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三门滨海新城概念规划
三门滨海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2.9
前言在三门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开发三港,建设新城”的总体战略指引下,为加快滨海新城发展步伐,三门县建设规划局会同三门县滨海新区管委会于2007年组织编制了《三门县滨海新城概念规划》和《三门县滨海新城分区规划(2007—2020年)》。
在以上规划工作的基础上,为有效指导滨海新城实施建设,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保障公共利益,三门县滨海新区管委会又委托中国城市规划院承担《三门县城E片区02单元(滨海新城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一章规划依据与规划原则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指标》(GBJ137-90)4.《三门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5.《三门县滨海新城分区规划(2007—2020)》6.国家相关规范及浙江省台州市相关地方法规及技术规定。
7.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二、规划原则1.整体性原则——落实和深化上位规划要求启动区是三门县滨海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决定滨海新城未来的走向。
规划必须按照《三门县滨海新城分区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细分用地功能,深化城市交通、城市景观等内容,特别要使涉及公共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启动区成为滨海新城的有机组成部分。
2.保障公共利益原则——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土地使用和开发的依据,也是地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是政府对社会施加影响的公共政策。
因此本规划要突出保障公共利益,区分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明确社会各利益集团和个人在城市发展中的权力和义务,对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进行控制和引导。
3.综合协调原则——规划用地集约、设施高效、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规划在落实地方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的同时,还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如集约利用土地、节能环保等政策。
正在崛起的滨海新城 松门
正在崛起的滨海新城松门
佚名
【期刊名称】《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正>松门镇地处温岭市东南区块中心,镇域面积8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8万,辖62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为浙江省首批中心镇之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镇、
【总页数】1页(P5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新城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三门滨海新城概念规划 [J], 顾京涛;黄少宏
2.无锡太湖新城:正在崛起的新城市中心 [J],
3.由“产业孤岛”向“科技新城”华丽转身——南昌高新区瑶湖生态科技新城正在崛起 [J], 邱垚;汪南;廖晓生
4.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崛起的绿色生态经济新城——在全球绿色经济峰会上的演讲[J], 何立峰;
5.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践者——昌邑:正在崛起的滨海科技魅力特色城市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目录前言 (2)一、开发背景与利用现状 (3)(一)开发背景 (3)(二)资源条件 (6)(三)利用现状 (9)(四)存在问题 (10)二、总体思路和岸线布局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开发原则 (12)(三)发展目标 (13)(四)岸线布局 (14)三、产业发展导向 (26)(一)产业选择原则 (26)(二)产业发展重点 (27)(三)产业开发策略 (30)四、产业空间布局 (31)(一)总体布局 (31)(二)船舶修造业布局 (31)(三)港口公共码头布局 (32)(四)石化产业布局 (32)(五)电力工业布局 (33)(六)游艇旅游业布局 (33)(七)其他临港区块布局 (33)(八)渔业开发布局 (33)五、保障措施与建议 (34)(一)合理开发岸线,加强岸线管理 (34)(二)加快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功能 (34)(三)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配套能力 (35)(四)注重企业创新,集聚用好人才 (35)(五)加强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 (35)(六)注重安全保障,生产生活分离 (36)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前言三门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濒临三门湾,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有海游港、健跳港和浦坝港等港湾,滩涂资源丰富,岛屿星罗棋布。
三门共有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314.7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165公里。
本规划涉及岸线长157.9公里,其中大陆岸线119.0公里(其余38.9公里为蛇蟠、扩塘山等10个规划所涉岛屿的岸线)。
未规划的大陆岸线有以下四部分构成:一是水岙门大桥到海游大桥的7公里岸线;二是旗门港大周涂上游的5公里岸线;三是蛇蟠岛西北侧的9公里岸线;四是规划对列入2020年前围垦规划的滩涂做了拉直处理(减少了约30公里岸线)。
全县共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122个,岛礁面积28.3平方公里;已围涂面积达76平方公里,形成了猫头洋、健跳港、蛇蟠洋、海游港和旗门港等围垦区;理论基准面以上的滩涂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是三门县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宁海三门湾总体城市设计
规模
备注
(2) (3)
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规划()
宁波2030城市发展 战略总报 告 宁海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
规划名称
长街镇总体规划
功能定位
宁海东部和三门湾北岸的中心镇,宁海发展的重要储备区, 集现代农业、特色工业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滨海城 镇 宁海南部以山林经济和海洋经济为主导,环境优美和生态 休闲的港湾小城镇 宁海县东部重要的农副产品后备基地,沿海南线上的生态 工业小城镇,以发展生态工业为主导海洋经济和山林经济 并举的产业职能
1.1 感知三门湾
1、斑块感知 (1)斑块构成与形态
总体特征:山为屏,水位脉,山· 田· 涂· 城水相连
山:蛇蟠山、青门山、下万山、满山等,分布于 涂:蛇蟠涂、双盘三山涂、下洋涂,相对集中连片分布,具有良好的开发建设适宜性 田:棋盘状方格网 城:小集中· 大分散,沿公路和水系呈点状和簇状自由生长 水:五指状向内陆延伸
(3)城镇分布结构
3乡3镇1新城,人口19.6万,面积757.6Km2 山海为界限,公路为导向,分散且低水平均衡发展 城镇化水平低(x%), 临海而不亲海,滨海无大城大镇,无高端临海产业
茶院乡
力洋镇 胡陈乡
宁海县 中心城区
越溪乡 宁东新城 长街镇
一市镇
三门县 中心城区
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1.3 畅想三门湾
(1)上位规划
规划名称 功能定位
三门湾主要为生态养殖、湿地保护和海洋旅游,同时兼具 生态型临港功能 加快长街-力洋新城建设,积极发展休闲新经济和绿色海洋 产业,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区、海洋经济示范区、特色宜居 健康新区、国家海洋文化和生态保护区 宁东新城是以一、二类工业为主导,融居住生活、研发、 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宁海县东部工业新城 远期人口15万, 用地25.06km2
三门:以海洋文化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门:以海洋文化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原文作者:董福彪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将海洋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级平台,明确了“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空间布局,三门湾迎来了开发建设的机遇。
夏宝龙书记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把三门湾区域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水平较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海湾”。
当前,三门正处于加快沿海开发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突出矛盾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与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跨越赶超发展的基本途径。
按照省委、台州市委的战略部署,要大力实施海洋强县战略,规划建设“海洋经济产业创新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三门湾滨海休闲旅游区”三大功能区,加快推进具有三门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门城镇化建设的历程三门的城镇化建设进程属于政府主导型,从政府的有关区域发展战略以及行政区划的变更,就能勾画出三门城镇化的基本历程。
乡镇行政区划的调整,推动三门城镇从小散、多层向规模、高效转变。
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的空间或者地域的分割和配置,对于城镇结构状况和城镇系统发育水平具有直接的行政干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三门行政区域历经多次变革调整,从1950年实行乡(镇)村制到1992年大规模的“撤区扩镇并乡”,三门从最早的7区、1镇、56乡调整到10个镇、6个乡。
20XX年以来,三门县委县政府又从乡镇的历史、现状、经济发展的趋势、人流物流的流向等实际情况出发,先后对亭旁、珠岙、海游等部分乡镇进行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到20XX年,形成了现在10镇、4乡的行政发展格局。
县域发展战略的演变,推动三门城镇从山谷沿路向滨海结构跨越。
发展战略对城镇化的发展布局具有指导、引领作用,战略布局到哪里,城镇化就推进到哪里。
过去,三门的城镇主要布局在西部狭长山谷地带,发展空间局促,制约了城镇化的推进。
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目录前言 (1)一、开发背景与利用现状 (2)(一)开发背景 (2)(二)资源条件 (3)(三)利用现状 (5)(四)存在问题 (6)二、总体思路和岸线布局 (7)(一)指导思想 (7)(二)开发原则 (7)(三)发展目标 (8)(四)岸线布局 (8)三、产业发展导向 (16)(一)产业选择原则 (16)(二)产业发展重点 (16)(三)产业开发策略 (19)四、产业空间布局 (20)(一)总体布局 (20)(二)船舶修造业布局 (20)(三)港口公共码头布局 (21)(四)石化产业布局 (21)(五)电力工业布局 (22)(六)游艇旅游业布局 (22)(七)其他临港区块布局 (22)(八)渔业开发布局 (22)五、保障措施与建议 (22)(一)合理开发岸线,加强岸线管理 (23)(二)加快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功能 (23)(三)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配套能力 (24)(四)注重企业创新,集聚用好人才 (24)(五)加强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 (24)(六)注重安全保障,生产生活分离 (25)三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前言三门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濒临三门湾,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有海游港、健跳港和浦坝港等港湾,滩涂资源丰富,岛屿星罗棋布。
三门共有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314.7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165公里。
本规划涉及岸线长157.9公里,其中大陆岸线119.0公里(其余38.9公里为蛇蟠、扩塘山等10个规划所涉岛屿的岸线)。
未规划的大陆岸线有以下四部分构成:一是水岙门大桥到海游大桥的7公里岸线;二是旗门港大周涂上游的5公里岸线;三是蛇蟠岛西北侧的9公里岸线;四是规划对列入2020年前围垦规划的滩涂做了拉直处理(减少了约30公里岸线)。
全县共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122个,岛礁面积28.3平方公里;已围涂面积达76平方公里,形成了猫头洋、健跳港、蛇蟠洋、海游港和旗门港等围垦区;理论基准面以上的滩涂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是三门县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套汽车脚垫万套地毯脚垫万套椅套健跳镇三岔工业..
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实地踏勘,项目属新建,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
-2 -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一、地理位置 三门县地处东经 121º12′~121º56′36″,北纬 28º50′18″~29º11′48″,位于浙江省
东部沿海、台州市的东北部,平面图形像“佛手”。东濒三门湾,与象山县南沙列岛 隔水相望,东南临猫头洋,南毗临海市,西连天台县,北接宁海县,三门县总面积 1510km2,其中大陆面积 1000km2,岛屿 68 个,礁石 78 个,岛屿 28.3km2,海域 481.7km2,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为海游街道。
祥汽配有限公司建成年产 100 万套汽车脚垫、100 万套地毯脚垫、 41
50 万套椅套项目予以备案的通知》(2015.10.28)
三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三建规设[2015]第 034 号《规划条 件通知书》(2015.7.17)
43
三门县国土资源局三国用(2015)第 003717 号《国有土地使用 权证》(2015.10.26)
县境内水资源总量 10.5868 亿 m3,人均水资源量 2654m3。
社会环境简况:
一、三门县概况 三门县因濒临三门湾而得名,总面积 1510km2,人口近 40 万。三门依山傍海,
海岸线长达 227km,浅海面积 59 万亩,滩涂面积 21 万亩,水产养殖面积 26 万亩。 经济作物有柑桔、枇杷等,养殖水产有虾蛏、青蟹、牡蛎等。由于受地理位置局限, 三门工业发展相对较缓慢,但也已逐步形成了服装、橡胶、电器等工业优势。而以海 涂种养为主的三门湾综合开发前景更是无限,并且近年还成为华东颇具潜力的电力基 地。随着沿海高速公路、金温铁路等大通道的建成通车,产业轴线功能的增强,沿线 产业空间的拓展,三门县经济发展的区域条件将大大改善,将与浙中、浙东南以及中 国东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尤其是深水港口资源得天独厚,海洋产业将成为 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规划文本. (5)第一章总则 (5)第一条规划战略定位 (5)第二条规划依据 (5)第三条规划原则 (7)第四条规划任务 (8)第五条规划范围 (8)第六条规划期限 (9)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 (9)第七条确定规划目标的依据 (9)第八条土地利用战略 (9)第九条县域发展目标 (9)第十条县域功能定位 (10)第十一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0)第十二条土地规划目标 (11)第十三条土地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11)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2)第十四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原则 (12)第十五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式 (12)第十六条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3)第四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规则 (15)第十七条土地用途分区的划分 (15)第十八条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15)第二十条一般农业发展区 (17)第二十一条林业用地区 (18)第二十二条城镇建设用地区 (19)第二十三条村镇建设用地区 (19)第二十四条风景旅游用地区 (20)第五章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21)第二十五条规划目标 (21)第二十六条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布局 (21)第二十七条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22)第六章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 (24)第二十八条规划目标 (24)第二十九条土地开发 (24)第三十条土地整理 (24)第三十一条土地复垦(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25)第三十二条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 (25)第七章城乡建设用地规划与布局 (26)第三十三条规划目标 (26)第三十四条城镇建设用地规划与布局 (27)第三十五条村庄用地规划与布局 (29)第三十六条建设用地分区管制规制 (30)第三十七条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实施措施 (31)第八章基础设施用地规划与布局 (32)第三十八条铁路交通用地规划 (32)第三十九条公路交通用地规划 (33)第四十条港区水运交通用地规划 (36)第四十一条水利设施用地规划 (37)第四十二条电力能源设施用地规划 (37)第九章风景旅游用地规划 (38)第四十四条旅游用地规划布局 (38)第四十五条旅游用地重点建设项目 (39)第四十六条风景旅游用地保障措施 (39)第十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39)第四十七条规划目标 (39)第四十八条生态功能区划 (40)第四十九条生态功能区规划措施 (42)第十一章中心城区规划 (43)第五十条中心城区发展目标 (43)第五十一条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43)第五十二条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 (43)第五十三条中心城区现状与规划人口 (44)第五十四条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44)第五十五条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 (44)第五十六条中心城区土地用途分区 (45)第五十七条中心城区空间管制分区 (47)第五十八条中心城区存量建设用地 (48)第五十九条中心城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49)第六十条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则 (49)第十二章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50)第六十一条规划指标分解原则 (50)第六十二条规划指标分解依据 (50)第六十三条规划指标分解方法 (51)第六十四条规划控制指标分解 (51)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 (54)第六十五条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 (54)第六十六条积极推进土地开发复垦,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 (55)第六十七条节约、集约化引导政策 (56)第十四章附则 (57)第六十八条附则说明 (57)第十五章规划附表 (58)附表1 三门县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58)附表2 三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分配表 (58)附表3 三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9)附表4三门县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61)附表5三门县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61)附表6三门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地块面积汇总表 (62)附表7三门县新增建设用地地块面积登记表 (63)附表8建设用地复垦指标分配表 (63)附表9 新农村建设用地分乡镇指标分解 (64)附表10三门县标准农田现状保护面积表 (65)附表11三门县新一轮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分解 (66)附表12 三门县重点项目用地规划表(省级及省级以上) (67)附表13 三门县重点项目用地规划表(市级、县级) (68)三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战略定位《三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落实《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有关三门县的土地利用任务,并指导县域内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实现土地用途管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石。
城市群构建 台州发展新引擎
城市群构建台州发展新引擎作者陈世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如今,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浙中城市群,城市正在加速集结。
城市群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构建台州城市群既符合当前发展趋势,也有利于统筹台州沿海布局,打造台州经济新的增长极。
今日台州,正在一条极具特色的城市群构建道路上加速前行。
清晰的战略路线图台州的城市化进程,从自发走向有序,从分散走向集群,中心城市、县域中心、中心镇多级互动,区域发展平台规划更加科学,脉络更加清晰,层次更加明确,浙东南现代化港口新城雄姿初现。
2005年3月2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台州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积极推进一体化,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大台州。
当年,中心城市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并经省政府同意,城市建设“710”工程全面启动实施。
2006年5月25日,市委召开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台州一体化战略,推进市区、城乡和区域一体化。
这次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加快建设城市群,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的目标任务,加强中心城市与临海、温岭等市(县)的对接,努力构建具有台州特色的城市群。
“710”工程与东商务区繁荣计划积极实施,城市绿化、亮化与城市雕塑取得明显成果,台州供水二期、牛头山水库向临海沿海及椒北引水工程、市图书馆等一批项目加速推进,“一心四组团”城市格局进一步形成。
2007年年初,市第三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明确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以构建较具竞争力的台州城市群为目标,注重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城市间联动发展,从重建设规划转向反规划为先,从城市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从城市框架建设转向功能建设,从经营城市转向规划调控,从常规城市转向个性城市,从以建为主转向管建并重,从以城为轴转向以人为本。
台州市域总体规划着手编制,台州城市群规划研究启动。
随后,市域总体规划纲要出台,710工程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生态市建设强势推进,“多城同创”稳步推进,中心城市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浙江省发改委关于S326(60省道)三门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函
浙江省发改委关于S326(60省道)三门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5.13•【字号】•【施行日期】2015.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省发改委关于S326(60省道)三门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函省交通运输厅:你厅《关于报送S326(60省道)三门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浙交函〔2015〕4号)及三门县发改局有关文件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为提升区域路网服务水平,加强三门和天台两县沟通与联系,推动三门滨海新城建设,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意实施S326(60省道)三门段改建工程。
本项目符合《浙江省公路水路民用机场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项目起点位于吴岙(天台与三门交界处),与在建的60省道天台科山至洪畴段改建工程顺接,终点位于高枧村,与S214 (34省道)相交,路线全长约5.5公里。
项目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桥涵设计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
三、项目总投资约4.6亿元,建设资金除省交通运输厅投资补助约1亿元外,其余由三门县政府财政筹措解决。
项目由三门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实施。
四、按照《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重要材料采购等全部实行公开招标,招标组织形式采用委托招标。
五、项目的建设将减少车辆燃油消耗,具有明显的节能效益。
建议下阶段采用交通运输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优化设计方案,对黄牛头隧道的路线走向和隧道形式做进一步论证比选,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节约土地。
请据此编制初步设计报我委审批。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做好全省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172号)要求,请相关职能部门在完成该项目审批事项后及时录入相关审批信息,请投资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在项目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要求的八项开工条件后,及时录入实施进展信息。
三门县域总体规划(2014-2030年)
共绘蓝图——《三门县域总体规划(2014-2030年)》规划纲要日期:2015-12-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促进三门县域城乡空间统筹协调发展,合理指导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浙江省《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以及三门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即县域总体规划范围以及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
县域总体规划范围为三门县行政管辖范围,面积151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土二调2013年更新数据,2013年底陆域面积为1106平方公里),海域?平方公里,岛礁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包括海游街道、海润街道、沙柳街道全域,以及三门铁路站场区块,三街道全域面积合计平方公里,三门铁路站场区块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总面积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本次县域总体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具体分为两个阶段:1.2014~2020年(近期);2.2021~2030年(远期);第四条???????????规划原则1.先生态后建设——强调生态文明先导综合分析县域基本农田、林地、水源地、风景名胜、文化遗产等生态人文要素,优先划定县域生态安全格局后,对生态空间以外用地考虑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保协调统一。
2.先管制后利用——推进“多规”融合统一综合协调主体功能区划、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部门空间规划,统一三门县域国土空间空间管制划分,并明确相应管制要求,在县域层面统筹全域空间资源要素,推进各部门空间规划的多规合一。
3.先质量后数量——注重城市发展质量注重从数量规模先导转向质量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城市化发展质量,更加注重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城市公共服务配套的完善以及用地空间的高效集约利用。
县经济开发区成功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
县经济开发区成功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开发区管委会的共同努力下,近日,三门县经济开发区成功获批省级开发区,实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政策。
共同获批的还有吴兴经济开发区、缙云经济开发区、仙居经济开发区、龙泉经济开发区等4家经济开发区。
自开展省级开发区申报工作以来,开发区主动担责,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明确了整合优化提升的区域范围和工作思路,完成了请示件撰写送呈、模拟测评数据统计、相关证明件收集及区块各项规划编制等工作;积极加强与上级沟通联系,妥善处理各方关系,终于于年内成功完成创建工作。
整合设立的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以省级浙江三门工业园区为基础,以海游港(珠游溪)为轴心,以西部县城西区和东部滨海新城启动区为两翼,形成“一区三片”的规划格局,其中浙江三门工业园区片区面积为1.73平方公里,县城西区面积为3.77平方公里,滨海新城启动区面积为4.5平方公里。
经过近20年的发展,该区域共入驻工业企业343家,形成了以橡胶、机电、汽摩配为主导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
2014年,拟整合区块产出效益放大,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度进一步增强,实现生产总值62亿元,全县占比达41%;实现工业产值109亿元,工业税收10.1亿元,占全县近50%;实际利用外资1193.4万美元,在全县占比为100%。
据悉,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后,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将在税收、进出口、信贷等多个方面享受到相应优惠政策,这将有利于打造更加优越的投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开发区,尤其是对外资企业将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今后,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将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上起到先导性作用,在改造提升橡胶、机电、汽摩配等现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高端海洋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打造主导品牌,提升园区的建设水平,形成一个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的大平台,以实现在更高的平台上参与竞争,在更优的环境中快速发展,其聚集效应、品牌效应都将在不远的未来得以显现。
三门县滨海新城概念规划方案说明书
三门县滨海新城概念规划方案说明书序 (2)回顾与解读:滨海新城建设背景 (3)一. 城市的背影 (3)二. 结构的制约 (4)三. 战略的选择 (5)定位与目标:三门湾时代的崛起 (5)一. 城市发展的空间需求 (6)1. 城市发展的延续性空间需求 (6)2. 城市发展的经营性需求 (8)3. 城市发展的潜在性需求 (10)4. 空间需求的阶段特征 (10)5. 空间需求的阶段规模预测 (11)二. 需求引导下的空间供给 (11)1. 县域空间供给比较 (11)2. 滨海新城空间供给分析 (12)3. 滨海新城空间供给时序 (13)4. 基于供需平衡的综合判断 (14)三. 为城市的滨海理想升起绿色的风帆 (14)1. 功能定位 (14)2. 发展目标 (14)总体发展战略:梯度推进,稳步拓展 (15)一. 动力机制 (15)1. 产业先行 (15)2. 设施带动 (15)3. 项目提升 (16)二. 产业发展 (16)1. 产业选择 (16)2. 产业布局 (16)三. 区域协调 (16)1. 中心城区 (17)2. 蛇蟠涂地区 (17)3. 六敖地区 (17)四. 生态保护 (17)五. 空间结构 (18)1. 发展模式选择 (18)2. 空间结构规划分析 (18)支撑系统建设:滨海新城规划蓝图 (18)一. 功能系统 (18)二. 公共设施系统 (19)三. 交通系统 (20)1. 总体发展思路:内外有别,快环慢环 (20)2. 对外联系 (20)3. 内部交通 (20)4. 步行系统 (21)5. 水上交通 (21)四. 绿化景观系统 (21)五. 生态保护系统 (22)1. 生态保护与发展(生态保护控制规划图、意向图片) (22)2. 水系统与水循环(水体交换系统规划图) (22)3. 堤岸区划管理(岸线系统规划图+岸线断面) (22)六. 城市设计控制 (23)1. 整体意向的塑造 (23)2. 风貌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消防站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三门县消防站地理位置:滨海新城E02-2404地块,滨经五路与滨纬一路的交叉口的东北角总用地面积:4606平方米(约合6.909亩)用地性质: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建筑层数和高度:建筑层数5层,建筑总高度21.45米。
二、设计依据(1)规划局规划红线图。
(2)规划局提供的设计要求。
(3)国家现行设计规范及省市相关建设法规。
三、设计理念1. 耐久性——使建筑风格趋向简洁大方稳重,美观而又经得起时间考验;2. 识别性——具有个性领域特征,易识别,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树立地标形象;3. 快捷性——建筑形体的设计突出时间与效率,与消防站的性质相协调;四、总图布局本项目地块位于三门县滨海新城滨经五路与滨纬一路的交叉口的东北角,南面与滨纬一路有20米宽的城市绿带相隔。
地块建筑整体上呈“L”形布置,开敞空间朝向滨经五路,按规划要求在西面的滨经五路上靠近地块的北侧布置车行主出入口。
在平行滨经五路的辅楼设置消防车库及战士营房,使消防车可以直冲主出入口,以提高消防出勤的效率。
沿滨纬一路方向布置办公用房、干部营房以及消防站的一些配套用房,使这些用房有良好的南北朝向及景观视野,同时也为滨海新城树立地标形象。
另外,在出入口处布置有门卫兼接警用房,在内广场布置有运动场地,在地块的东北角设有消防训练塔,在消防车库的东面设有晒衣场及内勤通道。
五、建筑单体设计本地块的主体建筑整体上由“L”形的5层主楼和3层辅楼组成。
1.平面功能:一层平面,沿滨纬一路布置的主楼中间有个8米宽的架空通道,由通道将平面分为东西两部分,在架空通道处设置人行出入口,西侧为办公入口门厅、公众消防宣传教育室、被装营具库、医务室、办公室等;东侧为食堂餐厅及车库的配套用房,辅楼为消防车库及配套用房。
二层三层平面,主楼西侧为办公室、会议室及荣誉室,在三层开始主楼东西两侧有空中连廊相连。
东侧为干部营房,主楼的内走道与辅楼相连,辅楼为战士营房。
重塑滨水地区的活力纽带——以三门县亭旁溪两岸规划设计为例
重塑滨水地区的活力纽带——以三门县亭旁溪两岸规划设计为例发表时间:2015-12-15T13:38:14.9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作者:戴侃敏1 杨留柳2 [导读] 1.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2.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山水空间及大交通通道决定了本区空间上的自然特质——山水间的廊带空间,廊带内的绵延逸谷。
戴侃敏1 杨留柳21.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2.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摘要:本案通过三门县亭旁溪两岸规划设计的实例,从全局出发提出区域协调、交通框架、功能布局、空间塑造,生态提升、景观优化六个方面的发展策略,对滨水地区进行综合统筹安排,重塑滨水地区的活力,使之成为重要的城市活力纽带与复合的公共中心。
关键词:滨水地区;功能复合;活力;公共性一、规划背景三门湾位于示范区南北两翼的结合部,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带的重要节点与沿海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地区,独特的区位为其发展带来机遇,通过融合宁波南部与台州北部,将成为浙江沿海城市与产业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兴地区。
随着滨海新城、大湖塘新区、火车站经济圈等区域性建设的不断推进,三门中心城区的发展格局越发清晰。
74省道的打通,促进三门中心城区双通道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使亭旁溪沿线片区由原先城市边缘地带过跃升为城市新门户、区域新纽带,亭旁溪沿线片区发展的大机遇来临。
二、现状概况基地位于亭旁溪沿线中间区段,亭旁溪沿线片区为本案重点研究范围,亭旁溪沿线片区位于大湖塘新区以南,亭旁镇以北,为大尖山和岩头山中间的山谷地带,用地面积 400.33hm2。
山溪贯彻南北,青山伴于两侧。
基地内现状村庄大多为自然散布状态,各村内建筑质量较差。
存有大量农业用地,展现了沃野绵延的田园风光。
这些农业用地虽然对后期城市建设土地置换带来影响,但是为景观营造创造了条件。
基地现状内有大片沙洲,呈现出特别的湿地景观效果。
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
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前言三门,位于浙东沿海三门湾畔,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东濒三门湾,南接临海,西枕天台,北邻宁海。
大陆海岸线长167公里,海域约481.7平方公里。
全县总面积为1510平方公里,辖10镇4乡,总人口40万。
三门是连接宁波、温州的大陆桥,为长三角经济区南翼,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宁波机场、黄岩机场、北仑港、海门港距县城均在100公里之内;甬台温、上三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04国道、甬临省道、台州沿海大通道交汇境内;健跳港为天然深水良港,常年不淤,为省定台轮停泊点,健跳港区是台州港六大港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三门人民凭着永不屈服、敢闯敢拼的精神,在资源相对缺乏、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艰苦创业、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具有三门特色的工业兴县的道路。
2003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9000余家,其中国有和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为68家;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元,其中国有及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6.2亿元;已经形成了橡胶、机电、化工、工艺品等四大支柱行业。
1978年~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GDP 万元。
当前,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三门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众多新的机遇与挑战。
滨海新城建设,是三门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三港三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滨海新城,是三门在新形势下贯彻中央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崛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先进位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温台沿海产业带的战略安排、实现台州区域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根据滨海新城建设要求,特编制本规划,主要提出关于区块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本规划范围为三门滨海新城,主要由东部珠游溪北侧用地、晏站涂围垦工程及花鼓漫岛构成,规划总用地3057.5万平方米。
规划基准年为2004年,根据开发时序,近期为2005~2010年,中期为2011~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规划以近中期为主。
沿海工业城总体规划过程
第一章工业城概况三门县沿海工业城(以下简称沿海工业城或工业城)由三门县沿赤乡大部与三门盐场二地块共同组成,位于三门县的东南部,健跳港南部,距县城海游镇东南33千米,北纬28度56分,东经121度39分。
工业城所在地沿赤乡与三门盐场西、北与浬浦镇接壤,南临浦坝港,东临三门湾,是三门县典型的农业乡镇,是全县重要的产粮区和农业强乡,是“一优两高”农业的示范乡镇。
沿赤乡的名称系取于沿江、赤坎两乡之首字,清代分属临海县沿江庄、大域庄、赤堪庄,民国期间为三门县浬浦区沿江乡。
1949年解放初,改建为沿江、赤坎两乡,属沿江区。
1950年沿江、赤坎两乡合并为沿赤乡。
1962年属沿江区。
1983年改称为沿赤乡人民政府。
1992年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沿赤乡人民政府。
沿赤乡大部为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北高南低,两面环海,唯西北连通内陆。
境内北部山峰连绵,地势起伏,南部地势低洼,田连阡陌,水网密布,灌溉便利,全乡总面积68.27平方千米。
境内海域辽阔,约有111平方千米,易渔业捕捞和海产养殖。
境内水库密集,共兴建16座水库,总集雨面积11.9平方千米,总库容为325万立方米,耕地面积为12420亩,人均耕地0.72亩。
沿赤乡乡域范围共有16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2004年底乡域总户数5442户,全乡在册人口为1874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17人。
建成区在册人口4049人,占总人口的21.6%,建成区面积30.18公顷。
沿赤乡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全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温和湿润。
无霜期28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1290~1460毫米左右,每年4至6月雨水较多,俗称“梅雨”季节。
七八月份气候炎热并易受旱,由于处在东海沿岸,夏秋季期间常有台风和海潮袭击,形成灾害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日照1860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湿度为80%。
沿赤乡地处三门县东南部,经济发展势头较好,改革开放以来,沿赤乡社会、经济形势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几年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生产不断提高,集体收入与农民个人收入同步增加,到2004年实现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822亿元,人均年收入达3969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霭 肆 一辨簿浴垫 糌 莉漪
t en w wn d v lp n . h e t o e eo me t
KEYW ORDS: e t wn c n e t l n u n d sg n w o ; o cp a ; ra e in p
顾京涛
黄少宏
GU i g a Jn t o;HUA NG ha ho S o ng
【 摘要】近 年来 ,新城建 设在一 些 区域 发展 中所起的作 用
变得 日益 突 出 ,但 是 ,新 城 的开 发过 程 中往 往 存 在 较 大 的
不 确 定性 和 动 态 性 的 需 求 变化 ,是 规 划 需 要 面对 的 主 要 难
一
区 域 背 山面 海 ,交 通 便 捷 海 游 港 、旗 门 港 两 条 河 流 从
新 城 两 翼 穿 过 通 过 滩 涂 围 垦 ,建 设 范 围 可 达 3 余 k ,是 0 m
自然条件独 具特 色 建设 条件 绝佳 的发展区域 。
2 0 年 1 .三 门 县 政 府 组 织 了滨 海 新 城 概 念 规 划 招 07 月 标 ,中 国 城 市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 以下 简称 中 规 院 )项 目组 通 过 逐 层 深 入 的 方 法 , 沿 着 背 景 分 析 一 规 划 立 意 一 总 体 布 局 一 开 发 控 制 的 技 术 路 径 ,得 出 了具 备 一 定 前 瞻 性 与 指 导
2 1 区域 发展 背 景 .
在 中 国东 部 沿 海 各 省 份 当 中 ,浙 江 省 的 资 源 条 件 并 不 突 出 。 山 地 多 平 地 少 、地 貌 条 件 复 杂 是 浙 江 省 土 地 资 源 的最 大 特 点 。随 着 沿 海 大 通 道 的 南 北 贯 通 ,滨 海 地 区城 市 的横 向 联 系 将 进 一 步 得 到 强 化 ,一 条 沿海 城 镇 发 展 带 正 在 逐 渐形 成 。浙 江 未 来 空 间拓 展 的 重 点 将 从 环 杭 州 湾 地 区 向 东 部 沿 海 地 区转 化 。 伴 随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工 业 化 、城 市 化 进 程 加 快 建
题 。 本 文 以三 门 滨 海 新 城 概 念 规 划 为 例 ,从 区域 背 景 的 分
析 和 新 城 发展 的 理 性 定位 入 手 , 尝试 更 大 限度 的 强化 功 能
策 划 、行 动 计 划 、 开 发 策 略 等 要 素 与 空间 布 局 及 城 市 设 计
的 结 合 , 对 规 划 如 何 更好 的 引导 新 城 开 发 建 设 进 行 了有 益
新城规划 的实践 与探索
— —
三门滨海新城 概念规划
PRACTI CE AND EXPL RATI N O F NEW O O TOW N ANNI PL NG: CONCEPT AN PL FO R NHAlNEW BI TOW N
OF S ANMEN
iSdfc lt k d ei epann . t ec n et t i ut omae u g t ln ig Wi t o cp ’ i j nh hh
p a o n a w o f S n n a n e a l , h s l n f r Bi h i Ne T wn o a me s a x mp e t i p p r sa i g wi h n l ss o e r g o a e e o me t a e , t r n t t e a a y i ft e i n ld v l p n t h h
i hepln.I sa x o a in ow hepln c nt a ti n e pl r to h t a oul e trg de d b te ui
设 用地 开发与 土地 资源保护 的矛盾 日益 突出 可开发 利用
的 后 备 土 地 资 源 相 对 不 足 .土地 对 于 发 展 的硬 约 束 越 来 越 明 显 。 在 这 一 趋 势 推 动 下 ,沿 海 围 垦 地 区 成 为 浙 江 新 一 轮
的探 索 。
性 的规 划成 果 ,经过专 家评议 ,中规 院项 目组获得优胜 。
【 关键 词 】 新城 概 念 规 划 城 市 设 计
2 开发背景分析
ABS TRAC I e e ty a s t e c n t c i n o e t wn n r c n e r , h o sr to fn w o s u
ba kgr c ound a i nt to oft ow n xam i es how o nd ore a i n he t ,e n t
i t n i h n e r t n o e f n t n p a , c i n p a n n e sf t e i tg a i ft u c i ln a to ln a d y o h o d v l p n tae y wi e s a i l a o ta d u b n d sg e e o me tsr tg t t p t y u n r a e i n hh a l