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变化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意义

合集下载

高分辨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

高分辨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

者 行骶 髂 关节 高 分辨 C T检查 , 观察 骶髂 关 节病 变 的 C T表 现及 影 像学 特 征 。结果 : 直 性脊 柱 炎骶 髂关 节 病变 的高 强 分辨 C T表 现特 征 为病 变 主要 累及 骶髂 关 节 的髂 骨侧 , 现 为 关 节 软 骨钙 化 、 节 面 毛糙 、 坏 伴 不 同程 度 骨 质增 表 关 破 生硬 化 。 2例 中 0级 0例 , 5 I级 1 0例 , Ⅱ级 1 5例 , Ⅲ级 2 5例 , 级 2例 。 Ⅳ 结论 : 高分 辨 C T对 强 直性 脊 柱炎 骶髂 关 节
2 csso V ga e o cu inT ehg - eo t n C ftescol cjit o klsn p n yi sda n s n ae fI rd .C n ls :h i rsl i T o aria o s fa yoig so d li i oi ad o h uo h i n n t g s
b n y epai slrss nte5 ae, c s f rd ,0c sso ga e1 ae f1 ga e 5csso ga e o ehp rl a ceoi. 2css aeo ga e1 ae f I r d ,5csso 1 rd , ae fm rd , s Ih 0 0 2
病变 的诊 断 与鉴 别诊 断具 有 重要 的应用 价值 。 『 键 词】 直性 脊柱 炎 ; 髂 关 节 ; 分辨 cT 关 强 骶 高 【 中图 分类 号】 4 54 R 4 . 【 文献 标识 码】C [ 章编 号】 1 7 — 7 1 2 1 0 ( ) 0 5 0 文 6 4 4 2 ( 0 0) 1 c 一 7 — 2
iainteo sraino col cjit ies nfsa o sa di gn aue fC . s l : n yuigso d li n t , b evt f a ria n saema i tt n n o h o s i o d e i ma igf trs T Reut A k l n pn yis e o s s t scol cjit i aew sc aatr e yhg —eo t nC nfs t n il v l n escol cjit i ae aria on s s a h rcei db ih rsl i T ma i t i s nyi ov gt aria on s s i de z uo e a o ma n i h i de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3 1) 2 4 - 0 7 1(0 : 0 1 2 4 .
只在 MI R 上检 出 ,按 照纽 约修 订标 共振 检查 技术 的不 断完 善 ,磁 共振 6 孟家晓,沈君 ,梁碧玲 ,等. . 骶髂关节 准 , 于 A 骶 髂关 节炎 I 级 以上 检 扫描 仪 的普及 , 对 S I I 它在 A 早 期骶髂 关 S 强直性脊柱 炎的 c 诊断价值 … . T 中国 C 和 MI杂志 , 0422: 64. T I I 2 0, ( 4— 8 ) 出方面 M I C 无统 计学 差异 ,而 节 炎诊 断方 面 的应 用 前景 广 阔 。 R和 T 7 邵平, . 周桂凤, 欧玲. 早期骶髂关节炎的 对 于 A 骶 髂 关节 炎 0 l级 患者 的 S ~ I 检 出 ,M I明显优 于 C 。M I是早 R T R 期 发现 骶髂 关节 炎 的重要手 段 ,在
中国 C 和 I T 杂志
21年0 H 第1卷 第2 总第4 期 02 4 0 期 3
[]北 京: 民卫 生 出版 社 , 09 16 M. 人 20: 1. 化 、 侵 蚀 ,关 节 面 下囊 变 ,关 节 势 …,可 以作 为评 估 A S所 致骶 髂 2 陈建宇,杨泽洪,刘庆余 ,等. . 强直性 间隙 改变 ,M I也都 能显 示 ,对 于 关 节 炎 的 首 选 影 像 学 检 查 方 法 。 R
. 曾小峰 , 主译 哈里森风湿病学 显示 A S早 期骶 髂 关节 炎 改变 有 优 1 田新平, 【 收稿 E期 】2 1— 2 3 l 0 2 1— 0
MI R 诊断临床价值初探 [] 中国c 和 J. T 恹I 杂志 ,0 753: 54. 2 0, ()4— 6
( 上接 第 1 ) 原发 性髋 关节 髋 关 节致 残 率 … 。 9页 0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分级标准及图解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分级标准及图解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分级标准及图解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是以骶髂关节X线片的影像学表现为依据,且强直性脊柱炎的分期和分级目前也是以X线的改变为依据的,正确的诊断和分期分级的判断,不仅对最初疾病的确诊有意义,而且对预后的判断也具有指导意义。

骶髂关节的X线分级0 级:正常I 级:可疑异常Ⅱ级:轻度异常,关节局限性侵蚀、硬化,间隙无改变Ⅲ级:明显异常,关节面骨质侵蚀、硬化、关节间隙增宽/狭窄或部分强直Ⅳ级:严重异常,关节完全骨性强直骶髂关节的CT分级CT 在显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细小改变方面,有相对高的敏感性,因此可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对关节病变的细微征象如轻度骨硬化、模糊、侵蚀及关节间隙的轻度变窄、不对称显示更加确定,从而有利于临床早期确诊,并对疗效进行更准确的追踪观察。

0 级:关节正常或关节面稍模糊I 级: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软骨下骨轻度糜烂,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正常Ⅱ级:关节面模糊,软骨下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和硬化,关节间隙基本正常Ⅲ级:软骨下骨质明显破坏,弥漫性硬化,关节面呈毛刷状,关节间隙狭窄或宽窄不均,部分强直\Ⅳ级:全部关节骨质破坏,硬化和骨质疏松、关节完全强直CT、MRI、X线片对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有重要意义,早诊断、早治疗对控制强直性脊柱炎有积极意义。

点击上方视频号关注商务合作扫描二维码版权申明本微信平台属于个人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所有转载视频只用于基层教学使用,且明确注明授课专家姓名,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

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
窗 位 4 ~ 0H . 0 5 u
面部 分增 宽 .韧 带 部关 节 间隙 随层 面上 升逐 渐增 宽 .其 前 后
均有 韧带 保 护 , 韧带 附着点 关节 面不 规则 .正常 骶髂 关 节 间
隙呈 裂 隙状 或 略呈 " " , S 形 双侧 对 称 . 质 薄 而均 匀 , 硬 化 , 皮 无
侵 蚀 或关 节僵 直 等表 现嘲
32AS临 床 特 点 及 病 理 基 础 .
AS骶髂 关 节 病 变 的 C T分 级采 用 1 8 9 4年美 国纽 约修 订 标 准嘲 分 为 0 I . , ~V级 0级 : 正 常 ; 为 I级 : 可疑 异 常 , 节髂 骨 关
面 模糊 ; Ⅱ级 : 轻度 异 常 , 明显 关 节 面局 限 性侵 蚀 , 有 硬化 , 关 节 间 隙改 变不 明显 ; Ⅲ级 : 明显 的双侧 关 节 面 , 骨 下 骨质 侵 软
张儒 秀 , 俊 石 f 山东省 淄 博市 淄川 区妇 幼 保 健 院 , 山东 淄博 2 50) 5 1 0
【 词】 色超 声 多普 勒 ; 关键 彩 乳腺 癌 ; 乳腺 增 生 【 中图分 类 号】 R 3 . 7 79 【 标识 码】B 文献
彩 色超 声 多普 勒 ( 称 彩超 ) 乳 腺 疾 病 诊 断 方 面有 重 简 在 要地 位 .近 年来 , 乳腺 癌 已成 为 严 重危 害 妇女 健 康 的重 要疾 病, 目前 在 我 国乳 癌 已居 女 性 恶性 肿 瘤 的首 位 , 且 发 病率 并 有 逐 年 上 升 的趋 势 ,乳 腺保 健 问题 已越 来 越 引 起 人们 的重 视 .超声 因其简 便 , 易行 , 电离辐 射 , 无 已成 为 筛查 诊 断 乳腺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CT特征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CT特征分析
维i n S ci n o e a ie S r e y S p 2 0 . 1 2 No 9 d c lI f r to e t fOp r tv u g r . e . 0 7 Vo . 0. . o
v l d 5 ae eeiv l di o it,n 5 cssi n it3 f h m w r rd a d8 eeG a e ov . 2cssw r ov b t j ns ad 1 ae o ej n. 5o e eeG a eI,n 4w r rd e n e n ho n o t
:蝠 床 { 像 ・ i l I 乏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 的 C T特 征 分 析
孙 凤 霞 , 军艳 , 玉侠 岳 李
( 乡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放射科 , 新 河南 卫辉 4 3 0 ) 5 10
摘要 : 目的
研 究强 直性脊 柱炎早 期骶髂 关 节病变 的 c T特征 , 讨 c 对 强直 性脊 柱炎早 期 的诊 断 价值 。 探 T
方法 对 6 例早 期强 直性脊 柱炎 患者骶 髂关 节病变 的 C 7 T征象 进行 了回顾 性 分析 。结果 6 强 直性 脊 柱 7例 炎患者中 19个骶髂关节受累, 1 其中双侧 5 例 , 2 单侧 1 5例 , 级 3 个关节 , 级 8 I 5 Ⅱ 4个关节。早期 C T表现分
级: ①骶髂关节前下 13的髂骨侧骨性关节面局限性破坏缺损 , / 密度减低 , 周围局限性硬化 7 个关节。②骨性 6 关节 面毛糙 、 质 白线 中断 、 限性 缺损 9 关节 。③关 节 面下微小 囊变 16个关 节 , 为骨性 关节 面下 小 皮 局 4个 0 表现
S UN e g—xa YUE J n—y n, IYu—xa Fn i, u a L i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早期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早期诊断
例。
3 讨 论
为主的全 身性疾病 , 主要 累及 骶髂关 节 、 髋关 节 、 问关 节 、 椎 肋 椎关节 , 以骶髂关 节病变为最常见 。其主要 的病理改变是 关 节软骨 的破坏和关节周 围组织 、 韧带 、 问盘的钙化 , 椎 最终 导致 骨性 强直 。由于本病起病隐 匿, 进展 缓慢 , 全身症状 轻 , 以往 所 往诊 断延 缓。本 文 旨在分析 1 例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 关节 1
诊。适度充盈膀胱后 有利于腹 腔内隐睾的显示 , 因腹腔 内隐睾 在排空膀胱后 , 往往在 耻骨联 合上 方探 到, 于正 中线 与患侧 位
内 环 口之 间 , 盈 膀 胱 后 往 往 位 于 膀 胱 周 围 , 充 紧贴 前 腹 壁 。腹
性多呈 圆形 。腹股沟 区肿大 的淋 巴结多 分布于股 动脉 , 静脉 股 周 围, 常多发 , 大小不 等 , 形 多呈类 圆性或椭 圆形 , 外 高频超声
肾形声像 , 与腹股沟区的隐睾易分辨 , 位于腹股膜后 , 腹股 沟区 发育 不 良或患儿 的隐睾 与淋 巴结 较难 分辨 。隐 睾 的主要并 发 症是 生育力下 降或不育及恶变 , 一岁以后睾 丸下降 的可 能性 且 极小 , 睾丸适宜于低 温环境 , 隐睾患者 由于睾丸位于腹 股沟 区,
特 别 是 在 腹 腔 和腹 膜 后 的温 度 大 于 阴囊 内 , 引 起 恶 变 。 隐 容
总 之 , 频 超 声 探 测 方 法 简 单 、 全 、 济 、 复 性 好 、 辨 高 安 经 重 分
率高、 无痛苦 , 特别 是对 d J 可 重 复定 期检 查 , ,L 监测 隐 睾的 大 小、 位置变化 , 临床 应用激 素治 疗和疗 效追踪 观察及 术前定 对 位很有 价值 。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

0 、50.0 、45.55%、4.55 。X线与 CT诊断 的符 合率从 0级~ Ⅳ级分 别为 0 、66.6 、85.71 、100 。 结
论 :女 性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的骶 髂 关 节病 变 的早 期 诊 断 受 女 性 自身 解 剖结 构 复 杂 等 因素 影 响 ,x 线 平 片 的 早 期 诊 断 困 难 ,对 临床 怀 疑 而 平 片 难 以确 诊 的 早 期 病 变 ,CT检 查 有 较 高 价 值 。 平 片 表 现 为 早 期 病 变 (0~ Ⅱ级 )的 患 者 CT 对
其 分 级 更 为 准 确 ,可 提 高 1~ 2个 级 别 。 关 键 词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骶 髂 关 节 ;女性 ;X线 中图 分 类 号 :R593.23;R681.6;R445.4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9 5551(2007)09 1013 03
的 患 者 主 诉 以髋 部疼 痛 、腰 痛 、弯 腰 受 限 、颈椎 受 限 出现 的百 分 率 依 次 为 4O.91 、36.36 、18.18 、4.55 。X 线
骶 髂 关 节 影 像 表 现正 常 、关 节 变 毛 糙 、模 糊 、硬化 、关 节 融 合 分 别 为 13.64 、59.10 、22.73 、4.55 ;CT分 别 为
coarse of sacroiliac joint,sclerosis of sacroiliac joint,fusion of sacroiliac joint,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m
by X-ray was 13.64 ,59.1O ,22.73 ,4.55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m by CT was 0 ,50.0 , 45.55 ,4.55 . Coincidence of X—ray and CT from grade 0 to grade IV was 0 , 66.6 ,85.71 , 100 .Conclusion:Early diagnosis of sacroiliac joint lesions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s influence by complexed anatom ic structure of female. X—ray has difficulty in early diagnosis of sacroiliac joint lesions,and CT could prove sacroilitis for those of highly suspected in clinical ,which could not be proved by X—ray plain film.To patient X—ray early fetures is O~ 1I grade.its CT grade is more accurate. one to two grade higher than plain film . Key words:ankylosing spondylitis;acro—iliac joint;female ̄X—ray

MSCT在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价值论文

MSCT在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价值论文

MSCT在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几乎全部患者均累及,是强直性脊柱炎主要和特征性改变,并被认为是强直性脊柱炎最早期改变[1]。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40例强直性脊柱炎早期msct影像学表现特征,探讨msct在其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集符合1984年修订的强直性脊柱炎纽约诊断标准[2]的患者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6-52岁,平均(29.81±4.26)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61±0.32)年。

临床表现:腰骶部疼痛28例、髋关节疼痛10例、骶髂关节疼痛6例和外周关节不适或疼痛3例。

31例下肢“4”实验阳性。

实验室检查:37例hla-b27阳性、29例血沉增高和14例crp增高。

1.2仪器与方法仪器:siemens definition as 128层全身ct扫描机。

扫描方法与参数: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行整个骶髂关节螺旋横轴位扫描。

管电压120kv,管电流180-250ma,原始数据扫描层厚为1mm,间距1mm,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

1.3图像处理与分析扫描结束后将原始数据传到syngo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等技术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进行分析。

所有图像均由2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影像科医师共同分析。

1.4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分级[3]0级,正常;ⅰ级,可疑(是否存在侵蚀、硬化);ⅱ级,轻度异常,有明显的侵蚀和硬化,但关节间隙改变不明显;ⅲ级,中度异常,关节面的侵蚀和硬化明显,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部分强直;ⅳ级,严重异常,表现为大部分或完全强直、融合。

2结果40例患者中骶髂关节均受累,受累率100%;其中双侧骶髂关节受累26例、单侧受累14例。

31例患者msct示双侧骶髂关节面虫蚀样骨质破坏糜烂(13例呈对称性、18例呈非对称性)、破坏区周围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硬化、边缘不整;9例患者msct示骶髂关节间隙不等,部分伴有关节边缘微小侵蚀性囊变。

骶髂关节MSCT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骶髂关节MSCT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治 意 识 , 好 普 查 , 善 医 疗设 备 , 高 诊 断 技 术 水 平 ; 建 立 搞 改 提 要 健 全 肺 癌 诊 治 网 络 , 立 并 完 善 转 诊 渠 道 ; 加 强 临 床 医生 对 建 要 肺 癌 诊 治 的思 维 训 练 , 高 医 生 综 合 素 质 等 。 只 有 这 样 才 能 提
吉林 医学 21 年 8 02 月第 3 卷第 期 3 3 3 11 患 者 因 素 : 研究 中患 者 延 误 普 遍 存 在 且 较 严 重 , 者 .. 本 患 延 误 的 中 位 数 和 均 数 分 别 接 近 3 和 4 。主 要 由于 自身 因 5d 2d 素 与 社 会 因 素 两 方 面 原 因 。对 肺 癌 相 关 知 识 的 匮 乏 导 致 对 自 身症状的忽视 , 组 中有 6 本 2例 (04 患 者 出现 咳 嗽 症 状 而 5 .%) 早 期 不 为 所 动 , 而 有 痰 中带 血 、 痛 、 闷 或 消 瘦 时 才 就 诊 , 进 胸 胸 甚 至 其 中 6例 出 现 咯血 时 才 到 医 院 诊 治 。 尽 管 本 地 区 医 保 基 本 覆 盖 全 区 , 仍 存 在 看 病 难 、 病 贵 的 问题 , 分 低 收 入 家 但 看 部
医疗 投 入 , 强 肺 癌 相 关 知 识 宣 教 , 高 人 民 群 众 对 肺 癌 的 防 加 提
为个人工作繁忙 , 或者 子女 及 社 会 关 心 不 够 等 社 会 问题 造 成 。
3 1 2 医生 因 素 : 生 延 误诊 治原 因较 复 杂 , 要 有 以 下 几 方 .. 医 主
群 众对 肺 癌 有 所 认 识 : 视 肺 癌 的 高 危 因 素 , 究 表 明 4 重 研 5岁
以 上 、 期 大 量 吸 烟 ( 烟 指 数 ≥40支 ・ ) 大 气 污 染 、 内 长 吸 0 年 、 室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骶髂关节影像学异常的重要性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骶髂关节影像学异常的重要性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骶髂关节影像学异常的重要性强直性脊柱炎(AS)通常骶髂关节最先累及,病变后期可导致脊柱周围韧带钙化而致骨性强直,病变呈不可逆性,致残率高。

由于AS 发病早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因此早期发现骶髂关节影像学异常改变对AS确诊及治疗尤为重要。

1AS分类标准的变化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包括:①腰背痛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②腰椎活动受限;③胸廓范围小于同龄或正常值;④双侧骶髂关节炎Ⅱ~Ⅳ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

患者若具备④并附加①~③任意一项即可诊断AS。

2009年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价工作组(ASAS)推荐的最新国际认可的中轴性脊柱关节病(SpA)分类标准包括:①起病年龄<45岁和腰背痛>3个月的患者;②影像学提示骶髂关节炎加上≥1个SpA特征;③HLA-B27阳性加上≥2个SpA特征。

符合①+②或①+③即可诊断。

其中影像学提示骶髂关节炎是指MRI提示骶髂关节活动性炎症,高度提示与SpA相关的骶髂关节炎,明确的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根据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

SpA特征包括:炎性背痛;关节炎;起止点炎;眼葡萄膜炎;指(趾)炎;银屑病;溃疡性结肠炎;对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反应好;SpA家族史;HLA-B27阳性;C-反应蛋白升高。

两项标准均强调影像学检查对AS诊断的重要意义,纽约标准着重从X线、CT对骶髂关节骨质破坏情况进行分级,虽然提高了AS诊断的敏感性,但是对早期不典型患者极易漏诊,发病7年左右才能被确诊;2009年ASAS标准强调MRI检查在骨质破坏之前发现炎性表现的重要价值,并结合临床症状、家族史、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考虑,明显提高早期诊断率,分类中轴型与周围型SpA患者,有效指导早期治疗。

2AS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表现X线与CT检查1984年纽约标准骶髂关节分级是以X线为标准,CT与X线分级标准基本相同,AS首先表现为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周围可有轻度的骨质疏松,关节面下有小囊变,继而关节面下出现骨质破坏和吸收区,关节面呈毛刷状和锯齿状改变。

CT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CT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分或完全关节强直或关节 骨性融合 。本 文所指早期 A 骶髂 关 S 节 改变是指处于纽约标准 Ⅱ级以内的病 例。
2 结 果
征象 为 I一Ⅱ级 。此期主要表现为双侧骶 髂关节 的病 理改变 ,
C T征象为其关节面毛糙 , 关节面下 的骨质侵蚀 , 关节 面下小 囊
状破坏 , 关节面 皮质中断 , 以骶髂 关节前下 13关节 面受 累明 /
许 锐雄 , 昌戎 , 亚波 , 钟 朱 陈浩城 ( 潮州医院骨科, 广东 潮州 511) 201
摘要 : 回顾性分 析我科 实施全髋关 节置换术 患者 临床资料 , 中 4 其 8例 出现股骨假体周 围骨折 , 将其随机分为 观察组与对
照组各 2 。观察组选择锁定钢板进行 内固定治疗 , 4例 对照组 选择合金记忆形状环抱器进行 内固定治疗 。全 部患者均随
1 资 料 与 方 法
螺钉仅进行单层骨皮质 的固定 , 而假体 的远 端则予以双层 骨皮
质 的固定 , 在骨折的断端 固定可靠后 , 再关 闭切 口。( ) 照组 2对 依据患者骨折 的情况 , 以骨折 线为 中心行 股骨外侧 的切 口, 暴 露骨折断端 , 当剥 离骨膜 后 , 适 再予 以骨折 复位 。之后 将环抱 器恢复为原形 , 并牢 固固定在 骨折 的近端 , 待骨 折断端 固定 可 靠后 , 再关 闭切 口。 13 统计学处理 . 选择 S S 7 0 服务及产 品其 统计学 的解 P S1 . ( 决方案 ) 软件 对数据予 以统计及 处理 , 元±s 以 表示 数据 , 计量
[ ] 中国 C J. T和 MR 杂志 ,0 2 2 2)4 48 I 2 0 , ( :6 . [] 3 吕京光 , 张凤霞 , 武乐斌 , 多层螺旋 C 等. T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骶髂 关 节病变中的价值 [ ] 实用放射学杂 志,07,3:4 719 . J. 2 0 2 19 —4 9

磁共振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磁共振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磁共振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9-03-25T14:34:46.3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作者:马瑞亮[导读] 探究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磁共振(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河南省安阳市水冶镇安阳县人民医院影像科;455133)【摘要】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磁共振(MRI)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及部分外院收治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50例,予以CT扫描与MRI扫描,对比2种扫描方法对于异常骨质与患者的病变分级诊断情况。

结果:MRI扫描对骨质异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扫描方法(P<0.05);MRI扫描对Ⅰ级的病变检出率相比CT扫描的检出率更高(P<0.05),Ⅱ~Ⅳ级病变两种方法检出率对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CT扫描与MRI扫描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诊断均有一定的意义,相比于CT扫描,MRI扫描检查能更有效的评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情况。

【关键词】磁共振扫描;CT扫描;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临床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077-02强直性脊柱炎是血清阴性的脊柱关节病变,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包含环境与遗传因素,临床上,该病的发病人群主要为年轻人,在患病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骶髂关节病变,未见其他临床的特异性症状与体征,随病情的不断发展,逐渐累及至脊柱,导致发生骨性强直,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1-2]。

在早期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进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方法是当前诊断该疾病所必不可少一种辅助性检查手段。

研究主要以探究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磁共振(MRI)的临床应用价值。

具体内容见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本院及部分外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依据WHO所制定关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

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价值

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价值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会 给 患 者 带 来 很 大 的痛 苦 】 。 x线 虽 然 在 临 床 上 常用 来 透 视 身 体 以检 查可 能 存在 的 内部 病 变 , 但 其 分 辨 率 和清 晰 度 相对 较 低 , 对 一
些微小的病变发现能力欠佳 。 因此临床使用C T 和MRI 这类清晰度
不敏 感 的 软组 织 , 对 于 关节 组 成 骨 的脂 肪 沉 积 和 骨 髓 水 肿, MRI 的 以, MR I 既 可 以显 示 骶 髂 关节 骨膜 和结 合 部 软骨 形 态 的细小 变化 ,
x线检 查 采 用 均匀 间隔 的骨 盆 成像 方 式 , 对整 个 骶 髂 关 节进 行 检 查 准确 性 更 高, 而 这 些 情 况 的发 现是 炎 症 存 在 和活 动 的证 据 。 所
【 关 键 词】强 直性 脊柱 炎; 骶髂 关节; 磁共 振 成像
【 中图 分 类 号】R 识 码 】A
【 文 章 编号 】1 6 7 2 — 5 6 5 4( 2 0 1 3) O 1 ( c ) 一 0 0 9 6 - 0 1 早 期 症 状 不 明显 的 I 级和Ⅱ 级 骶 髂 关 节 炎确 诊 率 较 高, 确 诊 的总 数
女1 7 例; 年龄1 5 ~ 4 O 岁, 平均 2 3 _ 3 岁。 患者 临床 症状 表 现 为 腰 痛 、 起 床 MRI 高, 因此 对 骨皮 质 受 侵 蚀 程 度 、 骨 缺 损 程 度 的检 查 准确 性 方 面
比MRI 好, 可用于骶髂关节炎的分级 。 但MR I  ̄, 清晰显示C T 检查
0 3 0 0 3 2
[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磁 共 振 成 像 ( M RI ) 在强直性脊柱 炎 ( AS ) 早 期 骶 髂 关 节 炎诊 断 中的 价 值 。 方 法 回顾 分 析 该 院7 3 例 强 直 性 脊柱 炎早 期骶 髂 关节 炎 患 者 的 MRI 影像诊断结 果, 并 与 其 X线 片 结 果 进 行 对 比分 析 。 结 果 MR I 对早 期 症 状 不 明显 的 I 级 和Ⅱ 级 骶 髂 关 节炎 确 诊 率 较 高 , 确 诊 的 总数 M RI 也 明显 优 于x线 差 异 具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P<0 . 0 5 ) , 而 症 状 明 显 的 Ⅲ级 和 Ⅳ级 两种检查 方法均能确诊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 结 论 AS 患 者 骶 髂 关 节 炎 的 早 期 病 变通 过M RI 检 查 可 以发 现 , 为 疾 病 的 诊 断 提 供 了可靠 的影 像 学 证 据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特点,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早期诊断的水平。

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

结果本组3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2~40岁,平均25.5岁。

X线及CT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病变22例,单侧病变8例,骶髂关节边界模糊不清,关节面骨质侵蚀破坏及局部骨质增生硬化,以髂骨侧病变为重,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表现,骶髂韧带骨化及钙化;17例患者行MR检查,均为阳性,早期14例,MRI表现为T2WI滑膜信号增高;T1WI显示软骨不规则增粗或扭曲样,增粗大于5.Omm,T2wI显示软骨信号增高,骨髓水肿信号不均匀增高。

中期2例,晚期1例。

结论影像学DR检查是AS骶髂关节炎常规检查方法,CT检查是DR的重要补充;MRI敏感性、特异性高,是诊断早期AS骶髂关节炎的首选方法。

标签: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影像特征;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病变[1],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本文收集我院从2008年4月~2013年6月年经临床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30例,对其X线、CT、MRI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深对本病的再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2~40岁,平均25.5岁。

病程在4个月~2年。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背痛,腿疼,其中18例晨起时腰骶部有僵硬感,12例夜间疼痛加重,经抗炎或活动后症状均减轻,6例虹膜炎,4例有家族史,实验室检查期血沉增快10例,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8例,C反应蛋白升高12例,HLA-B27阳性28例,阴性2例,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

骶髂关节放射学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评价

骶髂关节放射学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评价

强直性 脊柱 炎(n yoigso d li A ) a k l n nyis S 是一种 以侵犯 s p t.
中轴 关节 为 主 、 有 敦 残 性 的 血 清 阴 性 脊 柱 关 节 病 . 于 AS 具 对
的早期诊 断问题 , q益 受到风湿 界 的高度 重视, 已 骶髂 关节 ( I的放 射学 检查 是诊 断 A S) s的重 要依据 。本文将 近 6年 来, 2 9倒肯定及考虑 为 AS病人的 4 8 s 放射学检查 对 1 3个 I 资料进行 分析 , 现报告如下。
参 考 文 献
1 Sp ie rg t TA. Ad e in e e t r f t e i  ̄ u e s s ̄ ] Na u e h so r c p o s o h n a yt tr. 19 3 9 0. 46: 2 — 3 4 5 4 4. 2 P e ia ml rc n Rhe r i . -o ito . ub o u r s  ̄- ca i n S c mmi e r S lr d r a mt m s t e f ce o e 【 t o n
wi oy o i d r tm y Mt . rJ De mao . 00 t p lmy  ̄t emao o l B r t[ 2 0.1 3: 9 h a 4 32
39 8
Gr s h t . r en O. n d a Dr s h P Co r ht n o o u u c wiz M Ho  ̄t l Vo e i e r e i fs l — a o h e a h so lc lsi hep rp e lbo do ce o e maI e t i d e i amo e u e n t e i h r l o fsl r d r a md t s t w h t e t st e p s n n t h n i u x  ̄s t a d o Rh u . 9 5 3 l 4 1 9 e m 1 9 . 8- 8 — 8 t 出s a e c iiy # ' ii h e s a tvt at ts hr

浅析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浅析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浅析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磁共振诊断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利用磁共振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5月可疑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双侧骶髂关节分别进行CT和MRI检查,分为早期(0-Ⅰ级)骶髂关节炎组和晚期(Ⅲ-Ⅳ级)骶髂关节炎组,进行X2检验。

结果对晚期骶髂关节炎的判断,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早期骶髂关节炎的判断,MRI明显优于CT,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磁共振成像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sacroiliti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8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2 to May 2013 suspected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were respectively CT and MRI examinationin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sacroiliac joints,divided into early(0- grade)of sacroiliac arthritis group and late stage(III - IV)the sacroiliac arthritis group,X2 test.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judgement of advanced sacroiliac arthritis (P>0.05). MRI was superior to CT and P<0.05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sacroiliac arthritis. Conclusion MRI has a significant diagnostic value for early sacroiliti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nd has a good diagnostic value.Ankylosing spondylitis;early sacroiliiti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磁共振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行磁共振诊断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疑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作为对象,对其实施骶髂关节的磁共振、CT检查,判定检验结果。

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实施CT、磁共振检查后,骶髂关节炎分级(III-IV)统计无区别,P>0.05;但(0-II级)的判断统计有区别,P<0.05。

结论:临床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实施磁共振诊断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关键词】磁共振;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64-01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的一种特殊病症,病发原因不明,可累及髋关节、骶髂关节等组织。

报告显示,该病症早期症状不明显,且发展速度缓慢,但进入后期后发展快速,可于短时间内出现多个强直性关节。

骶髂关节炎作为该病症的主要表现之一,间接加大疾病诊断、治疗难度[1]。

近年来,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被广泛用于该病症诊断中。

为进一步的探究该诊断方式的应用效果,将我院资料整理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将我院疑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作为对象,其中,女性23例,男性37例,年龄段10-48岁,平均(29.1±1.6)岁。

所有患者临床CT、磁共振诊断前期均实施全面的身体检查,并将诊断禁忌者排出本调查。

1.2方法磁共振选用临床通用的磁共振扫描仪,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并借助体部的相控阵表面线圈进行扫描,包括横轴位、冠状位。

两层层厚处于3.4-4.0mm范围内;冠状位的主要范围为患者双侧骶髂关节、髋关节。

CT则选用单螺旋CT扫描仪行骶髂关节的横轴位扫描处理,层厚、层间距均处于5.0mm左右,扫描前期叮嘱患者仰卧,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扫描,包括患者全身性的骶髂关节。

1.3诊断收集60例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对其临床症状、体征等进行综合性分析,患者均符合强直性脊柱炎病症诊断。

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在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在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在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中的应用吴俊华;张德洲;陈君蓉;易雪冰;李敏【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5(013)006【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MRI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变化与临床病情活动性评分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我院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AS炎性活动期患者4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行MRI扫描,参照SPARCC骶髂关节评分系统,对治疗前后双侧骶髂关节骨髓水肿行影像学评分并计算评分变化值,分析治疗前后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变化值与临床病情活动性评分变化值的相关性. 结果:SPARCC评分变化值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变化值呈正相关(r=0.680,P<0.05). 结论: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变化值与BASDAI变化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SPARCC评分可作为AS患者疗效评估的定量指标.【总页数】3页(P591-592,597)【作者】吴俊华;张德洲;陈君蓉;易雪冰;李敏【作者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省骨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省骨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省骨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省骨科医院风湿骨关节病科,四川成都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骨髓水肿SPARCC评分的临床应用研究 [J], 李灵丽;牛金亮;王峻;李军霞;胥毅;田雪2.磁共振成像SPARCC评分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临床应用 [J], 来东升3.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和SPARCC评分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评估中的价值探讨[J], 钱琦; 励杨晟; 田曼曼; 姜黄维4.X线平片、CT及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刘耀飞;屈小春;李超;窦科妮;昝万利;苟程;袁世松;徐磊5.CT与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J], 刘永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2 的胃穿孔几率 J但我们认 为 , % , 胃镜下热极 治疗对 组织 损
伤小 , 电流不 通过 全身 , 对机体无 损伤作用 。本组 l8例患者 在 l 治疗过程 中未 出现一例穿孔 , 故可 以认为该治疗方法 相对安全 , 并且操作简便 、 本低 、 成 经济有效 ,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3 1例 , l 女 2例 ; 龄最 小 l , 大 4 年 7岁 最 2岁 , 均 2 平 6岁 。 病 程 4 个月 ~1 l ,1—3年 2 年 O例 l例 , 3年 以上 l 。患 者 主 要 临 2例
间 。A S的 早 期 诊 断 与 治 疗 对 预后 至 关 重 要 , 延 缓 疾 病 的 发 可 床症状为双侧骶髂关节及 下腰部疼痛 , 向臀部和大腿 放射 , 部 展 , 腰 减少脊 柱强直发生 。多数 A S早期累及 两侧骶髂关节部 , 加 僵 硬不能久坐。活动时加剧 , 休息后缓解 。4 3例患者 血沉均有 上 临 床症 状 不典 型 , 以影 像 学 检 查 尤 为 重 要 ” 。 所 不 同程 度 增 高 , I —B 7抗 原 测 定 阳 性 3 HA 2 8例 , 风 湿 因 子 测 类
C T表现 为 2例病 例临床高 度怀 疑而 x线 检查正 常 , T检 C
查 发 现 双 侧 骶 髂 关 节 中 下 部 髂 骨 面 模 糊 , 度增 高 而 最 后 确 诊 密
近 年来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 S 发 病 率 明显 增 多 , 本 病 早 期 最 A) 而

C T检查 中 2 1例可 以清楚显示骶 髂关节 的滑膜部分及非关节
触, 热量均匀渗入 , 可达到灼除疣状 胃炎隆起 病变 的 目的 ; ②
热 极 治 疗 的 最 大 优 点 是 其 凝 固 深 度 有 自 限性 , 般 不 超 过 3— 一
4 mm, 易出现穿孔等并发症 ; 不 ③尽管热极 治疗 国外 报道有 1 %
骶 髂 关 节变 化 在 早 期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中 的 诊 断 意 义
先侵犯骶髂 关 节部 , x线 及 C T检查 对早 期 诊 断有 重要 意 义。
的韧带部分改变 , 中 l 其 7例髂 骨面模 糊 ,局灶 性骨 质疏松 , 皮 19 2 0 9 5~ 06年 , 通过对 4 3列已确诊 为强直 性脊 柱炎病 例的 C 质 白线 消 失 。 关 节 面 皮 质 中 断 , 节 面 下 小 囊 变 , 节 间 隙 正 T 关 关 及 x线平片骶髂 关节的影像学特 点进 行 回顾 性分析 , 旨在 探讨 常 。4例 见 关 节 面 呈 锯 齿 状 或 毛 涮 状 , 出 现 关 节 间 隙不 规 则 并
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内镜 下热极治疗是利用 热传导和热辐 射原理 , 使与热探 头表 面接触 的病变组织 因温度迅 速上 升到一 定程 度, 导致 组织凝 固 、 炭化 、 死, 而灼除病 变 , 坏 从 其安 全性 可 通过设定热极治疗时间和治疗温度而实现 , 固深度有 自限性 , 凝 治疗时热探头表面能防止黏 连 , 避免与正 常 胃黏膜脱 离时 出 并 现撕 裂现象0 。本组资料中 , 用热极 治疗 18例患者 , 中 13 1 其 1 例达到 1 次治愈 , 治愈率 高 , 并未 出现组 织 黏连 、 撕裂 、 出血 、 穿 孔等并发症 , 说明内镜下热 极治疗疣状 胃炎 具有有 效性 和安全
参 考 文 献
[ ] 王旭霞 , 曙光 , 1 赵 黄裕 新 , 内镜 下氩离子凝 固术 治疗疣 状 胃炎 等. 5 6例的疗效观察[ ] 临床消化病杂志 ,05 1 ( ) 2 4 J. 20 ,7 5 :3 [ ] 李绥军 , 2 黄留业 , 曹晓凌. 内镜下热极治疗食管白斑症 5 2例[ ] 临 J. 床消化病杂志 ,0 5 1 ( ) 29 2 0 ,7 5 :4 [] 李 3 志, 王道松 , 刘光来. 内镜下热极治疗消化 道疾病 9 3例临床分 析 [ ] 西南 国防医药 ,0 6 1( ) 55 J. 20 ,6 5 :1 [ ] 蓝永强 , 4 黄生林 , 韦永忠 , 内镜热极治 疗 胃肠疾病 9 等. 4例l 临床分 析 [ ] 中国实用 内科杂志 ,0 12 ( )9 J. 2 0 ,1 2 :7
黄 文磊
( 苏省无锡市安镇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
[ 关键词 ]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 关节 影像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无锡
240 ) 115
柱改变 , 表现为骨质疏 松 、 弓关节面粗糙 、 椎 硬化 消失 , 见前 纵 并
韧 带 及 后 纵 韧 带 骨 化 、 节 样 脊柱 。 竹
[ 中图分类号] R6 15 [ 8 .1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0 0 8—63 ( 08 0 0 1 2 6 3 20 ) 1— 7 —0
其 影 像学 特 征 , 果 报 告 如 下 。 结 1 资 料 与 方 法
狭窄。1 例关节腔 内气体影 。
3 讨 论
1 1 一般资料 .
临床确诊 为强直性 脊柱 炎患者 4 3例, 中男 其
强直性 脊柱炎是脊柱 的慢性进行 性炎症 , 属血 清 阴性反应 的结缔 组织 疾病 , 以青年男 性 多见 , 病高 峰期在 2 发 O一3 O岁之
(0 7—0 0 收 稿 ) 周 济 桂 20 9— 3 ( 编辑 )
通过 内镜下热 极治 疗疣 状 胃炎 , 以下 体 会 : 热 极 治疗 有 ① 时, 热探 头温度设定在 10—10C之间较 为安全 , 5 8 ̄ 要求将热极探
头顶端或侧面准确紧贴病灶 处, 使热极 表面 与病灶表 面均 匀接
维普资讯
华 北 煤 炭 医学 院学 报
20 0 8年 1 第 l 第 1 月 O卷 期
JN r hn ol d a U i ri 0 8Jnay 1 ( ) ot C iaC a Mei l nv sy20 aur,0 1 h c e t
・ 1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