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调整和收益的计量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目标和需要满足的要求。
会计准则主要旨在提供一种规范化的记账方法和报告要求,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比性。
而税法则是为了规范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和税务部门的征税活动,以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税收收入的最大化。
以下是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常见的差异:1.收入确认时间点:会计准则通常要求在经济利益发生或具有确认条件的条件满足时确认收入。
然而,税法往往要求在收到现金或现金当期等价物时才确认收入。
这意味着,在会计层面上可能确认了收入,但在税务层面上还未确认。
2.费用和折旧计量:会计准则通常要求将费用和折旧按照经济实际发生的原则进行摊销,以反映企业的真实经济状况。
然而,税法往往有其特定的费用和折旧计算方法,可能与会计准则的要求不同。
例如,一些国家的税法规定了特定的折旧方法和期限,而这些方法和期限可能与会计准则的要求不一致。
3.资产计价和调整:会计准则通常要求以公允价值或成本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
然而,税法往往根据特定的法规规定资产和负债的计价方式。
例如,一些国家的税法规定了特定的资产计价规则,例如减值测试和投资的计价等,这与会计准则的需求可能不同。
4.净利润计算和所得税计算:会计准则通常要求按照财务会计的原则计算净利润,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然而,税法往往规定了不同的收入和费用项目,以及不同的减免和豁免条款。
这可能导致会计准则计算得出的净利润与税法规定的所得税计算结果不一致。
5.投资和收益分配:会计准则通常要求按照实际控制权和经济利益分配投资和收益。
然而,税法往往有特定的规定,例如投资收益的税收处理和利润转移定价等,这与会计准则的要求可能不同。
这些差异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
企业需要了解和遵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税法,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同时,企业也需要在会计和税务方面进行适当的规划和安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税务负担并满足税法的要求。
因此,企业通常会寻求会计师和税务顾问的专业帮助,以确保正确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
建安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的方法
建安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的方法一、引言作为一个企业,收入是其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安企业来说,更是其发展的关键。
建安企业的收入确认与计量方法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建安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方法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具体的应用与实践。
二、建安企业收入确认的原则在进行收入确认时,建安企业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来保证其收入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常见的收入确认原则包括:收入实现原则、收益确认原则、货物交付原则、服务完成原则等。
建安企业在选择收入确认原则时,需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严格按照所选原则进行操作。
三、建安企业收入计量的方法建安企业的收入计量方法包括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完工百分比法、合同完工百分比法、现金收入法、实现收入法等。
在选择收入计量方法时,建安企业需充分考虑其业务特点、合同条款、税务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收入计量。
建安企业在进行收入计量时,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收入的计量准确性和合法性。
四、建安企业应注意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建安企业在收入确认与计量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与挑战。
比如合同变更、工程延期、工程索赔等情况,这些都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都会产生影响。
建安企业需要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及时调整其收入确认与计量的方法,保证收入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五、建安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实践案例为了更好地了解建安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的方法,以下将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六、总结建安企业作为一个独特的行业,其收入确认与计量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
在实际操作中,建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与会计准则的要求,合理选择收入确认与计量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调整。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建安企业可以更好地运用收入确认与计量的方法,更好地发展壮大。
基金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
基金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一、确定投资收益金额基金投资收益的金额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投资资产的增值,二是投资资产处置的收入。
对于基金投资收益的确定,应当依据投资合同、协议以及相关的会计凭证和记录,遵循公允价值原则进行计量。
同时,应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对长期投资项目采用折现法计算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以更准确地反映投资的真实价值。
二、记录投资收益入账在确定投资收益金额后,应及时将其记录入账。
在会计处理上,应将投资收益分类别进行核算,如按投资项目或投资领域等划分。
在账务处理时,需确保核算方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基金合同的约定进行会计处理。
三、调整投资收益的税费根据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基金投资收益需缴纳相关税费。
在确定投资收益金额时,应充分考虑税费因素,并在会计处理中对税费进行合理预提。
在实际缴纳税费后,应根据税费发票和相关凭证进行账务调整,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投资收益的结转与分配基金投资收益的结转与分配应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进行。
在会计处理上,应按照基金份额持有人各自的份额比例进行分配。
同时,需将结转与分配的投资收益金额记录到相关账目中,以确保会计记录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五、投资收益的报表披露在基金投资收益的报表披露方面,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对投资收益的来源、金额、税费及分配情况进行充分披露。
同时,应注重提高报表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以满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信息需求。
六、投资收益的复核与审计为确保投资收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应对其进行定期复核与审计。
复核与审计应重点关注投资决策流程、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及合规性、税费核算及预提等方面。
通过复核与审计工作,有助于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误差或违规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七、投资收益的预算与计划为提高基金投资的效益和规范性,应制定投资收益的预算与计划。
通过对预期的投资收益、成本及风险进行预测和规划,有助于指导实际的投资活动,并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
会计计量方法
会计计量方法
会计计量方法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为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各项会计要素的计量方式和原则的规定。
会计计量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比较性。
常见的会计计量方法包括历史成本法、现值法、市场价值法、收益确认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
历史成本法是指以企业购置或生产资产时所支付的成本为基础,进行资产计量。
这种方法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但不能反映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变化。
现值法是指以资产当时的现金收入或支出作为计量基础,反映资产的未来收益或支出。
这种方法对于现金流量比较稳定的资产,如债券或长期投资等比较适用。
市场价值法是指以市场价格作为资产计量基础,反映资产在市场上的实际价值。
这种方法对于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的资产,如股票或商品等比较适用。
收益确认原则是指企业应当在收到货款或服务收入后,确认收益。
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需要考虑收款周期等因素的
影响。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根据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进行财
务报表的编制。
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需要考虑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选择和应用会计计量方法时,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财务管理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以确保财务报表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比较性。
企业会计计量属性
企业会计计量属性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计量属性的采用作了重大调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计量属性制度。
现行制度关于会计计量属性的重新安排,一方面需要在会计实务中准确执行方可体现其优越性,而深刻理解计量属性的意义、特点是准确采用各种计量属性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新准则对会计计量属性所做的调整,在当前环境下又可能还存有某些缺陷,需要加以论证、分析,以便进一步完善。
这些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的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计量属性及种类诠释从理论的角度,会计计量属性是指“所予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
不过,任何对象都有不同特性方面的量,我们通常指明某种对象的数量时,都是指其特定方面按特定条件计算的数量。
资产都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
所以,资产的计量能够针对其自然属性也可针对其社会属性。
资产自然属性即物理特性方面,主要有重量、体积、面积、容积、包装单位、功能单位等;资产的社会属性即资产的价值属性方面,能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企业的任何资产都由支付一定代价而获得,又都最终用来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因而某一单位物理量资产所含的价值量,既可按其所费代价(成本)计算,也可按其可换入的经济利益(收益)计算,即资产价值量的计量有两种不同的计量属性。
现代会计的“计量”主要指价值量方面的计量。
成本和收益并不是资产价值计量属性的最后区分。
首先,无论成本角度还是收益角度的量,都存有于初始(取得时)、现时(持有期间某时点)、未来(未来存续期间)等特定时间条件中,按不同时间条件,计量属性可分为初始成本、现时成本、未来成本、初始收益、现时收益、未来收益;同时,无论成本量或收益量,能够按个别交易价格确定也能够按市场普遍价格(即“公允价值”)确定,而一项资产按市场普遍价格确定的成本一般又代表相同条件下的收益。
所以计量属性可进一步区分为初始个别成本(即“实际成本”)、现时个别成本(如“重置成本”)、未来个别成本、初始个别收益(如零售企业按售价确定的商品价值)、现时个别收益、未来个别收益(如“未来现金流量”)、初始或现时或未来普遍成本/收益(公允价值)。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会计要素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进行提取、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的基本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1.资产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所拥有的具备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确认原则是资源控制且将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事件被确认为资产。
资产的计量原则是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2.负债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形成的对外部经济主体的现实或潜在的义务。
负债的确认原则是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现实或潜在的义务时被确认为负债。
负债的计量原则是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对企业的所有权的主张。
所有者权益包括股东权益和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原则是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净资产进行确认。
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原则是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4.收入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入。
收入的确认原则是在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入时被确认为收入。
收入的计量原则是按已实现或预计将实现的经济利益进行计量。
5.费用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出。
费用的确认原则是在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时被确认为费用。
费用的计量原则是按已实现或预计将实现的经济利益进行计量。
在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时,会计人员需要结合以下原则进行操作:1.实体原则:将企业独立看作一个经济实体,与业主个人、其他企业和政府等个体区分开来。
2.财务报表要求概括性原则:通过财务报表概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
3.持续经营原则:默认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被解散或停产。
4.会计周期原则:将企业的经营活动按年度或其他会计周期分为若干周期,进行会计处理和报告。
5.损益匹配原则:将企业的收入与相关的费用匹配,确保报告期间的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正确展示。
6.历史成本原则:以交易时的实际成本作为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保持财务报表的相对可靠性。
7.实际收益原则:确保财务报表表达企业的经济实际情况,不虚高或虚低企业的财务状况。
浅析会计计量对收益的影响
、
会计 计 量 的相 关 概 念
会 计 计 量 是 指 为 了在 资 产 负 债 表 和 利 润 表 中确 认 和计 列 有 关财 务报 表 的要 素 而确 定 其 货 币 金 额 的 过 程 。 会计 计量 模 式 主 要 由 三个 要 素 组成 : 量对 象 、 计 计量 尺度 和 计 量 属性 。 ( 计 量 对 象 一1
力 是 会 发 生 变 动 的 ,用 名 义货 币 编制 财 务 会 计 报 表 较 为 简 便 可 靠 。一般 购 买 力 货 币 单 位 是对 名 义货 币 单 位 的调 整 或 变 换 形 式 , 是 按 照 一 定 时 点 的 实 际 货 币 购买 力 换 算 后 的计 量 单 位 。从 而 使
四、 认真 抓 好 对 会 计 人 员的 综 合 评 价
胜 任 能 力 指从 事会 计 工 作 的 人 员 应具 备 一 定 的学 历 、 验 、 经 专 业 技 术 资 格 , 良好 的专 业 知 识 结 构 , 价值 判 断 与 预测 分 析 有 有
能力 、 环境 适 应 能 力 、 算 机 运 用 及 操 作 能 力 、 作 及 语 言 表 达 计 写 能 力 等 , 应 现代 市 场 经 济 发 展 对会 计 工 作 的要 求 。 适
财 务 会 计 能 够 反 映 和 控 制 的 经济 事 物 与 经 济行 为 。会 计 计 量 对 象 就 是 被 计 量 的 客体 , 体 到 会 计 要 计 量 的 就 是 资 产 、 债 、 具 负 收 入 、 用等 。 费
( ) 量 尺度 二 计
响 , 而 通 过 会 计 信 息 的 披 露反 映 出不 同 的财 务 状 况 。 因此 , 从 企
计 量 单 位 是 指 对计 量对 象 的某 一 属 性 进 行 计 量 时 ,具 体 采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有着具体的规定,以确保财务报表记录的收入能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本质。
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转让资产等方式。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
首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收入能够可靠确认。
可靠确认的要求包括收入与相关经济利益之间的可靠关联、相关成本能够可靠测量、相应的收入能够可靠确定和可靠度高于可靠程度较低的信息。
其次,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收入按照实际利益计入,即能够体现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真实获得的利益。
实际利益包括已经实现的利益和将要实现的利益。
已经实现的利益指的是企业已经履行完毕所要求的各项责任,实现了与客户之间所约定的权益。
将要实现的利益是指凭借过去的经验和展望未来的经济利益,企业有望能从交易或者事项中获得的净现金流入或者其他净价值变动。
在收入的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收入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开市场上可以交易的价格,或者是能够与类似交易的参考物进行交换的价格。
同时,如果无法可靠确定交易或事项的公允价值,那么就需要根据可靠的测量基础来计量。
另外,对于特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会计准则还提供了以下的计量准则:1.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和计量:对于销售的商品,应该以销售价格减去销售费用和质量补偿等费用计量,并直接计入损益表中的其他收入。
2.提供劳务的收入确认和计量:对于提供劳务的收入,应按照已完工劳务的公允价值计量,并根据劳务的完成程度在不同时点确认收入。
3.转让资产的收入确认和计量:对于资产的转让,应按照已转让资产公允价值与原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量,并在资产转让交易发生时确认收入。
总结起来,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要求收入能可靠确认,按实际利益计入,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公允价值计量,并提供了相应的计量准则。
这些规定有助于确保财务报表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本质,提升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会计的七个核算方法
会计的七个核算方法会计是一门重要的财务管理学科,其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核算企业的财务状况。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有七个核算方法被广泛应用,分别是:货币计量、实物计量、成本计量、市价计量、现值计量、收益计量和负债计量。
本文将对这七个核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货币计量法货币计量法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方法,它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将企业的经济业务转化为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地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益进行计量和比较,为经营决策提供了基本依据。
二、实物计量法实物计量法是指以物理数量来计量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的资产,如土地、房屋等。
通过实物计量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避免了货币计量法可能存在的误差。
三、成本计量法成本计量法是指以资产取得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
按照成本计量法,企业的资产在取得时被计量为成本,随后按照一定规定进行折旧或摊销。
这种方法能够使企业更好地掌握资产的价值和使用状况,为资产管理提供了依据。
四、市价计量法市价计量法是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进行计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资产,如股票、债券等。
通过市价计量法,可以及时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五、现值计量法现值计量法是指以资金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投资和融资决策中,通过计算资金的现值,可以对不同项目进行比较,选择最有利可行的投资方案。
六、收益计量法收益计量法是指以企业实际发生的收益为基础进行计量。
这种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七、负债计量法负债计量法是指以企业实际发生的债务为基础进行计量。
通过负债计量法,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债务状况,为债务管理和偿还提供依据。
会计的七个核算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货币计量法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而实物计量法、成本计量法、市价计量法、现值计量法、收益计量法和负债计量法则在特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论会计计量对收益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认其金额的过程(《会计》注册会计师辅导教材),就是对会计要素按货币量度进行量化的过程,即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会计计量的基本特征就是价值计量,目的是反映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
一、会计目标对会计计量模式的影响要考察会计计量的影响,不能不考虑会计所满足的不同群体的目的,会计计量的发展是随着会计目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正是会计目标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计量观,以资产的确认为例,存在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计量目的在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偏重上是不同的。
会计在计量模式上存在很多种选择,每个群体对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何在可靠性及相关性之间做出权衡,决定了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会计计量中最重要的是计量模式的选择,计量模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根据“币值稳定”假设,财务会计忽略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另外,由于通货膨胀或者紧缩的幅度较小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相互抵消,币值相对稳定,因此,下面只讨论计量属性对收益的决定作用。
二、传统会计收益向全面收益观的转变传统会计收益向全面收益观的转变也反映出了计量属性的侧重点的转变,传统会计收益侧重于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但是后者侧重于现行价值计量属性。
fasb在财务报告概念公告第3号(后被6号取代)《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首次提出“全面收益”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除去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交易、事项和情况所发生的一切变动的权益(净资产)。
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并将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推广。
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的国际化趋势,预示着全面收益报告的经济环境正在成熟,这也对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三、不同计量属性对收益的影响――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新会计准则规定,我国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两种计量方法,一种是成本法,另一种是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是必须达到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够采用公允价值的方法:一,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的或类似的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即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
会计估计变更的收益计量分析
经 营情况 . 将库 存商 品 区
分 可 退 与 不 可 退 。 对 于
表1
存货跌价准备 变 更 前
5 5 9 .8 2 0 7 7 79
资产 减 值 损 失 变 更 前
2 6 2 .7 4 8 4 7 45
计 量 , 能加 以估 计 , 只 因此 , 活合 理 灵
值的一种方法 ,它是会计计量 的核心 内 容。 采用不 同的计价标准和方法 , 必然影
响用货 币表现 的财产状况 , 并影响成本 、 费用 、 收益和损失 的计算 , 从而影 响财务 成果的确定。
变更 , 变更情 况如 下 页表 2所示 。 变更
单位 : 元
由于商业 活动 中有 不确 定 因素 的
一
确反 映企 业 当前资 产价值 、更 加适 应
当前的经 济形 势 。以下通 过计 提 存货 跌价 准备 的一 个实例来 探讨 此问题 。
望 自身 的价 值最 大 化 甚 至超 大 化 , 使
得 企 业 在 后 续 发 展 中 的 道 路 更 加 平
、
资 产 计 价
稳 。以下 通过 调 整 固定 资产 摊销 额 的
J 。 匿 露 r 【 会计估计变更的收益计量 分析
口 唐 娓 娓
( 中国矿 业 大 学 江 苏徐 州 2 1 1 ) 2 l6
诵 婴 :由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估计 变更只是做 出原则上的规定. 变
更标 准 以及 金额 都 由企业根 据情 况 自行确 定 .因此在 客观 上 对企 业利 用会计 估 计 变更对收 益计 量 产生 了很 大的影响 。现有 研 究大 多将会 计估 计 变更 的动 因及
对路桥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的分析
对路桥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的分析路桥施工企业是指主要从事公路、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企业。
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路桥施工企业需要对收入和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
本文将从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角度对路桥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分析。
一、收入的确认和计量1. 工程合同收入的确认路桥施工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从参与的工程项目中获取的工程合同收入。
工程合同收入的确认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八号《收入》的规定,工程合同收入应当在以下条件发生时确认:一是企业将与合同相关的权利转移给合同方的能力有保证;二是与合同相关的收益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是合同的成本和合同可靠地计量。
路桥施工企业在确认工程合同收入时,需要详细核算工程项目的完工程度和相关收益,确保确认的收入能够可靠计量,并将工程项目的成本合理计量,遵循“收入与费用相匹配”的会计准则。
2. 变更和索赔的确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合同范围内的变更或索赔。
路桥施工企业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变更和索赔进行认真审核和确认。
变更和索赔的确认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将其作为合同收入的一部分,合理计量并及时确认,以确保企业能够按照合同要求获取应有的收入。
3. 收入的计量路桥施工企业的工程合同收入通常是根据工程项目的完工程度来计量的,即根据已完成工程量与总工程量的比例来确定已完工程量,并根据合同约定的计价规定确定收入。
路桥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量计量和计价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合同收入能够合理计量,并及时确认。
1.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确认路桥施工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是指能够直接与工程项目相关联的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工资成本、设备使用成本等;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与工程项目相关联的成本,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路桥施工企业需要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和确认,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将其合理计量,并及时确认,确保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本。
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计量与审计
参 考 文献 :
范化建设 , 减少 审计工作和审计判 断的随意性。同时 , 加大执法力 度, 做到有法必依 、 违法必究 , 不经 审计不得离任 、 不经审计不得提 拨等硬性规定 , 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力 。同时 , 经济责任审计机构 在审计 的过程 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审计 规章制度 ,保证审计形 式的正确性 。 三是优化经济责任审计流程。 一方面 , 明确经济责 要 任审计 的依据 ,建立相 应的指标体系。在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方案
机构要切实贯彻“ 积极稳妥 、 量力而行 、 提高质量 、 防范风险 ” 的十
时, 既要考虑领导干部在任期 内各项 决策的正确性 、 合法性 , 个人
经济行为的廉洁性等共性方面外 ,又要考虑他们不 同岗位所具有
的个性特征 , 制定一套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 使审计人员 的审计评价有据可依 , 以进一步增 强审计结论的权威性 。 如对政府
( ) 一 会计收益的概 念 从操作 的角度讲 , 会计收益被定义为 本期交易 中已经 实现的收人 和与此相 对应 的历 史成 本之间 的差 额。 从该定义中可 以看出会计收益 的五个特点 : 一是会计收益是基
( i s 价值 与资本》 Hc ) k 在《 一书中将 经济 收益定义 为 :一个人在期末 “
领 导应 以财政预算 编制和调整的真实性 、 合法性 、 理性 , 合 各项财 政 资金 收支计划完成情况 , 各项专项资金 、 基金 、 各种规费 、 其他财
政 资金 的收支情 况 , 各项财政 收人和支出 的真实性 、 合规性 、 合法
六字方针, 突出重点, 强化职能, 有为有位, 、 稳步 健康 、 扎实地推动经 济责任审计工作 的可持续性 发展 。 (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 审计风险控 制的措施 一是审计人员 二) 自身素质的提 高。 经济责任审计的高风险属性 , 审计人员具备 要求 良好的政治素质 、 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经济责任审计是从源头上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在企业运营中,投资是实现企业发展和增加收益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正确处理企业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对于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处理企业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包括投资收益的确认、计量、分类和披露等方面。
一、投资收益的确认企业投资收益的确认是指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确定和确认其从投资活动中获得的收益。
确认投资收益与投资形式有关,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其它权益工具投资等。
具体处理如下:1. 股权投资收益的确认对于股权投资,企业应按照权益法或成本法进行确认。
权益法是指通过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来表达对被投资企业实际控制权的表决权,并按照股权计列投资者应享有的收益或损失。
成本法是指用股权投资成本除以股权投资的预计经济利益期限来逐期进行摊销,确认投资收益。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法律。
2. 债权投资收益的确认对于债权投资,企业应按照以摊余成本计量方案进行确认。
摊余成本是指将初始计入成本的债权投资余额加上或减去未偿还本金和确认为应计利息的资金成本之和。
企业应定期确认债权投资的收益,并将其计入利润表。
3.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收益的确认对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如优先股、附权证等,企业应根据合同规定和实际情况确认投资收益。
对于实际未发生的投资收益,企业应采取审度确认并进行合理处理。
二、投资收益的计量企业投资收益的计量是指确定投资收益的金额,常用的计量方法如下:1. 权益法计量对于应适用权益法计量的股权投资,企业应在投资金额的基础上按照其所占比例计提投资收益。
具体计量方法可根据合同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2. 成本法计量对于应适用成本法计量的股权投资,企业应将投资金额按照预计收益期限进行摊销,并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
3. 摊余成本计量对于债权投资,企业应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计量。
摊余成本按照初始投资金额加上或减去未偿还本金和确认为应计利息的资金成本之和进行计算。
4. 合理计量对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如优先股、附权证等,企业应根据合同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计量,并确保计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收益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下投资收益的确认投资收益是企业通过投资取得的利得,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对投资收益的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的相关要求,下面将详细解释企业会计准则下投资收益的确认。
一、投资收益的确认原则权益法下的确认:企业在持有其他企业股权或权益证券时,应当采用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
按照权益法,投资收益的确认基于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实际控制程度。
通常,当企业持有被投资企业股权达到20%以上时,即可被视为对该企业具有实际控制。
摊余成本法下的确认: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权投资,投资收益应当通过摊余成本法进行确认。
按照摊余成本法,投资收益主要包括债权投资的利息、摊余成本的调整以及其他与债权投资相关的现金流量。
二、投资收益的计量权益法下的计量:企业在应用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时,应当按照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收益。
具体而言,即以被投资企业最后可得到的净资产公允价值减去相关负债的金额为基础,除以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总数,计算出每股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然后再乘以企业所持有的被投资企业股权份数量。
摊余成本法下的计量:摊余成本法下的投资收益主要通过利率和摊余成本的调整计算。
企业在确认投资收益时,应当将债权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按照摊余成本法调整到现值,以计算出实际收到的现金流量。
三、投资收益的报告合并报表的处理:对于企业持有的被投资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将投资收益合并到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以反映整个集团的经营状况。
单体报表的处理:对于企业持有的被投资企业,在编制单体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权益法或摊余成本法确认和计量投资收益,以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在被投资企业的投资状况。
四、其他注意事项资产减值:针对投资的长期价值,企业应当定期评估投资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如果存在减值迹象,应当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处置投资:当企业处置投资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相关要求确认处置收益或处置损失。
投资收益的确认涉及到多个方面,企业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运用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确保投资收益的确认符合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和透明度。
固定资产的计量和折旧的会计处理方法
固定资产的计量和折旧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固定资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们的计量和折旧会计处理方法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固定资产计量的概念、计量方法以及折旧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一、固定资产计量的概念及计量方法1. 固定资产计量的概念固定资产计量是指对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估值、登记和记录的过程。
固定资产的计量需要考虑到其初始成本、累计折旧等因素,以确保资产价值的正确反映和准确记录。
2. 固定资产计量的方法(1)成本计量法成本计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购买或建造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
计量时应包括购买价格、运输费用、安装费用等直接与资产获取有关的费用。
(2)市场价值计量法市场价值计量法是指根据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计量,也称为重估计量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部分固定资产市场价格较为频繁波动或者存在明显升值的情况。
(3)收益计量法收益计量法是将固定资产的计量依据设置为其未来预期收益。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难以确定或者收益相对稳定的情况,如土地使用权。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使用寿命期间按合理分摊原则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以反映其价值的递减以及与其使用相关的经济效益。
1. 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一,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使用寿命这种方法假设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寿命内是平均递减的,因此每年折旧额是固定的。
2. 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折旧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预计使用寿命总和这种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价值递减速度在使用寿命内不规则变化的情况。
3.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倍率递减法。
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倍率倍率通常是2的倒数,即按照每年折旧额为上一年折旧额的2倍来计算。
会计政策变更调减年初留存收益分录
会计政策变更调减年初留存收益分录一、引言在企业会计中,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变更或者放弃的行为。
会计政策变更可能涉及到对年初留存收益的调整,本文将就该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背景会计政策变更是企业在特定情况下对会计政策进行调整的必要行为。
企业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法律法规的变化、会计准则的修订、经营环境的变化等,需要对会计政策进行调整。
这种调整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年初留存收益的计算和披露。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多种多样,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原因:1. 会计准则的变化当会计准则发生变化时,企业可能需要对其会计政策进行相应调整。
新的会计准则可能会对特定会计处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企业需要按照新的要求进行会计政策的变更。
2. 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政策调整等。
这些变化可能会对企业的会计政策产生影响,企业可能需要调整会计政策以适应新的经营环境。
3. 公司合并、分立或重组当企业发生合并、分立或重组等重大变革时,会计政策往往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是因为企业的规模、业务结构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会计政策可能无法适应新的情况。
四、会计政策变更对年初留存收益的影响会计政策变更可能对年初留存收益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会计政策变更会对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产生影响,包括年初留存收益。
变更前后的会计政策可能对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等方面的计量和确认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年初留存收益的计算。
2. 调减年初留存收益分录的编制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当会计政策变更对年初留存收益产生重大影响时,企业应当通过调减年初留存收益的方式进行披露。
具体的分录编制需要根据变更前后的会计政策差异进行计算,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和可比性。
五、会计政策变更调减年初留存收益分录的计算方法会计政策变更调减年初留存收益的分录计算方法如下:1.首先,需要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前后的差异。
收益凭证 会计处理 -回复
收益凭证会计处理-回复一个普通的净资产投资公司近期准备发行收益凭证,以筹集资金用于再投资、扩大经营规模。
然而,对于收益凭证的会计处理,公司的财务人员仍然存在一些疑虑和困惑。
本文将一步一步解答以下问题,帮助财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收益凭证的会计处理。
第一步:了解收益凭证的基本概念收益凭证是一种类似债券的金融工具,它是由发行公司向投资者发行,用以筹集资金。
发行公司通过将未来的利润或资本增值与投资者分享来回报投资者。
收益凭证本身不是股权,但投资者可以从公司的盈利中获得分红。
第二步:确认收益凭证的分类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收益凭证可以分为债务性收益凭证和权益性收益凭证。
债务性收益凭证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被列为负债,而权益性收益凭证被列为股东权益。
第三步:确认收益凭证的发行成本收益凭证的发行成本指的是公司为发行收益凭证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律师费、注册费以及其他直接与收益凭证发行相关的费用等。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应当将这些费用减少发行收益凭证的总额,从而形成一个减值的立场。
第四步:确认收益凭证的初始计量发行收益凭证后,公司应当根据收益凭证的条件和市场情况,确定收益凭证的公允价值。
对于债务性收益凭证,公允价值通常等于凭证的发行价格;而对于权益性收益凭证,则需要考虑市场情况和其他相关因素来确定公允价值。
第五步:确认收益凭证的会计处理债务性收益凭证的会计处理相对较为简单。
公司在发行收益凭证时将其计入负债,并在每个会计期间确认其计息费用。
而在到期时,公司需要偿还收益凭证的本金,并支付利息。
权益性收益凭证的会计处理相对复杂一些。
公司在发行收益凭证时,将其计入股东权益中,并在每个会计期间确认与收益凭证相关的分红费用。
此外,在收益凭证到期时或者股东行使权益转换为普通股时,公司需要对收益凭证进行重新分类,并相应调整股东权益。
第六步:确认收益凭证的披露要求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公司需要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收益凭证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s),又 称会计报表(Accounting statements)。 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一定 期间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根据调整后试算表各账户的余额,可编 制财务报表。
收益表
收益表有两种格式: 单步式收益表 将所有收入列一起,将所有费用列一 起,两者相减,得出净收益。 多步式收益表 分别计算一些非常重要的小计。
工作底稿
将调整前试算表、调整分录和调整后试算表 编制在一起,称为工作底稿(worksheet)。 编制方法: 1、将各账户调整前余额分别借贷记入“调整 前试算表”栏; 2、将调整分录记入“调整栏”; 3、将调整后各账户余额分别记入“调整后试 算表”栏。
工作底稿
“调整后试算表”栏各收入、费用账户的 余额作为编制收益表的依据。 “调整后试算表”栏留存收益和股利账 户的余额作为编制留存收益表的依据。 “调整后试算表”栏各资产、负债、股 东权益账户的余额作为编制资产负债表 的依据。
不做调整的影响
不做递延费用调整:
低估费用,高估收益、股东权益、高估资产
不做递延收入调整:
低估收入、净收益和股东权益,高估负债
低估费用、负债,高估净收益、股东权益 低估收入、净收益和股东权益,低估资产
不做应计费用调整:
不做应计收入调整:
调整分录的特点
每个调整分录涉及一个资产负债表(资 产或负债)项目和一个收益表项目(收 入或费用) 不涉及现金账户
பைடு நூலகம்
永久性账户
永久性账户(permanent accounts) 期末保有余额并转入下期,反映其实有 数额的账户。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是永久性 账户。 通常,资产账户为借方余额;负债和所有 者权益账户为贷方余额。
临时性账户
临时性账户(temporary accounts) 期末将余额转出而结清(clearing)的 账户。 收入、费用和股利账户是临时性账户。
会计调整和收益的计量
第一节 会计分期确定收益 和会计调整
会计分期确定收益
权责发生制以会计期间假设、收入原则 和配比原则为基础,分期确定收益。 到期末,某些收入和费用尚未被记录, 为了正确计量和确认会计期内收入和费 用,以正确确定当期的收益,并确保资 产负债表中相关账户有正确的余额, 必 须对跨期影响的账户进行调整。
编制结账后试算表(Post-closing trial balance)。 检查调整和结账分录的过账是否有错误。 该表只包括永久性账户余额。
第三节 结账和结账后试算平衡
结账
结账(Closing the accounts) 会计期末,编制完财务报表后,应将 所有收入、费用账户的余额转到所有 者权益账户,从而使其余额为零。这 一程序称为结账步骤。 将账户分为永久性账户和临时性账户。 编制结账分录(closing entries) 使所有临时性账户的余额结为零。
典型的调整分录
12月7日预收一客户服务费$4 500。 借:现金 4 500 贷:预收营运收入 4 500 到12月31日已提供1/3的货运服务,则实现营运 收入$1 500。 编制调整分录: 借:预收营运收入 1 500 贷:营运收入 1 500
未入账的应计费用
“应计费用”(accrued expense) 指本期已经发生,但尚未实际支付的 各种费用。 如应付未付工薪、租金、水电费、利 息等。 期末,必须将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部分 计提记入费用账户,同时记入相关的负 债账户(应计或应付)。
留存收益表
期初留存收益 加: 本期净收益 减: 股利 期末留存收益
××× ××× ××× ×××
资产负债表
有两种格式 1、账户式(account format) 资产列左方,负债和股东权益列右方。 2、报告式(report format) 先列资产,再列负债,最后列业主(股 东)权益。
已入账的预付费用
预付费用(prepaid expense)
指已预先支付现金,但以后才使用资源或获得 服务的各种费用,如预付租金、预付保险费、 物料用品等。又称“递延费用” 。 它们属于资产,而不是费用,因为它们提供未 来利益。
期末,应把本期内估计已耗用的或已使本 期受益的部分转入本期费用账户内。
结账步骤
要专设“收益汇总”(我国用“本年利润”) 账户。 1、将所有收入账户的余额从借方转入“收益 汇总”账户贷方; 2、将所有费用账户的余额从贷方转入“收益 汇总”账户借方; 3、将“收益汇总”账户的余额(贷余为净收 益、借余为亏损)转到“留存收益”账户, 从而使“收益汇总”账户余额为零。
结账后试算平衡
典型的调整分录
12月1日购进货运汽车,价款为$40 000。 借:固定资产——货运汽 40 000 贷:现金 40 000 假定汽车预计寿命为4年,残值为$4 000,则 每个月的折旧额为$750($36 000/4/12)。 12月31日编制调整分录: 借:折旧费 750 贷:累计折旧—货运汽车 750
典型的调整分录
12月31日已向某客户提供货运服务,金额 $1 000,但未来得及开出帐单,未收到款 项。 应编制调整分录: 借:应收账款 1 000 贷:营运收入 1 000
典型的调整类型
调整分录类型 预付费用 折旧 应付费用 预收收入 应收收入 账户类型 借方 贷方 费用 资产 费用 备抵资产 费用 负债 负债 收入 资产 收入
第二节 财务报表
工作底稿
调整分录记入日记账并过入总分类账后, 应编制调整后试算表(adjusted trial balance)。 目的:检查调整分录过账的正确性,并 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数据。 该表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 余额为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来源;收入、 费用账户余额为收益表的数据来源。
典型的调整分录
12月28日支付前4周的雇员工资$3 600, 借:薪金费 3 600 贷:现金 3 600 12月31日为周一,一天的工资为$180, 应编制调整分录: 借:薪金费 18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80
未入账的已实现收入
“应计收入”(accrued revenue) 指本期已经实现,但尚未收到的各种收入。 如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应收租金等。 期末,必须将已实现但尚未收到的部分记入 应收账款账户,同时记入相关收入账户。
典型的调整分录
12月1 日预付一年的保险费共$2 400 借:预付费用——保险费 2 400 贷:现金 2 400 12月31日编制调整分录: 借:保险费 200 贷:预付费用——保险费 200 “预付费用”账户期末余额为$2 200
典型的调整分录
固定资产折旧(depreciation)的调整 固定资产(土地除外)随着使用而不断 损耗,其价值逐渐减少而转为费用。 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寿命期内进行分 配,转入当期费用的过程称为计提折旧。
已入账的预收收入
预收收入(revenue received in advance)
指款项已预先收取,但尚未向对方供货或提供劳 务而未实现的收入,即顾客的预付款,又称“递 延收入” 或未赚取收入。如预收房租,预收货 款等。 未赚取收入属于负债,因企业欠顾客商品或服务。
期末,应将本期已提供的商品或劳务(已实现 的收入)转入本期收入账户。
会计调整
为调整账项在日记账中所做的分录,称 为“调整分录”( adjusting entries)。 调整类型:
递延项目(deferral):对企业已预先支付 或预先收到现金的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调整。 应计项目(accrual):对与企业在支付或收 到现金之前应记录的费用和收入相关的一项 资产或负债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