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财务报告危害性及对策

合集下载

财务造假的影响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影响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影响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故意通过虚假报表等方式来误导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其他相关方,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财务造假不仅对企业本身造成重大风险,还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财务造假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财务造假的影响1. 经济损失:财务造假可能导致企业虚增资产或利润,进而误导投资者。

当真实情况暴露时,企业的股价和信誉将受到重创,导致股东的投资损失以及整个市场的震荡。

2. 不公平竞争:企业通过虚假财务报告获得不实的信用,可能获取到不应该获得的贷款或投资,从而扭曲市场竞争,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导致市场失灵。

3. 缺乏信任:财务造假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信誉,也破坏了整个市场的信任基础。

当投资者失去信心时,将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发展前景,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二、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1.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审计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加强审计监督:企业应定期聘请独立的审计机构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建立完善的内外部监督机制,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3.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企业应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加强对财务造假的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4. 强化信息披露:企业应及时、真实地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披露财务信息,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增加信息的透明度。

5.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强化市场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执法机制,对财务造假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6. 增加外部审计透明度:外部审计机构应公开审计结果,并加强对财务造假行为的监督和披露,提高审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结语财务造假的影响不容小觑,对企业、投资者和市场秩序都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相关各方应加强对财务造假现象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维护企业的良好发展和市场的健康运行。

虚假财务报告危害性及对策

虚假财务报告危害性及对策

虚假财务报告危害性及对策作者:李建国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08期摘要:财务报告的虚假,其危害性是很大的,这就要求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数据真实,技术处理规范正确,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关键词:虚假财务报告会计会计监督一、虚假财务报告的含义财务报告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总括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等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

财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真实、公允的信息、落实和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的特点是提供的资料具有更集中、更概括、更系统和更有条理性。

而虚假财务报告是指不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财务报告标准,对财务报告的内容做了不符合实际的虚假的描述。

虚假财务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真实。

二、虚假财务报告危害性(一)严重打击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主要来自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在使用虚假财务报告所反映的错误的信息时会造成误导,从而影响了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增加了信息使用者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风险性,导致成本费用的大增,出现严重亏损,甚至破产。

这种打击是致命的。

(二)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外来资源充实本身不足的经营管理受到严重的误导,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过程中肯定存在资金,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的问题,有些是要通过寻求外来资源配置,重新组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这是关系到企业的存亡。

在研究外来企业的资源时,其外来财务报告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

当其财务报告是虚假的,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判断力,做出不符合实际的资源配置,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最大化,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社会经济秩序必会走向混乱市场经济不是没要约束的随意性经济行为,他是在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下,通过公平竞争,来达到社会经济秩序健康的良性的发展。

公平竞争,就要讲诚信。

然而现在许多企业不通过公平竞争,采取的手段是制造虚假财务报告骗取他人信任,损害他人的利益获取自身的利益。

财务造假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指企业故意以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欺骗股东、投资者、金融机构等经济主体,以谋求不当经济利益的行为。

财务造假不仅有很大的法律风险,还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市场声誉造成极大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经营影响1.降低企业的经营效率财务造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操作,让企业的全体员工严重违反了职业道德。

这不仅会延误企业的日常经营,更会破坏公司文化,降低员工士气和工作积极性。

2.损害企业形象和信誉企业的公信力是市场信任企业的重要支撑,而财务造假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更会失去投资者和客户的信任。

这对企业的开展有极大的影响,企业的业务也会受到限制。

3.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财务造假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虚假、不稳定。

这不仅会对外部投资产生不利影响,更会对内部稳定造成极大的隐患,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防范措施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等。

这些制度应当明确企业的财务职责、管理程序和审核流程等,同时规范业务操作,加强了财务的监督和管理。

2.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培训,推广职业道德教育和企业文化等。

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让员工认识到财务造假对企业和自己的危害性。

3.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企业应该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及时回应并控制风险。

这包括法律及实体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等方面,企业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提前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便应对风险。

4.推行诚信经营企业应该推行诚信经营,保持企业的公信力和市场信任,对于财务问题要坚决实行透明化管理。

这是企业长期发展稳健性的重要保障。

总之,财务造假不仅会对公司内部产生影响,更会对企业的市场声誉带来极大损失。

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推行职业道德教育,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及保持诚信经营,才能够真正避免财务造假产生的危害。

提供假财务报告

提供假财务报告

提供假财务报告1. 引言在当今商业世界中,诚信和透明度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然而,有时企业主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去伪造财务报告。

本文将讨论提供假财务报告的行为的危害,以及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责任。

2. 假财务报告的危害提供假财务报告的行为对企业和整个经济体系都有严重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危害:2.1. 损害企业声誉一旦假财务报告的事实被揭露,企业的声誉将遭受严重打击。

投资者、供应商和客户都会失去对企业的信任,并对与该企业有任何业务往来感到担忧。

这可能导致合作伙伴的流失和市场份额的减少。

2.2. 资本市场混乱假财务报告可能会引发股市和其他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一旦投资者发现报告有误,他们可能会抛售股票和其他投资工具,导致市场崩盘。

这会给整个经济体系带来很大的风险。

2.3. 犯罪和法律风险提供假财务报告是违法的行为,涉及欺诈和虚假陈述。

如果发现该行为,企业主将面临刑事指控和巨额罚款。

此外,员工和其他与假报告相关的人员也可能面临刑事检控。

2.4. 经济不稳定假财务报告还可能引发整个经济体系的不稳定。

投资者和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可能导致消费减少和投资下降,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3. 法律责任提供假财务报告是违法的行为,违反了会计和财务准则以及财务报告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的法律责任:•欺诈罪:虚假陈述企图欺骗他人,以获得不当利益。

•公司法违规:违反了公司法的要求,包括未按时公开财务报告、未获得董事会批准的财务报告等。

•证券欺诈:虚假陈述、遗漏重要信息或操纵市场,以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动。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涉及假财务报告的行为可能会受到不同的法律和法规的制裁。

4. 道德责任除了法律责任外,提供假财务报告也涉及道德责任。

企业主和其他参与假报告的人员对他们的行为负有道德上的责任。

以下是一些与假财务报告相关的道德责任:4.1. 保护投资者利益企业主有责任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提供假财务报告不仅是对投资者的背叛,也对整个投资者群体的信任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于财务舞弊及对策

关于财务舞弊及对策

严格执法处罚
加大处罚力度
对财务舞弊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加大处罚力度,形成威慑效应。
严格执法程序
确保执法程序合法、公正,防止 权力滥用和冤假错案。
加强司法衔接
加强与司法机关的衔接配合,形 成打击合力,提高打击效果。
提高违法成本
提高罚款金额
增加财务舞弊的罚款金额,提高违法成本,让违 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
政府应加大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法 律责任。
04
财务舞弊的治理对策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
制定严格的财务报告和审计制度,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
强化内部控制体系
推动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
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
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其执业 质量和道德规范。
虚增无形资产
企业虚增无形资产价值,以夸 大资产规模和品牌价值。
提前确认在建工程
企业将尚未完工的在建工程提 前确认,以增加资产规模。
隐瞒负债
隐瞒短期负债
企业隐瞒短期负债,以降低负债率。
虚假债务重组
企业通过虚假债务重组,如债务豁免或债务 延期等手段,以降低负债规模。
隐瞒长期负债
企业隐瞒长期负债,以降低负债压力。
隐瞒或有负债
企业隐瞒或有负债,如担保、诉讼等,以降 低负债压力。
隐瞒交易
隐瞒关联方交易
企业隐瞒与关联方的交易,以降低交 易透明度。
隐瞒或有事项
企业隐瞒或有事项,如未决诉讼、担 保等,以降低风险压力。
虚假合同
企业签订虚假合同,以掩盖真实交易 目的。
违规资金拆借

会计舞弊的类型分析以及相应对策

会计舞弊的类型分析以及相应对策

会计舞弊的类型分析以及相应对策会计舞弊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可能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业务运营造成严重的影响。

会计舞弊的出现,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股价下跌、法律诉讼以及声誉受损,这将对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了解和预防会计舞弊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会计舞弊的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企业提供帮助。

一、会计舞弊的类型分析1. 虚假财务报告虚假财务报告是一种会计舞弊行为,企业以虚构的财务数据和信息来误导股东、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这种类型的舞弊通常包括夸大收入、低估支出或资产价值、违规资产折旧和摊销等。

企业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可能采取虚构收入、虚构费用、假冒资产等方式,蓄意误导外部利益相关方。

虚假财务报告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信誉,甚至导致企业的倒闭。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虚假财务报告行为。

2. 资金盗用资金盗用是指企业内部人员滥用职权,将企业资金据为己有,或者用于非法目的。

资金盗用可以以虚构交易、伪造支付凭证等方式进行,危害性极大。

资金盗用会导致企业财务流失、财务稳定性受到威胁,同时也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控和审计,严格限制资金使用权限,有效防范资金盗用行为。

3. 虚构交易虚构交易是一种常见的会计舞弊行为,指企业人员通过编造虚假交易和交易凭证,获取不正当利益。

虚构交易可能包括虚构销售、采购、投资等交易,通过虚假交易来虚增企业的业绩和利润,达到欺骗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目的。

为防止虚构交易,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交易程序和审批流程,严格落实内部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虚假交易行为。

4. 内部人员串通内部人员串通是指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相互勾结,共同进行会计舞弊活动。

内部人员串通可能在财务报告、资金盗用、虚构交易等方面存在,他们可能通过伪造凭证、共谋虚假交易等手段进行舞弊行为。

我国虚假财务报告分析及其应对(上)

我国虚假财务报告分析及其应对(上)

我国虚假财务报告分析及其应对(上)引言财务报告是公司向外界提供的重要信息源,也是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监管部门判断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然而,虚假财务报告的存在给投资者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分析我国虚假财务报告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我国虚假财务报告的定义和特点、原因以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我国虚假财务报告的定义和特点虚假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故意隐瞒或歪曲真实财务信息、错误记载财务数据,以欺诈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的行为。

我国虚假财务报告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高度的隐蔽性:虚假财务报告通过对财务数据的虚报、遗漏、歪曲等手段,使得其看起来与真实情况一致,很难被发现。

2.复杂的手法:虚假财务报告往往采用多种复杂手法,如操纵会计核算政策、虚增收入、虚减费用等,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3.巨大的经济风险:虚假财务报告可能导致公司面临的经济风险巨大,不仅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还可能对金融市场带来系统性风险。

二、我国虚假财务报告的原因我国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益驱动: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为了获得银行贷款、吸引投资者等目的,可能会故意编造虚假财务报告。

2.弱制度约束:我国现阶段财务监管的制度体系相对薄弱,监管的力度和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

这给了一些企业制造虚假财务报告的机会。

3.缺乏透明度:一些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够透明,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信息沟通不畅,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

4.风险评估不足:投资者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往往只依赖过去的财务报告数据,忽视了其他的风险指标和信息来源,容易被虚假财务报告所欺骗。

三、应对虚假财务报告的措施为应对虚假财务报告的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强财务监管和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虚假财务报告的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对制造虚假财务报告的行为进行惩罚,提高虚假财务报告的违法成本。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中存在虚假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导致用户无法获得真实和公正的财务信息。

财务报告舞弊不仅会伤害投资者利益,损害市场秩序,还会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屡禁不止,成因复杂,为了有效打击和预防财务报告舞弊,需要深入剖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成因分析1. 利益驱动: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业绩增长和股价上涨,采取虚假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手段,虚增收入、利润或者减少负债等,以达到短期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 管理层诚信缺失:一些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满足投资者和市场的业绩预期,会选择操纵财务报告来掩盖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不良情况,从而获得更多的融资和股价支撑。

3. 会计核算灰色地带:会计核算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可以利用灰色地带来进行财务报告舞弊,虚增利润、掩盖亏损。

4. 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监管不力,使得一些上市公司觉得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从而滋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二、对策建议1. 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监管,完善市场交易制度,提高市场监管的效能和透明度,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打击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2. 提高管理层诚信意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独立董事监督,增强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提高管理层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降低管理层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动机。

3. 加强会计监管:强化会计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提高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审慎性,严格约束会计核算灰色地带,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

4. 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惩,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5.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理解和辨别能力,增强市场透明度,形成舆论监督,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危害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危害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危害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上市公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投资者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编制虚假财务报告,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虚假财务报告首先会对投资者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往往依赖于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来评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如果这些报告是虚假的,投资者就会被误导,将资金投入到实际上经营不善甚至濒临破产的公司中。

当虚假信息被揭露,公司股价暴跌,投资者将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可能血本无归。

这不仅影响了个人投资者的财富积累和生活规划,也对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和投资策略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其次,虚假财务报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披露。

当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时,就打破了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平衡,使得那些掌握真实信息的内部人员能够从中谋取不当利益,而普通投资者则处于劣势地位。

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会降低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任,导致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失效,优质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劣质企业却能在虚假的光环下继续生存,从而阻碍了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

再者,虚假财务报告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被曝光,其股价大幅下跌,可能会引发其他相关公司股价的波动,甚至导致整个板块的动荡。

这种市场的不稳定会传导至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金融风险。

银行可能因为对上市公司的不良贷款而遭受损失,进而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虚假财务报告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一些表面上的好处,如提升股价、吸引投资等,但从长远来看,却是自毁长城。

一旦造假行为被揭露,公司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和声誉损失。

监管部门会对其进行罚款、暂停上市甚至强制退市等处罚,公司的管理层可能会面临刑事指控和牢狱之灾。

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分析(3篇)

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现象日益凸显。

财务报告舞弊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还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甚至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本文旨在分析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原因1. 企业利益驱动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为了美化财务报表,提高股价,可能会采取财务报告舞弊手段。

这种现象在上市公司尤为突出,因为上市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需要通过良好的业绩表现来吸引投资者。

2. 内部控制薄弱内部控制是防止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手段。

然而,部分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部分企业得以逍遥法外。

此外,监管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严、不公等问题,也助长了舞弊现象。

4. 会计准则不完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舞弊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

部分会计准则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对准则的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引发舞弊行为。

5. 社会风气影响社会风气对财务报告舞弊现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舞弊手段,这种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舞弊现象。

三、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表现形式1. 收入确认舞弊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构收入等方式,人为提高利润,美化财务报表。

2. 成本费用舞弊企业通过虚列成本、少计费用等手段,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利润。

3. 资产负债舞弊企业通过虚增资产、虚减负债等方式,美化财务报表,误导投资者。

4. 投资收益舞弊企业通过虚构投资收益、隐瞒投资损失等手段,美化财务报表。

5. 财务报告披露舞弊企业故意隐瞒重要信息,误导投资者。

四、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危害1. 损害企业利益财务报告舞弊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失真,损害了企业利益。

2. 损害投资者利益投资者根据虚假的财务报告做出投资决策,导致投资损失。

3. 影响市场公平竞争财务报告舞弊企业通过虚假的财务报表获得竞争优势,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危害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危害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危害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是指上市公司在编制和公布财务报告过程中,故意隐瞒或歪曲真实财务信息,以达到欺骗投资者或融资渠道的目的。

这种行为对投资者、社会经济以及金融市场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首先,虚假财务报告会直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投资者根据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来做出投资决策,如果公司提供的报告信息虚假,投资者就无法准确评估公司的价值和风险。

他们可能会基于错误的信息做出投资决策,导致资金损失。

特别是一些小投资者,他们通常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渠道来判断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更容易受到欺骗。

其次,虚假财务报告严重损害市场信心。

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需要一个公正、公平和透明的环境。

如果上市公司频繁发布虚假财务报告,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将受到严重打击,导致资本流动和投资热情的减弱,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

投资者将变得谨慎、保守,可能会撤资或转向其他更可靠的市场,造成市场流动性不足,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第三,虚假财务报告会使市场资源配置失灵。

投资者根据财务报告来决定将资金投入到哪个公司,通过以投资为媒介将资源从低效率的领域转向高效率的领域。

如果财务报告虚假,投资者将无法判断哪些领域或公司是值得投资的,导致资源无法合理配置。

一些优秀企业可能因为缺乏融资而无法扩张业务,而一些糟糕的企业可能因为虚假财务报告获得融资,无法退出市场,造成了市场资源的浪费。

此外,虚假财务报告还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虚假财务报告意味着公司操控了其经营和财务状况的真实面目,这无疑是与市场实际情况不符合的。

一旦市场发现虚假,投资者的恐慌可能会引发流动性危机和市场崩盘。

例如,像“鸿海科技”当年之所以暴跌,就是由于其披露逾140亿元假帐,引发了广泛的连锁反应。

最后,虚假财务报告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在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中,上市公司承载着很大一部分经济活动,如果公司主动发布虚假财务报告,将会扰乱整个经济秩序。

虚假财务报告会抑制创新,企业可能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欺骗上,而不是去专注于产品研发和服务提升。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危害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危害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危害一、背景介绍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承载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和信任。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或掩盖真实经营状况,不惜通过虚假财务报告来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本文将深入探讨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并对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二、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1. 误导投资者虚假财务报告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产生错误认识,从而导致投资决策出现偏差。

如果投资者根据虚假报告做出投资决策,可能会遭受巨额损失,破坏市场信心和秩序。

2. 拉高股价通过虚假财务报告,公司可以虚增利润和净资产,吸引投资者参与股票投资。

这样一来,上市公司股价被人为地抬高,无法反映实际经营状况,极易引发股市泡沫和风险投机行为。

3. 伪装财务状况有些上市公司通过虚假财务报告掩盖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以此来满足金融机构的信贷条件,虚增公司资产和减少负债,以获得更多的融资。

这样,金融机构无法准确评估企业的还款能力和风险,可能会产生不良贷款和金融风险。

4. 损害其他上市公司的利益虚假财务报告可能对整个市场产生外溢效应,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其他上市公司的合法权益。

市场中的健康竞争被破坏,清晰的市场信号无法传递,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问题的思考1. 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核力度,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监管机构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财务报告审核标准,采取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措施,确保上市公司披露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提高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金融机构在进行信贷融资时,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核,避免对虚假财务报告的过度依赖。

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降低金融风险,减少因虚假财务报告带来的不良贷款。

3. 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素质和风险意识,加强投资者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和评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危害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危害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危害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危害引言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参与者,其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投资者和整个市场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不诚信的上市公司会故意发布虚假财务报告,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虚假财务报告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和整个市场的危害,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虚假财务报告的定义虚假财务报告指的是上市公司在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故意进行虚假记账、隐瞒真实财务情况或故意误导投资者的行为。

虚假财务报告通常以夸大公司经营业绩、减少负债风险、掩盖经营问题等方式进行欺骗。

危害1.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虚假财务报告给上市公司自身带来严重的经营风险。

首先,虚假财务报告会导致公司信誉受损,使公司在市场中失去投资者的信任,进而影响公司的股价,并可能导致公司股票被暂停交易或退市。

其次,虚假财务报告会误导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的判断,导致管理层在决策和资源配置上犯错,进一步加剧公司的经营问题。

2. 对投资者的影响虚假财务报告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当投资者根据虚假财务报告做出投资决策时,往往会错误估计上市公司的价值和风险。

一旦虚假财务报告被揭露,投资者可能会面临股票价格暴跌或财产损失。

虚假财务报告也会破坏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降低他们对其他上市公司的信任程度,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

3. 对整个市场的影响虚假财务报告的存在会破坏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投资者基于财务报告进行投资决策,如果财务报告不真实,那么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就会失效,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上市公司的价值和风险。

虚假财务报告还会扰乱市场秩序,引发市场恐慌和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波动性。

解决方案1.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提高对财务报告的审查和审核准入门槛。

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编制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和惩治虚假财务报告的行为,提高市场的信心和稳定性。

2. 强化公司治理上市公司应加强公司治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

财务报表造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财务报表造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财务报表造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一、引言财务报表造假,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造假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企业自身造成的损失,更会对社会以及国家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

企业必须认真对待财务报表,建立健全的内控机制,强化法制意识,防范财务报表造假,保证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二、财务报表造假的原因1、经济利益驱动为了更好地获得融资、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自身的收益,企业可能会选择报表造假,夸大企业的收益、减少企业的成本、隐藏企业的亏损等,以达到虚构财务报表的目的。

2、管理不善一些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存在不善的问题,比如内部控制不完全、审计审查力度不足等问题,使得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出现了漏洞以及不足之处,也为财务报表造假提供了隐蔽和便利的环境。

3、恶意竞争市场竞争激烈,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中,竞争者可能采用各种手段干扰企业,包括财务报表造假,破坏企业的经营形象和市场地位。

三、财务报表造假的治理对策1、完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审核制度,加大审计审查力度,降低企业内部的风险和漏洞,增加企业自身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2、增强法制意识建立企业合法经营的观念,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远离非法经营行为,并且加强国家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强化企业法制意识,增加企业合规经营。

3、加强信用管理企业需要认真建立自身品牌的形象,加强自身的信用管理,对有不良行为的企业,加强惩罚力度,以保障企业的国家信用。

四、结论财务报表造假问题虽然严重,但是治理难度也很大,需要企业及国家多方面的努力。

从内部控制加强方面,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审计审查力度,使得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从法制意识加强方面,加强国家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增加企业法制意识,实现企业合规经营;从信用管理方面,加强信用管理,以保障企业的国家信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使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故意篡改、隐瞒财务数据,以达到欺骗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等各方的目的。

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公司自身的伪装,也是对整个市场的扰乱和欺骗。

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不仅有悖商业道德,也触犯法律法规,给企业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危害。

一、影响及危害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给企业带来的伤害是深远的。

投资者和债权人通过财务报告来评估企业的实力和价值,如果报告虚假,就会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资金的流失和企业的破产。

此外,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还会误导供应商、客户和员工,使他们无法正确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影响企业的业务运作和声誉。

二、原因分析企业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为了掩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美化业绩,谋求更高的市场估值,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融资。

二是为了规避监管和税收,通过伪造账目、虚构交易等手段来规避税收和违规行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三、预防和应对为了防范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风险,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报告的编制程序和流程,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

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道德操守和责任意识,杜绝操纵账目和数据的行为。

另外,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审计,加大违规行为的查处和制裁力度,提高企业守法合规的成本和风险,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四、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是行政和经济责任并重的违法行为。

如企业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将面临行政处罚和经济赔偿的双重制裁,严重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企业相关人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拘留甚至刑事处罚。

综上所述,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不仅是对道德底线的践踏,也是对企业和社会的不负责任。

企业应当强化风险意识,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依法合规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持久发展的机会。

企业虚假财务报告危害

企业虚假财务报告危害

企业虚假财务报告危害1.引言1.1 概述企业虚假财务报告是指企业为了谋取私利,故意篡改或隐瞒财务信息,使财务报告不真实,以达到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的目的。

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倒闭,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定义、危害和案例分析,分析防范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措施以及法律对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处罚,旨在加强对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度,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包括文章的大致内容安排和论述思路。

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对每个章节的简要概述,并说明相互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例如: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首先对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概念进行概述,接着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分别从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定义、危害以及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提出防范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措施,法律对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处罚以及对全文进行总结。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全文的逻辑和主要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分析其对金融市场、企业经营和投资者利益的影响。

通过对虚假财务报告案例的分析,揭示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并提出防范虚假财务报告的措施和法律对于虚假财务报告的处罚,最终旨在唤起人们对企业财务诚信的重视,促进企业合规经营,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构建公平、透明、健康的商业环境。

"的内容2.正文2.1 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定义企业虚假财务报告是指企业为了掩盖真实财务状况,故意进行财务数据的篡改和虚假披露,以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这种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虚增收入、减少费用、资产负债信息不真实等。

财务分析报告造假(3篇)

财务分析报告造假(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情况的重要途径。

然而,近年来,财务分析报告造假事件频发,严重损害了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本文将从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的风险、影响以及防范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的风险1. 法律风险财务分析报告造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刑事追究等法律风险。

2. 经济风险财务分析报告造假可能导致企业融资困难、投资减少、市场信誉受损等经济风险,进而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和发展。

3. 市场风险财务分析报告造假扭曲了市场信息,可能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引发市场波动,损害投资者利益。

4. 诚信风险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破坏了企业诚信,损害了企业声誉,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三、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的影响1. 投资者利益受损财务分析报告造假使投资者无法真实了解企业情况,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2. 市场秩序混乱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损害了市场秩序。

3. 信用体系受损财务分析报告造假损害了企业信用,影响了整个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

4. 政策执行受阻财务分析报告造假可能使相关政策执行受阻,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效果。

四、防范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意识。

2. 完善监管机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管,建立健全财务报告审计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3. 提高企业自律意识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4. 强化财务报告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应严格执行审计程序,确保审计质量,对财务报告造假行为进行查处。

5.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审核,防止造假行为发生。

如何应对财务造假带来的经营风险?

如何应对财务造假带来的经营风险?

如何应对财务造假带来的经营风险?财务造假是当前企业经营风险中的一大问题,因为它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会对企业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如何应对财务造假带来的经营风险是每个企业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应对财务造假带来的经营风险。

一、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运营的基石,也是预防财务造假的有效手段。

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建立健全的审计机制,规范公司员工的各种操作,防止漏洞和控制盲区的出现。

同时,内部控制的实施需要配合IT系统,使IT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得到加强,从而防范财务造假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财务分析企业应该加强财务分析,定期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涉及风险的财务项目进行深入分析。

这样可以及早发现财务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有效避免因财务造假带来的经营风险。

三、建立反贿赂机制财务造假往往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其中之一就是贿赂。

因此,建立反贿赂机制是企业应对财务造假的有效措施。

企业应制定贿赂防范规定和程序,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建立有效的举报机制,遏制贿赂行为的发生。

四、加强风险意识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让员工认识到财务造假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危害性。

同时,企业也需要定期开展各种风险培训和演练,让员工掌握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技巧,从而有效避免财务造假对企业的损害。

五、加强监管监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造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监管机构可以通过行政监管、法律法规等方式对企业的财务造假进行监管和惩罚,从而遏制财务造假的现象。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积极配合监管机构开展各项检查和监管工作。

六、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各类企业应对财务造假的新方向。

通过科技手段如区块链技术,企业可以有效内控和防范财务风险,从而控制和避免对企业带来的损失。

因此,企业需要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手段,提高科技含量,寻求科技手段的支持和保障,创造更好的财务运营环境。

七、提高经营水平企业提高经营水平是避免财务造假的关键。

会计师如何应对虚假财报发现与防范

会计师如何应对虚假财报发现与防范

会计师如何应对虚假财报发现与防范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者的判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存在,有时会有企业和个人故意虚构或误导性地报告财务信息,从而产生虚假财报。

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会计伦理和职业操守,也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作为会计从业者,会计师在发现和防范虚假财报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会计师如何应对虚假财报的发现与防范,以提高会计师的专业素养和应对虚假财报的能力。

一、提高专业素养1.1 建立扎实的会计知识基础会计师作为专业从业者,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

只有通过对会计准则、会计原理、财务报表等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才能够准确判断财务报表是否存在虚假记录。

此外,会计师还应不断学习更新的会计法规和国际会计准则,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会计环境。

1.2 注重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会计师作为信任机构的代表,应始终遵循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保持独立、公正、诚实、保密的原则。

在面对虚假财报时,会计师应坚守职业道德,不随波逐流,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发现虚假财报的方法2.1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防范虚假财报的重要手段之一。

会计师应与内部控制人员合作,共同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包括制定明确的作业流程、审计制度和监控措施,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2 关注重要财务指标的异常波动会计师应密切关注企业的重要财务指标,并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异常波动。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查和核实,找出问题的根源,以防止虚假财报的产生。

2.3 针对特定行业和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经营特点和风险不同,会计师应针对特定行业和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

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行业竞争状况和财务数据,会计师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潜在的虚假财报风险点。

三、防范虚假财报的措施3.1 加强审计程序和技术手段会计师应利用现代审计技术手段,如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财务报告造假

财务报告造假

财务报告造假近年来,不少企业的财务报告被曝出造假的丑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造假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也给投资者和股东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财务报告造假的原因和对策。

一、造假的原因1.经济压力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可能会通过夸大收入或减少成本的方式来掩盖亏损。

尤其在经济下行期,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造假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2.管理不善企业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财务报告的失真。

例如,企业可能在内部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财务人员乘机恶意造假;或者企业管理混乱,导致财务人员为了应对上级压力而造假。

3.道德风险一些管理者为了个人利益或追求成绩,在财务报告中夸大收入、虚增利润等行为,从而形成了一种以利益为先的风气。

二、对策1.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这需要企业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内部审计的力度,同时,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审计政策和措施。

如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实行财务报告审计等方式来控制内部风险。

2.促进企业公开透明企业应该加强自我监管,积极公开自己的运营状况、财务状况、风险情况和治理结构。

通过公开透明来建立企业的信誉度和社会形象,以消除可能出现的疑虑,加强关注企业的各方的信任。

3.加强行业自律企业应该积极参与行业自律维护行业的声誉度。

行业自律机构应该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度等方式,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持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公信力。

以上是笔者对财务报告造假问题的探讨,希望企业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加强自我监管,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只有如此,企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利润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假财务报告危害性及对策
作者:李建国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08期
摘要:财务报告的虚假,其危害性是很大的,这就要求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数据真实,技术处理规范正确,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关键词:虚假财务报告会计会计监督
一、虚假财务报告的含义
财务报告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总括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等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

财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真实、公允的信息、落实和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的特点是提供的资料具有更集中、更概括、更系统和更有条理性。

而虚假财务报告是指不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财务报告标准,对财务报告的内容做了不符合实际的虚假的描述。

虚假财务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真实。

二、虚假财务报告危害性
(一)严重打击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
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主要来自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在使用虚假财务报告所反映的错误的信息时会造成误导,从而影响了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增加了信息使用者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风险性,导致成本费用的大增,出现严重亏损,甚至破产。

这种打击是致命的。

(二)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外来资源充实本身不足的经营管理受到严重的误导,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过程中肯定存在资金,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的问题,有些是要通过寻求外来资源配置,重新组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这是关系到企业的存亡。

在研究外来企业的资源时,其外来财务报告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

当其财务报告是虚假的,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判断力,做出不符合实际的资源配置,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最大化,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社会经济秩序必会走向混乱
市场经济不是没要约束的随意性经济行为,他是在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下,通过公平竞争,来达到社会经济秩序健康的良性的发展。

公平竞争,就要讲诚信。

然而现在许多企业
不通过公平竞争,采取的手段是制造虚假财务报告骗取他人信任,损害他人的利益获取自身的利益。

这种会计诚信败坏的风气蔓延势必造成整个经济行为的虚假,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就不复存在,国家经济政策就得不到落实,国家的经济就会走向崩溃。

三、虚假财务报告的主要起因
(一)会计人员业务技能较低
会计人员执业能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也是造成虚假财务报告的原因之一。

有些会计人员不思进取、轻视学习、业务不熟,客观上造成了经济业务核算时原始凭证的内容与会计科目不对应,势必造成财务账的混乱,再加上财务报告编制不规范,这样财务报告就不能真实的描述整个经济行为,就是虚假财务报告。

(二)会计人员从属的,被动的地位决定了不可能客观、公正地进行会计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企业会计人员的地位是从属的,被动的,其工作不仅受单位主要领导的制约,而且受其他部门主管和人员的制约。

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客观、公正地进行会计核算,依法实施会计监督,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他们只能听从企业领导对财务数据的安排,根据企业领导的要求做出不符合实际的会计核算,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三)是为虚增或虚减利润以便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进行的舞弊
制造虚假财务报告是有动机的。

有些企业为达到某种目的其经营业绩是不以实际的利润来反映的。

一般是通过虚增或虚减利润这些指标来计算调整,填制出了经过粉饰的财务报告。

如:对上市公司,其经过调减成本费用,虚增收入,虚增利润,以骗取股民的信任,就可以套取更多股民的资金。

对另外一些企业而言,通过调增成本费用,虚减收入,以达到虚减利润,其目的就是可以少缴所得税。

这些都是要通过会计核算和确定来编制的虚假的财务报告完成的。

(四)是为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贷资金
生产经营的资金来源之一就是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的借贷资金。

金融机构从控制经营风险取得盈利的角度出发,只向经营状况好有能力归还借贷资金的企业借贷资金。

如何考察企业的经营状况呢?金融机构就是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

经营状况不佳又急需资金的企业,为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贷资金,就容易产生操纵会计信息,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达到借贷资金的目的。

四、防止虚假财务报告的措施
(一)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技能,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科技、文化、经济的发展,会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人员不断进取,主动求知求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锤炼,使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掌握过硬的会计专业本领。

所以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途径:勤学苦练、掌握方法、刻苦钻研、锲而不舍。

同时还要从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从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有利于会计职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才有在业务技能提高的基础上得到保证。

(二)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法律惩戒力度,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计执业环境
治理虚假会计信息,虚假财务报告,一个重要手段是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法律惩戒力度。

现行《会计法》对会计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有了行政、经济、刑事处罚规定,但是对主要责任人的法律惩戒力度不够。

就如今天因污染我国的许多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不是没有法律来框定惩罚污染的条例,而是因为惩戒力度不够,从而使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所收到的罚单的成本远远小于其所赚的利润,次次都积极的缴罚单,最终收入的利润远远超出了罚单成本,在利益驱动下,这种有污染的工厂的数量越来越多,以至污染越来越重,出现现在的雾霾天气。

治理虚假的财务报告也一样。

只有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法律惩戒力度,当做假的财务报告要付出的成本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现行的利益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才有在会计核算行动上的保证。

会计人员从属的,被动的地位决定了只依靠自身来确保客观、公正地进行会计行为是不可能的。

这就要求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改变其从属的,被动的地位,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执业环境,以保证会计人员坚持原则,客观、公正。

(三)加强账证、账账、账表、账实,尤其是加强账表的核对
有些企业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有意无意的不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失误,账目比较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使得会计工作违背了真实性、准确性等原则,会计信息就会失真,财务报告就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真实的内容。

所以,要加强原始凭证的审查,记账凭证的审核,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各种账与财务报告的指标核对,账和实物的核对,通过账证、账账、账表、账实来确保取得的原始凭证的正确性,会计科目的规范性,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财务报告的正确性。

(四)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资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
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目前我国实行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是这种现行的会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如政府监督政府部门,从独立性看就比较差;在现实会计行为中,出现了许多虚假的会计信息,虚假的财务报告,这本身说明现行的会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需要改革。

五、结束语
在实际工作中,单位出于各种目的将财务报告进行修饰,甚至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行为屡见不鲜。

虚假财务报告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不真实的信息的行为带来的是经济利益的损失,经济决策的失误,以及破坏和阻碍整个经济秩序的持续良好发展。

因此国家要从法律入手,加大管理力度,杜绝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推动国民经济持续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会计学会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3
[2]付磊主编.基础会计[D].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7
[3]郑洪涛,张颖.企业内部控制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