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神经症与分离性障碍

合集下载

神经症神经症与分离性障碍

神经症神经症与分离性障碍
❖.
主要症状 焦虑情绪 主要特征 广泛和持续性 焦虑 \ 反复发作的 惊恐不安 伴随症状 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运动型不安 临床分类 广泛性焦虑障碍
惊恐障碍
❖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中国12个地区(1982) 1.48‰,
男:女=1:2; 美国(1994) 广泛性焦虑症:男 2%,女 4.3%: 惊恐发作: 男1.3%,女 3.2% 。. 发病年龄: 20-40岁
广场
人多的场所,如商场、 超市、各种公共交通 工具;或一人独处
害怕难以逃离或得不 到帮助,也害怕自己 会失去控制或晕倒。
完全或有限症状惊恐 发作
第三节焦虑症
❖ 指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以广泛和 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 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 型不安,临床分为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症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和惊恐 发作(panic attack)
④其它抗焦虑药:丁螺环酮(buspirone)
☆三、癔症(Hysteria)
1.特点: 精神创伤或暗示而急起 躯体障碍或精神障碍
无器质基础 症状有做作、夸大、情感色彩
2.性格特征: 情感丰富 暗示性高 自我中心 富于幻想
3.发病原因:
委屈 痊愈女病人嫁给了单眼人 联想 病人每次过桥而发病…… 暗示 学生运动会感到腿无力而瘫痪 自我暗示 病人踏缝纫机而腿无力
药物治疗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吗氯呗胺; ❖ 三环类抗抑郁剂:如米帕明、氯米帕明; ❖ SSRI类:如帕罗西汀、氟西汀; ❖ 苯二氮卓类: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 ❖ 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
心理社会治疗
❖ 可采用系统脱敏法和暴露冲击疗法。 ❖ 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 ❖ 对抗回避反应。

精神病学总复习(人卫第六版)

精神病学总复习(人卫第六版)
衰退及痴呆。
(四)犹豫不决:反复思考,不知如何是好。见于精神分裂症。
九、动作与行为障碍
(一)精神运动性兴奋
(二)精神运动性抑制
1.木僵
2.蜡样屈曲: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3.缄默症
4.违拗症
(三)刻板动作
(四)模仿动作
(五)作态
假说、社会环境。
四、临床表现:知、情、意各自分开。
(一) 前驱期症状:情绪改变、认知改变、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行为改变、躯
体改变。
(二) 显症期症状:
1. 感知觉障碍:听幻觉最常见,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出现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或
命令性幻听常指向精神分裂。幻视亦较常见,而幻嗅、幻味和幻触不常见。
八、治疗与康复:
(一)药物治疗
1.原则:系统而规范,早期、足量、足疗程、一般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小剂量逐渐
到有效推荐剂量。
2.选药:神经阻滞药(氯丙嗪、氟哌啶醇),非经典药物(奥氮平、氟氮平、利培酮、奎
硫平)。既往治疗有效的药物,本次治疗仍有效。
3.疗程:急性治疗期(至少6周)、巩固治疗期(3~6个月)和维持治疗期(一年以上)。
2.部分性痴呆:人格良好,定向力完整,有一定自知力。包括刚塞综合症、童样痴呆、
抑郁性假性痴呆。
六、定向力: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七、情感障碍
(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1.情感高涨
2.情感低落
3.焦虑
4.恐惧
(二)情感波动性的改变
4.合并用药、;苯二氮卓类、情绪稳定剂、抗抑郁药。
5.安全原则。
(二)心理与社会干预

变态心理学 名词解释

变态心理学  名词解释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09)变态心理(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刺激泛化:在一些情景中,个体不仅会由中性刺激引起某个反应,相似的人或事都会引起这种反应。

标准化:是一个过程,通过标准化的过程可以确定一组标准或常模。

这组标准可以用于测量、计分和统计分析的全过程。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反映事物整体的心理现象。

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指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

妄想:一种错误的、歪曲的病理性信念或判断,既没有事实根据,也与个体所处的背景和文化中公认的观念不一致;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都无法纠正。

自知力:内省力、领悟力,是临床精神病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判断能力。

焦虑:一种以显著的负性情绪,紧张的躯体症状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为特点的情绪状态。

惊恐障碍:是指个体突然感到强烈的恐惧、紧张,或者预感到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

广泛性焦虑: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恐惧症:也称为恐怖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的恐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

强迫观念:持续反复的念头、影像或闯入意识到冲动。

强迫行为:对强迫观念的反应包括固定仪式(如洗手,检查,抹擦)或心理活动(如数数,祈祷或默默地重复某个词语)。

(09)疑病症:是指尽管存在大量相反的证据,个体仍然深信自己患有严重的生理疾病,或过分恐惧会患上这种疾病。

病人角色:只要指社会公认的病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执行的义务。

医源性影响:是指医生的不恰当言语、态度和行为给病人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

癔症:是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解离症状:指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回忆,CCMD-3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

医学: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医学: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的分类
神经症
如焦虑症、抑郁症、强 迫症等,表现为情绪和 行为异常,但无明显的
幻觉或妄想。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物质依赖
这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 碍,患者可能出现幻觉、 妄想等症状,并伴有思
维障碍。
患者经历情绪高涨和低 落交替出现,可能导致 情绪波动大、行为冲动。
如酒精依赖、药物依赖 等,表现为对特定物质 的强烈渴求和戒断症状。
分离性身份障碍
总结词
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一种由于个体内部不 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引发的心理障碍。
VS
详细描述
这类障碍的患者可能在不同的人格状态之 间切换,每个状态可能有不同的记忆、行 为和情感反应,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 响。
03 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DSM-5诊断标准
01 02
诊断依据
DSM-5(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依据临床描述和病程对精神障碍进行诊断,注重症状的 评估和分类。
诊断类别
DSM-5将精神障碍分为20大类,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03
诊断标准
DSM-5为每种精神障碍制定了具体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表现、病程
和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ICD-10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
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Tenth Revision)依据疾病的病 因、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表现进行
诊断类别
诊断标准
CCMD-3为每种精神障碍制定了详细 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表现、病程和 疾病分类,同时考虑了文化背景和地 域差异对诊断的影响。

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主讲人:耿昆地点:放松治疗室时间:2012-5-24 18:00 一、概述分离性障碍,又称分离(转换)性障碍,旧称“歇斯底里症/癔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患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一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情感爆发、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等精神症状,其自我意识障碍非常突出,具有发作性,发作后意识迅速恢复;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包括分离性运动障碍和分离性觉障碍),同时缺乏相应器质性损害的病理基础。

二、流行病学分离性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3.55%(中国12个地区,1982年)。

首次发病年龄在20岁以前者占14%,20~30岁者占49%,30~40岁者占37%,40岁以上者初发者少见。

男性女性之比约为8:1(长沙,1989年)。

我国部分地区有儿童、青少年集体发作的情况。

三、发病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一)发病危险因素1、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分离性障碍的遗传学研究结果不一致。

(2)素质和人格类型通常认为,具有表演型人格的人易患分离性障碍。

所谓表演型人格即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

(3)躯体因素临床发现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有促发分离性障碍的倾向,脑干上段特别是间脑器质性损害与分离性障碍有某种因果关系。

2、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与分离性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应激性事件的经历和反应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

其中情绪不稳定、易接受暗示、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的青春期或更年期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分离性障碍。

(二)发病机制分离性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较有影响的观点大致归纳为两种。

一种原始的应激现象包括(1)兴奋性反应,如狂奔、乱叫等运动性兴奋状态(2)抑制性反应,如昏睡、木僵、瘫痪、聋哑盲等(3)退行性反应,如行为幼稚等另外一种是有目的的反应分离性障碍常首发于困境之中或危难之际,而且病情的发作往往能导致脱离这种环境或免除这种义务。

精神障碍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十章 神经症性障碍及分离(转换障碍)

精神障碍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十章 神经症性障碍及分离(转换障碍)

第十章神经症性障碍及分离(转换障碍)第一节概述一、概念——P1131、神经症性障碍是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和预后颇不一致的一大类精神疾病。

2、各种神经症性障碍的临床症状常可见于多种疾病。

二、共同特征(考点30)——P1131、患者自觉其精神活动能力受损,即有痛苦感。

2、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3、无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4、自知力大都良好。

5、起病多与素质、人格特征或精神应激有关。

6、病程多迁延或呈发作性。

第二节惊恐障碍(考点31)一、概念及病因——P114-1151、概念: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

2、病因:包括遗传、神经生化(乳酸盐)、心理等。

二、临床表现——P1151、惊恐发作:患者突然感到心悸、胸闷、胸痛或呼吸困难,有即将窒息的感觉。

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因而惊叫、呼救。

可出现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以及运动性不安。

程度严重但持续时间很短,一般5-20分钟。

2、预期焦虑:发生在惊恐发作之后的间歇期,担心再次发病,可出现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情况。

3、求助和回避行为:发作期中,患者因强烈的恐惧感而立即要求给予紧急帮助。

在间歇期,患者可因为担心发病时得不到救助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

三、诊断与治疗——P115-1161、诊断:无明显原因起病,有多种自主神经症状,症状强烈,有强烈恐惧感,持续时间短,可呈反复发作,重点排除其他精神障碍。

2、治疗:(1)治疗目的:尽早控制惊恐发作、预防再发和引起恐怖障碍。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联合应用。

(2)药物治疗:起效较快,适合快速控制症状。

包括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等。

(3)心理治疗:起效减慢,适合预防再发。

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呼吸行为训练、暴露疗法、放松训练、认知重建等)等。

历年试题21(单选题)惊恐障碍的主要临床症状为( )A.对某个客体的强烈恐惧B.担心的等待C.惊恐发作D.自由浮动性焦虑【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对惊恐障碍的主要临床症状的掌握。

精神病学期末考试经典复习资料【最新整理】(完整版,含重点归纳、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精神病学期末考试经典复习资料【最新整理】(完整版,含重点归纳、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PART 1 重点知识集锦1.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名解易出,简答题易出鉴别题。

Eg. 幻觉、妄想、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包括Ganser综合征、童样痴呆)、木僵、自知力;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妄想与超价观念、错构与虚构等。

1.器质性精神障碍临床综合征中的谵妄、痴呆和遗忘综合征的定义与临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共同的临床特征。

名解: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等。

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基本概念: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名解:柯萨科夫综合征、Wernicke脑病及基本概念等。

3.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

各分型(单纯型、青春型、紧张型、偏执型)的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和阳性症状、I型与II型的鉴别。

名解:精神分裂症。

4.心境障碍躁狂和抑郁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的定义和治疗。

名解:心境障碍、恶劣心境等。

5.神经症与分离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的共性。

神经症的诊断。

神经症与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的鉴别。

恐惧症、焦虑症(包括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疑病症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神经衰弱的定义。

分离性障碍的定义、临床表现和治疗。

名解:神经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分离性障碍等。

6.应激相关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名解:应激相关障碍、ASD、PTSD、适应障碍等。

8.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名解: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ADHD等。

9.躯体治疗名解:锥体外系反应、电抽搐治疗等。

PS:1. 许多名解可参考症状学中的概念。

2. 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可互相鉴别。

3. 论述题若出案例题,步骤如下:①初步诊断②诊断依据:症状标准、病程标准、严重程度标准、排除标准(“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四个可以来回倒)③鉴别疾病(上述的排除标准需将其详细化)④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写完后可在最后补一句“若上述治疗均无明显疗效,可采用电休克治疗”)PART 2 名词解释集锦1.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达出来。

神经症与分离性障碍课件

神经症与分离性障碍课件

二、临床表现
1.
精神性焦虑: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 的核心。
自由浮动性焦虑(free-floating anxiety) 预期焦虑(apprehensive expectation) 警觉性增高:
2. 3. 4.
躯体性焦虑:表现为运动性不安与肌肉紧张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其他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场所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
中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回避社交、 在极端情况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特定恐惧症
患者的恐惧限于特定的情景,如害怕接近特定的 动物,害怕高处、黑暗、飞行等。特定恐惧一般 在童年或成年早期就出现,如不加治疗,可以持 续十年以上。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有一定对象、恐惧、回避、难控制 1. 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2. 以恐惧症状为,同时符合以下4项症状 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 称 发作时有焦虑和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知道恐惧过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 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是突出症状 4. 病程持续1月以上 5. 导致个人痛苦及社会功能损害 6. 排除广泛性焦虑症、疑病症、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躯体 疾病
(二)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症状 药物性焦虑:用药史 精神疾病所致焦虑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其他神经症伴有焦虑
四、治 疗
药物治疗 抗焦虑剂:苯二氮卓类 抗抑郁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心理治疗 健康教育: 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
第五节 强迫障碍
定义---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主要临床相。 其特点是由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 两着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 体验到的观念和冲突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 己的意愿,需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 病前常有强迫性格,起病多在童年。

精神病学课件 第9章 神经症障碍

精神病学课件 第9章 神经症障碍
病因机制: 遗传 神经生物学 NE↑、5-HT↓、GABA↓ 心理因素
惊恐发作(panic disorder,PD)
突然发作,不可预测,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 强烈恐惧、焦虑,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
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发作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1月内发作3次以上,或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的焦虑持续一个月。 回避行为:60%患者不愿外出,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往往过度要求有人
家住农村,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内向, 怕见人,特别爱面子,争强好胜。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 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有一次因放学回家晚了,父 亲以为在外贪玩,我还未来得及解释,就不分青红皂白打了 我一个耳光,瞬间脸上出现红红的手掌印,疼得像火烧似的, 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 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 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 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 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
也能对生活、工作产生影响
10大让人难以置信的恐惧症
恐惧症的诊断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符合以下几点: ①强烈的恐惧体验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②发作时有焦虑和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④知道恐惧太过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病程持续一个月以上
恐惧症的鉴别诊断
1、焦虑症 鉴别点在于恐惧症的焦虑由特定的对象或处 境引起,呈境遇性和发作性,有回避反应; 焦虑症的焦虑常无明确的对象,且可持续存 在。
2、强迫症 3、颞叶癫痫
恐惧症的治疗

2020年执业医师考试神经症性及分离(转换)性障碍

2020年执业医师考试神经症性及分离(转换)性障碍

神经症性及分离(转换)性障碍大纲要求1.概念(1)临床特点(2)分类(3)治疗原则2.恐惧症(1)诊断(2)治疗3.惊恐障碍(1)诊断(2)治疗4.广泛性焦虑症(1)诊断(2)治疗5.强迫障碍(1)诊断(2)治疗6.分离(转换)性障碍(1)诊断(2)治疗概念一、概念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旧称神经官能症。

除癔症外,没有精神病性的症状(如幻觉、妄想等),主要可表现为烦恼、焦虑、紧张、恐怖、强迫症状、疑病症状、心情抑郁、或分离症状、转换症状等。

病程大多是持续迁延的。

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起病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其症状无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符合这样一些特征的一组精神疾病便统称为神经症。

二、神经症的分类神经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恐惧症包括:场所恐惧症;社交焦虑症;特定的恐惧症。

2.焦虑症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

3.强迫症。

4.躯体形式障碍。

6.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7.疑病症。

8.神经衰弱。

9.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

恐惧症一、诊断(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②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④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二、治疗1.催眠疗法;2.强迫疗法;3.情景治疗;4.认知疗;5.采用芳香疗法。

惊恐障碍一、诊断根据ICD-10的诊断标准惊恐发作诊断依据为1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每次不超过2h发作时明显影响日常活动两次发作的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没有明显症状。

并有以下特点:1.发作的情境中没有真正的危险。

2.并不局限在已知或可预料的情境中(参见特定的恐惧症或社交恐惧症)。

3.在惊恐发作间歇期几乎无焦虑症状(尽管常会担心下次惊恐发作)。

4.不是由生理疲劳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物质滥用的结果。

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

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
由浮动性焦虑,预期焦虑);
2.躯体焦虑:运动不安,躯体症状,肌肉紧张;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明显;
4.觉醒度提高:表现为过分的警觉,对外界刺激敏感。
广泛性焦虑
广泛性焦虑为一高共病 的疾病;
最常合并抑郁(症);
其次为人格障碍和其他
形式的焦虑障碍(如惊
恐障碍、社交焦虑、强 迫障碍等)
诊断
实地适应训练:类似系统脱敏训练,但无放松过程。 暴露疗法:用病人感到最恐怖的对象做“冲击物”, 并要求病人在“冲击物”面前不要退缩,直到不感 到恐惧、焦虑。
治疗
(二)药物治疗:
① SSRI类抗抑郁药; ② 三环类抗抑郁药; ③ 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
药物治疗可能疗效欠理想,治疗可能需 要更大剂量。
(4)排除:排除器质性障碍。
诊断
2.广泛性焦虑:
(1)以持续性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以下 两项:①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 惧或提心吊胆;②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和运动性不安。 (2)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却又无法解脱 而感到痛苦。
(3)符合症状标准至少6个月。
(4)排除:排除器质性障碍、药物因素等。
病态)等来综合考虑。
治疗
(一)心理治疗: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首
选方法。基本原则:一是消除恐惧对象
与焦虑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二是对
抗回避反应。
恐惧症的心理治疗——
系统脱敏训练:从等级层次最低的一个恐惧或焦虑 事件开始,让病人生动逼真地想象自己身临等级表 上的每一个场合,让其保持这一想象中的场景30秒 钟左右。


明确神经症性障碍诊断前最为重要的是 首先排除下列疾病:

神经症性及分离性障碍习题及答案

神经症性及分离性障碍习题及答案

神经症性及分离性障碍习题及答案01.女性,17岁,学生。

近2年来经常脑内反复思考问题。

如做数学题时,反复核对答案,明知不对,但又无法控制,最可能的诊断是( )A.癔症B.精神分裂C.神经衰弱D.强迫症E.焦虑症02.女,18岁。

1年前家中失窃,事后特别谨慎小心,出门时或晚间总反复检查房门、窗户是否关好,继而反复检查液化气和水龙头开关是否关好,否则就不能入睡或不能专心工作,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适应障碍B.抑郁症C.分离性障碍D.创伤后应激障碍E.强迫障碍03.不符合神经症共同特点的是( )A.多无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B.社会功能多相对完好C.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D.症状可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E.患者常有一定的易感素质04.慢性焦虑状态即普遍性焦虑症一般不包括的症状是( )A.震颤B.胸闷气短C.出汗、面色苍白、心跳加快D.尿频、尿急E.胸部紧压感,濒死感05.女,23岁,近4个月来经常感到不明原因紧张,不能控制的胡思乱想,时而伴有失控感,窒息,每次持续时间不长,常突然发作,该患者可能的症状是( )A.强迫症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惊恐发作E.焦虑症06.男,34岁,近4个月来脑子里总是反复考虑某些事情,知道没必要考虑,但是仍然没有办法控制,该患者应该用何种药物( )A.氯米帕明B.丙咪嗪C.阿米替林D.多虑平E.氯丙咪嗪07.病理性焦虑和恐惧症状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A.运动不安B.失眠C.惊恐发作D.自主神经功能紊乱E.明确的指向对象08.女,27岁,总担心发生与现实不符的危险,觉得自己家的房子随时可能倒塌,而整日坐立不安,其临床表现属于( )A.恐惧症状B.抑郁症状C.强迫症状D.焦虑症状E.精神分裂症09.女,50岁。

近半年来总是莫名的紧张担心,凡事总往坏处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焦虑发作B.广泛性焦虑症C.恐怖症D.急性应激障碍E.强迫障碍10.女,42岁。

近5个月来经常感到不明原因的紧张、害怕,对生活中的琐事思虑多,自己不能控制,为此感到苦恼,坐立不安,主动就诊。

神经症性及分离(转换)性障碍

神经症性及分离(转换)性障碍

神经症性及分离(转换)性障碍一、A11、以下关于神经症性障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本障碍患者病前多有一定的易患素质基础和个性特征B、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相称C、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联用是治疗神经症性障碍的最佳办法D、神经症性障碍的症状在精神症状中特异性最差,几乎可以发生于任一种精神疾病和一些躯体疾病中E、神经症性障碍患者都有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2、癔症性痉挛和癫痫大发作,下列哪一条不能作为鉴别要点A、夜间入睡后是否有发作B、幼年是否即有发作C、发作时有无角弓反张D、发作时有无尿便失禁E、发作时瞳孔是否散大,对光反射消失3、癔症患者神经系统检查下列哪条正确A、患肢肌张力持续增高B、巴彬斯基征阳性C、霍夫曼征阳性D、单侧瞳孔光反射消失E、一般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4、癔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A、心理治疗B、电休克治疗C、药物治疗D、体育锻炼E、休息疗养5、癔症性痉挛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发作时无固定先兆B、无舌咬伤及尿便失禁C、抽搐时间一般比癫痫短D、发作时瞳孔不散大E、一般无面色发绀6、诊断癔症最重要的是A、症状呈发作性B、暗示治疗有效C、有癔症性格D、排除器质性疾病E、有精神刺激7、下列哪一条不属于癔症性格A、情感丰富B、暗示性高C、自我中心D、富于幻想E、谨小慎微8、关于癔症的发病,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农村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B、女性高于男性C、近年有逐渐升高趋势D、发病年龄多在16~35岁之间E、文化落后地区患病率较高9、不属于癔症转换症状的是A、癔症性遗忘B、癔症性失明C、癔症性瘫痪D、癔症性失音E、癔症性抽搐10、各类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要求病程至少要几个月以上A、2B、3C、4D、5E、611、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不正确的是A、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B、CBT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具有明确的短期疗效C、药物治疗可以使80%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显效D、对于伴有抑郁症状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应首选抗焦虑药物治疗E、抗焦虑药物治疗主要有苯二氮?类药物、阿扎哌隆类药物和β-受体拮抗剂12、以下关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鉴别诊断不正确的是A、凡是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躯体、脑疾病的焦虑症状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B、各种精神活性物质在戒断或突然减量时也可以出现焦虑症状C、如果抑郁与焦虑的程度主次难分时,优先考虑抑郁症的诊断D、强迫障碍患者由于不能控制的强迫症状也常常伴有焦虑症状E、强迫障碍患者的焦虑对象是飘忽不定的对象13、行为疗法对下列哪种强迫症状有效A、强迫性回忆B、强迫性穷思竭虑C、强迫性对立思维D、强迫性仪式动作E、强迫性计数14、对强迫症有特殊效果的是下列哪一种药物A、氯氮平B、多虑平C、佳静安定D、氯丙嗪E、氯米帕明15、针对焦虑症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焦虑症的发作者有遗传基础B、焦虑症患者运动后血中乳酸较对照组高C、焦虑症患者有去甲肾上腺素能活动增加D、焦虑症的发生可能与5-羟色胺功能增高有关E、焦虑症患者的发病与脑内病毒感染有关16、焦虑症不应出现下述哪一条症状A、焦虑B、紧张C、恐惧D、幻听E、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二、A21、女,30岁,近3年来常在生气后发生突然倒地,全身僵硬,呈角弓反张,四肢不规则抖动,呼吸急促,呼之不应,表情痛苦,一般持续20~30分钟,发作时无咬伤唇舌,无跌伤,无尿便失禁,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分离障碍概述

分离障碍概述

分离障碍概述分离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是一类很早就被记载的综合征。

在近现代精神病学历史中,其内涵和外延尚未确定,名称历经多次演变。

中文名称曾用译自西文“hysteria”的“歇斯底里”,后改称“癔症”,包括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亦称分离性癔症和转换性癔症。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文文献曾将其当作神经症之一,主要围绕癔症的精神障碍(包括情感暴发、意识障碍、遗忘、漫游、身份障碍、假性痴呆、精神病状态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和内脏功能障碍进行论述。

在 ICD-10 中,癔症被分离(转换)障碍[dissociative(conversion)disorders]所取代,但其中的自主神经和内脏功能障碍表现多被移往躯体形式障碍项下。

ICD-11沿用分离障碍概念,将转换障碍作为分离障碍下的亚类,改称为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

另外,将原来归于“其他神经症性障碍”的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纳入分离障碍。

在 DSM-5中,转换障碍则历史性地与分离障碍分开,被移到“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大类之下。

分离障碍指的是患者非自主地、间断地丧失了部分或全部心理功能的整合能力,在感知觉、思维、记忆、情感、运动及行为、自我(身份)意识及环境意识等方面出现失整合状态,即所谓的分离状态。

这种状态可能是部分的或完全的,持续时间从几分钟至数年不等。

一、病理、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生物学因素1.遗传家系研究发现,男性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 2.4%,女性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 6.4%。

但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没有发现同患分离障碍者。

2.脑结构与功能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研究发现分离障碍患者海马及杏仁核体积减少,前额叶功能下降等改变,但缺乏特异性。

一些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事件相关电位及自主神经功能等方面异于常人。

最早系统阐述癔症暨分离障碍的 P.Janet 曾提出神经生理学理论,认为在应激状态下,大脑皮层对传入刺激的抑制增强,可能出现感知整合失调。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并发症有哪些?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并发症有哪些?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并发症有哪些?
*导读:不舍是我们的正常情感,在与他人分别时,我们往往会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情感,这是因为我们与将要分离的人有着深厚……
不舍是我们的正常情感,在与他人分别时,我们往往会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情感,这是因为我们与将要分离的人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样难舍的情谊是珍贵的。

但是有时候过分流露出这样的”依依不舍“的话,那就要注意了。

特别是对一些儿童而言,他们对父母亲人的依赖性较强,一旦遇上分离的场面,”生离死别“的局面实在是不夸张的说法,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患病儿童就像上述所说的那样了。

要是得不到及时的医治的话,很可能会引发出它的一些并发症。

*1.恐惧症:患者对外界某些处境、物体、或与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与紧张不安,可致脸红、气促、出汗、心悸、血压变化、恶心、无力甚至昏厥等症状
*2.臆想症:患者会有性格改变,情感改变,行为改变等变化出现,变得敏感多疑以及出现神经症症状。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患病儿童是令我们所心酸的,他们在面对分离即使是短时间的离别也会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感。

所以务必要给患儿进行及时的治疗,还要是有效的治疗。

使得孩子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情绪的宣泄合理地释放出来。

06神经症性和分离性障碍2014文字汇编

06神经症性和分离性障碍2014文字汇编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 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2. 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符合: (1)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无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 心吊胆。 (2)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3. 患者社会功能受损,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4.上述临床症状至少已6个月 5. 排除躯体疾病、兴奋药物过量、镇静催眠药物或抗焦虑 药物的戒断反应、其他精神障碍伴发的焦虑

促神经代谢药

心理治疗
最佳方法?:

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

明知过分或不合理,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发作时伴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带着畏惧忍受

影响正常活动 性别:女多于男 病程:迁延,有慢性化趋势
分类


场所恐惧症 agoraphobia

继发于抑郁障碍的惊恐障碍

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 泛化而且持续的焦虑 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 精神性焦虑:
自由浮动性焦虑(free-floating anxiety)
预期焦虑(apprehensive expectation)
警觉性增高:
躯体性焦虑:
运动性不安与肌肉紧张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其他症状
社交恐惧症 social phobia

单一恐惧症 simple phobia/特定恐惧症 specific ~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不要求)

遗传因素:广场恐惧等
素质因素
生理因素:神经系统觉醒水平增高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占以后是

心理社会因素:条件反射(精神刺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共性:1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2症状没有明确的器质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其特点是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和突然性,反应程度强烈,焦虑、紧张十分明显,患者常体会到频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发作后常迅速终止。临床表现:1.空间恐惧2.物体恐惧; 3.社交恐惧。治疗:1. 行为疗法;2. 对症药物。 鉴别诊断:1首先需要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惊恐发作。2惊恐发作可能出现在其他恐惧症中。6惊恐障碍可继发与抑郁障碍,尤其是男性,如果同时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不应把惊恐障碍作为主要诊断。 广泛性焦虑障碍:基本特征为泛化且持续的焦虑,不局限特定的外部环境。症状高度变异:总感到神经紧张、发抖、肌肉紧张、出汗、头重脚轻、心悸、头晕、上腹不适。临床表现:1精神性焦虑,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2躯体性焦虑,表现为运动不安于肌肉紧张。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心动过速、胸闷气短,皮肤潮红或苍白,口干,便秘或腹泻,出汗,尿意频繁等症状。4其他症状: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常合并疲劳、抑郁、强迫、恐惧、惊恐发作及人格解体等症状。
强迫障碍:病因与发病机制:1遗传2脑病理改变,脑外伤,癫痫;3生化-5HCT功能异常。4心理学解释。 临床表现:(一)强迫观念:1强迫思维2强迫性穷思竭虑3强迫怀疑4强迫联想5强迫回忆6强迫意向(二)强迫动作和行为:1强迫检查2强迫洗涤3强迫性仪式动作4强迫询问。(三)回避行为(四)其他 神经衰弱:是指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 临床表现:1精神易兴奋2易疲乏3可伴有头昏4自主神经症状。 分离性障碍-癔症:疾病共同特点是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身份意识、即刻感觉以及身体运动控制四个方面的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