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作业(江苏专用).doc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作业:15.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作业:15.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

15.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师夷……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中国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

”又赞誉说:“中国士大夫之稍有地理知识,实自此始。

”“治域外地理者,源实为先驱者。

”他称赞的是()A.王夫之 B.魏源C.王韬D.郑观应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思想。

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和科学知识,故选B。

答案:B2.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兵之术”C.“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解析:张之洞主张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C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故C正确。

答案:C3.“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

“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C.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解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借孔子权威宣传维新思想。

材料中的“反叛精神”就是要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近代民主政治,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4.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扬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B.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C.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D.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中的反映。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
——王尔敏《儒学世俗化及其对于民间风教之浸濡》 材料二 孙逸仙,想报仇,行革命,灭满洲。数十年,不变志,以三民,为主义……前者仆,后者继, 不自由,枉人世。 若学买卖,是为商家,有人办丝,有人办茶……中国所用,多是洋货,利归外国,每年甚多。
——翁仕朝授课教材《新三字经》 《三、四、五字书》(20世纪初)
答案 B 19世纪,中国已出现近代报刊,如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报 纸之一,A项错误;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国内外采访,表 明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B项正确;虽然材料中提到了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 报》,但并不能据此推断出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C项错误;对国内的采访“偏重于北方各省” 并不能说明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D项错误。
答案 答案要点: (1)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 盘肯定。 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2)略 解析 (1)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 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据此可得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其产生的原因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2)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首先是观点的选取上比较开放, 其次在评价时论据的选用上也比较开放。解答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设问要求,严格按照设问要求作 答。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师夷长技”的主张
1.(2017天津文综,4,4分)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 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 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 )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答案 A 材料中“寻求经世之道”反映了人们关注社会现实,“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 方书刊”反映了人们关注世界形势,故A项正确。B、C两项属于表面现象,均可排除。D项表 述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七 15.27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含解析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七 15.27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含解析

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45分钟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某学者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

”此观点意在说明林则徐( )A.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B.思想主张的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C.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D.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解析)选B。

林则徐是清政府抗英的官吏,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他的思想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B正确。

(拓展延伸)“睁眼看世界”社会思潮的特点(1)阶级:主要是地主阶级抵抗派。

(2)核心: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不足:没有付诸实践,影响也仅限于部分知识分子中间。

2.“故自昔惟意大里亚足以纲纪西洋。

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

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

”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 )A.重视商业B.重视宗教的作用C.重视军事实力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魏源的记述,可以看出英吉利的发展得益于“不务行教而专行贾”,这说明了商业的重要性,故选A。

3.“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

”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D.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解析)选C。

从材料中“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信息可知,此是维新派言论,而“而仅摭拾泰西皮毛”说明批判的是洋务派,故C正确。

4.李鸿章说:“年来国势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

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B.“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C.体现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D.作者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解析)选D。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测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人民必修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测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人民必修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汕头质检)据统计,从1840年起到1861年止,描述世界大势的著作至少出现了22种之多。

这种现象产生的背景可能是( )A.鸦片战争的失败B.晚清统治的腐败C.国内政局的动荡D.西方思想的冲击2.“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

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3.(2012·珠海一模)观察右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4.(2012·深圳一模)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

”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A.学习科学技术B.仿行西方制度C.倡导实业救国D.创办新式教育5.(2012·佛山一模)1859年问世的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影响,成为( )A.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C.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D.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6.(2012·清远调研)袁伟时在《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中的论述:“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

”对材料中康有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最正确的理解( )A.康有为希望推翻儒学,而创立不同于儒学的新孔教B.康有为认为维新派只要内心有虔诚的信仰,就不应盲目听从儒学C.康有为希望通过创立“新孔教”,以达到彻底改造旧社会的目的D.康有为希望通过创立“新孔教”,成为资产阶级变法的思想基础7.(2012·惠州二调)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8.(2012·江门模拟)戊戌变法后,清廷命各省学政广为刊印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理由是该书“卫人心大有裨益”。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9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9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九)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

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A.缺少近代化色彩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C.不够系统和完善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B [根据材料可知《海国图志》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向西方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故B项正确。

]2.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

此观点意在说明( )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B.林则徐思想主张的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B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A项错误;林则徐是清政府中主张禁绝鸦片、抵抗外国侵略的代表,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故B项正确;林则徐并未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故C项错误;林则徐是晚清地主阶级中的“精英”,故D项错误。

] 3.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

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

下列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D.设议会、开国会A [近代中国的救国主张是只要了成品——白菜,而没有拿到其种子和种植方法,这喻指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故A项正确;B项是早期开明地主阶级的思想主张,未涉及经济改革;C项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属于“种子”方面;D项设议会、开国会属于“种植方法”方面,故B、C、D三项错误。

]4.(2018·安阳一模)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

这反映了康有为( ) A.欲使儒家思想近代化B.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C.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D.调和了中西文化矛盾A [根据材料“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重新解释经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对儒家思想重新解释和整合,使其走向近代化,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康有为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的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以西学取代中学的主张,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专版)第15单元 第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专版)第15单元 第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

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复习要领】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师夷长技”的主张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3)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命题规律】本讲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近三年的高考都有涉及,考查的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

从考查内容看,近几年的高考题主要涉及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等相关内容,而对其他内容考查较少。

从考查方式看,援引近代思想家的言论、史学家论著及其学术观点创设新情境设置问题是其特点。

从考查能力看,从知识型要求逐渐过渡到分析、比较和评价等多层次的能力要求。

【命题趋势】1. 从内容上看,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是高考重要知识点,近年来对新文化运动和维新思想久考不衰,但考查的角度不断变换,多角度,多层次。

2. 在今后的备考中,应注意“西学东渐”和中西文化冲突与整合;注意本讲知识与中国同时期的政治史、经济史横向考查。

3. 从热点角度看,西学东渐部分,应注意一些思想家的周年纪念。

【考点过关】考点一“师夷长技”的主张【基础梳理】1. 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1)背景①鸦片战争前后,对华冲击日益加剧。

②腐朽的清王朝被迫向世界开放,加强了同世界的联系。

③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侵略、强国富民之路。

(2)表现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广州设译馆,翻译《》,编译《》,开启近代学习、研究西方的先河。

②魏源编写《》,明确提出“”的主张,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4)实质:是对西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5)意义①使“”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②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评估检测十四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含解析人民版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评估检测十四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含解析人民版

专题评估检测(十四)(专题十四)(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0·徐州模拟)徐继畬在1844年《瀛寰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 429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9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 620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

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A.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B.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C.鄙视西方转向崇洋的心理D.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解析】选A。

材料“手稿中……使用了21个‘夷’字……辑著成的书稿中……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说明在这一时期,传统的华夷观念开始受到近代外交观念的冲击,故A正确;材料的主旨是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并不是由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故B错误;“没有使用一个‘夷’字”不等同于崇洋,故C错误;材料所处时期确实开始向西方学习,但尚未成为时代的潮流,故D错误。

2.(2020·南通模拟)晚清时人惊呼“五经去其四,而《论语》犹在疑信之间,学者几无可读之书,势不得不问途于百家诸子”。

这一评论针对的是下列哪一著述( )A.《海国图志》B.《新学伪经考》C.《变法通议》D.《文学革命论》【解析】选B。

《海国图志》宣扬“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排除A;结合所学,《新学伪经考》着重从经学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攻击,故选B;《变法通议》宣扬变法图存,排除C;《文学革命论》主张推翻旧文学,建设新文学,且当时清朝统治已被推翻,排除D。

3.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让掌握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与“正途出身无异”,对于肄习西学的人, 准予照拟破格“从优给奖”;1887年李鸿章还上奏折,为天津水师武备学堂学生及教习人员争取科甲正途出身。

这反映了李鸿章( )A.力图改变人才的选拔途径B.与顽固势力展开坚决的斗争C.在传统与变革中艰难抉择D.试图维持传统教育稳定发展【解析】选C。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46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作业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46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作业

练案[46]必修三第十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46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1.(2018·江西六校联考)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

因此,“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

这种说法(D)A.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B.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D.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解析]A项表述不恰当,错误;“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有利于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故D项正确,B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C项错误。

2.(2019·湖北黄冈质检)下图是关于19世纪末我国某一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西方科学技术”“注射器”)。

该漫画反映了清政府(B)A.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治愈国人的病症B.学习西方还没有完全脱离“器物”的层次C.已经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D.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解析]漫画中,一个病得很重的人(穿着清朝官服)代表清政府,他用写有“西方科学技术”的注射器为自己治病,表明此时向西方学习依然停留在器物层面,故B项正确。

A项只是材料中的现象描述,不是本质问题反映,故A项错误。

漫画国人注射治病显然没有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故C项错误。

材料中描述的是洋务运动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开始实行,并不是引发农民起义,故D项错误。

3.(2019·湖南永州一模)魏源在《海国图志》卷47中说:英国“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

美国更是“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这反映了魏源(A)A.对西方民主的感性认识B.反对清朝的专制制度C.希望中国推行民主制度D.向往欧美的民主制度[解析]根据“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对西方民主有所介绍,对西方民主具有一些感性认识,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对西方民主的一些认识,没有体现反对清朝的专制制度,也没有体现“希望中国推行民主制度”,排除B、C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对西方民主的一些认识,没有体现魏源对欧美的民主制度的态度,排除D项。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精练:综合检测二十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精练:综合检测二十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

综合检测(二十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它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

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A.缺少近代化色彩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C.不够系统和完善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解析:选B据材料《海国图志》“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可知《海国图志》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向西方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故B项正确。

2.冯桂芬指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同时代的郭嵩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用致远,则末中之末也。

”这些思想()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D.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解析:选B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冯桂芬主张学习西方诸国先进的技术,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各国的制度,这些思想都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中仅冯桂芬的思想体现了“中体西用”,C项错误;材料中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各国的制度,D项错误。

3.(2019·山西名校联考)郑观应说:“外人之商业有政府以为后援,我国之政府对于我商人非惟不知保护,反多障碍,而政府的失职是因为缺乏监督政府的机关。

所以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不可不速开国会。

”这思想()A.促使洋务运动突破了器物层面B.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政体的联系C.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的指导D.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解析:选B由“政府的失职是因为缺乏监督政府的机关”、“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不可不速开国会”等信息,可以得出郑观应意识到了商业发展需要政府和国会的支持与保护,故选B项;A、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4.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

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三 专题十二 第25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三  专题十二  第25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为体,以马为用者也”可知是体用不统一,中体西用。抵 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项错误;提出“中体西 用”主张的是洋务派,故B项正确;顽固派主张“中体中 用”,体用统一,故C项错误;维新派主张“西体西用”, 体用统一,故D项错误。
答案:B
返回 3.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返回
返回
返回
轻巧识记——新文化运动
返回
易误指正——新文化运动前期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
(1)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 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
(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 归宿。
(3)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 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
返回
第25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返回
01 自主学习区
知识成串· 记得更快
02 认知深化区
史料印证· 学得更清
03 综合提能区
纵引横连· 掌握更全
04 达标检测区
每课一评· 步步提能
返回





返回
“顺乎世界之潮流”
返回
返回
返回
轻巧识记——近代各阶级向西方学习
返回
概念阐释——西学东渐
返回
思维升华——新文化运动的“新”
新领导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
新基础
新思想 新内容 新成果
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前期是西方民主与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社 会主义思想
前期以宣传民主与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4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4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

高效作业(四十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9·德阳高三调研)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菲律宾、印尼亡国,越南、缅甸抵御外敌时指出“夷烟夷教,毋能入界,嗟我属藩,尚堪敌忾";他还探讨英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

这反映出魏源( )A.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近代化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C.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解析根据材料“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结合魏源的思想主张,可以看出魏源根据实际提出了一些抵抗外敌的主张,反映了他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故C项正确;魏源的认识中没有涉及近代化,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制夷”,没有反映魏源要学习西方,故“师夷”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9·佛山高三摸底)“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

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 )A.调和中西文化冲突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推动中国的近代化D.遏制革命形势发展解析19世纪60年代由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为了挽救清政府危局,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并不是调和中西文化,故A项错误;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故C项错误;遏制革命形势发展是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9·洛阳高三联考)严复认为天下大道是相通的。

例如,“他认为斯宾塞的社会改革与《大学》所谓诚正修齐治平之事有不期而合者”.由材料可知,严复主张()A.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开研究B.主动接受自然进化理论C.在中国的传统中找强国之道D.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开研究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关自然进化理论,排除B项;由材料“斯宾塞的社会改革与《大学》所谓诚正修齐治平之事有不期而合者”,说明严复主张在中国的传统中找强国之道,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政治制度的信息,排除D项.答案C4.(2019·菏泽高三统测)梁启超曾说:“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之一事。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

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训练11、(2019惠州二调)据统计,1895年以前,中国知识分子几乎毫无例外地用“格致”指涉西方science,1905年后,“科学”成为science的唯一译名,“格致”一词迅速消失。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地位的动摇B.近代科技的发展C.教育改革的推动D.清朝政府的倡导2、(2019湛江调研)1862年,曾国藩提出了“泰西以商战二字立国”的观点。

1885年中法战争之后,张之洞又强调“以工商立国”、“以兵战为用”。

这体现了当时A.政府立国政策的转变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商本思想的逐渐形成D.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3、(2019临沂高三期末)康有为本来是想借孔子改制的理论为变法找到理论依据,推动政治变革,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但一般士子难以接受,还引起了整个官僚、士大夫阶层的不满,甚至原本支持变法的不少人也要求销毁《孔子改制考》。

这表明A.儒学已经被士人和官僚抛弃 B.孔子的社会影响力较小C.孔子成为人们心中文化符号 D.儒学应与历史潮流吻合4、(2019衡水中学第八次考试)1905年,清政府向晋商们提出设立大清银行(户部银行),大体相当于中央银行的地位,要求晋商们出钱出人,但为晋商所拒;清政府于是转而提出,由政府出资,票号出人,晋商们再次拒绝;大清银行建立后,再要求票号入股,又遭拒绝。

大清银行转而请浙江绸级商筹办,结果浙江财阀最終掌握了中国金融业,晋商被淘汰出局。

由此可见,晋商A.依附封建政治势力B.竞争压力巨大C.无法适应近代剧变D.经营管理失误5、(2019唐山一模)清末云南留日学生杨琼说,学习汉字费时过久,“此在古世,事物简单,自应尔尔。

若至今世,事物复杂,竞争又复剧烈,而欲执此以求新学问、普教育,是犹策蹇驴以蹑飚景,其何能济事!”这种感受产生的背景是A.“欧风美雨驰而东” B.“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C.“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D.“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6、(2019清华大学学术能力测试)1915-1918年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6高二下·黄陵期末)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不同于洋务派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提出()A . “宜师夷长技以制夷”B . “立国之道,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C . “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D .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2. (2分) (2017高二下·玉溪期中) 中共中央和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在1939年三八节时,决定出版《中国妇女》。

毛泽东为创刊号题词:“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竞成。

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行。

”这反映了()A . 中华民族解放有赖于妇女参与B . 中国妇女与世界妇女地位平等C . 妇女的文化生活受到中共重视D . 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全方位合作3. (2分)“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A . 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B . 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C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 .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4. (2分)导致新文化运动中内容上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是A . 俄国十月革命B . 中国共产党成立C . 五四运动D . “问题”和“主义”之争5. (2分)(2019·济宁模拟) 1923年11月,孙中山在演说中强调,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就要向俄国学习。

俄国革命,原来只有民权、民生两大内容,但在十月革命后六年间,俄国都在为民族主义奋斗。

因此,俄主义与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实在暗相符合。

孙中山的上述观点表明他()A . 巧妙地将中俄两国革命理论联系在一起B . 找到了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相同之处C . 密切关注中俄两国革命理论的不同之处D . 在某种程度上仍排斥苏联的革命思想6. (2分) 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精练:课时检测二十八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精练:课时检测二十八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八)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9·常州一中期初)美国学者费正清和赖世和认为,“中国初期的近代化,着手强健有力,在今日也令人感到印象深刻。

和日本成为对比仅在以后发生,如果1860年间外人赌‘成败胜负’的话,他甚至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下注”。

能让“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主要是由于清政府开始了()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D.“详晰甄核,仿行宪政”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60年间”,可以看出能让“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的原因是清政府开始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的洋务运动,故答案为B项。

2.(2019·启东中学月考)《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19世纪后半期的一种官方或准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它所要回应的实际上是如何处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

这是鸦片战争后不断困扰中国人的一个大问题。

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

在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指引下() A.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形势B.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C.全国掀起维新变法运动D.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变解析:选B材料所述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由材料“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可以得出所述为洋务运动的展开,故B项正确。

3.“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

……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A.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假托先贤外衣,铲除封建统治基础C.抨击顽固势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D.借助儒家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改革解析:选D康有为从“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即借助儒家思想宣传变法的合理性,故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二十五)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9·常州一中期初)美国学者费正清和赖世和认为,“中国初期的近代化,着手强健有力,在今日也令人感到印象深刻。

和日本成为对比仅在以后发生,如果1860年间外人赌‘成败胜负’的话,他甚至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下注”。

能让“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主要是由于清政府开始了(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D.“详晰甄核,仿行宪政”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60年间”,可以看出能让“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的原因是清政府开始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的洋务运动,故答案为B项。

2.(2019·启东中学月考)《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19世纪后半期的一种官方或准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它所要回应的实际上是如何处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

这是鸦片战争后不断困扰中国人的一个大问题。

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

在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指引下( ) A.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形势B.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C.全国掀起维新变法运动D.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变解析:选B材料所述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由材料“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可以得出所述为洋务运动的展开,故B项正确。

3.(2019·盐城调研)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总结鸦片战争的教训时说:“以无律无谋之兵,即尽得夷炮夷船,遽可大洋角逐乎?不知自反,而惟归咎于船炮之不若,是疾误庸医不咎方,而咎药材之无力也。

”由此可知,魏源认识到( )A.中国需要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B.军事武器落后是导致中国失败主要原因C.战争失败的根源在于制度层面D.军队腐败和指挥失误是战争失败的主因解析:选D战争失败的主因是“无律无谋之兵”,即军队腐败和指挥失误,故D项正确。

4.(2019·常州一模)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基于传统儒学推行变法主张B.继承孔子的“改制”事业C.借助传统文化解释变法理论D.借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解析:选D因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又很强大,康有为将孔子虚构成改制形象,且说自己的变法主张继承孔子事业,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故D项正确。

5.“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

……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 ) A.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假托先贤外衣,铲除封建统治基础C.抨击顽固势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D.借助儒家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改革解析:选D康有为从“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即借助儒家思想宣传变法的合理性,故D项正确。

6.“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词语,渐成报纸文章的常用词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词语命名。

原名胡嗣穈的胡适,也是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

这反映了(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解析:选D根据材料“‘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词语,渐成报纸文章的常用词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维新变法时期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萌发,故D项正确。

7.(2019·清江中学阶段检测)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重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寻求经世之道”“着重边疆地理研究”“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并结合“1821~1850年”可知,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播和外国的侵略,这反映了人们关注社会现实和世界形势,故选A项。

8.(2019·泰州中学月考)1839年9月,林则徐在会奏中指出:“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该夷义律在粤多年,狡黠素著,时常购觅邸报,探听揣摩,并习闻有‘边衅’二字,借此暗为恫喝,实则毫无影。

”这表明林则徐( ) A.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充分准备B.仍受天朝上国思想影响C.揭示出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D.对英国具有必胜的信心解析:选B材料中林则徐对英国侵略中国的野心并没有认真对待,认为英国不会侵略中国,体现了对“夷情”的浅薄认知及对西方的蔑视,这实质上是受到传统“夷夏之辨”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D项错误;林则徐对英国的军事情报并不是十分掌握,没有做好战斗准备,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故C项错误。

9.(2019·苏州调研)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

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

……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

这反映了( ) A.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芽的母体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这一变化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故B 项正确。

10.(2019·启东中学月考)《新青年》自第2卷刊登通告:“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

”同时,《新青年》第1到3卷每一号的封三都刊有《投稿简章》,明确提出“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

此举( ) A.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B.体现了兼容并收的原则C.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D.大力弘扬了“五四精神”解析:选B“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等信息说明《新青年》对来稿采取了兼容并收的原则,故选B项。

11.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及材料中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结合所学可知是反对胡适提出的改良主义,主张发动工农群众,进行革命,说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且其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强,C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的指导思想,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A项;实业救国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后兴起的,主要是宣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批判传统礼教,故D项错误。

12.(2019·泰州中学期中)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

”4 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 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

这一变化( )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B.表明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D.是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解析:选B“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表明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故B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文学革命,不是揭开思想变革序幕,故A项错误;材料中是新文化运动,不是民族观念的产物,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思想宣传,故D项错误。

13.“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

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

”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A.主张维新变法B.坚持“中体西用”C.提倡民主科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选C材料没有体现学习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材料跟民主有关,故不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故B项错误;强调“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不是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

14.(2019·盐城一模)1916年,陈独秀发表文章:“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

”由此表明他( ) A.否定党派运动B.主张国共合作C.倡导国民运动D.厌恶政权更迭解析:选C材料说明国民对于党派之争,不再关心,因此,此时的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并未充分动员民众,由此可知他主张发动民众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故选C项。

15.(2019·镇江一模)“中国固有的精神其实并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

”为冲破“固有的精神”,先进中国人采取的对策是( )A.开展戊戌变法B.发动辛亥革命C.掀起新文化运动D.传播马克思主义解析:选C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奋起反击,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5分)16.(2016·江苏高考)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

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

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

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

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

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

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