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阶段特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特征
2023届历史二轮复习资料——阶段特征先秦至秦汉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沿用;夏商两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2)经济上:刀耕火种,集体劳作。
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隶集体劳动;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统治者敬天保民思想。
贵族垄断教育,学在官府。
春秋战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1)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社会动荡不安;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法,贵族政治逐步走向官僚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雏形出现;奴隶主贵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强大;士阶层活跃。
(2)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得到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重农抑商政策兴起。
(3)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科技文化也取得较快的发展。
(4)民族关系上:诸侯争霸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但客观上加强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华夏认同感逐渐增强,促进了民族交融,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1)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中外朝、尚书台、刺史、察举);汉承秦制且有创新。
汉武加强中央集权。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2)经济上: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汉代铁犁牛耕推广到全国,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关系发展,汉代田庄经济兴起,豪强地主势力强大;手工业较发达,领先世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繁荣,政府对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3)思想文化上: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科技和文化全面繁荣。
高三二轮复习技巧
高三二轮复习技巧一、认识高考二轮复习的几个特点二轮复习的时间从3月初到4月底,近两个月的时间。
它是高三整个复习过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段时间既是提分的黄金期,又是提分的“瓶颈期”、“高原期”;既考大家的智力,又考大家的非智力;既时间紧、任务重、知识难,又要有耐心、恒心和信心。
在这个阶段的复习中,尤其是大家所掌握知识的系统与否,知识框架扎的牢固与否,各科各类题型解题思路掌握的熟悉与否,各科规律把握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第一轮复习成果的巩固以及三轮的复习效果,进而影响今年的高考,所以这一阶段的复习是至关重要的。
二、明确高考二轮复习的三个目的高三第二轮的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是大家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黄金阶段。
要求大家做到“巩固基础、完善体系、综合应用、提高能力”,努力达到三个目的:1.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轮复习要有别于一轮复习,要把地毯式轰炸转变成定点式清除。
2.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把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3.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三、清楚高考二轮复习的四个任务把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明显地区分别开来。
具体任务如下:第一项任务: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
与一轮复习的区别:① 一轮复习是逐个知识点的记忆,初步掌握知识结构;二轮复习是系统的知识网络的记忆,熟练掌握知识结构。
② 一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展开,侧重于点。
二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浓缩,侧重于网。
③ 一轮复习是:会——记;二轮复习是:记——熟。
第二项任务: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
与一轮复习的区别:一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单项”、“跨度小”、“解题思路较为单一”。
能力要求:低----中。
二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多项”,“跨度大”、“解题思路多变”。
能力要求:中----高。
年高考二轮复习以通史方式整合的历史阶段特征及重点识记内容(11)——中国近现代史(5)
2019年高考二轮复习以通史方式整合的历史阶段特征及重点识记内容(11)——中国近现代史(5)五、过渡时期(1949-1956年)——从市场经济走向计划经济时代【阶段特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实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确立了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最终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制度,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中国建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确立三大外交政策,并于1953年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和平统一的局面形成,为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根本好转,恢复任务完成。
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强调大力发展重工业。
1953开始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展了三大改造工作。
1956年底,三大改造工作完成,公有制占据绝对主体地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
新中国的建立,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
新中国开展了扫盲教育,并确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重要指导。
(1)政治上: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两个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两部法律(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最终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
(2)经济上:分为两个阶段,1950-1952年为新中国经济恢复时期,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最终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和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将其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使中国共产党迅速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同时实行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使民族资本主义朝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向发展。
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总结--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强调人的价值。
人的发现
文艺复兴(人追求世俗的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现世的幸福。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人的解放
宗教改革(人追求心灵的生活)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社会生活
食物:玉米、土豆、西红柿等;饮料;咖啡(非洲)、可可(美洲)、茶叶(亚洲)等,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社会生活
人口迁移
通过殖民移民、宗教移民、贩卖黑奴、种族灭绝等方式,导致人口大迁移、人种分布大变化等
疾病传播
随着人口迁移,许多大洲的疾病向世界蔓延,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造成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亚非文明古国以农业立国,形成了和平保守的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以工商业为主,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海洋文明;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则形成杀伐奔袭的特点。
地理环境
在世界上古时期,生产力相对落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巨大。人类早期文明一般分布在大河旁边,利用冲积平原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业生产。
周边环境
西亚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和希腊文明的交汇处,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另一方面,朝代更替频繁,也不利于文明的稳定。中国、印度文明周边压力较小,外部压力较轻,文明相对稳定。
宗教哲学
宗教与哲学是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表现,也反过来深化了文明的多样性。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印度的婆罗门教、中国的儒家思想、罗马帝国的基督教都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现代化转型
工业革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城市化转型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阶段特征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重要历史时期的阶段线索特征】一、中国古代(一)奴隶制社会1. 西周: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阶段。
2. 春秋时期: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
(二)封建社会1.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
政治:废除了井田制,而代之土地私有制;又废除分封制,代之以另一种政治制度——以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繁荣。
文化:“百家争鸣”2. 秦汉: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民族关系: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对外关系:对外交流频繁。
文化: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格局。
4. 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政治: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但封建社会的另一对固有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本阶段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并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
经济: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唐统治者更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
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关系空前繁盛。
对外关系: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文化:科技和文学艺术取得了新的更大的成就。
5.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在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6.明清(1368 -1840 年)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政治: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民族关系: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重要巩固时期。
对外关系: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后,统治者即开始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二、世界近代(14世纪—十月革命前)1、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2、经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3、思想: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三、中国近代(1840—1949)1.、政治: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方案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近代化的起步与全面展开3、思想文化:向西方学习;近代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先进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阶段特征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
①政治上: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 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②经济上:小农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精耕细作 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以纺织业、陶瓷业、冶炼为代表的手工业的发 展;商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③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 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 想、辉煌的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 绘画的发展、灿烂的文学成就、多姿多彩的戏
最新二轮复习表格中国近代史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史)
文化:新文化运动。李大钊举旗。禁止缠足,剪辫易服,中山装。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时期(1919-1949)
中国近代史
民国时期(1912~1949)
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失败
(1919~1927)
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国民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政治: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维新变法运动(1895--)戊戌变法(189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辛亥革命(1911)。
经济: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实业救国。
文化: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兴起。
民国时期(1912~1949)
从中华民国建立到五四运动前
(1912~1919)
政治:共和制确立。北洋军阀对内专制,对外卖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文化:学习西方进入思想层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社会风俗变化。
政治:中华民国建立,《临时约法》。袁世凯复辟帝制,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列强忙于一战。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ຫໍສະໝຸດ 入萎缩。文化:《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时期
特征
史实
中国近代史
晚清前期
(1840年~1894年)
晚清后期
(1894~1912)
hit打hithit
hit打hithit
spring跳跃sprang / sprungsprung民国时期(1912~1949)
二轮复习表格-中国近代史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史)
(1912~1919)
政治:共和制确立。北洋军阀对内专制,对外卖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文化:学习西方进入思想层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社会风俗变化。
政治:中华民国建立,《临时约法》。袁世凯复辟帝制,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列强忙于一战。
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文化:新思想萌发。洋务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兴起。
晚清后期
(1894~1912)
政治:中国民族危机和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兴起并登上政治舞台。救亡图存。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文化:学习西方制度。民主思想传播。
经济: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打击。
文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毛泽东思想萌发。
政治:五四运动,中共的成立(1921),中共二大(1922),1924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1926北伐战争,1927国民革命失败。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萧条。
文化:毛泽东提出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问题。
文化:《新民主主义论》(1940)
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5~1949)
政治: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经济:民族工业发展陷入绝境。
文化:毛泽东思想发展。
政治:重庆谈判(1945),解放战争开始(1946),《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1947),战略反攻(1947),战略决战(1948-1949),渡江战役,新民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从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到1937年七七事变(1927~1937)。
二轮复习表格-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时空定位表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时空定位表阶先秦(BC2070-BC221):中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589-907):五代十宋元(960-1368):中段文明的奠基(BC221-220(220-589):中中华文明的鼎盛国华文明的继续发展特夏商西周BC春秋战国BC):中华文明华文明的整合(国家统一、经(907-96征(2070-771(771-221):的发展(国家大分裂济发展、文化繁0):国家):早期国家奴隶社会瓦民族大融合)荣)大分裂制度的形成解,封建社会逐步确立政宗法制、分封政治:分封制秦:三公九九品中正制中央集权制度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治制、礼乐制度崩溃,中央集卿、郡县制、善宋:二府三司、通判、权制度逐步确军功爵制三省六部文人任知州、重文轻立汉:中外朝、科举制度武;刺史、郡国并元代:一省制(相权行、察举制、变大)征辟制经井田制经济:井田制封建小农经均田制曲辕梨商品经济繁荣;城市济瓦解,封建小济发展南方经济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农经济逐渐确移限制,出现夜市、晓立市、草市思《诗经》文化:百家争儒学被确立佛教东传、道唐诗理学形成想《楚辞》鸣,奠定了中为正统思想教兴起,儒学人文画(以形写宋词文华文化体系的出现危机神)化基础儒、道、佛三教合流明清(1368-1840):备注中华文明繁盛与危机并存君主专制空间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明:废丞相、设内阁本特征、基本矛盾、清:设军机处发展趋势、特殊情况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宋元明清时期商品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租佃经营方式的日趋普遍化理学因循守旧,八股科举制度出现的背取士,文化专制加强景、特点、作用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和特点、共同主张是什么、影响阶先秦(BC2070-BC221):中华段文明的奠基特夏商西周BC春秋战国BC 征(2070-771(771-221):):早期国家奴隶社会瓦制度的形成解,封建社会逐步确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时空定位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589-907):五代十宋元(960-1368):中明清(1368-1840):中华备注(BC221-220):(220-589):中中华文明的鼎盛国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文明繁盛与危机并存中华文明的发华文明的整合(国家统一、经济(907-9展(国家大分裂发展、文化繁荣)60):国民族大融合)家大分裂备注中央集权制度1.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2.核心:皇权至上3.根源:封建小农经济4.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5.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6.特殊情况: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元朝一省制、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宋元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1.宋元:商品经济发展到新高峰(1)表现:宋代出现纸币;城市格局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夜市、晓市、街市、草市(2)影响:市民阶层壮大;文学艺术平民化趋势2.明清: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表现: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出现区域性商帮租佃经营日趋普遍化1.发展概况(1)战国:产生(2)汉代:较普遍(3)宋代:仅次于自耕农(4)明清:普及全国2.根源:土地兼并,土地集中到了地中手中3.影响: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科举制度1.背景:九品中正制不利人才的选拔和中央集权的加强2.特点:把读书、考试、做官相结合;不问出身门第,体现了公平、公正理念、3.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吏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古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异世界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独立于人身之外心即理,“理”就在人心中穷理途径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同学派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属于“理学”范畴内容都继承了孔孟“仁”、“礼”思想实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影响“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注重节气,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背景(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经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思想:程朱理学因循守旧,文化专制加强2.代表人物主张特点/著作明末:李贽反对以孔孟学说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反传统、反权威批判理学的虚伪,提出“童心说”;反教条;《焚书》《藏主张男女平等,倡导个性解放;书》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明清之际三大思想政治:批判君主专制,提倡“众治”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家:黄宗羲经济: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清末产生了重要影顾炎武文化:批判因循守旧,主张“经世致用”响)王夫之3.影响: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二轮复习通史阶段特征整理(2015届使用)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第1讲中国古代史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政治上:历经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逐渐确立王位世袭制,创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具体史实:1.王位世袭制(内容、影响)2.分封制(原因、分封对象、分封内容、评价)3.宗法制(原因、内容、影响)4.礼乐制度(内容、影响)经济上:农业经济处于主导地位,新的土地制度和经营方式逐渐确立,农耕经济逐渐发展,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经济格局。
具体史实:1.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2.手工业(工商食官)3.商业(工商食官、商人、货币)思想文化上: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具体史实:1.文字:2.文学:3.艺术: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政治上: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
具体史实:1.分封制瓦解(瓦解的原因、表现、影响)2.郡县制出现、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势3.各国变法(商鞅变法:背景、内容、结果、评价)经济上: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具体史实:1.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土地制度、农业技术、经济政策、水利兴修、历法2.手工业:(冶铁、瓷器)3.商业:(商人、城市、市场、商品种类、货币、贸易)文化上:传统思想文化的奠基时期。
具体史实:1.百家争鸣(背景、诸子百家各家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影响)2.文学3.艺术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的统一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阶段特征综述】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政治上:国家统一,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具体史实:1.秦朝灭六国,统一全国;(时间、条件)2.建立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确立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颁布《秦律》。
高三二轮复习的特点_对比一轮二轮复习有什么特点
高三二轮复习的特点_对比一轮二轮复习有什么特点高三二轮复习的特点1、二轮复习在三轮复习中主要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强化一轮复习中的复习效果,还要学会灵活运用。
这个阶段的学习,不再是把学习过的知识简单地再现一遍,而是要在对知识整体和各个单元知识部分之间的关系作仔细的探究。
2、二轮复习比较综合。
会分专题复习,很多知识点组织起来运用,做题找点有难度的比较好,如果这时候还有概念不清的地方,就一定要去看看一轮的材料把它弄懂,因为再往后就没有时间了。
高三二轮复习的侧重点要明确重点、难点。
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深刻理解,突破难点。
同时进?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
其?的是彻底掌握基本知识,使各个知识点整体化、有序化、可控化、实际化,便于指导技能操作,进行思维训练。
经过解题复习,使记忆率达到95%以上。
高三二轮复习时间安排二轮复习时间基本上是三月初到五月初,有两个月左右时间。
在高考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稳固了不少。
但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打牢基础。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忘了二轮复习的侧重点,二轮复习主要是查缺补漏,专项练习。
高三二轮复习有部分科目可能会提早结束——生物、数学、英语、化学。
这个时间段是刷题时段,每天都会有做不完的试卷。
一轮复习做好充足准备后就要疯狂的练习考试技巧及提高解题速度,进入第二个成绩快速提升期。
高三二轮复习要怎么来复习进入高考前第二轮复习,我们要加强研究做题的第一思维,通过同类型套题来总结和调整看题之后第一次想的方向,及归纳答题的思维共性,这能够快速帮助我们获取分数。
平时要扎实地巩固基础,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借助理解记忆等方式调动复习的积极性,在需要运用知识的时候准确、及时地提取出来。
当遇到舌尖效应时要保持冷静放松,这样可有助于知识的回忆。
高三二轮复习高效复习方法行典型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
学习就是一个由模仿到驾驭的过程,我们在借鉴别人精彩点的同时,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最终由量变到质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全录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中国古代史重要提示:1、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
以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为例,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有:(1)国家统一,政局稳定;(2)统治者推行重视经济发展的政策;(此处可替换,如,民族交流频繁的原因,即可将此处“经济”换成开明的民族政策)(3)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5)文化科技发达;(6)人民的辛勤劳动;(7)前代良好的经济基础。
(这是中古史归纳原因的一般公式,务请牢记)2、使用时注意结合课本,“阶段特征全录”只起梳理和归纳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将相关课本的知识充实进来。
第一单元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
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基本线索】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1)原始民主制。
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
尧、舜、禹时期的“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分封制和井田制。
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世袭制代替了“让”制。
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加速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集权地需要。
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
【素材】二轮复习特点多,对症下药有效果
【素材】二轮复习特点多,对症下药有效果!现在距离高考,已经不足100天了,各位考生们也都进入了相当紧张又高强度的二轮复习。
一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
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的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
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已经建立。
那么二轮复习有哪些特点?有什么作用?应该如何去做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二轮复习的相关要点。
时间安排二轮复习一般会持续两个月左右,有的学校可以会稍长或是稍短几天。
寒假结束,学校一般会有开学考,然后通过考试再把一轮复习遗漏的地方补充一下,对一轮复习做个总结。
二轮复习长的学校一般是从寒假就开始了。
从3月初基本都已经开始二轮复习了,一般4月底结束,这期间会有一次大型考试,就是高考一模,这也是检验复习成果的时候。
如果复习早的学校可能是3月一模,4月二模。
基本作用二轮复习在高考备战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促进知识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它会对讲、练、测要求更高一些,堪称复习的“黄金期”。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复习任务最重,也最应该达到高效率的复习。
复习的特点二轮复习不可能再像一轮复习一样面面俱到了。
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把整个高中的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出高中知识的“树形图”,模块化、专题化的讲解。
也就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到每科中的一条宏观的线索,提纲挈领,全面复习。
复习的要求因为二轮复习是模块化教学,所以二轮复习主要是突击重点。
如果说第一轮复习的任务是夯实基础,那么第二轮复习是培养能力,当然二轮复习也为同学们的查漏补缺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所以应倍加珍惜这次机会。
要在复习中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避免做无用功,同时提高复习效率,就必须认真总结老师在介绍《考试说明》的时候所重点强调的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同时还应关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错题分析,捕捉高考信息。
要点注意第二轮复习尤其要注意思维能力的提升,如果不注意知识的纵向、横向的联系,不注意知识的概括和规律的提炼,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在这段时间,还是要以课本为依据,把所有的考点梳理一遍。
梳理先从宏观后从微观,例如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是宏观;在哲学里面有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唯物论、认识论,在辩证法里有联系、发展、全面、量变、质变、内外因等理论,这些是微观。
实际上梳理一下没有多少内容,自己做有自己做的好处,可以增强记忆能力。
一、高考二轮复习的特点高考二轮复习的特点在于,经过了一轮复习以后我们对于所有的课本知识都有了或模糊或清晰的印象,甚至勤奋的同学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能背出来了。
比如说,什么是通货膨胀啊,消费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啊,财政的作用是几点啊,市场经济有什么弊端啊,宏观调控有什么手段啊,张口就来。
但是你要让他说出来这些知识点处于课本具体什么位置,属于“转方式”还是“调结构”,都有什么联系,在高考中都是怎么考察的,什么样的题才会考到这些知识点,就一问三不知了。
也就是说,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只是回顾了知识点本身,却没有重视它的框架,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那我们该怎么弥补这些缺陷呢?二、高考二轮复习的方法新东方韦墨老师建议,不管是二轮复习还是以后的三轮复习,都要回归课本,必须回到课本。
怎么回归?二轮的回归和三轮的回归是一回事吗?当然不是,下面听北京新东方韦墨老师为大家细述:1、复习框架我们二轮复习的回归课本,首先说说复习框架。
举例子来说,比如《生活与哲学》,我们想想,“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是哪个单元?属于什么主义?探索真理的历程是唯物论?认识论?还是辩证法?“意识的作用”有哪些?想不出来的话,就说明框架混乱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有几个单元,标题分别是什么,每个单元有几课,每一章节顶部有一个蓝色的框题,还有蓝色字体的标题,分几层,都是什么。
我们可以找一张大纸,把刚才说的这些框架写出来,一本书一张纸。
每天整理出来一些,把结构弄清,这很重要。
写好以后,怎么用它来复习呢?比如看到“意识的作用”这一框,下面分为几个大点?每一点具体分为几个小点?我们看着自己的那张大纸,去仔细回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早期(夏商周)政治文明的特征:
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严格的等级制度;
⑵家国同构(“家国一体”)⑷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比较薄弱(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2.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⑴政治上:社会动荡不安,分封制和宗法制不断瓦解,中央集权制日益形成;
⑵经济上:铁犁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逐
渐形成;
⑶思想上:诸子百家争鸣,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3.宋朝时期社会总体特征:
⑴政治上:社会矛盾尖锐;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文人士大夫崛起;商业环境较为宽松,市民阶层开
始出现。
⑵经济上: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丝绸之路贸易兴盛,商业税收成为国家赋税的
主要来源;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交子。
⑶思想文化科技:理学兴起,逐渐成为主导思想;市民文学兴起,宋词的出现;文人画兴起并发展;
四大发明的兴起、发展与外传。
4.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⑴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⑵经济上: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商品经济区域化;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涌现出大量工商业市
镇;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团体,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⑶思想文化:早期民主思想出现,宋明理学占据统治地位。
八股取士,文化专制。
5.1840——1900年间中国社会的总体特征:
⑴政治上: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
各阶级纷纷掀起了救亡运动,资
产阶级先后领导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
⑵经济上:外部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市场逐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经济附庸;同时自然经济逐
步解体,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逐步发展。
⑶思想上:逐步摆脱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有识之士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方启蒙思想
逐步传入中国并且指导中国的改革和革命运动。
⑷外交上:打破了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启了近代化的外交活动。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总体特征:
⑴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日益完善,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⑵经济上: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全面展开,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加入了WTO。
⑶思想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⑷文化科技:“863计划”,“科教兴国”战略,1986开始年普及义务教育。
⑸外交: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7.近代以来欧美社会的总体特征:
⑴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封建势力日益消亡;
⑵经济上:先后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走向了一体化,东方从属于西
方。
⑶思想上: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自由主义经济思
想占据主导地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
⑷科技文艺:近代自然科学出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产生都冲击了封建神学的权威。
文学艺术出现
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思潮。
8.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特征:
⑴政治上: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并不断加强,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⑵经济上:世界经济全球化(WTO、WB、IMF)和区域经济一体化(APEC、东盟),以西方国家为主导
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⑶文化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信息时代”。
文学艺术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