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革中政府职能探析

合集下载

论新医改中的政府责任

论新医改中的政府责任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8卷第2期论新医改中的政府责任杜惠峰(内蒙古医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一些进步。

但同时看到,医改的现状仍不尽人意,。

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就是:U生体制改革中的政府失灵即整个医改过程中,政府责任模糊,出现了缺位、越位现象,使医改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要保证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其中政府责任的明确是关键因素。

本文在总结20多年来医改中政府责任缺失经验的基础上,对新医改中的政府责任进行了梳理、剖析,进一步明确了哪些是政府该做的及该如何去做,从而为新医改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医改;政府责任[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44(2010)02—0117一04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的报告中得到的医疗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总体评价后,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拉开了帷幕,经过多方多次的研究讨论,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

新医改方案确立了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明确提出要“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

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中政府责任的缺失(一)政府卫生投入严重不足,投入比例逐年下降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占G D P的比重在2003年达5.16%。

但是总体来说。

政府投入的比例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根据卫生部的有关报告,在卫生医疗总费用的构成中,政府投入的比例由1991年的22.8%降至2001年的15.5%,社会投入比例由38.4%降为24%,而个人医疗支出由38.8%直线上升至60.5%,个人费用从345.2亿元增至3113.3亿元,十年中增长了8倍,而同期政府投入只增长3倍,社会投入增长2.6倍。

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基金项 目 : 国家 自 然科学 基金( 编号 : 7 1 1 7 3 1 1 9 ) 通讯作者 : 王 长青 。E - m a i l : e q w a n g @ n j m u . e d u . c m
请, 经科室及考核小组考核合格后 , 方可再次授权 。 3 . 1 . 6 加 强 经 验 总 结 医院 定期 在 医 院 医疗 质 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上公布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情况 , 进行原 因分析 , 并要求各科室主任将各科室非计划再 次手术 的情况进行全科反馈 , 提高医疗技术和安全水 平, 作为科室管理 的重要 内容来抓 , 避免同类事情再 次发 生 , 保 障患 者 和 医疗 安全 。 3 . 2 对非计划 再次手术加强监控 的整改成效 通 过对“ 非 计 划 再 次手 术 ” 的有 效 监 控 , “ 非 计 划再 次 手 术” 的管理与监管工作逐渐正规 。科室及各级 医师对 “ 非 计 划再 次手 术 ” 的重 视 程度增 强 , 发生 非计 划 再次 手术后均进行全科讨论 , 查问题 , 找原 因。科室质控 小组在每月的科 室质控 中也进行相应分析讨论 , 严格 按 照制度流程把好 医疗风险关 。医院及科室从加强 医师 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 , 增强对患者的责任心等各 个方面抓制度落实 , 认真把 医疗质量与安全落实在工
H  ̄a a n Me d J , N o v . 2 0 1 4 , V o i . 2 5 , N o . 2 1
海南医学2 0 1 4 年 n 月第2 5 卷 第2 1 期
d o i :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0 0 3 — 6 3 5 0 . 2 0 1 4 . 2 1 . 1 2 7 6
自身可 以大有 作 为 , 并 且前 3 个 体制 改革 成 功 与 否最

浅议公立医院的管办分离

浅议公立医院的管办分离

“管办分离”对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影响_以上海申康医院管理中心为例【摘要】:本文论述了“管办分离”的内涵,从“管办分离”的角度提出解决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问题的改革措施,最后以上海申康医院管理中心为例解释“管办分离”对其管理体制的影响。

【关键字】:公立医院、管办分离【作者】:一、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内涵公立医院“管办分离”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1、监管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监管权的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

其对医院具有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的职责;所有权的主体指政府出资部门。

其职责可类比企业股东,主要有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绩效考核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任用等。

这里的分离是指明确举办者和监管者的主体与职责,避免主体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

2、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政府出资部门拥有所有权。

在公立医院的管理方面,出资部门倾向于制定有关公立医院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具有全局性、指引性、长远性等特点;经营权的落实必须以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为前提,医院的管理层对公立医院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具体表现在资源配置、人事制度、价格制定等方面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力。

为了更容易的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把政府出资部门类比为公司股东,医院管理层类比为公司的董事会,董事会的各种决策需要对公司股东负责,即医院管理层的做出的各种决策需要为出资人负责。

这三者的明确分离可以使得监管权、所有权、经营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而使得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二、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主体,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医疗需求。

然而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问题不断突出且亟待解决。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的公立医院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人冲动导致公立医院逐利化倾向明显,其公益属性逐渐淡化。

看病难、看病贵成了其公益性下降的最主要表现;2、公立医院现有产权不明晰,医政职能不分,运行效率低下。

行政管理机构对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直接干预,随意性大,经常出现管理错位、越位行为,依法行政力度欠缺3、我国的卫生行政部门存在监管不公的问题,难以做到对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一视同仁,监管公平。

关于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思考

关于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思考
关于我 国公 立 医院改革的思考
李红 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 州 4 0 0 50 0
【 文章摘要】 本 文在 深 入 分析 我 国公 立 医院 管理 体 制 现 存 问题 及深 层 次原 因的 基础 上 , 系 统提 出了 政府层 面发挥主导作用转变行政 职能、医院层 面改革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提
“ 看病难 、看病贵”社会公众对医疗制度和 , 医院意见很大。
高运行效率、 市场层 面i入市场竞争机制 l
提 升服 务 水平 、 会层 面充 分利 用社会 资 社 源强化社会监督等改革建议。 【 关键 词】
( 市场经营管理理念缺失 , 三) 激励机制不完备 目前我 国大多数公立 医院的管理是一 种非经营 胜管理模式, 医院管理者缺乏市场 真正切断 经营管理理念 。医疗市场发育不完全 , 竞争 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进行补偿 , 医院和药品间的利益链 , 切实改变 “ 以药养 不充分和竞争无序的现象比较严重。医院内 医”的局面。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 , 部管理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 医疗业务
运行较为落后, 无法适应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 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较为僵化, 论资排 公立医院; 改革 辈和大锅饭思想严重 , 无法对广大医务人员 实施有效激励, 调动其积极 陛; 医院财务管理 2 1 年2 00 月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了 关 制度较为落后, 缺乏严格的经济和成本核算 , 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宣布在各 , 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 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地开展改革试点 , 并逐步在全国推进。公立 医院改革对医疗行业 、 社会和群众都将产生 深远的影响 , 社会各界期待改革后能有效解 二 公 立医院改革的建议 决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等问题 , 但改革涉及 ( 政府层面: 一) 发挥主导作用, 转变行政职能 按照保 障公平性和坚持公益性的原则 , 政府职能转变、管理体制、 补偿机制等多方 面的变革和各方利益的再分配 , 其过程将会 有效转变政府行政职能 , 优化政策环境, 完善 补偿机 制, 加强医疗资源规划 , 强化行业监 非常艰 巨和复杂。 管, 充分发挥政府 的主导作用。 1 转变政府行政职能 : 、 各级党委政府要 我 国公 立医院管理体 制存在 问题 转变执政理念 , 抛弃单纯追求G P D 增长的落 剖析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原因及回归途径分析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原因及回归途径分析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原因及回归途径分析我国公立医院面临公益性弱化的问题已经存在多年,这一现象导致了一系列医疗纠纷和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危机。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的原因,并探讨回归途径,以期提出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了解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本质属性,是其存在的目的和宗旨。

公立医院最初的设立是为了保障全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以公益为导向,为社会贡献。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逐渐被弱化,原因主要有:一是财政补贴减少。

公立医院是依托政府财政补贴运行的,但财政补贴减少导致公立医院开支不足,不得不通过其他途径增加收入,这就促使了公益性转变。

二是管理体制问题。

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医务人员薪酬不尽合理、医院管理混乱等,这就导致了医院内部的管理效率低下,公益性被淡化。

三是医患关系紧张。

医患关系的紧张也是公立医院公益性被弱化的因素之一。

在医患冲突频发的情况下,医院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常常忽视公益性,这就加剧了公益性被弱化的情况。

四是医疗资源不均衡。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院间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公立医院只能不得不采取一些盈利性的手段,导致公益性被削弱。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弱化,这一现象对于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那么,在公立医院公益性被弱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回归公益性呢?政府应当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行。

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鼓励医院为社会贡献。

应当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提高管理效率,确保医院公益性的实现。

建立健全的医院管理体制,规范医构内部的管理流程,保证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应加强医患关系的协调。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医患关系的和睦发展,减少医患冲突,促进医院公益性的实现。

要加强对医疗资源的统筹规划,避免医院间的激烈竞争,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原因及回归途径分析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原因及回归途径分析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原因及回归途径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导向不明确:公立医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公益为宗旨,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推动,政府的角色逐渐转变为市场调节者,公立医院的定位和职责也不再明确,导致公益性弱化。

2. 体制机制不完善:我国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事、财务等方面的管理相对僵化,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变革。

医院经营效益与医务人员的薪酬收入挂钩,导致医院追求经济效益的动力过大,公益性缺乏保障。

3.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医疗资源的不断增加,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立医院面临来自私立医院、外地医院等多方面的竞争压力。

为了生存和发展,公立医院不得不追求经济效益,减少对公益性的关注。

针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回归途径:1.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政府要明确公立医院的定位和职责,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确保其公益性的发挥。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加强资金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公益性。

2. 完善公立医院的治理机制:改革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医院内部的激励机制。

通过改革人事制度等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增强其对公益性的认同和责任感。

3. 加强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提高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医院内部的专业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通过加强医学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4. 加强科学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医院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医院的绩效评价,对医生进行绩效考核,推动医院更加注重公益性。

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社会监督,让公众参与医院管理,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实质性的回归。

要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回归,需要政府的明确政策导向和强化监管,医院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以及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监督。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的实施,才能够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让其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六条必然途径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六条必然途径
或者说 行政部 门对 医疗行业 的介入太 多,“ 管办分开”这样 一个 正确 的改革建议 正 是针对这 一体 制弊 病的 ;而 “ 收支两条 线” 改革却进 一步加深 了行政部 门对 医疗 行业的介入 、 强化 了医疗机构对行政主管部 门的依赖 , 使得 “ 管办分开”更加 不可能。 药价虚高的根源在 于政府管制失 当,以强化管制来解决这一 问题恐怕是南辕北辙。
管 办分 开 ,完善 医 院法人治 理 结构
去年 4月 出台的新 医改方案第九条 中明确 ,“ 立和完善 医院法人 治理 结构 , 建 明确所 有者 和 管理 者 的责权 ,形成 决策 、执 行 、监 督相 互制 衡 ,有 责任 、有激 励 、有约 束 、有 竞争 、有活 力 的机 制 。 如何 完 善公 立 医院 法人 治理 结构 ,关 ” 键 要做 到三权分 立 ,做到 医院财产所 有权 、经 营权 、监督权 分开 , 由不 同的职 能 部 门行使 ,而其核 心就是 “ 办分 开” 管 ,就是 让 所有公 立 医疗卫 生机 构 同各级 卫
实现 公 立 医院 管理 的职 业化
纵 观现代 医院管理 的演 变进程 ,美 国、欧洲 、 日本 及 台湾地 区的 医院管理
经过 2 多年 的发展 ,已经形成 一个相对完整 的医院管理体 系, 0 培养 造就 了大量职 业管理人才 , 这些职业 医院管理人往往具备 医学、 管理 学、 经济 学、 息技术 学等 信 多学科 、 多专 业的背景 , 能够很好 应对 医院管理 与未 来发展 的各项要求 , 我国尚未 形成这样 的职业 医院管理人才群 ,随着 医疗 市场 的逐 步开放 ,医学技术 的高速 发 展, 医疗体 制 的根本 性变革 , 这种掌握先进 医院管理方 法、 有丰 富实务经验 、与 具 国际化接 轨的医院管理专 门实务型人才 已经显示出 了良好 的职业发展前景 , 这些职 业 医院管理者不仅理解政策导 向, 还具备经济 、 市场 、 财务 、 事等各 方面的综合 人 素质和管理 知识 ,有利于提升 医院核心 竞争力 ,构建 高效科 学的 医院运 营管理体 系, 并有很 强的执行力 , 医院管理职业化是 医院在复杂 多变的外部环境 中赢得 竞争

关于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19 9 7年 《 共 巾 央 、 国 务 院 关 于 卫生 改 革 与 发 展 的 决 中 定 》 明 确 指 出 .我 国卫 生 事业 是 政 府 实 行 一 定 福 利 政 策 的 社 会 公 益 事 业 .以 满 足 公 众 健 康 需 求 作 为 卫 生 服 务 机 构 的 主 要 目 的 我 国 的 卫 生 服 务 体 系 也 以 公 立 医 疗 机 构 为 主 , 公 立 机 构 承 担 着绝 大 部 分 的 医疗 服 务 提 供 。 然 而 , 由 于我 国 经 济 水 平 相 对 低 下 .财 政对 公 立 医疗 机构 的补 偿 较 为有 限 , 因此 , 公 立 医疗 机 构 为 了生 存 与 发 展 .采 取 了 一 系 列 营 利 性 机 构 的 经 营 模 式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加 重 了 居 民就 医 经 济 负 担 因此 , 改变 医疗 机 构 的 经 营 模 式 ,体 现 机 构 的 公 益 性 业 已成 为 卫 生
“ 回扣 ”问 题 从 前 期 把 “ 扣 ” 定 位 为 “ 德 医 风 ” 到 后 来 回 医 定位 为 “ 业 贿 赂 ” 商 .从前 期 派 “ 风员 ” 到 医 院督 查 到后 期 行
人 的法 律 责 任 微 观 方 面 . 目前 每 一 家 公 立 医 院 都 对 医药 流 通 环 节 的 商业 贿 赂 行 为 采 取 了一 定 的 措施 ,但 这 些 措 施 的 力 度 远 远 不 够 .甚 至 有 意 地 搞 形 式 .应 付 上 级 单 位 的检 查 。 如
益 :而 外 部 性 则 意 味 着 产 品 的 消 费 .将 给 消 费 者 及 他 人 均 带
术 、服 务 、价 格 、设 备 都 优 于 当地 的公 立 医 院 , 而且 没 有 政

谈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

谈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

2 从 公立 医 院 的资产 来源 执业 ,有利 于 优质 医疗 资源 更 .
疾病 预 防 、 医疗保 障等 多方 面 和 经营 费 用来 看 ,我 国公 立 医 好 的服 务 于基 层 ,促 进 不 同医 的重 要 内容 。公共 服 务 ,顾 名 院 出 资人 是政 府 ,产 权 归 国家 疗机 构 之 间人 才 的纵 向和 横 向 思义 ,是 为满足 公 民生 活 、生 所 有 ,其建 设 几 乎全 部 是 国家 交流 ,更便 捷 地 为人 民群 众 提 存与 发 展 的某 种直 接 需 求 ,能 各 级政 府 的财 政 性 资金 ;尽管 供 医疗卫 生服 务 。 在 服 务对 象方 面 ,公立 医 使 公 民 受 益 或 享 受 的 公 共 活 当 下政 府对 医 院运行 和 发 展 的
能 来看 ,公立 医 院是 以满 足社 会 公共 需要 、实现 公共 利 本 身 医疗 卫 生事业 政府 责无 旁贷 。
成 员 提 供 健 康 需 求 的特 殊 服 衡 量 一 个 国家 社 会文 明进 步 的 目标 ,按照 公共 服 务 最大 化而

资制度 ,遵照 国家有 关 规定 统 核 定执 行 。
( )坚 持公 共 医疗 卫生 随着 政 府 职 能 的转变 ,更 加重 二
公益性质的必要性
看 ,它 是 一种 向全 社 会每 一 位
视 公共 服 务和 社 会 管理 ,发展
再 次 ,从 社会 发展 来看 ,
3从 实现 社会 公共 服务 功 .
提 供基 本 保 障 , 以实现 医疗 卫 公益 性质 的体 现
医 疗 卫 生 服 务 性 质 的 本 身 决 来 看 ,公 立 医 院是 真正 具 有 非 公益 性服 务 。 定 其 必 须 为 全 社 会 的 健 康 服 政府 、非 企业 和 非 营利 性 质 的

加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研究

加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研究

加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研究【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主导的问题被提到新的历史日程。

因此,当前公立医院只有认清形式、更新观念,深入医疗改革中坚持走公益化道路的策略和途径,才能开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卫生体制改革医院公益性一、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依照公共经济学的原则,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可以按照事业单位的分类,大体可以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和半公益性三大类。

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提供的社会服务是公共产品,实现国家公共目标,能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对象即个人的受益与公共利益一致,消费无排他性,如卫生预防保健等。

准公益性单位提供的社会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中偏重公共目标的部分,能实现公共需要,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部分排他性。

如基本医疗事业。

半公益性事业提供的社会服务是准公共产品中偏重私人目标的部分,能实现一定的公共需要,但是主要是为特殊需求服务,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排他性,如较高标准的医疗卫生事业等。

事实上,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实体并没有严格按照公益性程度进行分类,大多数医院都兼有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半公益性三类医疗服务,甚至是营利性的医疗服务,是一种混和体。

二、目前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体现从公立医疗机构的组织属性来看。

公立医疗机构作为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是真正具有非政府、非企业和非营利性质的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

从公立医院的资产来源和经营费用来看。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建设几乎全部是国家各级政府的财政性资金,医院建设完成后每年的运营经费中约有不到10%的资金是政府的拨款,其它为医院业务收入作为主要补充。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原因及回归途径分析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原因及回归途径分析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原因及回归途径分析我国公立医院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建和运营的医疗机构,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要目标,性质为公益性质。

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却遭到了弱化,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公、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的原因及回归途径进行分析,以期为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

一、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的原因1. 资金来源单一我国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导致医院经营压力大、财政补贴远不能满足医院发展和改善医疗条件的需求。

为了增加收入,一些公立医院推行医疗商业化,强化收费项目和价格,以谋取更多经济利益,导致公益性被逐渐弱化。

2.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城市医院设备齐全、医生技术水平高,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公立医院为了提高绩效和经济效益,集中配置医疗资源,导致医疗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公益性被弱化。

3. 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体制经历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为了适应市场竞争,一些公立医院纷纷转变经营模式,引入企业管理机制,提高医院收入和利润。

这种市场化改革导致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受到了挑战,医院管理逐渐偏离了公益性质。

4. 利益集团的影响在医疗领域,存在一些利益集团,他们通过垄断医疗资源、提高医疗价格等手段获取巨额利润,这对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构成了巨大威胁。

一些医院管理者为了谋取私利,与这些利益集团勾结,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被逐渐侵蚀。

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回归途径分析1. 政府应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支持政府应当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医院的运营资金,保障医院正常的运营和服务水平。

政府还可以通过扶持政策,减免医院税收,降低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增强医院的公益性。

2. 完善医疗资源配置体系政府应当制定福利性医疗资源分配政策,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投入,使医疗资源得到均衡配置。

关于统筹考虑公益性和市场性,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提案

关于统筹考虑公益性和市场性,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提案

关于统筹考虑公益性和市场性,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提案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1479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由:关于统筹考虑公益性和市场性,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提案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卫生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提案人:王修林主题词:医院,改革提案形式:个人提案内容:2009年,作为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任务之一,公立医院改革在17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和18个省的745家公立医院先后开展试点工作,在规划布局、政府监管、财政补偿、支付方式、内部运行管理等方面开展全面探索。

到2011年底,圆满完成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任务,在不少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进一步改革探索了路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然而,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人们愈来愈深刻认识到,如果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不能在改革中有重大突破,我国医改将难以取得更大进展。

目前,对于公立医院改革,表面上各种模式并存,但本质上却是由于在公益性与市场性配置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政府对公立医院职能难以明确定位,结果造成在政府管理体制、财政补偿机制、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具体方案上难以取得各方共识,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办不分”,结果造成政府举办和监管职能分散与监管公正性难以保障并存的问题。

一方面,各级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具体职能(如规划建设、财政补偿、编制管理、干部任命、人事管理、工资标准、分配制度等)没有集中在一个部门,监管职能(如价格管理、服务监管等)也分属不同部门。

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只是医疗体系的一部分,由于现行政府部门特别是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具有部分举办职能和监管职能,对于公立医院、民办医院等各种所有制医疗机构,难以真正保障政府监管职能的公正性。

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与回归

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与回归

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与回归【摘要】公益性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大目标,也是我国实现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本文针对当前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的现状,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深入分析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的根源,并从政府责任、医院内部管理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探讨了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路径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也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公益性质。

但随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市场化倾向,医院的趋利行为日益严重,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公益性正在逐渐弱化。

这既损害了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形象,也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的现状出发,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分析其现实根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路径选择。

一、公益性弱化: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着手公立医院的改革。

虽然在医疗服务的供给、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医院逐渐从社会保障的公益事业主体演变为谋取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主体,社会公益性目标正在逐步弱化。

主要表现在:1.社会服务职能逐渐弱化,趋利行为凸显。

公立医院是政府投资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旨在满足全体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及承担部分公共卫生服务。

当前,随着我国卫生医疗体制的改革,一方面扩大了公立医院的自主经营权,医院在服务供给上更多地考虑提供有利可图的治疗服务,各种盲目检查、过度用药行为层出不穷,医疗费用不断攀升,导致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职能逐渐丧失;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财政补助大幅削减,公立医院在面临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推向市场,这进一步助长了公立医院的营利冲动,使其价值取向逐步背离了社会公益性目标。

2.医疗费用大幅增长,居民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加重。

在市场化取向下,公立医院的经营机制严重扭曲,各种诱导需求普遍存在,直接导致了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

政府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责任

政府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责任
落实政府的管理责任。一是负责制定公立医院改革规划,明确公立医院的基本职责和改革的政策、措施、步骤、方法,并积极加以推进;二是负责完善公立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制度、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医疗服务收费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安全制度、医务人员薪酬分配制度等,并督促落实;三是负责制定城乡一体化、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落实政府的引导责任。加强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表彰和奖励忠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优秀典型,纠正和查处损害人民利益的不良行为,树立医务人员白衣战士的正面形象。

政府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责任
大家都说“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公立医院改革是难中之难”,有些地方和有的同志甚至对此望而却步。其实,越是困难的问题越是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越需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如果这项改革不能全面启动、加快推进,势必影响医改的整体效果。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情况更为复杂,任务更为艰巨,难度也会更大,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将这项事关民生的重大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改体制——按照城乡一体化、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一体化的思路,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目前的公立医疗管理体制存在三大缺陷:一是城市医院与农村医疗机构分割,缺乏有机的联系,导致城市医生下不了乡、农村医生进不了城;二是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分离,既不能双向转诊,也缺乏定向交流,导致社区卫生机构缺乏高素质人才,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三是医院管理分散,分别隶属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或学校、院所等,政府对公立医疗资源不能统筹调配和使用。上述问题不仅造成公立医疗资源的碎片化,形不成合力,而且使优秀医疗人才越来越向城市医院特别是大型医院集中,导致城乡之间、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之间的医疗服务能力差距越来越大。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财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但由于优秀医疗人才严重不足,强基层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改革公立医疗管理体制的方向,是按照城乡一体化、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一体化的思路,构建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紧密合作、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互利共赢的医疗服务联合体,在医务人员隶属关系不变、福利待遇不变的前提下,建立医院医生定期到基层服务、基层医务人员定期到医院培训进修的制度,尽快提高基层的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基层首诊和分级医疗。

公立医院改革中政府对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的影响

公立医院改革中政府对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的影响

( 激励相容原则 ) 、 改善两个机制 ( 供求平衡机 制 、 激 励约束机制 ) 、 构建三大制度( 竞争供给制度 、 筹资约 束 制度 、 政 府 主导 制度 ) [ 2 1 。 本 文 重点 论述 政府 对 公益
性 和积 极性 均衡 的影响 。


公 益性 和 积极性 均 衡 的本质 内涵
理来 实 现 , 也可 以通 过购 买 和监 管来 实现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组概念 :服务供给 的积极性和医务人员 的
积极性 。前者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状 态 ( 数 量、 质量和结构 ) , 基本 医疗卫生服务供 给数量越多 、
质 量越 高 、 结 构 越优 , 则 基本 医疗 卫 生 服 务公 益性 越 强; 反之 亦 然 。后 者指 在基 本 医疗服 务供 给 过程 中对
医务人员劳动付 出的回报程度 ,医务人员劳动付 出
和综合 回报 程 度越 匹 配 , 则 医务 人 员 积极 性 越 高 ; 反
对 公 益 性 和积 极 性 的 探讨 ,必 须 严 格 区 分 两组 概念。
之, 综合 回报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医务人员积极性。 因此 ,基本 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 主要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性质” 公益性和“ 供给” 积 极性 的均衡 ,即实现基本 医疗卫 生服务 的 “ 物美价
! 壁筮堡墼!
卫生 经济研 究 2 0 1 3 年2 期总第 3 1 0期
公立医院改革中政府对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的影响
赵 云
5 3 3 0 0 0 )
( 右 江 民族 医学 院 , 广西 百色
摘要 : 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是 当前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必然选择 。政府从供给方式 、 管理体制和职能转变 三个方面对公益性与积极性均衡发生影响。因此 , 优化政府供给方式 、 变革政府管理体制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是实 现公 益性 和 积极 性均 衡 的突破 口。

公立医院履行公益性 重在落实政府主导责任

公立医院履行公益性  重在落实政府主导责任
①南京医科大学第 一附属 医院 南京市 2 1 0 0 2 9
动 医护 人员 积极性 , 重 视 医技劳 动价 值 的 同时 , 严 格 控 制对 医疗 服务需 求 的不 合 理诱 导 ; 在 尽 可 能补 偿 医疗费用 合 理成本 的 同 时 , 严 格 控 制 医疗 费用 支 付
范围和标准 , 把好合理付费的“ 总闸门” 。同时通过 政 策调 控 , 进 一 步完善 医疗 服务 体 系 , 确 保资 源配 置
的 内部运 行机 制起 到正 确 引导作 用 。通过 政策 调 控 可 能达 到在完 善 医疗 费 用 补偿 机 制 的 同 时 , 严 格 控 制 不合理 的 医疗 费用 ; 在保 障真 正 的 基 本 医疗 需 求
的同时 , 严格 控制 患者 对 医疗 服 务 的过度 需求 ; 在 调
来, 我国医疗费用补偿机制尚不完善 , 主要体现在政 府对 医疗 卫生供 方 的投 入水 平 低 , 2 0 1 1年 中 国卫 生 统计 年鉴 显示 , 全 国公 立 医疗 机 构财 政 补 助 收 入 占 总收 入 的 比例 仅 8 %左 右 。政府 部 门制定 和监 管 的 医疗 服务 价格 更多倾 向于缓 解 “ 看病贵” , 体 现 医 技 价值 的 “ 手 术费 ” 、 “ 诊查 费 ” 、 “ 护理费 ” 、 “ 治疗费 ” 不仅 低 于真实 成本 而 且 多 年 不变 , 致 使 医疗 服 务 收
机构 公益性 的体现 具 有 高 度 同一 性 , 政府 政 策 导 向
首先 要保证 政府 主 导 地 位 和 责任 的落 实 , 其 中核 心
费保 障
公 立 医院改 革 的重要标 志 是 医疗 服务 体现 公益 性, 但 最终取 决 于能否 在政 府 主导下 , 从 成本 可支撑 角 度完 善 医疗费 用补 偿机 制 。公 立 医院改 革 已涉人

论公益性事业单位中的政府责任

论公益性事业单位中的政府责任

论公益性事业单位中的政府责任摘要 2011年3月份,我国再次全面推动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并最终确定将事业单位回归公益服务,而改革后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领域将以新的形势和地位发挥其作用,而我们的政府在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中应如何调整自己的定位和责任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关键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共服务政府责任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4-144-02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中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将事业单位重新回归公益服务,并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改革,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将继续保留政府支持,并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将有许多新的调整,这对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责任重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概述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虽然在体制上区别于政府机关和企业,但其无论从财政上还是人员编制上依然说从属于政府或政府机构。

有学者认为,公用事业应具有民生必须性、公共利益性、不同程度的自然垄断性或公共(集体)物品属性。

根据现有文件规定,我国的公用事业包括:供水、供热、供气、城市公交、排水、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市政公用事业;以及道路与桥梁等基础设施、电讯、供电、邮政、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运输等行业①。

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布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9个配套文件,其中《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中关于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大力发展公益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以及政府责任重构。

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政府努力引领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我国特别提出强化政府责任以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服务质量。

政府主导公立医院公益性与效益性制衡的思考

政府主导公立医院公益性与效益性制衡的思考

政府主导公立医院公益性与效益性制衡的思考公立医院是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然而公立医院得到政府资金投入比重偏低导致其在运行机制上过于追求效益性从而偏向创收,造成公立医院效益性张扬,较难体现其公益性本质。

公立医院逐渐回归公益性质是医改的重难点。

在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回归中,政府明确责任主导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效益性制衡至关重要。

标签:政府;公立医院;公益性;效益性;制衡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淡化,盲目追求经济利益。

目前政府每年拨款仅占医院成本的6%~8%,其余部分都靠医院自主创收。

这就导致了公立医院注重创收引进市场化机制从而转向企业化运作,医疗工作者劳务费与医院效益的直接联系体现在医院侧重自主创收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以维持医疗工作者的利益和医院自身的发展,导致医院效益性张扬的同时公益性的本质很难体现。

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有医院21 979个,其中公立医院有13 542个,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61.6%。

由此可见,公立医院仍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

目前,我国多数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与企业一样,运用市场营销的理念,以经济杠杆为主线,劳务费与业务收入的挂钩,导致医院过于强调创收,片面追求效益性而逐渐淡漠了公益性[1]。

因此,当前公立医院如何实现公益性与效益性的平衡,值得思考。

1 公立医院效益性的张扬公立医院效益性的张扬体现在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我国公立医院无论是医疗服务水平还是社会影响力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我国公立医院在经济运行中却普遍存在“八重八轻”的现象,即重收入,轻支出;重规模扩张,轻内涵发展;重学科发展,轻经济管理;重大型设备,轻基础设施;重现金收入,轻设备物资管理;重预算申请,轻预算执行;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和绩效考核;重外部监督,轻内部监督[2]。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受医院经济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功能三方面缺陷的影响。

受经济利益驱动,公立医院很容易将经济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影响公益性的发挥。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革中政府职能探析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革中政府职能探析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革中政府职能探析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成为了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公立医院的回归公益性改革,不仅意味着医院将更多地回归到公益性质的服务上,更意味着政府在医疗领域的职能职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从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角度出发,探讨政府职能在医疗领域中的演变和变革。

一、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意义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医疗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然而在过去的医改进程中,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逐渐被商业化所替代,导致了医疗资源的过度利用、医疗成本不断攀升等问题。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更是为了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医疗体系,实现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高效利用。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意味着医院将更加注重服务社会大众的需求,更加注重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这将对医院的管理体制、服务模式、收费机制等方面都带来深刻的变化。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也需要政府在医疗领域的职能得到重新认识,从而更好地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和推动。

首先是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支持,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

其次是要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让医疗服务更加亲民、接地气。

再次是要优化医院管理体制,强化医院内部的公益性管理机制,确保医院的资源和服务都能够更好地惠及广大民众。

政府还需要建立健全医疗监管机制,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为患者提供公平、公正的医疗服务投诉和处理渠道。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意味着政府在医疗领域的职能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政府需要从过去的主导者转变为服务者。

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过程中政府责任探析

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过程中政府责任探析

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过程中政府责任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公立医院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国家的重要医疗资源和公共服务机构,公立医院在实现公益性的过程中,政府责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的过程,分析和探讨政府在其中的责任和作用,以期为公共医疗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首先我们要明确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公立医院是国家行政中央化的医疗机构,是政府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其性质是公益性的。

公立医院的主要任务是为公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维护人民健康,这就意味着公立医院必须在服务对象、服务目标和服务方式上体现公益性。

通过公益性的服务,公立医院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 资金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改革力度,通过投入巨额资金来改善医疗设施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政府对于公立医院的资金支持是公益性实现的基础保障。

政府应当通过财政拨款、医保基金等多种渠道对公立医院进行资金支持,保障公立医院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

2. 制度建设:政府在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规范和建设也是实现公益性的关键。

政府要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从而为公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切实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

3. 监管监督:政府应当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和监督,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监管机制和监督体系,政府可以有效地防止医疗乱收费、医疗事故等不良行为的发生,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政府责任在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中的不足之处尽管政府在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资金支持不足:虽然政府对公立医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增长迅速,公立医院面临着医疗资源不足、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
管理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革中政府职能探析
程楠楠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公立医院开始趋向于利益性,开始追求经济利益,这与政府责任错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新医改中明确指出,必须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职能,切实有效地为老百姓服务。

本文从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出发,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突出政府的调控职能,促进公立医院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政府责任;财政补偿机制;公益性;监管力度
随着新医改制度的提出,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已
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民生话题。

公立医院公益性,
是我们医疗改革试点的目标之一,我们必须把人民群
众的健康摆在第一位,深化政府机构在公立医院改革
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一、政府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中的责任分析
公立医院,顾名思义就是指国家的医疗机构,是
由政府宏观调控的。

目前,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之
下,我国的公立医院在经营过程中淡化了医院的公益
性质,背离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社会利益初
衷,而是以盈利为目的,开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而我们进行医疗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深化政府部门
的职能作用,重新定位公立医院的发展目标,切实回
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初衷,真正为社会大众服务,最
大限度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受到市场经济
客观因素的影响,公立医院很难自觉实现公益性,所
以,政府部门必须深化落实其职能和责任,制定科学
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以确保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顺利
实现。

众所周知,公立医院系统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
主力军,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但是,由于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经营模式不
合理等原因,我国的公立医院逐渐偏离了公益性的
本心,而趋向利益化发展。

所以这次医疗机构深化
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公立医院的创新改革,破除公
立医院的趋利机制,旨在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
本质,重新构建公益性质的一流医院,充分调动医疗
人员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障公立医院可持续
发展的创新型机制。

政府部门也应该重新审视自身
的角色,强化政府责任,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力
度,切实有效地协助公立医院实现分工协作、布局完
善的医疗服务新体系,建立分级诊疗、政事分开的就
医新格局,有效地缓解人民群众就医难,诊病贵的难题。

随着医改制度的出台,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已经
是势在必行了。

只有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才能切
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限度实现医疗卫生服
务的公平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质量。

国内
外专家多次表示,公立医院并不应该是公益性的责
任主体,公立医院仅仅是医疗服务体系的提供者或
者是执行者,政府才应该是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的
责任人。

所以,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这一问题上,
我们更多的是要强调政府的责任,只有政府才能够
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改革中发挥主动性和指导
性。

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疗体制改革中不可或缺的
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对
待,绝对不能流于表面形式,而是要真正落到实处。

政府必须要强化责任,切实解决群众所反映的看病
难诊病贵问题。

二、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对策思考
强化政府责任,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一定要
立足于我国医疗机构的实际国情,因地制宜,构建一套
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策略。

我们在公立医院的改革中,
既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也不能故步自封,墨
守成规,随心所欲制定策略方法,而是要全面调查分
析,明确相关利益方的利害关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
脚印,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与创新。

本文从转变
观念、加强管理、增加投入,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机制
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1.强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公益性定位
要想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首要的任务就是要
强化政府的责任,审视政府角色的最新定位,坚持公立
医院的公益性定位,逐步提升政府卫生支出在总资产
中的比重,使政府在提供医疗机构服务中占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实施的是药品加价补偿机制,政府
对于公立医院资金投入过少,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大
多数依赖于药品的加价,长此以往,医疗机构逐渐出现
了趋利性。

现如今,国家规定逐步消除了药品的加价
提成后,公立医院赖以生存的资金显著减少,这也导致
6
2019月(下)
行政事业资产财务
与完成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经费严重不足,公立医院无法通过常规的医疗服务获得合理性的收入,也别提对于医疗团队的建设,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生物医疗实验室的研究了。

政府要正确树立公立医院医疗人员的地位,只有充分保障医疗人员的福利以及薪资待遇,才能鼓励他们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要给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晋升空间,让医疗人员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期望值相契合,通过政府的主导性作用,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

2.加大对公立医院监管力度
实践证明,只有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才能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

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对于公立医院的监管力度,充分行使其监督管理职能,将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以往,由于公立医院与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关系密切,所以兼具裁判员和教练员双重身份,这就导致政府在医疗卫生系统中的角色严重错位。

要想真正实现医疗改革,就要权责分明,将管理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将所有权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中分离,交由行业管理机构进行全权管理,而由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独立行使监督权,这种隶属关系的变革,无疑会加大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提升公立医院改革的实效性。

我们要立足于现状,有针对性加大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服务体系,在保证初级服务体系的基础之上,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防止公立医院向过度专业化演变。

公立医院不是研究型、精英型的医疗机构,它的定位宗旨是为满足社会大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为了保障其公益性的特质,我们要破除行政层级关系,实行区域性属地管理,要尽可能推行可行性高、效果明显的实用新技术,避免过度追求高端的技术路线。

我们应该加快建立基层机构与公立医院的合作对接模式,创建新型的协作模式,为基层医疗提供最有力的后援力量,做好医疗保障作用。

3.优化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主要由国家财政补贴、药品加价、医疗业务收入三部分组成。

其中,加大对于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力度,优化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机制则是这次医疗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资金投入的力度上,国家也有着明确的政策文件相支撑。

对于完全公益性的公立医院,比如中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国家给予的是全额拨款。

对于医护人员的福利待遇、薪金报酬、培训经费、设备投入等等资金项目也由政府全面投入,这种由政府全额补贴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疗人员的后顾
之忧,可以让医疗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政府对于公立医院政策的倾斜不光体现在对于公立医院一方,也给广大的低保户、三无人员、特困户患者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

政府对于公立医院财政的补偿逐步由定额资助、定额资助向质量补贴过渡。

补贴的多少完全由服务质量和数量说话,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疗人员的服务水平,提升公立医院在群众中的满意度,促进公立医院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我们应该转变过去靠药品加价、提高医疗设备检查费用的方式,改为以医疗技术来获得社会大众的信任度。

与此同时,加大财务监督管理的力度,强化药品渠道的管理工作,强化新进药品的审核把关,提升药品价格以及种类的审批门槛,让老百姓可以吃到真正的放心药、低价药,全面实行政府招标采购下的集中配送,最大限度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要想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是单凭政府部门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政府、医院自身、全社会齐心协力才可以完成的。

管理工作既包括内部的运营管理,也包括外部的监督管理,所以,也需要社会公众的监督与批评,以便更好地促进公立医院发展。

所以,加强社会监督也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不二法宝。

一方面,要实行院务公开,增强院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公益性不是由某一个组织、某一个人就可以评价的,是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所以,我们应该建立科学的社会评价机制,通过社会公众对医院的监督和评价,约束公立医院的行为,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顺利回归。

参考文献
1.厉传林等.改善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的政策建议.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7)
.2.林立.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几点思考.卫生经济研究,2008(3)
.3.于保荣.医改之路;国际经验与支付方式.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4.侯建林,孟庆跃.美国卫生费用上涨和控制对我国的启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3)
.5.杜乐勋,张文鸣,王培舟.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蒋祥虎.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责任编辑:兰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