,AD⊥BC于点D,BM=CM,且AB=10.若∠B=2∠C,求DM的长.例11:如图,在△ABC中,∠C=90°,∠B=22.5°,AC=4,若D为BC上一点,且∠DAB=45°,求BD的长.类型5:隐性条件与分类思想例12:如图,在△ABC 中,∠ACB=90°,AB=10,53sin B ,O 是AB 的中点,∠MON=∠A.点M ,N 在线段BC 上,字母顺序为C ,M ,N ,B.若△OMN 为等腰三角形,求CM 的长.例13:如图,在△ABC 中,∠ACB=90°,连接AC=6,BC=8,CD ⊥AB 于点D.E 为BC 上的动点,连接AE ,交CD 于点F.当CE 为何值时,△CEF 是等腰三角形?例14:如图,在△ABC 中,∠ACB=90°,CD 为AB 边上的中线,AE ⊥CD 于点F ,交BC 于点E.若CD=3,AE=4,求AC 的长.。
中考数学压轴题常考的9种题型汇总
中考数学压轴题常考的9种题型汇总中考数学压轴题常考的9种题型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局部的。
第一局部根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根底。
第二局部往往就是开场拉分的中难题了。
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线段与角的计算和证明,一般来说难度不会很大,只要找到关键“题眼”,后面的路子自己就“通”了。
2.图形位置关系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穿插求解。
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p 才能进展考察。
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时机拼高分。
4.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尤以涉及的动态几何问题最为困难。
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往往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
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才能以及代数功底有了比拟高的要求。
中考数学当中,代数问题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知识点辅助的形式出现的。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问题当中,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会以简单解答题的方式考察。
但是在后面的中难档大题当中,通常会和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5.多种函数穿插综合问题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
这类题目本身并不会太难,很少作为压轴题出现,一般都是作为一道中档次题目来考察考生对于一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掌握。
中考数学压轴题9种题型
中考数学压轴题9种题型中考数学频道为大家提供中考数学压轴题9种题型,一起来复习一下这9种题型吧,这样在考试中碰到的话就心有成竹了!中考数学压轴题9种题型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
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
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
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线段与角的计算和证明,一般来说难度不会很大,只要找到关键“题眼”,后面的路子自己就“通”了。
2、图形位置关系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
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
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4、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尤以涉及的动态几何问题最为艰难。
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往往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
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了比较高的要求。
中考数学当中,代数问题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知识点辅助的形式出现的。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问题当中,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会以简单解答题的方式考察。
但是在后面的中难档大题当中,通常会和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5、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
2020-2021九年级中考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2020-2021九年级中考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一、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直线4y kx =+交x 轴、y 轴分别于点A 、点B ,且ABO ∆的面积为8.(1)求k 的值;(2)如图,点P 是第一象限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O ,将线段OP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至线段OC ,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点C 的横坐标为m ,求m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过点B 作直线BM OP ⊥,交x 轴于点M ,垂足为点N ,点K 在线段MB 的延长线上,连接PK ,且0PK KB P +=,2PMB KPB ∠=∠,连接MC ,求四边形BOCM 的面积.【答案】(1)1k =;(2)4m t =+;(3)32BOCM S =Y .【解析】【分析】(1)先求出A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 的值;(2) 过点P 作PD x ⊥轴,垂足为D ,过点C 作CE x ⊥轴,垂足为E ,证POD OCE ∆≅∆可得OE PD =,进一步得出m 与t 的函数关系式;(3)过点O 作直线OT AB ⊥,交直线BM 于点Q ,垂足为点T ,连接QP ,先证出QTB PTO ∆≅∆;再证出KPB BPN ∠=∠;设KPB x ∠=︒,通过计算证出PO PM =;再过点P 作PD x ⊥轴,垂足为点D ,根据tan tan OPD BMO ∠=∠得到OD BO PD MO =,列式可求得t=4;所以OM=8进一步得出四边形BOCM 是平行四边形,最后可得其面积为32.【详解】解:(1)把0x =代入4y kx =+,4y =,∴4BO =,又∵4ABO S ∆=, ∴142AO BO ⋅=,4AO =, ∴(4,0)A -,把4x =-,0y =代入4y kx =+,得044k =-+,解得1k =.故答案为1;(2)解:把x t =代入4y x =+,4y t =+, ∴(,4)P t t +如图,过点P 作PD x ⊥轴,垂足为D ,过点C 作CE x ⊥轴,垂足为E ,∴90PDO CEO ∠=∠=︒,∴90POD OPD ∠+∠=︒,∵线段OP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至线段OC ,∴90POC ∠=︒,OP OC =,∴90POD EOC ∠+∠=︒,∴OPD EOC ∠=∠,∴POD OCE ∆≅∆,∴OE PD =,4m t =+.故答案为4m t =+.(3)解:如图,过点O 作直线OT AB ⊥,交直线BM 于点Q ,垂足为点T ,连接QP ,由(1)知,4AO BO ==,90BOA ∠=︒,∴ABO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45ABO BAO ∠=∠=︒,9045BOT ABO ABO ∠=︒-∠=︒=∠,∴BT TO =,∵90BTO ∠=︒,∴90TPO TOP ∠+∠=︒,∵PO BM ⊥,∴90BNO ∠=︒,∴BQT TPO ∠=∠,∴QTB PTO ∆≅∆,∴QT TP =,PO BQ =,∴PQT QPT ∠=∠,∵PO PK KB =+,∴QB PK KB =+,QK KP =,∴KQP KPQ ∠=∠,∴PQT KQP QPT KPQ ∠-∠=∠-∠,TQB TPK ∠=∠,∴KPB BPN ∠=∠,设KPB x ∠=︒,∴BPN x ∠=︒,∵2PMB KPB ∠=∠,∴2PMB x ∠=︒,45POM PAO APO x ∠=∠+∠=︒+︒,9045NMO POM x ∠=︒-∠=︒-︒, ∴45PMO PMB NMO x POM ∠=∠+∠=︒+︒=∠,∴PO PM =,过点P 作PD x ⊥轴,垂足为点D ,∴22OM OD t ==,9045OPD POD x BMO ∠=︒-∠=︒-︒=∠,tan tan OPD BMO ∠=∠,OD BO PD MO =,442t t t=+, 14t =,22t =-(舍)∴8OM =,由(2)知,48m t OM =+==,∴CM y P 轴,∵90PNM POC ∠=∠=︒,∴BM OC P , ∴四边形BOCM 是平行四边形,∴4832BOCM S BO OM =⨯=⨯=Y .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几何的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2.2018年12月10日,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网站挂出《郑州都市区主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将停车纳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计划到2030年,在主城区新建停车泊位33.04万个,2019年初,某小区拟修建地下停车库,如图是停车库坡道入口的设计图,其中MN 是水平线,MN ∥AD ,AD ⊥DE ,CF ⊥AB ,垂足分别为D ,F ,坡道AB 的坡度为1:3,DE =3米,点C 在DE 上,CD =0.5米,CD 是限高标志屏的高度(标志牌上写有:限高米),如果进入该车库车辆的高度不能超过线段CF 的长,则该停车库限高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2≈1.41, 3≈1.73)【答案】该停车库限高约为2.2米.【解析】【分析】据题意得出3tan B =,即可得出tan A ,在Rt △A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DE ,即可得出∠1的正切值,再在Rt △CEF 中,设EF =x ,即可求出x ,从而得出CF 3的长.【详解】解:由题意得,3tan 3B =∵MN ∥AD ,∴∠A =∠B ,∴tan A=33,∵DE⊥AD,∴在Rt△ADE中,tan A=DEAD,∵DE=3,又∵DC=0.5,∴CE=2.5,∵CF⊥AB,∴∠FCE+∠CEF=90°,∵DE⊥AD,∴∠A+∠CEF=90°,∴∠A=∠FCE,∴tan∠FCE=33.在Rt△CEF中,设EF=x,CF=3x(x>0),CE=2.5,代入得(52)2=x2+3x2,解得x=1.25,∴CF=3x≈2.2,∴该停车库限高约为2.2米.【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面坡角问题和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坡度等于坡角的正切值.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AB上的一动点,点F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CF AE=,连接DE,DF,EF. FH平分EFB∠交BD于点H.(1)求证:DE DF⊥;(2)求证:DH DF=:(3)过点H作HM EF⊥于点M,用等式表示线段AB,HM与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22EF AB HM =-,证明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性质, CF AE =得到DE DF ⊥.(2)由AED CFD △△≌,得DE DF =.由90ABC ∠=︒,BD 平分ABC ∠, 得45DBF ∠=︒.因为FH 平分EFB ∠,所以EFH BFH ∠=∠.由于45DHF DBF BFH BFH ∠=∠+∠=︒+∠,45DFH DFE EFH EFH ∠=∠+∠=︒+∠, 所以DH DF =.(3)过点H 作HN BC ⊥于点N ,由正方形ABCD 性质,得222BD AB AD AB =+=.由FH 平分,EFB HM EF HN BC ∠⊥⊥,,得HM HN =.因为4590HBN HNB ∠=︒∠=︒,,所以22sin 45HN BH HN HM ===︒. 由22cos 45DF EF DF DH ===︒,得22EF AB HM =-. 【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CD =,90EAD BCD ADC ∠=∠=∠=︒.∴90EAD FCD ∠=∠=︒.∵CF AE =。
基本作图及计算与证明问题(真题10道+模拟30道)-中考数学重难题型押题培优导练案【原卷版】
基本作图及计算与证明问题(北京真题10道+模拟30道)【方法归纳】题型概述,方法小结,有的放矢考点考查年份考查频率基本作图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0十年10考初中阶段常见的基本作图有:1.作一条线段的和、差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角的和与差3.作角平分线4.作垂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作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6.过员外一点作圆的切线7.作正多边形8.格点作图9.旋转、平移、对称作图10.相似与位似作图【典例剖析】典例精讲,方法提炼,精准提分【例1】(2022•北京)下面是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选择其中一种,完成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已知:如图,△ABC,求证:∠A+∠B+∠C=180°.方法一证明:如图,过点A作DE∥BC.方法二证明:如图,过点C作CD∥AB.【例2】(2021•北京)《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了一种确定东西方向的方法,大意是:日出时,在地面上点A处立一根杆,在地面上沿着杆的影子的方向取一点B,使B,A两点间的距离为10步(步是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在点B处立一根杆;日落时,在地面上沿着点B处的杆的影子的方向取一点C,使C,B两点间的距离为10步,在点C处立一根杆.取CA的中点D,那么直线DB表示的方向为东西方向.(1)上述方法中,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所在直线及点A,B,C的位置如图所示.使用直尺和圆规,在图中作CA的中点D(保留作图痕迹);(2)在如图中,确定了直线DB表示的方向为东西方向.根据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互相垂直,可以判断直线CA表示的方向为南北方向,完成如下证明.证明:在△ABC中,BA=,D是CA的中点,∴CA⊥DB()(填推理的依据).∵直线DB表示的方向为东西方向,∴直线CA表示的方向为南北方向.【真题再现】必刷真题,关注素养,把握核心1.(2017•北京)下面是“作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Rt△ABC,∠C=90°,求作Rt△ABC的外接圆.作法:如图2.(1)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P,Q两点;(2)作直线PQ,交AB于点O;(3)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O即为所求作的圆.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2.(2016•北京)下面是“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如图1)求作:直线l的垂线,使它经过点P.作法:如图2(1)在直线l上任取两点A,B;(2)分别以点A,B为圆心,AP,BP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Q;(3)作直线PQ.所以直线PQ就是所求的垂线.请回答:该作图的依据是.3.(2015•北京)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小芸的作法如下:老师说:“小芸的作法正确.”请回答:小芸的作图依据是.4.(2020•北京)已知:如图,△ABC为锐角三角形,AB=AC,CD∥AB.求作:线段BP,使得点P在直线CD上,且∠ABP=∠BAC.作法:①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CD于C,P两点;②连接BP.线段BP就是所求作的线段.(1)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CD∥AB,∴∠ABP=.∵AB=AC,∴点B在⊙A上.又∵点C,P都在⊙A上,∴∠BPC=∠BAC()(填推理的依据).∴∠ABP=∠BAC.5.(2019•北京)在平面内,给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A,B,C,如图所示,点O到点A,B,C的距离均等于a(a为常数),到点O的距离等于a的所有点组成图形G,∠ABC的平分线交图形G于点D,连接AD,CD.(1)求证:AD=CD;(2)过点D作DE⊥BA,垂足为E,作DF⊥BC,垂足为F,延长DF交图形G于点M,连接CM.若AD=CM,求直线DE与图形G的公共点个数.6.(2018•北京)下面是小东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l及直线l外一点P.求作:直线PQ,使得PQ∥l.作法:如图,①在直线l上取一点A,作射线P A,以点A为圆心,AP长为半径画弧,交P A的延长线于点B;②在直线l上取一点C(不与点A重合),作射线BC,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交BC的延长线于点Q;③作直线PQ.所以直线PQ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AB=,CB=,∴PQ∥l()(填推理的依据).7.(2014•北京)在正方形ABCD外侧作直线AP,点B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为E,连接BE,DE,其中DE交直线AP于点F.(1)依题意补全图1;(2)若∠P AB=20°,求∠ADF的度数;(3)如图2,若45°<∠P AB<90°,用等式表示线段AB,FE,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8.(2013•北京)在△ABC中,AB=AC,∠BAC=α(0°<α<60°),将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1)如图1,直接写出∠ABD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2)如图2,∠BCE=150°,∠ABE=60°,判断△AB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3)在(2)的条件下,连接DE,若∠DEC=45°,求α的值.【模拟精练】押题必刷,巅峰冲刺,提分培优1.(2022·北京丰台·二模)已知:如图,射线AM.求作:△ABC,使得∠ABC=90∘,∠BAC=30∘.作法:①在射线AM上任取一点O(不与点A重合);①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M于A,C两点;①以点C为圆心,CO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B;①连接AB,BC.△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1)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连接OB.在①O中,OB=OC在①C中,OC==BC①OB=OC=BC①①OCB是等边三角形①∠ACB=60∘①AC是①O的直径,①①ABC=_________°(_________)(填推理的依据).①∠ACB+∠BAC=90∘①∠BAC=30∘.2.(2022·北京朝阳·二模)已知:线段AB.求作:①ABC,使得∠A=90∘,∠C=30∘.作法:①分别以点A,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在直线AB的一侧相交于点D;①连接BD并延长,在B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得CD=BD;①连接AC.①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1)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连接AD.①AB=BD=AD,①①ABD是等边三角形(①)(填推理的依据).①∠B=∠ADB=60∘.①CD=BD,①CD=AD.①∠DAC=∠ACB.①∠ADB=∠DAC+∠ACB(①)(填推理的依据)=2∠ACB.①∠ACB=30∘.①∠BAC=90∘.3.(2022·北京东城·二模)如图,在△ABC中,AB=AC,∠CAB=2α,在△ABC的外侧作直线AP(90°−a<∠PAC<180°−2a),作点C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D,连接AD,BD,BD交直线AP于点E.(1)依题意补全图形;(2)连接CE,求证:∠ACE=∠ABE;(3)过点A作AF⊥CE于点F,用等式表示线段BE,2EF,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4.(2022·北京东城·二模)如图,在△ABC中,AB=AC.求作:直线AD,使得AD//BC.小明的作法如下:①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BA的延长线于点E,交线段AC于点F;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EAC的内部相交于点D;①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12①画直线AD.直线AD即为所求,(1)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例说线段的最值问题 (共62张)
MA MD 1 AD 1,FDM 60. 2
A
N
B
解答过程:
F M D 3 0 , F D = 1 M D = 1 .
2
2
FM =MD cos30= 3 . 2
MC = FM 2+CF 2 = 7.
A 'C = M C M A ' = 7 1.
FD
C
M
A‘'
A
N
B
小结:
“关联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尽可能长度已知(或 可求),再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线段取得最值时 ,“关联三角形”不存在(三顶点共线).
解答过程:
连接OC交e O于点P,此时PC最小. 在RtBCO中, Q BC=4,OB=3, OC=5,PC=OC OP=2. 即PC最小值为2.
小结:
此道作业题构造“辅助圆”的突破口在于发现动点与 两定点连线的夹角为确定值;若点P在△ABC外部,则CP 长存在最大值;若∠APB为非直角时,则作△ABP的外接 圆,此时AB为非直径的弦.
'
2
2
2
在 R t C D D '中 ,
C D '= C D 2 D D '2 3 2 4 2 5 , 即 PC PD的 最 小 值 为 5.
小结:
1. 本题从形的角度得到点P的位置,再从数的角度计算 出点P的坐标,进而得到最小值.这正是体现了数形结合 的重要性.
典型例题2:
D
C
M
A‘'
,52
),B(4,m)两点,点P是线段AB上异于A,B的动点
,过点P作PC⊥x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y
中考数学几何证明压轴题
中考专题训练1、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BCD=90°,且AB=1,BC=2,tan∠ADC=2.(1)求证:DC=BC;(2)E是梯形内一点,F是梯形外一点,且∠EDC=∠FBC,DE=BF,试判断△E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3)在(2)的条件下,当BE:CE=1:2,∠BEC=135°时,求sin∠BFE的值.2、已知:如图,在□ABCD 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BD是对角线,AG∥DB交CB的延长线于G.(1)求证:△ADE≌△CBF;(2)若四边形 BEDF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13-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绕斜边EF的中点O(点O也是BD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如图13-2,当EF与AB相交于点M,GF与BD相交于点N时,通过观察或测量BM,FN的长度,猜想BM,FN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若三角尺GEF旋转到如图13-3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线段BD N,此时,(1由.4、AB E,连结AD、BD、OC、OD,且OD=5。
(1)若sin∠BAD35,求EBFCDA图13-2G图13-3图13-1A( ) B( E )D(2)若 ∠ADO :∠EDO =4:1,求扇形OAC (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5、如图,已知:C 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O 上一点,CH ⊥AB 于点H ,直线AC 与过B 点的切线相交于点D ,E 为CH 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BD 于点F ,直线CF 交直线AB 于点G.(1)求证:点F 是BD 中点;(2)求证:CG 是⊙O 的切线;(3)若FB=FE=2,求⊙O 的半径.6、如图,已知O 为原点,点A 的坐标为(4,3),⊙A 的半径为2.过A 作直线l 平行于x 轴,点P 在直线l 上运动.(1)当点P 在⊙O 上时,请你直接写出它的坐标;(2)设点P 的横坐标为12,试判断直线OP 与⊙A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7、如图,延长⊙O 的半径OA 到B ,使OA=AB ,DE 是圆的一条切线,E 是切点,过点B 作DE 的垂线,垂足为点C .求证:∠ACB=31∠OAC . 8、如图1,一架长4米的梯子AB 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壁ON 上,梯子与地面的倾斜角α为ο60.⑴求AO 与BO 的长;⑵若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同时底端B 沿OM 向右滑行.①如图2,设A 点下滑到C 点,B 点向右滑行到D 点,并且AC:BD=2:3,试计算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多少米;②如图3,当A 点下滑到A ’点,B 点向右滑行到B ’点时,梯子AB 的中点C A B DO EP 也随之运动到P ’点.若∠POP ’= ο15,试求AA ’的长.[解析]⑴AOB Rt ∆中,∠O=90o ,∠α=ο60∴,∠OAB=ο30,又AB=4米,中考数学经典几何证明题(一)1.(1)如图1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C =BD ,AC 与BD 相交于点O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联结EF ,分别交AC 、BD 于点M N 、,试判断OMN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2)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若AB C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联结FE 并延长,分别与BA CD 、的延长线交于点M N 、,请在图2中画图并观察,图中是否有相等的角,若有,请直接写出结论: ;(3)如图3,在ABC △中,AC AB >,点D 在AC 上,AB C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联结FE 并延长,与BA 的延长线交于点M ,若45FEC ∠=︒,判断点M 与以AD 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并简要说明理由.2.(1)如图1,已知矩形ABCD 中,点E 是BC 上的一动点,过点E 作⊥BD 于点F ,EG ⊥A C 于点G ,CH ⊥BD 于点H ,试证明CH=EF+EG; (2) 若点E 在BC的延长线上,如图2,过点E 作EF ⊥BD 于点F ,EG ⊥A C 的延长线于点G ,CH ⊥BD 于点H , 则EF 、EG 、CH 三者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猜想;(3) 如图3,BD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L 在BD 上,且BL=BC, 连结CL ,点E是CL 上任一点, EF ⊥BD 于点F ,EG ⊥BC 于点G ,猜想EF 、EG 、BD 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猜想;图 1 图2 图3 E D F E D A A B AC D E F M N OB G A FD E C H(4) 观察图1、图2、图3的特性,请你根据这一特性构造一个图形, 使它仍然具有EF 、EG 、CH 这样的线段,并满足(1)或(2)的结论,写出相关题设的条件和结论.3.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F 是AC 的中点,D 在线段BC 上,连接DF ,以DF 为边在DF 的右侧作等边△DFE ,ED 的延长线交AB 于H ,连接EC ,则以下结论:①∠AHE+∠AFD=180°;②AF=21BC ;③当D 在线段BC 上(不与B ,C 重合)运动,其他条件不变时BD BH 是定值;④当D 在线段BC 上(不与B ,C 重合)运动,其他条件不变时DCEC BC +21是定值; (1)其中正确的是-------------------;(2)对于(1)中的结论加以说明;4. 在ABC △中,AC=BC ,90ACB ∠=︒,点D 为AC 的中点.(1)如图1,E 为线段DC 上任意一点,将线段DE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DF ,连结CF ,过点F 作FH FC ⊥,交直线AB 于点H .判断FH 与FC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如图2,若E 为线段DC 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1)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你在(1)中得出的结论是否发生改变,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证明.5. 如图12,在△ABC 中,D 为BC 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边AC 、AB 上,并且∠ABE =∠ACF ,BE 、CF 交于点O .过点O 作OP ⊥AC ,OQ ⊥AB ,P 、Q 为垂足.求证:DP=DQ .6. 如图。
2019届中考数学复习《几何证明与计算》专题训练含答案
2019届初三数学中考复习几何证明与计算专题复习训练题1.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BD=AD,DG=DC,点E,F分别是BG,AC的中点.(1)求证:DE=DF,DE⊥DF;(2)连接EF,若AC=10,求EF的长.2. 如图,在▱ABCD中,DE=CE,连接A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DE≌△FCE;(2)若AB=2BC,∠F=36°.求∠B的度数.3. 如图,在菱形ABCD中,G是BD上一点,连接CG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交AD于点E.(1)求证:AG=CG;(2)求证:AG2=GE·GF.4. 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A交AC于点E,DF∥CA交AB于点F,已知CD=3.(1)求AD的长;(2)求四边形AEDF的周长.(注意:本题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根号)5. 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O,F分别为AB,AC,AD的中点,连接CE,CF,OE,OF.(1)求证:△BCE≌△DCF;(2)当AB与BC满足什么关系时,四边形AEOF是正方形?请说明理由.6. 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E,过顶点B作BF⊥DE,垂足为F,BF分别交AC于点H,交CD于点G.(1)求证:BG=DE;(2)若点G为CD的中点,求HGGF的值.7.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G在对角线BD上(不与点B,D重合),GE⊥DC于点E,GF⊥BC于点F,连接AG.(1)写出线段AG,GE,GF长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GF=105°,求线段BG的长.8. 如图,在△ABC中,AD⊥BC,BE⊥AC,垂足分别为D,E,AD与BE相交于点F.(1)求证:△ACD∽△BFD;(2)当tan∠ABD=1,AC=3时,求BF的长.9. 如图,在菱形ABCD中,G是BD上一点,连接CG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交AD于点E.(1)求证:AG=CG;(2)求证:AG2=GE·GF.10. 如图,在△ABC和△BCD中,∠BAC=∠BCD=90°,AB=AC,CB=CD.延长CA至点E,使AE=AC;延长CB至点F,使BF=BC.连接AD,AF,DF,EF,延长DB交EF于点N.(1)求证:AD=AF;(2)求证:BD=EF;(3)试判断四边形ABN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1. 在△ABC中,∠ABM=45°,AM⊥BM,垂足为M,点C是BM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C.(1)如图①,若AB=32,BC=5,求AC的长;(2)如图②,点D是线段AM上一点,MD=MC,点E是△ABC外一点,EC=AC,连接ED并延长交BC于点F,且点F是线段BC的中点,求证:∠BDF=∠CEF.12. 如图,正方形ABCD中,M为BC上一点,F是AM的中点,EF⊥AM,垂足为F,交AD的延长线于点E,交DC于点N.(1)求证:△ABM∽△EFA;(2)若AB=12,BM=5,求DE的长.参考答案:1. 解:(1)证明:∵AD⊥BC,∴∠ADB=∠ADC=90°.在△BDG和△ADC中,⎩⎪⎨⎪⎧BD =AD ,∠BDG =∠ADC DG =DC ,,∴△BDG ≌△ADC. ∴BG =AC ,∠BGD =∠C.∵∠ADB=∠ADC=90°, E ,F 分别是BG ,AC 的中点,∴DE =12BG =EG ,DF =12AC =AF.∴DE=DF ,∠EDG =∠EGD,∠FDA =∠FAD.∴∠EDG+∠FDA=90°,∴DE ⊥DF.(2)∵AC=10,∴DE =DF =5,由勾股定理,得EF =DE 2+DF 2=5 2. 2. 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AD =BC.∴∠D=∠ECF.在△ADE 和△FCE 中,⎩⎪⎨⎪⎧∠D=∠ECF,DE =CE ,∠AED =∠FEC,∴△ADE ≌△FCE(ASA).(2)∵△ADE≌△FCE,∴AD=FC.∵AD=BC ,AB =2BC ,∴AB=FB.∴∠BAF=∠F=36°.∴∠B=180°-2×36°=108°. 3. 证明:(1)∵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CD ,AD =CD ,∠ADB =∠CDB.又GD 为公共边,∴△ADG ≌△CDG(SAS),∴AG =CG. (2)∵△ADG≌△CDG,∴∠EAG =∠DCG.∵AB∥CD,∴∠DCG =∠F.∴∠EAG=∠F.∵∠AGE=∠AGE,∴△AGE ∽△FGA.∴AG FG =EG AG.∴AG 2=GE·GF. 4. 解:(1)∵∠C=90°,∠B =30°,∴∠CAB =60°.∵AD 平分∠CAB ,∴∠CAD =12∠CAB=30°.在Rt △ACD 中,∵∠ACD =90°,∠CAD =30°,∴AD =2CD =6. (2)∵DE∥BA 交AC 于点E ,DF ∥CA 交AB 于点F , ∴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EAD =∠ADF=∠DAF. ∴AF=DF.∴四边形AEDF 是菱形.∴AE=DE =DF =AF. 在Rt △CED 中,∵DE ∥AB ,∴∠CDE =∠B=30°. ∴DE =CDcos30°=2 3.∴四边形AEDF 的周长为8 3.5. 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B =∠D,AB =BC =DC =AD.∵点E ,O ,F 分别为AB ,AC ,AD 的中点,∴AE =BE =DF =AF ,OF =12DC ,OE =12BC ,OE ∥BC.在△BCE 和△DCF 中,⎩⎪⎨⎪⎧BE =DF ,∠B =∠D,BC =DC ,∴△BCE ≌△DCF(SAS). (2)当AB⊥BC 时,四边形AEOF 是正方形, 理由如下:由(1)得AE =OE =OF =AF ,∴四边形AEOF 是菱形.∵AB⊥BC,OE∥BC,∴OE⊥AB.∴∠AEO=90°.∴四边形AEOF 是正方形.6. 解:(1)证明:∵BF⊥DE,∴∠GFD =90°.∵∠BCG =90°,∠BGC =∠DGF,∴∠CBG =∠CDE. 在△BCG 与△DCE 中.⎩⎪⎨⎪⎧∠CBG=∠CDE,BC =CD ,∠BCG =∠DCE,∴△BCG ≌△DCE(ASA),∴BG =DE.(2)设CG =x ,∵G 为CD 的中点,∴GD =CG =x , 由(1)可知△BCG≌△DCE(ASA),∴CG =CE =x.由勾股定理可知DE =BG =5x ,∵sin ∠CDE =CE DE =GFGD ,∴GF=55x.∵AB∥CG,∴△ABH ∽△CGH.∴AB CG =BH GH =21. ∴BH=253x ,GH =53x.∴HG GF =53.7. 解:(1)结论:AG 2=GE 2+GF 2.理由:连接CG.∵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A ,C 关于对角线BD 对称. ∵点G 在BD 上,∴GA=GC.∵GE⊥DC 于点E ,GF⊥BC 于点F , ∴∠GEC=∠ECF=∠CFG=90°.∴四边形EGFC 是矩形.∴CF=GE.在Rt △GFC 中,∵CG 2=GF 2+CF 2,∴AG 2=GF 2+GE 2.(2)过点B 作BN⊥AG 于点N ,在BN 上取一点M ,使得AM =BM.设AN =x.∵∠AGF=105°,∠FBG =∠FGB=∠ABG=45°, ∴∠AGB =60°,∠GBN =30°,∠ABM =∠MAB=15°.∴∠AMN =30°.∴AM =BM =2x ,MN =3x.在Rt △ABN 中,∵AB 2=AN 2+BN 2,∴1=x 2+(2x +3x)2,解得x =6-24,∴BN =6+24.∴BG=BN cos30°=32+66. 8. 解:(1)∵AD⊥BC,BE ⊥AC ,∴∠BDF =∠ADC=∠BEC=90°,∴∠C +∠DBF=90°,∠C +∠DAC=90°,∴∠DBF =∠DAC,∴△ACD ∽△BFD(2)∵tan ∠ABD =1,∠ADB =90°,∴AD BD =1,∵△ACD ∽△BFD ,∴AC BF =ADBD=1,∴BF =AC =39. 解:(1)∵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CD ,AD =CD ,∠ADB =∠CDB,可证△ADG≌△CDG(SAS),∴AG =CG(2)∵△ADG≌△CDG,∴∠EAG =∠DCG,∵AB ∥CD ,∴∠DCG =∠F,∴∠EAG =∠F,∵∠AGE =∠AGE,∴△AGE ∽△FGA ,∴AG FG =EG AG,∴AG 2=GE·GF10. 解:(1)∵AB=AC ,∠BAC =90°,∴∠ABC =∠ACB =45°,∴∠ABF =135°,∵∠BCD =90°,∴∠ACD =∠ACB+∠BCD=135°,∴∠ABF =∠ACD,∵CB =CD ,CB =BF ,∴BF =CD ,可证△ABF≌△ACD(SAS),∴AD =AF(2)由(1)知AF =AD ,△ABF ≌△ACD ,∴∠FAB =∠DAC,∵∠BAC =90°,∴∠EAB =∠BAC=90°,∴∠EAF =∠BAD,可证△AEF≌△ABD(SAS),∴BD =EF(3)四边形ABNE 是正方形.理由如下:∵CD=CB ,∠BCD =90°,∴∠CBD =45°,又∵∠ABC=45°,∴∠ABD =∠ABC+∠CBD=90°,由(2)知∠EAB=90°,△AEF ≌△ABD ,∴∠AEF =∠ABD=90°,∴四边形ABNE 是矩形,又∵AE=AB ,∴四边形ABNE 是正方形 11. 解:(1)∵∠ABM=45°,AM ⊥BM ,∴AM =BM =ABcos45°=32×22=3. 则CM =BC -BM =5-3=2,∴AC =AM 2+CM 2=22+32=13.(2)证明:延长EF 到点G ,使得FG =EF ,连接BG.∵DM =MC ,∠BMD =∠AMC ,BM =AM ,∴△BMD≌△AMC(SAS).∴AC =BD.又CE =AC ,∴BD =CE.∵BF =FC ,∠BFG =∠EFC ,FG =FE ,∴△BFG≌△CFE.∴BG=CE ,∠G=∠E.∴BD=CE =BG ,∴∠BDG=∠G=∠E. 12. 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AD ,∠B=90°,AD∥BC.∴∠AMB=∠EA F.又∵EF⊥AM,∴∠AFE=90°.∴∠B=∠AFE.∴△ABM∽△EFA. (2)∵∠B=90°,AB =AD =12,BM =5,∴AM =122+52=13.∵F 是AM 的中点,∴AF =12AM =6.5.∵△ABM∽△EFA,∴BM AF =AM AE ,即56.5=13AE.∴AE =16.9,∴DE =AE -AD =4.9.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的两项是同类项的为()A.3m2n2与-m2n3B.12xy与2yxC.53与a3D.3x2y2与4x2z22.如图,小明站在自家阳台上A处观测到对面大楼底部C的俯角为α,A处到地面B处的距离AB=35m,则两栋楼之间的距离BC(单位:m)为()A.35tanαB.35sinαC.35sinαD.35tanα3.12019的倒数是()A.12019B.﹣12019C.2019D.﹣20194.如图,传送带和地面所成斜坡AB的坡度为1:2,物体从地面沿着该斜坡前进了10米,那么物体离地面的高度为()A.5 米米5.不等式组21331563xx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 .C .D.6.有这样一道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有一个小正方形EFGH,其中E,F,G分别在AB,BC,FD上,连接DH,如果12BC=,3BF=.则tan HDG∠的值为()A.12B.14C.25D.137.如图,Rt △ABC 中,∠C =90°,AB =10,BC =8,将△ABC 折叠,使B 点与AC 的中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线段BF 的长是( )A .53B .2C .166D .73168.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OB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现将△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对应的△COD ,则点A 经过的路径弧AC 的长为( )A .3π2B .πC .2πD .3π9.在下列二次函数中,其图象对称轴为x=2的是 A .y=2x 2﹣4 B .y=2(x-2)2 C .y=2x 2+2D .y=2(x+2)210.如图,反比例函数y 1=1x与二次函数y 1=ax 2+bx+c 图象相交于A 、B 、C 三个点,则函数y =ax 2+bx ﹣1x+c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11.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热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的光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至2017年中国累计接待外国游客入境3.1亿人次.小元制作了2007年至2017年外国人入境情况统计图,如图所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6年含边民入境人数.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2007年45岁以上外国人入境游客约为2611万人次 B.外国游客入境人数逐年上升C.每年的外国游客入境人数中,25﹣44岁游客人数占全年游客入境人数的13D.外国游客入境人数较前一年増涨幅度最大的是2017年12.二次函数y=ax 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2,下列结论:(1)2a+b=0;(2)9a+c >3b ;(3)5a+7b+2c >0;(4)若点A(-3,y 1)、点B(12-,y 2)、点C(72,y 3)在该函数图象上,则y 1<y 2<y 3;(5)若方程a(x+1)(x-5)=c 的两根为x 1和x 2,且x 1<x 2,则x 1<-1<5<x 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3.如图,在ABC △中,,点D 在BC 上,且BD BA =,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点E ,点F 是AC 的中点,连结EF .若四边形DCFE 和△BDE 的面积都为3,则△ABC 的面积为____.14.计算:|﹣5|.15.解方程:3x 2﹣6x+1=2.16.使代数式21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7.计算:= . 18.计算1023-+=_____.三、解答题19.计算:()201sin 3022-︒⎛⎫-- ⎪⎝⎭. 20.我国古代的优秀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一道“竹九节”问题,大意是说:现有﹣一根上细下粗共九节的竹子,自上而下从第2节开始,每一节与前一节的容积之差都相等,且最上面三节的容积共9升,最下面三节的容积共45升,求第五节的容积,及每一节与前一节的容积之差.请解答上述问题.21.有3张不透明的卡片,除正面写有不同的数字外,其它均相同.将这三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后,第一次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并把这张卡片标有的数字记作二次函数表达式y =a (x ﹣2)2+c 中的a ,第二次从余下的两张卡片中再随机抽取一张,上面标有的数字记作表达式中的c .(1)求抽出a 使抛物线开口向上的概率;(2)求抛物线y =a (x ﹣2)2+c 的顶点在第四象限的概率.(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解)22.我市今年中考体育测试,男生必考项目是1000米跑,男生还须从以下六个项目中任选两个项目进行考核:①坐位体前屈、②立定跳远、③掷实心球、④跳绳、⑤50m 、⑥引体向上.(1)男生在确定体育选项中所有可能选择的结果有 种;(2)已知某班男生只在①坐位体前屈、②立定跳远、④跳绳中任选两项,请你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出两名男生在体育测试中所选项目完全相同的概率.23.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把学生的安全意识分成“淡薄”、“一般”、“较强”、“很强”四个层次,并绘制成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调查一共抽取了名学生,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扇形统计图中,“较强”层次所占圆心角的大小为°;(3)若该校有1800名学生,现要对安全意识为“淡薄”、“一般”的学生强化安全教育,根据调查结果,请你估计全校需要强化安全教育的学生人数.24.某特产店出售大米,一天可销售20袋,每袋可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决定采取降价措施,据统计发现,若每袋降价2元,平均每天可多售4袋.(1)设每袋大米降价为x(x为偶数)元时,利润为y元,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若每天盈利1200元,则每袋应降价多少元?(3)每袋大米降价多少元时,商店可获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25.如图,在△ABD中,AB=AD,AB是⊙O的直径,DA、DB分别交⊙O于点E、C,连接EC,OE,OC.(1)当∠BAD是锐角时,求证:△OBC≌△OEC;(2)填空:①若AB=2,则△AOE的最大面积为;②当DA与⊙O相切时,若AB AC的长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4.215.x 1 ,x 2. 16.x≥0且x≠217..18.5三、解答题19.0【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函数、0指数幂,负指数幂的定义进行计算.【详解】解:原式=1+3﹣4=0.【点睛】考核知识点:三角函数、0指数幂,负指数幂.理解定义是关键.20.第五节的容积9升,每一节与前一节的容积之差2升.【解析】【分析】从题目中可知,第2节开始相邻两节的容积差相等设为y ,第5节的容积直接设为x ,然后根据第5节和容积差建立等量关系:第1节容积+第2节容积+第3节容积=9,第7节容积+第8节容积+第9节容积=45构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详解】解:设第五节的容积为x 升,每一节与前一节的空积之差为y 升,依题意得: (4)(3)(2)9(2)(3)(4)45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解得:92x y =⎧⎨=⎩, 答:第五节的容积9升,每一节与前一节的容积之差2升.【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古典数学中的应用,突出了我国古人在数学方面的成就.难点是用第5节容积和相邻容积来表示竹子各节的容积.21.(1)抽出a 使抛物线开口向上的概率为13;(2)抛物线y =a (x ﹣2)2+c 的顶点在第四象限的概率为23. 【解析】(1)三张牌中正数只有一个3,求出a为正数的概率即可;(2)根据题意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符合题意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概率.【详解】(1)∵共有3张牌,只有1张是正数,∴抽出a使抛物线开口向上的概率为13;(2)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2),(2,3),(2,﹣1),(2,3),(2,﹣2),(2,﹣1)共6种可能结果,其中,顶点在第四象限的有4种结果,所以抛物线y=a(x﹣2)2+c的顶点在第四象限的概率为42 63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特征,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求概率,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第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为(+,-).22.(1)30;(2)16.【解析】【分析】(1)画树状图可得所有等可能结果;(2)画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详解】解:(1)根据题意画图如下:一共有30种不同的情况,故答案为:30;(2)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知,共有18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两名男生在体育测试中所选项目完全相同的有3种结果,所以两名男生在体育测试中所选项目完全相同的概率为31 186=.【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3.(1)200;(2)108;(3)450.【解析】【分析】(1)由安全意识为“很强”的学生数除以占的百分比得到抽取学生总数,再用总人数分别减去安全意识“淡薄”、“一般”、“很强”的人数,得出安全意识为“较强”的学生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2)用360°乘以安全意识为“较强”的学生占的百分比即可;(3)由安全意识为“淡薄”、“一般”的学生占的百分比的和,乘以1800即可得到结果.【详解】(1)调查的总人数是:90÷45%=200(人).安全意识为“很强”的学生数是:200﹣20﹣30﹣90=60(人).条形图补充如下:故答案为:200;(2)“较强”层次所占圆心角的大小为:360°×60200=108°.故答案为108;(3)根据题意得:1800×2030200+=450(人),则估计全校需要强化安全教育的学生人数为450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也考查了利用样本估计总体.24.(1)y=-2x2+60x+800(2)x=20(3)x=14或16时获利最大为1248元【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设出每天降价x元以后,准确表示出每天大米的销售量,列出利润y关于降价x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运用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详解】(1)当每袋大米降价为x (x 为偶数)元时,利润为y 元,则每天可出售20+4×2x =20+2x ; 由题意得:y=(40-x )(20+2x )=-2x 2+80x-20x+800=-2x 2+60x+800;(2)当y=1200时,-2(x-15)2+1250=1200,整理得:(x-15)2=25,解得x=10或20但为了尽快减少库存,所以只取x=20,答:若每天盈利1200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则应降价20元;(3)∵y=-2(x-15)2+1250=1200,解得x=15,∵每袋降价2元,则当x=14或16时获利最大为1248元.【点睛】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及一元二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列出二次函数解析式,灵活运用函数的性质解题.25.(1)见解析;(2)①S △AOE 最大=12;②AC =1. 【解析】【分析】(1)利用垂直平分线,判断出∠BAC =∠DAC ,得出EC =BC ,用SSS 判断出结论;(2)①先判断出三角形AOE 面积最大,只有点E 到直径AB 的距离最大,即是圆的半径即可;②根据切线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1)连接AC ,如图1,∵AB 是⊙O 的直径,∴AC ⊥BD ,∵AD =AB ,∴∠BAC =∠DAC ,∴BC EC=,∴BC=EC,在△OBC和△OEC中BC EC OB E OC COO=⎧⎪=⎨⎪=⎩,∴△OBC≌△OEC(SSS),(2)①∵AB是⊙O的直径,且AB=2,∴OA=1,设△AOE的边OA上的高为h,∴S△AOE=12OA×h=12×1×h=12h,∴要使S△AOE最大,只有h最大,∵点E在⊙O上,∴h最大是半径,即h最大=1∴S△AOE最大=12,故答案为12;②如图2:当DA与⊙O相切时,∴∠DAB=90°,∵AD=AB,∴∠ABD=45°,∵AB是直径,∴∠ADB=90°,∴AC=BC=1 22AB==,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是圆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圆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确定面积最大时,点E到AB的距离最大是半径.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A .3cm ,4cm ,8cmB .8cm ,7cm ,15cmC .13cm ,12cm ,20cmD .5cm ,5cm ,11cm2.如图,▱ABCD 中,点A 在反比例函数y=(0)k k x≠的图像上,点D 在y 轴上,点B 、点C 在x 轴上.若▱ABCD 的面积为10,则k 的值是( )A .5B .5-C .10D .10-3.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 =60°,AC =2,D 是AB 边上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E 是BC 边上一点,且∠CDE =30°.设AD =x ,BE =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4.若一组数据为:2,3,1,3,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B.事件“在这组数据中随机抽取1个数,抽到的数是0.“是不可能事件C.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5.如图,ABC ∆中,90ACB ∠=︒,4AC =,6BC =,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 ,点E 是AC 的中点,点P 是CD 上的一动点,则PA PE +的最小值是( )A.B .6 C.D6.关于x ,y 的方程组32451x y m x y m +=+⎧⎨-=-⎩的解满足237x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4m <- B .0m < C .13m > D .7m >7.如图,AB 是O e 的直径,点D 是半径OA 的中点,过点D 作CD ⊥AB ,交O e 于点C ,点E 为弧BC 的中点,连结ED 并延长ED 交O e 于点F ,连结AF 、BF ,则( )A .sin ∠AFE=12B .cos ∠BFE=12C .tan ∠D .tan ∠8.某市的住宅电话号码是由7位数字组成的,某人到电信公司申请安装一部住宅电话,那么该公司配送这部电话的号码末尾数字为6的概率是( )A .16B .17C .19D .1109.如图,△ABC 中,DE ∥BC ,DE 分别交AB ,AC 于D ,E ,S △ADE =2S △DCE ,则ADEABC S S =( )A .14B .12C .23D .49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y+1)(y ﹣1)=y 2﹣1B .x 3+x 5=x 8C .a 10÷a 2=a 5D .(﹣a 2b )3=a 6b 311.测试五位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得到五个各不相同的数据,在统计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 ) A .中位数B .平均数C .方差D .极差12.下列由年份组成的各项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4,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A′的坐标是_____. 14.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 15.若2a-b=5,则多项式6a-3b 的值是______.16.某学校组织600名学生分别到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野生动物园的人数比到植物园人数的2倍少30人,若设到植物园的人数为x 人,依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一条船从灯塔C 的南偏东42°的A 处出发,向正北航行8海里到达B 处,此时灯塔C 在船的北偏西84°方向,则船距离灯塔C _____海里.18.在矩形ABCD 中,AD =12,E 是AB 边上的点,AE =5,点P 在AD 边上,将△AEP 沿FP 折叠,使得点A 落在点A′的位置,如图,当A′与点D 的距离最短时,△A′PD 的面积为_____.三、解答题 19.计算:(1221(1)()3-⨯--- (2)a (a ﹣8)﹣(a ﹣2)220.如图,AB 是⊙O 的直径,D ,E 为⊙O 上位于AB 异侧的两点,连结BD 并延长至点C ,使得CD =BD ,连结AC 交⊙O 于点F ,连接BE ,DE ,DF .(1)若∠E=35°,求∠BDF的度数.(2)若DF=4,cos∠CFD=23,E是AB的中点,求DE的长.21.某校为了调查初三男生和女生周日学习用时情况,随机抽取了初三男生和女生各50人,对他们的周日学习时间进行了统计,分别得到了初三男生的学习时间的频率分布表和女生学习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学习时间x,单位:小时,0≤x≤6).男生周日学习时间频率表(1)请你判断该校初三年级周日学习用时较长的是男生还是女生,并说明理由;(2)从这100名学生中周日学习用时在5≤x≤6内的学生中抽取2人,求恰巧抽到一男一女的概率.22.“2019宁波国际山地马拉松赛”于2019年3月31日在江北区举行,小林参加了环绕湖8km的迷你马拉松项目(如图1),上午8:00起跑,赛道上距离起点5km处会设置饮水补给站,在比赛中,小林匀速前行,他距离终点的路程s(km)与跑步的时间t(h)的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1)求小林从起点跑向饮水补给站的过程中与t的函数表达式(2)求小林跑步的速度,以及图2中a的值(3)当跑到饮水补给站时,小林觉得自己跑得太悠闲了,他想挑战自己在上午8:55之前跑到终点,那么接下来一段路程他的速度至少应为多少?23.水果基地为了选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小西红柿秧苗,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把两个品种的小西红柿秧苗各300株分别种植在甲、乙两个大棚,对市场最为关注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收集数据从甲、乙两个大棚中分别随机收集了相同生产周期内25株秧苗生长出的小西红柿的个数:甲:26,32,40,51,44,74,44,63,73,74,81,54,62,41,33,54,43,34,51,63,64,73,64,54,33乙:27,35,46,55,48,36,47,68,82,48,57,66,75,27,36,57,57,66,58,61,71,38,47,46,71整理数据按如下分组整理样本数据:(说明:45个以下为产量不合格,45个及以上为产量合格,其中45≤x<65个为产量良好,65≤x<85个为产量优秀)分析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方差如下表所示:得出结论(1)补全上述表格;(2)可以推断出大棚的小西红柿秩苗品种更适应市场需求,理由为(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3)估计乙大棚的300株小西红柿秧苗中产量优秀的有多少株?24|12sin 60︒-25.合肥合家福超市为了吸引顾客,设计了一种促销活动:在三等分的转盘上依次标有“合”,“家”,“福”字样,购物每满200元可以转动转盘1次,转盘停下后,指针所指区域是“福”时,便可得到30元购物券(指针落在分界线上不计次数,可重新转动一次),一个顾客刚好消费400元,并参加促销活动,转了2次转盘.(1)求出该顾客可能获得购物券的最高金额和最低金额;(2)请用画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出该顾客获购物券金额不低于30元的概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二、填空题 13.(4,﹣3). 14.4 15.1516.(230)600x x +-= 17. 18.403三、解答题19.(1)0;(2)﹣4a ﹣4. 【解析】 【分析】根据实数运算法则和整式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即可,要注意负指数幂的意义. 【详解】解:(1221(1)()3-⨯--- =4+5×1﹣9 =4+5﹣9 =0;(2)a (a ﹣8)﹣(a ﹣2)2 =a 2﹣8a ﹣a 2+4a ﹣4=﹣4a﹣4.【点睛】本题考查实数运算和整式运算,负指数幂的意义,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0.(1)∠BDF=110°;(2)DE=.【解析】【分析】(1)连接EF,BF,由AB是⊙O的直径,得到∠AFB=∠BFC=90°,推出DF BD=,得到∠DEF=∠BED=35°,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连接AD,OE,过B作BG⊥DE于G,解直角三角形得到AB=6,由E是AB的中点,AB是⊙O的直径,得到∠AOE=90°,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如图1,连接EF,BF,∵AB是⊙O的直径,∴∠AFB=∠BFC=90°,∵CD=BD,∴DF=BD=CD,∴DF BD=,∴∠DEF=∠BED=35°,∴∠BEF=70°,∴∠BDF=180°﹣∠BEF=110°;(2)如图2,连接AD,OE,过B作BG⊥DE于G,∵∠CFD=∠ABD,∴cos∠ABD=cos∠CFD=23,在Rt△ABD中,BD=DF=4,∴AB=6,∵E是AB的中点,AB是⊙O的直径,∴∠AOE=90°,∵BO=OE=3,∴BE=,∴∠BDE=∠ADE=45°,∴DG=BG BD=,∴GE,∴DE=DG+GE=.【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1.(1)该校初三年级周日学习用时较长的是男生;(2)3 5【解析】【分析】(1)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周日学习用时的平均数,由此判断即可;(2)从被抽到的100名学生中周日学习用时在[5,6]内的学生中男生由2人,女生由4人,列树状图求得抽到1男1女的概率即可.【详解】解:(1)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得女生学习时间的平均数为:150(10×1.5+10×2.5+14×3.5+8×4.5+2×5.5)=2.75;由男生周日学习时间频率表得男生学习时间的平均数为:0.5×0.34+1.5×0.36+2.5×0.38+3.5×0.22+4.5×0.14+5.5×0.06=3.39,∵2.75<3.39,∴该校初三年级周日学习用时较长的是男生;(2)这100名学生中周日学习用时在5≤x≤6内的学生中,男生有3人,女生有2人, 列树状图如图所示,由树状图可知,共有20种情况; 刚好抽到一男一女的有12种等可能结果, 所以刚好抽到一男一女的概率为123205=.【点睛】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与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可以不重不漏的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列举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于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2.(1)3685s t =-+;(2)速度为:365km/h ,a =2536;(3)接下来一段路程他的速度至少为13.5km/h . 【解析】 【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点(0,8)和点(512,5)在函数图象上,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即可; (2)由题意,可知点(a ,3)在(1)中的图象上,将其代入求解即可; (3)设接下来一段路程他的速度为xkm/h ,利用 【详解】解:(1)设小林从起点跑向饮水补给站的过程中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s =kt+b , (0,8)和(512,5)在函数s =kt+b 的图象上, ∴85512b k b =⎧⎪⎨+=⎪⎩,解得:36k 5b 8⎧=-⎪⎨⎪=⎩,∴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3685s t =-+; (2)速度为:5363125÷=(km/h ), 点(a ,3)在3685s t =-+上, ∴36835a -+=,解得:2536a =; (3)设接下来一段路程他的速度为xkm/h , 根据题意,得:55256036⎛⎫-⎪⎝⎭x≥3,解得:x≥13.5答:接下来一段路程他的速度至少为13.5km/h.【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决第(3)题的关键是明确,要在8点55之前到达,需满足在接下来的路程中,速度×时间≥路程.23.(1)5,5,6,54;(2)乙,乙的方差较小,众数比较大;(3)84株【解析】【分析】(1)利用划计法统计即可.(2)从平均数,众数,方差三个方面分析即可.(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详解】(1)甲:35≤x<45时,小西红柿的株数为5,55≤x<65时,小西红柿的株数为5.甲的众数为54,乙:45≤<55时,小西红柿的株数为6.故答案为:5,5,6,54.(2)选:乙.理由:乙的方差较小,众数比较大.故答案为:乙,乙的方差较小,众数比较大.(3)300725⨯=84(株)答:估计乙大棚的300株小西红柿秧苗中产量优秀的有84株.【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众数,平均数,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5【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绝对值的意义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详解】12-61=+=5.【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5.(1)最高金额为60元、最低金额为0元;(2)5 9【解析】【分析】(1)两次都抽到“福”时可得最高金额,两次都没有抽到“福”时可得最低金额;(2)画出树状图,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根据题意,该顾客可能获得购物券的最高金额为60元、最低金额为0元;(2)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知,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该顾客获购物券金额不低于30元的有5种结果,所以该顾客获购物券金额不低于30元的概率为59.【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中考数学复习微专题:“正六边形”考点透析
阴影部分的面积 =4 3+4 3+ 8 -4 3+ 8 -4 3= 16 .
3
3
3
故应填: 16 . 3
四、规律探索
例 6 如图 6,正六边形 A1B1C1D1E1F1 的边长为 2,正六边形 A2 B2C2 D2 E2 F2 的外接圆
与正六边形 A1B1C1D1E1F1 的各边相切,正六边形 A3B3C3D3E3F3 ,的外接圆与正六边形
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 180 3 60 ,
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分别求得正方形的每个内角是 90°,
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是 (5 2) 180 5 108 ,
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是 (6 2) 180 6 120 ,
3 1 2 (90 60) (120 108) (108 90) 24 .
180
3
故选 D.
二、角的计算
例 2 如图 2,正六边形 ABCDEF 内接于⊙ O ,若直线 PA 与⊙ O 相切于点 A ,则 PAB =( )
(A)30°
(B)35°
(C)45°
(D)60°
分析及解答 该题的解决主要是利用切线和正六边形的性质.具体解答如下:
连结 OA,OB ,则 OAB 是等边三角形,
面积等于
.
l 幻) 分析及解答 该题考查了在外接圆中三角形、扇形和弓形的面积计算,该题的计算量 较大,辅助线的添画也显得重要.具体解答如下:
连结 CO 、 DO 、 EO . CO 交 BD 于点 M , EO 交 DF 于点 N ,过点 O 作 OZ CD 于
点Z . 六边形 ABCDEF 是正六边形, BC DC DE FE, BOC DOC EOD EOF 60 .
中考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中考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一、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如图,某无人机于空中A 处探测到目标B D 、的俯角分别是30、60︒︒,此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AC 为60m ,随后无人机从A 处继续水平飞行303m 到达'A 处.(1)求之间的距离(2)求从无人机'A 上看目标的俯角的正切值.【答案】(1)120米;(2)35. 【解析】【分析】(1)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2)过'A 作'A 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连接'A D ,于是得到'60A E AC ==, '30CE AA ==3Rt △ABC 中,求得DC=333,然后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由题意得:∠ABD=30°,∠ADC=60°,在Rt △ABC 中,AC=60m , ∴AB=sin 30AC ︒=6012=120(m ) (2)过'A 作'A 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连接'A D ,则'60A E AC ==, '30CE AA ==3在Rt △ABC 中, AC=60m ,∠ADC=60°, ∴DC=333∴3∴tan ∠A 'A D= tan ∠'A DC='A E DE 503235答:从无人机'A 上看目标D 235【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添加辅助线建立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0,3,0,3,8A B C --,以线段BC 为直径作圆,圆心为E ,直线AC 交E e 于点D ,连接OD .(1)求证:直线OD 是E e 的切线;(2)点F 为x 轴上任意一动点,连接CF 交E e 于点G ,连接BG :①当1an 7t ACF ∠=时,求所有F 点的坐标 (直接写出); ②求BG CF的最大值. 【答案】(1)见解析;(2)①143,031F ⎛⎫⎪⎝⎭,2(5,0)F ;② BG CF 的最大值为12. 【解析】【分析】(1)连接DE ,证明∠EDO=90°即可;(2)①分“F 位于AB 上”和“F 位于BA 的延长线上”结合相似三角形进行求解即可; ②作GM BC ⊥于点M ,证明1~ANF ABC ∆∆,得12BG CF ≤,从而得解. 【详解】(1)证明:连接DE ,则:∵BC 为直径∴90BDC ∠=︒∴90BDA ∠=︒∵OA OB =∴OD OB OA ==∴OBD ODB ∠=∠∵EB ED =∴EBD EDB ∠=∠∴EBD OBD EDB ODB ∠+∠=∠+∠即:EBO EDO ∠=∠∵CB x ⊥轴∴90EBO ∠=︒∴90EDO ∠=︒∴直线OD 为E e 的切线.(2)①如图1,当F 位于AB 上时:∵1~ANF ABC ∆∆ ∴11NF AF AN AB BC AC == ∴设3AN x =,则114,5NF x AF x == ∴103CN CA AN x =-=-∴141tan 1037F N x ACF CN x ∠===-,解得:1031x = ∴150531AF x == 1504333131OF =-= 即143,031F ⎛⎫ ⎪⎝⎭如图2,当F 位于BA 的延长线上时:∵2~AMF ABC ∆∆∴设3AM x =,则224,5MF x AF x ==∴103CM CA AM x =+=+ ∴241tan 1037F M x ACF CM x ∠===+ 解得:25x = ∴252AF x ==2325OF =+=即2(5,0)F②如图,作GM BC ⊥于点M ,∵BC 是直径∴90CGB CBF ∠=∠=︒ ∴~CBF CGB ∆∆∴8BG MG MG CF BC == ∵MG ≤半径4= ∴41882BG MG CF =≤= ∴BG CF 的最大值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综合题: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和相似比计算线段的长;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平分,交于点,平分,交于点,与交于点,连接,.(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2)若,,,求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AE平分∠BAD、BF平分∠ABC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F=AB=BE,从而可知ABEF为平行四边形,又邻边相等,可知为菱形(2)由菱形的性质可知AP的长及∠PAF=60°,过点P作PH⊥AD于H,即可得到PH、DH 的长,从而可求tan∠ADP试题解析:(1)∵AE平分∠BAD BF平分∠ABC∴∠BAE=∠EAF ∠ABF=∠EBF∵AD//BC∴∠EAF=∠AEB ∠AFB=∠EBF∴∠BAE=∠AEB ∠AFB=∠ABF∴AB=BE AB=AF∴AF=AB=BE∵AD//BC∴ABEF为平行四边形又AB=BE∴ABEF 为菱形(2)作PH ⊥AD 于H由∠ABC=60°而已(1)可知∠PAF=60°,PA=2,则有PH=,AH=1,∴DH=AD-AH=5 ∴tan ∠ADP=考点:1、平行四边形;2、菱形;3、直角三角形;4、三角函数4.在Rt △ACB 和△AEF 中,∠ACB =∠AEF =90°,若点P 是BF 的中点,连接PC ,PE. 特殊发现:如图1,若点E 、F 分别落在边AB ,AC 上,则结论:PC =PE 成立(不要求证明). 问题探究:把图1中的△AE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如图2,若点E 落在边CA 的延长线上,则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如图3,若点F 落在边AB 上,则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记AC BC=k ,当k 为何值时,△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请直接写出后的值,不必说)【答案】()1 PC PE =成立 ()2 ,PC PE =成立 ()3当k 3CPE V 总是等边三角形【解析】【分析】(1)过点P 作PM ⊥CE 于点M ,由EF ⊥AE ,BC ⊥AC ,得到EF ∥MP ∥CB ,从而有EM FP MC PB =,再根据点P 是BF 的中点,可得EM=MC ,据此得到PC=PE . (2)过点F 作FD ⊥AC 于点D ,过点P 作PM ⊥AC 于点M ,连接PD ,先证△DAF ≌△EAF ,即可得出AD=AE ;再证△DAP ≌△EAP ,即可得出PD=PE ;最后根据FD ⊥AC ,BC ⊥AC ,PM ⊥AC ,可得FD ∥BC ∥PM ,再根据点P 是BF 的中点,推得PC=PD ,再根据PD=PE ,即可得到结论.(3)因为△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可得∠CEP=60°,∠CAB=60°;由∠ACB=90°,求出∠CBA=30°;最后根据AC k BC =,AC BC =tan30°,求出当△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时,k 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解:(1)PC=PE 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P 作PM ⊥CE 于点M ,∵EF ⊥AE ,BC ⊥AC ,∴EF ∥MP ∥CB ,∴EM FP MC PB=,∵点P 是BF 的中点,∴EM=MC ,又∵PM ⊥CE ,∴PC=PE ;(2)PC=PE 成立,理由如下:如图3,过点F 作FD ⊥AC 于点D ,过点P 作PM ⊥AC 于点M ,连接PD ,∵∠DAF=∠EAF ,∠FDA=∠FEA=90°,在△DAF 和△EAF 中,∵∠DAF=∠EAF ,∠FDA=∠FEA ,AF=AF ,∴△DAF ≌△EAF (AAS ),∴AD=AE ,在△DAP 和△EAP 中,∵AD=AE ,∠DAP=∠EAP ,AP=AP ,∴△DAP ≌△EAP (SAS ),∴PD=PE ,∵FD ⊥AC ,BC ⊥AC ,PM ⊥AC ,∴FD ∥BC ∥PM ,∴DM FP MC PB=, ∵点P 是BF 的中点,∴DM=MC ,又∵PM ⊥AC ,∴PC=PD ,又∵PD=PE ,∴PC=PE ;(3)如图4,∵△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CEP=60°,∴∠CAB=60°,∵∠ACB=90°,∴∠CBA=90°﹣∠ACB=90°﹣60°=30°, ∵AC k BC ,AC BC=tan30°, ∴k=tan30°=3, ∴当k 为33时,△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点睛】考点:1.几何变换综合题;2.探究型;3.压轴题;4.三角形综合题;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5.问题探究:(一)新知学习:圆内接四边形的判断定理:如果四边形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内接于圆(即如果四边形EFGH 的对角互补,那么四边形EFGH 的四个顶点E 、F 、G 、H 都在同个圆上).(二)问题解决:已知⊙O 的半径为2,AB ,CD 是⊙O 的直径.P 是上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AB ,C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N,M.(1)若直径AB⊥CD,对于上任意一点P(不与B、C重合)(如图一),证明四边形PMON内接于圆,并求此圆直径的长;(2)若直径AB⊥CD,在点P(不与B、C重合)从B运动到C的过程汇总,证明MN的长为定值,并求其定值;(3)若直径AB与CD相交成120°角.①当点P运动到的中点P1时(如图二),求MN的长;②当点P(不与B、C重合)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如图三),证明MN的长为定值.(4)试问当直径AB与CD相交成多少度角时,MN的长取最大值,并写出其最大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直径OP=2;(2)证明见解析,MN的长为定值,该定值为2;(3)①MN=;②证明见解析;(4)MN取得最大值2.【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一,易证∠PMO+∠PNO=180°,从而可得四边形PMON内接于圆,直径OP=2;(2)如图一,易证四边形PMON是矩形,则有MN=OP=2,问题得以解决;(3)①如图二,根据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可得∠COP1=∠BOP1=60°,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可得∠MP1N=6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1M=P1N,从而得到△P1MN是等边三角形,则有MN=P1M.然后在Rt△P1MO运用三角函数就可解决问题;②设四边形PMON的外接圆为⊙O′,连接N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M,如图三,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QMN=90°,∠MQN=∠MPN=60°,在Rt△QMN中运用三角函数可得:MN=QN•sin∠MQN,从而可得MN=OP•sin∠MQN,由此即可解决问题;(4)由(3)②中已得结论MN=OP•sin∠MQN可知,当∠MQN=90°时,MN最大,问题得以解决.试题解析:(1)如图一,∵PM⊥OC,PN⊥OB,∴∠PMO=∠PNO=90°,∴∠PMO+∠PNO=180°,∴四边形PMON内接于圆,直径OP=2;(2)如图一,∵AB⊥OC,即∠BOC=90°,∴∠BOC=∠PMO=∠PNO=90°,∴四边形PMON是矩形,∴MN=OP=2,∴MN的长为定值,该定值为2;(3)①如图二,∵P1是的中点,∠BOC=120°,∴∠COP1=∠BOP1=60°,∠MP1N=60°,∵P1M⊥OC,P1N⊥OB,∴P1M=P1N,∴△P1MN是等边三角形,∴MN=P1M.∵P1M=OP1•sin∠MOP1=2×sin60°=,∴MN=;②设四边形PMON的外接圆为⊙O′,连接N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M,如图三,则有∠QMN=90°,∠MQN=∠MPN=60°,在Rt△QMN中,sin∠MQN=,∴MN=QN•sin∠MQN,∴MN=OP•sin∠MQN=2×sin60°=2×=,∴MN是定值.(4)由(3)②得MN=OP•sin∠MQN=2sin∠MQN.当直径AB与CD相交成90°角时,∠MQN=180°﹣90°=90°,MN取得最大值2.考点:圆的综合题.6.(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5分,第(3)小题满分5分)已知: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弦//CD AB,动点P、Q分别在线段OC、CD 上,且DQ OP=,AP的延长线与射线OQ相交于点E、与弦CD相交于点F(点F与点C、D不重合),20AB=,4cos5AOC∠=.设OP x=,CPF∆的面积为y.(1)求证:AP OQ=;(2)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当OPE∆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线段OP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6030050(10)13x xy xx-+=<<;(3)8OP=【解析】【分析】(1)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之一是证明三角形全等,通过分析已知条件,OP DQ=,联结OD后还有OA DO=,再结合要证明的结论AP OQ=,则可肯定需证明三角形全等,寻找已知对应边的夹角,即POA QDO∠=∠即可;(2)根据PFC∆∽PAO∆,将面积转化为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的平方来求;(3)分成三种情况讨论,充分利用已知条件4cos5AOC∠=、以及(1)(2)中已证的结论,注意要对不符合(2)中定义域的答案舍去.【详解】(1)联结OD,∵OC OD=,∴OCD ODC∠=∠,∵//CD AB,∴OCD COA∠=∠,∴POA QDO∠=∠.在AOP∆和ODQ∆中,{OP DQPOA QDOOA DO=∠=∠=,∴AOP ∆≌ODQ ∆,∴AP OQ =;(2)作PH OA ⊥,交OA 于H , ∵4cos 5AOC ∠=, ∴4455OH OP x ==,35PH x =, ∴132AOP S AO PH x ∆=⋅=. ∵//CD AB ,∴PFC ∆∽PAO ∆, ∴2210()()AOP yCP x S OP x∆-==, ∴2360300x x y x-+=,当F 与点D 重合时, ∵42cos 210165CD OC OCD =⋅∠=⨯⨯=, ∴101016x x =-,解得5013x =, ∴2360300x x y x-+=50(10)13x <<; (3)①当90OPE ∠=o 时,90OPA ∠=o , ∴4cos 1085OP OA AOC =⋅∠=⨯=; ②当90POE ∠=o 时,1010254cos cos 25OC CQ QCO AOC ====∠∠, ∴252OP DQ CD CQ CD ==-=-2571622=-=, ∵501013OP <<, ∴72OP =(舍去); ③当90PEO ∠=o 时,∵//CD AB ,∴AOQ DQO ∠=∠,∵AOP ∆≌ODQ ∆,∴DQO APO ∠=∠,∴AOQ APO ∠=∠,∴90∠=∠=o,此时弦CD不存在,故这种情况不符合题意,舍去;AEO AOP综上,线段OP的长为8.7.如图,抛物线y=﹣x2+3x+4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点D在抛物线上且横坐标为3.(1)求tan∠DBC的值;(2)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且∠DBP=45°,求点P的坐标.【答案】(1)tan∠DBC=;(2)P(﹣,).【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CD,过点D作DE⊥BC于点E.利用抛物线解析式可以求得点A、B、C、D的坐标,则可得CD//AB,OB=OC,所以∠BCO=∠BCD=∠ABC=45°.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图中相关线段间的关系可得BC=4,BE=BC﹣DE=.由此可知tan∠DBC=;(2)过点P作PF⊥x轴于点F.由∠DBP=45°及∠ABC=45°可得∠PBF=∠DBC,利用(1)中的结果得到:tan∠PBF=.设P(x,﹣x2+3x+4),则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推知=,通过解方程求得点P的坐标为(﹣,).试题解析:(1)令y=0,则﹣x2+3x+4=﹣(x+1)(x﹣4)=0,解得 x1=﹣1,x2=4.∴A(﹣1,0),B(4,0).当x=3时,y=﹣32+3×3+4=4,∴D(3,4).如图,连接CD,过点D作DE⊥BC于点E.∵C(0,4),∴CD//AB,∴∠BCD=∠ABC=45°.在直角△OBC中,∵OC=OB=4,∴BC=4.在直角△CDE中,CD=3.∴CE=ED=,∴BE=BC﹣DE=.∴tan∠DBC=;(2)过点P作PF⊥x轴于点F.∵∠CBF=∠DBP=45°,∴∠PBF=∠DBC,∴tan∠PBF=.设P(x,﹣x2+3x+4),则=,解得 x1=﹣,x2=4(舍去),∴P(﹣,).考点:1、二次函数;2、勾股定理;3、三角函数8.某条道路上通行车辆限速60千米/时,道路的AB段为监测区,监测点P到AB的距离PH为50米(如图).已知点P在点A的北偏东45°方向上,且在点B的北偏西60°方向上,点B在点A的北偏东75°方向上,那么车辆通过AB段的时间在多少秒以内,可认定为32≈1.4).【答案】车辆通过AB 段的时间在8.1秒以内,可认定为超速【解析】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性质,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详解:如图,由题意知∠CAB=75°,∠CAP=45°,∠PBD=60°,∴∠PAH=∠CAB –∠CAP=30°,∵∠PHA=∠PHB=90°,PH=50,∴AH=tan PH PAH ∠33, ∵AC ∥BD ,∴∠ABD=180°–∠CAB=105°,∴∠PBH=∠ABD –∠PBD=45°,则PH=BH=50,∴3,∵60千米/时=503米/秒,∴时间t=503505033≈8.1(秒), 即车辆通过AB 段的时间在8.1秒以内,可认定为超速.点睛:该题考查学生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某个度数的三角函数值求出具体边长,即实际路程,并进行判断相关的量。
2021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三角形:三角形中的角与重要线段(答案版 )
----三角形中的角与重要线段
一、选择题
1. (2021·安徽省)两个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 BAC EDF 90 , E 45 , C 30 ,AB 与 DF 交于点 M.若 BC / / EF ,则 BMD 的大小为( )
A. 60
【答案】C
B. 67.5
得∠1=∠D=45°,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结果.
【解答】解:如图,
∵∠ACB=90°,∠ABC=60°, ∴∠A=180°﹣∠ACB﹣∠ABC=180°﹣90°﹣60°=30°, ∵∠EFD=90°,∠DEF=45°, ∴∠D=180°﹣∠EFD﹣∠DEF=180°﹣90°﹣45°=45°, ∵AB∥DE, ∴∠1=∠D=45°, ∴∠AFD=∠1﹣∠A=45°﹣30°=15°, 故选:A.
故选:C.
11. (2021•辽宁省本溪市) 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若 1 80 ,则 2 的度数是( )
A. 80°
B. 95°
C. 100°
D. 110°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3=∠4=35°,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A=90°-30°=60°,
C. 60
D. 70
【答案】C
【解析】
【分析】取 ED, FB 的交点为点 G ,过点 G 作平行于 CD 的线 MN ,利用两直线平行的性
质,找到角之间的关系,通过等量代换即可求解.
【详解】解:取 ED, FB 的交点为点 G ,过点 G 作平行于 CD 的线 MN ,如下图:
根据题意: CED 70, BFC 130 , EFG 50 , EGF 180 50 70 60 , MN / /CD / / AB , B BGN, D DGN , B D BGN DGN BGD , ED, BF 相交于点 G , EGF BGD 60 , B D 60 ,
中考数学专题题库∶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专题题库∶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综合题及答案解析一、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如图,平台AB高为12m,在B处测得楼房CD顶部点D的仰角为45°,底部点C的俯角为30°,求楼房CD的高度(3=1.7).【答案】32.4米.【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多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关系式求解.试题解析:如图,过点B作BE⊥CD于点E,根据题意,∠DBE=45°,∠CBE=30°.∵AB⊥AC,CD⊥AC,∴四边形ABEC为矩形,∴CE=AB=12m,在Rt△CBE中,cot∠CBE=BE CE,∴BE=CE•cot30°=12×3=123,在Rt△BDE中,由∠DBE=45°,得DE=BE=123.∴CD=CE+DE=12(3+1)≈32.4.答:楼房CD的高度约为32.4m.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2.已知Rt△ABC中,∠ACB=90°,点D、E分别在BC、AC边上,连结BE、AD交于点P,设AC=kBD,CD=kAE,k为常数,试探究∠APE的度数:(1)如图1,若k=1,则∠APE的度数为;(2)如图2,若k=3,试问(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求出∠APE的度数.(3)如图3,若k=3,且D、E分别在CB、CA的延长线上,(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1)45°;(2)(1)中结论不成立,理由见解析;(3)(2)中结论成立,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判断出四边形ADBF是平行四边形,得出BD=AF,BF=AD,进而判断出△FAE≌△ACD,得出EF=AD=BF,再判断出∠EFB=90°,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四边形ADBF是平行四边形,得出BD=AF,BF=AD,进而判断出△FAE∽△ACD,再判断出∠EFB=90°,即可得出结论;(3)先判断出四边形ADBF是平行四边形,得出BD=AF,BF=AD,进而判断出△ACD∽△HEA,再判断出∠EFB=9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如图1,过点A作AF∥CB,过点B作BF∥AD相交于F,连接EF,∴∠FBE=∠APE,∠FAC=∠C=90°,四边形ADBF是平行四边形,∴BD=AF,BF=AD.∵AC=BD,CD=AE,∴AF=AC.∵∠FAC=∠C=90°,∴△FAE≌△ACD,∴EF=AD=BF,∠FEA=∠ADC.∵∠ADC+∠CAD=90°,∴∠FEA+∠CAD=90°=∠EHD . ∵AD ∥BF , ∴∠EFB=90°. ∵EF=BF , ∴∠FBE=45°, ∴∠APE=45°.(2)(1)中结论不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A 作AF ∥CB ,过点B 作BF ∥AD 相交于F ,连接EF ,∴∠FBE=∠APE ,∠FAC=∠C=90°,四边形ADBF 是平行四边形, ∴BD=AF ,BF=AD . ∵3BD ,3AE ,∴3AC CDBD AE ==. ∵BD=AF ,∴3AC CDAF AE==. ∵∠FAC=∠C=90°, ∴△FAE ∽△ACD ,∴3AC AD BFAF EF EF ===,∠FEA=∠ADC . ∵∠ADC+∠CAD=90°,∴∠FEA+∠CAD=90°=∠EMD . ∵AD ∥BF , ∴∠EFB=90°.在Rt △EFB 中,tan ∠FBE=33EF BF =, ∴∠FBE=30°, ∴∠APE=30°,(3)(2)中结论成立,如图3,作EH ∥CD ,DH ∥BE ,EH ,DH 相交于H ,连接AH ,∴∠APE=∠ADH ,∠HEC=∠C=90°,四边形EBDH 是平行四边形, ∴BE=DH ,EH=BD . ∵3BD ,3AE ,∴3AC CDBD AE==. ∵∠HEA=∠C=90°, ∴△ACD ∽△HEA ,∴3AD ACAH EH==∠ADC=∠HAE . ∵∠CAD+∠ADC=90°, ∴∠HAE+∠CAD=90°, ∴∠HAD=90°.在Rt △DAH 中,tan ∠ADH=3AHAD= ∴∠ADH=30°, ∴∠APE=30°.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3.如图,反比例函数() 0k y k x=≠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 2y x = 的图象相交于A (1,a ),B 两点,点C 在第四象限,CA ∥y 轴,90ABC ∠=︒. (1)求k 的值及点B 的坐标; (2)求tanC 的值.【答案】(1)2k =,()1,2B --;(2)2. 【解析】【分析】(1)先根据点A 在直线y=2x 上,求得点A 的坐标,再根据点A 在反比例函数()0ky k x=≠ 的图象上,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k 的值,再根据点A 、B 关于原点对称即可求得点B 的坐标;(2)作BH ⊥AC 于H ,设AC 交x 轴于点D ,根据90ABC ∠=︒ , 90BHC ∠=︒ ,可得C ABH ∠∠=,再由已知可得AOD ABH ∠∠=,从而得C AOD ∠∠=,求出Ctan 即可.【详解】(1)∵点A (1,a )在2y x =上, ∴a =2,∴A (1,2),把A (1,2)代入 ky x= 得2k =, ∵反比例函数()0ky k x=≠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 2y x =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 ∴A B 、 两点关于原点O 中心对称,∴()12B --, ; (2)作BH ⊥AC 于H ,设AC 交x 轴于点D ,∵90ABC ∠=︒ , 90BHC ∠=︒ ,∴C ABH ∠∠=,∵CA ∥y 轴,∴BH ∥x 轴,∴AOD ABH ∠∠=,∴C AOD ∠∠=,∴AD 22OD 1tanC tan AO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与一次函数综合问题,涉及到待定系数法、中心对称、三角函数等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小题求出∠C=∠AOD是关键.4.如图13,矩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关于的对称图形为.(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2)连接,若,.①求的值;②若点为线段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连接,一动点从点出发,以的速度沿线段匀速运动到点,再以的速度沿线段匀速运动到点,到达点后停止运动.当点沿上述路线运动到点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时,求的长和点走完全程所需的时间.【答案】(1)详见解析;(2)①②和走完全程所需时间为【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2)①构造直角三角形求;②先确定点沿上述路线运动到点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时的位置,再计算运到的时间.试题解析:解:(1)证明:四边形是矩形.与交于点O,且关于对称四边形是菱形.(2)①连接,直线分别交于点,交于点关于的对称图形为在矩形中,为的中点,且O为AC的中点为的中位线同理可得:为的中点,②过点P作交于点由运动到所需的时间为3s由①可得,点O以的速度从P到A所需的时间等于以从M运动到A即:由O运动到P所需的时间就是OP+MA和最小.如下图,当P运动到,即时,所用时间最短.在中,设解得:和走完全程所需时间为考点:菱形的判定方法;构造直角三角形求三角函数值;确定极值时动点的特殊位置5.如图,抛物线y=﹣x2+3x+4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点D在抛物线上且横坐标为3.(1)求tan∠DBC的值;(2)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且∠DBP=45°,求点P的坐标.【答案】(1)tan∠DBC=;(2)P(﹣,).【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CD,过点D作DE⊥BC于点E.利用抛物线解析式可以求得点A、B、C、D的坐标,则可得CD//AB,OB=OC,所以∠BCO=∠BCD=∠ABC=45°.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图中相关线段间的关系可得BC=4,BE=BC﹣DE=.由此可知tan∠DBC=;(2)过点P作PF⊥x轴于点F.由∠DBP=45°及∠ABC=45°可得∠PBF=∠DBC,利用(1)中的结果得到:tan∠PBF=.设P(x,﹣x2+3x+4),则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推知=,通过解方程求得点P的坐标为(﹣,).试题解析:(1)令y=0,则﹣x2+3x+4=﹣(x+1)(x﹣4)=0,解得 x1=﹣1,x2=4.∴A(﹣1,0),B(4,0).当x=3时,y=﹣32+3×3+4=4,∴D(3,4).如图,连接CD,过点D作DE⊥BC于点E.∵C(0,4),∴CD//AB,∴∠BCD=∠ABC=45°.在直角△OBC中,∵OC=OB=4,∴BC=4.在直角△CDE中,CD=3.∴CE=ED=,∴BE=BC﹣DE=.∴tan∠DBC=;(2)过点P作PF⊥x轴于点F.∵∠CBF=∠DBP=45°,∴∠PBF=∠DBC,∴tan∠PBF=.设P(x,﹣x2+3x+4),则=,解得 x1=﹣,x2=4(舍去),∴P(﹣,).考点:1、二次函数;2、勾股定理;3、三角函数6.如图,AB是圆O的直径,O为圆心,AD、BD是半圆的弦,且∠PDA=∠PBD.延长PD 交圆的切线BE于点E(1)判断直线PD是否为⊙O的切线,并说明理由;(2)如果∠BED=60°,3PA的长;(3)将线段PD以直线AD为对称轴作对称线段DF,点F正好在圆O上,如图2,求证:四边形DFBE为菱形.【答案】(1)证明见解析;(2)1;(3)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连接OD,由AB是圆O的直径可得∠ADB=90°,进而求得∠ADO+∠PDA=90°,即可得出直线PD为⊙O的切线;(2)根据BE是⊙O的切线,则∠EBA=90°,即可求得∠P=30°,再由PD为⊙O的切线,得∠PDO=90°,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OD,由勾股定理得OP,即可得出PA;(3)根据题意可证得∠ADF=∠PDA=∠PBD=∠ABF,由AB是圆O的直径,得∠ADB=90°,设∠PBD=x°,则可表示出∠DAF=∠PAD=90°+x°,∠DBF=2x°,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出x 的值,可得出△BDE是等边三角形.进而证出四边形DFBE为菱形.【详解】(1)直线PD为⊙O的切线,理由如下:如图1,连接OD,∵AB是圆O的直径,∴∠ADB=90°,∴∠ADO+∠BDO=90°,又∵DO=BO,∴∠BDO=∠PBD,∵∠PDA=∠PBD,∴∠BDO=∠PDA,∴∠ADO+∠PDA=90°,即PD⊥OD,∵点D在⊙O上,∴直线PD为⊙O的切线;(2)∵BE是⊙O的切线,∴∠EBA=90°,∵∠BED=60°,∴∠P=30°,∵PD为⊙O的切线,∴∠PDO=90°,在Rt△PDO中,∠P=30°,PD=3,∴0 tan30ODPD=,解得OD=1,∴22PO PD OD=+=2,∴PA=PO﹣AO=2﹣1=1;(3)如图2,依题意得:∠ADF=∠PDA,∠PAD=∠DAF,∵∠PDA=∠PBD∠ADF=∠ABF,∴∠ADF=∠PDA=∠PBD=∠ABF,∵AB是圆O的直径,∴∠ADB=90°,设∠PBD=x°,则∠DAF=∠PAD=90°+x°,∠DBF=2x°,∵四边形AFBD内接于⊙O,∴∠DAF+∠DBF=180°,即90°+x+2x=180°,解得x=30°,∴∠ADF=∠PDA=∠PBD=∠ABF=30°,∵BE、ED是⊙O的切线,∴DE=BE,∠EBA=90°,∴∠DBE=60°,∴△BDE是等边三角形,∴BD=DE=BE,又∵∠FDB=∠ADB﹣∠ADF=90°﹣30°=60°∠DBF=2x°=60°,∴△BDF是等边三角形,∴BD=DF=BF,∴DE=BE=DF=BF,∴四边形DFBE为菱形.【点睛】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和菱形的性质,是中档题,难度较大.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DE交x轴于点E(30,0),交y轴于点D(0,40),直线AB:y=13x+5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交直线DE于点P,过点E作EF⊥x轴交直线AB于点F,以EF为一边向右作正方形EFGH.(1)求边EF的长;(2)将正方形EFGH沿射线FB的方向以每秒10个单位的速度匀速平移,得到正方形E1F1G1H1,在平移过程中边F1G1始终与y轴垂直,设平移的时间为t秒(t>0).①当点F1移动到点B时,求t的值;②当G1,H1两点中有一点移动到直线DE上时,请直接写出此时正方形E1F1G1H1与△APE 重叠部分的面积.【答案】(1)EF=15;(2)①10;②120;【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点E(30,0),点D(0,40),求出直线DE的直线解析式y=-43x+40,可求出P点坐标,进而求出F点坐标即可;(2)①易求B(0,5),当点F1移动到点B时,1010=10;②F点移动到F'10t,F垂直x轴方向移动的距离是t,当点H运动到直线DE上时,在Rt△F'NF中,NFNF'=13,EM=NG'=15-F'N=15-3t,在Rt△DMH'中,43MHEM'=,t=4,S=12×(12+454)×11=10238;当点G运动到直线DE上时,在Rt△F'PK中,PKF K'=13,PK=t-3,F'K=3t-9,在Rt△PKG'中,PKKG'=31539tt--+=43,t=7,S=15×(15-7)=120.【详解】(1)设直线DE的直线解析式y=kx+b,将点E(30,0),点D(0,40),∴30040k bb+=⎧⎨=⎩,∴4340 kb⎧=-⎪⎨⎪=⎩,∴y=﹣43x+40,直线AB与直线DE的交点P(21,12),由题意知F(30,15),∴EF=15;(2)①易求B(0,5),∴BF=1010,∴当点F1移动到点B时,t=101010÷=10;②当点H运动到直线DE上时,F点移动到F'10,在Rt△F'NF中,NFNF'=13,∴FN=t,F'N=3t,∵MH'=FN=t,EM=NG'=15﹣F'N=15﹣3t,在Rt△DMH'中,43MHEM'=,∴41533tt=-,∴t=4,∴EM=3,MH'=4,∴S=1451023(12)11248⨯+⨯=;当点G运动到直线DE上时,F 点移动到F'的距离是10t , ∵PF =310,∴PF'=10t ﹣310,在Rt △F'PK 中,13PK F K =', ∴PK =t ﹣3,F'K =3t ﹣9,在Rt △PKG'中,PK KG '=31539t t --+=43, ∴t =7,∴S =15×(15﹣7)=120.【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利用三角形的正切值求边的关系,利用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建立边之间的联系,准确确定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8.在Rt △ABC 中,∠ACB=90°,AB=7,AC=2,过点B 作直线m ∥AC ,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A′B′C(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B′),射线CA′,CB′分別交直线m 于点P ,Q .(1)如图1,当P 与A′重合时,求∠ACA′的度数;(2)如图2,设A ′B′与BC 的交点为M ,当M 为A′B′的中点时,求线段PQ 的长;(3)在旋转过程中,当点P ,Q 分别在CA′,CB′的延长线上时,试探究四边形PA'B′Q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四边形PA′B′Q 的最小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60°;(2)PQ =72;(3)存在,S 四边形PA 'B ′Q =33【解析】(1)由旋转可得:AC =A 'C =2,进而得到BC 3=,依据∠A 'BC =90°,可得cos ∠A 'CB 3'BC A C ==,即可得到∠A 'CB =30°,∠ACA '=60°; (2)根据M 为A 'B '的中点,即可得出∠A =∠A 'CM ,进而得到PB 3=BC 32=,依据tan ∠Q =tan ∠A 32=,即可得到BQ =BC 3⨯=2,进而得出PQ =PB +BQ 72=; (3)依据S 四边形PA 'B 'Q =S △PCQ ﹣S △A 'CB '=S △PCQ 3-,即可得到S 四边形PA 'B 'Q 最小,即S △PCQ 最小,而S △PCQ 12=PQ ×BC 32=PQ ,利用几何法即可得到S △PCQ 的最小值=3,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由旋转可得:AC =A 'C =2.∵∠ACB =90°,AB 7=,AC =2,∴BC 3=.∵∠ACB =90°,m ∥AC ,∴∠A 'BC =90°,∴cos ∠A 'CB 3'BC A C ==,∴∠A 'CB =30°,∴∠ACA '=60°;(2)∵M 为A 'B '的中点,∴∠A 'CM =∠MA 'C ,由旋转可得:∠MA 'C =∠A ,∴∠A =∠A 'CM ,∴tan ∠PCB =tan ∠A 3=,∴PB 3=BC 32=. ∵∠BQC =∠BCP =∠A ,∴tan ∠BQC =tan ∠A 3=,∴BQ =BC 3⨯=2,∴PQ =PB +BQ 72=; (3)∵S 四边形PA 'B 'Q =S △PCQ ﹣S △A 'CB '=S △PCQ 3-,∴S 四边形PA 'B 'Q 最小,即S △PCQ 最小,∴S △PCQ 12=PQ ×BC 32=PQ , 取PQ 的中点G . ∵∠PCQ =90°,∴CG 12=PQ ,即PQ =2CG ,当CG 最小时,PQ 最小,∴CG ⊥PQ ,即CG 与CB 重合时,CG 最小,∴CG min 3=,PQ min =23,∴S △PCQ 的最小值=3,S 四边形PA 'B 'Q =33-;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解题时注意:旋转变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14x 2+bx +c 与直线y =12x ﹣3分别交x 轴、y 轴上的B 、C 两点,设该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A ,顶点为点D ,连接CD 交x 轴于点E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及点D 的坐标;(2)求∠DCB 的正切值;(3)如果点F 在y 轴上,且∠FBC =∠DBA +∠DCB ,求点F 的坐标.【答案】(1)21y 234x x =-+-,D (4,1);(2)13;(3)点F 坐标为(0,1)或(0,﹣18).【解析】【分析】(1)y =12x ﹣3,令y =0,则x =6,令x =0,则y =﹣3,求出点B 、C 的坐标,将点B 、C 坐标代入抛物线y =﹣14x 2+bx+c ,即可求解; (2)求出则点E (3,0),EH =EB•sin ∠OBC 5CE =2,则CH 5解; (3)分点F 在y 轴负半轴和在y 轴正半轴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详解】(1)y =12x ﹣3,令y =0,则x =6,令x =0,则y =﹣3, 则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6,0)、(0,﹣3),则c =﹣3, 将点B 坐标代入抛物线y =﹣14x 2+bx ﹣3得:0=﹣14×36+6b ﹣3,解得:b =2,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14x 2+2x ﹣3,令y =0,则x =6或2, 即点A (2,0),则点D (4,1);(2)过点E作EH⊥BC交于点H,C、D的坐标分别为:(0,﹣3)、(4,1),直线CD的表达式为:y=x﹣3,则点E(3,0),tan∠OBC=3162OCOB==,则sin∠OBC=5,则EH=EB•sin∠OBC=5,CE=32,则CH=5,则tan∠DCB=13 EHCH=;(3)点A、B、C、D、E的坐标分别为(2,0)、(6,0)、(0,﹣3)、(4,1)、(3,0),则BC=35,∵OE=OC,∴∠AEC=45°,tan∠DBE=164-=12,故:∠DBE=∠OBC,则∠FBC=∠DBA+∠DCB=∠AEC=45°,①当点F在y轴负半轴时,过点F作FG⊥BG交BC的延长线与点G,则∠GFC=∠OBC=α,设:GF=2m,则CG=GFtanα=m,∵∠CBF=45°,∴BG=GF,即:35+m=2m,解得:m=35,CF=22+=5m=15,GF CG故点F(0,﹣18);②当点F在y轴正半轴时,同理可得:点F(0,1);故:点F坐标为(0,1)或(0,﹣1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相关知识,其中(3),确定∠FBC=∠DBA+∠DCB=∠AEC=45°,是本题的突破口.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1,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平分∠BAC分别交BC、BD于E、F,(1)求证:△ABF∽△ACE;(2)求tan∠BAE的值;(3)在线段AC上找一点P,使得PE+PF最小,求出最小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tan∠EAB2﹣1;(3)PE+PF的最小值为+22【解析】【分析】(1)根据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断即可;(2)如图1中,作EH⊥AC于H.首先证明BE=EH=HC,设BE=EH=HC=x,构建方程求出x 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2中,作点F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H,连接EH交AC于点P,连接PF,此时PF+PE的值最小,最小值为线段EH的长;【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E=∠ABF=∠CAB=45°,∵AE平分∠CAB,∴∠EAC=∠BAF=22.5°,∴△ABF ∽△ACE .(2)解:如图1中,作EH ⊥AC 于H .∵EA 平分∠CAB ,EH ⊥AC ,EB ⊥AB ,∴BE =EB ,∵∠HCE =45°,∠CHE =90°,∴∠HCE =∠HEC =45°,∴HC =EH ,∴BE =EH =HC ,设BE =HE =HC =x ,则EC =2x , ∵BC =2+1,∴x+x =2+1,∴x =1,在Rt △ABE 中,∵∠ABE =90°,∴tan ∠EAB =221BE AB ==+﹣1. (3)如图2中,作点F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H ,连接EH 交AC 于点P ,连接PF ,此时PF+PE 的值最小.作EM ⊥BD 于M .BM =EM =22, ∵AC 22AB BC +2,∴OA =OC =OB =12AC =222+ , ∴OH =OF =OA•tan ∠OAF =OA•tan ∠EAB =222+ •2﹣1)=22,∴HM =OH+OM =222+, 在Rt △EHM 中,EH =2222222EM HM 22⎛⎫⎛⎫+++ ⎪ ⎪ ⎪ ⎪⎝⎭⎝⎭= =22+.. ∴PE+PF 的最小值为22+..【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1.如图,△ABC 是边长为6cm 的等边三角形,点D 从B 点出发沿B→A 方向在线段BA 上以a cm/s 速度运动,与此同时,点E 从线段BC 的某个端点出发,以b cm/s 速度在线段BC 上运动,当D 到达A 点后,D 、E 运动停止,运动时间为t (秒).(1)如图1,若a=b=1,点E 从C 出发沿C→B 方向运动,连AE 、CD ,AE 、CD 交于F ,连BF .当0<t <6时:①求∠AFC 的度数;②求222AF FC BF AF FC+-⋅的值; (2)如图2,若a=1,b=2,点E 从B 点出发沿B→C 方向运动,E 点到达C 点后再沿C→B 方向运动.当t≥3时,连DE ,以DE 为边作等边△DEM ,使M 、B 在DE 两侧,求M 点所经历的路径长.【答案】(1)①120°;②1;(2)当3≤t≤6时,M 点所经历的路径长为3.【解析】【分析】(1)①如图1,由题可得BD =CE =t ,易证△BDC ≌△CEA ,则有∠BCD =∠CAE ,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得∠EFC =60°,即可得到∠AFC =120°;②延长FD 到G ,使得FG =FA ,连接GA 、GB ,过点B 作BH ⊥FG 于H ,如图2,易证△FAG 是等边三角形,结合△ABC 是等边三角形可证到△AGB ≌△AFC ,则有GB =FC ,∠AGB =∠AFC =120°,从而可得∠BGF =60°.设AF =x ,FC =y ,则有FG =AF =x ,BG =CF =y .在Rt △BHG 中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H =32y ,GH =12y ,从而有FH =x ﹣12y .在Rt△BH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F2=x2﹣xy+y2,代入所求代数式就可解决问题;(2)过点E作EN⊥AB于N,连接MC,如图3,由题可得∠BEN=30°,BD=t,CE=2t﹣6,从而有BE=12﹣2t,BN=6﹣t,进而可得DN=EC.由△DEM是等边三角形可得DE=EM,∠DEM=60°,从而可得∠NDE=∠MEC,进而可证到△DNE≌△ECM,则有∠DNE=∠ECM=90°,故M点运动的路径为过点C垂直于BC的一条线段.然后只需确定点M的始点和终点位置,就可解决问题.【详解】(1)如图1,由题可得BD=CE=t.∵△ABC是等边三角形,∴BC=AC,∠B=∠ECA=60°.在△BDC和△CEA中,BD CEB ECABC AC=⎧⎪∠=∠⎨⎪=⎩,∴△BDC≌△CEA,∴∠BCD=∠CAE,∴∠EFC=∠CAE+∠ACF=∠BCD+∠ACF=∠ACB=60°,∴∠AFC=120°;②延长FD到G,使得FG=FA,连接GA、GB,过点B作BH⊥FG于H,如图2.∵∠AFG=180°﹣120°=60°,FG=FA,∴△FAG是等边三角形,∴AG=AF=FG,∠AGF=∠GAF=60°.∵△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AC=60°,∴∠GAF=∠BAC,∴∠GAB=∠FAC.在△AGB和△AFC中,AG AFGAB FACAB AC=⎧⎪∠=∠⎨⎪=⎩,∴△AGB≌△AFC,∴GB=FC,∠AGB=∠AFC=120°,∴∠BGF=60°,∴∠GBH=30°.设AF=x,FC=y,则有FG=AF=x,BG=CF=y.在Rt△BHG中,GH=12y,BH=y,∴FH=FG﹣GH=x﹣12y.在Rt△BHF中,BF2=BH2+FH2=(2y)2+(x﹣12y)2=x2﹣xy+y2,∴222AF FC BFAF FC+-⋅=2222x y x xy yxy+--+()=1;(2)过点E作EN⊥AB于N,连接MC,如图3,由题可得:∠BEN=30°,BD=1×t=t,CE=2(t﹣3)=2t﹣6,∴BE=6﹣(2t﹣6)=12﹣2t,BN=12BE=6﹣t,∴DN=t﹣(6﹣t)=2t﹣6,∴DN=EC.∵△DEM是等边三角形,∴DE=EM,∠DEM=60°.∵∠NDE+∠NED=90°,∠NED+∠MEC=180°﹣30°﹣60°=90°,∴∠NDE=∠MEC.在△DNE和△ECM中,∵DN ECNDE CEMDE EM=⎧⎪∠=∠⎨⎪=⎩,∴△DNE≌△ECM,∴∠DNE=∠ECM=90°,∴M点运动的路径为过点C垂直于BC的一条线段.当t=3时,E在点B,D在AB的中点,此时CM=EN=CD=BC•sin B=6×32=33;当t=6时,E在点C,D在点A,此时点M在点C;∴当3≤t≤6时,M点所经历的路径长为3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勾股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构造旋转型全等三角形(由共顶点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组成)是解决第1(2)小题的关键,证到∠ECM=90°是解决第(2)小题的关键.12.如图,由一段斜坡AB的高AD长为0.6米,ABD30∠=o,为了达到无障碍通道的坡道标准,现准备把斜坡改长,使ACD 5.71∠=o.()1求斜坡AB的长;()2求斜坡新起点C与原起点B的距离.(精确到0.01米)(参考数据:3 1.732≈,tan5.710.100)≈o【答案】()1?AB 1.2=米;()2斜坡新起点C与原起点B的距离为4.96米.【解析】【分析】()1在Rt ABDV中,根据AB AD sin30=÷o计算即可;()2分别求出CD、B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在Rt ABD V 中,1AB AD sin300.6 1.2(2=÷=÷=o 米),()2在Rt ABD V 中,BD AD tan300.6 1.039(3=÷=÷≈o 米), 在Rt ACD V 中,CD AD tan5.716(=÷≈o 米),BC CD BD 6 1.039 4.96(∴=-=-=米).答:求斜坡AB 的长为1.2米,斜坡新起点C 与原起点B 的距离为4.96米.【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1:相似三角形的证明与计算
【基本结论】1.比例.2.三角形相似的判定:(1)(2)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3)3.的平方。
【基础练习】1.相似三角形.2. 如图,BD、CE是△△AED∽△ACB.3. 如图,等边△ABC中,P上一点,且∠APD=600,BP长.4.E是AC边上一∠ADE=∠C.求证:AE•AC.ABC的边BC上的高,,求证:△ABE∽△ADC.都是等边三角形,AD、F、G,AD、BE交于(2)AF·FC=BF·FH.E是AC上的点,延F.若AE∶EC=1∶2,的值.E,过E作EF∥AB,11CD EF=.10. 如图,M 为线段AB 的中点,AE 与BD 交于点C ,∠DME =∠A =∠B =α,且DM 交AC 于F ,ME 交BC 于G .(1)写出图中三对相似三角形,并证明其中的一对; (2)连结FG ,如果α=45°,AB=AF =3,求FG 的长.11. 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过点O 作弦BC 的平行线,交过点A 的切线AP 于点P ,连结AC . (1)求证:ABC POA △∽△; (2)若2OB =,72OP =,求BC 的长.12. 如图,⊙O 中,弦AB CD 、相交于AB 的中点E ,连接AD 并延长至点F , 使DF AD =,连接BC 、BF .(1)求证:CBE AFB △∽△;(2)当58BE FB =时,求CBAD的值13.在△ABC 中,∠C =90°,AC =3,BC =4.O 为BC 边上一点,以O 为圆心,OB 为半径作半圆与BC 边和AB 边分别交于点D 、点E ,连结DE .过点E 作半圆O 的切线,当切线与AC 边相交时,设交点为F .求证:△F AE 是等腰三角形.14. 已知,延长BC 到D ,使.取的中点,连结交于点. (1)求的值;(2)若,求的长.15.如图1,在Rt △ABC 中,∠BAC =90°,AD ⊥BC 于点D ,点O 是AC 边上一点,连接BO 交AD 于F ,OE ⊥OB 交BC 边于点E . (1)求证:△ABF ∽△COE ;(2)当O 为AC 边中点,2AC AB = 时,如图2,求OFOE ; (3) 当O 为AC 边中点,ACn AB= 时,请直接写出OFOE的值.ABC △CD BC =AB F FD AC E AEACAB a FB EC ==,AC BBAACE D DEC O F 图1图2F16. 如图,已知抛物线y=34x2+bx+c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A点的坐标为(-1,0),过点C的直线y=34tx-3与x轴交于点Q,点P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H⊥OB于点H.若PB=5t,且0<t<1.(1)填空:点C的坐标是_____,b=_____,c=_____;(2)求线段QH的长(用含t的式子表示);(3)依点P的变化,是否存在t的值,使以P、H、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17. 已知,如图1,过点E(0,-1)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l,抛物线214y x=上的两点A B、的横坐标分别为-1和4,直线AB交y轴于点F,过点A、B 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D,连接CF、DF.(1)求点A、B、F的坐标;(2)求证:CF⊥DF;(3)点P是抛物线214y x=对称轴右侧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Q⊥PO交x轴于点Q,是否存在点P使得△OPQ与△CDF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22)(mkmxy-++=图象与轴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与轴的交点为.设的外接圆的圆心为点.(1)求与轴的另一个交点D 的坐标; (2)如果恰好为的直径,且的面积等于,求和的值.19.如图,A 、P 、B 、C 是⊙O 上的四点,∠APC =∠BPC = 60︒,AB 与PC 交于Q 点.(1)判断△ABC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求证:; (3)若∠ABP = 15︒,△ABC 的面积为4,求PC 的长.20. 如图,AB 是⊙O 的直径,过点A 作⊙O 的切线并在其上取一点C ,连接OC 交⊙O 于点D ,BD 的延长线交AC 于E ,连接AD . (1)求证:△CDE ∽△CAD ; (2)若AB =2,AC =2,求AE 的长.21. 已知,如图,直线l 经过A (2,0)和B (0,4)两点,它与抛物线2ax y =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点C ,又知△AOC 的面积为2,(1)求直线AB 的函数关系式和a 的值.(2)在y 轴上有点P ,使由P 、C 、B 三点组成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求点P 的坐标. (3)在y 轴上有一点Q ,使△COQ 是以O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Q 点的坐标;x 1(0)A x ,2(0)B x ,y C ABC △P P ⊙y AB P ⊙ABC △5m k QBAQPB AP =3【巩固练习】1. 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求其边长.2、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DEFG 是矩形,A 在EF 上,DG=5,求DE 的长.3、已知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高,求证:22ACBC=AD DB .4.四边形ABCD 、DEFG 都是正方形,连接AE 、CG ,AE 与CG 相交于点M ,CG 与AD 相交于点N .求证:(1)AE=CG ;(2)AN ·DN=CN ·MN .5. 如图,已知DE ∥BC,CD 和BE 相交于O,若S △DOE ︰S △COB=9︰16,求AD ︰DB.6、如图,S ADE ∆=0.5S ABC ∆,且∠1=∠B,求DE ︰BC.7.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ABC =90°,以AB 上的点O 为圆心,OB 的长为半径的圆与AB 交于点E ,与AC 切于点D .(1)求证:∠ADE =∠ABD ;(2)设AD =2,AE =1,求⊙O 直径的长.8. Rt △ABC 中,有3个内接正方形,DF=9,GK=6,求PQ.9. 如图,DF ∥EG ∥BC ,AD =DE =EB ,且把△ABC 分成三部分,求这三部分的面积之比S1∶S2∶S3.A NM GFEDCBA∙ABCD E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专题1 线段角的计算证明问题第一部分 真题精讲【例1】 如,梯形A B C D 中,A D B C ∥,9038B D C D B D C A D B C =∠===,°,,.求A B 的长.【思路分析】线段,角的计算证明基本都是放在梯形中,利用三角形全等相似,直角三角形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进行考察的。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梯形的性质有很好的理解,并且熟知梯形的辅助线做法。
这道题中未知的是AB,已知的是AD,BC 以及△B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要把未知的AB 也放在已知条件当中去考察.做AE,DF 垂直于BC,则很轻易发现我们将AB 带入到了一个有大量已知条件的直角三角形当中.于是有解如下.【解析】作AE BC ⊥于E D F B C ⊥,于F . DF ∥AE ∴,A DBC ∴ ∥,四边形A E FD 是矩形. 3EF A D A E D F ∴===,.B DCD D F B C =⊥ ,,D F ∴是BD C △的B C 边上的中线.19042B DCD F B C B F ∠=∴=== °,.4431AE BE BF EF ∴==-=-=,.在R t A B E △中,222AB AE BE =+AB ∴==【例2】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 D 中,AD ∥BC ,90D C B ∠=︒,AC BD ⊥于点O ,2,4D C BC ==,求AD 的长.ODCB A【思路分析】 这道题给出了梯形两对角线的关系.求梯形上底.对于这种对角线之间或者和其他线段角有特殊关系(例如对角线平分某角)的题,一般思路是将对角线提出来构造一个三角形.对于此题来说,直接将AC 向右平移,构造一个以D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这样就将AD 转化成了直角三角形中斜边被高分成的两条线段之一,而另一条线段BC 是已知的.于是问题迎刃而解.OEDC B A【解析】过点D 作//D E A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 ∴ BD E BO C ∠=∠. ∵ AC BD ⊥于点O , ∴ 90BO C ∠=︒. ∴ 90BD E ∠=︒. ∵ //AD BC ,∴ 四边形AC ED 为平行四边形. ∴ A D C E =.∵ 90,90BD E D C B ∠=︒∠=︒, ∴ 2DC BC CE =⋅. ∵ 2,4D C BC ==, ∴ 1C E =. ∴ 1AD =此题还有许多别的解法,例如直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关系,证明△ACD 和 △DBC 相似,从而利用比例关系直接求出CD 。
有兴趣的考生可以多发散思维去研究。
【例3】如图,在梯形ABC D 中,AD BC ∥,90B ∠=︒,=25AD BC =,,E 为D C 中点,4tan 3C =.求AE 的长度.EDCBA【思路分析】 这道题是东城的解答题第二部分第一道,就是我们所谓提难度的门槛题。
乍看之下好象直接过D 做垂线之类的方法不行.那该怎样做辅助线呢?答案就隐藏在E 是中点这个条件中.在梯形中,一腰中点是很特殊的.一方面中点本身是多对全等三角形的公共点,另一方面中点和其他底,腰的中点连线就是一些三角形的中线,利用中点的比例关系就可以将已知条件代入.比如这道题,过中点E 做BC 的垂线,那么这条垂线与AD 延长线,BC 就构成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并且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正切值是已经给出的.于是得解.FEMDCBA【解析】过点E 作BC 的垂线交于BC 点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M . 在梯形ABC D 中,AD BC ∥,E 是D C 的中点, ∴M MFC DE CE ∠=∠=, 在M D E ∆和F C E ∆中,M M FC DEM CEF DE CE ∠=∠⎧⎪∠=∠⎨⎪=⎩∴M D E FC E ∆∆≌ . ∴EF ME DM CF ==,∵25AD BC ==,,∴32DM CF ==.在R t F C E ∆中,4tan 3EF C C F==,∴2EF M E ==.在R t A M E ∆中,2AE ==【总结】 以上三道真题,都是在梯形中求线段长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都是要靠做出精妙的辅助线来解决.辅助线的总体思路就是将梯形拆分或者填充成矩形+三角形的组合,从而达到利用已知求未知的目的.一般来说,梯形的辅助线主要有以下5类:1、 过一底的两端做另一底的垂线,拆梯形为两直角三角形+ 一矩形2、 平移一腰,分梯形为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3、 延长梯形两腰交于一点构造三角形4、 平移对角线,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5、 连接顶点与中点延长线交于另一底延长线构筑两个全等三角形或者过中点做底边垂线构筑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以上五种方法就是梯形内线段问题的一般辅助线做法。
对于角度问题,其实思路也是一样的。
通过做辅助线使得已知角度通过平行,全等方式转移到未知量附近。
之前三道例题主要是和线段有关的计算。
我们接下来看看和角度有关的计算与证明问题。
【例4】 如图,在梯形CD AB 中,AB D C ∥,DB 平分A D C ∠,过点A 作AE BD ∥,交C D 的延长线于点E ,且2C E ∠=∠,30BD C ∠=︒,3AD =, 求C D 的长.A BDE【思路分析】 此题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做辅助线就可以得出结果。
但是题目中给的条件都是此类角度问题的基本条件。
例如对角线平分某角,然后有角度之间的关系。
面对这种题目还是需要将已知的角度关系理顺。
首先根据题目中条件,尤其是利用平行线这一条件,可以得出(见下图)角C 与角1,2,3以及角E 的关系。
于是一系列转化过后,发现角C=60度,即三角形DBC 为RT 三角形。
于是得解。
【解析】:∵ AE BD ∥∴13∠=∠,2∠=∠E ∵12∠=∠ ∴3∠=∠E∴32∠=∠+∠=∠AD C E E ∵ 2C E ∠=∠∴60∠=∠=︒AD C BC D ∴梯形ABC D 是等腰梯形 ∴3==BC AD∵230∠=︒,60∠=︒BC D ∴90∠=︒D BC 在R t D BC △中, ∵230∠=︒,3=B C ∴6=C D【例5】已知:PA =4PB =,以AB 为一边作正方形ABCD ,使P 、D 两点落在直线AB 的两侧.如图,当∠APB=45°时,求AB 及PD 的长;【思路分析】这是去年西城一模的压轴题的第一小问。
如果线段角的计算出现在中间部分,往往意味着难度并不会太高。
但是一旦出现在压轴题,那么有的时候往往比函数题,方程题更为棘手。
这题求AB 比较容易,过A 做BP 垂线,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将△APB 分123A BDE成两个有很多已知量的RT △。
但是求PD 时候就很麻烦了。
PD 所在的三角形PAD 是个钝角三角形,所以就需要我们将PD 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试试看。
构筑包含PD 的直角三角形,最简单的就是过P 做DA 延长线的垂线交DA 于F ,DF 交PB 于G 。
这样一来,得到了△PFA △AGE 等多个RT △。
于是与已求出的AB 等量产生了关系,得解。
【解析】:如图,作AE ⊥PB 于点E .∵ △APE 中,∠APE=45°,PA =∴ sin 12A E P A A P E =⋅∠==,cos 12P E P A A P E =⋅∠==.∵ 4PB =,∴ 3BE PB PE =-=.在Rt △ABE 中,∠AEB=90°,∴ AB ==如图,过点P 作AB 的平行线,与DA 的延长线交于F ,设DA 的延长线交PB 于G . 在Rt △AEG 中,可得cos cos 3AE AE AG EAGABE===∠∠,(这一步最难想到,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高分成的两个小直角三角形的角度关系)13EG =,23PG PB BE EG =--=.在Rt △PFG 中,可得cos cos 5PF PG FPG PG ABE =⋅∠=⋅∠=,15FG=.【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涉及到角度的计算证明问题时,一般情况下都是要将已知角度通过平行,垂直等关系过度给未知角度。
所以,构建辅助线一般也是从这个思路出发,利用一些特殊图形中的特殊角关系(例如上题中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高分三角形的角度关系)以及借助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来达到求解的目的。
第二部分 发散思考通过以上的一模真题,我们对线段角的相关问题解题思路有了一些认识。
接下来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些题目。
希望考生先做题,没有思路了看分析,再没思路了再看答案。
【思考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CD AB =.若AC ⊥BD , AD+BC =310, 且︒=∠60ABC , 求CD 的长.【思路分析】 前面我已经分析过,梯形问题无非也就那么几种辅助线的做法。
此题求腰,所以自然是先将腰放在某个RT 三角形中。
另外遇到对角线垂直这类问题,一般都是平移某一条对角线以构造更大的一个RT 三角形,所以此题需要两条辅助线。
在这类问题中,辅助线的方式往往需要交叉运用,如果思想放不开,不敢多做,巧做,就不容易得出答案。
[解法见后文]【思考2】如图,梯形ABCD 中,AD//BC ,∠B=30°,∠C=60°,E ,M ,F ,N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已知BC=7,MN=3,求EF【思路分析】此题有一定难度,要求考生不仅掌握中位线的相关计算方法,也对三点共线提出了要求。
若求EF ,因为BC 已知,所以只需求出AD 即可。
由题目所给角B ,角C 的度数,应该自然联想到直角三角形中求解。
(解法见后)【思考3】已知A B C ∆,延长BC 到D ,使CD BC =.取AB 的中点F ,连结FD 交A C 于点E . ⑴ 求AE AC的值;⑵ 若AB a =,FB EC =,求A C 的长.【思路分析】 求比例关系,一般都是要利用相似三角形来求解。
此题中有一个等量关系BC=CD ,又有F 中点,所以需要做辅助线,利用这些已知关系来构造数个相似三角形就成了获得比例的关键。
(解法见后)【思考4】如图3,△ABC 中,∠A =90°,D 为斜边BC 的中点,E ,F 分别为AB ,AC 上的点,且DE ⊥DF ,若BE =3,CF =4,试求EF 的长.【思路分析】 中点问题是中考几何中的大热点,几乎年年考。
有中点自然有中线,而倍长中线方法也成为解题的关键。
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刚好可以构造出两个全等三角形,很多问题就可以轻松求解。
本题中,D 为中点,所以大家可以看看如何在这个里面构造倍长中线。
(解法见后)ABF E CD【思考5】如图,在四边形ABC D中,E为AB上一点,AD E∆都是等边三角形,∆和B C EAB、BC、C D、DA的中点分别为P、Q、M、N,试判断四边形PQMN为怎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思路分析】此题也是中点题,不同的是上题考察中线,此题考察中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