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锯竿入城(古文课外阅读训练)
【最新2019】执竿入城阅读答案-word范文 (1页)
【最新2019】执竿入城阅读答案-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执竿入城阅读答案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乃入城。
1、给文中这句话用“/”符号,划出朗读的节奏。
初竖执之不可入
2、你怎眼评价短文中的“老父”?这段文字给拉你怎样的启迪?
参考答案:
1、初/ 竖执之/ 不可入
2、文中“老父”既有自作聪明、照搬经验的一面,又有助人为乐的一面
启迪:
认识一个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只有认识清楚事物,事情才能办成。
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
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郑人买履》《截竿入城》阅读练习及答案
《郑人买履》《截竿入城》阅读练习及答案截竿入城魏晋:邯郸淳撰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18分)【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0.用“/”给乙文中划线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
(划3处)(3分)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om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3)但见事多矣 (4)遂依而截之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常蹲其身而置之其坐B.而剑不行而忘操之C.何不试之以足以丛草为林D.有欲买履者执长竿入城门者13.翻译句子。
(6分)(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14.《郑人买履》和《截竿入城》的寓言故事读来令人啼笑皆非,你有什么想对文中的人物说的呢?把它写下来。
(3分)(1)你对郑人说:(2)你对执竿者说:(3)你对老者说:答案:10.(3分) 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 亦不可入11.(4分)(1)坐同“座”,座位。
(2)持、拿。
(3)只,只是。
(4)依照、依从、听从。
12.(2分)C13.(6分)(1)等到返回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2)为什么不用锯子把它从中间锯开后拿进去呢?14.(3分)(1)我对郑人说:做事不能死板教条,要懂得灵活变通。
小古文—— 鲁人锯竿入城
鲁人锯竿入城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世之愚,莫之及也。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要进城的鲁国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不能进城,又横过来拿着,也不能进入城门。
实在想不出办法。
不一会,有个老人来了,说:“我并不是有才智(多才多智)的人,只是我看过的事很多。
你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锯断再进城呢?”于是那个鲁国人就按照老人的办法截断了长竿子后进城了
注释
1.鲁:鲁国
2.执:手拿着
3.老父:老人。
4.圣人:才智超人的人。
5.亦:也。
6.俄:一会儿。
7.但:只是;不过。
8.愚:愚蠢,愚笨。
9.计:方法,计策。
10.遂:于是;就。
11.初:起初。
12.以锯:用锯子。
13.依:按照。
启发
这是一则笑话,天下没有这般傻的人,但这则笑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遇到任何事都要懂得变通,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
执竿入城阅读及答案
执竿入城阅读及答案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一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2)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二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1.解释下列词语。
A.嬉:B.贾人: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 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四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走()..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③而身为宋国笑身()..④冀复得兔冀()..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截竿入城阅读理解
截竿入城阅读理解
摘要:
一、故事背景:老人拿着一根长竿,想要穿过城门,但竿子太长,城门太窄,无法通过。
二、智者建议:一位智者告诉老人,将竿子砍成两段,就可以顺利通过城门。
三、老人行动:老人按照智者的建议,将竿子砍成两段,顺利穿过了城门。
正文:
在一个宁静的小城里,有一天,一位老人拿着一根长长的竿子,想要穿过城门。
然而,他发现竿子太长,城门太窄,无论如何都无法通过。
老人感到十分苦恼,他不知道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时,一位智者经过,看到老人的困扰,便走上前询问原因。
老人向智者诉说了自己的烦恼,智者听后微笑着告诉老人:“这很简单,你只需将竿子砍成两段,就可以顺利通过城门了。
”
老人听了智者的建议,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他将竿子砍成两段,果然顺利地穿过了城门。
看到自己的问题得以解决,老人感到十分高兴,对智者的智慧佩服不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问题并不复杂,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遵循智者的建议,往往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秋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秋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
执竿入城①鲁②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③。
俄④有老父⑤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⑦依而截之,乃入城。
注释:①《执竿入城》选自《笑林》,②鲁: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
③计无所出:指想不出办法。
计:办法。
④俄:不久,一会儿。
⑤老父:老人。
父,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⑦遂:于是,就。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_________________亦不可入_________________遂依而截之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外阅读。
齐宣王使人①吹竽,必②三百人.南郭处士③请④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⑤以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⑦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①使人:叫人。
②必:总是。
③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④请:要求。
⑤廪食:公家供给粮食。
⑥以:跟别人相同。
⑦好:喜欢。
[1]联系注释与上下文解释句子。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廪食以数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理解。
滥竽充数齐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③请为王吹竽。
宣王说④之,廪食以数百人⑤。
宣王死,湣王⑥立,好一一听之。
执竿入城阅读及答案
执竿入城阅读及答案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一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2)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二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1.解释下列词语。
A.嬉:B.贾人: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 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四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走()..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③而身为宋国笑身()..④冀复得兔冀()..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考点练习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考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小古文阅读。
锯竿入城鲁①有执②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④,但⑤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世之愚⑥者,莫之及也。
(注释)①鲁:鲁国。
②执:手拿着。
③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④圣人:才智超人的人。
⑤但:只是。
⑥愚:愚蠢。
[1]理解词句的意思。
(1)“初竖执之”中“初”的含义是________。
(2)写出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老父的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呢?请选择正确答案。
()A.疑惑,询问。
B.嘲笑,反问。
C.自作聪明,反问。
[3]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任何事都要学会变通,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
(_____)(2)文中的“老父”助人为乐,但是却给那人出了一个馊主意。
(______)(3)“世之愚者,莫之及也”的意思是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人了。
(______)[4]读完古文,你想对这个“执长竿者”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②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③。
(注释)①逮:到,及。
②邑人:同县的人。
古代“县”通称为“邑”。
③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衡乃穿壁引其光(____________)(2)资给以书(____________)[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匡衡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文阅读。
人生小幼①人生小幼,精神专利②,长成已③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④,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然人有坎壈⑤,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注释)①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题目为编者自拟。
②专利:专注集中。
③已:同“以”。
表示时间、方位等界限。
④《灵光殿赋》:即东汉辞赋家王延寿创作的一篇赋。
⑤坎壈:困顿,不得志。
[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合适的解释。
(1)固须早教,勿失机也(____)A.坚固的 B.一定C.坚决地 D.同“故”,因此(2)十年一理,犹不遗忘(____)A.温习,复习 B.道理,义理C.治理,管理 D.理睬,理会[2]说说下列解释对应文中的哪个句子。
但是,人难免会有困顿的时候,即使在青少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也应该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以自暴自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七岁时学习和二十岁以后学习,会有什么不同?请用原文作答。
作者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为了说明什么?(1)七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十岁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对作者观点概括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A.要在年轻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B.少年时是学习的最佳时机。
C.如果年少时学习被耽误了,到年老时也无法补救了。
D.学习的正确态度是:年少勿失良机,年老不可放弃。
2. 文言文阅读。
墨鱼①自蔽②海有虫,拳然③而生者,谓之墨鱼。
《郑人买履》《截竿入城》阅读练习及答案通用2篇
《郑人买履》《截竿入城》阅读练习及答案通用2篇《郑人买履》《截竿入城》阅读练习及答案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18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0.用“/”给乙文中划线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
(划3处)(3分)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om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而置之其坐(2)而忘操之(3)但见事多矣(4)遂依而截之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常蹲其身而置之其坐B.而剑不行而忘操之C.何不试之以足以丛草为林D.有欲买履者执长竿入城门者13.翻译句子。
(6分)(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14.《郑人买履》和《截竿入城》的'寓言故事读来令人啼笑皆非,你有什么想对文中的人物说的呢?把它写下来。
(3分)(1)你对郑人说:(2)你对执竿者说:(3)你对老者说:答案:10.(3分) 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 亦不可入11.(4分)(1)坐同“座”,座位。
(2)持、拿。
(3)只,只是。
(4)依照、依从、听从。
12.(2分)C13.(6分)(1)等到返回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2)为什么不用锯子把它从中间锯开后拿进去呢?14.(3分)(1)我对郑人说:做事不能死板教条,要懂得灵活变通。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
执竿入城①鲁②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③。
俄④有老父⑤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⑦依而截之,乃入城。
注释:①《执竿入城》选自《笑林》,②鲁: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
③计无所出:指想不出办法。
计:办法。
④俄:不久,一会儿。
⑤老父:老人。
父,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⑦遂:于是,就。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_________________亦不可入_________________遂依而截之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齐心抗疫①己亥末,荆楚①初有疾,人蔑②之。
庚子春,染者剧增,溢至九州,人皆惶恐。
此疾曰新冠,或因③愚人以鸟兽蛇虫为上肴④,滥食,终致疫至。
②京师得讯,颁令战疫,封三镇之城,召九州之医。
子离高堂,母别稚子。
临别无他言,唯曰:国有召,召必前,前必胜。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吾辈必不辱使命也。
嗟夫⑤!世间无天降之英雄,唯⑥挺身之凡人耳⑦。
③数万白衣医者聚至荆楚重地,共议疫,同抗之。
然毒流之广,实非几日所控。
于是乎,急建火神、雷神二院,誓十日成。
世间诸国多以为妄语⑧,或曰:是言儿戏乎?遂万余巧匠夜以继日,身不反顾。
未十日,立⑨。
举世⑩惊。
世间诸国叹曰:奇迹也!然国人笑曰:常事尔,吾辈乃龙之后也,何奇之有哉?④今抗疫逆行者以救国为己任,医无惧,警无畏,民齐心。
举国上下,众志成城。
经数月,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⑪。
春风十里又拂绿神州大地,膏(gāo)壤⑫沃野再沐浴黎明朝阳。
(注释)①荆楚:是指古域包括现今湖北全域及其周围,现指湖北省。
执竿入城阅读及答案
执竿入城阅读及答案篇一:小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及答案 2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一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2)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二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1.解释下列词语。
A.嬉:B.贾人: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 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四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走()..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③而身为宋国笑身()..④冀复得兔冀()..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锯竿入城古文课外阅读训练
【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二十】
锯竿入城
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④,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⑤依而截之。
——《笑林》【注释】:
①鲁:鲁国。
②俄:一会儿。
③老父:老人。
④圣人:才智超人的人。
⑤遂:于是;就。
【练习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执.长竿(手拿着)(2)初.竖执之(起初、开始)
(3)以.锯中截而入(用)(4)遂依.而截之(按照)
2、简要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答:鲁国有个人拿着长杆子入城,竖着、横着怎么也进不去,一个老人建议他截断杆子,他按照老人说的做了。
3、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答:执杆者:遇到任何事都要懂得变通,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
老人:凡事不能不懂装懂。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要进城的鲁国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不能进城,又横过来拿着,也不能进入城门。
实在想不出办法。
不一会,有个老人来了,说:“我并不是有才智(多才多智)的人,只是我经历过的事很多。
你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锯断再进城呢”于是那个鲁国人就按照老人的办法截断了长竿子后进城了。
执竿入城阅读及答案
执竿入城阅读及答案篇一:小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及答案2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一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2)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二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1.解释下列词语。
A.嬉:B.贾人: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四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走()..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③而身为宋国笑身()..④冀复得兔冀()..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最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最新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外阅读。
执竿入城①鲁②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③。
俄④有老父⑤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⑦依而截之,乃入城。
注释:①《执竿入城》选自《笑林》,②鲁: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
③计无所出:指想不出办法。
计:办法。
④俄:不久,一会儿。
⑤老父:老人。
父,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⑦遂:于是,就。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_________________亦不可入_________________遂依而截之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外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天帝使我长百兽(____)(2) 兽见之皆走(____)(3)子以我为不信(____)[2]翻译下列句子。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___,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是_____,它们都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的一类人。
[4]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乐园。
《论语》四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①,不亦君子②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天地。
截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①无所出。
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计:办法。
②俄:一会儿。
③老父:对年老的男人的尊称。
[1]解释加点的字。
初竖执之:_____ 遂依而截之:_____[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觉得文中老父说的办法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篇短文给我们什么启示?下面分析有误的有_______。
(填序号)①别人提意见时,你要学会分析,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话。
②别人提出的建议,尤其是老年人,我们一定要尊重、听从。
③人不能自作聪明,倚老卖老,这样会耽误了别人的事。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2. 课内精彩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rì yuē)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nì ruò)而不返(fǎn fān),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
[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下列词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请你选一选,填一填。
溺而不返(______)堙于东海(______)A 喜悦B 仇恨C 悲伤D 感激[3]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她化为精卫要填海。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4]说说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按原文填空,完成下面的题目。
王戎()(),尝与( )()()游。
看道边( )( )多子折枝,诸儿( )( )()()。
唯()()()。
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截竿入城参考答案
截竿入城参考答案截竿入城截竿入城,这个词语源自中国古代战争中的一种策略,意指在敌军进攻城池之前,将城门的大木杆截断,以阻止敌军进城。
然而,在现代社会,截竿入城的含义已经发生了转变,成为一种比喻,指的是在某个事物或领域中取得重大突破,以致于改变原有的格局。
在生活中,截竿入城可以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中取得巨大成功的故事。
比如,我们常常听到一些青年创业者的截竿入城的故事。
这些年轻人凭借着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勇气,打破了传统行业的束缚,开创了新的商业模式。
他们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市场洞察力,成功地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这些截竿入城的创业者不仅改变了行业的格局,也为其他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截竿入城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在经济、科技或文化领域中取得的突破。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高铁、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让世界为之侧目。
这些截竿入城的成就不仅为中国带来了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然而,截竿入城并非易事。
要想在某个领域中取得突破,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毅力。
同时,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敢于冒险的勇气。
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只有不断创新和超越自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截竿入城并不仅仅是个人或国家的事情,它也可以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可以借鉴截竿入城的精神,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无论是个人的事业发展,还是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有人们不断截竿入城的精神,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截竿入城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保持谦逊和谨慎。
成功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已经完成,反而需要更加努力和谨慎地前行。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学习的态度,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应对变化多端的市场和社会。
总之,截竿入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勇往直前,不断追求卓越。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截竿入城》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截竿入城》
编者序
该文档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希望同学们下载后,能够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前言
下载提示:文言文阅读是小升初语文常考题型之一。
本知识店铺整理了《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截竿入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Download tips: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is one of the common test questions in Xiaoshengchu. This knowledge shop has compiled the documents, I hope it will be helpful to everyone.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
初:初始;
执:握,持,拿;
亦:也;
计:计谋,策略;
俄:一会儿,不久;
而:连词,表承接,然后;
老父:年长的男人;
遂:就。
【寓意】
做事情不能记记根本目的是什么,否则再怎么做都只能是自作聪明,徒劳无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二十】
锯竿入城
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④,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⑤依而截之。
——《笑林》【注释】:
①鲁:鲁国。
②俄:一会儿。
③老父:老人。
④圣人:才智超人的人。
⑤遂:于是;就。
【练习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执.长竿(手拿着)(2)初.竖执之(起初、开始)
(3)以.锯中截而入(用)(4)遂依.而截之(按照)
2、简要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答:鲁国有个人拿着长杆子入城,竖着、横着怎么也进不去,一个老人建议他截断杆子,他按照老人说的做了。
3、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答:执杆者:遇到任何事都要懂得变通,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
老人:凡事不能不懂装懂。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要进城的鲁国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不能进城,又横过来拿着,也不能进入城门。
实在想不出办法。
不一会,有个老人来了,说:“我并不是有才智(多才多智)的人,只是我经历过的事很多。
你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锯断再进城呢?”于是那个鲁国人就按照老人的办法截断了长竿子后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