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迎来黎明》优质教案
小学科学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教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科学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教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谁先迎来黎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了解为什么地球会有昼夜和四季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和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观察地球自转的影响。
2. 描述地球公转带来的四季变化。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
2.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带来的昼夜和四季变化。
四、教学准备1. 大球仪、小球仪和灯泡。
2. 不同季节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描绘日升日落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观察天文现象的兴趣。
2. 导入新课(10分钟)观察小球仪的自转:教师在教室的中央放置一个小球仪,用手自转它,并引导学生观察小球仪自转所带来的影响,如出现昼夜变化。
解释地球自转的原理。
3. 学习新知(20分钟)a) 地球自转的原理:教师使用大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说明地球自转造成昼夜交替的原因。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影响。
b) 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教师根据季节变换的图片,由全球到半球,让学生观察四季变化的规律,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导致的四季变化的原因。
4. 深入实践(30分钟)a)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展示一个关于太阳、地球自转、公转和四季变化的海报或模型。
b)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亲自观察太阳的运动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归纳总结(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整理归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对昼夜和四季变化的影响。
6. 拓展延伸(10分钟)提出扩展问题,如为什么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四季相反,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7. 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总结地球自转、公转对昼夜和四季变化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和四季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实地观察和小组合作讨论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教案一. 教材分析《谁先迎来黎明》是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球自转的特点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地理现象可能对他们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地球自转的实际情况存在一些疑问,需要通过讨论和探究来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学生对地球自转实际情况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地球仪的转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的现象。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日出日落的规律,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地球自转的理解和疑问,共同解决问题。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准备一个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自转的现象。
2.日出日落时间表:提前获取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表,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
3.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如灯光、地球仪等。
4.分组讨论材料:准备分组讨论所需的材料,如纸张、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地球除了自转还有其他的运动吗?大家能举例说明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的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标注,如经纬度、时区等,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2 4《谁先迎来黎明》(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4.谁先迎来黎明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3)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4)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经验和体验活动,理解相对运动,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
(2)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
(2)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相对运动的理解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教学难点:时区的认识及时差的计算。
教具准备:小地球仪、手电、PPT、时区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北京的黎明、乌鲁木齐的黎明,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二、实验模拟1.看地图:乌鲁木齐和北京分别在什么位置?(提示地图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要求学生说清:乌鲁木齐在西面,北京在东面)2.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想一想:地球仪上的方位是怎样的?3.【理解自西向东和自东向西】师演示自西向东转(逆时针),问:这种转法叫?演示自东向西转(顺时针),问:这种转法叫?【板书:自西向东(逆时针)、自东向西(顺时针)】4.根据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你觉得谁先迎来黎明和什么有关系?怎样的关系?5.实际和我们想的是不是一样?接下来我们模拟一下。
(出示模拟实验PPT)6.学生模拟实验。
【观察点一】7.学生汇报。
三、确认地球自转方向1.看来,要知道谁先迎来黎明,我们必须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你说说看,你认为地球到底是怎么转的?【前概念】2.认识相对运动:(1)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看三段视频,在看的时候,注意观察:物体的运动方向和看到的景物的移动方向有什么关系?(2)播放视频:汽车前进、汽车后退、旋转木马(3)小组讨论。
【观察点二】(4)小组汇报。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聚焦于“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这一问题,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模拟实验-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实验验证”的思维探究过程,逐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转周期,以及自转形成了太阳这一天体的东升西落。
本课教材设计了3个活动。
一是模拟实验,利用人体围成的“地球”,研究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明确地球自转方向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二是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中相对运动的特点,推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再用“地球椅”验证我们的推测;三是根据确认后的地球自转方向,在地球仪上模拟验证谁先迎来黎明。
三个活动环环相扣,且要求学生每进行一次推理,都要用模拟实验验证,充分发挥了模拟实验法在研究宇宙领域问题时的优势,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意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24小时,并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地球椅”模拟实验的体验,并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相对运动的特点●能运用各种实验逐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科学态度目标:●对探寻自然现象、解密自然规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处处是科学【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各种实验逐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难点:运用“地球椅”模拟实验,结合生活实践,理解相对运动的特点。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教师提问引导: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那么地球上不同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同吗?教师提问引导:那么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引出课题并板书。
学生活动:提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由已知到未知,从旧知识中提出新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模拟实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先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明确两者的地理位置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明确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学生能够解释为什么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不同。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地球仪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学生能够运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学生能够增强对地球科学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地球的自转:学生将通过地球仪观察地球的自转,了解自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2 地球的公转:学生将通过地球仪观察地球的公转,了解公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应用:学生将通过实例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时区的划分、航海导航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学生将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标记,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2 实例分析法:学生将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应用。
3.3 小组讨论法:学生将分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问答:教师将提问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以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报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理解。
4.3 课后作业:学生将完成课后作业,以巩固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地球仪:教师将使用地球仪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5.2 教学PPT:教师将使用PPT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图片和实例。
5.3 课后作业习题:教师将提供课后作业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什么是黎明?”引起学生对黎明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谁先迎来黎明》。
6.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6.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探讨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差异。
新教科版2022-202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4《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新教科版2022-202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4《谁先迎来黎明》教案一. 教材分析《谁先迎来黎明》是新教科版2022-202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知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地球自转和公转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观察到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对此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对地球自转方向的掌握程度不一,需要在本节课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知能力和科学思维。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自转方向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地理现象。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球仪或地球图片,用于展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准备不同地区的日出时间表,用于分析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
3.准备相关视频资料,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现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或图片,展示地球自转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自转方向。
2.呈现(10分钟)呈现不同地区的日出时间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不同?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强调地球自转方向的重要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谁先迎来黎明》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时间差异。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于地球自转和时间差异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观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还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时间差异。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及其对时间差异的影响。
2.运用科学探究方法研究地球自转现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现象,了解时间差异。
2.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地球自转现象。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地球自转对时间差异的影响。
4.推理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推理出地球自转的规律。
5.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地球自转现象和时间差异。
2.实验器材:地球仪、时钟、灯光等。
3.调查表:用于学生记录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自转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自转与时间差异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实验器材,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时间不同?”引发学生思考。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地球自转现象,验证时间差异。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地球自转对时间差异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调查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进一步了解地球自转现象。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故事《谁先迎来黎明》的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以及太阳升起的过程。
1.2 适用年级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学生。
1.3 教学时间本章节共需45分钟。
第二章:教学准备2.1 教具准备《谁先迎来黎明》故事书籍地球仪图片或插图时钟2.2 教学环境安静的阅读空间舒适的座椅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天空,询问他们是否曾经观察到黎明的到来。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黎明的印象和感受。
3.2 阅读故事(10分钟)向学生介绍故事《谁先迎来黎明》的内容和作者。
朗读故事,过程中可适时停顿,询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反应。
3.3 讨论故事情节(10分钟)分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互相回答。
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全班学生一起讨论。
3.4 探索黎明和时间差异(10分钟)向学生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地区时间差异的原因。
使用地球仪展示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让学生观察并理解。
3.5 总结和反思(5分钟)让学生回顾故事《谁先迎来黎明》的内容,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传达的信息和寓意。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阅读延伸要求学生选择一本关于自然或科学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4.2 观察实践要求学生在家观察黎明的到来,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观察结果,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5.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5.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阅读延伸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观察实践作业的记录和分享。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找答案。
科学观摩课《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科学观摩课《谁先迎来黎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时区和日界的概念。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 时区和日界的定义及划分。
3. 计算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时区和日界的划分。
2. 教学难点:计算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3. 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不同。
2. 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解释时区和日界的划分。
3. 举例说明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让学生尝试计算。
4. 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计算结果和心得体会。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堂反馈:收集学生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时区和日界的相关资料。
3. 准备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案例。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计算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题目。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观察日出日落等。
3. 引导学生关注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时事新闻。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清晰地讲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时区和日界的划分。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十、课后作业1. 完成一道关于计算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题目。
《2.4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上册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理解昼夜交替现象;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掌握探究地球自转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2.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探究地球自转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如地球仪、手电筒等;2. 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昼夜现象;3. 教师制作教学PPT,包含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与黎明和黑夜有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引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引出课题。
2. 观察讨论,研究昼夜交替现象(1)分组活动,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位置和太阳的关系,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位置变化的过程,让学生讨论并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讨论猜测谁先迎来黎明。
(2)根据学生的描述,总结出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
3. 知识拓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1)运用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知识解释一个地方的昼夜变化规律。
(2)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与昼夜交替有关的现象,并试着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4. 课堂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认真记录的好习惯。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家房子的朝向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并记录下来,第二天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了解昼夜变化和四季更替的规律。
2. 学会观察、记录和总结的方法,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掌握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2. 难点:将抽象的地球运动规律与实际自然现象相结合,形成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范文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谁先迎来黎明》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章中的论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文章阅读:《谁先迎来黎明》2. 探究活动:分析文章的论点和论据3. 批判性思维训练:评价文章的论证过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背景和主要观点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其主要观点和论据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4. 案例分析: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思考5. 批判性思维训练:评价文章的论证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不足之处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2. 阅读理解:检查学生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论据的理解3. 批判性思维:评价学生在评价文章论证过程中的表现4.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六、教学资源:1. 文章《谁先迎来黎明》的打印版或电子版2. 分组讨论记录表3. 批判性思维评价表4. 教学PPT或黑板5. 辅助教学材料(如有需要)七、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文章的打印版或电子版,并分配给每个学生2. 设计好分组讨论记录表和批判性思维评价表3. 制作教学PPT或准备黑板上的辅助教学材料4. 准备好相关辅助教学资源,如有需要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谁先迎来黎明》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文章的论证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不足之处。
九、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其主要观点和论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范文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谁先迎来黎明》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章的主要内容、观点以及科学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谁先迎来黎明》文章。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地球仪、地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日出日落的现象。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科学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表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价其课堂参与度。
2. 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等。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科学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日出观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深入了解日出日落的现象。
2. 开展科学实验,如地球自转模型制作,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地球自转的理解。
3. 举办科学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和思考角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是否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黎明”的概念,知道黎明是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界的能力,提高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度。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黎明的概念,学会观察和描述黎明现象。
难点:理解地球自转对黎明到来的影响,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黎明现象。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共同探讨黎明的特点。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黎明时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 讲解法:教师讲解地球自转对黎明的影响,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教学准备:1. 课件:黎明图片、地球自转动画等。
2. 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等。
3. 观察工具:望远镜、相机等(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黎明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黎明现象。
2. 探究黎明:讲解黎明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黎明是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3. 地球自转与黎明:通过地球自转动画,让学生明白地球自转对黎明到来的影响。
4. 观察与描述:分组进行观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黎明时的景象。
5. 分享与讨论:分组分享观察心得,讨论黎明的特点,总结黎明的共同点。
6. 实践体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黎明时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7.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预测日出时间等。
8.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9.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幅黎明时的景象,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黎明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观察和描述黎明时的表现,关注他们的观察细节和描述准确性。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谁先迎来黎明》教案一. 教材分析《谁先迎来黎明》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的自转和日出日落的产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知道日出日落的原因,并能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自转和日出日落的关系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知道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的概念和产生的现象。
2.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日出日落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现象,通过观察来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2.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用于模拟地球自转的现象。
2.图片:用于展示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3.实验材料:用于模拟实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黎明吗?黎明是谁先迎来的?”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使用地球仪展示地球自转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的过程。
同时,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地球自转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实验。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地球自转的特点和产生的现象。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那么,黎明是谁先迎来的呢?”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谁先迎来黎明》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谁先迎来黎明》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1【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 通过解决“谁先迎来黎明”这个问题,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的● 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知道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不同决定的● 了解世界时区图的基本知识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法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 通过进行“相对运动”的'实验描述,建构空间立体概念,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解释天体的运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方向的确定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太阳模型、自制卡片若干、转椅、答题卡等【教学过程设计】一、直接导入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那么早晨六点,当北京的孩子起床时,远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孩子们又在干什么呢?是在睡觉呢?还是在上学的路上?(学生讨论、汇报)师:那大家想不想知道乌鲁木齐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通过学习今天的内容,大家就能知道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们在干什么。
大家有兴趣吗?那还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多媒体展示:谁先迎来黎明)那么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呢?(学生猜测、教师追问)二、模拟实验1 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看见太阳师:既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不妨来做个实验。
但是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先弄清楚这么几个问题:(1)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出现与什么因素有关?(2)北京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在地图上的位置(3)相对地球而言,太阳石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实验要求,教师做相应的讲解)(学生实验并汇报)师:实验做完了,在实验过程中,谁先迎来黎明呢?还是你们在实验中遇到了什么麻烦?(学生汇报,教师有针对性的做讲解或评价)师: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呢?(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小结)【两个城市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与地球旋转的方向有关,由西向东转,北京先看到太阳;由东向西转,乌鲁木齐先看到太阳】三、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师:地球的自转方向不同,人们看见太阳,迎来黎明的时间也就不相同,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怎样的呢?(进行一系列的相对运动模拟实验)师:通过刚刚两个小小的模拟实验,推向一下地球的运动状况。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使学生掌握时区的划分原则,了解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概念和方向。
时区的划分原则和时间差异。
2.2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时间计算的影响。
如何利用地图和观察分析,解决时间差异问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自转和时间差异的规律。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球自转和时间差异的影响。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自转和时间差异的动态过程。
提供相关地图和数据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动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的意义。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时间会有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知识讲解: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方向,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讲解时区的划分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
4.3 案例分析: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地球自转和时间差异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
4.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地球自转和时间差异的理解。
邀请学生代表进行发言,促进课堂互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张地图,标注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课堂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地球自转和时间差异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2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小学科学24《谁先迎来黎明》(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24《谁先迎来黎明》(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谁先迎来黎明-小学科学教案引言:《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中的一篇科普文章,通过描绘蛙、鸟和太阳的活动,引发学生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思考。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黎明的形成原理,发展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日出日落的现象及其原因;- 掌握太阳升起和西落的方向;- 了解蛙和鸟等动物在公元时刻的活动规律。
2. 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界变化的好奇心和兴趣;- 引导学生尊重科学事实,并运用科学知识解读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日出日落的现象及其原因;- 学生掌握太阳升起和西落的方向。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1. 导入(1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显示一个太阳,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是从哪个方向西落的?引导学生讨论,并记录学生的回答。
2. 感知(1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日出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
观察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太阳会从东方升起?3. 探究(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从实验箱中取出两个小南瓜,一个是连续记录观察结果的南瓜,另一个是对照组的南瓜。
要求学生每天早上、中午和傍晚分别用绘画记录下每个时间点的南瓜形状。
一周后,每组学生整理并比较两个南瓜的形态变化。
教师在实验结束后带领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南瓜在不同时刻形状会发生变化?4. 归纳(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日出日落的原理,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引导学生理解日出日落的现象及其原因。
5. 运用(2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观察一段时间内太阳升起和西落的方位,并记录观察结果。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谁先迎来黎明》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文章中的线索,推测出答案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图表、图片等辅助材料,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章的线索,推测出答案。
2. 教学难点:(1)通过文章中的线索,推测出答案。
(2)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科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入新课《谁先迎来黎明》。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黎明吗?黎明是如何到来的?2. 阅读理解:(1)学生独立阅读文章《谁先迎来黎明》。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中的科学知识,如地球自转、日出日落等。
(2)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线索,推测出答案。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题或选择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文章中的线索,设计一个关于黎明的实验。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文章《谁先迎来黎明》的内容,写一篇关于黎明的小短文。
2. 请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了解,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日出或日落景象,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方面。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教师活动
活动一:一、引入学习:
2、思考: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活动二:二、模拟实验:
2、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
活动三:三、认识相对运动:
2、回忆: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汽车后退时,车窗外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车窗内呢?
3、联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那么转椅是怎样转的?
活动四:认识时区及时差:
2、出示世界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
学习
目标
4、体验领会相对运动,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天体的运动。
5、体会到物体的运动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
探究
问题
谁先迎来黎明
应用
作业
观察北极星和北斗星的位置。
文化
阅读
理解相对运动。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
活动三:三、认识相对运动:
1、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3、体验: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转椅顺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
4、阅读教科书P80页。
5、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黎明?(北京)
活动四:认识时区及时差:
1、问题: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阳呢?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学科
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
最后,就让我们把这几天所学到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地球的形状
自转的证据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周期
球形
傅科摆
自西向东(逆时针)
24小时(一天)
板书
请把你们组转动地球仪的方向在地球仪上用箭头画出来?
我们组发现,先迎来黎明。
(三)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
1.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2.联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那么转椅是怎样转的?
3.阅读教科书P80页。
4.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黎明?(北京)
A猜测谁先见到太阳?
B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
2.小结: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鲁木齐先看见太阳。上面两种转法,哪一种像钟表指针的转法,因此,把自西向东叫逆时针,自东向西叫顺时针。
模拟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记录单
课堂评估
1.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即逆时针);
2.学生是否知道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3.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4.从作业情况分析课堂教学成效;
5.课外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度。
A图中的每一种色块代表一个时区。“0”代表零时区,零时区以东为东区,零时区以西为西区。北京所在版图的颜色与东八区的颜色相对应,所以北京在东八区。——那纽约、巴黎、东京都在哪个时区?——请学生找一找,然后说一说。
B相邻的两个时区,时间相差整整一个小时。
如:北京在东八区,东京在东九区,这两个时区是相邻的。当我们是北京时间10点整的时候,东京是几点钟呢?——11点钟——对,往东,时间要加;往西,时间要减。越往东,时间就越晚;越往西,时间就越早。
1.课件演示: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
2.体验: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转椅顺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
(二)模拟实验:
1.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板书谁先迎来黎明
教学背景:
这一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概念也比较难理解。如何把抽象难懂的概念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是需要好好再研究的。这一课有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相对运动等等,需要学生对空间有很好的想象力,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不能过于死板教条,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可能一下会搞混,对于他们理解地球自转方向会带来一定混淆。上课前,教师利用在教室四边的墙分别贴上东南西北,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什么样是自西向东运动,什么样又上自东向西运动(随时结合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
2、课件操作适时联网。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认识相对运动→模拟实验→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认识时区及时差→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
活动过程
基础设计
个性设计
一、课前谈话:智力大冲浪北京乌鲁木齐
问题一: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什么方向?看图查阅说明理由。
问题二:北京坐车去乌鲁木齐。引出相对运动
二、教学流程:
(一)认识相对运动:
(四)认识时区及时差:
1.问题: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阳呢?(开通视频,问乌鲁木齐现在是几点?对照北京时间。)
2.课件网络摄像头观看世界各地的情况。(引出问题,如果不是打电话,视频,也没网络摄像头,还有其他办法吗?)
标准时区:为了方便人们的旅行和记时,国际上设立了标准时区。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到东十二区,西十二区至西一区。
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一)科学概念:
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
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科学词汇:东升西落逆时针(自西向东)顺时针(自东向西)时差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
难点:理解相对运动。
教学
准备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给全班学生准备:课件、解剖的地球仪一个、转椅一把、东南西北方位字各一个。
给每小组学生准备:两张白纸、水彩笔、地球仪一个、世界时区图。
1、东、南、西、北方位字各一个贴在教室相应墙面上。
学生未知: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对位置:北京在东而乌鲁木齐在西。
相对运动难点:从车和树的相对运动迁移到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从而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搜集证据解决谁先迎来黎明。
科学教育的课堂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思想是大家所公认的。当然,作为小学科学内容之一的地球和宇宙单元,也应该体现科学探究的内涵与本质,并且更有必要体现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因为本主题单元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教学时会不自觉地搞满堂灌,学生容易在理解上模棱两可、半生不熟。再说现在科普类书籍琳琅满目,学生要获得表面性的知识并不难,难的是要让学生经历、理解知识的获得过程,学会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做到入心入脑,实实在在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宇宙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生活中的“相对运动”概念,坐上“地球”大转椅亲自体验,从而得出地球的自转方向。这样,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真实的自我活动的课堂,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形象化的探究过程得以确立。
通过生活经验和体验活动,理解相对运动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
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
科学方法:模拟实验、观察实验、课外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
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核心价值观:勤于思考、大胆解释、乐于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
难一点,当北京时间10点钟的时候,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分别是几点钟?——组内同学可以查看“时区图”,快速地计算一下。——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英国伦敦:凌晨2:00美国:昨晚21:00——今晚还是昨晚?
1.出示世界时区图(模型),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
2.分组查阅世界时区图,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
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逆时针)周期为24小时(一天)
地球的形状
自转的证据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周期
球形
傅科摆
自西向东(逆时针)
24小时(一天)
课外活动
1.利用橡皮筋制作一个橡皮筋秤
2.对弹簧缩短的规律作一番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成预见
学生已知:地球在自转;北京和乌鲁木齐是在不同位置;坐在车上看到树往后退是车往前进。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4.谁先迎来黎明
教材简析:
《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4、认识世界时区图。第一部分直接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地区图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明确黎明迎来的时间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会不同,很自然进入“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是怎样的”探究。第三部分在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中,通过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概念,根据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第四部分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到地球仪上的经线,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线差来计算两地的时差。这实际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球自转方向及地球自转周期的知识来解决,是有一定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