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导学案1

合集下载

1荷塘月色 导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1荷塘月色 导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荷塘月色》
【课前自主学习】
借助《成长资源》P1 名家有约背景呈现相关链接字音、字形辨认
【自主学习及思考】
一、自主检测
下列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

A.泻飘染笼
B.照浮染围
C.泻浮洗笼
D.照飘洗围
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文章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用原文的话来表述。

试梳理课文中“我”的情感脉络。

2、作者描写了荷塘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三、语言赏析
1、第一段中“月亮渐渐地升高了”中的“渐渐地”一词能不能省略?
2、品味下列句子。

(方法提示:想象画面、揣摩语言、表达方式)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四、我的疑惑。

荷塘月色导学案1

荷塘月色导学案1

专题慢慢走,欣赏啊课时数 2 课题荷塘月色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散文情与景的关系,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正确把握全文“淡淡的”情感内涵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

学习过程补充内容任务一预习导学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

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

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

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当时蒋介石叛变,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中国革命转入低潮,朱自清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

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方法”,认为“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但他毕竟又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于这种“超然”。

这种矛盾心情,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不少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既不甘心沉沦,又不敢投入革命斗争。

《荷塘月色》就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煤屑( )霎( )时弥( )望蓊( )郁羞涩( ) 酣( )眠踱( )着妖童媛( )女乍( )看敛裾( ) 梵( )婀玲鹢( )首徐回4.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

请找出这篇文章的文眼。

5.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还可以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任务二、合作探究(一).解析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1)这段都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2)微风过处,清香就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和歌声又有何相似,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微风送来了清香,也摇动了荷波,那为什么说宛然有了一道宁必定波痕呢?什么修辞?(二).解析第五自然段:塘上月色。

荷塘月色 导学案

荷塘月色 导学案

荷塘月色编写人: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2、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

3、理清文章感情脉络,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态。

学习重点、难点1、欣赏课文所展示的优美的意境。

2、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态。

预习案知识链接:一、作家及作品背景朱自清(1898-1948)原名,字,号。

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绍兴。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作品主要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美、对光明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

1923年发表的长诗,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著作有。

背景介绍: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

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

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

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二、通感介绍所谓通感,即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亦即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

因此,通感又被人们称为“移觉”。

如: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喝越高。

忽然拔了一个尖儿,象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明湖居听书》这种修辞在高中课文中多有运用。

《荷塘月色》导学案(2021最新汇编)

《荷塘月色》导学案(2021最新汇编)

《荷塘月色》导学案《荷塘月色》导学案(1)高一语文制作:王志军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1. 正确拼读生字词;了解作品、作者、写作背景;2. 深情地诵读课文;3. 掌握本文景物、心情写作的脉络;学习写法;二、预习抽查抽几生板写、回答。

? 1.拼写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蓊蓊郁郁?()袅娜?()踱步()霎时?()弥( )望?斑驳()渺茫?()点缀()脉()梵婀玲?()2. 理解运用:蓊蓊郁郁弥望田田袅娜脉脉斑驳缕缕清香凝碧朗照三、介绍作者、作品、写作背景、散文(见基础梳理)抽学生回答。

1.作者、作品: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

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

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他,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

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

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

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第一课时)编写:王宏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把握文章内容。

【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1.22—1948.8.12),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

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

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因祖父、父亲长期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幼年在私塾读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912年进中学学习,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翌年,升入本科哲学系,于1920年修完课程提前毕业。

他著名的诗集有《踪迹》,散文集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绿》《春》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感情真挚醇朴;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扬他有骨气,“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北京物价飞涨,北大的教授们没法生活下去。

国民党就向人们发美军的救济粮。

可是,以朱自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

当时朱自清先生已经因为饥饿全身浮肿,很虚弱了,可是躺在床上还对家人说“不要去”。

于是,朱自清先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预习展示】1、听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提示与建议:认真听录音(或范读),将不会读的字词或平时读错的字词读音标注在课文里面。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袅.娜()蓊蓊..()敛.()裾羞涩( ) 独处.()酣.( )眠弥.( )望颤.( )动霎.( )时参.( )差脉脉..玲.()..( ) 倩.( )影煤屑.( )踱.( )步梵婀【课堂探究】1. 本文的文眼是哪一句?2.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作者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荷塘月色?导学案第一学时【学习目标】理清文章结构 ,揣摩作者思想感情 ,分析作者感情的开展变化。

【知识补充】1、关于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 ,原名自华 ,字佩弦 ,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 ,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

1916年中学毕业后 ,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次年 ,为了勉励自己有困境中不丧志 ,不灰心 ,保持清白 ,不与坏人同流合污 ,便取?楚辞·卜居?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 ,改名“朱自清〞。

上大学时 ,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 ,1923年发表的长诗?消灭? ,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创作转向散文 ,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 ,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 ,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 ,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 ,宁可饿死 ,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背景简介。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 ,正值大革命失败 ,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

这时 ,蒋介石叛变革命 ,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在此之前 ,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 ,一直在呐喊和斗争 ,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 ,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 ,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 ,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 ,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 ,内心是抑郁的 ,是始终无法平静的。

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 ,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 ,梦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 ,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预习落实】一、落实字音、辨析字形。

处( )理处( )所颤( )抖颤( )栗万乘( )之国乘( )凉荷( )花负荷( )脉( )络脉( )脉流水羞涩( ) 歌曲( ) 曲( )折薄( )荷日薄( )西山安娜( ) 袅娜( ) 踱( )步嬉( )戏参( )差( ) 船櫂( ) 敛裾( ) 梵婀( )玲蓊( )蓊郁郁妖童媛( )女鹢( )首徐回二、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写在下面横线上 ,。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环节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原名,字,号。

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中国现代、、。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给朱自清带来极大的震撼,使其思想和创作发生很大转变。

他的作品不再限于日常生活的抒情小品,也有抨击现实丑恶的杂文。

主要作品有《背影》《春》《欧游杂记》。

2.人物轶事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朱自清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

当时,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

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无效,12日逝世。

那时他年仅50岁。

临终前,朱自清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合给的美国面粉!”3.了解写作背景《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的清华园,此时南方还在进行着血雨腥风的屠杀。

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发生分化。

仍然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因而陷入苦闷彷徨之中。

这是处在“五四”和第一次大革命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谷中的时代的苦闷,是觉醒的一代人醒来之后面对无际的黑暗而深感理想失落、无路可走的苦闷。

怀着火一样热情的启蒙者碰到的却是冰一般冷酷的现实,觉醒的个性却无法找到让个性自由伸展的条件,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4.解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月光。

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5.了解“散文”(一)散文的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安徽省潜山县领头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 荷塘月色

安徽省潜山县领头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导学案【学习目标】1. 捕捉“情感语”,整体感知文章2.分析表现手法,鉴赏作品语言3.深入理解“咏物类”散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一、诵记名言警句——荷之美1.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晋·乐府)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3.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李白《古风》)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5.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二、了解文学常识(一)走进作者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名自华,字佩弦(如半圆之月的玉佩),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浙江省东海县,后随父定居扬州。

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北大预科班,为策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

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因病逝于北京。

(二)了解背景《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一方面对北洋军阀勾结国民党摧残革命的黑暗现实极端不满,但另一方面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以及个人生活上的原因他又不可能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他感到“还是暂时超然为好”“乐得暂时忘记,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

三、夯实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蓊郁⑵煤屑.⑶踱步⑷袅娜⑸惦记⑹弥望⑺霎时⑻点缀.⑼斑驳⑽梵婀⑾渺茫⑿闰月⒀敛裾.⒁鹢首⒂峭楞楞.2.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二、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1段 独游荷塘缘起:心境“颇不宁静” 第2.3段 塘前小路及走路感受。 第4段 月下荷塘。 第5段 塘上月色。 第6段 塘周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 的) 第7-9段 联想江南采莲旧俗。 第10段 踱回家门。
2.文章结构表
第一部分 :(1)写观荷缘起(情)
问题探究2 作者在第4段中选取了月下荷塘的哪 些景物来描写? 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了 作者怎样的感情?
结构详解
弥望 田田 出水很高 ( 荷叶 ) (比喻)
月 下 的 荷 塘
幽 雅 宁 静 , 淡 淡 的 喜 悦
( 荷花 ) 零星点缀 (拟人、比喻)

缕缕 ( 荷香 ) (通感)
颤动 ( 荷波 ) (比喻、拟人) ( 流水 ) 看不见的 脉脉

】因为在外面的世界中没有自由,作者才躲到荷 塘世界中寻求自由,但他不能总待在荷塘中,这 只是逃避;正因为现实世界中缺少真情,他才想 起六朝采莲时那充满真情的光景,但人是要生活 在现实中的,这也是逃避;正因为在北方的清华 园中不得宁静,他才惦记起江南,寻找家园,但 他要在北京生活啊,这也是逃避。由此可知,原 来荷塘、六朝、江南都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它 们都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江南在空间上拉开距 离,六朝在时间上拉开距离,而夜深人静又幽僻 、白天也少人走的荷塘,既在时间又在空间上与 现实生活拉开距离。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
笼着轻纱的梦 。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 光映照下呈一种奶白色而又 鲜艳欲滴的状态 ,表现了 月光的洁白柔和。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 画在荷叶上。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 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 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 在荷叶上的柳影之美,衬托 画—— 有“人 了月光之朦胧美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1)(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1)(含答案)

1 荷塘月色2 五中韩江涛《荷塘月色》导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二执笔人:巩义五中韩江涛学习目标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

2、赏析精美语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学习重难点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知识链接1、走进文本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同样是碧绿的荷花,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理解。

宋•杨万里曾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2、作家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3、相关背景: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学习过程一、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蓊.蓊郁郁()袅娜..()踱.步()霎.时()弥.望()斑驳..()渺茫..()点缀.()二、解释下列词语1、蓊蓊郁郁:2、霎时:3、袅娜:4、脉脉5、朗照:三、整体感知------根据作者的行踪变化划分,疏理全文脉络。

部分相关自然段行踪作者心情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四、探讨问题1、初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重点朗读。

荷塘月色导学案 - 副本

荷塘月色导学案 - 副本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行踪及情感脉络。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初步品味本文精练准确、清新隽永的语言。

【学习过程】一、预习验收1、给下列字注音蓊.蓊郁郁()袅娜..()踱.步()霎.时()弥.望()斑驳..()点缀.()渺茫..()2、了解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字,号。

自称“我是扬州人”。

著有散文集,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是“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3、关于写作背景4、关于“荷”与“月”的诗文展示荷:月(光、影):二、进入新课三、初读印象朱自清先生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的呢?(何景、位于第几段)这些景物具有什么特征?四、精读印象1、找出文中抒情的语句和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抒情段落及语句:感情发展脉络(暗线):【合作探究】[主题揭示]如何理解“近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联系时代背景)“文眼”(就是文中画龙点睛,揭示全篇旨趣的关键性的语句)为全文定下抒情的基调。

2、试理出作者行踪(明线)。

五、答疑解惑课文第八段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为什么?六、品读印象(以第四自然段为例)(配乐诵读)【当堂检测】1、明确对象在“月色下的荷塘”一节中,作者所写的景物依次是、、、、。

其中,对的描写是虚写。

2、这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A、托物言志B、融情于景C、触景生情D、直抒胸臆3、指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七、拓展延伸【知识卡片】关于通感通感,又称移觉,是指感觉的转化、迁移,是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手法。

导学案荷塘月色1

导学案荷塘月色1

荷塘月色导学案课标要求: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授课时间:2012年12月姓名:班级:小组:号:【学习目标】:1、把握全文结构,找出文中表达情感的句子。

2、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理出感情线索;【教学重点和难点】:1、精读课文,把握感情基调,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学法指导】:《荷塘月色》及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学习这类文章,我们应先着眼于文章内容,看他写了哪些物、景,这些物与景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去揣摩作家借此表达的情感。

有的情感就在文字里,要找出这些语句来,看看这些情与景的关系。

有的情感就比较含蓄,你可以从景的特点中去感受。

有时还要认识作者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经历等,“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本文共10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就能较好地去探索内容和主旨了。

我们还要对散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进行品味,主要是某个词或某种修辞怎样把景物的形象逼真地写出来,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联想等。

【知识链接】: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1)导学设计<预习+展示>本教学周课节顺序号:主备:赵彦卿统稿时间:赵彦卿年 10 月 31 日签审:学习目标1、记住作家简介和作品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3、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一.知识链接1. 作家作品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原名(),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

江苏东海人,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又自称扬州人。

作品有诗文集《》、散文集《》、《》、《》,杂文集《》《》等。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

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

早年从事新诗创作,内容多写小资产阶级的失意,也有觉悟青年对光明的呼唤。

在清华任教后,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

2.写作背景1926年,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作者怀着愤怒的心情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悼念三·一八死难的清华学生)。

1927年,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全国出现了白色恐布的情景。

作者不满这样的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时又看不清前进方向,心情苦闷而彷徨,思想是矛盾而复杂的。

本文正是他当时生活处境和思想状况的真切而委婉的写照。

二、自主预习1.给下列字注音蓊.蓊郁郁()袅娜..()( ) 踱.步()霎.时()弥.望()斑驳..()( )渺茫..()( ) 点缀.()媛.女()颤动()参差()()2.解释下列词语草长莺飞: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亭亭玉立:蓊蓊郁郁:袅娜:弥望:幽僻:三.整体感知: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起什么作用?2、如何理解“寂寞”一词?作者用了什么写法?3、“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导学案(含答案)

4、(1)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 2 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
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既是对第 2 段的回应,也是第
4、5 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2)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美文“悦读”】
与你为邻 “妈!隔壁的开门声,吵死了!”我皱着眉头,对着答案在自己刚做完的一道题目旁打了一个大大 的叉。我瞥了瞥桌子上的无声走动闹钟,果然,又是准时的 11 点半。 我们家住在老城区的一座旧楼里,住了多少年了。我从来没有像这几天这么敏感周遭的哪怕是游丝般 的声响。要不是学校说高考前放假自习,要不是爸妈一再催促我回家吃好睡好补身子,我不用像现在 这般忍受邻里三姑六婆不时的高谈论阔和这晚上 11 点半准时到访的恼人打扰了。要知道,晚上可正 是我最清醒的时候,可也是我最敏感的时候。 老妈穿着睡衣,轻轻地,又或者说,蹑手蹑脚地走到我的房间。“孩子,你知道的,隔壁小王早出晚 归的,也够辛苦的。你知道环卫工人得一天扫多少的……”“我不管我不管!管他是谁,他有啥理由天 天准时吵着我?甚至有时候还附送一宿的婴儿哭声!我不管!明天趁着周日,他轮休吧?你陪我过去 和他说清楚!”说完我便离身而去,一头扎到床上,用被子一层又一层地捂住自己的耳朵。床咿呀了 一下,像是一声痛苦而又无奈的呻吟。 今晚,出奇地,特别的安静。我失眠了,躺在床上,睁大的眼干盯着墙壁,仿佛要看穿墙壁对面任何 一丝的喧扰。 天蒙蒙亮。拽着老妈,我挺着胸板来到了对门。这户人家的门,买的是那种破旧的旧式铁栅门,上面 早就被锈迹侵得七七八八了,仿佛只需轻轻一碰,便可倾刻粉碎。伴随着我急促的敲门声,是铁栅门 “吱呀吱呀”的呻吟,还有一个小伙,满脸胡渣,和一身似乎和铁门可以称兄道弟的退了色的凌乱的衣 服。 “小王啊,我是隔壁的张阿姨,谢谢你啊。楼道这几天可干净了。”老妈抢着,把我的话活活的盖了下 去。“哪里,应该的。这是您家的娃儿吧多大了?长的可真俊。”“十八了,”终于让我插上话,“就得 高考了……”“呀!那可得加油啊!来,叔叔给你点补身子的。”说完,他便一转身,走进了屋子,留 下了一脸茫然的我和老妈。 那是怎么的屋子呀!房间的满满地挤着一张床,旁边是席地而放的饭锅,电扇,甚至破破烂烂的玩具。 床上坐着小王的妻子,还有她怀里向着我们微笑的婴儿。我呆住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1《荷塘月色》导学案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1《荷塘月色》导学案1

《荷塘月色》学案【温习故知】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朗润.()嫩.()绿眨.()眼披蓑.()戴笠.()风筝.()抖擞.()簌.()簌游逛.()踌.()躇.()蹒.()跚.()栅.()栏举箸.()储粟.()靡.()途熹.()微壶觞.()庭柯.()流憩.()出岫.()翳.()翳窈.()窕.()二、名句填空。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朱自清《春》2.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朱自清《春》4.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

,。

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三、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3.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目标定位】(按三维目标定位,内容适当具体)【自主探究】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作者的“不宁静”?请做简要分析。

2.试分析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试简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尝试演练】1.文章的第五段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2.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4.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风俗,其目的是什么?请简析。

《荷塘月色》导的学案.doc

《荷塘月色》导的学案.doc

精品文档《荷塘月色》学案一、知接:1、散文相关知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

她就像一清茶,在炎的夏季我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情有所系。

《文心雕》:“人禀七情,物而。

物色三,心亦焉。

”眼前的物象醒中的表象,情感体也一同醒,于是心物感,情景相生,触景生情,情造景。

正所“一切景皆情” 。

郁达夫在及代散文:“作者不忘自我,也不忘自然与社会。

⋯⋯一粒沙里世界,半瓣花上人情,就是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 由此可要生活,用心体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了抒情,客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情感的烙印!2、知人世(1)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原名自,号秋,取春秋之意。

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 。

原籍浙江。

因三代人定居州,自己又于当在州的江第八中学高中,且在州做教,故自称“ 州人”。

1920 年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

1925 年任清大学教授。

朱自清是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士、国知分子。

他,是毛称的“表了我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士。

毛曾烈其“宁死不美国救粮”的高尚气。

作品有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敦》 , 文集《雅俗共》、《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代背景:本文写与 1927 年 7 月,正是蒋介石“四 ?一二”反革命政之后,白色恐怖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中涌出来的知分子,他信奉民主主,富有正感和同情心,可又与代斗争的旋保持一定的距离。

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士,不,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忘却中的一切,果又无法忘却。

作者种矛盾的情,是一种以言的微妙幽深的情。

但作者是惟妙惟肖地“言”了出来。

靠什么言呢?靠写景,朦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沉浸在一种茫、淡雅、如如画、如梦如幻的朦美之中。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第一课时答案预习案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主要散文集有《匆匆》《春》《欧游杂记》《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

探究点一: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题目“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

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下:“月色下的荷”,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探究点二:写景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找出表示作者夜游荷塘行踪的词语。

(划出所提及或描写的事物)明确:作者依次描写的对象是:(离)家—煤屑路(荷塘周围)—(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江南采莲—(回)家探究点三:找出文中作者情感的语句有哪些?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从家里出来之后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轨迹。

讨论,明确:煤屑路幽僻、寂寞、阴森森、怕人(苦闷)今晚却很好(自由的人,独处的妙处)(喜悦)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承上启下)(喜悦)(月下)荷塘(喜悦)(荷塘)月色(荷塘)四面——(灯光)没精打采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苦闷)(江南)采莲—热闹风流有趣可惜无福消受(向往、遗憾)(回)家——什么声息也没有(更加寂寞苦闷)在分析作者心里变化时,重点讨论下列问题:(1)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什么心情?“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如何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的作用?明确:这段月下内心独白抒发了暂离现实的逍遥之乐和获得短暂的人生的自由和宁静之后的淡淡愉悦。

“另一个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的自由世界。

这一段独白揭示了作者喜爱荷塘月色的真正原因。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一方面变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荷塘月色》导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荷塘月色》导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荷塘月色》导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荷塘月色》导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荷塘月色》导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本篇课文为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现代文学名篇选读》中的核心篇目,属于《新月派》的代表作之一。

学生在高一上学期已学习过《归园田居》、《伤逝》等名篇,对于现代文学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有了基本的学习和认识。

此篇课文作家夏达的代表作,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展现了现代文学的风格和主题, 通过紧凑、简练的语言传递出人与自然,人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诗情、画意般的景色描写深深打动了读者,是一篇现代文学中优秀的代表作之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荷塘月色》的文化内涵;2.了解文学中的写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文学手法,并分析夏达在作品中的应用;3.了解现代文学中的二元论和"生"与"死"的主题,并分析夏达在作品中的刻画;4.了解夏达的文学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对于现代文学的影响和作用;5.学习在应用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在文学中的操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中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及人性、良知的体现;2.正确认识生与死的关系及其对人的内心的挑战和考验;3.加深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爱好文学,享受文学的能力三、教学步骤与方法1.课前准备:调研夏达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文化内涵和作品的主旨;了解二元论和"生"与"死"的主题和象征主义的相关概念;翻阅资料学习关于自然文学的相关知识;提前准备PPT或者文本材料,为学生呈现一段自然文学的片段进行分析。

2.引入通过展示荷塘风景的图片,为学生营造一个环境,让学生思考夏达对于自然的独特观察与表现。

分析一段自然文学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在文学中如何使用自然语言描述事物与情感,并引入本课的主题。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诗情画意,哀而不伤——《荷塘月色》导学案一、诗情画意,品味写景语言及技巧1、课文第四段写了月色下的荷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请具体分析。

提示: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流水)五个方面来写。

2、课文第五段写了荷塘上的月色,作者是如何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的?请具体分析。

提示:这段文字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同时又借助叶、花、树等对象,运用一系列传神的动词,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

3、课文第六段是怎样描写荷塘四周的景色的?请具体分析。

提示:本段文字选取杨柳树、远山和路灯光等对象,对荷塘进行多角度的刻画,描写荷塘四周之景。

知识链接:通感比喻比拟移就通感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巾。

通感与比喻的一般区别①目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生疏的说得熟悉,把深奥的说得通俗。

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例如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并没有比原来更具体、更熟悉、更通俗。

②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运用比喻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着重从个人角度考虑,运用通感是为了表达作家在特定条件下个人的特殊感受。

③文体色彩不同:比喻适合于一般文体,通感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

比拟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例如:百合花静静地笑;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接着飞出了宏儿)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具体为具体:鳄鱼装扮成一堆乱石伏在河岸;抽象为具体:脸上的渴望一点点绽放)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荷塘月色
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结构,找出本文刻画的景物并能根据描写的文字概括景物特点。

2、找出文中表达情感的句子,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理出感情线索;分析作者感情与景物特点(意境)是如何交织融合的,从而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3、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4、认识“通感”的修辞手法,体会“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会造通感的句子。

【学习重难点】
1、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有层次)描摹荷塘美景。

2、作者怎样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出来,我们能根据作者的描写概括这种特点,能领会有些语句描摹景物的传神之处。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直接表达感情的语句和融于写景中的感情,理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线索)。

4、“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学法指导】
《荷塘月色》及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学习这类文章,我们应先着眼于文章内容,看他写了哪些物、景,这些物与景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去揣摩作家借此表达的情感。

有的情感就在文字里,要找出这些语句来,看看这些情与景的关系;有的情感就比较含蓄,可以从景的特点中去感受;有时还要认识作者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经历等,“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本文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就能较好地去探索内容和主旨了。

我们还要对散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进行品味,主要从某个词或某种修辞怎样把景物的形象逼真地写出来,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联想等。

【相关知识】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

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

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

这时,蒋介石叛变革
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
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

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学
1、听朗读带,划出生字词,查字典词典以求正确理解文意,划出优美的句子,反复朗诵,初步感受其表达效果。

2、看8个自然段各写了哪些内容,能分成几个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

3、看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内容的,包括层次、内容(景物)的特点,在课本上作些勾画和标注。

划出文章表达感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

有些比较难的地方,可结合写作背景去理解。

4、提出自己所不理解的地方或存在的问题,以待上课时交流讨论。

我的问题(必写3个以上):
二、课内研讨
1、自学反馈
①给下列字注音
蓊.蓊郁郁()袅娜
..()()踱.步()霎.时()
弥.望()斑驳
..()渺茫
..()点缀.()
②了解作者
朱自清,字,号。

1928年出版散文集,朱自清是、诗人,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1948年8月12日病逝前,谆谆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扬他有骨气,“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③理出各段内容,并划分课文结构。

第1段,第2段,
第3段,第4段,
第5段,第6段,
第7段,第8段,
全文应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段)写第二部分(第段)写
第三部分(第段)写
④本文的两条线索:
a作者的游踪:
b作者的情感:
探究学案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为排遣不宁静,作者一夜畅游,他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说说其中的原因。

作业:通过对全文结构的分析,我们对《荷塘月色》的内容、写作线索都比较清楚了;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对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欣赏《荷塘月色》奠定了基础。

下一课时,我们将认真研读作品中写景状物的段落,欣赏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我们还要进一步体味作者是怎样把深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景语”之中的。

请同学们课后背诵课文第4段。

问题2:阅读第四段回答:
①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②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说说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作者用什么方法写的。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说说你的看法,然后找出文中另一处这样的句子。

本体——(作用于人的觉)喻体——(作用于人觉)看法:
另一处通感的句子:
问题3:阅读第五段回答:
①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②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泻——
浮——
洗——
画——
③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④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问题4:阅读第六段回答:
①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相同点:
不同点:
②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
问题5:本文的情与景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检测学案
一、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并造两个通感的句子。

①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②王小玉初唱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舒畅,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③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④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我的造句:
二、借鉴本课,以“那是个的地方”为题,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要求写出景物特点和个人感受。

课后小结与反思一、本课小结、我的收获
二、布置作业
1、背诵4—5自然段
2、完成课本练习二、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