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鬼魂”描写的审美文化解读
经典戏曲_窦娥冤_赏析.docx
经典戏曲_窦娥冤_赏析.docx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这样耳熟能详的作品都是他的代表作。
在他笔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是立体的,他们都是元代社会人民生活的缩影。
通过刻画这样活生生的人物,关汉卿将自己对当时元代贪官污吏的鄙夷、对当时社会黑暗腐朽的不满全都吐露在这些戏曲中。
《窦娥冤》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在这部戏曲中,作者通过选取《列女传》中《东海孝妇》的故事,将三条主线贯穿其中,对当朝者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一、《窦娥冤》故事梗概《窦娥冤》全剧分为四折一楔子,通过描述窦娥与梼杌太守之间的矛盾以及窦娥与张驴儿之间的矛盾分别揭露了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高利贷的残酷剥削,重要原因—地痞恶霸的强行霸占和诬陷,决定原因—贪官污吏的无能。
在楚州一户贫穷的人家里,窦天章由于没有进京赶考的钱,将自己的女儿窦娥卖给了蔡婆家作为童养媳。
窦天章拿着这些钱进京赶考去了,而窦娥就在蔡婆家住了下来。
但是婚后不久,窦娥的丈夫去世了,只留下蔡婆和窦娥两人相依为命。
有一天,蔡婆出门讨债,在路上不小心遇到了当地无赖张驴儿父子并被他们胁迫。
张驴儿见到窦娥后色心即起,想将窦娥据为己有,但是窦娥抵死反抗不从。
此时,张驴儿以毒死蔡婆为要挟迫使窦娥屈服。
不想,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为此张驴儿怀恨在心。
为了报复窦娥与蔡婆,他将窦娥婆媳二人告到了官府,声称是他们毒死了自己的父亲。
当时官府并没有收取证据就对她们两人严刑逼供。
窦娥为了保护蔡婆的安全含冤承认自己杀了人,并被判以斩刑。
在临刑之时,窦娥不满官府的黑暗,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她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
果真在行刑的时候,窦娥的血飞溅在白绫上,并且在六月下起了鹅毛大雪,此后三年大地一直大旱不见降雨。
三年后,作为廉访使的窦天章回到楚州时见到了窦娥的冤魂,于是重新审理此案,并最终还窦娥一个清白。
分析《窦娥冤》中的主题思想、美学审美及男权主义
诈勒 索 ,欺负无 权无 势老 百姓 的无赖 行为 ,他 的办案 原则 是 “ 人 是贱 虫 ,不打 不 招 ” ,这 分 明是封 建 社会 一 个 酷吏 的化 身 。 二 、审 视 《 窦 娥 冤 》 的审 美 理 念 《 窦 娥冤 》 的 审美 理念 主要 表 现在 窦 娥本 人 的三 桩誓 愿 以及戏 剧结尾 部 分窦娥伸 冤 的幻 想 内容 方面 ,充分 流露 出悲喜 交织 、虚 实相 生 、美善 融合 的美 。所有 的文学 作 品 都源 于社 会现 实生 活在作 家脑 海 中的反 映,作 家本人 的价 值观 对作 品 的思想 会产 生很大 的影 响 ,人 类也 总是在 和不 公平 的社 会 现象 、 自然界 的 斗争 过程 中不断 进步 成 长 的, 若 斗争 失败 则就诞 生 了悲剧 。而胸 怀正 义感 的作家 总是 坚 信 斗争 结果 必定 是胜利 , 即便 在 斗争 的过程 中 出现 了短 暂 的失败 ,作家 本人仍 旧会让 读者看 到未 来胜利 的希望 。 《 窦 娥冤 》作为 一部 反映社 会现 实 的文学作 品 ,作者 忠于生 活 的真 实,让 窦娥 担负起 非担 任不 可 的悲剧宿 命 ,进 而较 为 逼真地 表现 了社 会现 实生活 场景 。关汉 卿不 愿意 让窦娥 死 的无 声无 息 ,毫 无震撼 力 ,于是 在这部 戏剧 的结 尾部分 添 加 了些许 浪漫主 义色 彩 ,并将浪 漫主 义与现 实主 义巧妙 地 融合 ,增 强 了戏 剧 的魅力 。而 《 窦娥 冤》 中三桩 誓愿 、窦 娥冤 魂告 状 的情 节 ,就是 运用 了浪漫 主义 的泄法 ,通 过窦 娥本 人的控 诉表达 作者对 元代 社会统 治的愤恨 。
文 学界很 多学 者通过 深入 研究 《 窦娥 冤》这 部戏 剧作 品,一致 认为 这部戏 剧 的主体 思想主 要是 批判封 建黑 暗势 力 ,歌颂 窦娥 勇敢 的反抗 精神 的 。对 于这 一点 笔者也 深表 赞同 。固然关 汉卿 本人 并不认 为封 建社会 整个 吏治都 是黑 暗的 ,毕竟还 是有 一些 为人 民利益 着想 的好官 的 。但 是这 部 戏剧 中描述 的官 吏贪赃 枉法 、草 菅人命 、高利 贷盘 剥流 行 的社 会现 象确实 是元代 社会 的真 实写 照 ,下 面本文 先从 这 部戏剧 的主 题思想谈 起 。
论《窦娥冤》的悲剧审美
论《窦娥冤》的悲剧审美《窦娥冤》是我国十三世纪的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它的悲剧力量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道出了悲剧的两个基本要素:首先,悲剧人物必须是“有价值的”,必须具有值得肯定的正面素质;其次,悲剧人物的结局总是毁灭,或者是理想和精神的毁灭。
悲剧根源:悲剧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悲剧性冲突。
王国维认为:“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乃出于其主人翁的意志。
”但用意志或性格解释悲剧是唯心主义的。
悲剧应当到社会生活中去寻找根源。
《窦娥冤》表现了窦娥悲剧深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窦a娥对生活不敢奢求,三岁丧母,十七岁丧夫,她原打算驯顺地侍姑守寡,默默地忍受煎熬,让古老而野蛮的封建习俗慢慢地把她销蚀净尽。
可是元代封建社会连这样卑微的生活要求也容纳不下,真是“欲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啊!关汉卿通过对典型环境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暗无天日的元代封建社会图景:豺狼当道,虎豹横行,黑暗势力丝连线结。
在这样的社会图景里生活的窦娥连起码做人的权利都无法保障,所追求的正义和光明就无法实现,就必然会有成千上万的窦娥要被活生生地吞噬。
正是这种悲剧性的冲突注定了窦娥的毁灭。
悲剧性格:悲苦命运和高尚品格构成窦娥悲剧性格的特征。
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平民弱女子。
她善良、仁爱、有自我牺牲精神。
窦娥同蔡婆在孀居生活中相依为命,在遭受迫害时患难相扶,她对蔡婆充满了怜孤尊老的体恤和友爱。
在昏官桃杌的公堂上,身受重刑“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得“肉都飞,血淋漓”,她一口咬定“委得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决不屈招;但看到血淋淋的刑棍要向蔡婆打去时,她屈认了毒杀张老头之罪,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代价,把年迈的蔡婆从刑杖下解救出来。
接着要求刽子手绕道从后街走,担心走前街被蔡婆看见“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的惨状。
直到鬼魂托梦去见窦天章时,她还不忘请求父亲收养照顾蔡婆。
她是压迫和屠戮的反抗者,光明和正义的追求者,她抗拒地痞恶棍的威胁,她不屈服于封建衙门的吊拷绷扒,即使死到临头,她也要“争到头,竟到底”。
关汉卿《窦娥冤》的艺术特色探讨
关汉卿《窦娥冤》的艺术特色探讨《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以下是对其艺术特色的探讨:1. 社会写实性:《窦娥冤》是一部具有强烈社会写实性的作品。
它通过对社会黑暗面的揭示,抨击了元代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作品中对官僚的昏庸、高利贷的剥削以及社会道德的沦丧等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使观众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 人物塑造:关汉卿在《窦娥冤》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
窦娥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她的形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作品通过对窦娥的遭遇和抗争的描写,展现了她的坚强、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观众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敬佩。
3. 戏剧冲突:《窦娥冤》的戏剧冲突紧张激烈,扣人心弦。
作品中窦娥与张驴儿、桃杌太守等反派人物之间的冲突,以及窦娥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构成了剧情发展的主要动力。
这些冲突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还使观众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4. 语言艺术:关汉卿的戏曲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戏曲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
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充满了生活气息,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5. 悲剧色彩:《窦娥冤》是一部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作品。
窦娥的遭遇和最终的冤案,使观众感受到了强烈的悲剧氛围。
作品通过对窦娥悲剧命运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使观众在悲痛之余,对社会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窦娥冤》具有深刻的社会写实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和浓厚的悲剧色彩等艺术特色。
这些艺术特色使得《窦娥冤》成为中国古代戏曲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窦娥的自我超越——试论《窦娥冤》中的鬼魂形象
在 很 多文 学作 品 和影视 作 品 中 , 有关 鬼 魂 形 象 的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民族 , 征服者为了巩 描 写不 乏 其 例 。在 文 学 作 品 中 , 当人成为鬼魂之后 , 固 自己的统 治 , 用 游牧人 的理想 和 奴隶 制 度来 统 治 被 鬼 魂 则 具 有 了 超 人 的 能力 , 他 们 可 以 随 时变 身 , 一 反 征 服者 , 所 以说 元 代 是 一 个 黑 暗 的 畸形 社会 , 人 民的
本 身来 谈谈 鬼 魂形 象 的塑造 。 的官府 、 黑 暗的封 建社会 逼她 一 步步 走 向悬 崖 —— 断 元 代 剧作 家关 汉 卿 创 作 的《 窦娥 冤 》 被 公 认 为是 头 台 , 逼 得 她无 路 可 退 , 终 于 毫 无 疑 问地 成 为 封 建 社 悲剧 。文 学 作 品 中鬼 魂 形 象 的 塑 造 、 鬼 魂 情 节 的 描 会 的牺 牲 品 。好 在 窦 娥 死 了成 为 鬼 魂 之 后 , 彻 底 醒 写, 大 多数 情 况 都 是 对 故 事 的悲 剧性 的一 种 冲淡 , 是 悟 , 坚决 反 抗 为 自己 申冤 。作 者 在 现 实 主 义 的基 础 作 者将 故 事情 节写 得更 加 曲折 的一种 手 段 , 是 不 忍 心 上 , 运用 了积极 浪 漫主 义 的手法 , 使 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曲折 , 使 主人 看 到 主人 公 的悲剧 发展 到极 端 , 或 者 说是 为 了满 足读 公 窦娥最 终实 现 了 自我 超越 。
第3 0卷 第 6期
Vo 1 . 3 0
No. 6
兰州教 育 学 院学报
J O URNAL OF L A NZ HOU I NS T I T U T E OF E DU CA T I ON
《窦娥冤》赏析解析
《窦娥冤》赏析解析在元代文学中,杂剧的异军突起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
元杂剧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各种体裁形式中,堪称能够最生动、最直接也最大胆地反映广大社会下层人民的喜怒哀乐、表达出对不合理社会现实的无情批判。
元杂剧被人们与唐诗、宋词并举而作为一代文学最具特色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有:“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
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
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
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笔者通过对关汉卿的代表作品《窦娥冤》创作时代背景及其主要艺术特点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元代杂剧的理解,亦希望通过拙文为喜爱《窦娥冤》的朋友做一点抛砖引玉的工作。
一、《窦娥冤》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窦娥冤》杂剧剧本,元代剧作家关汉卿著。
贫寒秀才窦天章上京求取功名,向寡妇蔡婆借贷盘缠。
蔡婆早就看上了他的女儿瑞云,乘机提出索要瑞云做童养媳。
端云3岁丧母,7岁便到蔡婆家,改名窦娥。
17岁时窦娥与蔡婆儿子成婚,一年后丈夫病故,婆媳相依为命。
一天,蔡婆去向赛卢医索讨银钱,赛卢医赚她到僻静处,想勒死她,幸亏张驴儿父子把她救下。
因这救命之恩,张驴儿父子想霸占婆媳二人。
窦娥执意不从。
张驴儿在羊肚汤里放了毒药,想害死蔡婆,强占窦娥。
不料其父喝下了那碗羊肚汤,呜呼身亡。
张驴儿反诬窦娥毒死公公,并威胁窦娥窦娥嫁给他为妻,不然要去公堂告发。
窦娥问心无愧,与张驴儿去见官评理。
太守桃杌是一个昏官,严刑逼供,窦娥坚不屈从。
桃杌转对蔡婆用刑,窦娥为救婆婆,含冤承招,被判死罪。
临刑时窦娥满腔悲愤,呼天抢地:“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宝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窦娥死前发出三桩誓愿:若是屈死,死后血飞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果然一一灵验。
《窦娥冤》中清官和鬼魂描写的理解。
《窦娥冤》中清官和鬼魂描写的理解。
《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传奇剧,以清官职窦娥为主角,讲述了她被误杀后魂魄不散的故事。
剧中清官与鬼魂的描写形象生动鲜明,富有象征意义。
首先,剧中的清官形象塑造了一个仁义之士的形象。
窦娥在剧中被描述为一个廉洁正直的清官,他秉持着法律的原则,不畏强权,始终为民伸张正义。
在第一幕中,窦娥收到上级的命令要求处置盗墓贼,他不但遵守了命令,还采取合理的方法,既保护了国家的档案文物,又不至于使盗墓贼丧命。
他的决定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赞许。
全剧中,窦娥以正义勇敢的气质,不畏强权,维护法律的尊严,给人们树立了清官的榜样形象。
其次,剧中鬼魂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联系。
窦娥被害后,她的魂魄不甘心死去,始终留在人世。
她的魂魄出现在窦家门前,四处寻找并得到了清官的帮助。
这种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窦娥通过对清官的寻找,为自己争取了平反昭雪的机会。
剧中的鬼魂形象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代表了冤屈的灵魂,象征着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争取到了伸张正义的机会。
再次,剧中清官与鬼魂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一种对普通人的关怀和关爱。
剧中的清官窦娥,虽然是一个官员,但他与普通百姓有着深厚的情感。
在他知道自己将被杀之后,他决定不离开,一直守护在窦家门前,拒绝离开,直到寻找到了真凶。
这种关怀和关爱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清官对普通人的关心和爱护,也让我们看到了正义与善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递。
最后,剧中清官和鬼魂的描写向我们传递了一种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窦娥是一个清官,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对正义与公平的追求。
清官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使他成为了一个不畏强权的榜样。
鬼魂则代表了被冤屈的灵魂,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寻找机会,争取平反昭雪,这是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整个剧本通过清官和鬼魂的描写,表达了对正义和公平的向往,以及对邪恶势力的抗争。
总之,《窦娥冤》中清官和鬼魂的描写不仅是一种形象的刻画,更是一种精神的传达。
《窦娥冤》“鬼魂”描写的审美文化解读张洁
结局 的“ 中和之 美”, 中华 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 和谐 、 是 是“ 平衡 、 匀称、 统一” 的美, 从而成为古代 最高的审 美标 准与理想 , 既是一切 艺术创作 中美的归宿, 又是观 众审美欣赏中的思想境界 。 【 关键词 】 鬼魂 ; 审美文化 ; 解读
在 中 国古代 文学 作品 中 ,鬼 魂 写一 直 时隐 时现 , “ 描 活跃 于 文 学 之中 , 是唇 传奇 , 杂剧还 是清 末小 说或 是 当今的 科幻 小说 , 无论 元 无 论是 男 鬼 、 鬼 、 鬼 、 鬼 、 是 吊死 鬼 、 鬼 等等 , 鬼魂 为 女 恶 善 还 水 “ 作 种文 学意 象从 未退 出文 学的 历史 舞 台。 鬼 字在 中 国出 现 得 很早 , 商 时代 的 甲 骨文 字 中 就 有 这 个 殷 字 , 见 是 中 国本 土的一 个古 老观 念 , 鬼 的 形状 下 部是 一 可 鬼 “ 字 个 人形 , 是一 个极 度夸 张 的 头 部 , 乎 是 原 始时 代 的 巫师 祭 祀 上部 似 时 的装 束 , 魂 呢 9 《 纪 外 传 》 说 : 人 之 精 气 日魂 , 而 礼 中 “ 形体 谓之 魄 , 阴阳 二气而 生也 。 魂 , 一种 稀 薄 的 没 有 实体 的 人 形 本 质 合 ” 是 上 是一 种气 息 , 或影 子 ” 总之 ,鬼 魂 薄膜 。 “ 是人 类 在原 始 社会 生 产 力低 下 时迷信 的产 物 , 过 生产 力的 发 展 , 经 人们 已逐 渐 淡化 了对 “ 魂 恐惧 , 对它 产生基 本 正确 的认 识 。因 此 , 鬼 的 并能 鬼魂 为 作 人 类历 史发 展 的产物 完成 了它 的历 史使 命 , 由于 长久 的历 史文 化 而 的 积淀 ,鬼魂 “ 这个 意 象不会 消失 , 而 它也 不 再作 为 迷 信意 义 上 然 的 鬼魂 而存 在 , 是经 过 艺 术 加 工 , 予 其新 的涵 义 , 为 艺 术 而 赋 成 的“ 鬼魂 展示 一种 艺术 美 , 作为文 字意 象 , 剧中 的 元杂 鬼魂 ” 写 描 作 为一 种文 学意 象存 在 是 有 其 独 特之 处 的 , 里 就 以 《 娥 冤 》 这 窦 为 例 , 探其 中的 奥妙 娥之 “ 窦 鬼魂 ” 现 再
从美的视角鉴赏《窦娥冤》
从美的视角鉴赏《窦娥冤》《窦娥冤》是关汉卿最负盛名的代表作,黄克先生称道它“笔力苍劲,故事本色,鞭笞得力,悲愤酣畅,堪称元杂剧之极致” [1] (P6),所言极是。
《窦娥冤》在艺术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多方面的,令人瞩目的。
本文试就主要方面谈些浅见。
一、美在窦娥鲜明的性格特征窦娥是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一个悲剧形象,是中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政治上受压迫、思想上被奴役、人格上遭凌辱的妇女的典型。
始终善良、孝顺的本性和勇于反抗、斗争的个性,在窦娥身上得到全面而又完美的体现。
窦娥3岁时丧母,7岁时被送给蔡婆婆作童养媳,17岁时与丈夫结婚,不到两年丈夫死去,守寡到了20岁。
她善良,她孝顺,她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良家妇女,是一个孝敬婆婆的好媳妇。
她对自己的不幸命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认为自己“八字该载着一世忧”,并决心今生“早将来世修,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
她是这样说的,确实也是这样做的:当看到婆婆索帐归来时,她连忙上前询问“你回来了,你吃饭么?”当见到婆婆哭泣时,她便想到婆婆“为什么泪漫漫不住点儿流?莫不是为索债与人家惹争斗?我这里连忙迎接慌问候。
”在家里,婆婆病了,她熬药送汤;在官衙,婆婆要遭打,她情愿屈招“药死公公”。
在赴刑场路上,她怕婆婆见她“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枉将婆婆“气杀也么哥”,主动请求走后街;见婆婆后,她不顾自己死将临头,还劝说婆婆“再也不要哭哭啼啼,烦烦恼恼”;即使死后的鬼魂,还请求父亲将俺婆婆“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
窦娥这一自始至终心地善良、孝顺婆婆的性格,是其善于反抗的思想起点,是其敢于斗争的思想武器;窦娥的反抗与斗争精神是其善良性格的必然发展和升华,她以其善良之心度量事物、评判事理。
窦娥的反抗与斗争性格是发展的。
她虽孝顺婆婆,但在婆婆面前并非一味依顺,也有自己的主见。
她反对婆婆在张驴父子面前软弱屈从、逆来顺受的态度,如:她质问婆婆“怕没的贞心儿自守?到今日招养个村老头”,“你岂不知羞”;她责备婆婆轻率地接受张老求婚,“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到中年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枉叫人笑破口”。
经典戏曲《窦娥冤》赏析
四、艺术价值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窦娥冤》的艺术价值不仅限于中国,它还对世界戏剧 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窦娥冤》的悲剧性、文学性和民族特色引起了世界各地 观众的共鸣,成为了世界戏剧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五、现代意义
五、现代意义
在当今社会,《窦娥冤》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首先,它提醒人们社会 公正和司法公正。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和问题。《窦娥 冤》以生动的案例向人们展示了追求正义的重要性,激发人们对社会公正的思考 和追求。
这部戏曲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同时也展现 了人性的善良与坚韧。
二、角色形象
二、角色形象
《窦娥冤》中塑造了许多生动的角色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窦娥。她是一个 善良、美丽、聪明的女子,但命运却异常坎坷。面对张驴儿的诬陷和县官的贪赃 枉法,她毫不畏惧,坚贞不屈。她的冤屈和不幸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同情,同时也 彰显了她的性格美和人性美。
二、角色形象
除此之外,剧中的蔡婆婆、赛卢医、张驴儿父子等角色也各具特色。他们各 自的行为和性格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窦娥的悲剧。这些角色的塑造使人们更深 入地了解了封建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文学手法
三、文学手法
《窦娥冤》作为一部经典戏曲,运用了高超的文学手法。首先,作品采用了 生动的叙事方式,通过一系列扣人心弦的事件来展现窦娥的悲惨命运。此外,作 者巧妙地运用了伏笔和照应的手法,使剧情发展更加曲折有致。
内容摘要
《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 刊行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故事原型来自《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这部作品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以下列出四种解读:
一、弱小寡妇窦娥的悲惨命运
《窦娥冤》的悲剧审美价值
《窦娥冤》的悲剧审美价值提起悲剧,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对于悲剧的定义,然而如果悲剧真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是英雄性的,是英雄性格中的某些缺点引起的······”,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无疑是正确的。
然而,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认为元杂剧中“有悲剧在其中”,并指出“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
因此,作为中国四大悲剧之一的《窦娥冤》又有着其独特的和中国戏剧所特有的悲剧因素存在。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对该剧的悲剧审美价值进行分析。
首先,作为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人,窦娥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所在。
剧本中窦娥由于父亲窦天章受高利贷盘剥,七岁时就被卖与蔡婆婆做童养媳,这也是窦娥短暂而悲惨一生的开始。
由年轻的童养媳到青年寡妇再到冤死狱中冤魂,窦娥的命运总是被男人牵动,作为一个女儿,一个儿媳,一个妻子,她的命运不受自己控制而总是握在别人的手中。
中国自古就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之说,剧中窦娥自然是尊崇了这一古训,但是也正是她的这种尊崇与驯服导致了她最终悲惨的命运。
剧中窦娥虽然是受张驴儿诬告陷害而死,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看出,窦娥是一个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她之所以会有那样的命运,与之女性的身份和所处的社会有很大关系。
所以,作为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女人,尤其是已经忘记反抗或者说习惯被奴役的女性,窦娥本身就是封建社会无数悲剧的缩影。
其次,作为一个生活在黑暗封建社会中的下层劳动人民,窦娥代表了无数的受封建社会毒害的大众,我们在这里看见的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集体悲剧。
作为“公案戏”的典型,《窦娥冤》反映了元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官府、恶霸鱼肉人民的现实。
“诗意的裁判”——《窦娥冤》鬼魂的创作美学阐释
《 书・ 汉 于定 国传》 :太 守竟论 杀孝妇 。郡 中枯旱 云 “ 三年 。 ”《 ” 搜神记》 中也有东海孝妇周青 的记载fl但 3∞ I P 这只是《 窦娥冤》 中的一个素材情节 或创作 触媒。 作者 深
刻 的现实 主义 精神和天才创作 , 才使《 剧起 了质 的飞 窦》 跃 , 为元代 社会黑 暗 、 治腐败 的生 动写 照和 高度概 成 吏 括 。鬼魂的 出现更是集 中体现 了主人公 复仇 的意志 。 心理学认 为 :意志是人 自觉地 确定 目标 , “ 支配行 动 克服 困难 以实现 预定 目标 的心理过程 。”]0 种 自觉 [ 7这 4 1 5 的心理过程在 窦娥的身上有 突出的表现 。剧 中的窦娥 ,
桃杌 的强烈矛盾 冲突 , 表现 了她死后也要 变成鬼魂 申冤 报仇 的勇气决心 。在这 基础上 , 四折 窦娥 的冤魂 出现 第
了 , 向前来楚 州地 面巡察 、 灯观 看案宗 的父 亲喊 冤 她 秉 求救 。为 申血海深仇 , 窦娥顾不得 自己是 “ 头鬼 ” “ 无 、屈 死三年 的腐 骨骸” 她给打 盹的父 亲托梦 , 。 不停 地将 灯火 弄得 忽明忽暗 ,又将压 在卷底 的宗卷几次 翻将上来 , 向 父 亲详 陈父女分离后 的身世及被冤屈 斩首的经过 , 以求 “ 脱离无边苦海 ” 这 时 , 。 鬼魂 的出现绝不 是节外 生枝 , 更
造 出来 的一 种虚幻 意象 。正如王 充所说 : 凡天 地 间有 “
待怎的 。” 在第三折里 , 窦娥被“ 押赴市曹典刑” 。在临刑 路上 , 窦娥更是悲愤交加 , 指天骂地 : [ 宫 ]端 正好 ] 来 由犯 王法 , 提防遭 刑宪 , 正 [ 没 不 叫 声屈动地惊 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 罗殿 , 怎不将 天地也 生埋怨。
《窦娥冤》中鬼魂形象的分析
76美学2020/10在传统文化中,“鬼魂”往往与死亡联系在一起。
原始的鬼魂观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的,死亡只是肉体的消失,而灵魂可以脱离肉体继续活动。
又如《说文解字》解释“鬼”为“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1]。
王充《论衡》亦有云:“鬼者,死人之精也。
”[2]229“夫魂者精气也。
”[2]212可见,“鬼魂”形象是由古人创造出来的,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死亡的敬畏。
虽然肉体不再存在于世间,但是灵魂却可以完成肉体未完成之事,特别是“冤魂”可以沉冤昭雪、魂魄死而复生,都寄托了先民们的美好愿望。
鬼魂形象在社会生活中世代相传,对社会风气和文学作品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人们不仅相信鬼魂的存在,还创造出了形形色色的鬼魂。
本文以《窦娥冤》中的鬼魂形象为例,分析鬼魂形象背后所包含的意蕴。
一、鬼魂形象中体现的儒家文化“文学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原因,即时代、种族、环境的因素。
”[3]所以剧作家对于作品的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背景、现实生活、文化思想的影响。
剧中描写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人们的思想。
自汉代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贯穿于各个时代。
元代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浸染。
儒家“内仁外礼”的规范深刻影响了元代人民的行为。
人们一直把“仁”和“礼”奉为自己追求的信条和准则。
“仁”思想解决了生活意义的问题;“礼”的规范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可参考的行为准则。
在《窦娥冤》中,窦娥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体现了儒家文化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
窦娥生前贤惠善良,一直侍养丈夫和婆婆,待丈夫死后也是精心侍养婆婆,没有懈怠半分,面对张驴儿的逼迫,窦娥也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宁死不屈、忠诚坚贞;对簿公堂时,心疼年迈的婆婆,不想婆婆受委屈,她可以把罪名揽到自己身上。
由于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不公,窦娥还是含冤而死。
这种冤屈任谁也不会心甘,所以因冤枉而死的窦娥以冤魂形式再次出现,要为自己讨回公道,洗刷冤情。
化为鬼魂的窦娥给打盹儿的父亲托梦,不停地将灯火弄得忽明忽暗,又将压在案底的卷宗几次翻上来,等到父亲发现她的“鬼魂”后,向父亲陈述父女分离后的身世以及自己如何被含冤斩首,在父亲的帮助下,窦娥冤魂历经重重波折,最终得以沉冤昭雪,使真相大白于天下。
从美的视角鉴赏《窦娥冤》
从美的视角鉴赏《窦娥冤》
《窦娥冤》是一部著名的中国戏剧,讲述的是一个可怜的正义女子及其忠实的冤案,凸显了中国文化中不公平和不正确的冤案。
影片表达了苦难然后忍受和战胜悲剧的发生的美德。
影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古典风格,深刻表达出窦娥这个英雄人物的无助、忠贞和耐心,它表达出她受尽不公平之苦,使人心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它还表现了他们勇敢的精神,最后的忍耐和无畏的精神,正义的胜利也让人赞叹。
影片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深刻表达了主人公的担当态度,比如当众人请求窦娥一家不认父亲时,虽然她面临死亡,她仍然有勇气拒绝,这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也是很多影迷们被深深吸引的地方。
总之,《窦娥冤》是一部非常美的电影,其清晰的故事情节,唯美的色彩,抒情的音乐,无疑把它推上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位置。
它不仅启发人们去批判不正确的社会现象,而且让人们尊重来自天赋的诚实、义务和正义。
它为我们社会注入了积极的精神,这就是美的本质。
【高中语文】《窦娥冤》特色鉴赏
【高中语文】《窦娥冤》特色鉴赏
1.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显
灵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
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
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本色的戏曲语言。
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
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例如第三折中,指斥天地的场面高亢激越,冤气冲天,紧张急促;诀别婆婆的场面如
泣如诉,哀婉凄惨,徐缓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感情如火,激荡如潮,慷慨激昂。
这三个
场面的描写,以质朴无华而富于韵味的语言,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逐层深入地
刻画了人物性格。
戏中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见深邃。
例如
【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
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令人凄怆,刻画出窦娥与婆
婆死别的悲痛心情;【滚绣球】全曲以及【一煞】中的“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
有口难言”,突出地显示了人物的个性,语言平实,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不少古白话词语,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都表述得十分生动。
窦娥的自我超越--试论《窦娥冤》中的鬼魂形象
窦娥的自我超越--试论《窦娥冤》中的鬼魂形象张更祯【摘要】在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作者对鬼魂形象的描写不乏其例。
这些文学作品中的鬼魂形象有着共同的特点:鬼魂都具有超人的能力,一反生前的软弱,可以完成生前没有或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本文通过对关汉卿剧作《窦娥冤》中鬼魂形象的分析,认为文学作品中对鬼魂情节的描写多是对故事的悲剧性的一种冲淡,是作者让故事情节变得更加曲折的一种手段,是不忍心看到主人公的悲剧发展到极端,或者说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也是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一种写照。
【期刊名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窦娥冤;窦娥;鬼魂形象【作者】张更祯【作者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3在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有关鬼魂形象的描写不乏其例。
在文学作品中,当人成为鬼魂之后,鬼魂则具有了超人的能力,他们可以随时变身,一反生前的软弱,可以完成生前没有或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这时鬼魂的出场,就可以完成自我超越,其特点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达到超越死亡,从而追求生命永恒的境界,进而完成自我超越。
本文就从文学作品本身来谈谈鬼魂形象的塑造。
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被公认为是悲剧。
文学作品中鬼魂形象的塑造、鬼魂情节的描写,大多数情况都是对故事的悲剧性的一种冲淡,是作者将故事情节写得更加曲折的一种手段,是不忍心看到主人公的悲剧发展到极端,或者说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更是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与超越。
《窦娥冤》主要讲述了窦娥因为她的父亲没有办法偿还连本带息共40两银子的高利贷,而被典押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幸成婚不久,就做了寡妇。
恶棍张驴儿为了霸占窦娥,企图用药毒死蔡婆婆,不料弄巧成拙,误毒了自己的父亲。
楚州太守桃杌接受了张驴儿的贿赂,竟然诬陷窦娥是真正的杀人凶手,并判处斩决。
《窦娥冤》的艺术
《窦娥冤》的艺术《窦娥冤》的艺术特色1、《窦娥冤》是一部表现了深刻的现实主义和强烈的理想色彩的优秀悲剧作品。
如果分开来看,前两折主要是现实主义的写作,后两折,表现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但两者的结合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现实主义描写,就不可能将造成窦娥悲剧的社会原因揭示得那么深刻,就不可能使观众、读者认识到吃人的社会现实是如何把一个善良、高尚的弱女子一步步逼向苦难的深渊;如果没有那些闪耀着理想色彩的浪漫主义的描写,就难以使人强烈地受到窦娥不屈意志的震撼,感受不到真理终将战胜邪恶,黑暗终将让位给光明。
2、剧作主脑清楚,矛盾集中,情节紧凑,形象突出。
《窦娥冤》写了窦娥20年的人生经历,但前19年的生活,包括被卖蔡家、结婚、守寡等重大事情,仅在楔子和第一折中简单带过,窦娥一登场,便面临着张驴儿父子强要“入赘”,戏剧矛盾步步展开,窦娥的命运紧紧地揪住观众和读者的心,而窦娥的性格也在抗拒张驴儿、陈述冤屈、立誓发愿等情节中渐渐凸显。
3、语言本色当行,如王国维所说“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宋元戏剧史》)。
臧懋循《元曲选序二》也赞其“雅俗兼收,串合无痕”。
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性格、情境,恰当地安排唱词。
如窦娥受刑后唱的[滚绣球]。
又如窦娥在法场和婆婆哭别的一支[快话三]: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列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曲子用生动朴素的语句,写出了含冤负屈的窦娥在风烛残年的婆婆面前既心疼婆婆,又有万千委屈、无从说起的心理。
而写泼皮张驴儿,就换了一幅笔墨。
张驴儿到蔡家,拉扯窦娥时,被窦娥推了一把,他说:“这歪刺骨!便是黄花女儿,刚刚扯的一把!也不消这等使性,平空的推了我一交,我肯干罢!就当面赌个誓与你,我今生今世不要他做老婆,我也不算好男子!”人物的个性,在三言两语中得到显现。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负盛名的悲剧作品,也是中国戏剧史上不朽的剧作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娥冤》“鬼魂”描写的审美文化解读作者:张洁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2年第06期【摘要】本文通过解析关汉卿所著元剧《窦娥冤》对鬼魂的描述,分析了元代知识分子的境遇和元剧写作特点的背景渊源,认为团圆结局的“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和谐、平衡、匀称、统一”的美,从而成为古代最高的审美标准与理想,既是一切艺术创作中美的归宿,又是观众审美欣赏中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鬼魂;审美文化;解读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鬼魂”描写一直时隐时现,活跃于文学之中,无论是唐传奇,元杂剧还是清末小说或是当今的科幻小说,无论是男鬼、女鬼、恶鬼、善鬼、还是吊死鬼、水鬼等等,“鬼魂”作为一种文学意象从未退出文学的历史舞台。
“鬼”字在中国出现得很早,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字中就有这个字,可见“鬼”是中国本土的一个古老观念,“鬼”字的形状下部是一个人形,上部是一个极度夸张的头部,似乎是原始时代的巫师祭祀时的装束,而魂呢?《礼纪外传》中说:“人之精气曰魂,形体谓之魄,合阴阳二气而生也。
”魂,“是一种稀薄的没有实体的人形本质上是一种气息,薄膜或影子”。
总之,“鬼魂”是人类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时迷信的产物,经过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已逐渐淡化了对“鬼魂”的恐惧,并能对它产生基本正确的认识。
因此,“鬼魂”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由于长久的历史文化的积淀,“鬼魂”这个意象不会消失,然而它也不再作为迷信意义上的“鬼魂”而存在,而是经过艺术加工,赋予其新的涵义,成为艺术的“鬼魂”展示一种艺术美,作为文字意象,元杂剧中的“鬼魂”描写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存在是有其独特之处的,这里就以《窦娥冤》为例,浅探其中的奥妙。
一、悠悠流恨,窦娥之“鬼魂”再现“鬼魂”和“神灵”一样都是人们在生产力低下,对自然认识不够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出来的一种意象,中国人向来注重卜筮、神仙道化,认为人死后,灵魂不会散去,或者了却自己未完成的心愿,或为保护家人一生平安,尤其对于冤魂,则更是驱赶不走,所谓“阴魂不散”,直到报仇昭雪之后,才返回阴地,其实这些都是活着的人的主观臆断的产物,但它却能表现人们的美好愿望,慰人慰己。
关汉卿所著的《窦娥冤》是中国自古以来众多描写鬼魂中的一部,但却并非仅限于对“鬼魂”的描写,而是可从中看到许多中国历来的民族意识、文化底蕴及种种社会弊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窦娥冤》中的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此时的窦娥已经身陷囵囫,无法自拔,窦娥三岁丧母,七岁被卖,十七岁丈夫早夭,可说种种不幸已将窦娥折磨得身心俱伤,因此张驴儿父子对她的迫害则更是雪上加霜,恨天恨地,谁也无法将窦娥从这种苦难的境地搭救出来。
法场上,窦娥为表明自己的清白,发下三桩誓言。
当窦娥头颅落地之时,一股热血便直喷三丈白练,六月炎夏顿时转变成凛冽寒冬,阴风怒号,浮云蔽日,白雪漫天,恰是六出冰花滚似锦,楚州地面也连旱三年,窦娥的誓言应验了,但窦娥毕竟被冤斩了,没有人能给窦娥一个复生的机会,真是凄凉悲惨之极可怜窦娥生前贤惠善良,为丈夫守孝,从一而终;安分守己,孝敬婆婆,表里如一。
“忠”、“孝”在窦娥身上实现了“双全”,然而窦娥最终竟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去,甚至没有一个全尸,任谁也不会心甘情愿,就此罢休于是,窦娥冤魂再现。
在第四折中,整个舞台都笼罩着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冤魂是窦娥的化身,屈死的窦娥无法在阴间安宁解脱。
于是在一团白雾之中窦娥来了,向前来楚州地面巡察,秉灯观看案宗的父亲喊冤求救,一时间,夜昏昏,灯如豆,忽明忽暗;风飒飒,云翻滚,如泣如诉;冤鬼魂,缟素身,若隐若现,场面令人发怵,而窦娥冤魂唱得则更是凄切悲凉[双调令]“我每日哭啼啼守住望乡台,急煎煎把仇人等待,慢腾腾自地里走,足律律旋风中来,则被这雾锁云埋,撺掇的鬼魂快。
为申血海深仇,窦娥顾不得自己已是“无头鬼”、“屈死三年的腐骨骸”。
她给打盹的父亲托梦,不停地将灯火弄得忽明忽暗,又将压在卷底的宗卷几次翻将上来,以期打破人鬼隔界,向父亲详陈父女分离后的身世及被冤屈斩首的过程,以求“脱离无边苦海”。
白头老父亲闻后自然是“苦痛哀哉”,竭尽全力为苦命的女儿昭雪平反,然而事隔三年,证据必定不全,这冤案如何让它真相大白?于是张驴儿百般抵赖,拒不招认,窦天章空有一腔怨愤却无处发泄。
就在这时,窦娥的鬼魂出现了,出现在青天白日之下,出现在明镜高悬的公堂之上,与张驴儿进行对峙,只听张驴儿口中忿忿有词,“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
这唱词一下子将已被窦娥鬼魂吓得魂飞魄散的张驴儿的丑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于是,接下来的事便顺理成章,张驴儿罪不可恕,被判死刑,蔡婆婆也得到了供养。
剧中,窦娥的鬼魂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且每次出现必有漫漫烟雾,完全在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之中。
作者将鬼魂出现安排在这种氛围之中。
第一,是出于对民间鬼魂传说的迷信,用以渲染舞台效果;第二,鬼魂的多次出现,并且每次都是在紧要关头出现,应该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想想,在元代这个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的时期,可谓冤狱、酷刑遍地;贪官污吏满朝,泼皮无赖横行,灾荒饥馑不断,平民百姓的生活异常苦难,像窦娥这样善良无辜的弱者,被欺压凌辱,被冤屈致死的无以计数,而对强权的反抗,则如螳臂当车,杯水车薪,又有谁能得到真正的伸冤和平反呢于是,元代戏剧中对“鬼魂”的描写不胜枚举,如包公案中的《叮叮当当盆儿鬼》等等,直至明代戏剧依然有杰出的“鬼戏”例如《红梅记》(《李慧娘》)等,都塑造了完美的“鬼魂”形象,有的鬼魂主持正义,帮助落难的善良之士,有的鬼魂纠缠和恐吓奸佞、贼人,使他们得以“恶报”,有的鬼魂则与情人终生相守,生儿育女。
以鬼魂方式复仇圆梦,正是有冤无处伸,有仇无法报的现实的转换性投射,剧作者们用自己的生花妙笔,以艺术的浪漫和幻化手段,以情、以景、以做,构成了震慑人心的场面,来填平人们心中的深深的裂豁,表达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顽症——冤狱的满腔仇恨,剧中的鬼魂,不再是被压迫者,她上天入地,来去自如,完全摆脱做人的桎梏,毫无顾忌的惩奸罚恶;玩弄权贵,所作所为都痛快酣畅,使观者的感情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得以渲泄,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于是,观众也就宁信其有,不疑其无了。
二、柔软溪水也高声,作家的命运与抗争伏尔泰说:“人们从四面八方喊着,写着,说我们不再相信鬼魂了,说死鬼的出现在一个文明的民族看来,除了是幻稚而外,再也不可能是什么别的”。
但是,中国戏剧中出现的“鬼魂”却往往不是伏尔泰认为的,单纯的只是迷信,愚昧的产物,是生产力低下的表现。
“鬼魂”上升为一种民族文化意象而存在,必有其存在的价值,他们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元代人们的命定与抗争。
整个元代都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时期,战争不断,统治残酷,连年天灾,社会生产屡遭破坏,百姓生活极度悲惨,民族矛盾也十分尖锐,尤其是元代统治者对知识分子的轻视和压治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他们按照民族,将人划分为贵贱不同的四等,汉族为最下等,还根据职业,将人排为十等,即“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文人的社会地位在娼妓之下,仅高于乞丐,自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人真是斯文扫地,颜面无存。
与此相关的,自汉唐以来的科举进仕制度此时也被基本废除了,据记载,元代不兴科举长达七十八年,之后虽有恢复,却因实行种种歧视政策,而蒙汉有异,致使大批知识分子前程堵塞,功名无望,进退两难,但是他们深受儒家传统思想教化,胸怀“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
”的政治抱负,一心想为国家效犬马之劳,立功勋。
然而,这种愿望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最终迫于生计,不少人便进入勾栏瓦舍,出入秦楼楚馆,走向社会底层,为倡优撰写剧本,以此度日。
他们内心苦闷,愤忿,却无处渲泄;无奈、凄凉却无人理会;辛酸、悲凄也无处躲避,渐渐地他们“嘲风弄月,留连光景”,自比“松菊晋陶潜,江湖越范蠡”甚或“举杯花前醉”,他们只在小小的范围短暂地追求自我的松驰、解脱,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忘记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他们是无数个“蒸不烂,煮不热,砸不扁,炒不爆的响当当的一粒铜碗豆”。
于是,他们学会迂回曲折,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在戏中哭,在戏中笑,在戏中悲,在戏中喜,将自己的真性、真情、真心与一腔热血,灼灼文华都熔于戏剧之中,并将其广化、深化。
戏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剧作家的化身,主人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往往都暗含作家的意愿,或惩恶扬善,或乐善好施,或忠义两全。
由此戏剧中有了光明与黑暗,文明与愚昧,民主与专制,自由与禁锢,开放与狭隘之间的对峙与搏斗,“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间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理,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得其情,不穷其忘”。
可谓在戏剧中尽显人生之百态,生活之酸甜苦辣,故而,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中提出:“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
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
的确,元剧的作者大都是没有名位的,他们的著作不为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只为自娱娱人,所以胸中之感想,时代之情状,真挚之型,秀杰之气,时时流露其间而元曲无愧于“中国最自然之文学”。
然元曲的伟大不光在于其自然,还在于其深沉,将戏剧的思想意义深化,且表现的自然酣畅,淋漓优雅。
这些转业的书会才子洞晓世情,了解民心,且有相当深厚的知识修养。
因而比一般贫民百姓少了对命运的哀叹,多了对生活的理性的思考;比昏官恶吏少了贪婪奸诈,多了对社会的责任良知,他们有巨大的悲悯之心和对社会现实的恐惧之感,于是他们以戏剧为刀剑匕首直戳黑暗社会的心脏,将其生蛆的恶疮展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来鞭挞改变社会。
然而他们又是腐朽的封建思想文化下的产物,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像毒汁渗入他们的身体,使他们步履蹒跚,徘徊不前,对封建社会缺乏深入透彻的认识,而且也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对黑暗社会尚存一丝希望,所以他们只好采取“中和”的办法,在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罪恶之后,又出现了合冢、化蝶、升天、成仙、仙圆、鬼魂复仇种种象征光明圆满的结局,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和心理上的平衡,这是元代文人的悲哀之处,却也可看作是他们另类的抗争吧。
三、大团圆结局:“中和之美剧作家们因受儒家思想束缚,因而相当遵循儒家的“中和之美”,在进行戏剧创作中,认为感情不能失之太喜,失之太悲,失之太怒,失之太哀,失之太乐,要能直面悲境或者喜境,却也要超越其中。
因而“中国古典悲剧必有代表人民意志的光明结局或金榜题名,或洞房花烛,或沉冤大白,即使悲剧主人公不能在活着的时候得到圆满,剧作者也会让其死后成仙,位列他班,或转世投胎,大富大贵。
对此,人们总是毁誉不一,或认为是“为维护宗法关系,伦理关系的结果或认为是“文化水平低,艺术欣赏力差的观众”的心理要求或认为是“封建文人不能正视社会的缺陷所生的痛苦”的结果但我认为对于这种“中和之美”我们应该历史地看,从人类的审美需求,审美愿望出发,深究其形成原因,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制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