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二课时)5月11日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思路清晰)PPT课件
• 梅花 • 美人 • 杜鹃 • 羌笛 • 青鸟
翠竹 神女 磁针 竹笛 鸿雁
松柏 灵修
羌管 雁足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国君
坚贞
寒蛩 蟋蟀
思乡
尺素
音信、书信
• 白雪 玉壶 冰心
高洁
自主学习
什么是意境?
“意”,作者的感情;“境”,作者创设的图 景、情境,由景物(意象)构成。意境就是将 作者的情感和客观场景融合在一起,使读者沉 浸其中的想象中的艺术境界。
二、品味情景式赏析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 怎样的意境?(意境有何特点?)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 题型。答题时应包括景、境、情三 个方面。三方面缺一不可。
问题归纳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 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优美。
“落叶满空山”,秋风萧瑟,落叶满山,杳无人 迹,这是一幅萧索而凄清的图景,诗人融情于景, 抒发了对朋友的深切的关怀之情及路径难辨,欲行 无路,无以对朋友予以慰藉的惆怅;表现了诗人自 己在“清冷”中无以遣怀的寂寞。
三、炼字意境式赏析
认知精妙词语: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动 词、形容词、数词、叠词、虚词等)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意境:
“意”,作者的感情; “境”,作者创设的图景、情境,由景物(意
象)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情感和客观场景融合在一起
,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中的艺术境界。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课件(共53张PPT)
涯
马
家
鸦
致 远
.
秋 思
。 。,,
时已深秋,一位远离故乡的“断肠人”
还在天涯飘泊。他骑着瘦马,冒着西风,在荒 凉的古道上奔波,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哦! 那纠缠着枯藤的老树上已经有乌鸦栖息,又到 黄昏时候了!一条溪水从小桥下流过,桥那面 出现了人家。然而那不是他的家啊!看到小桥 流水人家,便想起自己的家,也很想回家,却 怎么能回得了呢?过了小桥,叩那家的门,骑 着瘦马,冒着西风,忍着饥饿,在那荒凉的古 道上颠簸。太阳已经落山了,他仍然在天涯飘 泊,飘泊……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 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 音之感。 “落日”“秋风”意境雄 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 “心犹壮”的乐观与旷达。
1、掌握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
雄浑壮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幽清明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 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理解 词义、句义
古
了解诗人(生平、风格等)
诗 鉴 鉴赏 把握意境(景 、 事、情)
赏
掌握常识(典故、修辞、
表现手法等)
评价 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的方法
吟诵 意象 想象与联想 意境
明情
• 通过吟诵,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 审美经验,在想像中让自己进入到诗 人用文字勾勒的场景 .
• 什么是意境?
• 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 和联缀所构成 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 术境界。是整体的,空灵的。它突 破和超越了具体的意象,启发读者产 生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 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 即“境生象外”。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教材第七单元《诗歌》章节中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详细内容包括欣赏和分析古代诗人在特定自然景色中寄托情感的写作特色,通过诗歌的形式,理解并感受作者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与外界环境相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的诗歌创作手法,能够识别并分析诗中的景与情。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表现手法进行个性化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景交融手法的内化与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诗歌实例分析,理解诗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有机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自然风光图片,让学生描述其感受,自然引出情感与景色交融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a. 例诗分析:选取《静夜思》进行详细解析,让学生体会诗人在特定情景下的情感表达。
例题讲解:分析《静夜思》中月色、思乡之情的关系。
b. 学生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教材中的其他诗歌,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手法。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 知识巩固:对比分析:比较不同诗人的同类型作品,探讨各自的表达特色。
4. 创作实践:学生尝试创作:以“月夜”为题,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段小诗表达情感。
六、板书设计中心主题:《置身诗境,缘景明情》1. 诗歌的情感与景色2. 情景交融的案例分析3. 学生创作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秋日”为题,写一首至少四句的诗歌,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的情景交融手法。
答案示例:清溪流过碧山头,石上松根洗作流。
何人倚剑白云里,笑傲风月无尽头。
2. 作业要求:下节课前提交,字迹清楚,表达情感真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推荐相关诗歌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
课外实践:鼓励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以自然为师,以情感为魂,进行个性化创作。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二课时)5月11日
思乡 音信、书信
自主学习
什么是意境?
“意”,作者的感情;“境”,作者创设的
图景、情境,由景物(意象)构成意境就是 将作者的情感和客观场景融合在一起,使读 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中的艺术境界。
常见意境举例
雄浑壮丽 苍凉悲壮 清幽明净 萧疏凄寂 幽僻冷寂 淡雅幽远 壮阔苍茫 闲适恬淡 明丽清新 安谧美好 高远深邃 清冷幽静
4:合理想象、联想,巧加串联,扩写成文 例:青翠可掬的山层层叠叠。不远处, 飞瀑从天而降,濛濛细雨落在草木上, 草木愈见葱翠。清碧的山泉在诗人身边 迤逦而行,蜿蜒的山径已依稀难辨。诗 人正感迷惘,拐过一道山崖,前面花明 柳暗,几间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 ,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试用上面方法扩写以下诗句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知识短文《置身诗 境,缘景明情》.
单元学习重点 把握古典诗歌的意象, 体会和品味诗歌意境美。
置身诗境
什么叫“置身诗境”呢? 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
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沉浸 在想象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
什么叫“缘景明情”呢?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桃花雨 鲤鱼
明澈 秀丽 生机 勃勃
以清心灵妙的笔触,写出山水之美,渔家之乐。
试题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
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
3:抓住整幅画面的特点,进而把 握诗的意境,理解人物的情感。
“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句,我们从“重 ”“复”可以推知画面应有“迷濛”之美; 从“疑无路”可知,人的心情有些“迷惘” 。而“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就有了变化, 从“暗”和“明”可以推知画面应是“明朗 ”“清新”的,人的情感里有一种“惊喜” 的因素。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精品课件
“留”的谐音,折柳有
品 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
诗
柳送别的习俗,因此 “柳”带有伤离别的意
歌 味,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陈毅《青松》
正直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凄凉哀伤的象征
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 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忧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不
——白居易《琵琶行》
一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定 同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 种意象
类别
常见意象
举例
• 鉴赏诗歌,要诵读全诗,抓意象,悟 情感。
• 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自然景物。
置身诗境
什么叫“置身诗境”呢?
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 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 画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 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
什么叫“缘景明情”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杨柳、长亭、南浦、
送别类
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
酒
雅·采薇》)
月亮、鸿雁、莼羹鲈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
思乡类
脍、双鲤
清照《一剪梅》)
类别
常见意象
举例
梧桐、芭蕉、流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愁苦类
猿猴、杜鹃、斜阳 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优秀课件
1.积累诗歌素材,了解作家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置身诗境,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3.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 相应的欣赏方法,品读诗歌形象。
第 二 单 元
学法指导
单元目标
一、置身诗境
古典诗歌,富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欣赏时,要反
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意象再现。
意境是诗中意和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 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一 般来说,意境包括物、情、意式及情景之间的关系,要
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篇幅较短、意象常见的诗歌,欣赏时只需将意象连缀起 来即可。 意象跳跃较大,且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
思奇妙的诗歌,要根据诗中的关键点来补充连缀。
某些诗歌,精妙之处在于一联、一句、一字之美之妙, 以小见大,可以对这些佳句多加涵咏、玩赏。
【正式版】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PPT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理《解登高•词》义杜、例甫句) 义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 意境。
• 意境:沉郁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开阔
• 情感: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时事艰难、忧国忧民
缘景明情
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我 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 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 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 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 吟诵 • 意象(抓特点) 想象与联想 • 意境 • 明情
幽清明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诗歌中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 评价 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 意境。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 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白意沙境、 :二归沉鸟郁字、悲落凉,木(、萧长瑟不江凄凉仅)、用雄浑开字阔 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 痛苦。 情感: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时事艰难、忧国忧民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意象:急风、高天、哀猿、 清渚、 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高中语文】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精品课件2
缘景明情
• 鉴赏实例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 请同学们置 身诗境,结 合诗中描写 的景、物、 事,试分析 作者在诗中 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 今天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亲眼看到这 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 • 这里是写登临的喜悦吗? • 不是。杜甫当时的仕途是坎坷的,不得 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 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 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 此句在平淡的叙述中,寄寓着诗人漂泊 天涯、怀才不遇的感触。
空山、明月、清泉、松、竹、 浣女、渔民,这些都是意象。 这些意象有机地构成了一幅 明丽的图画:山中秋雨过后, 一片清新,洗衣女笑语喧哗 着回家了,而渔民们则趁着 月色打渔去了。这里既有自 然的美景,又有勤劳的山民, 多么清幽宁静啊!这就是作 者所展现的意境。 整首诗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 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置身诗境
什么叫“置身诗境’呢? 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 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 画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 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
什么叫“缘景明情”呢? 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 诵读,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或物 或人或事,也就是抓住表现作者 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 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 迁移训练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 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 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 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 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 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 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 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
雄浑壮丽
幽清明净 沉郁孤愁
和谐静谧
开阔苍凉
高远辽阔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 相对的二组概念:
苍凉、雄浑、莽苍、辽阔、 高远、壮阔、晦涩、深远、 空寂、幽静、宁谧、朦胧、 萧条、明快、荒凉、冷寂
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认知精妙词语 体会意境
认知精妙词语: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动词、 形容词、数词、叠词、虚词等)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 甫)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不以字胜。故 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 色。”(沈德潜)
二要关注修饰语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 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 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 3: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 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 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 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 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 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 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 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弄” 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 了,一个“闹”字把悟 —把握意象—发挥想象与联想— 品味意境、把握诗情
自主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品意境,悟情感。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的方法 吟诵
意象(抓特点)
想象与联想
意境
明情
一、诗文扩写式赏析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仔细分析诗句特点,通过合理想象,抓住诗人心态,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 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 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
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 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 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4:合理想象、联想,巧加串联,扩写成文 例:青翠可掬的山层层叠叠。不远处, 飞瀑从天而降,濛濛细雨落在草木上, 草木愈见葱翠。清碧的山泉在诗人身边 迤逦而行,蜿蜒的山径已依稀难辨。诗 人正感迷惘,拐过一道山崖,前面花明 柳暗,几间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 ,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试用上面方法扩写以下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浩瀚(想象) 烽烟——孤、直 长河——蜿蜒(想象) 落日——浑圆
例:大漠浩瀚,没有往日的风舞狂沙。在这无边的苍
茫之中,一缕边关的烽烟直上云间;长河蜿蜒,这游 动的生命之水,流过荒凉,流过孤寂,流向远方,映 着浑圆的落日,五彩的暮云,怎不让边塞孤寂的旅人 感慨万千。
“落叶满空山”,秋风萧瑟,落叶满山,杳无人 迹,这是一幅萧索而凄清的图景,诗人融情于景, 抒发了对朋友的深切的关怀之情及路径难辨,欲行 无路,无以对朋友予以慰藉的惆怅;表现了诗人自 己在“清冷”中无以遣怀的寂寞。
三、炼字意境式赏析
认知精妙词语: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动 词、形容词、数词、叠词、虚词等)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 甫)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不以字胜。故 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 色。”(沈德潜)
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味 作品中描绘的景或物或人或事,也就是抓住 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独
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涉及的主要内容
意象出意境 炼字出意境
什么是意象?
“意”即诗人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 。 意象即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它们可以是自然景象,也可以是人文景象。
3:抓住整幅画面的特点,进而把 握诗的意境,理解人物的情感。
“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句,我们从“重 ”“复”可以推知画面应有“迷濛”之美; 从“疑无路”可知,人的心情有些“迷惘” 。而“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就有了变化, 从“暗”和“明”可以推知画面应是“明朗 ”“清新”的,人的情感里有一种“惊喜” 的因素。
思乡 音信、书信
什么是意境?
“意”,作者的感情;“境”,作者创设的
图景、情境,由景物(意象)构成意境就是 将作者的情感和客观场景融合在一起,使读 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中的艺术境界。
常见意境举例
雄浑壮丽 苍凉悲壮 清幽明净 萧疏凄寂 幽僻冷寂 淡雅幽远 壮阔苍茫 闲适恬淡 明丽清新 安谧美好 高远深邃 清冷幽静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桃花雨 鲤鱼
明澈 秀丽 生机 勃勃
以清心灵妙的笔触,写出山水之美,渔家之乐。
试题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
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
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再
见
例一
绝句(其一) 杜甫
日 江 山
阳关普照 四野青绿 溪水映日
风 花草
春风和畅 百花竟放 风送花香 泥融土湿 衔泥筑巢
沙滩暖和 鸳鸯静睡
明 丽 阔 远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融泥 燕子
暖沙 鸳鸯
温 馨 和 谐
明 净 绚 丽 的 初 春 风 景 图 画
例二
凉月 柳湾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山色 月色秀朗,凉爽宜人 光泻兰溪细柳弄影 溪月辉映 月光皎洁溪面 平静水色清澈 春水漾漾 鱼涌浅滩
二、品味情景式赏析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 怎样的意境?(意境有何特点?)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 题型。答题时应包括景、境、情三 个方面。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 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 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 情调、氛围。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指出运用什么手法抒发 “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切 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 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
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练习: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 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 意上的作用。
“空”字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 只”的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 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 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 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诗的 “愁”味,使主题更加显明。
①山 ②水 ③柳 ④花 ⑤村
2:抓住单个景点的基本特点
①“山”的特点是“重”(层峦叠嶂)。 ②“水”的特点是“复”(曲曲折折)。
③“柳”的特点是“暗”(绿阴正“浓”)。
④“花”的特点是“明”(明艳、艳丽)。
⑤“村”的特点不明显,但从“山”“水”两
景点可推知这“村”应是“山野之村”,由此 我们可以推知这“村”应该具有“朴素”、“ 原始”的特点。
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 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 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 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
鉴赏意境关键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歌中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 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 则景乐” (乐景也可以抒发哀情)。诗 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来说有独特感受 的景物入诗。 鉴赏诗歌,要诵读全诗,抓意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 • • • • • • • 杨柳 大风 梅花 美人 杜鹃 羌笛 青鸟 白雪 长亭 长云 翠竹 神女 磁针 竹笛 鸿雁 玉壶 孤帆 寒霜 松柏 灵修 羌管 雁足 冰心 驿路 浮云 飞雪 苦雨 幽兰 菊花 国君 坚贞 寒蛩 尺素 蟋蟀 高洁 离别、游子 凄凉悲愁 高洁隐逸
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南宋人,宋亡后不仕新朝,坚守节操,此词为被俘后押送
元朝大都途中路过建康(南京)时所作。
问题:
试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就“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
月,宿芦花”3句诗,写一段鉴赏文字。
解答示例:
南飞的许多大雁,在秋天清冷的月色下,宿
于白茫茫的芦花中(景), 作者用了冷色调的
二要关注修饰语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 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 生之机。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 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 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 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 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 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 寻味之处。
意象,渲染(烘托)了凄清、冷寂的氛围(境), 寓(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法), 抒发了朝代更 替,国家破亡的愁苦与无奈之情(情)。
(解说诗句、分析意境、确认手法、情感 各1分) 描景——析境——论法(术语)——表情
练习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食。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落叶满空山”的景象里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
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 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 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 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 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惊”二字, 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 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 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