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二)

合集下载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3、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4、实验法: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5、反射: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发应。

五、简答题1、简析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1)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像过程。

(2)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3)人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4)人有意识性,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要特征。

2、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生物学观点、行为主义观点、认知观点、精神分析观点、人本主义观点、现象学观点3、如何理解“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早在古希腊时期,有关心理问题的论述,心理学的思想就早已出现。

(3)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已经脱离哲学母体而分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心理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六、论述题1、论述科学心理学对心理实质的基本观点。

(1)心理的物质载体[1]心理现象的产生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实体[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2)人的心理的环境依存性[1]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2]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离开了环境的影响,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1]表现为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2]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4]人的心理的主体最重要的特点是人的意识性。

0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基础)

0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英文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现象即我们非常熟悉,并随时会接触到、感受到的精神现象。

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动物的心理比较简单、低级,受本能(维持、延续生命和防御)需要所支配,而人在这些心理基础上,又产生精神需要、社会意识、情感、意志等高级的心理现象,并且产生了语言。

所以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本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一)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从心理的动态性维度上或形式上分)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而个性心理的形成又影响心理过程。

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那么认识、情感和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为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阶段。

①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

它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感知觉给思维提供了基本材料,思维借助感知材料才能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

②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人不仅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而且根据其对人需要的满足与否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

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都是一定的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关系反应。

③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一般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绪和情感及意志。

因为它们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及意志过程)。

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动物的心理发展经过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一种主观的现象。

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大脑所具有的功能,即反映的功能。

客观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的活动将客观外界事物变成映象,从而产生了人的心理。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人的心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思维、意识、精神。

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和主观性;是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的物质产品;是客观世界在大脑的反映。

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心理支配人的行为,人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第三节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 19世纪之前:心理学属哲学范畴,是一种哲学思辩或经验总结式的心理学思想。

2. 19世纪中叶之后:实验方法的引进,使其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冯特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诞生的奠基人。

二、学派纷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1.奠基人:冯特(W.Wundt,1832-1920)2.著名的代表人物:铁钦纳(E.B.Titchener,1867-1927)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

心理学基础复习汇总

心理学基础复习汇总

“心理学基础”复习汇总(下划线表示历年考过的知识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观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⑴人与动物同样具有心理,心理学对两者都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人类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也有科学价值。

⑵心理学不只研究行为,还研究心理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等,心理学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

⑶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2、研究目标:⑴描述,即客观陈述,不涉及价值判断,也不寻求原因。

⑵解释,即揭示原因,分析因果。

⑶预测,即估计未来的可能性。

⑷控制,即采取措施,趋利避害。

3、主要方法:个案法:又称为临床法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观察者效应、观察者偏差、拟人化错误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安慰剂效应、实验者效应相关法:(夜间睡眠时间与第二天下午瞌睡程度)3.自变量与因变量(实验法里边的)变量:是指可以量化的因素,特征或情景。

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由实验者操纵的变量,它被假定为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

因变量:是自变量所造成的结果。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可能影响因变量的条件。

4、诞生标志: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5现代心理学的三大派别及其主要观点与代表人物p17-20A行为主义:人物:华生;斯金纳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目标: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定关系强调环境决定论:个体行为非与生俱来,而是被动学习的结果“给我一打健康的人类婴儿,让我在由我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无论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的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或盗贼。

”B 精神分析学派人物:弗洛伊德如果一个人的伟大可以用他所影响的范围来衡量的话,那么无疑弗洛伊德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

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研究对象为潜意识,潜意识的内容大多与性冲动有关,目的是了解个人当前的观念与行为的潜意识根源主要的方法是自由联想法潜意识与文明社会道德冲突,因为被压抑但不能消除这是心理疾病的原因。

2心理学与个性基础

2心理学与个性基础

社会知觉:
定义:是指对社会现象的知觉,内容和范围很 广,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和角色 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的偏见:
•晕轮效应 •刻板效应 自我知觉(自我意识):物质自我、精神自我 •首因效应 和社会自我。 •近因效应 角色知觉: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期望和 •对比效应 角色评价。 •投射
性格发展的特点:
(1)内涵的发展 (2)发展的连贯性 (3)身体衰退早于心理衰退 (4)发展曲线:钟形理因素:遗传、体格与体型、性别。 (2)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职业。
2.4 能力

定义: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的任务 得以顺利完成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通常是指个 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
孔子划分的五种类型: 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

弗洛伊德的人格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视为由3个层面组成的动力系统,即本我、 自我和超我。3个层面分别对应3种人格,即自然人格、实 有人格和道德人格。健全的人格是3者的和谐统一。 本我(id):本能,受快乐原则支配——自然人格 自我(ego):人格的控制部分,从事适合的环境活动以 满足本我和超我的需要,受现实原则支配——实有人格 超我(superego):人格的道德部分,包括良知和自我 理想,超我,追求完善——道德人格

中国古代分类:好动的太阳型、少阳型,喜静的太
阴型、少阴型,动静适中的阴阳和平型。
古希腊,希波克拉特:
胆汁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易怒――“急”
多血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热心、喜欢活动――“活”
粘液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冷静、善于计算――“稳” 抑郁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神经过敏、易郁闷--慢”
情感、情绪与管理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心理学基础绪论

心理学基础绪论

15
注意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状态
意识指向的对象有时处在注意中心或焦点, 有时在注意的边缘,有时也可能在没有注意 或略微注意的情况下。 一般来讲,人们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清晰 地对学习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是以注意状态 为基础并由注意状态相伴随的。 注意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状态。

16
生理觉知与潜意识

10
价值观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一般是通过需要、 兴趣、信念和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所以,兴趣的培养、信念的确立、理想的形 成对个体行为的产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二)意识和注意
意识可分为:正常意识状态、异常意识状态。 异常意识状态:原因、原理来自12异常意识状态


比如:睡眠、做梦、做白日梦。 在酒精、海洛因、大麻、咖啡因和尼古丁等药物的 作用下,会改变人的意识状态; 在听音乐、坐禅、催眠、高烧和脱水等情况下,也 会有异常意识状态发生。 有研究认为,异常意识状态与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 。神经递质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它起 抑制和兴奋两种作用。某些异常意识状态(如幻觉 )可能是神经递质抑制作用解除的结果。由于抑制 13 作用的解除,导致了原来没有的感觉产生了。

18
元认知


脑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如果在对外部信息加工的同 时,人也把意识指向自己内部的大脑加工过程,后 者这就是元认知。 元认知是在认知之上的认知。 如:当我们阅读时,阅读视线有两条,一是书上的 文字,这是阅读过程;二是当意识到自己没看懂 (监测),就跳回去再重读(调节),此时的加工 对象不再是书上的文字,而是自己的阅读过程,是 元阅读,是个体对自己阅读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需要、动机和意志 意识和注意 感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 情绪和情感 能力和人格

基础心理学概论

基础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概论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是以不同的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

心理学是对心理现象的阐述并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

一、心理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就它的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1.认知过程是指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心理活动。

认知过程就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2.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

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和情感。

3.意志过程是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动机的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4.认知、情绪和意志三者间关系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不是彼此孤立的过程,而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

对外界事物进行认识的时候就会对它产生一定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也就会采取相应的意志行动来巩固它或改变它。

情绪和意志是随同认知产生的,认知也受情绪和意志的影响。

二、个性个性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两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以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

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组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的类型差异。

是在认知、情绪与意志活动这些心理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3.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关系个性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

没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没有对外界事物的情绪,没有对现实事物积极改造的意志过程,个性是无法形成的;同时,已经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大吼牌《心理学基础》独家整理(1~7章)

大吼牌《心理学基础》独家整理(1~7章)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1.什么是心理学P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任务P3-4①描述与测量:心理学研究的最起码的一项工作是在质和量上确定心理生活的具体事实,也就是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信度、效度)②解释和说明:心理学研究不能只限于对心理现象的描述和测量,而应当从描述和测量中进而探求其规律,也就是要解决“为什么”问题,因此,心理学研究的另一方面是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和行为,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心理现象的原因。

③预测和控制:心理学研究的第三方面就是能够预测因而也能控制行为,也就是要解决“怎么做”问题。

实际上,改变行为常常是应用心理学家的基本目的。

3.个体心理图P6个体心理结构示意图心理过程个性差异4.心理学的流派P9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冯特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取向明显受到当时以试验为研究基础的化学与物理学的影响,冯特试图通过类似化学研究中的元素分析与合成的方法来探究人的心理实质,分析人的心理结构。

冯特的这一思想体系被人们称为构造主义。

(一) 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著名代表人物:冯特的学生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方法:内省法,即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准确地观察并描述经验到的心理状态。

(二) 机能主义 个体心理 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能力、气质、性格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创办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20世纪初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他认为人的意识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心理学基础基础理论

心理学基础基础理论

四、释梦理论
Theory of dream interpretation
梦境有两个层面
显梦
manifest content
隐梦
latent content
基本观点:梦是对清醒时被压 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表达。
五、心理防御理论
Theory of defense mechanism
基本观点:
个体为了缓解或减少因潜意识中的欲 望和冲突而产生的焦虑和痛苦而运用了不 同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潜抑、合理化等。
(二)局限性
1.忽略了条件积极关注的作用。 2.马斯洛的理论缺乏严格的科学性。 3.将一切心理障碍都归于自我失调是不全 面的。
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
一、代表人物: 沃尔夫Wolff(美国) 二、基本观点:
注重研究心身关系、以及心身的相 互作用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积极 探索心身相关的规律。
本节复习思考题
(二)无条件积极关注
罗杰斯认为,条件性积极关注是儿 童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强调对儿童 各种行为都应给予关注,无条件不加 批判地接受,创造一种平等、和谐、 真诚、理解的环境,儿童才能够健康 成长。
(三)自我论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 自我:一个是理想中的自我;一个 是现实中的自我。当两者趋于一致 时,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则 会产生心理障碍。
本节复习思考题
1.行为的概念。 2.各基本理论的代表人物。 3.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
4.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类型。 5.行为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评价。
***6.如何理解“性格决定命运”?***
第三节 认知理论
一、代表人物:艾里斯Ellis、贝克Beck (美国)
二、基本观点:
认为,人的各种心理障碍 都源于不合理的信念、错 误的认知。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一章 心理学基本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一章  心理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第二节心理学基本知识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庞勒(Gustave Le Bon)在《乌合之众》中曾说:“古往今来的伟大人物,包括一切帝国的建立者、杰出政治家、领袖,甚至说得平庸一点,一群人中的小头目,都是不自觉的心理学家,他们对于群体性格有着出自本能但往往非常准确的了解。

”一、心理1、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类。

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通过心理现象可以反映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类。

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者紧密联系。

心理活动的实质,大脑的机能,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心理活动,是大脑对客观世界反映的过程。

从兴奋与抑制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理过程看,心理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心理活动则是通过大脑的神经生理过程而进行信息的摄取、储存、编码和提取的活动。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绪情感活动与意志活动三个方面,它们不是彼此独立和并列的三种心理活动,而是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

人类心理活动的特点:概括性、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2.1 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根据主观控制不同程度,可分为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指人们能够意识到并进行有效控制的心理活动,其特点有三:(1)能用言语的形式将完成活动的知识明确地表示出来;(2)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3)能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主动控制。

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进行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活动。

能够运用语言与数字进行演算与辩证逻辑思维是典型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实质性特征。

2.2 一种理解:心理活动与心理现象的同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归纳

心理学基础知识归纳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一、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二、人的心理本质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三、心理学发展史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结构、反馈的概念。

植物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这个概念和后面的诸多章节有密切联系,所以必须搞清楚。

植物神经系统是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差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它受大脑的支配,但有较多的独立性,特别是具有不受意志支配的自主活动,主要分布在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中。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第三节感觉和知觉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现象三、各种感觉痛觉既是内部感觉也是外部感觉。

痛觉最难以适应,但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四、知觉概述知觉四个特性:五、知觉的种类六、记忆及记忆进程第四节思维、言语及想象一、思维、言语及想象的概念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第五节意识与注意一、意识概述二、注意概述注意的分类注意的特征第六节需要与动机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七节情绪、情感和意志二、意志第八节能力与人格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三、人格理论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一、研究对象和范围二、社会心理学简史三、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一、社会化二、社会角色及理论三、自我、身份、自尊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二、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三、归因四、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一、五种社会动机二、社交情绪第五节态度二、态度的转变态度转变理论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一、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二、体语沟通三、人际关系、人际吸引、人际互动和社会影响四、爱情、婚姻和家庭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概述二、心理发展的动因三、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四、皮亚杰的发展理论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第二期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五节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第六节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发展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一、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的关系二、发展简史三、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四、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五、常见感知障碍的症状六、常见思维形式障碍。

心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心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心理学基础》解释名词题第一章心理学的性质解释名词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认知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3、情绪过程: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第二章人格与学校教育解释名词1、人格: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2、社会化:是指人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3、气质:是指依赖于人体的遗传素质和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它使个体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色彩。

4、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倾向。

第四章行为的动力机制解释名词1、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2、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3、价值观:是指人们用以评价事物价值的标准,并以之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

4、兴趣:是指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

5、双重趋避冲突:是指个体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都带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因素的目标是所发生的冲突情境。

6、内知内驱力:是指出于了解和理解事物,掌握和运用知识以及系统阐述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7、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出于想要通过学习成绩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8、亲和内驱力:又称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与别人亲近的心理倾向。

9、自我效能感:是由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的主观评价和确信,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

10、内驱力:是由于人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所产生的旨在恢复稳态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第六章认知学习解释名词1、知觉整体性:是指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握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2、知觉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会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3、知觉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作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做知觉的背景。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基础(一般)心理学既是心理学专业的“入门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探讨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心理学历史, 发展趋势, 理论体系, 派别和探讨方法等。

学习时要把握好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相像概念之间的区分。

然后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学习其他学科,进行比照学习——社心, 发心, 变态, 测验, 询问等。

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探讨对象及内容一, 心理学概述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探讨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 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二,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基础心理学的探讨内容如下图: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发展经验了四个阶段:感觉, 知觉, 思维萌芽, 思维。

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二,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一)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二)心理是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却不是产品。

(三)心理是在神经系统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

(四)心理现象既是机能又受制约。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记: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记。

二, 学派的纷争第四单元探讨原则和方法不作为考核重点,了解即可。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一, 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由细胞体, 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

树突接受刺激,轴突传递刺激。

二, 反射弧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三、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外周神经系统又叫四周神经系统。

四,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的反映。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4.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只有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这一学派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5.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6.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其中,心理学的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6.研究心理学三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

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

7、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植物或自主神经分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功能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功能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密切有关。

8.脑干在颅腔内,与脊髓相连,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9.间脑由丘脑、上/下丘脑和底丘脑构成。

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心理学复习

心理学复习
错觉是对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反应。
第四节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即再认和回忆。
根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可以把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无意识情况下的记忆,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外显记忆是指个体在意识控制下的记忆,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第三节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其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形式。
情绪和情感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其中包括生理唤醒、认知解释、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四个主要方面。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包括: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表情是个体在情绪和情感状态下生理和心理以及外部行为上表现的变化或活动,表情是情绪和情感所特有的外显表现。
注意:注意是指个体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
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功能包括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三项功能。
注意的种类
1. 无意注意
无疑注意时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引起人的无意注意的刺激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刺激的强度;二是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三是刺激的变化;四是刺激的新异性。
三、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过度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
总之,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一) 心理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行为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1.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2.三个阶段:感觉→知觉→心理萌芽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二.学派纷争(一)构造心理学创始人:冯特(二)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杜威.安吉尔詹姆士为这一学派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基础观点: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里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所以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观点:①确定了刺激的反应之间的关系②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点的观点(四)格式搭心理学,也叫“完形心理学”。

主张:从整体来研究心理现象。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罗杰斯马斯洛主张:(1) 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2)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要适应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所以,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组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神经细胞体集中的地方)→脊髓和脑和周围神经系通过(把中枢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以及内脏系统联系起来)→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一、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包括细胞体(灰色的)、树突(灰色的)和轴突:白色(外有一层白色薄膜包围,即髓鞘,起绝缘作用。

)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连接的部位叫突触。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1)躯体神经: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2)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①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

②人在情绪状态下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因此,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的表现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章-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一章-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一章心理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心理学概论一、心理学的定义对心理学是怎样一门科学, 在心理学的不同发展阶段, 随着心理学家对心理学认识的深入, 有着不同的理解。

在早期, 心理学被认为是对“心理活动的研究”。

提出"情绪学说"的美国著名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斯(William James,1880)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 它既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 又研究这些现象产生的条件······所说的现象就是我们称之为情感、欲望、认知、推理、决定等一类的东西。

”随着20世纪初行为主义的出现和发展, 心理学开始注重可被观察到的和可被测量的行为的研究。

行为主义的鼻祖华生(JohnB.Watson,1919)指出。

行为主义者认为,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这样二个分支, 它以人类行为“做和说, 包括习得的和非习得的——作为它的研究对象。

”在美国出现行为主义的同时, 德国出现了格式塔心理学派, 其代表人物之一卡夫卡(Kurt Koffka,1925)认为。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临时性的定义, 我们可以说它的课题是对生物与外部世界接触中的行为的科学研究。

而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现象心理学的发展, 例如:穆恩(NormanMunn,1951)曾提到: “今天, 心理学最普遍的定义是‘行为科学’。

然而, 十分有趣, ‘行为’·含义本身扩大了, 以至现在它纳入了大量在以往被认为属于经验的东西······那些隐秘的(主观的)过程, 像思想, 现在被作为‘内部行为’看待了”。

克拉科和米勒(Kenneth Clark and George Miller 1970)认为。

心理学通常被定义为关于行为的科学研究。

它的对象包括可观察的行为过程, 诸如手势、言语和生理变化等等, 以及只能被推知的过程, 如思想和梦等等。

普通心理学(基础心理学)1-2

普通心理学(基础心理学)1-2
➢ 无条件反射:机体生来具有的、对保存生命具有根本意义 的反射。
➢ 条件反射:机体后天学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外在世界和 有机体之间形成联系的机制。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研究将无关刺激 物与非条件刺激物多项结 合后形成的条件反射。
心理咨询员培训
基础心理学-王婷
41
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条件反射建立前
詹姆士(W. James)
心理咨询员培训
基础心理学-王婷
杜威( J. Deway)
18
5. 精神分析学派 ( psychoanalysis)
➢ 代表人: 弗洛伊德 ➢ 时间:20世纪初 ➢ 研究对象:强调无意识 ➢ 研究方法:临床精神分析技术 ➢ 主张:人的心理包含二个主要部分:意识和无意识。
人的心理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三者平衡发展,则是一个健全的人格。
➢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回路。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反馈: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神经中枢,使之及时获得信 息,并有效调节效应器活动。
感受器
效应器
心理咨询员培训
传入(感觉) 神经元
传出(运动) 神经元
基础心理学-王婷
神经系统的 中枢部分
40
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 主要概念:力必多、欲望、本能 ➢ 研究技术:自由联想、释梦、催眠
心理咨询员培训
基础心理学-王婷
19
(三)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 具体有: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内在的价值和尊严 认知心理学
——人类似于计算机信息加工系统 生理心理学
——生理基础、脑机制
心理咨询员培训
基础心理学-王婷
20

基础心理学知识(二)

基础心理学知识(二)

46
47
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以词或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 二信号系统。 如灯光、铃声所引起的条件反射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如学
生来说,电铃坏了,铃声没响,只要喊一声“下课了”,学生照
在森林里有人看到一条草绳子,以为是蛇.回头就跑,所谓“一
样会走出课堂,这是词的作用,是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活动。
6
7
8
10
(一)脊髓 灰质(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白质(脊神经的神经纤维) 最低级的中枢,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二)脑干
延脑:椎体交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脑桥 中脑: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和觉醒,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三)间脑 丘脑:重要的感觉中枢(嗅觉除外) 上丘脑:嗅觉 下丘脑:内脏(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中枢 底丘脑:肌肉张力
43
(二)扩散和集中
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 集中。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会引起它周围其他神 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条件反射的泛化就是由神经过程 的扩散过程引起的。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 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 激物进行反应了,这就是神经细胞兴奋过程的集中。
45
(四)动力定型
连续给动物形成几个条件反射:灯光的食物条件反射, 铃声的防御条件反射等等。当这些条件反射都是按照固定 的顺序出现的话,多次训练以后,只要第一个条件反射的 刺激灯光一亮,动物就会流口水,而且吃完食物还没听到 第二个条件反射的刺激铃声响,它便会出现第二个条件反 射,即防御性的动作反应,此后,按照固定的顺序,其他 的反射活动也会陆续出现。刺激形成了固定的顺序,反应 也跟着形成了固定的顺序。 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称之为动力定 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的特征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内在统一,使人的内心世界、动机 和行为之间保持和谐一致.
个性的特征
生物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个性既具有
生物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
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倾向性 是人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 世界观。其中,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源 泉。 个性心理特征 是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 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 气质和性格三方面。 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意识是核心 。
A 乐群性 B 聪慧性 C 稳定性 E 恃强性
高分含义
外向、热情、乐群 聪明、富于想象、善于思考 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 好强、固执、自负、支配性
低分含义
孤独、冷淡 思想迟钝、缺乏想象、思考能力弱 情绪激动、幼稚、易烦恼 谦虚、顺从、胆怯、慎重
F兴奋性
G 有恒性 H 敢为性 I 敏感性 L 怀疑性 M 幻想性 N 世故性 O 忧虑性
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区别: 1)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高 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主要生理基 础,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变化比较慢, 可塑性较小。 2)性格是后天形成,由生活实践决定, 可塑性大
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联系: 1)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方面,较明显表现在 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 2)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 3)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修饰气质, 使之符合社会实践要求。 4)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 征,而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形成同样的 性格特征。
胆汁质
抑郁质
兴奋型
抑制型
精力充沛,动作有力,性情急躁,情绪易爆发,体 验强烈且外露,不易自制,易冲动
反应迟缓,敏感怯懦,情绪体验深刻、持久且不外 露,动作缓慢,易伤感,孤僻,善观察小事细节
气质的生理基础
柏尔曼(Berman L)的气质激素理论:
内分泌腺的活动与气质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人的腺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把气质
液、黄胆汁和黑胆汁)的多寡来区分和 命名气质,提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 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强 度、均衡性及灵活性)的不同结合,把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即活 泼型、安静型、兴奋型和抑制型。
表 . 气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行为表现特征
类型 多血质 黏液质 高级神经 活动类型 活泼型 安静型 行为特征 活泼易感好动,敏捷而不持久,适应性强,注意易 转移,兴趣易变换,情绪体验不深刻且外露 安静沉着,注意稳定,善于忍耐,情绪反应慢且持 久而不外露容易冷淡、缺乏生气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
神经类型 强度 均衡性 灵活性 气质类型
兴奋型
活泼型


不均衡 灵活
均衡 灵活
胆汁质
多血质
安静型
抑制型


均衡
不灵活
黏液质
抑郁质
不均衡 不灵活
气质的意义
1、气质无好坏之分
气质不是人格的标 签,任何一种气质都是在一种情况下有意义, 在另一种情况下无意义。
2、气质不决定个人的价值和社会成就
(1)个性维度理论:艾森克(Eysenck HJ) 将性格分成四种类型:稳定-内向型、 稳定-外向型、不稳定-外向型、不稳定内向型,每一种类包括八种特质。
(二)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1937年首 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
首要特质 共同特质
特质
个人特质
中心特质
次要特质
(3)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两个不同侧面,是在人的 统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起来的。 联系:
1、性格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能力基础
2、能力的发展水平受性格特征的影响
3、优良的性格特征往往能够补偿某种能力的相
对不足
性格类型
1.对立型模式的性格分类
这是根据性 格特性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发展所确立的 对立类型,也是建立在一个维度下所划 分的性格类型。
觅食动机 性动机 母性动机 好奇动机 社会动机 成就动机
觅食动机
性 动 机
母性动机
好奇动机
猴 子 的 好 奇 行 为
亲和动机
隔 离 长 大 的 猴 子
社会动机
成 就 动 机
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动机结构中可同时存在性质
和强度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使 人难以取舍,形成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的基本类型: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
个性的特征
稳定性与可变性
稳定性是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经常稳定 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 可变性:作为人的生活历程形成的个性 特征,随着现实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而发 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个性的特征
独特性与共同性
神经系统类型,外界刺激的千差万别。 人们又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社 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个性中还存在 着共性。
二、个体差异
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智力水平的差异; ②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智力发展趋势有 个体差异。智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 时间晚;反之发展慢,达到高峰时间早。 ③智力结构的差异。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 –遗传的作用 – –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 •产前环境的影响 • •早期经验的作用 • 能力类型上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能力表现在年龄上的差异。
能力在类型上的差异:
– – – – –空间能力(毕加索) –音乐能力(贝多芬) –言语能力(李敖) –数学逻辑能力(爱因斯 坦,陈景润) – –人际能力(甘地) – –内省能力(弗洛伊德, 荣格) – –身体运动能力(李小双)
• 克林顿的一位友人评价他,学识丰富,思想深 刻,具有与生俱来的说话技巧,深受欢迎。克 林顿早在17岁时,就立志攀登美国权力顶峰。 他在乔治敦大学的同房同学说:“比尔的生命 中,很少事情是偶然发生和处于意外的。”可 见,克林顿入主白宫并非偶然。当然,也有人 认为,克林顿是狡猾的,他的野心太大。 • 人们都说,运气、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强烈的使 命感,使克林顿一举成为美国第四十二届总统。
分成五种类型:甲状腺型,肾上腺型, 脑垂体型,副甲状腺型和性腺型。
过分强调激素的重要性,忽视神经系统
对气质的影响。
巴甫洛夫神经系统特性
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过程:兴奋和抑制 1、强度:指个体的大脑皮层细胞受强烈 刺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神经类型的最 重要标志,具重要意义) 2、平衡性:指个体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 程之间的强度是否适当。 3、灵活性:指个体对刺激的反应速度以 及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1) 内倾型与外倾型:荣格(Jung )
按力比多(libido)的活动方向,把人的 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也称外向型 和内向型。
(2)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美国心理学 家威特金(Witkin HA )根据人的信息 加工方式的不同提出了场依存、场独立 学说。 场独立型 场依存型
2.多元型模式的性格分类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编写
陶雨春
心理现象
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 现象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心理 自我意识系统 人格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世界观等
个性
个性(personality)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 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 心理特征的总和。
动机
动机(motivation)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
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 力。 激发动机有两个条件:需要、外部刺激。 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基础,当需要被认知 和估计有可能实现时就转化为动机;另 一是外在条件,即环境因素(诱因)的 刺激。 动机有三种功能:始发 指引 激励
动机的种类
Q1 激进性
Q2 独立性
激进、自由奔放、不拘泥于现实
自立自强、不从众、当机立断
保守、重传统、拒绝变化
依赖、从众、随群附和
Q3 自律性
Q4 紧张性
知己知彼、自律严谨
紧张困扰、激动挣扎
矛盾冲突、不顾大体
心平气和、闲散安静
需要(need)
需要是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需求在头脑中的 反映。
通常以意象和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表 现为动机以推动人们去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 需要的分类 按照起源可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按对象划分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卡特尔(Cattell RB)认为,个性是由 个性特质构成的。 特质(trait)是个人在不同的时间、 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稳定而一致的行 为特点或行为倾向。
卡特尔的因素分析特质论
根源特质
恃强性
聪慧性
有恒性
表面特质
行 为 1
行 为 2
行 为 3
行 为 4
行 为 5
行 为 6
行 为 7
行 为 8
人格因素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观点
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 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 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满足低 级需要的基础上,才出现高级需要。 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并非是对立的,低 级需要部分满足也可产生高级需要。
普希金是胆汁质,赫尔岑是多血质,克雷洛夫 是粘液质,果戈里是抑郁质。 3、气质影响工作效率 有的工作要求灵活、 机敏的反应能力,有的工作要求持久、细致的 操作。
4、气质影响情绪和行为
性格
性格(character)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
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 方式。 特点: 1、社会性 2、稳定性 3、可塑性 4、性格是个性的核心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