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宗大意

合集下载

佛教戒律和唐代的律宗

佛教戒律和唐代的律宗

佛教戒律和唐代的律宗
楊曾文
【期刊名称】《中国文化》
【年(卷),期】1990()2
【摘要】佛教的“中国化”,不僅包括佛教教义理論發生適應中國社會環境的重大演變,而且在維護教團組織存在的戒规、禮儀方面也形成鮮明的民族特色。

如果說隋唐教教宗派的形成標誌着佛教中國化的基本完成,那麼,其中由道宣創立的律宗和提出的以《四分律》為中心的會通大小乘戒律的律學理論,則標誌民族化佛教組織理論和戒规、禮儀的基本確立。

本文在概要介绍了大小乘戒律的傳譯和基本内容之後,着重論述了道宣的律學體系,對其最具特色的以心識為戒體的戒體論作了较詳介紹,認為由此而建立了用大乘理論為基磺的律學體系。

最後對唐代律宗的另兩支——法礪的相部宗、懷素的東塔宗也略作介紹。

【总页数】13页(P5-17)
【关键词】四分律;持戒;大乘佛教;相部宗;道宣;僧残;行事钞;佛教教义;三聚净戒;比丘尼戒
【作者】楊曾文
【作者单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
【相关文献】
1.中国佛教协会:劝诱他人自焚违背佛教戒律 [J],
2.清初岭南佛门的清规戒律与禅宗中兴佛教戒律与道风建设初探∗ [J], 李福标;兰甲云
3.当今佛教住世根本的思考——重光佛教戒律 [J], 慧贤;
4.佛教戒律和唐代律宗 [J], 楊曾文;;
5.佛教戒律与唐代妇女家庭生活 [J], 严耀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吴越国律宗传播概述

吴越国律宗传播概述

吴越国律宗传播概述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翻译戒律、实行受戒早已有之,但以研习和传持戒律而形成一个宗派,则在唐朝以后。

唐朝律宗主要分为三派,一为相部律,法砺所创,以其盛行于河北相州一带得名;一为南山律,道宣所创,以道宣住终南山得名;一为东山律宗,怀素所创,以怀素居西太原寺东塔而得名。

律家三宗,相部宗最早问世;道宣后作《四分律钞》,表明与法砺之别;东塔宗是后出,怀素的学说渊源于相部、南山二宗,但怀素在学习二宗基础上,另创新说,说“相部无知”,又说“南山犯重”,对法砺、道宣的学说提出尖锐的批评。

此后,终唐之世,东塔、相部二宗一直争论不休。

南山宗直接参与争论不是很多,但南山弟子在争论中比较倾向相部,同情相部。

东塔宗主要在北方传播,相部、南山两宗后来都向南方发展,在东南地区声势蔚然可观。

南山宗向南传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光州道岸。

道岸是门下弟子极众,在两浙地区者有越州法华寺玄俨、杭州华严寺道光、湖州大云寺子瑀等。

尤其是玄俨,影响极大,但南山宗当时的声势不能与相部宗抗衡。

南山律宗在南方的崛起要到唐末五代以后。

南山宗向南方的传播,除道岸——玄俨外,还有道恒——省躬传下的一个系统。

道恒是道宣的再传弟子,住苏州开元寺;省躬是道恒的弟子,住扬州慧照寺。

省躬传惠正,惠正传崇福玄畅,玄畅世称法宝大师,他与他的老师一样,长住京师,未曾涉足南方,但却有两个弟子却长期在南方活动,一为慧则,一为元表。

慧则是苏州昆山人,早年在长安西明寺出家,广明元年(880),黄巢攻入攻安,慧则逃到华州避难。

中和二年(882),慧则来到扬州,应高骈之召讲道。

不久回到故籍苏州,苏州刺史杨茂实留他住在苏州,慧则没有答应。

他来到天台国清寺,写下了《出集要记》十二卷。

乾宁元年(894),已经六十高龄的慧则来到明州育王寺撰写著述。

后来钱鏐曾命他到越州临坛。

慧则于开平二年(908)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慧则门下弟子有希觉、冣露、锋颖等,以希觉最为著名。

慧则在钱氏统治时期主要在浙东地区活动,但他的弟子希觉及再传弟子赞宁却长期居住杭州,为南山宗在南方的兴起作出了重要贡献。

明代佛门教行杰望——律宗

明代佛门教行杰望——律宗

作者: 任宜敏
作者机构: 浙江省社科院浙江学刊杂志社,浙江杭州310025
出版物刊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60-64页
主题词: 明代佛教;律宗;专精毗尼;律师
摘要:明代前期,由于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特别是由于大张旗鼓地归并全国寺院,三分天下僧人,严控度牒发放,限制僧伽数量,颁行《周知板册》、《寺院名册》、《申明佛教榜册》、《榜示僧教条例》等一系列严酷程度为历代闻所未闻之掌控佛教事务的规章制度,使得律宗本身的法系传承,几至无闻。

嘉靖一朝,佞道黜佛的明世宗朱厚灼在毁寺焚像、裁汰禁革僧人、强制尼众还俗、停止开度僧童的同时,又先后三次下诏禁开南北戒坛,残酷镇压设坛传戒之主从僧众。

如来付法之家业,遭此重创,无异雪上加霜,慧命如九鼎一丝。

直至朱氏之家天下内忧外患、大厦将倾之时,方因古心如馨、三昧寂光师徒前后出兴,励力弘扬,才呈再度振兴之势。

明志勤学格言

明志勤学格言

明志勤学格言明志就是确立志向。

古人很重视人生志向的确立,志存高远,就会自我激励,奋发向上,有所成就。

古人常登高望远,表明心志。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志向远大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和自身的弱点,去实现宏伟的志愿。

在生活的海洋中向理想的彼岸远航,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

朝闻道,夕死可矣。

【出处】《论语·里仁》。

【大意】如果早晨能够得知真理,那么,即使在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

【提示】孔子在这里所讲的“道”是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或原则,包括仁爱、忠恕、宽和、诚信等伦理生活的方方面面。

“朝闻道,夕死可矣”用极端的话语,表明了追求真理的心态。

我们今天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大原则,应当比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广博得多。

一个人的一生,总应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对宇宙人生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有道与无道,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出处】《论语·里仁》。

【大意】一个读书人既然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却对穿不好吃不好感到羞耻,这样的人不足以与他商议大事。

【提示】古人有“安贫乐道”的说法,就是把精神的、理想的追求看得比物质追求更重要。

孔子曾发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等慨叹,强调的是同一个意思。

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渊就是一个安贫好学的人。

孔子经常夸他用一个筐盛饭、一个瓢喝水,住在简陋的破屋里,却一直不改他求学的执著、读书的快乐。

最后,颜渊成为孔子最优秀的学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出处】《论语·泰伯》。

【大意】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坚毅,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路程遥远。

【提示】这句话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说的。

对此,他解释为:“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这个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到死才停止,这个历程不是很遥远吗?曾参在孔子的弟子中一向被认为是性情温和的人,可是这几句话却掷地有声,表现了对道德的自信和对人格理想的执著追求。

四分律序 夫戒之兴的解释

四分律序 夫戒之兴的解释

四分律序夫戒之兴的解释四分律序,简称四分律,是佛教律宗的主要经典之一。

它分为四卷,包括戒律、增支、删支和释义等内容,是佛教僧尼戒律的重要法本。

作为佛教律宗的基本法规,四分律的制定旨在引导佛教僧尼在修行中恪守戒律,以达到净化心灵、追求解脱的目的。

戒律对于佛教徒的修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修行者迈向菩提道的必经之路。

四分律的第一卷是戒律,全面规定了僧尼在日常生活、修行、僧团内部和与外界的交往等方面的戒律规定。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僧尼要守持戒律,包括食戒、睡戒、居戒等;在修行中,他们需遵守清净戒规,禁止接触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禁止的行为;在僧团内部,戒律还规定了僧尼的等级和职责等;对于僧尼与外界的交往,戒律制定了与信徒、国王等的互动规范,并提出了僧尼应遵守的修行和礼仪规则等。

第二卷是增支,主要是对第一卷戒律内容的补充和详细解释。

增支部分主要包括戒律规定的具体实施细则以及解答僧尼在修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阐述戒律的具体实施细节,增支对于僧尼修行者的行为提供了更为具体和详尽的指导。

解答问题部分则帮助僧尼解决疑惑,确保他们在修行中能够正确遵守戒律。

第三卷是删支,主要是对戒律内容的删减和修订。

删支对于戒律进行了整理,过滤掉一些已经不适用或过时的规定,以保持四分律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通过删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戒律,使其更贴合现代社会和时代潮流,更好地指导佛教僧尼的修行。

第四卷是释义,主要是对戒律进行解释和注释。

戒律的解释和注释对于理解戒律的精神和实质含义非常重要。

释义部分通过解读戒律的背景、意义和内涵,提供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理解和领悟。

释义还给予僧尼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使他们能够因地利人和,寻求最佳方案,并依然能够保持对戒律的尊重和恪守。

总的来说,四分律在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是佛教僧尼修行中必须遵守的戒律规定,不仅为僧尼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也为佛教信徒们提供了一套可以参考的道德规范。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1)关键字:道悟,信仰对象,人生的智慧,禅宗思想,思想文化史,佛教禅宗禅宗从创立开始,首先强调的一个思想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可是关于禅的文字,是所有汉地佛教宗派经典文字最多的。

所以禅宗的超越性,不但是超越了文字,同时也是超越了不立文字,超越了一切表相的、概念的范畴。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来走入禅的境界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契入:直接、不二、包容。

一般来讲,禅宗作为一个佛教宗派,必然就有一个形式,必然就要与信仰挂钩。

按我们一般人的想法,佛教是形而上的、玄之又玄的、神秘不可知的东西,但是禅没有这些!禅是直接的,超越了“距离”,首先就是“信仰的距离”,禅不存在信仰不信仰的问题。

我们学过“宗教学”、“比较宗教学”,也了解其他宗教乃至佛教信仰者的实践和修行,但是禅不强调信仰。

信仰是什么?因为觉得自己很悲弱、很无助、很无能、没有力量,我要找到能量高过我,力气大过我,智慧超过我的那么一个至高无上的对象,神也好、真主也好、菩萨或佛也好,把自己交给他,这个叫信仰。

产生信仰的先决条件中就有一种对立和距离。

神在哪里?神在天上!佛在哪里?佛在西天!释迦牟尼佛出生在2500多年前的印度,我们可以坐飞机去,但西方极乐世界,你用什么作为的交通工具可以到呢?所以禅的第一个超越,就是把卑与尊、圣与凡的对立给超越了。

那么超越了圣凡尊卑的对立之后,假名为明奘的我是否有具备佛陀所有的一切优良品质的可能性?佛陀无穷尽的智慧,无穷尽的慈悲,对生命有情无穷尽的关怀和怜悯,更纯净的爱,我们有没有?你们有没有?假如只有我有,只有上帝有,只有佛陀有,这是宗教,但是禅并不是如此。

禅说所有这些纯净的爱、智慧或者无尽的慈悲,你我他都具有,任何一个生命,只要能够脱离开遮蔽生命本质的迷惑与障碍,本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就自然现前了。

这个优良的品质,不是由所信仰对象赏赐给我们的,而是我原本具足的。

律宗纲要 凝然法师著

律宗纲要 凝然法师著

律宗纲要
万治三年刊东大寺藏本
凝然法师著
律宗纲要卷上
律宗纲要卷下
律宗纲要卷上
东大寺沙门凝然述
夫毗尼大藏蕴万法而无涯。尸罗广行摄亿度而难测。五住妄惑由戒行而顿尽。二死烦笼以木叉而永绝。斯乃渡爱河之宝筏。越愤山之神车。入觉都之亲因。到佛地之直道者也。况又三宝导物住持之功是新。五衍联乘拔济之德甚大。经论弘世专由毗尼之能。定慧断疑偏任戒行之力。寔(编者按:寔即实)护法摄僧之纲领。开务济物之模范。菩提涅槃之坦途。四智三身之良则者。唯此戒法颇穷精美。今举纲宗粗显义理。教法归趣所立有由。法林郁郁。义澐滔滔。树澜之中。仅取蹄叶云尔。戒律大纲甚深广大。以法界为境。以虚空为量。贯括事理。该罗相性。包真俗而无遗。收空有而无外。虚旷冲幽。遍容含摄。毕竟穷究。其唯是耳。且夫大乘实道义门森罗。众生发足心路区别。圆宗广荡。佛乘玄奥。顿悟机熟直示一道。根缘未熟别施方便。故于一佛乘开说三乘。依自乘法调练机根。终入根本一乘大道。顿悟惭进宜缘虽异。俱归一乘咸入一性。如来出世。成道化物。大事因缘。意致在藏。然则大乘行者顿入大道。发菩提心要期佛果。广大慈悲普缘众生。六度四弘。三学四摄。自他兼利。愿行圆满。断证穷尽即成佛果。四智究竟四德圆备。三身具足大用恒现。斯乃一乘圆教发趣进修。深远广荡。任敦自在。大用无穷。化业无尽者也。二利万行相虽无边。必遵三学具足进修。习行次第法应尔故。创入佛法以信为先。次受戒法止防业非。戒塘已坚定水证静。伏除烦惑令不现起。无漏大慧现前生起。顿断惑种无有所遗。妙智证理冥合湛然。大乘三学功业如是。菩萨戒学三聚摄尽。归敬仪上云。爰初投是先奉戒宗。戒本有三。三身之本。一律仪戒。谓断诸恶。即法身之因也。由法身本净恶覆不显。今修离恶功成德现故。二摄善法戒。谓修诸善。即报身之因也。报以众善所成。成善无高止作。今修止作二善。用成报佛之缘。三摄众生戒。即慈济有心功成化佛之因也。以化佛无心随感便应。今大慈普济。意用则齐已上彼文此三聚戒收摄万行。摄律仪戒是止恶门。从初发心及至佛果。禁防恶业止息非违。伏灭惑种不令生现。正断惑种除尽习气。弃舍变易异熟报体。弃舍非障有漏等法。皆是摄律仪戒行相。摄善法戒是修善门。始自发心终至极果。摄修诸善练习众行。万行万善无所遗余。静虑智慧。防道止道。伏道断道。作门善门。修行构造。福德智慧。二种庄严。四智菩提所生得法。二空真如所显得法。感获体证。如是等门皆摄善戒。饶益有情。所有诸行亦是作门。种种无量利生之门皆造作故。后智如量。善巧方便。济生摄物。大悲代苦。如是等事皆摄生戒。是名菩萨广大甚深山海喻法三聚净戒。此三聚中摄尽万行。贯括众德。为戒门故。

律宗开山之祖:道宣律师

律宗开山之祖:道宣律师

律宗开山之祖:道宣律师道宣律师:佛教南山律宗开山之祖来源:佛学初探作者: ( 字号: 十十 )了一个众芳竞秀的局面。

中有一宗,以奉阐《四分律》为本,并在终南山创立戒坛,制订议规,名之为“南山律宗”,又称“南山宗”,通称“律宗”。

这一宗的开创人,就是在平时生活中“三衣皆纻,一食唯菽,行则杖策,坐不倚床”的一代名僧道宣。

他一生精持戒律,依佛制筑戒坛为人授戒,撰述疏钞解释戒律,大演毗尼,后世尊为中国的律宗初祖。

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居终南山,故世称“南山律祖”,而中国的律宗也被称为“南山律宗”。

《神僧传》卷第六:释道宣。

姓钱氏。

丹徒人也。

初母妊而梦月贯其怀。

复梦梵僧语云。

汝所妊者即梁朝僧祐律师。

祐则南齐剡溪隐岳寺僧护也。

宜从出家。

既弱冠极力护持专精克念。

感舍利现于宝函。

乃晦迹于终南仿掌之谷。

所居之水神人指之。

穿地尺余其泉迸涌。

时号为白泉寺。

猛兽驯伏每有所依。

名花芬芳奇草蔓延。

隋末迁丰德寺。

尝因独坐。

护法神告曰。

彼清官村故净业寺。

地当宝势道可习成。

闻斯卜焉。

焚功德香行般若舟定。

时有群龙礼谒。

若男若女化为人形。

沙弥散心顾盻邪视。

龙赫然发怒将搏攫之。

寻追悔吐毒井中。

具陈而去。

宣乃令封闭。

人或潜开往往烟上。

审其神变或送异花一奁。

形似枣花大如榆荚。

香气馝(蒲必切)馞(蒲骨切)数载宛然。

又供奇果李杏梨柰。

然其味甘其色洁非人间所遇也。

门徒尝欲举阴事。

先是潜通。

以定观根随病与药。

皆此类也。

宣尝筑一坛。

俄有长眉僧谈知道者。

复三果梵僧礼坛。

赞曰。

自佛灭后像法住世兴发唯师一人也。

干封二年春冥感天人来谈律相。

言钞文轻重仪中舛误皆译之过非师之罪。

请师改正。

故今所行著述多是重修本是也。

又有天人云。

曾撰祇洹图经。

计人间纸帛一百许卷是也。

贞观中曾隐沁部云室山。

人睹天童给侍左右于西明寺夜行道足趺前阶有物扶持履空无害。

熟顾视之乃少年也。

宣遽问何人中夜在此。

少年曰。

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之子那吒也。

护法之故拥护和尚。

时之久矣。

宣曰。

贫道修行无事烦太子。

《律宗问答》全文-古籍

《律宗问答》全文-古籍

律宗问答续藏经律宗问答日本俊艿问宋了然.智瑞.妙音答律宗问答卷上南山三观问日本国俊芿法师出三十问第一答临安府不空教院了然律师第二答会稽极乐院智瑞律师第三答芝嵓净怀净梵妙音律师问沙弥篇云经中乃多要唯三位所言经者正指何经耶。

答首标所出正是能诠观行所宗最为急要备如予所撰通真记中引之无惜一览。

智瑞久闻名字之香未瞻庭角之秀嘉定己巳仲秋忽得教观五十问乃审所云云异科欲两国学宗彻见律海渊底故诘之耳聊依见答且类萤光苟有未安更呈鼠伎是月望日会稽郡姚江极乐座主智瑞顿首拜上日本国师(座前)。

答总一代教三观可摄看别章即知所诣。

答性空则宗阿含相空则宗般若唯识乃宗楞伽等经。

问何以初标云经中而至列释中於唯识观全依论耶。

答尝闻圭峰禅师云经随机说论逐经通故观行之文虽出诸经而修证执仪详诸论如性空观出成实论宗阿含等经相空观出中观等论多宗般若唯识观出摄论唯识论同宗十地楞伽等经故使文中经论齐举。

答此借论证四位通修非是立观全依於论。

答菩萨既宗诸经而造论是以观法论中互明不妨前后经论双举。

问言三观者为祖师自立为古人立耶若云古人立者夫大师立义总无混漫若引用时或着旧他之言或具标彼名字然此三观出於事钞忏篇沙弥篇业疏受戒篇并不涉古定之言验知吾祖独断之智撮要经论略出三观若云不尔有人云结文中广如凡圣行法者指道整禅师所述准知今家三观全出彼文耶。

答夷夏同风古今而不可易者道理也自大法东流一代时教诸宗通判大小偏圆事理顿渐之说或异或同离时合至於有之为有空之为空今古同然不可易也吾祖禀生知之慧穷神化之源建立一宗虽无区判藏教之文然三种观行统拾一代教始之於有次之於空终之於中今古冥符不可易也岂待旁人言然后言之耶故云经中乃多要三位等则知吾祖三观专宗经论尔或指同整师行法者盖理也聊知见之不异尔况吾祖弘律律唯持犯至於观行略举大纲而已整师教理既同文义且备故指同之岂云全用者耶。

答三行则出於道整禅师三观则见於南山律师祖然而观行岂应相离若或不出彼文者大师不应类指今彼文既亡安知全依与不全依耶。

禅宗入门手册

禅宗入门手册

佛教中的宗派——各宗大意阐述今晚的主题是:佛教各宗流派这里所讲的佛教,指的是汉传佛教。

(藏传佛教,我们这里不讨论)汉传佛教,形成了八个较有影响的宗派:律宗、唯识宗、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三论宗(八大宗派)大家可能对禅宗、净土宗听过,其余的可能生疏些,净土宗现在在国内比较火。

(禅宗要旨基本失传,日本有个支脉。

)群友提问:净土宗是不是就是一般许愿的?答:不能这样简单理解,净土宗现在提倡念佛,流行就是因为修炼方法很简单,念佛就可以。

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宗派?因为:佛教教义博大精深,教徒之间的根基和志趣不同。

修学过程中,侧重的经论也不相同。

主要是各宗修行的经论、修行的功法、典籍不同,理念自然不同。

禅宗是不立语言文字,不可说的。

禅宗很难讲,为什么?因为公案很多,法门也很多,宗派也不少,书籍也很多。

但我们刚才说过,禅宗不立文字,是不可说的。

先说说:为什么不立文字?这是因为人们认识事物,主观意识会对客观现象曲解。

我们依据常识来认识事物,认识不到事物的本质。

认识来认识去,越来越糊涂,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举例来说:小时候,父母告诉我们,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

现在我们成年了,知道人不只是简单的好人、坏人,人很复杂。

话说回来,认识事物,要是靠语言、靠文字去认识,靠概念、靠逻辑的那一套去认识,就会越来越支离破碎,认识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认识事物:禅宗开始的时候,要把你认识的东西去掉,抛弃掉,把原来的东西、成规旧俗全扔掉,你才有可能去认识事物。

(问:就是清空么?可以这样理解)这是在禅宗的范畴之内讲解,要是我们讲解逻辑学,我可能就不会这样讲了。

那么禅宗用什么来让你抛弃原来先入为主的认识呢?这也就是参禅。

佛教很多禅法是如来禅、是坐禅打坐来修。

群友提问:怎么认识事物,能举例子说明吗?答:通过参禅认识事物,如因指见月。

你来问我,什么是红色。

我没法告诉你,我告诉你,你就按照我的理解去理解了。

那我指给你看,你通过我的手指,看到什么是红色,但是千万不要把我的手指当成红色。

鉴真、律宗和日本社会民主

鉴真、律宗和日本社会民主

鉴真、律宗和日本社会民主作者:壶公评论发表日期:2010-7-18律宗,重研习而传戒律,由唐代高僧道宣所创,以汉文化释佛学,融释、儒、道于一体而成就汉传佛教之一宗派。

因佛学《四分律》是律宗本源,故称四分律宗;因道宣修行在終南山,或称南山宗。

律宗是中国佛学重要的支柱。

釋迦牟尼创教以解印度教等其它宗教加之于平民大众的压迫,首创人人平等的感悟――佛,但是又不能不面对人性中的恶,故制订种种戒律以约束僧众――被解放者的放肆。

佛教第一次結集,即由持律第一优婆离诵出律藏,尽管后来各派对戒律的理解不同,所传戒律也有所不同,但是佛学作为一类具有自律能力的宗教的存在,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一样具有完整性。

人类社会的三大宗教都有严格自律的戒律,这是宗教优于其它种种主义的地方。

宗教在其演变过程中,必然受到现实政治的影响而有兴衰之数,但是有了自律能力的宗教终于能够更生则在其合乎生生不息的逻辑,或者说自律是存在的必须,而律宗于佛教,于存在的众生也具有保障性的意义。

中国的儒学以孟子的“义”为自律学说,而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则把孟子“义”的自律性导向绝对化。

从社会实践看,儒学的自律并不严谨与可行,虽然为中国历史提供了和谐社会,但是,当义、理受到利、欲的强冲击,或者是自身弱化,社会也迅速陷入混乱。

中国历史演变的周期律,不能不说与儒学自律的有限性有关。

而同样属于中华文化范畴的日本,能够避免中国式的兴亡周期律,很大程度上与律宗有关,即与鉴真创日本律宗有关。

人性的自律与政治的控制有共同之处,即在人性的约束;但是二者却也是不同的概念,即内在与外加的区别,或在自愿与强加的区别。

人性不具有完善的自律,社会的民主意味着混乱;而对于混乱的政治控制只能导向专制。

宗教与非宗教在自律的差别上表现为非理性和理性。

宗教是非理性的,所以宗教属于大众意识;非宗教的思想是理性的,所以只能影响精英――是教育的产物。

中国的儒学及其延伸的理学或心学都只是精英学说,其自律说如义、理等等都只能是精英意识。

律宗(二)

律宗(二)

律宗(二)由正纬老师开示:律宗(二)+俱舍宗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继续来看律宗跟俱舍宗。

律宗我们上次讲到四部律藏,就是从优波离开始集结律藏之后,后来分成五部,其中的四部有传译进入中国地区。

那四部律藏的翻译,都在东晋的前后;但真正律学开始的弘传,应该是在南北朝的时期。

当时的这个状况是说,当时一般人在看佛教律典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发现,佛教的五戒似乎跟儒家所讲的五常有某种类似的关系;并且佛教里面讲的十善业,用十善业来遏止十恶业,这个也是对社会的教化有绝佳的作用。

所以当时的人往往会把这个佛教戒律,把它跟国家的教化连结在一起。

所以在当时的时代,一些着名的佛教传律的法师,往往也就是国家任命的僧官,用这个佛教的戒律来治理国家。

那律宗的形成,其实真正讲到律宗的形成,要讲到在唐朝初年的时候,有一位法师叫作道宣法师。

这个道宣法师还是一样,就跟我们前面看到的三论宗跟天台宗一样,要成立一个宗派的话,免不了就要以自己的宗派所理解的内涵,来解释全部的佛教经典,这个部分首先就可以从他如何判教去看出来。

道宣法师的判教跟以往人的判教大不相同,道宣法师他认为,我们佛教讲的有三个无漏门,是戒、定跟慧。

道宣法师认为,定跟慧的两个法门是所谓的“化教”,化就是教化的意思,也就是禅定跟智慧的两个法门实际上是教化的用途;而戒的部分就是“制教”,制教就是制订要求,所有从学的人都一定要遵守的基本框架。

所以按照道宣法师的这种分法,他把戒、定、慧三者,三者之中的前面两者——定慧两者把它划分在化教,然后再把戒单独成立变成一个制教。

这样子整体看来,律藏也就是说戒律的地位,似乎就已经被提升到跟定、慧两者是互相各占一半的份量,所以这样子无形中就是大幅提升了戒律的地位。

同时道宣法师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以大乘的教义,像般若空的这些教义,来解释《四分律》的内容,使得这个律宗从这个时候开始,似乎就具有了大小二乘互摄互通的特殊的意义。

那最后一个关键是,道宣法师他自己终年居住在终南山上,弘化《四分律》。

律宗历代祖师大德

律宗历代祖师大德

律宗历代祖师大德(一)昙摩迦罗尊者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在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一75年),从此时开始一直到三国曹魏的时间,所有的僧伽都没有制度,只是剃除须发,以别于世俗外道而已。

昙摩迦罗,又作昙摩柯罗、昙柯加罗、昙柯罗,意译法时,中印度人,他的家里极其富有,而其祖先因扶贫接济乐于办慈善事业而闻名中天竺。

因为他的祖先乐善好施广积阴德的缘故,所以后来才诞生了这位昙摩迦罗尊者,尊者自幼聪敏,智勇双全。

据高僧传谓:“幼而才悟,质像过人。

”通解四吠陀,自谓天下文理悉在心腹之中,也就是说,在他少年时期,已学尽印度的古代文学及五明学,可以说是当时中印度的大文豪。

在二十五岁时,有一天,他偶然的走进一所梵刹,无意中翻阅了一部《阿毗昙心论》,茫然不解,遂请一比丘敷讲,始悟因果之理妙达三世,自从这个时候开始,摒弃世俗之乐,始觉过去错用心机,而出家后,二六时中精进修学,精通了三藏圣教。

曹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9年)至许昌(一说洛阳),我国人称他为法时尊者。

法时尊者来到河南洛阳后,看到我国僧人没有能受大戒,深以为怀,遂发起弘扬戒律的大誓愿。

但因种种因缘,未能成熟,徒劳二十一年,至魏少帝嘉平二年(公元250年),于洛阳白马寺译出僧祇律戒本一卷,并请梵僧制订羯磨法传授戒律,成为我国授戒度僧之始。

所以后人尊称他为中国律宗的始祖。

尊者性好游方宣化,而不注重于静守潜修,所以有机缘来到我国的首都——洛阳。

与尊者同时而来的还有康僧铠、昙帝、帛延等高僧,他们虽然都精通律部,俱有律书的译述,但其贡献最大的仍要推法时尊者最为第一。

《高僧传》记载说,时有诸僧共请昙摩迦罗译出戒律,昙摩迦罗以律曲制,文言繁广,佛教未昌,必不承用,可译出僧祇戒心,止备朝夕,更请梵僧(昙谛)立羯磨法,中夏戒律,从此开始。

尊者在我国洛阳住锡二十六年之后,又回到中天竺,或是游方教化,或是入山静修,其后不知所终。

(二)求那跋摩尊者求那跋摩(公元367——431年),意译作功德铠。

佛教各宗大意 黄忏华居士

佛教各宗大意 黄忏华居士

佛教各宗大意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黄忏华居士序辑第一种—释迦牟尼佛略传黄忏华居士编述再版自序初稿导言一、创诞二、幼学三、婚对四、厌俗五、修道六、自觉七、成道八、教化九、示疾再版自序佛教之典籍,浩如渊海;敷辞既极古奥,陈义又至深颐;大小乘个经论乃至梵华二土各家之撰述,其立说复甚纷歧;职是至有研究佛学至数年十数年,而于佛教之真实义,不免如盲摸象模糊者。

其实佛典率组织严整,佛学为有统绪有条贯之学,茍得其要领,则三藏十二部,若网在纲,不难迎刃而解,而佛法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本书之编述,其主旨即在将佛教各宗之教义,提要钩玄,并加以整理,使成体系,冀有志斯学者,由此粗疏之轮廓,得各宗之大概,然后以之为阶梯,进而为精密之研究,庶不至颟顸佛法,儱侗真知。

然本书脱稿于民国二十年,出版于民国二十三年,光阴迅速,已数十年矣。

此数十年来,各人之学术思想,不无变迁;从而对佛教之教史教义,其观点与前此不无出入,使在今日执笔为各宗教史教义之叙述,或与本书不无差异。

特本书以介绍为职志,而所介绍者,佛教各宗传统之学说也。

此各宗传统之学说,在中国之佛学界,屹然立千百年未替,所有研究佛学者,莫不经此阶段也。

且如前所述,本书为研究佛学穷年而不得其要领者而作,亦大略椎论而已。

至对于教史,探讨而为精审之考证;对于教义,沉浸而为缜密之研究;是则有待专书。

民国三十六年八月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初稿凡例1. 本书于抗尘走俗之余草成自知其必多挂漏必多纰谬苦无闲暇详加订正诸望贤达锡以教言2. 本书各宗宗名概用通行之名称3. 唯识一宗陈义最富故本书唯识宗大意篇幅较多4. 本书关于唯识一宗多秉承吾师欧阳竟无先生之著述关于密宗多受业于先师桂柏华先生时所侧闻其承太虚法师示教及其著述而拟订者亦伙间亦采及时意贤之著述以行文之便不克一一注明谨附志于此佛教各宗大意导言佛教者,释迦牟尼佛,于菩提道场,霩然大悟,成无上觉后,如其所证所由证而说之教法。

佛之为言觉也,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花开,故名佛。

“律宗”简介

“律宗”简介

“律宗”简介作者:《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作者:《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国十三宗之一。

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

它所依据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所以又称为四分律宗。

据僧史记载,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曹魏·嘉平年中(249~253)。

当时中天竺昙诃迦罗来到洛阳,看见中国僧人只剪落须发而没有受戒,于是译出《僧祇戒心》,即摩诃僧祇部的戒本,以为持戒的准绳。

又请梵僧建立羯磨法(即受戒规则)创行受戒。

不久又有安息沙门昙谛,于正元年中(254~255)来到洛阳,译出昙无德部的受戒作法。

此后又经过二百余年,印度流传的《十诵律》等四部广律,也先后在中国译出。

所谓“律分五部”,只有迦叶遗部的广律没有传来。

接着解释广律的论著也陆续译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毗尼母论》等五种。

所以此宗的典据通称为“四律五论”。

四律是:(1)《十诵律》:六十一卷,萨婆多部律,姚秦时弗若多罗、鸠摩罗什译。

(2)《四分律》:六十卷,昙无德部律,姚秦时佛陀耶舍、竺佛念译。

(3)《摩诃僧祇律》:四十卷,窟内上座部律,东晋时佛陀跋陀罗、法显译。

(4)《五分律》:三十卷,弥沙塞部律,刘宋时佛陀什、竺道生译。

五论是:(1)《毗尼母论》:八卷,昙无德部,失译人名,早期的佛经目录书都把它附在姚秦译经的条目内。

(2)《摩得勒伽论》:十卷,萨婆多部,刘宋时僧伽跋摩译。

(3)《善见论》:十八卷,南方昙无德部,南齐时僧伽跋陀罗译。

(4)《萨婆多论》:九卷,萨婆多部,失译人名,早期佛经目录书都把它附在姚秦译经条内。

(5)《明了论》:一卷,正量部,陈时真谛译。

四律译出后,流行于南北各地,但其后弘通独盛蔚为一宗的,只有《四分律》。

此律译出六十多年后(北魏孝文帝时代,471~499),先有法聪,在平城开讲此律,口授弟子道覆作《四分律疏》六卷,内容只是大段科文;到了慧光(468~537),对《四分律》的研习弘通才逐渐盛行。

律宗大义

律宗大义

佛陀成道初期,并无制戒,只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之训示。

直到第五年时,有一比丘为母所逼,与其俗妻发生关系,于是,佛教戒律从此陆续制定起来。

据传所说,佛灭一百年间,由迦叶传阿难,再传末田地,商那和修,优婆崛多,五师相继,如泻瓶水,并无支流。

于优婆崛多以下,有五位弟子,对律藏内容,各自取舍不同,便分为五部律,乃至二十部。

五部律者。

一、昙无德部。

此云法密,即四分律,于上座部律藏中,聚集成文,随说所止,即为一分,如是四度,一部方就。

第一分二十卷,即比丘戒,二百五十条。

第二分十五卷,即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

第三分十四卷,即安居、自恣等规则。

第四分十一卷,即房舍、受衣、灭诤之种种杂法。

二、萨婆多部。

此云一切有,即十诵律。

三、弥沙塞部。

此云不著有无观,即五分律。

四、迦叶遗部。

此云重空观,即得解脱。

五、婆粗富罗部。

此云著有行,未传中土,以上皆属小乘戒。

中国有戒律,始于三国时,曹魏嘉平二年,由中天竺昙摩迦罗尊者,于洛阳白马寺,译出四分律羯磨法,即请梵僧,立羯磨法,传授比丘戒,为中国有比丘之元始。

经五百五十年,自佛陀耶舍、竺佛念尊者,译出四分律后,古德著述有二十家。

四分律弘扬,起于元魏法聪律师,以下经十余传,至道宣律师,兼通三藏,精研毗尼,作《戒本疏》、《羯磨疏》、《行事钞》之三大部及《拾毗尼义钞》、《比丘尼钞》,合称为五大部。

宣以唯识学,融通大小乘,成立一乘圆顿之妙戒,故此宗以道宣律师为高祖。

因其住于终南山,后人称南山宗。

又以四分律为宗,故亦称四分律宗。

律有三名︰一毗尼,此翻为律,罪之轻重,依法定故,犯与不犯,非律不分,故称毗尼。

二尸罗,此翻为戒,亦翻清凉,三业如火,焚烧行人,若受净戒,戒能防非,故称清凉。

三波罗提木叉,此翻别解脱,若受持何种戒,即得何种解脱,亦名处处解脱,故称别解脱。

戒有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戒有四种︰一、三皈戒。

二、五戒。

三、八关斋戒。

四、菩萨戒。

出家戒有五种︰一、沙弥及沙弥尼戒。

律宗发展历程

律宗发展历程

律宗发展历程
律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宋代。

以下是律宗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
1.初创阶段:律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当时摩诃衍
那等人将佛教戒律制度化,并创立了比丘戒律。

在隋唐时期,律宗开始形成,被追随者称为比丘戒律宗。

比丘戒律宗的特点是强调持戒和修行戒律的严格遵守。

2.发展阶段:到了唐朝,律宗逐渐发展壮大。

唐代法相宗的高
僧道宣提出了“悟修合一”的思想,将戒律修行和禅修结合在一起,并成为了律宗的主要教义。

此后,律宗成为了唐代佛教的主导派别,并在此时开始出现了多个分支。

3.独立阶段:到了宋代,律宗逐渐从其他佛教派别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宗派。

在宋代,以僧人道元为代表的律宗宗师,提出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理论,强调通过直接的心灵传承来传授戒律,而非依赖书面文字。

这一理论对于律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继承阶段:明代是律宗继续发展的时期。

明初,张养浩等人
在律宗的基础上创立了华严宗,该宗派将律宗与禅宗和华严宗结合在一起,成为了明代律宗的主流派别。

此后,律宗在明代继续壮大,并在清代延续至今。

总的来说,律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创阶段、发展阶段、独立
阶段和继承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律宗逐渐形成独特的教义和传承方式,并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八章、律宗初探(DOC)

第八章、律宗初探(DOC)

第八章、律宗初探第一节、序言第二节、戒律的由来(一)五部律(二)律教的东传(三)南山律宗第三节、优婆塞优婆夷所受的三皈五戒(一)三皈(二)五戒(三)杀盗淫妄的微细分别(四)最初的皈戒弟子第四节、三昧水忏的威力(一)楞严经的业果相续(二)楞严经的以戒助定(三)犯戒感报(四)酒戒(五)八戒第五节、出家的五众弟子受持戒法(一)五众弟子(二)出家的意义第六节、十戒和六法戒第七节、比丘比丘尼戒(一)出家僧尼应受的戒法(二)持戒得果(三)坚持禁戒的模范(四)《梵网经》《优婆塞戒经》不同的戒条第八节、菩萨戒的源流和它的戒相(一)上中下三品戒法授受不同的道理(二)受戒的四种差别(三)《梵网经》的三聚净戒(四)《梵网经》十重戒相第九节、佛弟子对律学要怎样信受奉行(一)戒为无上菩提本(二)七佛戒经第八章律宗初探第一节序言如来成道记说:“净法界事,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我佛释迦牟尼、他亲证了法事、本来是没有生、没有灭。

可是为了大悲心切,度生愿深,因此于无生中示现有生,于无灭中示现有灭。

才有从兜率、降王宫、八相成道的一大事因缘,应化事迹,风闻世界,道播四方。

“法华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就是为“开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为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总的说来,就是要令众生,人人成佛,个个得道的唯一目的。

我们要知道,佛陀所说的律学,就是“五篇三聚,解脱木叉”。

就是要达到这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伟大目的。

其次,在古代印度,当释迦如来降生时期,它的经济文化、学术、建设等都非常兴旺发达。

这时婆罗门的知识界人士,如雨后春笋,到处可见。

实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分河饮水,各立门庭。

在佛教看来,当时就有以六师为首的九十六种外道,制定了许多修习苦行,来延误众生。

这为首的六师是一、富兰那迦叶,二、末迦黎拘舍尼,三、删闍夜里罗胝,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鸠驮迦栴延,六、尼犍陀若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宗大意黄忏华居士编述第一篇绪论第二篇此宗之律学第三篇此宗之行果律宗大意第一篇绪论第一章此宗之名称及其略史释迦如来一代教典,统分经律论三藏,此宗对经宗论宗释宗,以律藏为主,故名律宗;又以四分律为宗故,名四分律宗。

佛典称如来在世五十年间,随根制戒,灭后,佛弟子优波离尊者,结集为八十诵律大毗尼藏。

灭后一百年间,迦叶、阿难、末田地、商那和修、优波□多,五师相继,如泻瓶水,并无支派。

一百年后,异执渐起。

分为二部五部及二十部乃至五百。

非唯戒律,经论亦分。

五部者,异世五师中第五师优波□多尊者,有弟子五人。

曰昙无德、萨婆多、迦叶毗,弥沙塞、婆粗富罗,各执己见,分为五部。

一昙无德部。

此云法密。

法名四分。

二萨婆多部,此云一切有,法名十诵。

三弥沙塞部,此云不著有无观,法名五分。

四迦叶遗部,此云重空观,法名解脱。

五婆粗富罗部。

此云著有行,亦云犊子,其旧律名摩诃僧祇,此云大众。

僧祇为根本,分出为五部。

诸部律中传于此土者,有四律五论。

四律者,萨婆多部之十诵律,晏无德部之四分律,窟内上座部之僧祇律,弥沙塞部之五分律。

五论者,依萨婆多律之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解四分律之善见论,释十诵律之萨婆多论,依正量部之明了论。

此土曹魏嘉平二年,中天竺昙摩伽罗(此云法时)至洛阳,立羯磨受法,为此土受戒元始,经五百五十年,至姚秦弘始六年,弗若多罗共鸠摩罗什译出十诵律,次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出四分律,始传广律;此后僧祇五分二律,渐次传译。

犊子律木未至。

伽叶遗部,止传解脱,戒本,广律未传。

至唐时,义净三藏译有部宗律甚多,称为有部新律;此外若毗奈耶律,至赵宋时犹有翻译,然束之大藏,并未有弘传。

四分律乃佛灭后第一百年时由昙无德尊者集诵而出,既来东土,化缘独深,于诸部律,独弘此部。

自佛陀耶舍等译出此论后,古德著述,垂二十家,而以三要疏为最精确。

三要疏者,慧光律师之略疏,相部律师之中疏,智首律师之广疏也。

智首之弟子道宣律师,兼通三藏,精达毗尼,即四分律,成立一乘圆顿之妙戒,作戒本疏羯磨疏行事钞三大部以发明之,合拾毗尼义钞比丘尼钞,称五大部。

所谓律宗,依宣设立,宣住终南山,故后人称为南山宗,此土之流传,以宣为高祖。

第二祖周秀律师,第三祖道恒律师,乃至第十五祖元照律师,禀承之。

元照兼贯内外,该罗大小,作戒本疏行宗记,羯磨疏济缘记,行事钞资持记,剖晰精微;南山之大义,至元照而大成,遂称中兴。

当南山盛时,与之并弘四分律者,尚有法砺所开之相部宗,怀素所开之东塔宗,与南山并称律宗三家;然不久两家概废绝不行,唯南山一派独传,绵延至元代而宗势不衰,逮明清两代,虽遗响犹存,大义已晦。

第二章此宗之教判此宗判释迦如来一代之教法为化制二教,亦名化行二教,更分化教为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三教。

分制教为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三宗。

化教者,化益之教,即诸经论所诠,令得禅定智慧之法门,如增一长中杂四阿含经井华严般若等经。

发智六足等论是也。

泛说因果,通化道俗。

故名化教。

制教者。

制戒之教,即诸律所诠,令守戒法之法门,如四分律五分十诵等律是也。

说诸律仪,唯制内众,故名制教。

又名之为化行二教者,约佛边名制教,约众生边名行教,如戒疏云今以化行二教,用分诸藏。

何名化教,如阿含等中,开演化导,令识邪正因果业性界系诸法。

言无所壅,义通道俗。

意在静倒。

离著为先。

教本化人,令开慧解。

本非对过,而立斯教。

言行教者,起必由过,随过制约,言唯持犯,事通止作,故教所设,非为静倒,但随行科。

戒律一宗,局斯教矣。

又资持云:一代时教,总归化行;开其信解,用舍任缘,故名化教。

制其修奉,违反有过,名为行教云云。

他宗皆依化教开宗,唯戒律一宗,却依制教。

所谓三教者,约定慧立,其中兼摄如来一代戒法,亦称三观。

一者性空教,谓立诸法性空无我之教,此中摄一切小乘。

二者相空教,谓立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见之教,此中摄一切大乘浅教。

三者唯识圆教,谓立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之教,此中摄一切大乘深教;如事钞云:然理大要,不出三种。

一者诸法性空无我,此埋照心,名为小乘。

二者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见,此理照用,属小菩萨。

三者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此理深妙,唯意缘知,是大菩萨佛果证行;又业疏云:小乘极处,人法二观。

对我观析,唯见是尘,对阴求之,但唯名色。

求人求法,了不可得,是为空也。

大乘极处,空识为本。

初浅滞教,谓境是空。

了境本无,性唯识也云云。

四分律宗,当性空教一分。

南山律师,意在立三学圆融无碍,判属唯识圆教中。

所谓三宗者,约戒法立,其中亦兼摄一代定慧法门。

一实法宗,即立一切诸法实有之萨婆多部等,此宗以色为戒体。

二假名宗,即立诸法唯有假名之昙无德部等,此宗以非色非心为戒体。

三圆教宗,即立一切诸法唯有识之唯识圆教等,此宗以种子为戒体;如资持云:凡欲考体,须识三宗造义浅深,两乘教相差别,纤毫无难,始可论体;又资持云:一者实法宗,即萨婆多部。

彼宗明体则同归色聚,随行则但防七支,形身口色,成远力便,此即当分小乘教也。

二者假名宗,即今所承昙无德部,此宗论体则强号二非,随戒则相同十业重缘思觉,即入犯科,此名过分小乘教也。

三者圆教宗,即用涅槃开会之意,决了权乘,同归实道。

故考受体乃是藏识熏种,随行即同三聚圆修,微纵妄心,即成业行,此名终穷大乘教也云云。

四分正当假宗,南山律师,深取大乘圆实了义,决开权教,即四分律,成立一乘圆顿之妙戒,故就此三宗中,四分律宗,亦圆教宗摄。

第三章四分律大纲四分律者,佛灭后百年,昙无德尊者,于上座部律藏中,搜括博要契同已见者,聚集成文,随说所正,即为一分,如是四度,一部方就,故称四分律;如业疏云:四分即说之断章,言律乃行所诠教;叉戒疏云:四度传文,尽所诠相。

此据说之所至,非义判也。

四分中,第一分为比丘戒本:明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提、四提舍尼、百种学法。

第二分为比丘尼戒本,及受戒说戒二犍度。

尼戒中:明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百七十八单提。

第三分为安居、自恣、皮革、衣、药、迦缔罗衣、拘睒弥、瞻波、呵责、人、覆藏、遮、破僧、灭诤、比丘尼,及法十六犍度。

第四分为房舍及杂二犍度,暨五百集法、七百集法、调部毗尼、毗尼增一。

第二篇此宗之律学第一节律所言律者,依彼梵本,具立三名,一毗尼、二尸罗、三波罗提木叉。

毗尼,此翻为律,律者法也,分也,笔也。

曰法者,判断罪之轻重戒之持犯,依法定故。

口分者,罪之轻重,戒之持犯以律分故。

曰笔者,审教理,检罪状,以笔定故;如资持云:今约戒疏统括诸文,不出三义。

初言律者法也,从教为名。

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中略)。

又如世法,据刑约制。

道法亦尔,依根附教,各有差降,不可乖越。

故曰法也。

二云律者分也,谓须商度据量有在,若律吕之分气也。

又云教相所诠,四字斯尽,谓犯不犯轻与重也(中略)。

何名为犯,境缘具也。

何名不犯,起对治也。

何名为轻,因果微也。

何名为重,反上句也。

然此四相,非律不分,持犯不滥,有同气侯也。

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笔也,必审教验情,在笔投断,又云处劾决正非笔不定等(中略)。

三并世法,比拟取名。

教诠楷定。

即法义也。

辨析轻重,即分义也。

临事决判,即笔义也。

具含此三。

故称为律。

尸罗,此翻为戒,戒者警也,警策身口意三业。

远离过非故;如行宗云: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警策三业远离缘非,明其因也,如古所传防非禁恶,以解于戒,然戒通善恶,律仪亦然,不可偏举以释戒义(中略)。

依如成实善生所明,善恶二戒,互受互亡,功用齐伦,名义无别,止得通解戒为禁也,随用两得。

何以知之,若解善戒,善法禁恶,警持不起;若解恶戎,恶法禁善,护摄不生;以斯义求,想无惑矣。

波罗提木叉,此翻别解脱,有云别别,或云处处别别舍离身口七支过非故。

戒是因,木叉是果,此因从果为号也;如尼钞云:言波罗提木叉者,此云处处解脱,谓身口七支非一名为处处,果名为解脱,随分得脱,即是果义。

第二章止作二持此宗以明戒为宗,戒有二种,一止持戒,二作持戒。

止持者,止者制止,制止身口,不作诸恶,曰止,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是也。

由止护持戒体,曰止持;如事钞云:言止持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止。

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

持由止成。

号止持戒。

作持者,作者造作,策励三业,造作众善,曰作,安居说戒忏悔礼拜等是也。

由作任持戒体,曰作持;如戒疏云:恶既已离,事须修善,必以策勤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为作。

持由作成,故号作持;又尼钞云:所言止持者,如受戒已,止不作恶,即名为持。

持由止生,故名止持,言作持者,谓动身口,戒意离非,顺本有受,不犯前过,号之为持。

持由作生,故名作持。

此二门中,摄束如来一代所说诸戒,皆悉穷尽,故根本四分律中,初二部戒本,明僧尼戒,即止持门。

后二部,明二十犍度,即作持门。

南山律师之五大部,亦不出此二门。

行事钞三卷中,上下二卷,明作持。

中卷,明止持。

戒疏,明止持。

业疏,明作持。

拾毗尼义钞,多明止持。

比丘尼钞,明比丘尼止作二持。

然此二门,有总有别。

若总,就佛法全体世间全体言之,则一切诸善,皆此二门所摄。

今别就戒律一宗,举其种类。

第三章止持义一、戒科一切诸戒,皆有四科,一戒法,二戒体,三戒行,四戎相。

戒法者,如来所制各种戒法。

戒体者,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自己之心胸中领纳之法体,而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也。

四分律宗,分通大乘故,以非色非心为戒体。

南山教弘四分,宗在圆教,取唯识种子说;如业疏云:欲了妄情,须知妄业,故作法受,还熏妄心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

戒行者,行者既发戒体于心中,随能任持,运身口意业,造修善业也。

戒相者,持戒之美德外彰,其相状可为人轨范也;如事钞云: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虽复凡圣通有此法,今所受者,就已成(谓此戒法,即三乘圣人已修成之法)而言,名为圣法(中略)。

二明戒体者,若依通论,明其所发之业体。

今就正显,直陈能领之心相,谓法界尘沙二谛等法,以已要期,施造方便,善造心器,必不为恶,测思明慧,冥会前法,以此要期之心,与彼妙法相应,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领纳在心,名为戒体。

三言戒行者,既受得此戒,秉之在心,必须广修方便,检察身口威仪之行,克志专崇,高慕前圣,持心后起,义顺于前,名为戒行(中略)。

四明戒相者,威仪行成,随所施造,动则称法,美德光显,故名戎相;又资持云: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

又云:戒是一也,轨凡从圣名法,总摄归心名体,三业造修名行,览而可别名相。

由法成体,因体起行,行必据相;当知相者,即是法相,复是体相,又是行相,无别相也。

二、通别二戒(第一)通戒众生无量,大海无边,虚空无际,草木无数,戒善同尔,亦无分齐。

今姑别为通戒别戒二种,通戒者,三聚净戒,本大乘戒,南山律师,以圆教为本意,故举之。

一摄律仪戒,戒律威仪,悉摄此一戒,抑止一切诸恶之止持门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