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概论(12学时版)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标准化工作组织和管理制度
标准化工作组织和管理制度标准化工作组织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标准化工作规范性,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对于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要求的单位。
第三条标准化工作是指开展制定、修订、发布、执行、检查和实施标准的活动,包括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等。
第四条标准化工作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及时、有效的原则开展,并具有科学性、可读性、可操作性。
第五条标准化工作应当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注重技术发展和创新,推动标准在市场中的应用。
第六条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统一领导,强调沟通协调。
明确标准化工作的主管部门,建立标准化工作的沟通协调机制。
(二)鼓励创新,强调科学性。
鼓励创新技术的标准化工作,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三)依法管理,强调监督检查。
建立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保障标准的执行。
第七条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为标准化工作组织和管理委员会。
第二章组织机构的职责第八条标准化工作组织和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如下:(一)负责制定和修订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制定标准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
(二)负责组织和协调标准化工作的项目申报、编制、评审、批准、执行和验收工作,指导、监督和检查标准化工作的进展和实施情况。
(三)负责组织和协调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支持和技术咨询,推动标准化工作的科技创新。
(四)负责组织和实施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和推广。
(五)负责评价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效果,研究和推广标准化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六)履行其他与标准化工作组织和管理相关的职责。
第九条标准化工作组织和管理委员会设立主任,由主管部门指定。
主任负责召集委员会会议,组织和协调委员会的工作。
第十条标准化工作组织和管理委员会设立委员,由相关单位推荐。
委员的任期为三年,可连任一次。
《标准化管理》教学大纲
《标准化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90907014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开课单位:基础教学部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标准化管理》是我校的一门公共选修课,具有应用性特点。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课程学时分配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无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绪论1.教学内容(1)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2)本课程都讲什么内容?(3)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2.重点与难点:重点: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难点: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3.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问题教学法、实例解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有个全面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好这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标准化概述1.教学内容:(1)什么是标准化(2)标准化的发展简史(3)标准化学科的特点2.重点与难点:重点:什么是标准化难点:标准化学科的特点3.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问题教学法、实例解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义、了解标准化的发展简史、理解标准化学科的特点。
(三)标准的分级、分类和标准体系1.教学内容:(1)标准的分级(2)标准的分类(3)标准体系2.重点与难点:重点:标准的分级难点:标准体系表3.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问题教学法、实例解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我国各级标准的代号、适用范围等,理解标准的多种分类方法,了解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
(四)标准化的基本原理1.教学内容:(1)标准化的管理原理(2)标准化的方法原理(3)标准化原理的哲学基础2.重点与难点:重点:标准化的方法原理难点:标准化原理的哲学基础3.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标准化的方法原理,理解标准化的管理原理,了解标准化原理的哲学基础。
标准化概论(12学时版)第一章概述.pptx
第一个作业
课后请将你的联系方式留给老师,以便及时 联系、交流信息。包括:
姓名、学号、手机号码、Email地址等。
第一章 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 了解标准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原因; 掌握近代标准化的特点; 掌握标准、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概述
引言 标准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摸
《农业质量标准》杂志,双月刊,中国农 业科学院主办,CN11-4863/S.
联系方式
Email: cunrongw@ 办公地点:粮食储运工程中心(40号楼)208室 电话:67789270 手机:13703952267 公共信箱:hautly@ 密码:haut123
婴儿配方乳粉 Ⅰ
引 言
引 言
第一章 概述
引
面粉增白剂问题
言
面粉增白剂的有效成分过氧化苯甲酰(BPO
),学名叫稀释过氧化苯甲酰,它是我国八
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并开始在面粉中普遍使
用的食品添加剂,面粉增白剂主要是用来漂
白面粉,同时加快面粉的后熟。 2011年3月1
日,卫生部等多部门发公告,自2011年5月1
GB/T 5410-2008 乳粉(奶粉)【该标准已被GB 1964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 部分替代】
GB 10765-1997 婴儿配方乳粉 Ⅰ
GB 10766-1997 婴儿配方乳粉Ⅱ、Ⅲ
【2011年4月1日起,上述两项标准被GB 1076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 代替】
才能有效防范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第一章 概述
引
在扩大并完善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的同时,还 言 应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 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 测,落实源头监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食 品工业产业结构,使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各个 环节——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储存贮藏、 物流配送等都达到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标准化概论第三讲
四、统一化的原则
1、同质性 :实施统一化的对象必须具有相同的质或相 同的内容,只是在量的方面或表现形式方面存在着某 些差异。 2、等效性 :对标准化对象实施统一后,被确定的对象 与原先被统一的对象之间,在功能上必须等效。 3、适时性 :“适时”是指要把握好统一的时机 。 4、适度性 :对客观事物进行的统一化,既要有定性的 要求,又要有定量的要求。合理的确定统一化的范围 和指标水平。 5、先进性 :就产品标准来说,就是要促进质量提高。
系列化
美国福特通用汽车公司通过“简化”对汽车零 件进行标准化,实现“T型福特”汽车的大批 量生产,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到1921年T型汽 车占据美国的60%的汽车市场。1923年AP斯隆 就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后,认为由于消 费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将发生变化,过于单 调的“T型福特车”将不受欢迎。据此,他做 出按价格、分档次、系列化开发的决策。从最 低档次的大众车型,到高级车型,连续设计了 5种车型,构成了能满足各种不同消费水平的 系列产品。5年后战胜了“T型福特车”,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厂家。 黑色最终被弃用,而蓝色和绿色成为汽车主流颜色
第四章 标准化的形式
标准化的形式是由标准化的内容决定的,是标准 化内容存在的方式,也是标准化过程的表现形态。 每种标准化形式都表现不同的标准化内容,针对 不同的标准化任务,达到不同的目的。主要的标 准化形式有: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 组合化、模块化 。
§1 简化
一、简化的定义
简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 间内足于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也就是说,在不改变对象 质的规定性,不降低对象功能的前提下,减少对象的多样性、复杂 性。 将作业及作业流程“化繁为简”,减少经验因素的影响。使每一个 环节、每一项工作都调整到简单明了、简单易行。 如:连锁系统整体庞大而复杂,必须将财务、货源供求、物流、信 息管理等各个子系统简明化,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和内容,以提高效 率,使“人人会做、人人能做”。为此,要制定出简明扼要的操作 手册,职工按手册操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标准化管理与标准化作业管理通用课件
对未来的展望与总结
展望未来
标准化管理与标准化作业将在未 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提升 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结经验教训
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 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 借鉴和参考。
THANKS
感谢观看
标准化作业的流程
阐述标准化作业的流程 标准化作业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作业内容:明确需要标准化的作业活动,包括生产、服务、管理等。
标准化作业的流程
2. 分析作业流程
3. 制定标准作业指导书
对作业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工作步骤、 操作方法、使用工具等。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标准作业指导书,明 确作业标准、操作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国际化与跨文化融合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标准化管理将面临更多跨 文化、跨领域的挑战,需要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 和文化敏感度。
如何应对未来挑战与机遇
创新管理理念
积极拥抱变革,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强化人才培养
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升组织和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灵活性,及时调整标准化策略和管理 措施。
标准化管理与标准化作业管理通用 课件
• 标准化管理概述 • 标准化作业管理 • 标准化管理与标准化作业的关系 • 标准化管理的实践应用 • 标准化作业管理的实践应用 • 未来展望与总结
01
标准化管理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标准化管理是指在企业或组织内部,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以获得 最佳秩序和效益的过程。
01
02
03
服务流程标准化
制定标准化的服务流程, 确保服务人员能够按照统 一的标准提供服务,提高 客户满意度。
标准化概论
第二节 标准化的历史回顾及现实概述
二、近代标准化与现代标准化的发展
(一) 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 工业化大生产是近代标准化工作的“孵化器”,现代意 义上的标准化工作是西方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以机器大工 业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是古代标准化的继承和发展,而工业 化大生产来源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从以手工技术为基础 的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经济过渡到以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 经济过程。17——18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本 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为工业革命创造了 条件。
行业标准代号
序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行业标准名称 石油化工 建材 地质矿产 土地管理 测绘 机械 汽车 民用航空 兵工民品 船舶 航空 航天 核工业 行业标准代号 主管部门 SH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JC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DZ 国土资源部 TD 国土资源部 CH 国家测绘局 JB 国家机械工业局 QC 国家机械工业局 MH 中国民航管理总局 WJ 国防科工委 CB 国防科工委 HB 国防科工委 QJ 国防科工委 EJ 国防科工委
第二节 标准化的历史回顾及现实概述 二、近代标准化与现代标准化的发展
(二)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的现代标准化 正在迅速兴起的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以WTO为标志的经济全 球化,是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全面产生重大影响的变革。以系 统理论为指导的现代标准化已经到来。从目前世界经济、技术发展 的状况来看,它已表现出以下特点:系统性、国际性、目标和手段 的现代化。在现代社会由于生产过程高度现代化、综合化,一项产 品的生产或一项工程的施工,往往涉及几十个行业、成百上千个企 业和各门科学技术,甚至联系遍及全球。标准化工作靠制定单个的 标准已经远远不够了。 模块化是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标准化新形式,综合了 通用化、系列化的特点应对复杂系统类型多样化、功能多变的标准 化的形式,也是现代标准化的一种新手段。这一时期标准化的特点 从个体水平发展到整体水平;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局部联系上升 到复杂系统。
标准化概论第三章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5. 鼓励采用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6. 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能源,推广科学
技术成果,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 7. 有利于对外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 8. 本企业内的企业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一、概述
第二节 技术标准的制定
1.基本概念
技术标准是指经公认机构批准、非强制执行的、 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 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有关专门术语、符号、包装 、标志或标签要求也是标准的组成部分。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2.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标准
竞争越来越激烈,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 就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 如:微软OOXML (Office Open XML file formats)文档标准。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四、制定企业标准的规定 (一)企业标准的范围
1.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 方标准而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
2.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技术进步,制定的严于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3. 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标准。 4. 设计、采购、工艺、工装、半成品等方面的技术
(二)技术标准的要素
1.资料性概述要素 资料性概述要素部分内容是让读者概括地了解标 准本身批准、发布、实施时间等信息。标准章条 内容标题,标准制定原因过程及其与相关标准的 关系等。
本部分要素包括封面、目次、前言、引言等。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封面要求: 每项标准均应有封面。 以国家标准为例,封面的内容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字样 和标准的标志,中文名称、英文 名称、ICS号(国际标准分类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标准编号 、代替标准编号、发布日期、实 施日期、标准的发布部门等。
标准化管理
质量标准制定
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和验收规范。
质量检验与控制
通过标准化的检验流程和方法,确保产品或服 务的质量符合要求。
不合格品处理与纠正措施
针对不合格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制定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应用与实践
安全制度建设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特点
标准化管理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
标准化管理的作用与重要性
作用
标准化管理能够协调和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同时,它有助于提升产品 质量和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国际贸易等。
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标准化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企 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04
CATALOGUE
标准化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标准化管理面临的挑战
缺乏标准化管理意识
一些企业或组织对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标准化管 理的意识和理念。
标准化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些企业或组织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科学、规范的 管理流程和制度。
标准化管理执行不力
一些企业或组织虽然制定了标准化管理的制度和流准化管理效果不佳。
THANKS
感谢观看
03
CATALOGUE
标准化管理的应用与实践
生产管理标准化的应用与实践
生产流程规范化
通过制定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确保生产活动的稳定 和高效。
生产计划与调度
利用标准化管理工具和方法,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 调度,提高生产效率。
标准化概论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 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4. 标准是协商一致的结果:标准涉及顾客和生产者 各方面的要求,在制定过程中,需充分协商,广 泛代表各方利益。 注:协商一致并不意味着没有异议。 5. 标准由公认机构批准: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有 关行政部门。 6. 标准是一种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指为各种活 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或规定特性的文件; 是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法规等这类文件的通 称。
从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以人类社会进 入机器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为显著标志。 1798年美国人艾利•惠特尼在武器工业中运用互换 性原理来制造零部件,制定了相应的公差与配合 标准 1834年英国制定了惠特沃斯“螺纹牙型”标准1897 年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的建立 1901年英国标准化学会成立 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出版“极限表”标准,最 早的公差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史
一、标准化的萌芽阶段 二、古代标准化阶段 三、近代标准化阶段 四、现代标准化阶段 五、我国近期标准化发展沿革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史
纵观标准化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如 下四个阶段: 一、标准化的萌芽阶段 二、古代标准化阶段 三、近代标准化阶段 四、现代标准化阶段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史
特点: 1)标准的综合性、系统性、配套性明显增强; 2)对标准化对象的最佳参数、经济效果进行定 量分析、评价; 3)标准化对国际社会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 4)标准化理论研究发展迅速,标准化学科的内 容不断丰富和完善。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史
五、我国近期标准化发展沿革
(一) 新中国成立前 在国际上“合理化”、“标准化”浪潮推动 下,国民党政府实业部(经济部前身)于1931 年3月草拟了工业标准化委员会章程,同年5月3 日由行政院公布实施,并于12月正式成立工业 标准化委员会。1940年改由全国度量衡局兼办 标准事宜,正式推行工业标准,成立专门标准 起草委员会4个,编写标准草案877个,并收集 了一些国外标准。
标准化概论.ppt
1.1 标准化发展史
古代标准化
7000年前的河母渡 村遗址(今浙江余 姚县)出土的杆栏 式木结构建筑遗迹 是我国至今发现最 早的建筑标准化实 例。
1.1 标准化发展史
4000多年前大禹治 水时用的“准绳”、 “规矩”反映了我 国古代标准化的意 识。
1.1 标准化发展史
公元前2700多年, 黄帝建立了最原始 的度量衡制度,人 们据此进行着最原 始的生产和交换。
1 标准化概论
标准化发展史 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发展阶段 我国标准化管理机构及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标准、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标准的价值 标准的种类 标准化原理 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
1 标准化概论
标准化发展史 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发展阶段 我国标准化管理机构及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标准、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标准的价值 标准的种类 标准化原理 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
1.2 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阶段
第三个阶段(2001~)
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为经济、贸易和全社会服 务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再是一项政府行政行为。
1.2 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阶段
标准化战略思想
“适应市场为本、实现跨越发展” 。 “适应市场为本”的标准发展思想,就要不断
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建立与之相适应 的自愿性标准体系,使标准的使用被认为是一 种市场行为,是使用者的自愿行为,而不是政 府行为;
1.2 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阶段
“实现跨越发展”强调了跨越的理念,要通过 标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实现从计划向市场, 从科技向标准、从国内向国际的跨越,在中国 标准的自主科技含量、技术标准的作用等方面 实现大的跨越。
1.2 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阶段
战略目标
建立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布局合理 的新型标准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和运行机制;
《标准化概论》课件
标准化的目的
提高效率
通过标准化流程和规范,减少 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成本
标准化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 低生产和运营成本。
确保质量
通过标准化,可以预防和减少 质量问题的发生,并提高产品 或服务的质量。
标准化的历史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时期,标准化开始得到重视,以提高生产效 率。
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立推动了标准化的国际发展。
《标准化概论》PPT课件
标准化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按照统一的规范和程序,对某一类和某一方面 的事物进行统一的规定和处理。
标准化的定义
1 统一规范
2 程序和要求
3 统一的处理
将一类事物按照统一的标准 进行规范,确保一致性。
通过制定规范和流程,使其 变得可测量、可复制、可比 较。
通过标准化,对事物进行一 致的处理和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出现,强调标准化的重要性。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加速了标准化的应用和发展。
标准化的分类
产品标准化
• 规定产品的基本性能和质量要求。 • 促进产品互换和应用。 • 提高产品的定制化和个性化水平。
过程标准化
规范生产或服务过程,确保一致性和可靠性。
标准化的优势
1 提高竞争力
标准化可以加强企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提升竞争力。
2 促进国际贸易
标准化可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
3 保障用
标准化的不足
缺乏灵活性
标准化会限制创新和个性化需求的实现。
成本和时间
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 源。
难以适应变化
标准化可能无法及时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一、概述
第二节 技术标准的制定
1.基本概念
技术标准是指经公认机构批准、非强制执行的、 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 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有关专门术语、符号、包装、 标志或标签要求也是标准的组成部分。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2.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标准
2.通报范围内的强制性标准未经通报不得批准发布。 3.通报范围:不采用国际标准或与有关国际标准存在
实质上的偏差,并且对其他成员的贸易有明显影响的 所有强制性国家标准。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4.通报之日起60天后,方可办理批准发布手续。 5.强标批准发布与实施时间的间隔一般不得少于6个月。 6.紧急批准发布的强标,可在批准发布的同时进行通
报,不留征求意见期,但必须有采取紧急措施的正 当理由(中英文)。 7.推荐性标准也要通报,只通报目录至ISO中央秘书 处。每六个月一次。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四、制定企业标准的规定 (一)企业标准的范围
1.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 方标准而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
2.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技术进步,制定的严于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准制、修订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进入征求意见阶 段,省略起草阶段; 2.对现有国家标准的修订项目或中国其他各级标准的转 化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进入审查阶段,省略起草 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三、 强制性国家标准通报程序
1.根据WTO有关规定,成员国在制修订现行技术法规、 强标、合格评定程序及SPS措施时,必须在法规批 准60天前向WTO秘书处通报,征求WTO成员的意 见。
标准化概论
标准是一种特殊规范
法学意义上的规范是指某一行为的准则、规则。 在技术领域泛指标准、规程。 分为两大类:
社会规范: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 技术规范:调整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
标准具有规范的一般属性
是社会和社会群体共同意识的体现 是一般性的行为规则 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受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 建立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工具
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相关因素的 关系
优化原则
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 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 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
优化是标准化的结果 统一、简化、协调是为达到最优化的结果
标准的种类
按标准适用范围划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标准的概念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 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 为目的
(国标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 通用词汇》)
1.制定和实施标准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2.标准制定的对象:是重复性概念和重复性事物。 3.标准制定的依据: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
标准与一般社会规范的不同点
调整的重点不同
标准的重点调整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使人们的行 为符合客观自然规律,建立起有利社会发展的技术 秩序。社会规范调整的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体现的意志不同
标准是协调的产物,不存在一方强加于另一方的问 题。社会规范,尤其是法律规范,体现的是统治阶 级的意志。社会规范具有阶级性。
根据法律的约束性分
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标准化概论(12学时版)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的要求;
(7)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二、技术标准的结构和要素
(一)技术标准的结构: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
的结构和编写》 规定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还 给出了有关表述的一些样式,并提供了标准出版的 格式和字体、字号。
— 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性文件; — 宜在合同中引用的管理、制造和过程类文件; — 含有专利或限制竞争的专用设计方案或属某个企业
所有而参与竞争的企业不宜获得的文件。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2)技术要素
定义
如有必要规定标准中使用的某些术语所必要的定义,
应采用下列典型语句: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5. 鼓励采用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6. 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能源,推广科学
技术成果,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
7. 有利于对外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
8. 本企业内的企业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第二节 技术标准的制定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符号和缩略语
如有必要,应在该章中列出理解标准中有关符号和缩
略语的一览表,并可与“定义”一章合并,定标题为
“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技术要求
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应根据各类标准的结构特点和需
要,按照《产品标准的编写规定》、《化学分析方
法标准的编写规定》、《术语标准的编写规定》等
b、主体要素 指出标准所规定的问题 c、补充要素 题中某一方面。 指出标准所针对的主要问
标准化概论第三章标准化基本原理
教学课题:第三章标准化基本原理教学目标:1.了解国内外标准化原理研究概况;2.掌握标准化的方法原理和管理原理。
教学重点:标准化的方法原理、标准化的管理原理教学难点: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第三章标准化基本原理第一节国内外标准化原理研究概况一、国外标准化原理研究状况1.英国标准化专家桑德斯的标准化理论他认为,标准化活动过程就是制定—实施—修订—再实施标准的过程。
他在自己所著《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一书中,列出了七项标准化原理。
2.日本政法大学教授松浦四郎的标准化理论他认为,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知识和事物增加的趋势,同宇宙中熵的增加的自然趋势极为相似。
人类为了效率更高的生活,免除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增长,不得不有意识地减少不必要的多样化。
有意识的努力简化就是标准化的开端。
他在《工业标准化原理》一书中,全面阐述了他的理论观点,提出了19项原理。
二、我国对标准化理论的探讨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陈文祥、王征、常捷和李春田。
1.陈文祥的《标准化原理与方法》他在该教材中,从重复利用效应、经验积累规律与熵增加原理相结合的角度论述了简化原理是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同时标准化管理中应实施优化原则(包括功能结构优化和参数系列优化)、动态原则、超前原则、系统原则、反馈原则以及宏观控制和微观自由相结合原则。
2.王征的五项原理(1)统一原理(2)简化原理(3)互换性原理(4)协调原理(5)阶梯原理3.常捷的“八字”原理(1)统一(2)简化(3)协调(4)选优他认为,统一是目标,协调是基础,简化和选优是统一、协调的原则和依据。
4.李春田的标准系统管理原理他在《标准化概论》中,提出了简化、统一、协调和最优化四项标准化的方法原理。
在后来《标准化概论》的修订中提出了四项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原理、有序发展原理和反馈控制原理。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郎志正在其主编的《标准化工程学》中提出标准化的五项指导原则:效益原则、系统原则、动态原则、优化原则和协商原则。
标准化概论
性的基础。
标准中所反映的不应是片面的局部的经验及局部的 利益,而是从有关各方共同利益出发作出规定。
1.4 标准、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标准对象特征
重复性事物。
标准的批准机构
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
标准的属性
规范性文件。
1.4 标准、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标准的特征
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
1.1 标准化发展史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和国际电信联盟(ITU )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权威 的国际标准化机构。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外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 理局”名义代表我国参加ISO和IEC两个国际标准化 机构的工作;
工业与信息化部代表我国参加ITU工作。
1 标准化概论
190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1957年我国 参加了国际电工委员会。 1946年10月由中、美、英、法等25个国家发起 成立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1865年成立了国际电报联盟(ITU ),在1932年 改名为“国际电信联盟”。1972年国际电信联 盟恢复了我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
1 标准化概论
标准化发展史
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发展阶段
我国标准化管理机构及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标准、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标准的价值 标准的种类 标准化原理 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
1 标准化概论
标准化发展史
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发展阶段
我国标准化管理机构及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标准、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标准的价值 标准的种类 标准化原理 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
标准制修订周期过长; 采用国际标准率高,但标准更新速度跟不上; 标准内容之间不协调,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 ; 强制标准的范围过宽,与WTO/TBT协议的规定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部分:进入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
GB /T 17888.2 机械安全 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
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如果标准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应省略补充要素:
----包含主体要素所表示的对象的所有基本方面,并且 ----是有关该对象的惟一标准(而且拟继续保持) 示例 4: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5. 鼓励采用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6. 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能源,推广科学
技术成果,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
7. 有利于对外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
8. 本企业内的企业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第二节 技术标准的制定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 一、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
1.预阶段 出版 2.立项阶段 3.起草阶段(技术委员会) 废止 4.征求意见阶段 5.审查阶段 6.批准发布阶段 预阶段 7.出版阶段 8.复审阶段 立项 9.废止阶段
复审 批准
审查
征求意见 起草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③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为可选要素。(GB/T 200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 3部分:引用文件)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引用
应遵循如下原则:
a) 国家标准可以引用国家标准,不应引用地方标准 和企业标准; b) 行业标准可以引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应引 用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①标准名称
标准名称是标准的总标题,应能简明、准确地说 明标准的主题直接反映的标准化对象的特征和范围, 并使其与其他标准相区别,我国标准名称一般由标准 化对象的名称和技术特征两部分组成。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必要时,标准名称可由三个独立部分构成, 一般排名程序应从总体到具体,即: a、引导要素 指出标准所属的总领域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范围的陈述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本标准 ∙∙∙∙∙∙的尺寸” 规定了-- ∙∙∙∙∙∙的方法。” ∙∙∙∙∙∙的特征。”
......的系统。”
确立了--
......的一般原则。 ”
给出了......的指南。” 界定了......的术语。”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 本标准适用于⋯⋯”; ----“ 本标准不适用于⋯⋯”
三、 强制性国家标准通报程序
1.根据WTO有关规定,成员国在制修订现行技术法规、
强标、合格评定程序及SPS措施时,必须在法规批
准60天前向WTO秘书处通报,征求WTO成员的意
பைடு நூலகம்见。
2.通报范围内的强制性标准未经通报不得批准发布。
3.通报范围:不采用国际标准或与有关国际标准存在
实质上的偏差,并且对其他成员的贸易有明显影响的 所有强制性国家标准。
标准的主要构成及其内容
标准由概述、标准和补充三个要素构成。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资料性概述要素:封面、目次、前言、引言。 规范性要素:一般要素、技术要素
一般要素:标准名称、范围、引用标准。 技术要素: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技术要求、标准 的附录。
资料性补充要素: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索引、
对于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是修改和非等效的国 家标准,只使用国家标准编号,不允许使用上述编号 方法。使用:GB/T XXXXX—1998 标准名称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2.规范性要素
规范性要素是标准的主体,它规定了标准的要求和必 须实施的条文,由标准的规范性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 两部分构成。 1)一般要素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4.通报之日起60天后,方可办理批准发布手续。 5.强标批准发布与实施时间的间隔一般不得少于6个月。 6.紧急批准发布的强标,可在批准发布的同时进行通 报,不留征求意见期,但必须有采取紧急措施的正 当理由(中英文)。 7.推荐性标准也要通报,只通报目录至ISO中央秘书
处。每六个月一次。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C) 地方标准可以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本地区地
方标准,不应引用企业标准;
d) 企业标准可以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本地区地
方标准,以及本企业的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可以引
用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在标准中不宜引用下列各类文件:
的要求;
(7)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二、技术标准的结构和要素
(一)技术标准的结构: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
的结构和编写》 规定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还 给出了有关表述的一些样式,并提供了标准出版的 格式和字体、字号。
技术标准是指经公认机构批准、非强制执行的、
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
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有关专门术语、符号、包装、
标志或标签要求也是标准的组成部分。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2.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标准
竞争越来越激烈,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
就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
二、制定国家标准的快速程序
对下列情况,制定国家标准可以采用快速程序:
1.对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标
准制、修订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进入征求意见阶
段,省略起草阶段;
2.对现有国家标准的修订项目或中国其他各级标准的转
化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进入审查阶段,省略起草
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4. 工作标准;
1.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2. 技术标准; 3. 管理标准;
5. 标准的宣传与贯彻实施。 基本要求:
了解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和快速程序;
掌握技术标准的结构和基本要素;
掌握技术标准内容的编写要求和标准文献的分类及 检索方法;
了解标准宣贯的形式。
— 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性文件; — 宜在合同中引用的管理、制造和过程类文件; — 含有专利或限制竞争的专用设计方案或属某个企业
所有而参与竞争的企业不宜获得的文件。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2)技术要素
定义
如有必要规定标准中使用的某些术语所必要的定义,
应采用下列典型语句: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
如有必要,应在该章中列出理解标准中有关符号和缩
略语的一览表,并可与“定义”一章合并,定标题为
“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技术要求
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应根据各类标准的结构特点和需
要,按照《产品标准的编写规定》、《化学分析方
法标准的编写规定》、《术语标准的编写规定》等
如:微软OOXML (Office Open XML file formats)
文档标准。
发达国家政府都争先恐后的加大力度进行标准化
战略研究,试图在技术标准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3.技术标准的对象: (1)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
卫生要求;
(2)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试验、检验、包装、
正 确: 咖啡研磨机 不正确: 咖啡研磨机 术语、符号、材料、
尺寸、
机械性能、额定值、试验方法及包装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②范围 范围为必备要素。 即标准规定的主题内容及其使用范围.它应 置于每项标准正文的起始位置范围应明确表 明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由此指 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必要时.可 指出标准不适用的界限。 范围的文字应简洁,以便能作内容提要使 用。范围不应包含要求。
标准规定分别编写。
标准的附录
标准的附录是标准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主要是指对 标准技术内容所作的补充,实质上相当于技术内容 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编写在标准条文的后面。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3、资料性补充要素 1)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为可选要素,它给出对理解或使用标
准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 它一般编写在标准的附录后,并与标准的附录一
5. 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二)制定企业标准的原则 1. 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2. 保证安全、卫生,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保护消费者 利益,保护环境。 3. 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 经营管理,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标识与编号:
如果标准有对应的国际标准,应在封面上标明一致性 程度的标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由对应的国际标准编 号、国际标准名称(使用英文)、一致性程度代号等内 容组成。如果标准的英文名称与国际标准名称相同时, 则不标出国际标准名称。 示例:GB/T XXXXX--1998/ISO 13616:1996 标准名称 (等同采用) IDT
封面要求:
每项标准均应有封面。 以国家标准为例,封面的内容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字样和标准的标志,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ICS号(国际标准分类 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标准 编号、代替标准编号、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标准的发布部门等。 行业标准封面上还应有标准备案号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