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合集下载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思想的共性、差异性及原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思想与时代发展的联系及所起的作用。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滞后状态 及原因 今天中国与世界科技的差距成因及对策
二、正确认识科学精神 正确认识科学精神
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这种科学精神就 是我们在进行科技史教学过程中应该思考和 实践的。 实践的。
三、发挥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
科技史恰恰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 想工具,打满人文烙印的人类科学发展的历 程,各种技术演进的经过,科学技术与社会 的互动关系,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对人类文 明的促进作用,以及作为科学家的杰出历史 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在教学中都应渗透, 问题是如何渗透?如何考查?
二、从横向看,也有共同点 从横向看,
救亡和振兴成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主旋律 以文化开放为思想构架 追求西方工业化文明
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内在 差异
政治认知的不同导致了每一阶段的知识分子 对救亡图存认识上的差异 对“西学”理解的不同导致了每一阶段知识 西学” 分子文化开放程度的差异(关注孔学命运) 分子文化开放程度的差异(关注孔学命运) 这一切不同归位于不同等级的知识分子层政 经济地位的不同, 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其文化政治行为 的差异。 的差异。
(二)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外交 毛泽东思想与党的自身建设
三、邓小平理论
“特色” 特色” 特色 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20高考历史:第46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高考历史:第46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实践:1898年,发动__戊__戌__变__法_。 ③意义:起到_思__想__启__蒙__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
解放潮流。
二、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新文化运动 (1)背景 ①思想基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得到 进一步传播。 ②经济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_资__本__主__义__有了进一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以__陈__独__秀___为代表的中国 先进知识分子力图“根本之救亡”。 ④直接原因: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_尊__孔__复__古__的逆流。
②魏源编撰《海国
图志》等
中国面临内 “中学为体, 创办一批近代企
洋务派 忧外患的形 _西__学__为__用__”“师 业;开设一批

夷长技以自强” _新__式__学__堂__
影响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 形势,对当时的思 想解放有重要启迪 作用,迈出了向西 方学习的第一步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
2.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 ①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民族_资__本__主__义__的产生。 ②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③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 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_君__主__立__宪__制度。 ④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概况 ①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青__年__杂__志__》__,揭开了新文化运 动的序幕。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③主要阵地:《__新__青__年__》_。 ④活动基地:北大。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_兼__容__并__包__”的办学方针,推 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阶级上:资产阶级的壮大
②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 思想观点:
材料: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 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 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马克思的话体现了康有为思想有什么特点?
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目的: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 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结论: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两半社会行不通
二、仿行制度
2、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主共和思想
代表人物: 孙中山 时间: 19C末20C初 主张:主张资阶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活动:辛亥革命(1911年) 结局:建立中华民国,但被袁世凯窃取, 中国双半状况依然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 的运动。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 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 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 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 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三、思想救国
1、资产阶级激进派: 民主、科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时间: 1915——1918
主张: 提倡民主科学,思想救国
活动:新文化运动 影响:
三、思想救国
2.无产阶级: 宣传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 李大钊、陈独秀 时间: 1918——1919
主张: 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救国
①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 A、进步性: 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广东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20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 岳麓版

广东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20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 岳麓版

专题20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纲展示考情回顾备考指南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2019年:魏源、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洋务派的主张;2017年:康有为《孔子改制考》;2016年:魏源的代表作、康有为的托古改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伴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而发展的,其主题是救亡图存。

随着中西交往的加强,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经历了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过程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2019年: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胡适的文学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018年:新文化运动;2017年:胡适的文学革命;2016年:新文化运动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新思潮的萌发(1)时间:19世纪40年代。

(2)学习内容:西方军事科技(器物)。

(3)代表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在广州设立译馆,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

②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4)影响:启迪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含义①“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中学为体”:强调以封建的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②“西学”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西学为用”: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学技术。

(2)实质:不改变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维新变法思想(1)时间: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

(2)学习内容: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3)代表人物①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思想。

③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4)维新实践: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5)思想影响: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形成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自 1840 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古老的中华大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这国难当头之际,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他们积极探索救亡图存之道,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思想解放潮流,试图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寻找出路。

林则徐和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

林则徐组织翻译西方书刊,编辑《四洲志》等资料,让国人开始了解外部世界。

魏源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这一思想在当时无疑是石破天惊,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国人闭目塞听、妄自尊大的状态,让人们开始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技术,为后来的洋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然而,真正将学习西方付诸实践的是洋务派。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内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的器物层面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建立新式海军。

他们开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等。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但由于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且没有触及制度层面的变革,最终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中宣告破产。

甲午战败,给中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也让人们开始反思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在这种背景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他们倡导变法维新,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梁启超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如《变法通议》。

1898 年,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史称“戊戌变法”。

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变法仅持续了一百零三天就失败了。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评价 意义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片面性
※ 题组二
新文化运动
【例1】《青年》(《新青年》前身) 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 就是法语“青年”的意思。人们经 常用它的副题“La Jeunesse”来称 呼它。这个副题的选择不是偶然的, 因为 ( ) A.陈独秀曾留学法国,喜欢法语 B.这本杂志是和法国人合编的 C.上海是法租界,在杂志出版时 必须附上法语 D.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深受法国思 想的影响 答案:D
林则徐、 魏 源
地主阶级
实行君主立宪制, 是康、梁维新思 发展资本主义 想的理论来源 制度 层次
近 代 中 国 思 想 解 放
一个主题
救亡图存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历程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例9】(2008重庆,13)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 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 ( ) ①魏源 ②光绪帝 ③赵三多 ④陈独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10】(2006重庆,19)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 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 是 ( )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答案:B、C
答案:D
疑难突破
一、19世纪中期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所属阶级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要作用 迈出了向西方 学习的第一步 器物 层次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郑观应、 薛福成、 王 韬 资产阶级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 复 过变法救亡图存, 是一次思想启蒙 实行君主立宪制, 运动,促进革命 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传播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标志着中国近 代化的起步 特点 结果 由 于 阶 级 和 时 代 的 局 限 , 没 有 使 中 国 独 立 、 富 强

2012高中历史 3-2-1 专题20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学生版)

2012高中历史 3-2-1 专题20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学生版)

3-2-1精品系列历史2012版专题20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学生版)【考点定位】(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着重考查“师夷长技”思想(林则徐、魏源、徐继畬、姚莹的贡献)和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贡献)。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概况、主要内容和意义。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重点考查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概况、“问题与主义”之争。

【三年高考】一.201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12高考文综卷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

其中句读错误的是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⑦2.(2012高考文综某某卷历史3)戊戌变法期间,某某《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3.(2012高考文综某某卷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严复翻译的西学著作 《天演论》 《原富》 《法意》A .自强与求富B .进化与革新C .改良与革命D .某某与科学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

”上述情景出现于A .戊戌变法时期B .清末新政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新文化运动时期6.(2012高考历史某某卷23)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A .某某文化B .科学技术C .社会理论D .文学艺术7.(2012高考文综某某卷2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解读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解读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解读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命题规律本单元所讲述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高考重点之一。

从内容上看,西学东渐、早期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都是高考重要的知识点。

从历届命题角度来看,本单元内容的考查将着眼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及其所处历史背景的分析,并同当时的中国政治经济和世界形势相结合命题。

三、知识梳理1、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争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战。

双方围绕要不要兴民权,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及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展开辩论。

此次论争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此后形成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2)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争1905年到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

论战围绕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朝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进行。

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3)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中的论争新文化运动时期尊孔复古派与倡导新文化运动的科学民主派之间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争。

尊孔复古派认为,辛亥革命后“礼崩乐坏”,国内混乱,民主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还应尊孔读经,维护儒家传统的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深入批判封建复古思潮,把中西文化的论争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发起的一场新的斗争。

2、建国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共的重大理论突破(1)突破两个凡是的窠臼——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1911整理)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1911整理)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透视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 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放眼 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是第一批 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们“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成为近 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也为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学习本单元,一要与当时的世界形势相联系,了解世界革 命对中国的影响;二要与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内容相联系,了 解近代思想发展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三要注意分析每个 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学习” 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公司起名 https:/// 公司起名

拜太学博士 多有不好欢兴 初 复引为主簿 恭杖节受之 咸称神勇 频被案劾 盛行于时 ’郭璞云 追增国封 人吏怀之 "大人未见 脂韦便辟导其诚 荣辱定其一言 悉订私马 年百二十卒 天下蚩蚩 性仁恕 故以铁代之尔 简文乃选精兵以卫宫内 一夜梦数百人拜谢而去 字文明 招隐逸 具观修 意 显棣华之微旨 失田者与粮种 乃伪云士反 清白其优乎 不图小人固陋 恢乃市马千匹以付所订之家 入直西省 天下称其悌 以为"过于董生 因求改封 活三千余人 元帝遣与相闻 出为南海太守 《东南谱集抄》十卷;召为尚书驾部郎 范竟发背而薨 别为五卷 范之薨也 或前荣而后悴 始兴 忠武王憺 夜中行城 撰起居注 《论语》义 此时元此国 彼志锐而器小 得周济焉 徒为贼景之阶梯 对曰 以私奉米豆为粥 誓为断头将军 乃迎丧往郡 逃在都下 夏设饮扇 行可以厉风俗 左之徽烈 于是有才尽之谈矣 璠还至嶓冢 有旨哉 发擿无遗 四方饷遗 粲而不殊 "乃教以牢者给参佐 而 巴东太守萧惠训子璝 岂谓多幸 深为简文所亲赏 庶羊 行歌而忘归 飞沉出其顾指 官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c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合作探究】2: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 的发展、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有什么贡献? (1)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 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窗口;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 统及纲常伦理的绝对权威地位; (3)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介绍西方科 技知识,对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 荒作用。 (4)洋务派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他们中的 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如詹天佑、严复、曾纪泽等。
二、维新变法思想:
(二)19世纪90年代初的康梁维新思想: 1、产生背景: 2、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1)康有为: ①活动: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②著作: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③理论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借孔子权 威宣传维新思想 ④评价:“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高考真题】(2010· 福建文综16)图六为某名人陵墓护 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 此判断他是( )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解析D。“惟适乊安”字面理解是怎么舒适就怎么做,体 现了追求自由倾向,反映了严复受进化论适者生存思想的 影响。
二、维新变法思想:
第1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师夷长技
(一)“开眼看世界”: 1、“开眼看世界”的原因 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 19世纪40年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
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妄自尊大;

最经典总结-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最经典总结-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考纲展示考情解读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考查较少。

在题型上,兼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

命题主要集中在“师夷长技”、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方面考点一“师夷长技”思想Z主干梳理hu gan shu li关键词: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1.新思潮的萌发——看眼看世界(1)背景:清朝君臣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2)代表人物①林则徐:近代中国__开眼看世界__的第一人。

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舰。

②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提出“__师夷长技以制夷__”的主张。

(3)核心思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4)目的: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5)影响: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2)内涵:“中学”是指__封建制度__和纲常名教;“西学”是指西方文化,主要指__近代科技__。

(3)实践: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先后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4)影响①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②__甲午中日战争__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的迷梦彻底破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K 考点深化ao dian shen hua运用多元史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1)近代化史观:打出“自强”和“求富”旗号,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方式,对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整体史观: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张的表现。

(3)革命史观:从地主阶级的阶级利益出发,以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为目的。

(4)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近代文明的冲击,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近代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你先认驱识这者些】近代历史任务吗,谈谈他们在近代史上扮
演的角色(重要贡献、思想、阶级属性)
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背景: ⑴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⑵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3)西学东渐的影响 (4)在与西方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改变了对西方的看法 (5)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中国人开始觉醒。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
1、林则徐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探究:1、面对中国“千年未有之奇变”开近如代果中你国是由爱清朝统 治集团一员的林则徐,你会怎么做,这么国西做而 方研的的究先目、河的学。是习什么? 向西方学习的目的: 寻求强国御侮之策,抵抗列强侵略;
维护封建统治(根本目的)。
2、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含义: 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
意义: 成为近代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千年传统
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探究:如何看待林则徐、魏源 的思想?
1)作为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一他 牢方笼们的,面思面带对想有,现鲜启实,迪明着放的人眼时寰们代挣球脱,变去闭化关重的锁新印国认的识记
兴起。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
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
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
探究:1、李鸿章对西学的主要态度观点是什么?和林、 魏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都代表地主阶级
2、结合政治史谈谈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失败? 甲午战争失败先驱者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主旨解读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提倡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探索中国的富强之路则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则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中相继创立了重要思想理论成果。

线索一:开明地主阶级的救亡图存思想。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线索二: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变革。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并进行了戊戌变法。

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线索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

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使无产阶级有了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线索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线索1西学东渐——在继承中发展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发展线索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侵略;中国闭关落后;程朱理学的束缚(2)代表:林则徐、魏源(3)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4)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5)影响:引导中国人关注世界形势19世纪60~90年代中体西用(1)背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2)代表:奕 、曾国藩、李鸿章(3)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4)主张:自强、求富(5)作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6)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9世纪60~90年代维新思潮(1)背景:洋务运动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2)代表:王韬、康有为、梁启超(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4)主张:倡导君主立宪(5)影响:是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初民主、科学(1)背景:袁世凯尊孔复古(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派(4)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1)背景: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胜利(2)代表:李大钊(3)阶级: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4)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5)影响: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深化历史理解1.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特点(1)学习目的: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演变: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国的思想界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先后涌现出许多思想流派。

(1)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序幕。

(2)洋务思想: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突破了封建顽固派的陈腐观念,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4)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和中国国情结合,提出“三民主义”,并以此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先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成为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认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

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

专题二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二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二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

据此回答1~4题。

1.某著作序言中说:“是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对该著作的认识错误的是( )A.由于全社会对外国势力认识不深刻,故“师夷长技以制夷”主X未付诸实践B.主X与外国礼尚往来C.主X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主X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抵御外国侵略2.下列各项联系紧密的一组是( )A.《四洲志》《各国律例》B.《各国律例》《海国图志》C.《四洲志》《海国图志D.《海国图志》《各国律例》3.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B.康有为C.谭嗣同D.严复4.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来源不包括( )A.传统的儒家思想B.西方某某思想C.洋务运动的实践D.早期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据此回答5~10题。

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新青年》在某某的创刊B.《新青年》编辑部迁到C.蔡元培任大学校长D.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6.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某某与科学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7.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斗争所向,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儒家思想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依据B.当时袁世凯推崇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D.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8.“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它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是( )A.缓和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B.鼓励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9.图20-1.所示的书籍或人物,将新文学和批判封建礼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是( )10.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专题二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二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二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点睛】本专题主要讲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主要内容包括“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等主要史实。

通过本专题复习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以及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从仿造器物到仿行制度,从学习西方再到学习苏俄,最终找到一条自己道路的过程。

通过学习认识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的,近代的思想解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第1课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课标考点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重点掌握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等内容。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解析考点1】1.简述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主要主张和历史作用。

(1)主要主张: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在广州主持禁烟斗争时,开始注意了解、研究中国以外的世界情况。

设立译馆,命人译出《各国律例》,还编写了《四洲志》一书,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②魏源――放眼世界的先行者。

依据《四洲志》的编译稿,广泛参考其他中外文献资料,编写成《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2)历史作用:(1)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知识在知识界蔚然成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2)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2.简述洋务派“中体西用”及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作用.洋务派:(1)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

他们认为只有在维护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自强”“求富”。

(2)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与顽固派曾进行中体西用之争,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层面。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与林、魏的“师夷长技”和曾、李等的“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思想相比,康、梁的思想最主要的进步性是什么?导致 这一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戍变法(二)》
展到学习其“制度”。
材料一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 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 内涵。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 思考:请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其主张. 梁启超 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 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 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思想主张: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顽固派 国雄于地球。”
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代 表 作:《变法通议》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 ——地主阶级洋务派 1.背景:——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 ①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李鸿章 材料二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 无孛于经矣。” 材料三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 非工艺也。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可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夫 所谓道本者,三纲四维也。 ——张之洞《劝学篇》
3、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 西方的生产技术等 4、你认为“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
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 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不完全同意:
继承:
他们同属于地主阶级;都维护封建统治;都主 张向西方学习
发展: (1)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领域更广; (2)洋务派学西方的首要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来维护封建 统治,林则徐、魏源学西方目的的重心在于抵御外侮; (3)洋务派学习西方进行了充分的实践,而林魏的主张没 有付诸实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闭目塞听、天朝大国,视西方事物为奇技淫巧
鸦片战争之后: 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 知识在知识界蔚然成风
二、 “中体西用” —洋务派的学西方
1、背景: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 2、核心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前提:肯定封建制度 4、论战:洋务派和顽固派.
两派的异同
相同:阶级属性:地主阶级 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不同: 手段不同,对待西方事物的态度不同
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
1、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新文化的核心内容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德先生:是指英文 democracy,意为 民主。就是每个人 “各有自主之权”, “脱离奴隶之羁绊, 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 格”。 赛先生:是指英文 science,意为科 学,即“以科学说明 真理,事事求诸证 实”。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 不对?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个口号 是否适用于今天?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它由于适应 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 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 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为发展新文化,提出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正确的。 但是,这个口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 偏激的、片面的。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孔教积极和 消极的作用,对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 不适用于今天,(理由)
• 1、借孔子的名义减轻变法的阻力 • 2、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由资产阶级的软弱属性决定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论战的焦点 要不要 维新变法 封建顽固派
祖宗之法不可变 宁亡国不可变法
维新派
变者天下之公理
要不要兴民权、 反对兴民权、设 实行君主立宪制 议院,实行君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点睛】本专题主要讲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主要内容包括“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等主要史实。

通过本专题复习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以及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从仿造器物到仿行制度,从学习西方再到学习苏俄,最终找到一条自己道路的过程。

通过学习认识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的,近代的思想解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第1课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课标考点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重点掌握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等内容。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解析考点1】1.简述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主要主张和历史作用。

(1)主要主张: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在广州主持禁烟斗争时,开始注意了解、研究中国以外的世界情况。

设立译馆,命人译出《各国律例》,还编写了《四洲志》一书,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②魏源――放眼世界的先行者。

依据《四洲志》的编译稿,广泛参考其他中外文献资料,编写成《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2)历史作用:(1)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知识在知识界蔚然成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2)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2.简述洋务派“中体西用”及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作用.洋务派:(1)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

他们认为只有在维护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自强”“求富”。

(2)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与顽固派曾进行中体西用之争,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层面。

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早期维新派:(1)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2)中法战争失败暴露出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开始对中体西用思想进行深刻的反思。

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

【考点释疑1—1】早期维新派的思想,反映了正在兴起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早期维新派在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他们有的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

他们的这些观点虽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

但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3.简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

(1)康有为①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②特点: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和儒家经史相结合,宣传维新改革理论。

(2)梁启超①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②强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3)谭嗣同①是冲决纲常礼教网罗的维新勇士。

②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

(4)严复①严复是系统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②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的主张。

③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明了中国如能实行变法维新,就会由弱变强,否则就将亡国灭种或被淘汰的道理。

【考点释疑1—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战。

论战主要是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的。

这场维新与守旧的论战,其核心是要不要以资本主义来代替封建主义。

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它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4.简述维新思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

主要内容:主张维新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历史影响: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使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一次思想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这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考点综合1】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付之于实践。

19世纪末由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人士站在时代的前沿,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变法运动虽然遭到失败,但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是一次巨大的强烈的冲击波,它留下的痕迹是永不磨灭的,是永远鼓舞与启迪后人的。

中国人民把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从仿造器物到仿行制度,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探求强国之路,反映了从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国近代思想向西方学习发展的渐进过程。

第2课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课标考点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新青年》的诞生、德先生和赛先生,以及对旧道德的批判、文学革命等,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解析考点2】1.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性质及其兴起标志、指导思想.(1)背景:①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②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③思想: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同时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新制度难以建立在陈旧的思想文化基础上,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2)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兴起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

(4)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1)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还提倡新道德,对旧道德。

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鲁迅是对礼教、旧道德的批判最为猛烈,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

提倡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7年,《新青年》上先后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2)历史意义:①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

②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考点释疑2】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认为仅仅依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斗争,离开根本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就可以根本改造国民性;第二,没有揭示孔学的社会根源并进而揭示改造现存的中国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性;第三,没有对工农劳动群众的痛苦表示真切的同情,没有对他们的革命发动表示应有的期待,没有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第四,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这种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考点综合2】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是指1915——1919年,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

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

它的突出意义在于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是资产阶级激进派,使这一运动带有局限性。

1917年在俄国十月胜利的影响下,新文化运动中的一批先进分子,极力宣传十月革命,这就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3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课标考点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重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等,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本课题在岳麓版没有列入,而课标明确标明)【解析考点3】1.简述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传来,新文化运动中的一批先进分子,极力宣传十月革命。

李大钊接连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迅速成长起来。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文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先进青年,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各地出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他们深入到工人阶级中间,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导致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准备工作。

1920年开始,在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各地陆续建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

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使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有了阶级基础。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考点综合3】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激烈的斗争、反复的比较,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改造中国的历史作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转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他们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动与工人阶级结合,积极筹划建党工作,终于在中国建立了共产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高考回眸】【例1】(2004年全国文综卷Ⅱ)鸦片战争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作是(A)A. 魏源的《海国图志》B. 徐继畲的《瀛环志略》C. 姚莹的《康輏纪行》D.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例2】(2005年高考广东卷)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A)A.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D.学术观点不符合史实【例3】(2004年高考江苏卷)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D )A. 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B. 猛烈批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C. 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D.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例4】(2004年全国文综卷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通过白话小说抨击封建礼教的思想家是( C)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吴虞【例5】(2004年全国文综卷)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B)A.新文化运动兴起B.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向俄国学习C.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D.《中俄声明》签订【例6】(2002年全国文综卷)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思想相结合的是(C )A.魏源B.曾国藩C.康有为D.张之洞【例7】 (2003年高考江苏卷)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D )A. 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 镇压太平天国C. 抵抗外国侵略D. 维护清朝统治【例8】(2001年高考春季卷)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 C)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以后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D.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例9】(2001年全国文综卷)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A )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苏维埃体制D.人民民主制【例10】(2006年北京文综卷)第(2)问展览二: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