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宗概要 第一章 中观宗

合集下载

中观宗二谛略义(观空法师)

中观宗二谛略义(观空法师)

中观宗二谛略义观空法师造我们阅读佛经时,见到有些经中说生灭等有,有些经中又说生灭等无,因而容易产生一种疑问就是:有无二者原互相矛盾的,而佛为大智慧人,决不会有自语相违的过失,究竟要如何会通,才能把它统一起来呢?关于这个问题,在经论中已作正确的答复,如《中论·观四谛品》中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此颂显示:诸佛说法是随众生智慧大小不同,所说之法亦异,但说有、说无,皆就二谛体性分别而说,并不是在某一种体性上既说它为有、又说它为无,而是就世俗谛说生灭等有,就胜义谛说生灭等无,因此说有说无皆无自语相违的过失。

此义在《大智度论》中亦说:佛法中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

此中“有”字是指“缘起有”,不是指“自性有”;“无”与“无所有”是说“自性无”不是说“完全无”。

文字虽同,含义各异,因此对于经论中所说“有”与“无”的含义,应当依据经论的原意分析清楚,否则难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之误。

诸佛既依二谛说法,但二谛的体性如何,为什么要了解二谛,又用什么方法来了解二谛呢?在印度佛教中有部、经部、唯识、中观四宗对二谛的看法略有差别,就是中观宗的应成、自续二派亦有不同的见解,这也是佛学分宗研究的主要原因之一。

宗喀巴大师依据佛护、月称二位论师的教授造《中论疏》一部,其中关于二谛的阐述,尤为精要。

现在即从该疏中略录梗概来解答这几个问题。

一、略释二谛1、二谛是在什么上面分析的?二谛是在一切法上分析的,一切法就是二谛的所依,不是在一切法外有二谛,除了二谛也就没有一切法。

什么叫做“法”呢?梵语“达磨”,汉译为“法”,它有“任持自体”的意义,譬如水能保持湿性,火能保持热性等等,因此水火等事物就叫做法。

法的范围很大,即从微尘乃至涅盘等一切有为、无为都叫做法,由于它们能够任持各各的自体。

要之,凡是有的都叫做法,如色声等;凡是没有的都不能叫做法,如龟毛、兔角等,由于龟身本无毛,兔头亦无角故。

中观思考题及答案

中观思考题及答案

中观思考题及答案1、请解释“中观庄严论”。

[1-3]答:所谓的“中观”,有文字中观、基中观、道中观、果中观;或者将其解释为“般若波罗蜜多”。

“庄严”,有自性庄严、装饰庄严、开显庄严几种。

中观远离一切戏论的本来意义,就是自性庄严;对此本来意义,通过各种推理进行严饰,叫做装饰庄严;中观原有的、隐藏的意义,通过不同的教证、理证开发出来,叫做开显庄严。

具足断除人们相续中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以及从轮回中获得救护两种作用的善说,则被称之为“论”。

这就是所谓的“中观庄严论”的含义。

2、藏传佛教当中,顶礼句分为哪四种?师君三尊又是指什么?[9.10]答:藏传佛教当中有四种顶礼方式:1直接明说的顶礼句,2诸佛菩萨护持我、救护我,3愿诸佛菩萨战胜一切违缘的顶礼句,4诸佛菩萨赐予我吉祥的顶礼句。

在藏传历史上,莲花生大师、国王赤松德赞、菩提萨埵,被称作师君三尊。

菩提萨埵和莲花生大师分别是亲教师和轨范师,所以用“师”字代替;“君”是国王的意思。

这三者在藏传历史上,是对整个佛教贡献最大、加持最大的三位上师。

3、麦彭仁波切撰著本论的目的是什么?[3]答:麦彭仁波切撰写这部论典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他的上师欢喜,所以本论也叫做《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

第二课2、什么叫做著论五本?[21-24]答:著论五本,即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全论内容、有何必要。

3、哪些经续中对本论作者静命论师作了授记?是如何授记的?[25-27]答:《文殊根本续》及《楞伽经》中作了授记。

《文殊根本续》:“本师教典于人间,末时世界衰落际,精勤持戒王相者,必定无疑现于世。

”间接来讲,也可以说是对静命论师的一种授记。

《楞伽经》中指出:在未来之时,当外道的邪见纷纷涌现之时,犹如对治般的高僧大德将会出世。

此经云:“此后未来时,导师名智慧,开显五所知,大勇士现世。

”“智慧”实际上是静命论师的别名。

第三课4、请说明本论作者在印度、藏地以及开创宗派方面的超群智慧。

[33]答:正如古大德所说:静命论师对于自宗和他宗都已通达无碍,并且亲见文殊菩萨,在其纯净无垢的莲蕊足下恭敬顶戴。

附录一 中观应成派的八种殊胜正见

附录一 中观应成派的八种殊胜正见

附录一中观应成派的八种殊胜正见除顺世论外,印度所有的哲学流派都相信并进求解脱。

就中观派的见地而言,龙树论师一直反对印度内外道本有的有关解脱的玄学意见,不设定自己的宗义(立场),主张一切法都是假安立的,以“无自性而有作用”及“无自性的因果联络”的正见为解脱,破除一切法堪忍(分析不破)的独立自性,清理断、常两类恶见。

他以《根本中观论》、《空七十论》、《六十正理论》、《回诤论》、《广破经与广破论》、《亲友书(为禅陀伽王说法要偈)》、《宝行王正论》等著作,展开自宗的正理聚,此为第一时期,中观自宗根本没有自他宗“派”的概念,此时的龙树、提婆、罗睺罗跋陀罗等人被称作“总集派中观论师”;第二个中观兴盛时期是由佛护、清辨等论师的弘法而开始的。

虽然他们被称作“分集派中观论师”,但佛护论师所立的俱缘派与清辨论师的自起派也还不是两个成形的宗派;第三个中观兴盛期,是由月称、寂天、智藏、寂护、莲花戒、师子贤、阿底峡等尊者的弘法而开始的,他们是已有自宗建树的“分集派中观论师”,如月称论师的中观应成派与智藏、寂护、莲花戒等论师所立自续派,都是已成形而有四理论、五理论的派系。

月称论师遵循龙树论师“不立自宗义”的宗法,在各派系已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弘法需要,以四种应成理论(亦称为“四种不共应成因”)完整安置了自宗无所立的宗法体系,称为“中观应成派”,成立了八种殊胜正见(《入中论善显密意疏》谓之中观八大难题——dka'ba'ignadchenpobrgyde'八大难处)大不同于诸宗派,现简述如下:一、不许有阿赖耶识渥德尔(A·K·Warder)在《印度佛教史》中言:“关于经文是否‘了义的’,意义是否表现出来了,是否是确定的……中观派所采取的是非常不同的观点,所以月称主张:关于阿赖耶识的说法,根本是不了义的——这个术语不过是性空的假名,聊且用来概括佛陀心中的究竟意义,以便帮助智能有限、习惯于其他想法的那些人;它可以与在其他说法中所用的‘人、我’这些名词作比较。

三论宗大意

三论宗大意

第二章 此宗之教判
华严玄谈,承慧苑刊定记之说,言罗什三藏有一音教刊,至嘉祥大师,在新三论,依涅槃经及智度地持正观等论,立二藏,又依法华经信解品,立三轮。以判释释迦如来.一代之教法。言三轮者,一根本法轮,华严经也。佛始成正觉华严会之说法,纯为菩萨开一因一果法门。二枝末法轮,小乘诸经乃至方等般若诸大乘经也。薄福钝根之机类,不堪闻一因一果,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三摄未归本法轮,法华经也。四十余年,说三乘教,至法华会,始得会彼三乘,归于一道;如中论疏云:十方诸佛及释迦一化,凡有三轮。一根本法轮,谓一乘教也。二枝末法轮之教,众生不堪闻一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三从一起,故称枝末也。三摄末归本,会彼三乘,同归一极,此之三门,无教不收,无理不摄。
言二藏者,一声闻藏,即小乘教。二菩萨藏,即大乘教。二藏非于三轮外有别体,不过简别赴大机之菩萨,称赴小机之教法曰声闻藏而已;如法华游意云:佛教虽复尘沙,今以二意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为大乘,而佛灭度后,结集法藏人,摄佛一切时说小乘,名声闻藏。一切时说大乘者,名菩萨藏,即大小义分,浅深教别也。
如前所述,此宗以为二谛唯是教门,不关境理,然亦有转侧适缘约理说二谛者,如罗什已下三代间及清辨智光等是也。
第二章 八不正观
此宗以二谛总摄一切佛法,然二谛由八不而正。不悟八不,即不识二谛。不识二谛,即二慧不生。二慧不生,即有爱见烦恼,以烦恼故,即便有业,以有业故,即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故龙树论师承璎珞经佛母品又涅槃经师子吼品所说,标八不于中论初之归敬颂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以示此论全篇之要旨。此颂首二句,蕃释灯梵四本,皆作不灭不生不断不常。无畏释云:顺结颂故,破有执故,先说不灭;又蕃本意译此颂云:由正觉者说缘起不灭等,息戏论而寂灭,是诸说法者中胜,今此归敬彼。又智度论云:如说诸法相偈,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因缘生法,灭诸戏论。又云:观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非有非无。盖生灭常断一异来去八事四对者,诸法之假相,而众生执为真实,堕于无因邪因断常等邪见中,故龙树论师说一切法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因缘合而法生,生若实有,则不应藉因缘,既藉因缘而生,即非实有,故不生。因缘离而法灭,先已无生,何得有灭,故不灭;既藉因缘,故不常。先有今无曰断,既非先有,何得有断,故不断。因果不同,能所二义,故不一。因是果之因,果是因之果,无有二体。故不异。果不从外来,故不来,亦不从内出,故不出。中论更举世间现见之谷芽等,以显释八不;谓离劫初谷,今谷不可得,故不生。若劫初谷灭,今不应有谷,故不灭。如谷芽时,种则变坏,故不常。从谷有芽,从芽有茎叶等,故不断。谷不作芽,芽不作谷,故不一。芽名谷芽,不说树芽,故不异。不见谷从余处来,如鸟来栖树,故不来。不见芽从谷出,如蛇从穴出,故不出。次嘉祥法师于八不十门义中,以八不正二谛。兹依中论疏及大乘玄论等,略述如下:

八宗族庭

八宗族庭
三论宗祖庭
以《中论》(《中观论》)、《百论》、《十二 中论》 《中观论》 、 百论》 门论》三部论为依据,故称三论宗。 门论》三部论为依据,故称三论宗。又因为强 调诸法性空,又称法性宗。此宗初祖龙树, 调诸法性空,又称法性宗。此宗初祖龙树,所 中论偈》 著《中论偈》,从多方面发挥宇宙万法当体性 空而无碍于缘起的中道之理,又著有《 空而无碍于缘起的中道之理,又著有《十二门 以十二门解释一切有为、 论》,以十二门解释一切有为、无为诸法皆空 之义。龙树弟子提婆, 百论》 之义。龙树弟子提婆,著《百论》,驳斥一切 有所得的邪见邪执。 有所得的邪见邪执
大明寺
• 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区 西北郊蜀冈风景区之 中峰,是集佛教庙宇、 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 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大明寺古有扬州第一 名胜之说。大明初建 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 年间(457-464),故 称“大明寺”
密宗祖庭 密宗
密宗,又称为真言宗、金刚顶宗、 密宗,又称为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 真言宗 密乘、金刚乘。综合各国的传承, 宗、秘密乘、金刚乘。综合各国的传承,统 称为"密教 。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 称为 密教"。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 密教 畏、金刚智、不空等祖师传入中国,从此修 金刚智、不空等祖师传入中国, 等祖师传入中国 习传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经》 习传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经》、《金 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 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 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 灌顶, 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 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密宗,又称为真言宗、金刚顶宗、 密宗,又称为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 秘密乘、金刚乘。综合各国的传承, 宗、秘密乘、金刚乘。综合各国的传承,统 称为"密教 密教"。 称为 密教 。

汉传佛教大乘有哪8大宗派~最大的宗派竟然是它!

汉传佛教大乘有哪8大宗派~最大的宗派竟然是它!

汉传佛教大乘有哪8大宗派~最大的宗派竟然是它!按一般的说话,汉传佛教大乘有八大宗派:唯识、三论、天台、华严、禅、净土、律、密。

汉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体,以成佛为目的,所有宗派围绕这个目的行进。

日本佛教跟中国汉传佛教有一些特征很像,都是虽然宗派林立,但都以一宗为大而浸润各派,日本的这一派是真言宗,而在中国汉传佛教的这一派则是净土宗。

净土宗在汉传佛教的实际影响多大?当今汉传佛教体系除了极个别的禅宗道场外,几乎全部的宗派、寺院、僧侣的实际修行方法其实还是念佛。

直接来自印度的有两宗—唯识、三论。

两派情形很类似,都是根正苗红的印度固有的派系,也都只是传承了各自体系的很小一部分,实际创始人也都是当时的大学者兼大译师,风格上都继承了印度佛教重逻辑的特点,都是主张通过遣除我法二执而证菩提,三论宗往诸法性空的方向深入,唯识宗往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方向深入。

正好是两个方向。

但是偏偏中国人其实骨子里不喜欢太过于复杂的理论和逻辑推测,导致两派都相继传承断绝。

后来民国虽然一度“复兴”,但是似乎只是后人继续研究前人留下的经论而已,但这两派从前都是有教理匹配的观法的,比如唯识就有“五重唯识观”,而这部分却没有能复兴起来,那这就好比一个人不会炒菜,就是把能前人的菜谱背下来肚子也不会饱的嘛。

但这两派所代表的唯识、中观仍是印度大乘佛教的精华,只是作为汉传佛教的一个具体修行宗派,恐怕就多有不足了。

实际上两派是失传了。

现今虽还有人研究但已经难称为一宗了。

律宗,本来戒律是一切宗派共同的,但中国佛教转型为大乘佛教时大乘律没及时传入,于是创派人道宣律师便从大乘的角度重新解释了本属小乘的《四分律》,见地上持唯识宗的见地,修行上以严格持守戒律为行持。

天台、华严,同样是中国才有的特色中派,同样是立足于一部被认为最究竟的经典发挥其深意,创派的年代同样是盛世,创派者同样是非常有个人魅力的大师级人物且都当过国师。

同样很擅长把经文的深意以接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解释,同样创出一套划分佛教的标准并把自己的教派奉为最上等,也都在当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中国佛教大乘八宗

中国佛教大乘八宗

中国佛教大乘八宗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译讲学、从萌芽到成熟的阶段,当时的派别就有十一种;直到唐代才正式形成宗派,计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又有史家将小乘的俱舍归入法相宗,成实归入空宗,故一般只提八宗。

大乘八宗,其中慈恩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多偏于教理的发挥、解说;禅宗、密宗、净土宗、律宗,主在行持,重在讲行,教理方面就不如前面四宗广繁。

在历史上又将禅宗称为宗下、宗通,将经教称为教下、说通。

现将各宗派分别介绍如下:禅宗:又称佛心宗、达摩宗、无门宗。

以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传承,以心印心、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指以菩提达摩为东土初祖,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见性成佛”之大乘宗派。

该宗所依经典,先是《楞伽经》,后《金刚经》、《少室六门》、《六祖坛经》为其根本典籍。

达摩二人四行观算是修行总要,中国自古以专意坐禅者之系统为禅宗,兼含天台、三论二系,而不限于达摩宗;唐中叶以降,达摩宗兴盛,禅宗遂专指达摩宗而言。

慈恩宗:又名法相宗、唯识宗。

讲法相唯识,主要经典为《华严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

三论宗:又名空宗、无相宗、中观宗。

讲般若,讲空。

依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菩萨的《百论》等立宗。

天台宗:又名法华宗。

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槃经》为扶疏,《大品般若经》为观法。

慧思禅师弟子智顗大师创立天台宗,他的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是该宗的根本典籍。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

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

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

律宗: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

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

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

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净土宗:以普贤菩萨为始祖,主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因其中国初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

中国佛教八宗祖庭

中国佛教八宗祖庭

八宗祖庭是指中国佛教八个主要宗派的创始者各自开创或住过的寺院,他们分别为:中国佛教祖庭是洛阳白马寺天台宗——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三论宗——陕西省户县草堂寺,江苏省南京市郊栖霞山栖霞寺慈恩宗——陕西西安的慈恩寺,即大雁塔和陕西长安县的兴教寺华严宗——陕西长安县的华严寺和陕西户县的草堂寺律宗——西安终南山净业寺江苏扬州的大明寺,唐朝鉴真和尚曾在此寺。

现在寺内建筑是参照唐代建筑风格设计的密宗——陕西西安的大兴善寺和青龙寺净土宗——陕西长安县的香积寺、江西庐山的东林寺、山西交城西北石壁谷中的玄中寺禅宗——湖北黄梅五祖寺,河南嵩山少林寺,禅宗派系众多,祖庭多达十几处,居各派之首。

如河南登封少林寺、安徽潜山的山谷寺、湖北黄梅的四组寺、浙江宁波的天童寺、江苏南京的清凉寺、江苏苏州的虎丘山等等。

广东韶关的南华禅寺等等。

天台宗祖庭天台宗发源于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城北。

天台山群峰争秀,奇峭多姿。

东晋以来名僧支道林、昙光、竺县道曾在此山中修习禅定。

天台宗初祖慧文在河北,三祖慧思住湖南南岳。

相传三祖智凯于南朗陈太建年间入天台,这里建草庵讲经十年,创立了天台宗。

国清寺是隋代古刹,为智者大师开创教义之地。

隋梅、隋塔、七佛塔、寒拾亭、丰干桥皆是朝山者拜谒的胜迹。

天台山真觉寺有智者大师塔院。

高明寺为智者道场之一。

华峰顶下善兴寺传为智者拜经处。

湖北的玉泉寺也是天台宗的祖庭,智凯曾在此寺讲经。

三论宗祖庭栖霞寺位于南京东北的摄山上。

三论宗初祖僧朗、二祖僧、三祖法朗相继此寺。

三论宗实际创始人吉藏在这里完成三论的注疏,创立了三论宗。

南朝在寺后凿千佛岩。

隋代在寺旁建舍利塔。

唐代增建琳宫梵宇49座,极为壮观。

与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天台国清寺齐名,合称“四大丛林”。

法相唯识宗祖庭慈恩寺在西安城南,这里曾是玄奘译经处,玄奘死后弟子窥基继住此寺,所以又称法相唯识宗为慈思宗。

西安东南长安县的少陵原畔的兴教寺,是玄奘的遗骨迁葬地。

唐肃宗李亨为表彰玄奘及弟子的坚韧不拔的弘道精神,特题塔额“兴教”二字,从此就名为“兴教寺”。

汉地佛教八宗祖庭PPT课件

汉地佛教八宗祖庭PPT课件

.
11
.
12
.
13
舍利
.
14
白马寺
•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 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 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 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 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 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 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 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 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宝鸡法门寺地宫其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
汉地佛教八宗祖庭
.
1
?何为祖庭
中国佛教宗派的先驱者、 创始人和重要继承人被称为 祖师,他们居住或葬身的寺 院叫做祖庭。
.
15
白马寺
.
16
白马寺
.
17
许愿井
.
18
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
.
19
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
• 甘丹寺 • 哲蚌寺 拉萨三大寺 • 色拉寺 • 扎什伦布寺 • 拉卜楞寺 • 塔尔寺
.
20
甘丹寺
.
21
哲蚌寺
.
22
.
23
色拉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4
.
2
佛教八宗祖庭有哪八宗
天台宗
三论宗
华严宗
法相唯识宗
律宗
密宗
净土宗
禅宗
.
3
汉地佛教八宗祖庭
八宗祖庭是指中国佛教八个主要宗派的创始者各 自开创或住过的寺院,他们分别为:

佛教宗派

佛教宗派

佛教十大宗派俱舍、成实为小乘,禅、密、律、净、华严、三论、唯识、天台为大乘。

大乘八宗的特色可以用四句话涵盖之:“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可以从源流..和法门..这两个切入点进行探究:禅宗因菩提达摩东来,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精要,以“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由此衣钵相传,心法相付,传法于二祖慧可。

经僧璨、道信、弘忍而至六祖惠能,以顿悟禅大弘于南方,形成“一花开五叶”、“五家七宗”的辉煌时期。

净土宗因庐山慧远大师结社念佛,后经昙鸾、善导、少康等祖师的提倡,形成一大宗派,主张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后以三经一论发展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念佛法门,广受古今佛教大众欢迎,至今仍盛行于北传佛教各个国家,各个阶层。

密宗因善无畏、金刚智来到中国,在八世纪初才成立宗派,注重身、口、意三密相应,对于仪规、观想、结印、持咒,特别重视。

提倡修四加行来加速成就,或求得当生成佛,因而也盛行于各地。

律宗至南山道宣律师发扬《四分律》,以大乘教义解释小乘律典,完成“南山五大部”,依据戒律精神,阐述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尤其戒体至为重要,提倡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以戒为师,在受持各种戒法与日常修持上,统摄其他各宗各派。

华严宗由盛唐贤首法藏国师大成其体系,阐扬法界缘起,重重无尽、圆融无碍的六相、十玄思想,说明佛陀在海印三昧中所呈现的一真法界相状,称为性起法门。

天台宗以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思想为中心,由智顗大师大成天台判教体系,成为我国佛教思想发展史上,最有特色的贡献。

同时又在一心、十法界、百界千如的思想上,开展出性具思想,正好与华严宗的性起思想相对。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因玄奘大师翻译印度瑜伽系统的经论,门人窥基大力阐扬万法唯识的思想,大成唯识宗。

唯识学可说是佛教的心理学,对于心识有深入的分析,阿赖耶识种子如瀑流,由此说明生命的流转、轮回业报的力量以及解脱的根本,主张一切万法皆由阿赖耶识缘起。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佛祖之要。

教观而已矣。

观非教不正。

教非观不传。

有教无观则罔。

有观无教则殆。

然统论时教。

大纲有八。

依教设观。

数亦略同。

八教者。

一顿。

二渐。

三秘密。

四不定。

名为化仪四教。

如世药方。

五三藏。

六通。

七别。

八圆。

名为化法四教。

如世药味。

当知顿等所用。

总不出藏等四味。

藏以析空为观。

通以体空为观。

别以次第为观。

圆以一心为观。

四观各用十法成乘。

能运行人至涅盘地。

藏通二种教观。

运至真谛涅盘。

别圆二种教观运至中谛大般涅盘。

藏通别三。

皆名为权。

唯圆教观。

乃名真实。

就圆观中。

复有三类。

一顿。

二渐。

三不定也。

为实施权。

则权含于实。

开权显实。

则实融于权。

良由众生根性不一。

致使如来巧说不同。

且约一代。

略判五时。

一华严时。

正说圆教。

兼说别教。

约化仪名顿。

二阿含时。

但说三藏教。

约化仪名渐初。

三方等时。

对三藏教半字生灭门。

说通别圆教满字不生不灭门。

约化仪名渐中。

四般若时。

带通别二权理。

正说圆教实理。

约化仪名渐后。

五法华涅盘时。

法华开三藏通别之权。

唯显圆教之实。

深明如来设教之始终。

具发如来本迹之广远。

约化仪名会渐归顿。

亦名非顿非渐。

涅盘重为未入实者。

广谈常住。

又为末世根钝。

重扶三权。

是以追说四教。

追泯四教。

约化仪亦名非顿非渐。

而秘密不定二种化仪。

遍于前之四时。

唯法华是显露。

故非秘密。

是决定。

故非不定。

然此五时。

有别有通。

故须以别定通。

摄通入别。

方使教观咸悉不滥。

今先示五时八教图。

次申通别五时论。

五时八教权实总图【通别五时论(最宜先知)】法华玄义云。

夫五味半满。

论别。

别有齐限。

论通。

通于初后。

章安尊者云。

人言第二时。

十二年中说三乘别教。

若尔。

过十二年。

有宜闻四谛十二因缘六度。

岂可不说。

若说。

则三乘不止在十二年中。

若不说。

则一段在后宜闻者。

佛岂可不化也。

定无此理。

经言。

为声闻说四谛乃至说六度。

不止十二年。

盖一代中随宜闻者即说耳。

如四阿含五部律。

是为声闻说。

乃讫于圣灭。

即是其事。

何得言小乘悉十二年中也。

人言第三时。

宗义建立

宗义建立

至尊妙音却吉嘉谦撰著【宗义建立】礼敬与上师体性无异之怙主文殊至尊圣众。

此中,劝说【宗义建立】,分三:定义、差别、个别释义。

甲一、定义承许三宝为真正皈依处,除此,不主张其余皈依处之宣说宗义补特伽罗,彼即内道(佛教)宣说宗义补特伽罗之定义。

甲二、区分。

分四: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宗、说无体性宗(中观宗)。

初二宗,又称为:说实事宗(有部、经部)。

甲三、个别释义分四: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宗、说无体性宗(中观宗)。

乙一、毗婆沙宗。

分七:定义、差别、释名、对境主张、有境主张、无我主张、地道建立。

丙一、定义不承许自证分且主张外境谛实存在之劣乘宣说宗义补特伽罗,彼即毗婆沙宗定义。

丙二、区分。

分三:迦湿弥罗毗婆沙宗、日下毗婆沙宗、中原(摩竭陀罗)毗婆沙宗。

丙三、释名若问:何以称之为“毗婆沙宗”?谓凡遵循“大毗婆沙论”而说宗义者即如此称呼;或分别宣说三世实有者,即称毗婆沙宗。

丙四、对境主张“有作用”是事物的定义。

事物、有、所知等是同义词。

彼又分二:常之事物、无常之事物。

初者,如无为虚空、择灭、非择灭。

次者,如生起、造作、无常。

事物亦分二:世俗谛、胜义谛。

初者,指被破坏,或以智慧分析成各个支分时,即舍弃本来执取心之法,是世俗谛定义。

其事例,如瓶、毯。

瓶子被敲碎,即舍弃本来执取的心;或将毛毯的织线一一抽掉,即舍弃本来执取的心。

次者,不论被破坏,或以智慧分析后,不舍弃本来执取心之法,即胜义谛定义。

其事例,如无方分极微尘、无时分之识、无为法等。

《俱舍论》云:“或坏或慧析,彼心不复存,瓶水世俗有,胜义余另有。

”如言,主张三世实有,瓶子有瓶子之过去时,瓶子亦有瓶子之未来时。

丙五、有境主张仅五蕴的聚合,即补特伽罗定义;又主张意识是补特伽罗之事例。

知,分二:量与非量。

量,分二:现量与比量。

现量,分三:根现量、意现量与瑜伽现量。

识不周遍根现量,如眼根现量故。

瑜伽现量,分二:现证补特伽罗无我之瑜伽现量,与现证微细无常之瑜伽现量。

现证补特伽罗无我之瑜伽现量,亦分二:通达补特伽罗空掉常、一、自在之瑜伽现量,与通达空掉独立、实有补特伽罗之瑜伽现量。

中观他空思想要论

中观他空思想要论

22在这里要了解大乘了义中观自性,总示教派差别,认识中观的建立,清除他分别边,首先要了解他部外道的观点是离解脱道,本派佛教主张与解脱道相关联。

外道教派虽然不承认有解脱道,但是在有关善趣增上生法方面,顺世派从“无”见谤果,意在说明障碍法上没有清净善趣道;数论派、裸体派、随行本尊殊胜派、静虑派主张有善趣道。

他们认为,弃罪修善,生为人和欲界天,修四静虑,生于色界,修无色界四定,生于无色界。

关于外道各派主张无解脱道的原因,是所谓“补特伽罗我执”,是不能抛弃执我之心。

所以,外道各派认为无解脱道。

各派都认为,在从无始轮回相续而来的坚固执我心上,我遍一切处,即立“有”。

修其义,我执没有其他对治,所以,不能舍弃我执。

我执又是产生其他一切烦恼之常,了解此生和欲界为苦,色等一切粗法不谛实,欲小知足,修习慈悲和敌我平等性的平等,四根本堕罪等也有见修善行,所以,承认有善趣道。

佛教主要分四大派别,即分别说部、经部、唯识派(瑜伽行派)、中观派。

其中的前两部属于小乘佛教声闻部,后两派属于大乘佛教。

把这些派别区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是根据小乘藏为究竟佛语和大乘至言藏为究竟佛语分的。

一般所说的小乘和大乘是指小乘教派和大乘教派。

关于补特伽罗归于大乘佛教或大乘佛教观点的问题上,各教派的意见很不一致。

《大乘道意乐加行续》说,“生是大乘”。

《小乘意乐加行续》说:“生为小乘”。

如果任何续中未生前两者,如何读诵经典?如何记忆经义?如何开创教派?补特伽罗非大乘师,补特伽罗亦非小乘师。

有些人虽然属于大乘教派,却入小乘;有些人虽宗小乘教派,却入大乘道。

两者亦有大乘师,也有小乘,又有许多持教派而不入道者,入道之人无教派是根本不可能的。

说一切有部认为,心、心所、色境等十非有生灭等,行、虚空等三无为法及未来诸法从各自位成为实体,主张实有各分。

粗法和常住法没有谛实,从境、根谛生识,谓“现见眼色。

”迦湿弥罗分别说善派认为,一切有为法刹那灭是无常,补特伽罗我除了心所立外,『中观他空思想』要论23没有实体。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麦彭仁波切(一)空性:初学者依靠离一多因等进行观察时,如果思维瓶子等了不可得的意义,则在未经观察的侧面存在,而一经观察则不存在,以思索这一实相的现空轮番方式显现空性境界。

(二)双运:当时,通过思维它的单空也不成立或者本为空性的同时即是显现的道理,从而对如水月般“现即是空、空即是现”生起殊胜定解。

尔时,现出缘起性空无违的境界或者称为通达现空双运。

(三)离戏:彼时显现、空性这两者虽然在词句表达的方式中异体存在但就本体而言丝毫也不可分割,对此无二无别的道理生起定解,破基显现与所破空性结合起来而执著的妄念自可消逝,现出远离破立而能自然安住的离戏相。

(四)等性:对于这样的离戏长久串习,从而观待有法的法性各自分开的偏袒所缘之行境得以清净后,对诸法自性等性生起殊胜定解而趋至究竟。

如是空性、双运、离戏、等性即是中观的四步境界,依靠逐步修习前前而对后后之理生起定解。

这些是极为关键的殊胜窍诀要点。

---麦彭仁波切--中观的“不破显现”在说“不破显现”之时,千万不要理解成自性不空的显现另外存在。

譬如,水月正在显现即是空性,而抛开显现后另外一个空性是绝不存在的。

同样,空性也不需要理解成毫无显现之义,假设连显现也不存在,则它的空性也杳无踪影。

因而,空性与显现二者相互之间一者无有,则另一者不可能存在,一者存在,另一者必定存在。

存在的方式既不是像黑白线搓在一起那样各自分开存在,也不是像排除一者后另一者才接踵而至那样轮番交替,而凡是空性决定为显现,凡是显现决定为空性。

如果对这两者永远无合无离的本相生起了即使千佛遮破也不退转的诚信,则证明对中观论典的闻思观察已臻究竟。

从此以后,无论认真修行显密任何道,都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麦彭仁波切--•纽多2007-04-04 20:33:28[举报]在二取习气未断的当下,显现断然是相似有的.但在佛智之中,随顺二取的颠倒显现是断然无的,因为已经解脱于空明本基之中.此就是说,梦是有的,对做梦的人来说,不可将梦断灭成空.再则,对于梦醒来者,梦是决定无的.对于圣智的量,他认识到"空性",但是对于"不空"的有情,所以要用"不空"的话来逐渐导引.•水月道人2007-04-04 22:43:35[举报]佛智之中虽已经清净了二取的颠倒习气显现,然身智任运不灭与本净无生为唯一之明点性,即使解脱于本净地,然自性光明与大悲周遍之觉性妙力何曾断灭?此究竟显现如何遮破?因与本体一味故。

华严宗大意

华严宗大意

华严宗大意黄忏华居士编述第一篇绪论第二篇此宗之教义第三篇此宗之行果华严宗大意第一篇绪论第一章此宗之名称及其略史此宗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为一宗正依之根本圣典,以建立义理显示旨归,故名华严宗。

又以此宗观门教相,至贤首大师法藏而圆备,故以贤首名宗。

又名法界宗,以明法界自在无碍法门故。

佛典称释迦牟尼佛成道第二七日,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深位菩萨,说圆满修多罗,即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也。

佛灭度后七百年,南天竺国龙树菩萨,往龙宫中,见此华严经有三本,其上中二本,并非凡力所持,乃诵下本十万偈四十八品而出,流传人间。

东晋义熙年中,佛陀跋陀罗三藏,翻译下本十万偈中前分三万六千偈为六十卷,是为旧经。

次唐武后时,实叉难陀三藏,翻译前分四万五千偈为八十卷,是为新经。

次唐德宗贞元年中,般若三藏,别译入法界一品为四十卷。

此经自佛陀跋陀罗三藏翻译以来,早经敷畅。

然至陈惰之间,杜顺禅师,总括华严奥旨,作法界观一卷,又作五教止观一卷,始定一完之基础,是为东土华严初祖,其弟子至相大师智俨,通华严十地中大相义,作华严略疏五卷,后人称为搜玄记,并作十玄门五十要问答孔目章,以申其义,是为第三祖。

至第三祖法藏,承搜玄之后,作探玄记二十卷,又尝同译八十华严。

复造章疏二十余部,大成一宗之教义。

贤首殁后,静法慧苑,背师说,作刊定记三十卷。

嗣清凉大师澄观出,作大疏及演义钞,会释静法之破斥,恢复华严之正统,是为第四祖。

次圭峰大师宗密,祖述清凉,盛弘此宗,后人称为华严第五祖。

唐季遭会昌之厄,此宗遗风扫地。

至宋长水子浚及其弟子晋水净源等,出而保存之,余绪赖以不坠。

明初别峰麓亭等,大阐华严宗旨。

传及明季,有续法法师,若贤首五教仪详注等。

清代有通理法师,著五教仪开蒙增注等,尚承流未泯也。

第二章此宗之教判此宗以五教十宗,判释释迦如来一代之教法。

如华严教义章云:初就法分教,教类有五。

后以理开宗,宗乃有十。

就法分教者,就所诠之法义,分能诠之教相为五类,非依年月说时之次第。

《入中论自释》—?破他生

《入中论自释》—?破他生

《入中论自释》—破他生上次学习了观察万法的一个关键,就是观察万法的“生”。

因为我们就是把显现在眼前的一切万法当做了真实存在,被它们影响和困扰。

通常当万法显现时,我们就认为有真实的“法(人事物)”产生了,所以我们就从这个产生的地方观察,看看万法在显现时,到底有没有真实的“法”产生,这就是观察诸法的“生”。

万法一共有四种生的方式: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

我们要做的是对这四种生做观察,如果发现都不成立,就说明当万法显现时,并不是真的有什么“法”产生了,或者说我们认为的“生”不是真实的产生,实际情况是无生,我们看到的“一切万法”以及“万法的生”都是幻觉,于是就知道身心内外的一切诸法都是如梦如幻,并没有什么东西能伤害到我们。

上次破的是“自生”,就是认为“一个法是由自己生的(自己生了自己)”,比如芽由种子生,芽和种子是一个东西(一体);或者一个人是由一个细胞长成的,这个长成的人就是原来那个细胞。

这就是自生的观点。

破的关键是抓住“自”和“生”的矛盾,既然是“自”,前后的因和果就应该是一个东西(否则就不叫“自”了),而“生”的含义是前后的因和果是不同的东西(否则就不叫“生”了),所以自生是矛盾。

不观察时,我们觉得“自生”的观点也很有道理,比如通常我们会认为“一个人是由一个细胞长成的,这个人就是原来那个细胞”,一观察才发现问题,既然是原来那个细胞就不可能有变化,怎么会长大成人呢?如果“细胞”是“自”,那么只要它一有变化就不再是原来的它了,就不能说是“自”了,所以就知道“自生”不合理,一个东西不可能生出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东西来。

这里需要知道,因为我们都认为一切法是实有(真实存在)的,所以基于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首先假设一切法是实有的,然后再观察假如一切法实有,是否能成立某种“生”,假如有某种“生”成立,那也可以说明万法的确实有,假如任何一种“生”都不成立,那就说明我们的“实有”观念有问题,说明一切法不是实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宗概要第一章中观宗第一章中观宗第一节略史中观宗是在印度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的一派,传到中国来成为三论师或三论宗。

约当佛灭后第七百年时,就是中国东汉中叶,公元二世纪初,龙树菩萨最初在印度依据大乘诸经,特别是《般若经》,建立了中观学派。

“中”是中道。

“观”是观智。

这派哲学要求每人运用智慧于一切事物中,从两个敌对方面来观察中道,体认中道,所以称为中观。

所以称为中道有四种含义:一是对偏中,因为大小乘学人有种种断常等偏执。

为对此偏执,所以要显示中道。

二是尽偏中,大小乘学人如除尽一切断常等偏执,中道自然显现。

三绝待中,中是与偏相待的,偏病若除,也就无所谓中了。

此中道本非偏非中,而为众生强名为中。

四成假中,说非有非无之中正是为成立有无之所以然,所以立中正是为了成假。

中观宗的基本思想是缘起性空,缘起和性空是事物的两个敌对方面。

所谓缘起,是说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在内,都是由内在的因和外在的缘和合而生,所谓性空,是说一切事物没有永恒的,不变的事物本体。

因和缘是变化不停的,因此事物也是刹那生灭不住的。

透过缘起的现象来观察事物的本体,这只是一切言说所不能表达、一切思维所不能考虑的空性而已。

缘起的道理是“俗谛”,性空的道理是“真谛”。

体会俗谛的智慧是“权智”,体会真谛的智慧是“实智”。

中观宗就是叫人以二智运用二谛的方法而观察中道。

龙树所建立的中观学派,经其弟子数传以后,发展为佛护(公元470--540)的应成派和清辩(公元490--570)的自续派。

“应成”和“自续”都是指这两派在敌对辩论时采用因明方法的特征。

中观学派的思想是随着佛教开始传来时,首先传人中国的。

最初是支娄迦谶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179)译出《道行般若经》十卷,以后其再传弟子支谦又于孙吴再译为《大明度无极经》四卷,康僧会与之同时,也在孙吴三译为《吴品经》五卷。

于是空虚无为的理论得到知识界的推崇。

曹魏时朱士行便由于讲说《道行》,叹其译理不尽,誓志捐身,往西域求取大品。

至西晋竺法护于太始八年(272)间译出《新道行经》十卷。

太康七年(286)译出《光赞般若》(大品)十五卷。

朱士行从于阗求得的大品也于惠帝元康元年(292)由无罗叉和竺叔兰共译为《放光般若》三十卷。

于是读诵、讲说、书写无不以般若经为宗。

但是其时佛法未畅,真理尚昧。

讲般若者在东晋时有六家七宗之殊,支敏度的心无宗以为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主张空心不空境。

支道林的即色宗,以为“色不自色”,“即色而空”,以为概念不符于本质。

于道邃的缘会宗,以为“缘会故有,缘散故无”,是强调缘起生灭的道理。

于法开的识含宗,以为“有皆于梦中所见”,“倒惑谢灭,三界都空”,强调了迷悟的区别。

释道安的本无宗,主张“一切诸法本性空寂”,主张即有而空。

竺法汰的玄妙宗,一名本无异宗,以为“未有色法,先有于无,故从无出有”,主张无在有先,有在无后。

竺道壹的幻化宗,主张“诸法如幻”、“心神不空”,主张心神为真谛。

七宗之中以释道安为善得经旨,余宗各有所偏。

自东汉以至东晋之末,这二百年间是般若师的时期。

自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三年(401)到长安,先后译出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和提婆的《百论》以及其他重要经典,而后有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命家的三论师。

罗什门下有四圣(僧肇、道生、道融、僧睿)、十哲(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昙影、慧严、慧观、僧碧、道常、道标)之誉。

十哲之中僧肇、僧睿、僧碧是弘化长安;道生、慧严、慧观是敷教建业;昙影、道标栖隐山岩;道融讲说彭城。

当时的理论基础虽以二谛为宗,但所讨论多偏重于真谛,如关于法性、实相、法身的理论,兼及于涅檠、佛性等。

都是各抒独特之见,未有统一的体系。

至于名数的解释,多依《成实》,或采数论(《阿毗昙心论》)。

这种风气贯彻于宋齐乃至梁代。

在此一百年间是三论师的时期。

当刘宋末年有辽东人法度由北方来到建业。

明僧绍住在摄山,待以国师之礼。

僧绍卒时,遗嘱舍住宅为栖霞精舍,请度居住。

法度的弟子僧朗也是辽东人,《华严》、三论最所命家。

继承法度,领导栖霞寺。

梁武帝曾派学士十人到山中从学三论。

僧朗的弟子僧诠,玄旨所明,唯存中观,遁迹幽林,禅味相得。

僧诠弟子有法朗、慧布、玄辩、慧勇,称为四友。

朗从僧诠餐受《智度》、《中》、《百》、《十二门论》并《华严》、《大品》等。

慧勇平生讲《华严》,《涅盘》、《方等》、《大集》,《大品》各二十遍,《智论》、《中》、《百》、《十二门论》各三十五遍。

慧布号为得意布,常乐坐禅,誓不讲说。

尝北游与慧可、慧思、邈禅师等论义。

后居栖霞,为众开滞,理思幽彻。

玄辩所述义体与法朗理趣不同,法朗讥之为“中假师”。

唐初有慧均僧正作《四论玄义》,述法朗义,当是法朗的门人。

上述之法度这一系统,为一脉相承,所谓古三论宗,约当梁陈以至隋唐之际,为时约一百二三十年左右。

法朗的弟子吉藏,本是安息人,祖父移居南海。

他本人却是生在金陵。

七岁从摄山法朗出家,依随二十余年,法朗卒后,他迁居会稽嘉祥寺。

曾到天台从天台宗的灌顶大师学,不久到长安。

在长安偏于坐禅,颇有所悟,他的著作现在流传的有二十余部。

除三论疏外,《维摩》、《法华》各有三部注解。

从这三部注解里可以看出他的学说变迁,最初宗禀兴皇(法朗居兴皇寺);其后受天台宗的影响有而所转变;最后经过成熟独成一宗。

因此吉藏的学派称为新三论宗。

他的弟子高向丽人慧灌于武德八年(625)到了日本,在日本建立了三论宗。

慧灌传弟子福亮(原中国吴县人),亮传在俗儿子智藏,又从日本来唐,从吉藏受学而返回日本。

智藏的弟子道慈又于大足元年(701)人唐从吉藏的再传弟子元康研究三论。

元康注有《肇论注》二卷。

此外三论宗的学者有名的有吉藏的弟子智凯和硕法师。

硕法师的著作今存的有《三论游义》一卷。

其后传承不详。

干元中(758—759)澄观曾诣金陵玄壁传关河三论,大概也是摄山一系,此后便无所闻。

新三论宗自初唐以至中唐,约一百五十余年而歇。

第二节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是中观宗最根本的理论。

佛教的主要宗旨在于体证宇宙人生的全体。

中观宗认为唯有消除万物的个性和自我的错觉,这全体便自然显现。

这就名为诸法实相。

《大智度论》卷十八云:“灭一切言语,离诸心行,从本已来不生不灭,如涅盘相,一切诸法相亦如是,是名诸法实相。

”这也就是统一万物的绝对真理。

这真理有种种名称,“如”、“法性”、“实际”,又叫作“中道”,乃至一切经中所有最究竟极则的名称,都是这绝对真理的异名,如涅盘、般若、一乘、首楞严三昧、佛性、阿赖耶识等。

这些名称的实质是一致的,只是就不同的分位建立不同的名字而已。

然在中观宗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所研究的思想主流,却随着不同的名称而有所不同。

在中观宗的原始时期是以法性为思想主流的,在中国般若师时期是以般若为思想主流的,在三论师时期是以二谛为思想主流的,在三论宗时期是以中道为思想主流的。

所谓统一万法的真理,不仅是统一一切所知的对象(境),而且要统一能知的智和所知的境,并且在这样统一之中并不废除万法的森罗显现。

这就名为中道。

这一中道就教、理、行、果的分位而有种种不同的名称和含义。

在理名为法性、名为空、名为实相,在因名为佛性,在行名为一乘,在智名为般若,在果名为法身、名为涅盘。

就理而言,如、法性、实际,这三个名称的含义是一致的,只由于观察的深浅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初观名如,深观名法性,究竟观名实际。

僧肇《维摩经·弟子品注》云:“如、法性、实际,此三空同一实耳。

但用观有深浅,故别立三名。

始见法实,如远见树,知定是树,名为如。

见法转深,如近见树,知是何木,名为法性。

穷尽法实,如实知树,根茎枝叶之数,名为实际。

”《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中种种解释如、法性、实际说:“是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

”又说:“三世平等名如。

”“一切总相,别相皆归法性,同为一相,是名法性。

”“实际即是涅盘。

”又说:“诸法中皆有涅盘性,是名法性;若得证时,如、法性即是实际。

”如是不变的意思,也是不二的意思,义指一切法的同一性。

法性义指一切法的本体。

实际义指最彻底究竟的实质。

由此可见虽有三名而实只一理。

这理便是亡言绝虑,离四句,绝百非的诸法实相。

言亡虑绝是说这真理为言说所不能谈议,思维所不能考虑的。

离四句是说这真理为一切言说的表诠所不能表,绝百非是说这真理为一切言说的遮诠所不能遮。

凡有所言说,有所思考,必定有所肯定。

一有肯定,四句便同时成立,相互排斥,莫衷一是(四句:是、非、亦是亦非、非是非非;或:正、反、亦正亦反、非正非反)。

这四句都是一偏之见,是相对的。

因此绝对的真理是与四句不相合的。

“百非”见于《大般涅盘经·金刚身品》,经中说如来法身是“是所不能是,非所不能非,绝百非,非百是,无是无非而能是能非”。

这法身也正是万法的同一性(如)、本体(法性)、实质(实际)的异名。

在这真理上既无纷然差别可安立,所以名之为“本性空寂”。

此空便不是断灭之空而是即有之空。

因此在体认这真理的过程中应当空有并观,了知生死即毕竟空,虽人空观而具行众善,虽行众善而知三轮(能行、所行、行)体空,如是无得无依,便可会人真理。

第三节佛性佛性也就是法性的异名,在非众生数上名为法性,在众生数上名为佛性。

龙树的中观学多分读法性。

传人中国以来,修行所以能成佛的原因,一直是佛教徒中未能正确解决的问题。

当晋末法显由印度携回《涅盘经》与佛驮跋陀罗共译成《大般泥洹经》六卷。

经中详言佛性,以为“泥洹不灭,佛有真我,而众生皆有佛性”(僧睿《喻疑》)。

这为修行成佛作了很好的理论解释。

然而一部分人又以经中谈常、谈大我,这与《般若》所谈空性不相吻合,曾引起很大的争执。

罗什弟子僧睿特撰《喻疑》,以《般若》、《法华》、《泥洹》三经义理一致为释。

竺道生也据以撰《佛性当有论》,以明一阐提人也决定成佛。

在罗什灭后八年,昙无谶在北京译出《大般涅盘经》,于是佛性之谈一时风起。

成实、毗昙、三论各家无不盛谈佛性,且有涅盘师或涅盘宗之目。

吉藏《大乘玄论》卷三列举十一家异说,其中说:“以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者,此是北地摩诃衍师所用。

”这是当时三论师的解释之一(《大智度论》卷十一释第一义空,以诸法实相及涅盘为第一义空。

诸法实相无受无着,涅盘中无涅盘相为第一义空)。

这就是说:实相是众生的本体,也就是众生可以成佛的本能。

新三论宗吉藏却批判了古来十一家之说而发挥其本宗的见解,以为佛是果义,性是因义。

佛果之因名为佛性。

若指因所成果,则如来应称为性佛,佛性与性佛是二而不二的。

此二而不二便是中道,因此佛性是以中道为体,不二而二是中道之用。

据《大般涅盘经》所说,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吉藏以为十二因缘不生不灭是因佛性(境界因);十二因缘不生不灭的正观智是因因佛性(了因);正观明了是果佛性(菩提);正观既明,生死息累毕竟空寂是果果佛性(涅盘)。

而正因佛性(中道)则非因非果,既不是始有,也不是本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