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数图形学问》说课稿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常见的平面图形,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图形的分类、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图形的对称、图形的变换等。

在《数图形中的学问》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到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找出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到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如何判断图形的对称性和变换。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简单的图形和几何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找出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理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图形的对称性和变换。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找出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理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图形的对称性和变换。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图形的对称性和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观察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找出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5数图形中的学问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2.5数图形中的学问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教案标题:2.5数图形中的学问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学时间: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理解图形的计数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各种图形的数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图形的计数方法。

2. 图形的分类和特征。

教学难点:1. 正确计算图形的数量。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图形计数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图形,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形的计数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图形的计数方法,并分享结果。

3. 教师总结图形的计数方法,并板书。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学生独立计算图形的数量。

2. 学生互相交流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拓展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计数方法解决问题。

2. 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图形的计数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运用所学的图形计数方法进行计数,并与家长分享。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的图形,运用所学的图形计数方法进行计数,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形的计数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各种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分类、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图形的变换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平面图形的分类和变换,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提高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空间观念。

2.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分类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各种图形的类别。

3.让学生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分类方法,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分类和面积、周长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学会分类和计算。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和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计算器、直尺、圆规等工具,方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如教室的黑板、书本的封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可以分为哪些类别?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平面图形的图片,让学生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用直尺和圆规实际操作,测量它们的边长和周长,并计算面积。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分类和识别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学科交叉: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

2.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做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

3.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想法,从中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以一道题目或者一个生活案例为导入,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了解和兴趣。

通过板书或者PPT呈现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了解各种三角形的名称和性质;然后,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三角形的计算方法。

同样的方法,介绍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让学生了解各种四边形的名称和性质,掌握四边形的计算方法。

通过举例,讲解如何计算不同类型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通过讲解和举例,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5. 综合练习(20分钟)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综合练习,检测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6. 总结归纳(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讲授、练习和归纳总结为主要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交流,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四年级下册《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是新北师大版义务教材四年级下《数学好玩》单元中的《数图形的学问》。

一、教材分析。

《数图形的学问》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它不仅是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应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角、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之后,继续让学生在经历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图形个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感受问题中隐含的数学规律,发展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

这样的安排落实了《课标》提出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的要求。

二、创新思考。

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尝试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先通过课前微视频学习,完成图形计数问题。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课只是检查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问题进行巩固强化,在学生掌握了数图形的方法之后,进而拓展延伸,探究更高层次的知识,就是解决生活中的“握手问题”“车票问题”“比赛场次问题”。

2、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数学归纳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本节课我也是尝试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从简单入手——探究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旨在从能力和方法两个方面让孩子同样有所收获。

3、数学生活化,学有价值的数学。

新课程理念还强调课程生活化,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价值,体会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所以,我从身边的握手,车票,比赛入手进行设计。

(新课程理念还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下来我来分析一下学生情况。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并且在以前教学中也进行过数数的拓展,已经能够数出简单的图形的个数,但是不一定做到按着一定的顺序来数。

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数图形的规律并用算式来计数,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发现数图形的规律,更不会用算式来计数。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1.理解数字中的基本概念:数字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2.掌握图像的基本概念: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数图形的学问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 教学重点1.数字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2.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把数字和形状联系起来,并通过比较大小和位置来比较数字。

2.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案、黑板、彩色笔、幻灯片、卡片和小球等教具。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通过幻灯片、卡片和小球等教具,介绍数字和形状,并让学生观察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系,例如数字3和三角形的形状相似。

2. 感知新知识通过幻灯片和卡片等教具,让学生围绕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系进行感知。

例如,让学生根据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系,找出相应的数字和形状。

3. 独立探究为学生分发卡片和小球等教具,在教师的监督下,让学生独立比较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4. 归纳总结通过黑板和幻灯片等教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关系的概念。

5. 测评反馈通过小测验或小组讨论等形式,测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反馈和帮助。

六、教学体会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结合实物教具,使学生在感知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数字和形状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和总结,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了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关系,实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发挥不够,需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怎么做?XX给大家提供了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欢迎阅读和参考!1、教材地位及作用《数图形中的学问》是第八册书中第一个专题性活动。

在第二单元认识各种图形之后,本课设计了数简单图形个数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为后面学习图形中的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1、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有序思维。

2、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3、教学重点: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学生们能够数出简单的图形的个数,但是不一定做到按着一定的顺序来数。

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数图形的规律并用算式来计数,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发现数图形的规律,更不会用算式来计数。

设计中注意兼顾各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有层次、有梯度。

一、创境自学,激发思考1、数数你们会吗?是呀,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数,可老师还是想问:你们真的会数数吗?那好,敢接受挑战吗?2、画一个点,引出一条射线。

有几条射线?现在有几条射线?你还能数出什么图形?了不起你还发现了一个角。

你能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条射线和多少个角?大家数出的角的个数互不相同,但是在这个图中角的个数是固定的,那肯定有同学数错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数错了?3、看来数图形的个数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数图形中的学问。

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合作探究,引发深思1、带着这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自学书36页前半部分。

2、同桌交流怎样数三角形的个数。

3、谁来告诉大家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生交流两种不同的数法①先数最小的角,有三个,再数大一点的角有2个,最后数最大的角有一个,一共有6个。

最小的角我们把它们叫基本角,再数大一点的角是什么意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这位同学是怎么数的,谁再来说说.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记录我们数的过程?3+2+1=6②还有不同的数法吗?所以先数红边和其它边组成的角有3个,然后向下,再从绿边开始,绿边和其它边组成的角有2个,蓝边和其它边组成的角有1个,这样一共有6个角。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数图形中的学问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数图形中的学问
师:试试看,最少要移动几次?
如果A上有三个圆盘,按上述规则把它们移到C上,最少需要移动几次?
如果有4个圆盘,最少要移动几次?5个呢?
数一数
与同学交流你数的方法。
汇报:先数头部有5个三角形,再数身子有3个三角形,一共有8个三角形。
在人像图中要数出有多少个正方形就比较困难了,就要按一定的规律去数,可以按正方形的大小分别去数,小正方形有5个,中正方形有5个,大正方形有1个,一共有11个正方形。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反思
活动一:
出示图:小猫图、人Leabharlann 图师:你会尝试着去数图形吗?
(1)在上面的小猫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数一数
(2)在上面的人像图中,你能数出多少个正方形?
淘气:图形太多了,总是数错。
笑笑:可以按正方形的大小分别去数。
师:按笑笑的方法:
小正方形有----个
中正方形有-----个
一共有16个长方形。
6个三角形
6个平行四边形
7个梯形
14个三角形。
由一个组成的:1个
由2个组成的:4个
由3个组成的:2个
由4个组成的:4个
由6个组成的:4个
由9个组成的:1个
共16个
图3:1+2+3=6
图4:1+2+3+4=10
图5:1+2+3+4+5=15
有2个圆盘移动3次,有3个圆盘移动7次,有4个圆盘移动15次,有5个圆盘移动31次。
大正方形有------个
共有-----个正方形。
师:按照一定的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活动二:试一试:
在上面的人像中,你能数出多少个长方形?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2.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图形及其特点;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图形的分类和特点;2.图形的命名;3.图形的属性;4.图形的变换和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形的特点。

提问学生:什么是图形?图形有哪些特点?第二步:学习分类和特点1.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2.将图形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类,并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和分类。

第三步:学习图形的命名1.向学生展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常见图形,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名称;2.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特点,尝试给一些未知图形命名。

第四步:学习图形的属性1.学习图形的边和角的概念,并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图形的边和角;2.通过观察和探究,让学生感受角度的大小,并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概念;3.了解图形的对称性和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并让学生观察和判断图形的对称性。

第五步:学习图形的变换和应用1.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不同变换对图形的影响;2.设计一些图形变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

第六步:小结和巩固1.通过游戏或小测验巩固学生对图形的分类、特点、命名、属性和变换的理解;2.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图形变换的问题,并与同学分享答案。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2.检查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3.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教学时长:2-4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

教学资源:1.图形的实物或图片;2.教学PPT或黑板;3.课堂练习题和作业。

数图形学问教学设计(共4篇)

数图形学问教学设计(共4篇)

数图形学问教学设计(共4篇)第1篇:《数图形中的学问》的教学反思新课程加强与改善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在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转换等内容中,经常遇到一个复合图形中有多个单一图形的问题,而这就需要用到“数图形”,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时,一看到课题便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决心从第一个教学环节——备课入手。

为上好这一课,课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上课一开始先向学生说明在从前我们在做与之类似的题目时,同学们极易出现错误,这节课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讲,并引用毛主席关于“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的名言,阐述了认真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一定要体会有序思考,按一定顺序数的必要性,课堂上我滔滔不绝的按自己设计的教案进行讲解,比平时上课多说了一些话,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因受老师情绪的影响表现良好,满以为这堂课我讲的还行,感觉学生听得也很认真,相信收效肯定会不错,在离下课还有不到十分钟时,要求学生完成同步作业中的练习题,在批阅学生作业时,结果把我惊得目瞪口呆,全班41个同学竟有18个同学出现了错误。

看完作业,内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急躁、痛苦,甚至气愤,恨不得对做错题的同学揍一顿。

待情绪稳定以后我进入沉思之中,忽又想起一句名言来:“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看来问题就出现在我自己的身上,一定要从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入手查找根源,堵塞漏洞。

下课后,我来到主控室,打开网络查看我曾经收藏的一些优秀论文。

阅读时,文中有一段文字使我茅塞顿开,我明白了学习不是由老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就教学方式而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生则是“容器式”的学习方式,这种被动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特别是合作学习的机会导致了我这堂课走向失败。

知错就改,深思熟虑后,我打算给11班上这节课时严格按新课标、新思路、新方法去上课:首先创设“谁才是最公正的法官”这一情境,将学生带入教学内容,并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展开比赛,看谁数得又快又准确;三是我借用多媒体设计了移动圆盘的数学游戏,教师只说明游戏规则,其他的都是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实践、猜想、验证等许多步骤,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能够运用数图形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学习策略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策略。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数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2. 图形的特征:图形的边长、面积、周长等基本属性。

3. 图形的分类: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分类和特征。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模块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模块教学法,分步骤、分模块地进行教学。

2.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研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视觉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丰富多彩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图形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介绍数学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数学图形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图形的欲望。

2. 导入数学图形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图形,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美丽和魅力,引发学生对数学图形的探索欲望。

3. 探索图形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比如圆形的特点是没有边、没有角,正方形的特点是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4. 认知图形分类教师通过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图形有不同的特征,如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但它们的特征是不同的。

5. 解决图形问题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图形问题,如计算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6. 总结巩固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布置小作业和组织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怎么做?小编给大家提供了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欢迎阅读和参考!1、教材地位及作用《数图形中的学问》是第八册书中第一个专题性活动。

在第二单元认识各种图形之后,本课设计了数简单图形个数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为后面学习图形中的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1、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有序思维。

2、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3、教学重点: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学生们能够数出简单的图形的个数,但是不一定做到按着一定的顺序来数。

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数图形的规律并用算式来计数,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发现数图形的规律,更不会用算式来计数。

设计中注意兼顾各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有层次、有梯度。

一、创境自学,激发思考1、数数你们会吗?是呀,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数,可老师还是想问:你们真的会数数吗?那好,敢接受挑战吗?2、画一个点,引出一条射线。

有几条射线?现在有几条射线?你还能数出什么图形?了不起你还发现了一个角。

你能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条射线和多少个角?大家数出的角的个数互不相同,但是在这个图中角的个数是固定的,那肯定有同学数错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数错了?3、看来数图形的个数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数图形中的学问。

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合作探究,引发深思1、带着这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自学书36页前半部分。

2、同桌交流怎样数三角形的个数。

3、谁来告诉大家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生交流两种不同的数法①先数最小的角,有三个,再数大一点的角有2个,最后数最大的角有一个,一共有6个。

最小的角我们把它们叫基本角,再数大一点的角是什么意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这位同学是怎么数的,谁再来说说.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记录我们数的过程?3+2+1=6②还有不同的数法吗?所以先数红边和其它边组成的角有3个,然后向下,再从绿边开始,绿边和其它边组成的角有2个,蓝边和其它边组成的角有1个,这样一共有6个角。

四年级数学:《数图形的学问》教案

四年级数学:《数图形的学问》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数图形的学问》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进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能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鼹鼠钻洞师:大家听说过鼹鼠吗?(课件出示鼹鼠图)。

它最擅长的是挖土、钻洞。

看,它现在又想开始活动了,它可以怎么钻?师:课件(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它可能会怎样钻呢?)生说,师指着图演示。

2、筛选提出问题: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想一想,你能用什么表示路线,用什么表示洞口,画出小鼹鼠的行走路线图呢?(课件)(同桌交流)2、生独立画示意图(指名画在黑板上)3、交流并优化出示意图4、数线段(1)要求:(课件)请用画一画,写一写,记录你数的过程。

(2)学生动手数,数完后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数。

(3)、汇报交流先指名学生上来说出数法,师逐步演示,再引导学生发现是按什么顺序数的,板书并写出算式。

5、小结:谁来说说怎样才能准确数出线段的条数?(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6、揭题:《数图形的学问》(板书)三、巩固练习,掌握知识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会按一定的顺序来数线段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你们去过城关吗?今天老师早上就是从城关出发,经过达埔、玉斗、坑口,来到了下洋。

四年级《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

四年级《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

教材1,教材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四年级数学书数学乐章第三节2,教材现状,作用和意义这部分是活动类的一部分,是学生理解各种图形,使学生最初体验到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为后来学习图形在法律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探索,让学生掌握方法的段数,按照一定的顺序到数字,所以不要重复,不要丢失。

(2)渗透以简化数学思维方法,可以使用一定规律来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3)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4,教学重点,困难焦点:正常数,不要重复不丢失。

困难:根据在法律中发现的模式数量,指导学生在一定数量的规则。

第二,法律的教义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发展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本课主要使用活动教学方法和情境教学法。

首先,活动数量的握手指导学生思考如何有序地握手数量,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学生绘制图片,计算,掌握数量段的方法。

二,鼹鼠钻孔和蔬菜出行情况的创造,使学生学习独立思考与合作,运用学习解决新问题,在基本数量的基础上,对方法进行总结,线段,并使用法则。

三,学习方法主要是小组学习和自学习。

首先,在握手环节,团队合作,分工明确,握手,记录,监督,履行职责。

然后让组显示和绘制原理图。

其次,在鼹鼠钻孔蔬菜旅行情况下,为了让学生巩固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绘制图片,计算,让两组人分组,使用不同的绘图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打算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多样性,让学生回顾这一节来解决问题,总结了数行的规律。

最后,将段数转化为多个角度,三角形的数量,发展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活动:活动1:手握次数使用回答链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增加课堂气氛,然后让三次握手几次,握手数量的4倍,学生为了评价四次的次数方法进入集团合作,显示。

在参与学生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学生的数量将握手数进入问题的分段数,小组展示,班级修改,学习方法的段数,按照一定的经验一定的顺序,你可以不泄漏活动2:鼹鼠洞这种情况要求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同时巩固和深化方法的段数,体验有序的数学思维。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课件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课件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节课制定了如下课时目标:
课时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
1.结合问题情境,通过小组合作,能画出表示路线的直观图,并能初步数出 所有的路线。 2.通过交流,能按一定顺序正确数出所有路线。 3.在与例题类似的问题情境中,能有序的数出所有的线段,能发现规律并列 式表达。
评价任务: 1.在全班展演的过程中,能展示表示路线的直观图,并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所 有路线。(检测目标1) 2.在小组内能和同伴按一定顺序数出所有路线。(检测目标2) 3.能完全无误有序数出所有的线段,能正确列出算式,并能说出规律。(检测 目标3)
借助读教材的目标分解框架初探
实现初步分解
课程标准 (专家分解)
教材
(目标四要素) 初步读出目标
课时目标
(上位的目标)
(权威性)
(下位的目标)
与课程标准相对照并考虑学情,做进一步修改。
带着以下三个问题读教材并实现目标分解: 1.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怎样的? 2.学习条件是怎样的? 3.学到什么程度?
1.结合问题情境,通过小组 合作,能画出表示路线的直 观图,并能初步数出所有的 路线。
间、速度与路程的关系时,学生通过用线段图来刻画这种关系, 课
进而分析这样的数量关系。但是,借助图形发展几何直观能力和 时
培养有序思维能力还需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标 的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 来
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等。 源
课堂评价
全课小结
图形表征 借助几何直观
巩固练习
本课设计采用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明确预期的结果 确定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 安排学习和教学活动

【教育资料】《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学习精品

《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作用《数图形中的学问》是第八册书中第一个专题性活动。

在第二单元认识各种图形之后,本课设计了数简单图形个数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为后面学习图形中的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1、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有序思维。

2、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3、教学重点: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说学情】学生们能够数出简单的图形的个数,但是不一定做到按着一定的顺序来数。

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数图形的规律并用算式来计数,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发现数图形的规律,更不会用算式来计数。

设计中注意兼顾各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有层次、有梯度。

一、创境自学,激发思考1、数数你们会吗?是呀,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数,可老师还是想问:你们真的会数数吗?那好,敢接受挑战吗?2、画一个点,引出一条射线。

有几条射线?现在有几条射线?你还能数出什么图形?了不起你还发现了一个角。

你能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条射线和多少个角?大家数出的角的个数互不相同,但是在这个图中角的个数是固定的,那肯定有同学数错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数错了?3、看来数图形的个数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数图形中的学问。

(板书)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合作探究,引发深思1、带着这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自学书36页前半部分。

2、同桌交流怎样数三角形的个数。

3、谁来告诉大家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生交流两种不同的数法①先数最小的角,有三个,再数大一点的角有2个,最后数最大的角有一个,一共有6个。

最小的角我们把它们叫基本角,再数大一点的角是什么意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图形中的学问》说课稿这位同学是怎么数的,谁再来说说.(课件展示)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记录我们数的过程?3+2+1=6②还有不同的数法吗?所以先数红边和其它边组成的角有3个,然后向下,再从绿边开始,绿边和其它边组成的角有2个,蓝边和其它边组成的角有1个,这样一共有6个角。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学好玩3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学习内容分析:《数图形的学问》属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的内容。

教科书创设了“鼹鼠钻洞”和“菜地旅行”两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不重复、不遗漏数图形的过程,着力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思想。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学习了利用树状图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体会了有序思考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2.难点:引导学生在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三、教学过程师: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可以画出示意师:怎么画呢?在练习本上尝试画一画。

学生独自思考,尝试在练习本上画图,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是怎么画图的?学生2:用字母表示洞口。

2.数一数师:你能想办法按顺序数出有多少条不同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学生:先数短的线段:AB,BC,CD;再数比较长的线段:AC,BD;最后数最长的线段:AD,共有3+2+1=6(条)。

师:还可以怎么数?学生:先数出从A 点出发的AB、AC、AD 三条线段,再数从B 点出发的BC、BD 两条线段,最后数从C 点出发的线段CD,共有3+2+1=6(条)。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范文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范文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说教材首先是教材分析:1、”数图形的学问“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它不仅是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作用。

2、教材中创设了“鼹鼠钻洞”和“菜地旅行”两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把故事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按一定规律数图形,不重复,不遗漏,得到数图形的一般规律,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其次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图形找规律的过程。

能够按规律数出简单图形的个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技能目标:在发现数规律的过程,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发展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的思考习惯,提高对数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有规律地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难点:在一定顺序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二、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的特点,我直接选择教材中的”鼹鼠钻洞“的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就主要以学生操作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引导发现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的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拔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找出数图形的.规律。

在学法,选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画图法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并且通过一系列的巩固拓展练习,找到规律,运用规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1、创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以故事情境”鼹鼠钻洞“导入,课件出示”鼹鼠钻洞”的情境,指着鼹鼠问学生”:这是什么,鼹鼠最喜欢干什么等谈话带领学生们轻松进入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数图形学问》说课稿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四年级下册《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是新北师大版义务教材四年级下《数学好玩》单元中的《数图形的学问》。

一、教材分析。

《数图形的学问》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它不仅是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应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角、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之后,继续让学生在经历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图形个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感受问题中隐含的数学规律,发展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

这样的安排落实了《课标》提出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的要求。

二、创新思考。

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尝试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先通过课前微视频学习,完成图形计数问题。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课只是检查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问题进行巩固强化,在学生掌握了数图形的方法之后,进而拓展延伸,探究更高层次的知识,就是解决生活中的“握手问题”“车票问题”“比赛场次问题”。

2、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数学归纳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本节课我也是尝试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从简单入手——探究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旨在从能力和方法两个方面让孩子同样有所收获。

3、数学生活化,学有价值的数学。

新课程理念还强调课程生活化,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价值,体会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所以,我从身边的握手,车票,比赛入手进行设计。

(新课程理念还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下来我来分析一下学生情况。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并且在以前教学中也进行过数数的拓展,已经能够数出简单的图形的个数,但是不一定做
到按着一定的顺序来数。

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数图形的规律并用算式来计数,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发现数图形的规律,更不会用算式来计数。

更谈不上离开图形,上升到数学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我在设计中注意兼顾各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有层次、有梯度,促使学生积极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根据自己对设计理念的思考,结合学生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四、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发展推理能力,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3、积累有序思考及从简单入手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经历探索的过程,体验、发现数图形的学问。

2.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培养学生的归纳思
维能力。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在教法学法选择上,我进行了以下考虑。


五、教法学法。

1、说教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展开教学。

通过《课前预习任务单》与《课堂探究任务单》的设计以及对课堂有效调控,落实教师的有效引导,较好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运用引导发现法有助于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经历图形计数的完整过程,积累图形计数及解决问题的经验。

中思维得到发展。

2、说学法:学生学习知识是发现、创造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学习,组织学生在操作、观察、猜想、推理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四基”,提高“四能”。

六、教学流程。

(一)回忆视频,交流收获。

教学预设:通过回顾微视频,检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由于学生已有数图形经验,再结合微视频讲解,学生应该基本能按照顺序数或按照规律进行加法计算。

(二)自主探究,建构模型。

1.抛出问题,引发思考。

据了解今天到会的有21位老师,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多少次手呢?(一般遇到困难的时候怎么办呢?)
教学预设:这个问题引入主要是想激发学生思考,认知产生困难,引入转化,化难为易,化进为退。

2.拓展新知,探究算理。

(1)从简单入手画一画、数一数。

2人握手。

1次
3人握手。

3次
4人握手。

6次
21人握手。

?次
(2)再次从简单入手探究算法。

2人握手。

1次
3人握手。

3×2÷2=3次(重点引导为什么除以2)4人握手。

4×3÷2=6次
3.你发现了什么?
4.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1位老师,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多少次手呢?
教学预设: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在画图、
和两种规律计算中,比较,优化,掌握更为简便的解题策略。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车票设计问题。

(2)比赛场次问题。

教学预设:在学生掌握了握手问题的规律和解题策略之后,解决类似的问题,在练习中寻找联系,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拓展知识面。

(四)总结回顾,反思收获。

同学们:你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心情怎么样?
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教学预设:让学生在总结反思中回顾课堂所学,从知识、能力、情感多方面谈谈自己收获。

也为今后学习留下悬念。

七、板书设计。

我力求能突出本课重点,从简单入手,寻找规律,解决问题,这
一核心思想,同时也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简洁,明了之美。

对于本课教学重新建构,我是大胆的尝试,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