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地球表面形态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1课件

合集下载

2.2地球的表面形态完

2.2地球的表面形态完
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 或者相邻的板块彼此分离。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 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亚欧板块
非 洲 板 块
太 平 洋 板 块
极 洲
消亡边界Βιβλιοθήκη 南板块生长边界
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地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板块运动 对地貌影响 板 块 碰 撞 张 裂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学习目标
1、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相关地 理现象; 2、能判断背斜、向斜及其形成的地形 类型; 3、通过对地质构造的学习,能解释一 些生活中的现象;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自主学习一:读P36-38及图2-10,回答下列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2、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自主学习三:分析原因或依据(4分钟)
构造地貌 实践意义
采石场
原因或依据
背斜顶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易于采石
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 于储油、储气 隧洞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两翼的水 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岩层新老关 系(判断的 主要依据) 常见地形
岩层中间老, 两侧新
岩层中间新 两侧老
山岭
谷 地
向斜成山
地 形 倒 置
图 示
背斜成谷
成 因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 力,物质易被侵蚀 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更 加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 形成山岭
背斜顶部受 张力,岩性疏松, 易侵蚀;向斜槽部 受挤压,岩性坚 硬,不易侵蚀。

2.2第二节地球表面的形态

2.2第二节地球表面的形态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二、内力作用 与地表形态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四、人类活动和地表形态
地 球 表 面 形 态
地 质 作 用
内 力 作 用
板块运动与 -----板块构造学说 宏观地形
地质构造与 (局部)地形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外 力 作 用
2、断层(地壳的垂直运动)
岩石产生断裂未必形成断层,关键看是否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 位移。
断裂面 断层线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 的强度,发生断裂,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 产生显著的位移,成 为断层。
地垒
地堑
在地垒构造上常形成陡峻的山峰。如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等。
在地堑构造上则常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等。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自学指导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P36) 2.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P36)
师生互动
1.板块构造学说 近几十年解释 大地构造 和 海陆分布规律 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
2.主要观点
完整一块 ,而是被断裂带分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不是 割成 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 运动 状态。
沙丘--风力沉积地貌
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人工修建的梯田
怎样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具有双重性?
海岭
喀斯特地貌(溶洞)---流水溶蚀地貌
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力侵蚀作用
海蚀崖----海浪侵蚀作用
冰碛地貌----冰川沉积地貌
山前冲积扇---流水沉积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流速减慢,导致大 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流速减慢, 导致泥沙淤积,从而形成宽广的冲 击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标准解读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地形和地貌合为地貌(也称地形)。

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

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

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

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

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

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即传统意义上的地貌),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

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

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形成高山、盆地等大地形),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

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的“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2)教学重点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3)教学目标●列表比较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说出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从图上识别六大板块及其边界,并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主要地貌的形成。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地球表面形态课件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地球表面形态课件湘教版必修1

地表高低起伏和 海陆变迁
华山 台湾海峡
汾河谷地
两种运动相伴发生;某时某地可能某种运动占优势 ;但总体上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第四十五页,共86页。
意大利那不勒斯(nà bù lè sī)古庙的三根大理石柱
石灰柱上横线部分代表 曾经(céngjīng)被火山 灰覆盖的部分,
小点(xiǎo diǎn)部分代表海 生动物钻孔部分。
褶皱
地质(dìzhì)
构造
断层
第二十二页,共86页。
思考: 如何判断(pànduàn)背 斜与向斜
第二十三页,共86页。
褶皱
v 基本(jīběn)形 态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第二十四页,共86页。
背斜
新--老--新
第二十五页,共86页。
中老翼新
老--------新--------老
陆侧:海岸山脉(shānmài)、 zh洋uà侧nɡ:)-海-沟。
第十页,共86页。
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
岛弧(dǎohú)链
海岭(hǎilǐng) 海沟(hǎigōu)
大洋板块张裂及俯冲产生的地貌
第十一页,共86页。
2、板块运动对地貌(dìmào)的影响
张裂:裂谷、海洋(hǎiyáng)、海岭
第十二页,共86页。
第四十六页,共86页。
5.读地质构造(gòuzào)示意图,回答:
(1)从地质构造看,A是_,B是,C是_。 (2)A处成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B处成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按地壳运动的运动方向和性质分,该地区在 地质历史上曾有过__和___两种方式的地壳运动。 (4)B和C两座山,从地质成因分析,最大的不同(bù tónɡ 类似于C这种山,我国有_____(举一例)。

2018年秋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地球表面形态课件湘教版

2018年秋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地球表面形态课件湘教版

【解析】 回答第(2)题时注意不要把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位 置颠倒,把海沟写成是由亚欧板块俯冲到太平洋板块之下形成的,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在第(5)题的 回答中不能把红海说成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两个大 陆板块相撞形成的,日本群岛是由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 成的。总之回答填空式问题时应坚持能具体回答就尽量具体回答的 原则,但对于一般规律性东西,不能用具体的事实来代替。
【解析】 第(1)题,图中由于岩层的挤压形成褶皱构造,褶皱 的基本形态分为背斜和向斜;图中没有岩层的断裂和明显位移。第 (2)题,Q 地为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由于 Q 地的地下存在 岩浆活动,它可能使附近的岩石发生变质,因此 Q 地地下可能有大 理岩矿分布;P 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P 地④岩层已被侵 蚀。
2.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 边界 板块运动 宏观地形 类型 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 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 原 消亡 挤压碰撞 边界 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 →|← 压碰撞,常形成海沟、山 脉、岛弧 生长 彼此分离 边界 ←→ 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往往 形成巨大的裂谷
图示
实例 喜马拉雅 山脉、 青藏 高原 美洲西岸 的山脉和 亚洲东部 的岛弧 东非大裂 谷
要点二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或断裂的“痕迹”叫地质构造。由地 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 其判断方法及相应关系如下: 褶皱 地质构造 断层 背斜 向斜 从形 岩层一般向上拱 岩层一般向下弯 岩层受力断裂并 态上 起 曲 沿断裂面有明显 中心部分岩层较 中心部分岩层较 从岩层的新 判 的相对位移 老关系上 老,两翼岩层较新 新,两翼岩层较老 断 方 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 据此回答(1)~(2)题。 (1)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C ) A.地震使海底抬升 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D.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2)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 ) A.岛弧和海沟 B.海岭和海沟 C.海岭和裂谷 D.岛弧和裂谷

2.2地球表面形态

2.2地球表面形态
A.陆陆板块相撞挤压:
褶皱山系 B.陆洋板块相撞挤压: 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2) 两个板块张裂: 裂谷、海洋、海岭(海底)
【合作探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
地理事物的形成(小组讨论)
冰 岛
红 海 东非大 裂谷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反馈练习题
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
沉积地貌
主要分布地区
冲积扇、冲积平原、 湿润、半湿润地区 三角洲
•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 图6-9
返回目录
第6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和地球表面形态


•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 • • •
(1) 下列地貌中,与a附近板块边界 的成因基本一致的是( ) A.雅鲁藏布江谷地 B.菲律宾火山 群 C.东非大裂谷 D.安第斯山脉 (2)图中b处附近因太平洋板块的持续 移动而形成( ) ①岛弧 ②巨大山脉 ③海沟 ④海 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 ④
分类 内力 作用 外力 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来自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隆起或凹陷, 主要是地球内 变质作用、地震 使地表高低 部的热能 起伏 来自地球外 把高山削低、 风化、侵蚀、搬运、 部,主要是 凹地填平,使 沉积、固结成岩 太阳能 地表趋于平坦
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 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C )米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化作用 2. 流水作用 3.风力作用 (1) 风力侵蚀 (雅丹地貌) A. 风蚀柱和风蚀蘑菇 B. 风蚀丘和风蚀洼地 C. 风蚀城堡 (2) 风力沉积: 沙丘、沙垄、黄土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1湘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1湘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1 湘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1 湘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1 湘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2.2《地球表面形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知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及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关系(相互挤压碰撞、彼此分离)及对地形形成,变化的重大影响,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了解家乡的地表形态,认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表形态是长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不断变化的.(2)通过读图分析,模拟野外考察、收集资料等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认识地质构造的类型,基本形态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收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对地表形态是长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根据教材内容,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1)课件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1)课件必修1

地震
动而快速释放能 量引起震动,是
一种地壳运动
产生地形
熔岩物质堆积形成 火山锥、火山口, 个别地方形成火山 熔岩地貌(熔岩高地)
造成地壳断裂和错 动,引起海陆变迁 和地势起伏,表现 为地震裂缝、裂谷 等
反馈练习1
: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A 南极洲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维多利亚女王像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比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影响
来自地球内
内力
部,主要是 放射性元素
1)地壳活动 形成高山或 2)岩浆活动 盆地,使地
作用 衰变产生的 3)变质作用 表变得高低
热能
4)地震等 起伏
外力 作用
来自地球 外部,1) 主要是太 阳能和 2)重力能
1)风化 2)侵蚀 3)搬运
(2) 乙处地貌是:___山__地_______ 成因: 向斜底部因受压力,岩石比较 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反而 成为山岭
例4. 读下图,回答:
D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
是C 。
谷地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山地 顶部受张力易破碎受外力侵蚀成谷地 ;向斜在地貌上是
海岸山脉 岛弧
海沟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海沟)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太平洋板块
(海岸山脉)
美洲板块
安 南极洲板块第
斯 山 脉
美洲板块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大洋板块
三.板块张裂的地带
板北

美 洲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地球表面形态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地球表面形态 新人教版

地层 新老 关系
新 ↓ 老
地层 代号
C
D
S
观测点 坐标
(31°38′13″N,117°50′12″E) (31°37′54″N,117°50′59″E)
(31°38′10″N,117°50′19″E) (31°37′57″N,117°50′52″E)
(31°38′05″N,117°50′32″E) (31°38′01″N,117°50′43″E)
(1)褶皱:强烈的_碰__撞__和_水__平__挤__压__使岩层发生弯曲。
(2)类型:
图中位置 名称
从形态上 判 断 从岩层的 方 新老关系 法上
图示

_背__斜__
岩层一般_向__上__ _拱__起__
中心部分岩层 较_老__,两翼岩 层较_新__
乙 _向__斜__
岩层一般向__下__弯__曲___
丙 500/300
5.乙地地形可能属于 (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乙地地形成因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适合在乙地寻找油气 C.修建一条南北走向的隧道可选择乙地 D.甲丙处钻井会发现同一含煤层
【解析】5选B,6选A。第5题,根据海拔数字判断乙处为 一谷地;从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分析,该段岩层向上拱 起,为背斜。综合分析应为背斜谷。第6题,背斜谷主要 是由于外力侵蚀而形成的。
②当岩层形态不完整时,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 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向斜中心 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这是判断背斜和 向斜最科学的依据。例如,下面四幅图中A、C为背斜,B、 D为向斜。
(2)断层判断方法。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 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 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 层,若只有断裂但无错动、位移则不是断层而仅为断裂 (地质学上将断裂称为节理)。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课标阐释
自主预习
合作学习
当堂检测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板块 运动
边界类型
示意图
明显 地形
合作学习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白雪皑皑,冰川广布,为人间圣境。一 位在青藏高原上的旅行者,捡到一块石头,他惊奇地发现,这块石头 中含有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
结合材料探究: (1)青藏高原上能捡到含有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在青藏高原
地质 作用
主要能量 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内力 作用
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地震等
使地表变得高 低起伏
外力 地球外部 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 使地表趋于缓
作用 的太阳能 搬运和堆积 和平坦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今天各种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长期共同作用

原千沟万壑
沉积地 貌
大河中下游地区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课标阐释
自主预习
合作学习
当堂检测
一二三四
(2)风力作用。
类型 表 现 侵蚀地貌 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沉积地貌 黄土高原的黄土、干旱地区的沙丘
链接生活:“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 是你的气概…◆ 全…书优”质一试题首随意《编辑长◆江课堂之教学流歌程完》美展抒示 发◆ 独了家研中发错华题组卷儿系统女对长江的无 限赞美之情。试分析说明长江上、中、下游主要的外力作用和地 貌。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课标阐释
自主预习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1)教案湘教版必修1(2021年整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1)教案湘教版必修1(2021年整

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1)教案湘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1)教案湘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1)教案湘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在高中地理体系中,地球表面形态及其成因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理论,是解决区域地理问题必须借助的重要知识,而且初中阶段学生对地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了,掌握这一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区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理解,对今后顺利开展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堂课的地理韵味很浓,理论性又比较强,特别是其中出现的一些专门的地理术语比较多,使之成为目前高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3.学会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一般方法。

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2.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着地表形态。

完成1~2题。

1.下列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沉积作用④侵蚀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

【答案】 A
2.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
【解析】外力作用主要是“削高填低”,会使高的地方变低,同时也会使低的地方增高。

【答案】 C
下面是相同比例尺同一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图。

完成3~4题。

3.该地区属于( )
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
【解析】考查等高线、褶皱的判断和应用。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作辅助线,中间比两侧地势低——山谷),且有河流发育;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可知该地地层由中心向两翼岩层由老到新,所以地质构造是背斜(背斜成谷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答案】 B
4.该地区( )
A.背斜储水
B.向斜储油
C.背斜下部开凿隧道比较安全
D.图中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
【解析】背斜储油、向斜储水;背斜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保持隧道干燥。

河流流向为由北向南(水往低处流)。

【答案】 C
5.下图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背面图案,图中各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流水沉积 B.乙—风力侵蚀
C.丙—流水溶蚀 D.丁—断裂下陷
【解析】长江三峡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珠穆朗玛峰为褶皱山,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为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壶口瀑布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 C
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中①②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
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7.图中③示意的是( )
A.大西洋中脊 B.①②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中脊 D.印度洋中脊
8.图中所示山地为纵列分布的是( )
A.大分水岭 B.安第斯山脉
C.海岸山脉 D.阿巴拉契亚山脉
6~8.【解析】第6、7题,①②两板块张裂,生长边界位于海洋,是海岭。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都是碰撞、消亡边界。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虽然是生长边界,但海岭两侧地理事物排列与题中信息不符,只有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符合题意。

③就是大西洋中脊(海岭),图中③的左侧就是美洲板块,右侧就是非洲板块。

第8题,位于非洲或南美洲纵列分布的山脉,符合题意的只有安第斯山脉。

【答案】 6.D 7.A 8.B
下图为某河流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10.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9~10.【解析】第9题,甲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入海时堆积形成的,地转偏向力和入海口潮差对三角洲发展速度和方向都有影响。

第10题,瀑布受河水的侵蚀作用影响不断后退,与此同时,河床不断加深,河床纵剖面坡度逐渐变小,瀑布最终消失。

【答案】9.A 10.C
读沿回归线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如图),回答11~12题。

11.与图中丙处山地形成无关的是( )
A.岩浆活动 B.断层
C.板块挤压 D.背斜拱起
1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甲处相比,乙处地质构造更适合建设隧道
B.图中海沟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C.A处可能存在油田
D.丁处岩层地质年龄最新
11~12.【解析】第11题,丙处山地岩石属于岩浆岩,所以该处山地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根据其左侧岩层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山脉位于断层上升的一侧,该山脉的形成与断层有关;根据海沟可以判断丙处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该山脉的形成与板块挤压有关。

第12题,甲处为背斜,更适合建设隧道;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A处有含油岩层,且是背斜构造,因此可能存在油田;丁处岩层位于消亡边界,所以地质年龄不可能最新。

【答案】11.D 12.C
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14.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受流水侵蚀作用,易形成沟谷
B.乙地受风力搬运作用,易形成戈壁
C.丙地受风力沉积作用,易形成沙丘
D.三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均易形成风蚀蘑菇
13~14.【解析】第13题,本题考查对沙尘暴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的判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据图可知甲地为风沙源地,乙地为风沙过境地区,丙地为沙尘暴减弱至消亡地区。

图中沙尘暴是由甲地吹向乙地的,说明风是从甲地吹向乙地的,即水平方向上气流从甲地流向乙地,由此说明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风沙源地的植被覆盖率应是最低的,故甲地植被覆盖率比乙地低。

丙地沙尘暴减弱至消亡,说明丙地的风速很小,无法再吹动这些沙尘到别的地方了,故乙地风速大于丙地。

乙地的海拔如果高于丙地,那么在沙尘降落到较低海拔地区时会产生加速度,从而加剧风沙活动,与图示信息不符。

故D项正确。

第14题,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上题分析可知,沙尘暴在丙地减弱至消亡,说明沙尘在此降落沉积,其地质作用为风力沉积作用,如果沙尘量大,极易形成沙丘。

甲地为沙尘源地,气候一般比较干燥,流水侵蚀地貌很难发育。

沙尘暴源地一般以颗粒细小的沙尘为主,在风力搬运过程中难以形成以大块砾石为主的戈壁。

故C项正确。

【答案】13.D 14.C
15.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

沙丘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__。

(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地貌。

【解析】第(1)题,A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

第(2)题,流动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结合指向标可得出该地盛行东北风。

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第(3)题,图中岩层断裂成左右两块,左侧的岩层相对右侧岩层上升。

第(4)题,石灰岩受高温多雨的气候影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1)西北风力侵蚀
(2)东北风力沉积
(3)上升
(4)喀斯特(岩溶)
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解析】第(1)题,解题关键是区分地形与地质构造。

第(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第(3)题,乙地岩层向下弯曲,并且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

第(4)题,乙地为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丙地为断层,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质灾害。

【答案】(1)谷地(鞍部) 山岭背斜断层
(2)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被侵蚀成谷地。

(3)岩石年龄: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建设大型工程易诱发地表滑坡、渗漏等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