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料会开裂的原因有哪些
加固用的灌浆料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分析
加固用的灌浆料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分析
在进行加固改造工程时,我们很多选择使用灌浆料进行加固补强的方式,因为灌浆料本身具备早强、高强、微膨胀、自流性的特点。
工程多数为废旧的梁柱工程,由于长时间的风化,化工原料的锈蚀,碰撞等问题,造成了混凝土梁、柱等部位的表面破坏问题。
采用灌浆料进行浇注,是常用的方法,也是造价比较低的方法。
但是在使用灌浆料浇注的时候,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塑性裂缝的问题。
塑性裂缝多在新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暴露于空气中的上表面出现,塑性收缩是指灌浆料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高温天气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
灌浆料表面出现塑性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灌浆料本身具备早强、高强、微膨胀、自流性的特点。
灌浆料中的水泥通过水化反应产生强度,体现出高强、早强性能,而灌浆料中的微膨胀剂则需要吸收水分才可以产生膨胀力,体现出它具有的微膨胀性能。
在灌浆料凝固过程中,水化反应产生的收缩力应与微膨胀分子吸水后产生的分子膨胀力保持相对平衡。
如果强度增长过快,耗去的反应水越多,收缩力势必就增大;而微膨胀的分子吸水减慢,膨胀力减小,此消彼长,裂缝就很快出现。
一般来说,针对这个问题,必须要做好养护措施,及时进行养护,
防止水分蒸发过快,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裂缝。
因此,在使用灌浆料或对设备二次灌浆料时,应先把基础用水湿润一下,灌浆料在灌浆完以后要继续保湿,连续7天有水养护,这样就能避免裂纹的出现。
灌浆后的裂缝如何避免
灌浆料应用于电厂、造纸厂、设备底板基础的二次灌浆,重要的作用是防止钢筋锈蚀。
在设备加固改造修补等施工中,可能会产生灌浆后产生裂缝的现象。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灌浆料造成裂缝的原因1、灌浆料拌和物的温度高。
灌浆料硬化前期,因为长期的裂日暴晒和干热风的危害,使做成灌浆料的原料温度上升(灌浆料拌和物入模温度时的温度过高),混凝土凝固发烫的速度更快,热管散热少,导致灌浆料內部温升降机值提高,因而,更非常容易因为温度差进而灌浆料产生温度裂缝。
2、原料不符合规定,或是混凝土的安全系数欠佳等,使灌浆料內部澎涨,造成裂开,造成氧化作用而导致裂缝。
3、温度高、干燥。
夏天平均气温高,灌浆料硬底化前水分挥发迅速,非常容易早凝而丧失流通性,表面易干躁;另外,灌浆料身体一部分水分被干躁的基层所消化吸收,导致灌浆料造成初期干缩裂缝,即塑性变形收缩裂缝。
4、白天黑夜温度差的危害。
大白天高溫自然环境下注浆的灌浆料,在晚上周边温度降低,非常容易造成胀缩不匀称,因而造成的温度差更非常容易使灌浆料产生裂缝。
5、灌浆料泌水性大。
以便填补快速蒸发的水分增加混凝土水灰比,导致了灌浆料的泌水性大。
灌浆料因为泌水。
体积相对降低,泌出的水分挥发后,将再次造成收拢,产生灌浆料在终凝之前造成沉降收拢裂缝。
防范措施1、严苛检测石料品质,防止石料反应,提升混凝土产品质量检验,提升灌浆料的密实度性。
2、在灌浆料灌溉地区围湿草苫,不在危害路基工程抗压强度的状况下提早撒水潮湿基层,灌浆料注浆完毕后,将灌浆料表面遮盖,喷撒适当的水保养,人为因素造就适合的地区性微气候避免温度上升和干燥。
3、白天浇筑的灌浆料,待表面整修进行后,在其表面遮盖塑料膜。
若因原材料等缘故不可以立即遮盖时,可依据状况洒小量的水,避免因阳光及风速造成干躁,减少温度差,而且留意在灌浆料表面硬底化前,不可因为实际操作而造成损害。
4、严格执行生产厂家规定的加水量加水,选用生产厂家规定的拌和器材与工程施工流程开展拌和。
二次灌浆表面裂纹事宜
1#锅炉基础二次灌浆局部出现表面裂纹的原因分析、修补方案及其预防措施一、施工过程概况2011年6月8日(6月8日~6月13日,平均气温23°C,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17℃)我项目部接到安装单位递交的《安装交付土建中间交接验收表》之后,便立即组织进行1#锅炉基础的二次灌浆工作(灌浆料采用的是兰州福联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FGM-1普通型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使用前我们进行了见证取样送检工作,该灌浆料复检合格)。
灌浆前,于灌浆处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油污、浮锈等彻底清除冲洗干净)并排尽积水,以保证新浇灌浆料与原混凝土结合牢固。
我们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在外圈安装好了外模板,同时,灌浆层的上表面略有坡度(坡度向外),以防油、水流入设备底座。
并且,灌浆工作一直连续进行未中断过。
灌浆料的拌合我们采用的是盘式混凝土砂浆搅拌机进行拌合,掺水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规范要求进行,具体掺水量是灌浆料重量的13%,机械搅拌2-3分钟后,未出现离析现象;具体浇筑过程是将搅拌均匀的灌浆料从一个方向灌入灌浆部位。
并借助钢钎导流,且适当轻轻敲打模板使灌浆料流淌和密实。
灌浆后,在灌浆层四周及其上表面覆盖保温棉布并洒水养护不少于一周。
二、现场实体实际情况(表面龟裂情况)在1#锅炉基础二次灌浆工作的施工完成之后的第四天(2011年6月13日)上午,我单位质检人员偕同监理在检查灌浆层的质量情况时发现,表面积比较大的局部有少许横向裂纹(裂纹位置在其长度方向约三分之一处),其裂纹长度约100毫米、宽度约0.2毫米、深度约5毫米。
三、产生表面裂纹的原因分析由于高强灌浆料的早期强度来得快,其强度增长过程中吸水量大,并且其灌浆厚度较厚(100mm厚),同时,陕北空气很干燥、风沙大并且气候昼夜温差大,现场施工过程中因为覆盖及浇水保湿养护不及时造成灌浆料表面干缩太快而形成了灌浆料表面干缩龟裂。
四、龟裂纹修补方案灌浆料表面已经出现龟裂纹的部位用人工锤凿的方法沿着裂纹方向锤凿出20mm宽、15mm深的V型槽,然后用清水将已经凿出的V型槽冲洗干净并用比原灌浆料高一等级的灌浆料不间断地浇注好且高出原灌浆料表面2mm;修补工作完成之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好修补处,并在其上用保温棉布阴湿养护7天以上。
灌浆过程中出现漏浆和跑浆处理措施
灌浆工程是指将水泥灌浆料喷入岩体孔隙或裂隙中,以填充、加固和密封岩体,从而提高岩体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灌浆过程中出现漏浆和跑浆的情况。
本文将就灌浆过程中出现漏浆和跑浆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漏浆的原因及处理措施1. 孔隙或裂隙过大出现漏浆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孔隙或裂隙过大,超出了水泥灌浆料的填充能力。
在此情况下,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对孔隙或裂隙进行加固处理,以减小孔隙或裂隙大小,提高填充的密实性。
- 选择灌浆料的粘结性能好的产品,增加填充的粘结力,从而减小漏浆的概率。
- 调整水泥灌浆料的配方,使填充物性能适应岩体的特点,提高填充料的充实性。
2. 灌浆施工技术不当灌浆施工技术不当也是导致漏浆的原因之一。
在进行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施工方法。
- 对灌浆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岩体渗水岩体的渗水情况也会影响到灌浆的效果。
对于岩体渗水严重的情况,需要采取一些补救措施:- 做好岩体的防水处理,减少岩体渗水情况的发生。
- 选择耐水性好的灌浆料,增加填充物的耐水性。
二、跑浆的原因及处理措施1. 灌浆料黏度过低当灌浆料的黏度过低时,容易导致灌浆过程中出现跑浆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调整灌浆料的配方,增加灌浆料的黏度,提高填充物的粘结力。
- 在施工中控制灌浆料的流量和喷射压力,避免因过大的压力导致灌浆料跑浆。
2. 岩体表面不洁净岩体表面存在杂物或者污垢也会影响到灌浆过程,容易导致跑浆现象的发生。
处理方法包括:- 在施工前对岩体表面进行清洁,确保表面光滑无杂物。
- 增加填充物的附着力,选择具有良好附着性能的灌浆料。
3. 施工工艺不合理在进行灌浆施工时,如果工艺不合理也容易导致跑浆。
应注意以下问题:-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出现过多的喷射压力和流量,导致灌浆料跑浆。
对于灌浆过程中出现漏浆和跑浆的处理措施,可以从孔隙裂隙大小、灌浆施工技术、岩体渗水情况、灌浆料的黏度、岩体表面清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注浆 陶瓷 容易遇到的问题
注浆陶瓷容易遇到的问题
1. 注浆过程中,陶瓷材料容易产生空洞或气泡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注浆材料的流动性不佳,或者注浆过程中没有正确排除材料中的气体。
2. 注浆后,陶瓷表面可能出现瑕疵或不平整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注浆过程中没有有效控制材料的粘度,导致材料无法均匀地填充到陶瓷模具中。
3. 注浆后,陶瓷材料可能容易出现开裂或断裂的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注浆材料的收缩率过大,或者注浆过程中没有适当的固化措施。
4. 在注浆过程中,还可能遇到陶瓷材料流失或浪费的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注浆材料使用不当,或者在注浆过程中没有控制好材料的流动性。
5. 注浆过程中,陶瓷模具可能出现损坏或变形的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注浆过程中使用的模具不合适或质量不高,或者注浆压力不均匀导致的。
6. 注浆后,陶瓷材料可能出现色彩或纹理不一致的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注浆材料的配方或质量不良,或者在注浆过程中没有正确控制温度和时间。
7. 注浆后,陶瓷材料可能出现尺寸不准确的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注浆过程中没有正确控制材料的流动性或固化时间,导致最终产品尺寸偏差较大。
8. 注浆后,陶瓷材料可能出现表面粗糙或不光滑的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注浆材料的配方不当,或者注浆过程中没有采取平整化表面的措施。
9. 注浆后,陶瓷材料可能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质量变
化。
这可能是因为注浆材料不耐热、不耐酸碱等特性不够好,或者注浆后的固化效果不佳。
10. 注浆过程中还可能遇到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等技术问题,影响注浆效果和产品质量。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注浆过程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和严密的操作。
浅析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对策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期间或者环境的改变等因素下,容易出现裂缝。
裂缝的存在会导致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增加维修和加固的成本。
因此,对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确保结构的使用寿命、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生裂缝的原因(一)施工原因1、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在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会增加结构内部的应力,导致结构裂缝产生。
2、砂浆灌缝不当砂浆灌缝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如果砂浆的浇筑不紧密,容易出现裂缝。
3、温度控制不当在施工中,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容易导致裂缝产生。
(二)使用原因1、温度变化在季节变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结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极端温度情况下,结构容易出现裂缝。
2、荷载作用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外部荷载的作用导致结构的变形,进而以上产生更多或更明显的裂缝。
3、沉降和膨胀由于地层的渗透性和承载能力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结构的沉降或者膨胀,进而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二、预防和治理(一)施工阶段应注意:1、混凝土的浇筑要均匀,尽量避免产生集中应力。
3、控制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1、控制室内温湿度,特别是在季节变化过程中,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2、控制荷载的大小和分布,不允许超过规定范围的荷载作用于结构和构件。
3、实施地基加固措施,防止地基沉降或者膨胀对结构的影响。
(三)治理措施:1、加强结构的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和处理裂缝。
2、采用适当的加固措施,如碳纤维加固等。
3、在设计中采用适当的裂缝控制措施,如设置裂缝带等。
总之,裂缝的产生不容忽视,要根据裂缝出现位置和形态等特征,分析裂缝的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同时减少维修和加固的成本。
灌浆料变形效应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下)
灌浆料变形效应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二)灌浆料因灌浆不当而产生变形效应裂缝可分为灌浆料塑性收缩裂缝、灌浆料塑性沉降裂缝、灌浆料自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强约束引起的变形裂缝五大类,要根据不同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盾基小编昨天讲到前两种灌浆料因灌浆不当产生的变形裂缝原因与措施,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后三种引起的变形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第三种灌浆料塑性收缩裂缝是指灌浆料在凝结硬化期间,因表面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裂缝;当灌浆料表面水分蒸发的速度高于灌浆料内部从里向外的“泌水”速度时,表面就会产生收缩裂缝,此类裂缝一般发生在灌浆料初始振捣至终凝前。
主要防治措施为:1、控制水灰(胶)比。
普通灌浆料的水灰比应控制在0.6以内,防水灌浆料的水灰比应控制在0.55以内。
高强灌浆料的水胶比不宜过小,否则灌浆料的自收缩过大,也容易产生开裂。
2、控制坍落度。
泵送商品灌浆料竖向构件应控制在180毫米~200毫米,水平构件应控制在160毫米~180毫米。
3、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在灌浆料浇筑后12小时内必须进行养护。
对于水平构件应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和外补水相结合的方式,防止外补水的蒸发。
柱、墙类竖向构件应采取塑料薄膜或草帘包裹和外补水相结合的方式。
第四种是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包括因水泥水化热引起内外温度差而形成拉应力造成的裂缝和构件尺寸过大、因热胀冷缩变形而造成的裂缝两大类。
主要防治措施包括:1、是改善设计构造。
2、是采用“跳仓法”等特殊施工工艺,使用补偿收缩灌浆料等特殊品种混凝土。
3、是在大体积灌浆料施工时,做好内部降温和表面保温工作,控制内外温差在25℃以内,并做好测温工作。
4、是采取有效的养护方法。
第五种是灌浆料塑性沉降裂缝。
在灌浆料拌合物中,粗细骨料颗粒、水泥浆体、水泥颗粒、水等各组分比重不同,会发生重组分沉降、轻组分上浮现象,即“沉降”与“泌水”现象。
新拌墙体混凝土的内部沉降会造成塑性沉降裂缝。
塑性沉降裂缝可发生在初始振捣一直到终凝前,易发生在厚度较大的基础底板、墙体顶部、墙、梁、柱构件交接处等部位。
灌浆料裂缝原因分析
在灌浆料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疏忽,容易出现有裂缝的情况。
了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能够在施工中避免,尽可能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下面几点就是在灌浆料施工过程中最容易造成裂缝形成的原因:1、单方水泥用量大,水化热高基础灌浆料强度等级为C45,所采用的灌浆料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为550kg/m,然而水泥用量大,水化热高,灌浆料收缩也大,因此采用水泥强度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28d水化热也比较其他品种水泥的水化热高,这两种因素也可以对裂缝造成影响。
2、入模温度过高根据实际施工操作时的记录,当沙石置于露天料场堆放,其温度可达35℃,水泥温度一般为25-30℃,拌合水温度也在15-20℃,因此灌浆料的入模温度近30℃,无形中则增加了灌浆料内部的温度,也增大了灌浆料内外温差,更容易促进裂缝的形成。
3、内外温差度控制不好灌浆料的内外温差不一致。
容易延误工程,造成施工不变。
根据温升计算,在灌浆料浇筑完毕第3d时,基础内灌浆料最高温度为60℃左右,此时灌浆料内外最大温度差为40℃左右,当地下和室外墙基础截面尺寸为()m×,则灌浆料条基表面系数较大,加上有受到过雨水的冷却冲洗,且施工现场地多数处于郊外,郊外的场地空旷,散热快,容易造成灌浆料表面附近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
灌浆料内部产生压应力,造成灌浆料表面附近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
灌浆料内部产生压应力,上表面(非模板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此时灌浆料的龄期短,抗拉强度很低,灌浆料内外的温差T=40℃>25℃(规范规定)因内外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大于此时灌浆料的极限拉应力,于是产生字条及顶面向下发展的裂缝,而条基侧面有模板维护,散热较慢,虽稍有裂缝却较轻微,但总的规律是表面裂缝宽于内部。
裂缝多发生在灌浆料浇筑后的升温阶段,一般在灌浆料浇筑后的第三天开始出现裂缝。
该基础此时的裂缝是灌浆料浇筑完3d后产生的温升裂缝。
在灌浆料施工前一定要控制好灌浆料的内外温差,对其进行估算,保证施工的顺利的进行。
混凝土灌浆料干缩裂缝及防治
混凝土灌浆料干缩裂缝及防治众多混凝土灌浆料结构和构筑物处于相对干燥的环境中工作,当环境中湿度较低时,混凝土灌浆料所含自由水将逐渐自混凝土灌浆料基体蒸发,使混凝土灌浆料产生干燥收缩,当收缩产生的应力大于混凝土灌浆料抗拉强度时,混凝土灌浆料将出现干缩开裂现象。
一、影响混凝土灌浆料干燥收缩的因素包括;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灌浆料水灰比、环境湿度、外加剂种类和用量、混凝土灌浆料的含气量等。
1、一般情况下,胶凝材料用量越多、环境湿度越低,混凝土灌浆料干缩越大;2、水胶比对混凝土灌浆料的干缩有较大影响,水胶比越大,混凝土灌浆料的干缩也越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在保证工作性的基础上降低混凝土灌浆料的拌和水用量。
3、外加剂对混凝土灌浆料的收缩有一定影响。
一般认为,掺加减水剂和超塑化剂的混凝土灌浆料收缩与同条件不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灌浆料收缩相当,但掺加引气剂的混凝土灌浆料具有较大收缩。
4、集料对混凝土灌浆料的收缩由一定影响。
对粗集料而言,影响混凝土灌浆料干缩收缩的因素主要是粗集料的用量、粒径和含泥量,粗集料用量越多、粒径越大、含泥量越低,其对混凝土灌浆料收缩的制约能力越强,混凝土灌浆料的收缩越小。
细集料的细度模数越低、含泥量越高,达到一定工作性所需水泥用量和拌和水用量越大,混凝土灌浆料的收缩也越大。
这是特细砂混凝土灌浆料宜采用低砂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5、早期养护对混凝土灌浆料的防裂至关重要。
早期混凝土灌浆料中水化程度低、强度低、水胶比较大,处于低湿高温环境时,其水分蒸发速率高,收缩值和收缩发展速率也由此提高。
因此,加强早期养护对防止混凝土灌浆料结构开裂、提高工程质量意义重大。
二、不同干缩性收缩引起的裂缝,干缩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在90d (180d)龄期后才趋于稳定。
因此,干缩裂缝发生的时间难以准确预测,多数在施工一定时间后发生,或者在工程投入使用后发生。
干缩裂缝的处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经计算当裂缝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时,应对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当裂缝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且仅局限于结构表面时,只需对其进行表面封闭;当裂缝不影响结构安全性而开裂长度和宽度均较大时,可以采用V形槽的方式修补或采用灌浆处理。
灌浆料表面起砂、起皮原因(2017.4.10)
灌浆料表面起砂、脱皮的原因1、灌浆料表面“起砂”灌浆料施工完毕,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灌浆料胶结凝固)后,发现砼的表面一层不具强度而“起砂”,砼的耐磨性、耐久性及抗渗性会下降。
产生此类现象有以下原因:a )灌浆料配料不当。
如水灰比相对过大、灰砂比过小、砂率及细集料量过高、减水剂及缓凝剂等外加剂过多等,致使砼的强度过低。
b )水泥质量的影响。
主要表现有强度太低、安定性不合格、凝结时间过长、比表面积过小(细度过粗)、颗粒级配过分集中、碱性及非活性混合材料占水泥组分的比例过大等因素,将造成灌浆料水化凝结较慢、泌水性较大,从而导致砼的表面强度过低。
c )其他组成材料的影响。
如砂石不干净(泥含量较大)、砂的细度模数过高或过低等,也会使灌浆料强度降低、泌水性增加。
d )灌浆料施工不当。
振捣,造成砼严重析水;二次抹面不当或没有进行抹面,抹面时间过早(未到初凝)或过晚(终凝以后),抹面时发现析出水较多而另加过量的水泥补面等都有可能造成灌浆料表面起砂。
e )成型养护不当。
湿养护过度,如在砼表面硬化前被大水冲刷;湿养护不足,砼内水分蒸发散失;湿养护过早,成型后未到初凝即过早浇水等。
f )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施工环境空气中 CO 2 浓度较高,与水泥凝胶中的 Ca(OH) 2 作用后使其表面碱度降低导致硬化不良;已经硬化的砂浆和灌浆料在未达到一定强度之前经常受到曝晒、风吹、雨淋、干湿循环或碳化作用等等。
2 、灌浆料表面“脱皮”灌浆料成型几天后,表面薄薄的一层呈块状脱落,紧挨脱皮的底层通常还会有“起砂”的现象。
能引“起砂”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脱皮,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a )温度的影响。
如养护用水太冷(< 10 ℃)或太热(> 60 ℃),使养护温度与灌浆料水化温差太大;在施工浇注初期气温突降或遇霜冻、雾浸等。
b )抹面操作不当。
如抹面过早、抹面次数过多、抹面用力过度或集中重复抹面等。
c )水泥及集料中碱含量、碳含量等危害元素超标。
灌浆时的质量缺陷
灌浆时的质量缺陷一、孔道灌浆不实现象:灌浆强度低,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
危害:由于孔道灌浆不实,易产生预应力钢材的锈蚀。
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
原因分析:材料的选用、材料的配合比不当,或铝粉的质量不好,未使水泥浆有足够膨胀,形成灌浆的抗压强度低于设计要求。
灌浆的压力低、灌浆的顺序、时间不符合有关规定,当采用纯水泥浆时,未从另一端进行第二次灌浆。
灌浆的操作工艺不当。
预防措施: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用水不得含有对灰浆和预应力钢材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灰浆的水灰比宜控制在0.4~0.45之间,要求灰浆拌好3h后泌水率不大于2%,最大不超过4%,24h后泌水应全部被浆吸收。
为在尽量小的水灰比下获得较大流动性,可掺入适量减水剂(如木钙);为减少灰浆的收缩,可加入水泥重的0.01%以下的铝粉做为膨胀剂。
但要注意铝粉的细度、成份及颗粒形状,注意铝粉掺入时间,才能保证灰浆发生膨胀的时间正好在灌浆后与灰浆硬化前之时间区段内。
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通过试配试验确定。
灰浆强度最小不低于20Mp a,才能移运。
水泥浆的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
灌浆前,要检查灰浆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灌注通路的管道状态是否正确通畅,对孔道应在灌前用压力水冲洗。
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一般不超过14h)。
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灰浆入灰浆泵前应过筛孔为1.2mm的筛子,防止灰浆中颗粒堵塞孔道。
压浆作业宜在灰浆流动性未下降的30min内进行。
压浆顺序应先下后上,曲线孔道应从最低点开始向两端进行,灌浆压力以0.3~0.6Mpa为宜。
孔道未端应设排气孔,灌浆到排气孔溢出浓浆后,才能堵住排气孔,继续加压到0.5~0.6Mpa,稳压2min后停止。
为防止在锚具背面附近有空气滞留,应在此处设排气管。
灌浆后,应填写灌浆记录,检查孔道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及时处理纠正。
浅谈灌浆料在混凝土增大截面加固中产生裂缝的原因
浅谈灌浆料在混凝土增大截面加固中产生裂缝的原因灌浆料由于具有高强度(通常自拌混凝土强度难以达到C30)、高流动性(自流密实无需振捣)、微膨胀无收缩(普通混凝土难以精确控制膨胀与收缩)和高耐久性的特性,解决了在特殊结构中、特殊环境时对混凝土要求高而使用量小现实问题。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提高,灌浆料的用途从最早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推广到混凝土结构加固增大截面方法中以及其它要求高强度而用量少的环境结构中。
由于灌浆料高强度、高流动性、微膨胀无收缩的特性与截面增大的尺寸、厚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对灌浆料品质要求和施工工艺的要求都需要有严谨的产品质量和施工技术把控;而当下在混凝土结构增大截面加固中极易出现的裂缝则影响着结构加固质量安全和广泛运用的推广。
灌浆料浇筑后产生裂缝的阶段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时期:浇筑后3天左右、10天以后、20天以后,本文主要探讨灌浆料浇筑后3天左右形成的裂缝原因。
目前全国来看,灌浆料浇筑后3天左右产生裂缝的原因从生产厂家的观点来看主要认为是施工浇筑中工人对水比例控制不严谨、搅拌不规范、养护不到位等因素造成。
由于灌浆料对很多专业施工人员来说是一个新材料,究竟要怎么来规范施工没有明确的标准和施工工艺中哪些地方是可以因时、因地的修正厂家推荐工艺流程没有成熟经验,所以,生产厂家的观点是驳倒质凝灌浆料产品好坏主要依据。
同时,对灌浆料浇筑后裂缝影响往往认为带裂缝工作不影响结构安全是正常现象的不正确观点。
一个好的灌浆料产品除要有相应严谨的施工工艺外更重要的是自身能容忍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对精准度的偏差(不能要求工人向在实验室操作那样精确),而不至于一有裂缝就是工人加水比例不正确、搅拌不规范、养护不到位等托词。
灌浆料生产厂家的现状,从全国来看很大一部份厂家的诞生均出自于业务员,由于业务员沟通能力强、自学能力强,在看到灌浆料生产工艺和配方机理简单的同时又能容易赚钱,便匆匆上马了灌浆料简单生产工艺项目。
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价格往往又使人做出拍脑袋的决策。
灌浆料防护措施
灌浆料防护措施1. 引言灌浆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主要用于填充空隙、强化结构和提升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然而,灌浆料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龟裂、脱落等。
为了确保灌浆料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灌浆料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2. 灌浆料的常见问题2.1 龟裂龟裂是灌浆料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龟裂可能是由于灌浆料的收缩或温度变化引起的。
龟裂不仅会影响灌浆料的外观,还可能导致水分和其他有害物质渗入结构内部,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2.2 脱落灌浆料的脱落是指灌浆料从结构表面剥离或掉落的现象。
脱落可能是由于灌浆料与结构表面之间的附着力不足引起的。
脱落会降低灌浆料的效果,进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2.3 耐久性问题灌浆料的耐久性是指其在长期使用中是否能够保持其性能和功能。
一些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和化学物质的侵蚀,可能影响灌浆料的耐久性。
如果灌浆料的耐久性不好,它可能会出现龟裂、脱落等问题,从而降低结构的使用寿命。
3. 灌浆料防护措施3.1 控制龟裂为了控制灌浆料的龟裂,可以以下措施:•选择适合的灌浆料:选择具有较低收缩性的灌浆料,可以减少龟裂的可能性。
•控制灌浆料配比:控制灌浆料的配比,以确保灌浆料在固化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收缩。
•控制温度变化:通过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避免灌浆料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裂缝。
3.2 提高附着力为了提高灌浆料与结构表面之间的附着力,可以考虑以下方法:•表面处理:在灌浆前,对结构表面进行处理,如清洗、打磨等,以便提供更好的附着面。
•使用粘结剂:在灌浆料中添加粘结剂,以增加灌浆料与结构表面的粘结力。
•选择适合的灌浆料类型:根据结构表面的材料和特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灌浆料类型,以提高粘结力。
3.3 增加耐久性为了增加灌浆料的耐久性,可以考虑以下措施:•混入抗裂剂:将抗裂剂添加到灌浆料中,以提高其抗裂性能。
•密封处理:对灌浆料进行密封处理,可以减少水分和有害物质的渗入,提高耐久性。
镁质浇注料烘烤后开裂原因
镁质浇注料烘烤后开裂原因
镁质浇注料在烘烤后开裂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下面我将从多个
角度来分析可能的原因:
1. 温度变化,在烘烤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可能是导致镁质浇注
料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烘烤过程中温度变化过大或者过快,
会导致材料内部产生热应力,从而引起开裂。
2. 材料成分,镁质浇注料的成分也会影响其烘烤后是否容易开裂。
如果材料中存在不均匀的化学成分或者含有过多的杂质,都可
能导致烘烤后的收缩不均匀,从而引起开裂。
3. 烘烤工艺,烘烤工艺的控制也是影响镁质浇注料开裂的重要
因素。
如果烘烤的时间、温度、速度等参数控制不当,都可能导致
镁质浇注料在烘烤后出现开裂现象。
4. 结构设计,材料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也会影响其在烘烤后的
稳定性。
如果材料的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产生内部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开裂。
5. 材料处理,在制备过程中,材料的处理也会对其烘烤后的性
能产生影响。
比如振实度、干燥方式等处理方法的选择都可能影响
材料的烘烤性能。
综上所述,镁质浇注料烘烤后开裂的原因可能涉及材料本身的
成分、结构设计,烘烤工艺的控制等多个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成分配比、烘烤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材料的
结构设计等因素,从而降低镁质浇注料烘烤后开裂的可能性。
混凝土灌浆料产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灌浆料产生裂缝的原因混凝土灌浆料裂缝的产生,都是微裂缝发展的结果。
就其本身而言,一般认为是混凝土灌浆料材料变形约束所引起的内应力大于材料抗拉强度所致。
1、因环境因素影响形成缺陷和裂缝。
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灌浆料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灌浆料构件多次受冰冻,即溶解循环作用,使混凝土灌浆料中产生内应力,促进已有裂缝发展,结构疏松,表面龟裂,表层剥落或整体崩溃。
2、内容因构件受力、变形形成缺陷和裂缝。
包括中心受拉、中心受压、受弯、受剪、受冲切、梁的混凝土灌浆料收缩和温度变形、板的混凝土灌浆料收缩和温度变形。
在钢筋混凝土灌浆料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灌浆料只是承受压应力。
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灌浆料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灌浆料自身承担。
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
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灌浆料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灌浆料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3、施工违反操作规程形成缺陷和裂缝。
塑性混凝土下沉,被顶部钢筋所阻,形成沿钢筋的裂缝;灌浆料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蜂窝,易形成各种受力裂缝的起点;混凝土灌浆料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使水分蒸发,引起混凝土灌浆料浇注时坍落度过低,使得在混凝土灌浆料体积中出现不规则的网状裂缝;混凝土灌浆料初期养护时急剧干燥使得在混凝土灌浆料与大气接触面上出现不规则的网状裂缝;过早拆模,混凝土灌浆料尚未建立足够强度,构件在实际施加与自身的重力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各种受力裂缝等。
4、材料选配不当形成缺陷和裂缝。
使用过期水泥,骨料含泥过量,含活性SiO2,水泥中含碱量过高,骨料石灰石,水泥水化热等。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具有大流动度、无收缩及早强、高强、自密性能好的特点;且质量可靠,可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和方便施工。
灌浆料骨料分离的原因
灌浆料骨料分离的原因
灌浆料骨料分离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骨料选用不合适:骨料的形状、大小、比重等特性会影响灌浆料的流动性,如果选用的骨料不符合要求,灌浆料中的骨料易发生分离现象。
2. 混合不均匀:在灌浆料的配制过程中,如搅拌不均匀、加水量不足,或者灌浆料中含有过多的泥浆或沉淀物等物质,都会导致骨料与灌浆料分离。
3. 操作不当:灌浆施工操作不当也是导致骨料分离的原因之一,比如倒灌速度过快、施工时振动力度过大等,都可能引起骨料与灌浆料分离。
4. 存放时间过长:灌浆料的骨料分离现象还可能与贮存时间有关,如果灌浆料贮存时间过长,骨料很容易发生沉淀,导致分离。
为了防止灌浆料骨料分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选用合适的骨料:根据工程需要,选取形状规则、大小合适、比重适当的骨料,以保证与灌浆料之间有良好的相互粘结性。
2. 搅拌均匀:在灌浆料的制备过程中,要充分搅拌,保证各组分充分混合,避免骨料出现堆积、集中的现象。
3. 控制水灰比:合理控制灌浆料的水灰比,不要加水过多或过少。
水灰比适宜可以增加灌浆料的粘结性,减少骨料分离的可能性。
4. 控制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倒灌速度和振动力度,使骨料能够均匀分散在灌浆料中。
5. 注意贮存时间:尽量避免灌浆料的长时间贮存,特别是贮存期超过规定时间的灌浆料,应进行检测并及时替换。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层裂缝成因及处理浅析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层裂缝成因及处理浅析1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层裂缝原因分析二次灌浆产生裂缝有很多原因,但主要成因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施工工艺,二是环境影响,三是材料的选择。
1.1 施工工艺问题用水量:灌浆材料拌和时,加水量一般应按随货提供的产品合格证上的推荐用水量加入。
水加多了,则水化反应后,水流失了,灌浆料有一定的收缩,容易在表面产生收缩裂缝。
材料供应:灌浆材料的拌和可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
采用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一般为1~2min。
采用人工搅拌时,应先加入2/3的用水量搅拌2min,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
灌浆作业必须保持连续性,需要备置足够数量的搅拌机、提桶、抹刀及其它必须的工具,并尽可能靠近灌浆处,以便充分利用灌浆搅拌后的有限作业时间。
材料供应不及时则灌浆层会形成了一道较明显的灌浆交界,容易产生裂缝。
收面和养护:在灌浆料初凝前,对灌浆层进行抹面处理,可以减少表面裂纹的产生,给予灌浆层适当的压力,使灌浆料更加的密实。
灌浆完毕后,应立即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草袋或岩棉被。
收面和养护不到位,也会导致二次灌浆层裂缝。
1.2 环境影响灌浆材料的施工温度一般为-5~40℃,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
因环境温度差异容易造成灌浆料表面附近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内外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大于此时灌浆料的极限拉应力,于是产生字条及顶面向下发展的裂缝。
裂缝多发生在灌浆料浇筑后的升温阶段,一般在灌浆料浇筑后的第三天至第四天开始出现裂缝,现场出现裂缝时间也是灌浆后4-5天,内外温度差影响也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灌浆料浇筑完三天后,灌浆料内部会逐渐降温,散热降温时内部产生收缩,而且在灌浆料硬化过程中内部拌合的水化和蒸发以及胶凝体的胶凝等作用,容易促使灌浆料硬化收缩。
在收缩过程中,如果灌浆层受到约束,在基础内部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此拉应力大于灌浆料的抗拉强度时,产生自基底向上发展的裂缝,因裂缝形成与结构最薄弱的截面,因此,自表面形成的温度裂缝与自基地产生的降温收缩裂缝就贯穿连通全截面。
浇灌的混凝土为什么会炸裂呢
浇灌的混凝土为什么会炸裂呢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其优点包括耐久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在各种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混凝土炸裂的问题,这给工程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那么,浇灌的混凝土为什么会炸裂呢?首先,混凝土炸裂的原因可能与施工过程中的水泥水化有关。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粘合材料,水泥水化是混凝土硬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如果在水泥水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对混凝土进行负载或施加外力,那么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可能会增大,从而导致混凝土炸裂。
其次,混凝土炸裂还可能与混凝土配合比调整不当有关。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子和水等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和配合方法。
如果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比如水泥用量过多或者水灰比偏低,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强度不均匀,容易出现裂缝。
另外,浇筑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也是导致混凝土炸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高温天气下,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可能会加快,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应力积累,从而引发炸裂。
相反,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凝固速度可能过慢,也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部孔隙较多,易于出现裂缝。
此外,如果混凝土中含有过多的气泡或者大颗粒的石子,也容易导致混凝土炸裂。
气泡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微观裂缝,而大颗粒的石子则可能使混凝土内部应力集中,进而引发炸裂。
因此,在混凝土的材料选择和配合比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气泡和石子的含量,以减少炸裂的风险。
综上所述,混凝土炸裂可能是由于水泥水化不完全、配合比调整不当、温度控制不当、含气泡或大颗粒石子等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为了避免混凝土炸裂,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泥水化的时间、调整合理的配合比、注意温度控制、选择合适的原材料等方面都要慎之又慎。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然灌浆料的具有快硬、早强、高强、无收缩、微膨胀等特点,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难免会遇到开裂现象,这就需要找到具体的原因然后进行解决。
造成灌浆料开裂主要原因如下:
1、没有按照要求使用灌浆料,造成灌浆料使用不当,所以出现开裂现象。
配制灌浆料时水灰比过小、灰砂比过大、砂率较小、或外加剂过多,使灌浆料水化用水相对不足,形成“刚性材料”,经养护后,砼内部在热应力作用下结构发生膨胀而“开裂”。
所用骨料粒径过大,在水灰比大的情况下极易形成空洞,水分蒸发时会产生“裂纹”;并且因灌浆料表层水泥不能得到完全水化,当底层强度发挥后,其应力大于表层产生的应力,从而出现“开裂”。
2、抢工期,施工速度太快,造成灌浆料养护不到位,就会出现灌浆料开裂现象。
搅拌不匀、养护失误,也会造成砼的强度不匀、产生的应力不均。
水泥急凝、需水性过大、安定性不合格等都极易造成灌浆料“开裂”。
3、灌浆料的养护还和灌浆料的拌合物性能、气候,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实际环境情况,进行合适的养护。
4、灌浆料的起始养护时间是控制商品灌浆料早期收缩裂缝的关键,浆料初凝后几小时内需要洒水养护。
上述就是相关内容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了解这一问题,同时如有更多的问题需要了解,可以咨询一下南京特恒建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